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模型与代型技术

合集下载

第三章国际技术转移的基本理论介绍

第三章国际技术转移的基本理论介绍

二、NR关系论 日本学者斋藤优1979年提出了阐述国际技 术转移的新理论“NR关系假说”。
一国发展经济及其经济活动,受该国国民 的需求(N: needs)和该国的资源(R: resources)关系的制约。
N与R之间关系的不适应是促进技术革新的动力, 也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原因;原来不相适应的NR 关系经过努力得以协调以后,又会产生新的瓶
邓宁把国际贸易(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化 技术转移)、国际技术转移(指外部化转移)三者 视为有机联系的整体,认为进行外部化技术转移是 企业的一种权宜选择。他认为,企业之所以会选择 外部化国际技术转移,是因为企业内部市场还没达 到一定规模,在国外的区位优势又不十分明显,进 行单一的产品贸易既不利,进行直接投资又不宜, 只能选择外部化国际技术转移,以赚取最大利润。 相反,如果在国外区位优势明显、能够确保工业产 权的情况下,企业则选择直接投资。如果区位优势 吸引力不大,则倾向于选择出口贸易。
技术转移内部化理论无疑是主张技术转 移的非公开化。
二、技术转移选择论
技术转移选择论是从国际生产选择出发分析国际技 术转移的形成机制。
(一)曼斯菲尔德的观点
他认为在企业能获得足够的生产要素,出口又能获 最大利益的条件下,之后一般偏向于选择直接投资。 这种选择有利于控制其技术专有权,保持其在国际 上的技术优势。而技术转移(指外部转移)的选择 是企业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即国外市场容量过小, 无法实现最大投资利益,或者投资对方国家不具有 接受直接投资的条件。
潜在的用户接受到了新技术的存在,并 获得和积累了一定的信息和知识,然后 可能决定采用或拒绝该项新技术。
当代的通讯和信息基础设施,特别是 Internet技术,对于新技术的传播影响非 常广泛。

口腔材料学 第三章-1

口腔材料学   第三章-1
• Ⅰ型为口腔科印模石膏: • Ⅱ型为口腔科模型石膏,又
称为普通石膏
• Ⅲ型为口腔科模型人造石,又 称人造石、硬质石膏;
• Ⅳ型为口腔科高强度、低膨 胀代型人造石,又称高强度 人造石、超硬石膏;
• V型为口腔科高强度、高膨胀 代型人造石。常用的石膏类 模型材料包括普通石膏、人 造石和超硬石膏。
石膏类模型材料是由生石膏加工制成的。生石膏是一种天然矿物(见下图),主要成分 为二水硫酸钙(CaSO4。2H,O),在一定条件下经煅烧脱水生成半水硫酸钙( CaSO4”1/2H2O, 俗称熟石膏)。煅烧工艺不同可生成不同相态的半水硫酸钙。普通石膏主要由β-半水硫 酸钙组成,其晶体颗粒细小,外形不规则,排列紊乱松散,机械强度较低。人造石、超 硬石膏则主要由a-半水硫酸钙组成,其结晶致密,外形规则,强度和硬度高。 一、普通石膏
床一般保存在有盖的塑料桶等密闭的容器中,使用后应及时盖好容 器。人造石也是种熟石膏, 又称Ⅲ型石膏、硬质石膏、水石。是生 石膏在密团的容带中加热脱水制成的a半水硫酸钙,由于其晶体结 构与普通石膏不同,其物理机械性能优于普通石膏。
硬,能从印模中分离出来而不变形、不断裂。24小时后石膏完全凝固。石膏的凝 固时间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1)熟石膏粉的质量:在加工熟石膏过程中煅烧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不同,可直接影
响熟石膏的质量。若生石膏含量较高,凝固结晶核心也较多,凝固速度加快。熟
石膏粉若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吸水受潮,可使凝固强度下降,凝固时间延长,甚 至不能凝固。因此,石膏应储存于密闭容器中。(2)水、粉比:普通石膏在临床使 用时的水、粉比为0.4~0.5[(40 ~50)ml:100g]。正确的调和比例既能保证石膏模型 具有足够的强度,又能使操作者有充足的操作时间。
加速剂与缓凝剂:因氯化物.硫酸盐明矾等化学物质能加快石膏凝固 的速度.故把这些物质称为加速剂,加速剂还会降低石膏的膨胀率, 增加强度,可在气温很低的冬天选择使用。硼砂、枸橼酸钾等化学物

〈公共政策〉第三章政策模型

〈公共政策〉第三章政策模型

第三章政策模型第一节模型概述一、什么是模型?模型这个概念对大家来讲并不陌生,如建筑模型、汽车模型、飞机模型等,在现代生活中并不鲜见。

模型是现实世界部分化、序列化、简单化和抽象化的代表。

通过模型进行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个典型特征。

模型突出了原型的本质特点,忽略了次要因素,使错综复杂、变化无常的现实世界便于人们把握。

模型作为研究原型的中介,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有助于人们分析和理解研究的对象,有助于人们解释和阐述研究的问题。

一般来讲,模型可划分为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两类。

具体模型主要指与原型在形态上几何相似的模型,如示意沙盘、模型飞机、交通地图等。

这些模型对原型是一种形象的说明,使人一眼望去就会联想到现实生活里的真实事物,突出表现了模型的相似性特征。

而抽象模型主要是指用语言、符号、图表、数字等抽象形式反映原型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

模型不仅仅是现实世界的简单替代物,而且是现实世界抽象化的代表。

在政策科学中,概念模型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这些概念模型是政策科学工作者在公共政策研究中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公共政策产生的原因,认识和分析其社会的效果,思考和预测未来的发展,不断总结出来的。

这些模型体现了对公共政策思考的不同角度,为理解公共政策和进行政策分析提供了多种途径。

第三章政策模型第一节模型概述二、模型评述在分析公共政策的时候,我们需要组织我们的思想和概念。

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场所,为了理解这种复杂,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简化,因而我们构建了模型。

进行政策分析,如果不使用模型的方法,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当运用这些方法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正在把主观强加于客观,人为地创造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从看似并不存在程序的现实中提炼出一种程序。

模型事实上的确来源于人类的经验,但它们绝不是经验的再现和翻版,而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一种认识方式,是人们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和个人信仰的综合体现。

因而,在政策研究领域,我们不得不非常谨慎地对待模型所代表的"真实"。

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模型 《国际服务贸易》

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模型 《国际服务贸易》
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模型
第一节 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及相关模型
一、国际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及其含义
RCA定义:一经济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占世界该种商品或服务 出口的比率对于该经济体总出口占世界总出口比率之比。
在n(j=1-n)个经济体,m(i=1-n)种出口商品或服务中,一经济体 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可以表示为:
m
RCAij
X ij
n
X ij
X ij
i 1 nm
100
X ij
j1
j1 i1
第一节
二、迪尔道夫模型
商品和服务贸易的互补性
(1)封闭状态下:无商品和服务贸易发生
(2)自由贸易状态下:商品和服务都实现自由贸易
(3)半封闭状态下:只有商品可以自由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解释商品贸易和作为商品贸易副产品的服务贸易是有效的。
第六节
三、国际服务外包的衡量 服务外包总体测度 分行业服务外包测度
OSSi
j
产业i的服务j投入 产业i的全部非能源投入
服务j的进口
服务j的国内产出+服务j的进口-服务j的出口
上式中的 产业i的服务j投入 产业i的全部非能源投入
的计算,可以采用投入一产出分析方法。该分数的
分母除了非能源物质性投入外,还包括9大类服务部门:电信;金融;机
第一节
三、伯格斯模型
伯格斯运用修正过的H-O模型,探讨了服务贸易、服务技术出口问题。 该模型说明了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技术差异如何形成比较优势从而决定服 务贸易的格局。 根据伯格斯模型,一个厂商是选择合约经营还是选择自身进行服务取决 于服务的市场价格与要素价格孰高孰低。如果服务价格相对地超出工资 和租金越高,生产厂商就越少依赖服务部门,但用于服务的支出将因要 素间替代程度的不同而升降。如果技术或政策壁垒阻碍服务贸易,那么 提供服务的技术差别将成为一国商品比较优势的重要决定因素。

系统工程学笔记

系统工程学笔记

系统工程学第一章系统工程概述第一节系统工程的产生、发展及应用1 系统工程虽然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初步实践可以追溯到古代;2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最早使用“系统”一词;亚里士多德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是系统论的基本原则之一。

3 都江堰由鱼嘴(岷江分流)、飞沙堰(分洪排沙)、和宝瓶口(引水)三大设施组成;4 早期的系统思想有“只见森林”和比较抽象的特点;15世纪下半页以后,有“只见树木”和具体化的特点;5 19世纪以后,有“先见森林,后见树木”的特点;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有无数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这种普遍联系和整体性的思想,就是科学系统思想的实质。

7 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及自组织理论等是系统理论的重要内容和SE的理论基础。

8 系统论或者狭义的一般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并对其功能进行数学描述的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爱地理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

9 系统工程的发展概况1957年,发表第一部名为《系统工程》的著作,系统工程学形成的标志;1965年,提出模糊集合的概念,为现代系统工程奠定了重要的书数学基础1961-1972年,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使用多种系统工程方法并获得巨大的成功,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工程的地位1972年,国际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在维也纳成立,系统工程的应用重点开始从工程领域进入到社会经济领域,并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10 中国系统工程研究主要标志和集中代表是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华罗庚的《统筹法》和许国志的《运筹学》11 中国大规模的研究系统工程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

1978年9月27日,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在《文汇报》上发表了题为“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第二节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1 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组织化的大规模复杂系统(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属性及目标多样、一般为人机系统、经济性突出等)2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3 系统的一般属性: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特性;关联性,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所有要素均隶属于系统整体,并具有互动关系;环境适应性,区分为不同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和不同的环境域:(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等目的性、层次性4 大规模复杂系统的特点:系统的功能和属性多样,由此带来的多重目标间经常会出现相互消长或冲突的关系系统通常由多维且不同质的要素所构成一般为人机系统,而人及其组织或群体所表现出的固有的复杂性由要素间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系统结构所形成的系统结构日益复杂化和动态化规模庞大和经济性突出等5 系统的类型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多数是其复合系统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通常研究的是这两类的复合系统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系统工程研究的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具有某种程度稳定性的动态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研究有特定输入、输出的相对孤立系统第三节系统工程概念与特1 系统工程是从总体出发,合理开发、运行和革新一个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思想、理论、方法论、方法与技术的总称,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工程技术。

08 模型与代型技术

08 模型与代型技术

一、论述题1 试述石膏模型修整方法步骤?参考答案:2. 正确恢复牙体轴面形态及外展隙的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3. 修复体就位的标志是什么?参考答案:1)修复体边缘达到冠设计的位置2)患者咬合基本正常3)冠桥修复体在患牙上不出现翘动4. 试述简单合架的基本结构及各部作用。

参考答案:二、填空题5. 调拌石膏时应先(),后()。

参考答案:水、石膏(粉)6. 为了避免倒凹,在牙体预备时可有()度的外展。

参考答案:2~57. 牙齿的生理功能包括()、()、()。

参考答案:咀嚼、发音和语言、保持面部的正常形态8. 根据印模材料分类,印模包括:()、()。

参考答案:弹性印模、非弹性印模9. 在义齿修复制作中,我们通常把贯穿眉间、鼻尖、人中和下颌尖端的假想线称为()。

参考答案:中线10. 临床上最多采用的修复体龈边缘的位置是:()。

参考答案:龈沟内11. 为防止出现缩孔,在距冠()mm处设置储金球,球的直径应是铸道柱直径的2倍以上。

参考答案:2.012. 制作出的模型,一般情况下,模型最薄处应不少于()mm。

参考答案:1013. 牙体预备时给修复体增加固位力的方法:()、()、()。

参考答案:环抱固位形、钉洞固位形、沟固位形14. 1.按照材料类型分类,全冠可分为:()、()、()。

参考答案:金属全冠、非金属全冠、混合全冠15. 按托盘的结构和使用目的分类:()、()、()。

参考答案:部分牙列托盘、全牙列托盘、无牙颌托盘16. 口腔模型按照用途分类可分为:()、()、()。

参考答案:工作模型、对颌模型、研究模型17. 工作模型修整后底部到基牙颈缘的厚度为()mm。

参考答案:7~818. 固位力中最主要的力是:()。

参考答案:摩擦力三、判断题19. 用于修复牙体及牙列缺损的口腔修复材料主要有金属、陶瓷、嵌体、等。

参考答案:错20. 铸造金属全冠的牙合面预备,需在牙冠的牙合面均匀磨除0.5—1.0mm的牙体组织。

参考答案:对21. 工作模型打孔加钉技术进行模型修整时,底部到基牙颈缘的厚度为7—8mm。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知识点复习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知识点复习

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1、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技术为人提供了抵抗不良环境,防止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的功能。

发展人:技术促进了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

第二节技术的性质1、技术的性质有:①目的性: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例:助听器的发明)②创新性: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例: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③综合性: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

④两面性: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

它既可以带来好处,也会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但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用于胎儿鉴别)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医疗,但也会挑战人类伦理道德)核技术(可以用于发电,但也会用于战争)空间技术(可以用于科学实验、卫星通讯,但也会产生太空垃圾)转基因技术(可制造符合人类要求的动植物,但可能会产生负作用)⑤专利性:保护技术发明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例:复印机的专利壁垒)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科学回答“为什么”)。

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技术侧重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技术是解决“怎么办”)。

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例如:科学活动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运动定律;技术活动有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莫尔斯发明电报、纳米技术等。

3、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模型和代型(口腔修复学)(优质荟萃)

模型和代型(口腔修复学)(优质荟萃)
模型。 分段灌注法:是指在灌注模型时在印模组织
面灌注硬石膏或超硬石膏,其他部分用普通石 膏。
专业类别
7
口腔模型的修整
专业类别
8
二、代型
代型的定义:口腔固定修复的工作模型经过修 整、制作形成便于修复体制作的模型,该模型 上的基牙模型就称为代型。
分类:个别代型技术 可卸式代型技术 固定式代型技术
专业类别
19
(2)利用蜡颌记录 口腔内缺牙虽然不多,但在模型上较难确定准确的颌系
者,可以采用蜡颌记录确定。即将蜡片烤软,叠成2层 宽约10mm的蜡条,置于患者口内下颌牙列的颌面上, 嘱患者作正中咬合,反复数次校正无误,待蜡硬后由口 内取出。根据咬合痕迹放回模型上,对好上下颌模型, 即可获得正确的颌位关系。
可卸代型制作
专业类别
1
2
一、模型
1.定义:将模型材料在其可塑或流动的状态下 灌注到口腔印模中而形成的阳模。 2.分类 按用途分类:工作模型,对颌模型,研究模型 按模型材料的种类分类:石膏模型,耐火材料
模型,树脂模型
专业类别
3
工作模型:直接用于制作修复体的模型,准确反映口腔 组织的解剖形态,常用硬质石膏或超硬石膏来灌注工作 模型。


(1)制取印模

整 模
(2)灌注工作模型
舌 侧
型 形
(3)模型修整







专业类别
(4)形成复位钉孔及固位钉孔
种钉内磨机
激光打孔机打孔
11
复位钉孔的位置及辅 助固位沟槽
专业类别
12
(5)黏固复位钉及固定装置
专业类别
13
(6)加模型底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教案
时间:2019年3月11 日
课程名称: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任课教师马金影
章节/模块任务:第三章第一节教学形式理实一体蓝墨云班课小组竞赛
授课班级:18口修周学时10 学期学时15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制作义齿的流程及制作要求.
2.技能目标:掌握义齿模型的修整、分割代型步骤,肩台制备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3.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教学过程1.复习:(5分钟)
固定修复的种类包括?
全冠、桩冠、部分冠、嵌体、固定桥固定桥的组成?
桥体、连接体、固位体
2.导课:(2-3分钟)
图片导入
3.合作学习:(20—30分钟)
1)、模型的分类及灌注?
2)、代型及其制作?
3)、分割代型?
4)、制作肩台?
4.教师点拨:(30-40分钟)
任务一、石膏模型的分类
任务二、模型的修整
模型修整的步骤、模型修整的要求任务三、代型及其制作
黑龙江医药卫生职业学校
1 可卸式代型的分类
分割代型
操作步骤
任务四、制备肩台 颈部肩台预备的目的、肩台的不同位置的分类、常见的肩台类型、肩台修整
任务五、涂布间隙涂料 任务六、上颌架
5.课堂小结:(8分钟)
选择材料灌注石膏模型、修整石膏模型、代型制作、分割代型 肩台预备、涂布间隙涂料




模型按材料分类?
1.石膏模型:用于制作修复体的口腔模型
2.耐火材模型:工作模型的对颌模型
3.树脂模型:用于研究、制定治疗方案和记录口腔情况的模型



习 预习熔模的制作流程




教研组长签字: 教研主任签字: 教务科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