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发电厂降低厂用电率对策与措施
300MW燃煤机组降低厂用电耗节能措施

浅谈300MW燃煤机组降低厂用电耗的节能措施摘要:本文以300mw燃煤机组为例,从电厂的多个工艺角度总结了如何降低厂用电耗的节能措施,并对各个工艺系统采用新型设备做了简要描述,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优化设计建议。
关键词:燃煤电厂厂用电耗节能measure of reducing auxiliary consumption of 300mwcoal-fired power plantyuanzhenbang(guangdong electrical power design institute,guangzhou,guangdong 510080, china)abstract: based on 300 mw coal-fired unit as an example, from the power plant of multiple process filed summarizes how to reduce factory with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energy saving measures, and to each process system using new equipment to do a brief descrip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optimization design proposal.keyword: coal-fired power plant; auxiliary consumption; safe energy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概述在火力发电项目设计中,一方面通过采用大容量、高参数机型,提高电厂的热循环效率降低发电煤耗外,另一方面也通过对主要辅机设备和材料的优化选择,以达到降低厂用电消耗、降低发电厂供电煤耗、提高电厂经济效益的目的。
本文以某2x350mw工程为例,总结出在设计中将采用下列几种措施,以达到降低厂用电消耗的目的。
浅谈300MW燃煤机组节能降耗措施与方法

浅谈300MW燃煤机组节能降耗措施与方法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燃煤发电厂需要采取措施来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本文将
针对300MW燃煤机组提出一些节能降耗的措施和方法。
在锅炉方面,可以采用燃烧控制技术来提高燃烧效率。
燃烧过程中的氧气浓度、供给
煤粉的粒径和质量等参数对燃烧效率有重要影响,可以通过优化这些参数来提高燃烧效率。
还可以采用无氧燃烧技术,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
在余热利用方面,可以采用双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来充分利用余热能。
在机组运行时,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可以通过双背压式汽轮机发电,使得机组的综合能效得到提升。
还可以在气动系统方面进行优化。
通过优化煤粉的输送系统,减少能耗和磨损;通过
优化风机的运行参数,提高风机的效率;通过优化锅炉的排烟系统,降低排烟温度,提高
余热利用效率。
还需加强对能源的管理和监控。
通过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对机组的能耗进行全面监控
和管理。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能耗高和能耗低的环节,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并在操
作过程中加强经验总结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能源意识和技能。
300MW燃煤机组的节能降耗措施和方法主要包括优化燃烧控制、充分利用余热、优化
气动系统和加强能源管理等方面。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使得机组的能耗得到降低,减少环
境污染,同时提高机组的经济效益。
火电厂厂用电分析及降低厂用电措施

火电厂厂用电分析及降低厂用电措施【摘要】燃煤火电厂的厂用电是指供火电厂内部使用的电力,对于火电厂的正常运转和提高发电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火电厂厂用电消耗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厂用电消耗的措施,包括优化厂用电管理、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
这些举措不仅能有效降低火电厂的运营成本,还能提高火电厂的发电效率。
文章强调了降低厂用电消耗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火电厂厂用电节能发展的趋势,为提升火电厂厂用电的节能水平和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燃煤火电厂、厂用电、消耗分析、影响因素、降低消耗措施、优化管理、技术升级、设备更新、节能发展趋势、厂用电重要性、节能。
1. 引言1.1 燃煤火电厂的厂用电概念燃煤火电厂的厂用电概念是指火电厂在生产和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电力。
厂用电是火电厂运行的基础设施,主要用于供水、照明、空调、通风等设备的运行,同时也用于各种生产设备和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转。
火电厂的厂用电消耗是火电厂整体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火电厂的运行成本和能源利用效率。
厂用电的消耗情况也反映了火电厂的管理水平和节能意识。
燃煤火电厂作为我国主要的电力供应形式之一,厂用电的消耗量也较大。
随着火电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厂用电的消耗量也在逐渐增加。
对厂用电的合理管理和节约利用已成为火电厂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通过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火电厂的厂用电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厂用电的重要性厂用电的重要性体现在火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
在火电厂生产运行过程中,厂用电主要用于驱动大量的辅助设备和系统,如泵、风机、照明等。
这些辅助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到火电厂的稳定运行和生产效率。
厂用电的供应稳定性和电能质量的优良程度对于火电厂生产管理至关重要。
火电厂的厂用电消耗量也直接影响到火电厂的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随着能源价格的波动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火电厂需要不断降低厂用电消耗,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发电厂节煤措施工程方案

发电厂节煤措施工程方案一、绪论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发电厂的节能降耗已成为当今发电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其中,节煤措施作为重要性的一项工程方案,对于提高发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着重探讨了发电厂的节煤措施工程方案,并提出了适合发电厂的节煤措施。
二、节煤措施概述1. 节能理念的引入:提高节能意识和管理水平,以提高燃煤电厂节能技术水平的保障。
2. 节能技术的应用:广泛应用高效燃烧技术、余热利用技术和节水技术等,以提高燃煤电厂的节能水平。
3. 节能装备的引进:引进节能设备和技术,以提高燃煤电厂的节能水平。
三、节煤措施工程方案1. 利用节能技术改造锅炉系统在燃煤电厂中,锅炉是消耗煤炭能源最大的设备之一。
因此,通过改造锅炉系统来提高锅炉的节能水平,可以有效减少煤炭的使用量。
具体措施包括:(1)采用高效燃烧技术:引进先进的燃烧技术,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减少煤炭的消耗。
(2)增加余热利用设备:通过安装余热锅炉、余热回收系统等设备,将锅炉排放的废热利用起来,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2. 提高发电机组的效率发电机组是燃煤电厂中用于发电的关键设备。
提高发电机组的效率可以降低发电所需的煤炭消耗,具体措施包括:(1)优化机组操作:通过优化机组的运行参数,提高机组的发电效率,从而减少煤炭的消耗。
(2)采用高效设备:引进先进的发电设备和技术,提高机组的效率,降低煤炭的消耗。
3. 实施节能管理燃煤电厂要想有效节能降耗,除了技术上的改造和优化,还需要完善节能管理,包括:(1)建立节能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节能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节能责任和目标,加强对节能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加强节能宣传教育: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职工的节能意识,促进节能行为的落实。
4. 应用节能装备引进先进的节能装备和技术,如高效燃煤锅炉、高效锅炉燃烧器、节能除尘设备等,以提高燃煤电厂的节能水平,减少煤炭的消耗。
通过以上工程方案,燃煤发电厂可有效降低煤炭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浅谈300MW燃煤机组节能降耗措施与方法

浅谈300MW燃煤机组节能降耗措施与方法300MW燃煤发电机组是目前电力行业中常见的一种发电机组,其在发电过程中存在能耗较高和排放污染物较多的问题。
为了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节能降耗措施与方法。
本文将浅谈300MW燃煤机组的节能降耗措施与方法。
一、优化锅炉燃烧系统锅炉是燃煤机组的核心设备,其燃烧系统的优化对于提高能效至关重要。
通过优化燃烧系统,可以实现煤炭的充分燃烧,降低燃煤消耗,减少燃煤燃烧产生的废气排放。
在优化锅炉燃烧系统时,可以采取调整燃烧设备的结构和参数,改善燃烧条件,提高燃烧效率。
可以借助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实现燃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二、提高尾气余热利用率燃煤机组在燃烧煤炭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和热量,其中蕴含着大量的能量资源。
通过提高尾气余热利用率,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提高能效。
采用余热发电技术,利用尾气中的热能发电,不仅可以为发电机组提供额外的电力支持,还可以充分利用能源资源,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还可以利用尾气余热进行供热,满足周边地区的供热需求,实现“热电联产”,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提高锅炉热效率提高锅炉热效率是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之一。
采取合理的锅炉进水预热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燃煤机组的热效率。
通过将进水预热至一定温度后再进入锅炉,不仅可以减少燃料的消耗,还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减少烟气中的水蒸气含量,降低烟气中水蒸气的热损失,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可以利用先进的换热设备,提高热回收效率,充分利用热能资源,进一步提高燃煤机组的能效。
四、节约冷凝水资源冷凝水是燃煤机组排放废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排放过程中会带走大量的热量。
通过采取合理的冷凝水资源节约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燃煤机组的能耗。
可以利用冷凝水中的热量进行加热供水,或者进行其他工业用途,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减少热能的损失,降低燃煤机组的能耗。
还可以对冷凝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减少废水排放,达到节能环保的双重目的。
降低厂用电率办法及措施

降低厂用电率的办法及措施1、组织措施、加强节能管理成立节能降耗组织机构,发挥节能监督作用。
节能降耗专工认真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坚持月分析、月总结办法,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对策;1.2、制定目标,落实责任严格执行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将指标细化分解到部门、专业、班组和员工。
对影响技术经济指标的因素,实行“谁影响、谁负责、谁未按期落实完成、考核谁”的原则;对提升并优化技术经济指标的因素,实行“谁提出、谁完成,奖励谁”的原则。
将经济指标的好坏纳入考核机制,督促各级人员各尽其责,切实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1.3、积极推进小指标活动,优化运行方式积极开展小指标竞赛活动,提高员工经济调整参数的积极性,要求员工懂调整、能调整、勤调整,力争机组初终参数压红线运行。
加强各值小指标调整技术交流,通过小指标竞赛活动,逐步提升机组经济指标运行水平;、积极开展技措、技改及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攻克节能技术难题为使节能工作上一个台阶,可通过收集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号召全员积极参与,对于在生产中遇到的一些节能技术难题,集思广益,通过收资、讨论、技术交流等方法,逐一攻克。
提高全员节能意识,提高全员技术水平,使节能工作取得实效;、积极开展节能评价工作,实行节能规范管理认真开展节能评价工作,规范节能管理流程,完善节能管理制度,细化节能各项措施,督促节能项目的实施和检查,对完成的措施进行节能效果评价,实行闭环管理,通过节能评价工作平台,挖潜增效、提升指标;、加强非生产用电管理制定《非生产用电管理办法》,加强非生产用电的管理与监督,倡导节能意识,办公、生活场所等电气设备做到人走关停,尽量减少使用时间。
将非生产用电的管理纳入考核机制,实行定额使用;、努力提高机组负荷率机组负荷率与发电厂用电率存正比关系,机组负荷率越高,发电厂用电率越低;同时机组调停次数越少,发电厂用电率越低。
充分与电力公司沟通并协调,提高发电量计划,同时要求运行人员多带负荷上限,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厂用电率;、整治设备,提高设备运行率,有效降低厂用电率根据机组运行情况,跟踪好设备、了解设备的性能,提高辅机出力。
燃煤电厂集控运行中的节能降耗措施分析

2024 05/燃煤电厂集控运行中的节能降耗措施分析陈 柯 李 煜(淮沪煤电有限公司田集发电厂)摘 要: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尽管可再生能源竞争激烈,燃煤电厂仍然是当前能源供应的主要机构。
本文聚焦于提升燃煤电厂的运行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强调了在推动低碳经济背景下这一目标的紧迫性。
研究首先分析了燃煤电厂的能耗现状,指出平均能源转换效率较低和关键耗能环节。
并深入探讨了提高锅炉效率、优化汽轮机设计、废热回收等技术改进措施,以及操作优化和能源管理策略,旨在减少能耗和提高能效。
研究还评估了这些措施的综合效益,包括节能效果和对经济及环境的正面影响,如成本降低和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文章最后展望了燃煤电厂面临的未来挑战和发展机遇,强调持续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管理对实现可持续能源目标的重要性。
关键词:燃煤电厂;节能降耗;能源效率;环境保护;技术改进;操作优化0 引言燃煤电厂作为全球能源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至今在许多国家的能源供应中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迅猛,但鉴于煤炭广泛的可用性和经济性,燃煤电厂依然是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柱。
然而,燃煤电厂的运行效率和环境影响始终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在全球范围内,为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燃煤电厂面临着提高运行效率和降低环境影响的重要任务[1]。
当前,大多数燃煤电站的热效率相对较低,平均效率大约仅为35%,这意味着超过三分之二的能源在发电过程中未被有效利用。
这不仅导致能源浪费,也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
事实上,燃煤电厂是全球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贡献显著。
因此,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排放已成为燃煤电厂和能源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探讨和实施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不仅对于提升电厂运行效率至关重要,也对于减轻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燃煤电厂在能效和环境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一系列可能的技术改进和操作优化措施。
燃煤机组节能降耗技术方向及措施

燃煤机组节能降耗技术方向及措施
一、提升燃烧效率
燃烧效率的提高是燃煤机组节能降耗的重要方向。
通过优化燃烧方式、调整燃烧参数、改善燃料配比等手段,可以提高燃煤机组的燃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二、降低厂用电率
厂用电率的降低也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优化电机系统、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实施智能控制等手段,可以降低厂用电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回收利用余热
余热的回收利用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将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用于预热进风、锅炉给水等方面,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四、优化供煤方式
供煤方式的优化也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配置煤炭资源、采用先进输煤设备、提高输煤效率等手段,可以优化供煤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实施变频技术
变频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
通过变频器对电机系统的控制,可以实时调整电机输出功率,实现能源的精确控制,从而降低能源浪费。
六、加强设备维护
设备维护的加强也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定期检查、维修设备,及时更换磨损部件等手段,可以保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
七、推广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的推广可以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能源的实时监测、分析和调整,避免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八、降低污染物排放
污染物排放的降低也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安装脱硫脱硝设施等手段,可以降低燃煤机组的有害气体排放,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煤发电厂降低厂用电率对策与措施摘要:通过对发电厂用电率指标的分解,找出降低厂用电率的三大系统:给水系统、脱硫系统及送、引风系统。
本着“小投入大节能”的原则,针对系统实际情况,通过采取设备整治、运行调整、指标管理等方式,找到了降低厂用电率的对策与措施。
设备整治、运行调整策略实施后,通过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出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燃煤发电厂;降低厂用电率;对策
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2
某发电厂中有煤电机组容量为2×130mw。
二台煤机分别于1993年9月、1994年4月投产发电,同时2001年及2003年对汽轮机低压缸通流部分进行改造,改造后煤机出力由2×125mw增至2×
130mw。
下面重点对二台130mw煤机厂用电率情况进行分析。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大机组新机组的投产,电力需求逐渐小于电力供给,造成机组负荷率较2006年之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由于环保压力的加大,脱硫设施的投入,厂用电率加速上升。
尤其是小机组老机组,由于陈旧的设备,落后的技术工艺的限制,发电厂用电率甚高,严重制约了电厂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降低发电厂用电率,提高经济效益成为企业提效的首选。
发电厂用电率就是电厂电力生产过程中所必需的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百分比。
控制和减少电厂自用电能的消耗,就增加了电厂输出的电量。
同时降低厂
用电率,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煤耗。
电厂生产过程中降低厂用电率一般有三种途径:①技术改造。
②设备整治。
③采用有效的运行调整与指标管理。
为了切实降低厂用电率,2009年电厂本着“小投入大节能”的原则,通过采取后两种方式:设备整治与运行调整,在确保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找到了降低厂用电率的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下表中列出了2008年至2011年,电厂厂用电率的完成情况,可以看出,2009年实施降低厂用电率的对策后,与2008年相比厂用电率下降了0.36%,2010年与2011年每年仍稍有下降,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下面对电厂所采取的降低厂用电率的对策作一介绍。
一、分解厂用电指标,逐项分析,寻找降低厂用电率的突破口
随着电力供需矛盾进一步缓和,发电利用小时明显下降,发电厂生产经营形势严峻。
机组还有哪些潜力可挖?节能管理的突破口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电厂积极应对,在2008年节能工作总结及2009年节能工作研讨会上,提出了“安全是基础、技术是保障、经济是根本、管理是手段、创新是动力、行动是关键”的节能工作理念。
并将厂用电率指标逐项分解,根据厂用电率的分布情况,详细分析各设备存在的节能潜力。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给泵、脱硫与风机是6kv辅机中的耗电大户,电厂从这三大设备入手,对其存在的节能空间进行详细讨论分析,并确定实施项目与措施,付诸实践,切实降低厂用电率。
发电厂用电率分布%
二、三大系统降低厂用电率的对策与实例
(一)给水系统
1.系统原状。
给水直通阀是给水调整门的一个旁路阀,在调整门故障时开启。
机组低负荷,减温水量小时开启该阀门,可以降低系统阻力,减少给水节流损失,平均每年开启时间约2500小时。
近几年,因煤种多变,经常造成锅炉减温水量偏大,运行时经常因流量不足而采取关闭给水直通阀来提高减温水流量,造成给水节能损失,使给泵电耗增大。
2.对策与措施。
采取增大减温水管径、阀门的通径,提高减温水量,以增加开启给水直通门时间,降低节流损失,从而降低给泵电耗。
3.经济效益分析。
经试验:开启给水直通门与关闭给水直通门相比,给泵电流下降了5a,给水直通门比改造前开启时间增加了3000小时,节能量为
0.85×31/2×5×6×3000/10000=13.25万千瓦时/台
4.2008年-2011年,措施采取前后给泵电耗表
(二)脱硫系统
1.系统原状。
2台130mw燃煤机组共同配置一套带有ggh系统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脱硫率考核要求满足95%以上。
在系统中增压风机为前导叶调节,运行中前导叶全开运行节流损失较大。
配有四台再循环泵,为了满足脱硫率,一般采取三运一备,
当煤质下降,煤中含硫量较大时,需要四台再循环泵的运行来保证脱硫效率,这样就进一步增加了厂用电率。
2.对策与措施。
①采取增压风机前导叶开度优化节能运行。
为了降低前导叶全开节流损失,2009年,电厂与电力试验研究院,分别在单机运行与双机运行时,增压风机进口前导叶开度变化对风机出力、电耗等相关参数影响进行测试。
在机组烟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得出了单机、双机运行时增压风机、引、送风机总功耗最小时的增压风机前导叶开度值:即单机运行时,在导叶开度为90%时总功耗最小。
双机运行时,在导叶开度为80%附近时功耗最小。
并将该测试结果整编成例行制度并在工作中执行,有效降低脱硫电耗。
②采取添加脱硫石灰石增效剂运行。
为了做到既能有效减少再循环泵的运行台数,又能满足环保部门脱硫率的要求,选择添加脱硫增效剂的方式来降低脱硫电耗。
通过实际使用,结果喜人,不仅脱硫率保持月均大于95%,而且节省了一台再循环泵耗电量。
3.经济效益分析。
①增压风机前导叶开度优化节能运行,与原先的导叶全开相比:引风机、送风机及增压风机总功耗平均每小时节省75kwh,年节电量63万kwh。
②原先二台煤机运行时采用3台再循环泵运行,加入增效剂后,不仅脱硫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升高,而且,减少了一台再循环泵运行。
6kv再循环泵电流为53a/台,因此,采用脱硫增效剂后每月节约厂用电33万千瓦时。
4.2008年-2011年,措施采用前后脱硫电耗表
备注:2011年由于脱硫ggh差压上升,故脱硫电耗较2010年有
所上升
(三)送、引风系统
1.系统原状。
锅炉为超高压自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燃煤锅炉,锅炉炉膛氧量是锅炉运行中对经济性影响较大的参数之一。
运行氧量发生变化时,对机组经济性的直接影响来至排烟热损失的变化,它还会引起送引风机电耗等,从而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性。
空预器为上海锅炉厂生产的容克式空预器,空预器运行年数已达15年,设备磨损老化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导致密封间隙增大,空预器漏风率上升。
2.对策与措施。
①采取低负荷低氧量的控制策略。
由于电力需求小于供给,因此低负荷时段增加,厂用电率及煤耗不断上升。
电厂以锅炉安全稳定运行为前提,在不影响锅炉稳定燃烧和飞灰含碳量不增加,不发生锅炉结焦、不发生超温的情况下,运行中对锅炉氧量进行如下控制,并列入考核细则。
锅炉氧量控制标准
②通过漏风整治与在线调整,长期保持空预器低漏风率。
通过在大小修时将空预器由12仓改为24仓,增加一道径向密封片,减小漏风;在每一次机组检修时,检查、更换空预器环向密封膨胀节、测量和调整密封间隙,降低漏风。
检修人员在运行状态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扇形板与径向密封的间隙、转子和环向密封法兰间隙,尽量控制其间隙值,降低漏风。
3.经济效益分析。
经多次整治、以及在线密封间隙调整,空预
器漏风率明显由16%下降至7.8%,效果显著。
2008年机组负荷率为75.46%,风机电耗为1.73%,整治与执行上述制度后,2009年机组负荷率为76.72%,风机电耗为1.53%,风机电耗下降0.2%,以年发电13亿千瓦时为例,节省厂用电260万千瓦时。
4.2008年-2011年,措施采用前后风机电耗表
三、降低厂用电率的保障与管理措施
(一)制定小指标与值际竞赛考核制度、加强指标考核竞赛,积发员工自主执行指标考核管理制度。
为了让生产人员有明确的目标,使上述策略能有效执行,电厂通过小指标竞赛与值际竞赛的辅助方式,来加强生产人员对上述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将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与经济效益挂钩,这样员工积极性就充分调动了。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自觉按照厂部的想法与要求执行各项运行方式,使系统以最经济的方式运行,使厂用电率降低形成良性循环。
(二)加强与同类型机组的对标,及时对指标进行月度与季度分析及整改,并进行闭环管理。
为了能吸取先进的节电管理经验与技术,做到取长补短,电厂加强与同类型机组对标,对优秀经验与做法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吸收整改,以进一步优化系统运行。
每季度召开经营分析会,根据年度目标值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比对,对于差距较大的指标,对后期的运行提出意见与建议,以进一步降低能耗。
四、结论
2009年与2010年电厂本着“小投入大产出”的原则,通过设备
整治与运行方式的调整等方式,在指标竞赛与技术管理的保障下,取得显著的效益。
厂用电率从2008年的9.21%下降到了2010年的8.82%,并逐年有所下降。
特别是2010年,负荷率比2009年下降3%的情况下,厂用电率还下降了0.03%,足以说明电厂在降低厂用电率上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是明显的,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蒋明昌.火电厂能耗指标分析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2]林章钧,等.管理模式创新,降低厂用电率[c]//电厂管理与电气技术经验交流文集.北京: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技术服务中心,2003.
作者简介:董丽娜(1957-),女,统计师,从事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分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