“古诗苑漫步”综合实践共41页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精选7篇)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上网等途径,分类积累古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课前准备:1、收集、鉴赏、吟诵自己喜欢的古诗词。
2、教学课件及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歌曲《涛声依旧》中歌词依据的古诗2、咏雪和咏柳名句3、生活中我们用古诗抒情二、分组古诗接龙比赛活动。
1、各组推荐接龙学生。
2、各组代表分组进行古诗接龙比赛(接龙的诗句是七、八年级语文书中出现的名句,每组四句共十六句)。
3、教师及时对活动进行点评。
4、全班齐读所接龙的古诗句。
三、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
1、复习搜集资料的途径。
(图书馆、实地调查、采访、上网……)2、学生活动:分组分类上网或从书中收集相关古诗句(第一组:描写山水风光;第二组:描写春夏秋冬;第三组:抒发离愁别绪;第四组:表达人生哲理)3、各组同学间进行交流。
4、各组指名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把收集到的古诗在小黑板中设计出黑板报。
5、教师引导对各组板报进行点评。
四、诵古诗1、各组派代表朗读一首古诗。
2、任选一组所朗读的诗全班齐读并作朗读指导,。
五、古诗今写1、学生自由写古体诗。
2、每组指名一位同学诵读自己写的古体诗。
六:在《明月几时有》的歌声中结束本次课堂教学。
综合性实践活动《古诗苑漫步》教案

综合性实践活动《古诗苑漫步》教案一、活动主题:古诗苑漫步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2. 通过古诗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新的能力。
三、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1课时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组古诗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学习古诗:教师选取一首古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诗歌的意境。
解析诗歌的内容、主题和写作手法。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并说明理由。
4. 展示环节:每个小组选取一首古诗,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展示诗歌的魅力。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古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古诗。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在讨论、展示环节的表现。
3. 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资源:古诗图片、课件、古诗文本。
八、教学建议: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
九、课后作业:1. 选取一首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诵或表演。
2. 写一篇关于古诗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古诗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古诗素养。
2. 开展古诗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邀请诗人或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六、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古诗文本、图片、课件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古诗。
七、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出示一组古诗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学习古诗:教师选取一首古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诗歌的意境。
解析诗歌的内容、主题和写作手法。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并说明理由。
4. 展示环节:每个小组选取一首古诗,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展示诗歌的魅力。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古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古诗。
综合实践活动《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doc

综合实践活动《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教学分析: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学生从小学到初一、初二已经学习接触不少古诗词了。
但好多同学对古诗词不感兴趣,对学过的古诗词不能很好的理解感悟。
本次综合性学习,可以督促学生更多地积累背诵古诗词,通过由浅入深的几项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另外在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组为单位,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还能使他们感受到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积累古诗词,学生争取多背一些古典诗词。
(3)诵读理解古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重点:督促学生多积累一些古诗词,学会把学过的诗词整理归类。
难点:增强对古诗的感悟理解,初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课型: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教法:自主合作式,情境式,激励法,体验法。
学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提前让学生准备背下来初一初二所有学过的古诗(包括规定课外古诗词及小学课本中学过的古诗词)。
课时:课上活动时间一课时活动准备:1、班级分成四个学习合作小组。
2、一周前印发新课标推荐的必背古诗词让学生去诵读。
回顾小学学过的古诗词。
3、用一周的时间以“古诗中的——”为专题分类集诗。
4、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试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其配上的画面,在画中体会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
5、搜集并学唱已经谱曲的古诗词。
6、提前一天发学案,让学生明确课堂任务,做好上课准备。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八年级综合性研究活动:古诗苑漫步主题语:汲取古诗营养,品味古诗芬芳,怡情养性,传承华夏文明。
活动形式:1.举办手抄报和黑板报,展示古诗知识。
2.举办古诗朗诵和唱古诗比赛,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情韵。
3.举行古诗配画作品展,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古诗的意境。
4.创意比赛,包括谱曲、编舞和改编成剧本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5.分门别类地辑古诗,让学生在欣赏古诗中了解四季变化、风花雪月、名胜古迹等。
举例: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杜甫《春望》)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小池》)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刘长卿《送元二使安西》)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杜甫《春望》)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山居秋暝》)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湖光山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名胜古迹: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杜甫《登高》)宝藏”。
通过这个节目,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古诗中充满了离愁别绪,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让人感受到了孤独和思念;而《登高》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则展现了壮美的山河景色。
这些诗句不仅具有美感,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在这个节目中,选手们通过朗诵和解析古诗词,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文化素养。
观众们也可以通过观看节目,研究到更多的诗词知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八年级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一、主题语(宣传标语)汲取古诗营养品味古诗芬芳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欣赏古诗词怡情养性漫步古诗苑品味古诗情欣赏古诗情韵传承华夏文明二、活动形式:(一)1、举办有关古诗的手抄报2、举办有关古诗的黑板报3、举行古诗朗诵比赛4、举行唱古诗比赛5、举行古诗配画作品展(二)1、声情并茂诵古诗(唱古诗)已经谱曲演唱的古诗有:《诗经》中的《关雎》《蒹葭》;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李清照的《一剪梅》2、别出心裁品古诗:可以为古诗配画;谱曲;编舞;改成剧本,制成电脑动画等3、分门别类辑古诗:古诗中的春夏秋冬;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古诗中的风花雪月;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诗中的湖光山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综合性实践活动《古诗苑漫步》教案

综合性实践活动《古诗苑漫步》教案一、活动目的:1. 通过古诗苑漫步活动,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文中的美景、美德和美好情感,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活动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三、活动时间:2课时四、活动地点:学校图书馆、教室五、活动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阅读一些古诗文,了解作者、背景和内容,为活动做好铺垫。
2. 活动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古诗苑漫步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3. 活动一:赏诗文美景(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文,并说明理由。
(2)学生分组讨论,挑选出每组认为最美的古诗文,并简要阐述理由。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出大家认为最美的古诗文。
4. 活动二:悟诗文美德(1)教师引导学生从古诗文中感受美德,如忠诚、孝顺、友谊等。
(2)学生分组讨论,挑选出每组认为最具美德的古诗文,并简要阐述理由。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出大家认为最具美德的古诗文。
5. 活动三:品诗文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从古诗文中感受美好情感,如喜悦、悲伤、思念等。
(2)学生分组讨论,挑选出每组认为最具美好情感的古诗文,并简要阐述理由。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出大家认为最具美好情感的古诗文。
6. 活动四:绘诗文画面(1)教师引导学生从古诗文中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2)学生分组讨论,挑选出每组认为最具画面感的古诗文,并简要阐述理由。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出大家认为最具画面感的古诗文。
7. 活动五:展诗文才华(1)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古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
(2)学生分组讨论,挑选出每组认为最具才华的佳作,并简要阐述理由。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出大家认为最具才华的佳作。
8. 活动总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强调古诗文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多欣赏古诗文。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

一、活动主题:《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二、活动目标:1. 通过古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2. 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的情感。
三、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4课时五、活动内容:第一课时:走进古诗苑1. 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诗人画像,引导学生了解古诗人的生平事迹。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并简单介绍诗人的背景。
第二课时:品味古诗之美1. 教师选取一首古诗,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诗中的意象、情感等。
第三课时:古诗DIY1. 教师布置任务:请学生选取一首古诗,将其内容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出来。
2.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作品展示,学生分享创作心得,教师点评。
第四课时:古诗朗诵会1. 学生自由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朗诵练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鼓励。
3. 布置作业:请学生课后收集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下节课分享。
六、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古诗教学资源,包括古诗文本、诗人介绍、古诗鉴赏资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手工材料等创作工具。
3. 多媒体设备及相关软件。
七、活动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等途径,查找与古诗相关的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古诗的主题、意象、情感等。
八、活动评价:1. 教师对学生在古诗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对古诗的理解、表达、创作等方面。
2. 学生互评,互相学习和借鉴。
九、活动延伸:1. 教师鼓励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古诗知识竞赛等相关活动,以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诗歌,参加学校或社区的文学创作比赛。
3.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诗歌展览、文学作品研讨会等,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十、教学反思: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综合性实践活动《古诗苑漫步》教案

综合性实践活动《古诗苑漫步》教案第一章:活动缘起1.1 活动背景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的博大精深,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的提升。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领略古诗的魅力。
1.2 活动目标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兴趣。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情趣。
训练学生的朗读、理解和创作能力。
第二章:古诗知识介绍2.1 古诗的分类介绍古诗的分类,如古体诗、近体诗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分类的特点。
2.2 诗歌的基本要素介绍诗歌的基本要素,如韵律、节奏、意象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这些要素在诗歌中的运用。
第三章:古诗欣赏与朗读3.1 朗读技巧指导教授学生正确的朗读节奏、语气和情感表达。
通过示范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2 欣赏经典古诗选择一些经典古诗,进行朗读和欣赏。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第四章:古诗解析与讨论4.1 诗歌解析技巧教授学生解析诗歌的方法,如理解意象、分析韵律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深入理解一首诗歌。
4.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首诗歌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诗歌。
第五章:古诗创作实践5.1 创作指导教授学生诗歌创作的技巧,如选择意象、运用韵律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创作一首简单的诗歌。
5.2 学生诗歌创作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古诗,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和给予建设性意见。
第六章:古诗与生活6.1 生活中的古诗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古诗,如节日、节气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古诗在生活中的运用。
6.2 实践活动:古诗与生活结合学生分组,选择一个生活场景,用古诗进行描述或创作。
分享各组的成果,讨论古诗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第七章:古诗与艺术7.1 古诗与绘画介绍古诗与绘画的关系,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将古诗转化为绘画作品。
7.2 实践活动:以古诗为题材的绘画创作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绘画创作。
分享各组的绘画作品,讨论古诗与绘画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