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基础理论讲义
福利经济学教程PPT讲义课件

一、旧福利经济学
▪ 客观的效用具有可度量性,能够进行人际比较,即基 数效用论;
▪ 收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有利于穷人的分配能够提 高整个社会的福利,国家应使整体社会福利之和达到 最大化。
▪ 1.3对旧福利经济学的批判
▪ 旧福利经济学的基数效用论受到许多西方经济学家的 责难,其分配价值观也受到严重的批评。但无论如何,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具有里程碑意义。
组各自独立决定自己的偏好。 ▪ 任何人都有由自由作自己喜欢的事。
23
五、帕累托标准的特点
▪ 5.1帕累托标准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以建立 “价值中立”的理论;
▪ 5.2帕累托标准是一个关于效率方面的标准, 可以评价自边际革命以来的经济学问题;
▪ 5.3帕累托标准不能得出完全的社会排序; ▪ 5.4帕累托标准与自由等非效率标准相冲突。
6
三、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 3.219世纪30年代的争论
▪ 罗宾斯(1932)认为:①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结合在逻 辑上是不可能的;②经济学不需要以价值判断为主的 规范分析,避免使用技术效用。
▪ 帕累托把无差异曲线引进福利经济学的研究中,并由 此发展起序数效用论,提出帕累托标准。
▪ 希克斯和艾伦根据帕累托标准发展了新福利经济学, 在历史上被称为“希克斯-艾伦革命”。图2:弱帕累托标准来自17三、帕累托标准
▪ 3.3帕累托标准的特点
▪ 特点1:帕累托标准的“外部效应” ▪ 例:一项政策使富人的钱更多而穷人的钱没变,按照
帕累托标准,这项政策是可取的。实际上,穷人会都 相对差距的增加而不满,会降低福利,这不符合帕累 托标准。这被称为“外部效应”。 ▪ 特点2:帕累托标准忽略了分配问题 ▪ 例:A和B的福利都增加了,但两人的福利相差极大, 按照帕累托标准社会福利增加了,但却存在严重的分 配不平等。帕累托标准假定分配状态是给定的。
《福利经济学》课件

效用可能性边界
效用可能性边界是指在给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一个社会所有可能的效用组合中, 能够达到的最大效用水平或最小效用水平所形成的边界。
效用可能性边界反映了社会福利的潜在空间,它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优化资源配置 和提高社会福利的方向。
效用可能性边界的存在说明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以及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 挑战。
保障公平
政府通过干预市场机制,保障消费者 权益,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促进社会 公平。
政府干预的方式和效果
法律法规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 规范市场行为,保障公 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税收政策
政府通过税收政策调节 市场供求关系,纠正外
部性和公共品问题。
政府采购
政府通过采购公共品和 服务,促进市场竞争和
公共品的有效供给。
社会福利函数
社会福利函数是指用来描述一个社会所 有成员的偏好或效用的函数,它能够将 所有成员的偏好或效用加总为一个单一 的指标,用于衡量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
社会福利函数是福利经济学的重要概念 ,它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评估社会福利
水平和制定社会福利政策的工具。
社会福利函数的构建需要解决一些难题 ,如个体偏好的加总、公平与效率的权 衡等,这些难题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得到
垄断
市场上的垄断者通过限制产量 和抬高价格,导致资源配置效 率低下,消费者福利受损。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纠正市场失灵
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通过干预市场机制,纠正外部性 、公共品、信息不对称和垄断等问题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消费者福利。
政府通过干预市场机制,保障经济稳 定发展,减少经济波动对社会的影响 ,维护社会稳定。
02
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帕累托最优理论
经济学基础第七章福利经济学ppt课件

• 限制条件下的最大满足
点e,是效用可能曲线和
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达到社会福利最大。
0 最大社会福利 U’
S’
UA
10.4.3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
• 对个人的偏好无法进行社会优劣排序。
(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 1963)
• 阿罗证明,一个社会如果必须满足以下所有四个条件,就 不存在从个人偏好顺序出发进行社会排序的可能性。 A、“无限制选择”:个人有权进行“自由选择”,而无论 个人偏好如何,都应成为社会选择的基础。 B、 “帕累托原则”:个人效用与社会福利正相关。
第10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是所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同时均衡。
本章内容:考察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是否 存在一般均衡状态(一般均衡论对)?如果存 在是否具有经济效率(福利经济学)?
第10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
10.1 一般均衡 10.2 经济效率
10.3 帕累托最优条件
10.4 社会福利函数
10.3.4 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
• 整个经济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1)交换领域 (2)生产领域
P B M R S X M R S X Y P Y
A X Y
P Y M R T S L M R T S L K P K
X L K
P X (3)生产与交换 M T R M R S X Y X Y P Y
C、“独立选择”:其含义是,对三件事A、B、C进行的选择 与排序,不取决于是否存在另一些不相关的事件D或E,也 不取决于人们对D或E的态度。 D、“不存在独裁”:这是说,任何一个人的偏好不能自动 地占据统治地位,成为社会偏好。
福利经济学基础理论讲义

路漫漫其悠远
伯格森—萨缪尔森社会福利函数
个人
1
2
3
4
5
A
1
1
1
1
1
B
0.0001 10000 1
1
1
C
0.0001 10
10
10
10
加式社会福利函数
•
路漫漫其悠远
经济福利与国民收入
•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福利的是:
– 第一,国民收入的大小; – 第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
• 庇古在《福利经济学的几个方面》一文中写 道,“在福利经济学中有两个命题,粗浅地 说,即第一,对于一个人的实际收入的任何 增加,会使满足增加;第二,转移富人的货 币收入于穷人会使满足增大。”
•
路漫漫其悠远
什么是福利经济学
• 福利经济学力图系统地阐述一些命题,根据这些 命题,我们可以判断一种经济状况下的社会福利 高于还是低于另一种经济状况下的社会福利(黄 有光)。
• 福利经济学力图系统地阐述一些命题,根据这些 命题,我们可以根据好和坏来排列社会中不同的 经济状况(Mishan)。
• 如何衡量社会福利,如何定义好和坏? • 实证的(positive),还是规范的(normative)
•
路漫漫其悠远
偏好、效用、福利
• A和B是我的两个消费组合,也可以被 Y
称为两种状态,并且他们都是在我的
A
收入水平下可以达到的,但我选择了
B而没有选择A,这意味着在A和B中,
B
我更偏好B。
• 偏好是我对于各种社会状态(消费
束、方案、政策、候选人)的排序。
X
• 效用是我从我选择的某个社会状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我在可以选 择A的时候选择了B,意味着U(B)>U(A)。
第一讲1:福利经济学原理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7/2008)
洛伦兹曲线
社会总财富 y 的百分比 100% 80% 60% 40% 20% O 20% 40% 60% 80%
E
A
B
F
100% 家庭百分比
x
资料来源:2008年02月21日 《 瞭望 》
B、贫困指数(PI -Poverty Index )
理论假设问题
经济理论的研究往往要从一些假设前提出发, 而这些假设前提又与现实中的情形存在相当的 距离。 实际上,公认为科学的物理学的研究也假定物 体处于并不现实的真空状态中。只要这种假定 是便于排除不相干的从属情况的干扰而不妨碍 对真正过程的研究和对真实规律的把握,这种 假定就只是一种“科学的手续”,而不是对科 学的否定 。
贫困指数是出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用贫困指数衡量公平存在的问题:贫困的线的确定 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不能反应贫富差距的变化。
收入分 配状态
A
B
C
D
E
PI
最初
改变后 (1) 改变后 (2)
10
20 10
20
20 30
30
30 30
40
40 40
50
40 40
40%
40% 20%
2、公平和效率的替代关系
A、功利主义标准,亦称效用主义。
整个社会福利是每个人的效用之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也就是总福利的最大化和平均福利的最大化。
B、罗尔斯标准
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取决于这个社会中生活 处境最差的那个人。
C、平均主义
平均主义只关系社会成员效用水平的相对关系, 只要人们的效用水平相等,就达到了理想 状 态,社会福利水平与社会成员效用水平的绝对 高低没有任何关系。
福利经济学课件

福利经济学课件福利经济学课件第一部分:福利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目标 (500字)1. 福利经济学概述- 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福利的经济学分支,其关注点是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以满足人民的需求。
- 福利经济学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2. 福利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效率与公平:福利经济学追求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平衡。
经济效率指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而社会公平则关注资源的公正分配。
- 改善经济状况的工具:福利经济学研究各种工具,如税收、补贴、政策等,以改善经济状况。
- 社会选择与公共选择:福利经济学研究集体决策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第二部分:福利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模型 (800字)1. 消费者理论- 效用函数和预算约束:福利经济学研究消费者如何在现有收入和价格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
- 需求曲线和收入曲线:福利经济学通过需求曲线和收入曲线研究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福利经济学通过分析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产品价格和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关系。
2. 生产者理论- 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福利经济学研究生产者如何利用各种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并分析生产成本的变化。
-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福利经济学通过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比较来分析生产者的决策。
3. 市场均衡分析- 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福利经济学通过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曲线来分析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 福利效果:福利经济学通过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概念来评估市场均衡的福利效果。
第三部分:福利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和政策应用 (700字)1. 福利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福利经济学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如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来评估政策的效果和福利改善措施的实施。
2. 福利经济学在政策领域的应用- 税收政策:福利经济学通过研究不同税收政策的效果和福利影响,来提出税收改革的建议。
第十一章福利经济学ppt课件

.
1
第一讲 帕累托最优标准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
2
§1 经济效率及判断经济效率的 标准
一、福利经济学概述:福利经济学是研究整个 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即福利经 济学研究要素在不同厂商之间的最优分配以及 产品在不同家户之间的最优分配。
资源的最优配置即经济效率。
MRTXY=|Y/X|=|MCX/MCY|
= PX/PY= MRSXY
所以:完全竞争市场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1)交换的P最优条件:
MRSAXY RTSDLK
(3)交换和生产的P最优条件
MRSXY=MRTXY
.
14
§6 帕累托最优的补充说明
(1)生产可能性曲线上B点的不确 定性。
(2)如果存在社会福利函数和社会 无差异曲线,则社会资源可能达到 帕累托最优。
(3)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论证 了在一般情况下,社会的福利函数 不存在。[注]
.
15
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以严谨的理论
方式证明了: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不可能
从不同的个人、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所
有者、不同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偏好中,
g
最优条件:MRSAXY= MRSBXY
X
.
7
§3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1)两个厂商的等产 量线的交点不是帕 累托最优状态
(1)两个厂商的等产 量线的切点是帕累 托最优状态。称为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 K 状态。
(3)所有帕累托最优点 的集合组成的轨迹 qq`叫做生产的契 约线(效率曲线)
q OC
埃奇渥斯盒: fa
.
6
§2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1)两个消费者的无 差异曲线的交点不 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福利经济学ppt课件

福利经济学
23
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
一、帕累托与新福利经济学 1.提出序数效用论 2.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 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
新福利经济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
《政治经济学教程》
福利经济学
24
帕累托改进
当群体中一个或更多成员的处境被改善 而没有一个成员的处境被恶化时,社会福利就 被增进了。在这一情形下,发生了“ 帕累托 改进 ”
福利经济学
12
社会福利的水平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程 度,也受政治制度的制约。
福利经济学
13
2.效用的内涵和测量
效用 指消费者在心理方面获得的满足。
效用的测量 基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
福利经济学
14
3.消费者剩余
指一个人为了不失去(或为了拥有)某 种东西,而愿意支付 的价格高于实际支付的 价格,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构成了消费者剩余。
福利经济学
5
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福利经济学,二者 都关注两个最基本的问题:第一、福利的界定; 第二、效用的定义。
福利经济学
6
一、福利和效用的基本内涵
福利经济学通过“ 福利 ” 和 “ 效用 ” 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来解释并说明个人动机和 社会选择之间可能实现的利益均衡。
福利经济学
7
1、福利的经济学内涵
福利经济学
19
第二节 早期的(或旧的)福利经济学
1、庇古和他的福利经济学思想
庇古与1920年的《福利经济学》 主要观点:
第一、福利的分类,包括 “ 社会 福利 ” 和 “ 经济福利 ”;
第二、认为个人的福利是可以计 量的,主张效用基数论;
福利经济学
20
第三、把经济福利同国民收入等同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有两种情况:
(1)能够维持原有的消费,福利必然增加。 (2)不能维持原有的消费,福利有可能增加,条件?
X
Y
Y
A
A
X
X
一个例子:取消养路费,开征汽油 税的福利影响
• 近年来,国家准备取消养路费,开征汽油税。假设每年的养路费为a 元。汽油税的税率为t。那么这项政策的福利经济学后果是什么?
其他商品支出
要必然增加消费者的福利,征税后 汽油价格提高的幅度,应当使原有 消费仍然可行。
即使原有消费不再可行,消费者的 福利仍有可能增加。
燃油消费量
享乐函数分析( )
• 没有任何两个商品或服务是相同的。 • 同一类商品或服务在不同的质量特征上存在差异。 • 汽车、教育、出租车、医疗、电脑、住房 • 价格歧视 • 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个商品或服务的评价不同。 • 同一个消费者对同一个商品或服务的不同数量评
•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福利的是: • 第一,国民收入的大小; • 第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 • 庇古在《福利经济学的几个方面》一文中写
道,“在福利经济学中有两个命题,粗浅地 说,即第一,对于一个人的实际收入的任何 增加,会使满足增加;第二,转移富人的货 币收入于穷人会使满足增大。”
通过转移支付增加社会福利的前提 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
• 我们是否应该赞成自由贸易,即使这样的贸易会 引起本国某些行业的崩溃?
• 我们应当如何限制污染?课税、禁止、配额? • 经济适用房制度的效果怎样?应该取消吗?
一些相关的问题
• 快乐和痛苦可以衡量吗? • 幸福可以衡量吗? • 吃一个苹果、打一分钟的电话给我或你带
来的效用可以衡量吗? • 不同人的效用或福利可以比较、加总吗?
基数效用下的社会总效用
• 个人的效用是可以用一个数值来表示的,并且不 同人的效用可以加总。
W W1 W2 W I
伯格森—萨缪尔森社会福利函数
个人
1
2
3
4
5
A
1
1
1
1
1
B
0.0001 10000 1
1
1
C
0.0001 10
10
10
10
加式社会福利函数 W U 1 U 2 U n
经济福利与国民收入
• 作用:探讨不同不同产品或质量特征之间的替代性或互补 性。
成本方面的复杂性
• 固定成本如何分摊? • 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固定成本如何在
多种产品种分摊? • 一个产品存在多个质量特征,不同的质量特征都
会对成本发生影响,如何定价? • 一个老师,同时给许多学生上课,他上课的成本
如何在不同的学生中分摊? • 一个大学,招收了很多不同专业、不同类别的学
X
收入
评论
• 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试图用函数来描述人 和生产,这种描述是很有意义的。将人和 生产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化,能够得到一些 很有用的结论。
• 在现实中,同自然科学不同,得到相应的 数据非常困难。这增加了经济学研究的难 度,但不能因此而否认方法的可行性。
• 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搜集数据,验 证模型。
30 45.41
43.33
33.91 42.45 45 44.62 43.09 31.46 33.49 33.97 32 43.78 28.93 44.55
1.24 .09
.48
.42 .28 1.00 1.06 1.19 .17 5.06 11.03 1.30 .46 .08 .38
8
4
4
6
11.5
补偿检验
• 大多数政策变化会使一些人的状况改善, 而使另一些人的状况恶化。在这种情况下 有没有一种评判的标准。
• 卡尔多改进:受益者在充分补偿受损者后, 其状况仍能有所改进,则这是一种社会改 进(1939)。
• 希克斯改进:如果受损者不能从贿赂受益 者以反对变化中获益,则这是一种社会改 进(1940)。
改革要通过补偿,不使任何人变坏
原来 改革后,未补偿
补偿后
政策1 王李 11 30 21
• 如何衡量社会福利,如何定义好和坏? • 实证的(),还是规范的()?
理论基础
• 如何评价福利: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功利主义)
•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 所获得的效用
•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从提供商品或服务中 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 消费者:边际效用、总效用、支付意愿 • 生产者:边际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
• 无差异曲线描述了我的效用水平,如果我仅仅知道U(B)>U(A),那么 我是序数效用论者;如果除了U(B)>U(A)以外,我还知道U(B)=5, U(A)=2,或者U(B)=2.5U(A),那么我是基数效用论者。
• 福利=效用
基数效用
消费者购买 数量(两) 1 2 3 4 5 6 7
茶叶每磅价 格(元) 20 14 10 6 4 3 2
开始时间
8.35-8.39 8.47-8.51
里程(公 里)
1.9 1.3
平均速度 (公里/小 时)
31.23
32.73
等候时间 (秒)
21 1:37
金额 放空时间 (元) (分钟)
5
8
4
2
8.53-9.00 2.8 9.04-9.06 1.4
9.12-9.20 5.2
9.25-9.28 1.3 9.34-9.38 2.5 9.46-9.49 1.5 9.59-10.04 2.9 10.17-10.25 4.8 10.44-10.46 0.9 10.57-11.15 7.2 11.48-12.10 6.2 12.12-12.21 4 12.30-12.32 0.9 13.37-13.39 0.9 13.43-13.47 2.5
C
A
B
III:
IV
U(·)<U(A)
当预算线为绿色时,消费者选择A,U(A)>U(M),M为 绿色预算线上除A外的任一点。并且距离A越远,效 用越小。U(C)>U(A)
同理, U(B)>U(A)。
因此,通过A点的无差异曲线必然在C、B点的外侧。
重要推论:在保持原有选择的前提下,任何价格的 改变都会使消费者的福利改善。
• 如何评判不同平均程度的收入分配?
新福利经济学
• 莱昂纳尔·罗宾斯,《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 • 否认个人间效用的可比较性。内心省察不能使A衡量B的
心理活动,也不能使B衡量A的心理活动,因此,没有办 法对不同人的满足进行比较。 • 如果甲一个月花100元购买1斤茶叶,乙花50元购买半斤 茶叶,能认为甲从茶叶中得到的福利比乙高吗?或者两个 人花了同样的钱购买了同样的茶叶,能认为两个人的福利 一样吗?
• 一个人的收入越高,货币的边际效用就越 小。因此,通过对富人征税,再转移支付 给穷人,就可以增加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
• 条件: • 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 • 转移过程中不发生损漏 • 征税不影响富人的工作努力程度,获得转
移支付不影响穷人努力工作的意愿。
• 可以用收入衡量福利吗?
• 收入可以带来福利,但收入和福利有一定 的差异。
5
4
6
7
8
5
10
8
13
10.8
19
3
11
15.4
33
15
2
10.1
9
3
65
3
4
7
空驶(公里)(客人走后您 空驶的距离)
成本方面的差异
• 规模经济:产量的增加导致成本增加,但成本增加的比例 小于产量增加的比例。
• 范围经济:不同的产品组合导致成本的变化,存在一个成 本最低的组合。
C C(Y1,Y2 )
价格,边际效用 20
2 1
7 数量
消费者的总效用为∑59元,实际支付的价格为14元,超过的部分就形 成了消费者剩余。
这里隐含着价格歧视的可能。
基数效用
A的边际效用
B的边际效用
=
=λ
A的价格
B的价格
A的边际效用
或
=
B的边际效用
A的价格 B的价格
• 边际单位商品的价格,就是消费者愿意支 付的价格,也就是作为该消费音所购商品 的边际效用的计量单位。以这种方式计量 出来的效用,意味着效用是可以用1,2,3 元等基数计量的。这就是所谓边际效用基 数论。
帕累托最优
• 帕累托最优是经济所处于的一种状态,在此状态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 在至少不使另一个人处境不变的更坏的基础上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好。 也就是说,要让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得更好,必须使另一个人的处境 变得更坏。
• 这种状态也被称为帕累托效率。 • 如果一个人的处境变好了,而同时没有使任何其他人的处境变坏,则
价不同。 • 非线性定价 • 不同厂商生产同类商品的成本不同 • 经典微观经济学假设厂商的技术相同,“学习”
不存在障碍。
z (z1, z2 , z3 , zn ) P P(z1, z2 , z3 , zn )
Pi
P P(zi ; z1 ) i
p(zi ; z1 )
zi
zi
作用:超微观分析,分析某一个质量特征的价格,分析不同质量特征之 间的联动(汽车的排气量和尺寸),消费者分群。
偏好、效用、福利
• A和B是我的两个消费组合,也可以被 Y
•
称为两种状态,并且他们都是在我的
A
•
收入水平下可以达到的,但我选择了
•
B而没有选择A,这意味着在A和B中,
B
•
我更偏好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