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病句标志辨析法
高考语病快速判断的18种方法

语病快速判断的18种方法现行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杂糅)、语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
分属结构性病句和逻辑性病句。
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
要说明的是,下面总结的这些规律,严格来说,并不是我的首创,因为这些方法或多或少散见于各种复习资料书里面,网络上的博客也多有总结。
但是,笔者在整理这些资料的时候,发觉有些内容是很繁杂的,条理性不强,给学生的复习增添了难度。
也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把握病句复习的规律,提高复习的效度,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这些规律再作了梳理,务求病句的复习更有条理性。
所以,在编排的思路上,这是耗费了我不少的心血的。
思路如下:第一部分:抓句子成分▪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6、出现了“的”字的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或语序不当;▪第二部分:抓词语标志▪7、出现了时态副词和助词,可能是前后矛盾;▪8、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颠倒、主语残缺;▪9、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10、出现了连词(关联词),可能是关联词搭配不当、残缺,分句语序不当(分句关系不符合逻辑)▪11、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重复;▪12、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13、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14、出现了“前去”、“新生”、“保管”、“没有”、“走”、“和”等多义词或多义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15、出现了“使、让、令、把、被”等词,可能是主语残缺、主客颠倒、语序不当;▪第三部分:抓句子结构▪16、出现了判断动词“是”“成为”,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17、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18、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
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总结一、引言语文病句作为语言使用中的错误之一,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和考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2024年的高考语文考试中,对于病句的辨析和改正部分,学生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旨在总结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
二、常见病句类型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主谓不一致:即主语与谓语之间在人称、数与时态上不一致。
例子:病句:我每天去学校,她们已经在那里等了我。
改正:我每天去学校,她们已经在那里等我。
2.主谓逻辑不一致:即主语与谓语之间在逻辑上不符合。
例子:病句:她是一个爱吃苹果的人,但她从不吃苹果。
改正:她是一个爱吃苹果的人,但她从不吃梨。
3.缺少主谓宾结构:即句子中缺少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子:病句:昨天是一场胜利。
改正:我们昨天取得了一场胜利。
4.句子成分名词化:即本应使用动词的地方使用了名词。
例子:病句:他们互相尊重是他们能够和谐相处的基础。
改正:他们互相尊重使他们能够和谐相处。
5.冗余病句:即句子中出现了不必要的重复词语。
例子:病句:他每天都早早起床了。
改正:他每天都早起床了。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病句类型,实际高考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类型的病句。
下面将介绍2024年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方法。
三、辨析方法1.注意句子的主谓一致性和逻辑一致性。
在辨析病句时,首先要注意句子的主谓一致性和逻辑一致性。
主谓一致性主要涉及到主语与谓语之间的人称、数与时态的一致性,而逻辑一致性则涉及到句子中的观点、事实等是否与谓语一致。
如果发现主谓不一致或逻辑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修改。
2.注意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在辨析病句时,还需要注意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如果发现句子中缺少主语、谓语或宾语的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补充或修改。
另外,还需要确保句子成分的使用正确,避免将本应使用动词的地方使用名词,或者将名词误用为动词。
高中语文常考病句类型辨析方法

高中语文常考病句类型辨析方法“辨析病句”是“语言文字运用”中能力层级较高的考点,强调实际的语言文字应用,既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又考查对病句的修改能力。
想知道高中语文常考病句类型辨析方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常考病句类型辨析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高中语文常考病句类型辨析方法1.定语次序不当定语的一般次序为:名词代词或短语,表示领属置最前;指示代词数量语,表示多少紧跟后;动词之后是形容,各表怎样与啥样;最后接上名词语,表示性质是什么。
错例:为了了解产品的质量,他走访了许多本厂的客户。
2.多层状语的次序不当多层状语的次序一般为:表目的、原因或条件的介宾短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范围状语;表情态或程度的短语;表对象的介宾短语要紧挨中心语。
错例:昨天为使你们及早注意就清楚地对你们在教室里讲过。
3.复句中分句次序不当错例:可怜的小狗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满身伤痕,这时它已无力叫唤了。
4.关联词错位规则:(1)若两分句主语同,则关联词置于主语后。
(2)若两分句主语异,则关联词置于主语前。
错例:他们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我们也完成了任务。
5.事理顺序不当如果句中并列的句子成分之间有先后、轻重、远近、高低、内外等逻辑关系,则据语境按特定的逻辑关系排列。
错例:学生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动员报告。
2病句辨析和修改注意类型一、出现介宾短语作状语的句子要注意因为用了介宾短语,而使句子的主语隐藏起来,这是命题者常设的迷惑点。
例:通过这次文学交流会,让同学们受益匪浅,知道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
(因为用了介词“通过”,就隐藏了主语,使句子成分残缺,应去掉“通过”,或者删去“让”。
)二、出现带长宾语的谓语动词的句子要注意有些谓语动词具有带长宾语的功能,因为宾语较长,命题者常故意丢掉宾语部分的中心词。
带长宾语的谓语动词有“解决、开展、采用、扩大、提高、进入、证明、讲述、发现、希望、要求”等。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详解(共6个)

高考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详解一、语序不当1.定语和中心词位置颠倒。
例:在这次校运动会上,作为代表队的我们班一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句中“我们班”是种概念,“代表队”是属概念,前者(定语)限制后者(中心语)。
画线句应改为“作为我们班的代表队”。
2.定语、状语错位。
例:这种设施要不要更新,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句中“广泛”是修饰“议论”的,作定语,在句中却放在“引起”前充当谓语动词的状语,明显不合适,画线处应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议论”3.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例:王总把我们几个厂里的部门经理召集到一起,语重心长地说:“只要大家能精诚团结,群策群力,就一定能把我们厂的经济效益搞上去!”句中“几个厂里的部门经理”有歧义。
是几个厂的经理呢,还是一一个厂里的几个经理?根据句意,“几个”应作“部广门经理”的定语,要把这个意思明确下来,应改为“厂里的几个部门经理”。
注意:多项定语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4.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例:这期培训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五月底举办的。
“联合”和“于今年五月底”都是作动词“举办”的状语,这两个状语应互换位置,改为“于今年五月底联合”。
注意:多项状语排列大致为: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c.表范围或频率的;d.表情态或程序的;e.表对象。
5.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例:如果我们只注意目前的利益,而忘记了广大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或只看到长远目标,而看不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历的步骤,就会背离党的基本路线。
“如果”要放在“我们”后面,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就要放在主语的后面;当各分句是不同主语时,关联词就要放在主语的前面。
6.分句位置不当。
如何使用“标志法”快速辨析病句

如何使用“标志法”快速辨析病句一、标志法:句子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标志性词语、句子,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识别病句,辨清病因,为答题提供捷径。
(1)出现了“和”等并列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大小概念不能并列、语序不当。
①每逢节假日,他时常丢下工作和妹妹到公园玩耍。
(“和”使用不当。
该句可理解为“他”与妹妹两人去公园玩耍,也可理解为“他”丢下工作、妹妹一个人去公园玩耍。
将“和”字换成“带”字即可消除歧义)②人生的价值,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
(语序不当。
应为“羡慕、崇敬、膜拜”)(2)出现了关联词(连词),可能是搭配不当、关联词(连词)残缺、语序不当。
①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关联词搭配不当,应为必要条件,用“只有……才”)②他虽然是个农民,平常喜爱学习,识不少字,编秧歌也在行。
(关联词残缺,应在“平常”前加“但是”)③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关联词位置不当,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在主语之前,应将“不是”调至“质量”前)(3)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赘余、歧义、不合逻辑。
①他大约五十上下。
(“大约”与“上下”重复)②几个学校领导出席了会议。
(“几个”修饰有歧义)③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倍数误用。
“低一倍多”说法有误,表示“降低、减少”的意义时不能用倍数)(4)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
①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能否”是两面性的词语,与后面不一致)②我怀着恐惧的心情,担心灾难会不会降落到姑妈头上。
(“担心”“不会”,不合逻辑)(5)出现了疑问句、否定词,可能是肯否不当。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疑问句再加双重否定,变成了三重否定,不合逻辑)(6)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可能是不合逻辑(表意相反)。
高考语文辨析病句的六大方法

辨析病句的六大方法一、语感审读法平时对语言敏感并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者,对有些病句可以直接凭语感作出判断。
例如:很多同学解答古代诗歌鉴赏的“作用题”时,往往因为对诗歌的解读不全面不深入,会产生茫然无措,只好套用术语作答。
[操作示范]第一步:高考题一般都是四个选项,初读四个选项,在感觉“别扭”处进行标注。
第二步:对比筛选,假定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第三步:深入分析,验证排除,得出答案。
此处一读就会发现,“会产生茫然无措”不通顺,“产生”缺少宾语,可在“茫然无措”后加“的感觉”。
二、主干压缩法一句话的主干是:主语中心词+(否定词)+谓语中心词+宾语中心词。
通过找出主干我们可以查出句子成分是否残缺或赘余,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例如:猴年春晚可谓星光熠熠,歌手谭维维和她的电声乐队与华阴老腔艺人合作的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酣畅淋漓、荡气回肠,使人们观赏到来自黄土高坡的古老民间艺术的活力。
[操作示范]第一步:分析句子主干,找出主语、谓语、宾语。
春晚(主语)→星光熠熠(谓语),歌曲(主语)→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谓语),使人们(兼语)→观赏(谓语)→活力(宾语)第二步:检查主干,确认是否有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语病,分析后发现“观赏”和“活力”动宾不搭配。
可把谓语“观赏”改为“感受”。
三、理顺枝叶法如果通过找主干没发现病因,可以理顺附加成分,看修饰、限制、次序是否恰当。
例如: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而该片主演廖凡也成功摘取最佳男演员的桂冠,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柏林电影节华人“影帝”。
[操作示范]上面的句子可压缩为“《白日焰火》获得金熊奖,廖凡摘取桂冠,成为‘影帝’”,主干没语病,理顺枝叶发现修饰语“历史上第一个”和“柏林电影节”语序不当,应调整为“柏林电影节历史上第一个”。
四、造句类比法就是仿照自己拿不准正误的句子,造出类似的句子,看看能不能成立,以此判定拿不准的句子是不是病句。
对于一些似是而非、正误不易分辨的句子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辨析病句的法宝—标志法

• 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在主语之前。关联词与主语的位臵问题
• ④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 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 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 强加“因此”,“不仅 而且”所连接的分句顺序应为递进关系。
• 3.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体颠倒、成 分残缺。 • ①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 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 搭配不当。把“在……中”改为“从……中”或者“在……下”。 • ②昨天上午,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在购物中心,后经迅速赶到的 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商场保安、在场群众的救护下,老人 得到及时抢救。 • 句式杂糅。改为“后在……下”或“后经……的救护”。 • 步步高21 • ③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 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 主客体颠倒,应该是宝玉这个人对王夫人,是十分珍贵的。 • ④在越来越多的国外艺术精品进入中国以后,促使我们加快树立 自己的世界艺术品牌。 • 滥用介词导致句子缺少主语。
• ④包括成龙、梁振英在内的香港政界和演艺界人士,都为印尼海 啸捐款了。
• 成龙是演艺界人士、而梁振英是政界人士。照应不周。
• ⑤卫生部发出紧急通告,要求消费者和食品经营机构要停止销售 和食用美国的两种花生酱。 • 消费者食用,经营机构销售。照应不周 • ⑥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流。
• 这种搭配不当经常喜欢放在宾语中的最后一个。
• ②这次大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的整个过程都由我负责。 • 应为“命题、海选、决赛、颁奖”。
• 多个动词并列,一定要考虑语序问题,是否符合事情发展的逻辑 先后顺序,是否有语意的递进,范围的逐渐加深。
高考病句辨析方法清单

高考病句辨析方法清单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语序不当【方法1】记典型句子各一个,找出对应词性,逐一套用――查中心词前多层修饰语的语序(中心词可以是全句的主谓宾,也可以是句中的某个带修饰语的名词或动词)1.多层定语的次序。
(记句子:谁的→多少→怎样的→属性)牢记类句: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或指称――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篮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
2.多层状语的次序。
(记句子:何时→何地→何范围→何种情态,“怎样”→表对象“同谁”)。
牢记类句: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
【方法2】一般来说,修饰语和虚词放在谁的前面就修饰谁→要查看修饰得是否合适。
【方法3】复句中关联词语序分两种情况:同一主语,主语在前,格式为:主语+前关联词;主语+后关联词。
不同主语,关联词在前,格式为:关联词+主语①;关联词+主语②二.搭配不当【方法4】简化成分,重新阅读,看是否搭配→查是否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
【方法5】检查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关系→查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搭配不当。
【方法6】注意抓重点词(是否、能否、有无、和、与、以及等),一些并列短语和“、”→查一面与两面的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方法7】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抓重点介词(由于、通过、经过、由于、为了、在等)→查主语残缺。
【方法8】注意长句子(多层定语,多层状语),简化成分,改换说法,自己补充→查谓语、宾语残缺。
成分赘余:【方法9】分析中心词,对照修饰词,注意抓近义词(重要的有左右、大约、近、上下等)看句中是否有重叠的意思→查语句重复。
四.结构混乱句式杂糅,说简单点就是一句话内含有两个语句→两个谓语结构。
【方法10】感觉语句不通,查对不通的句子两头是否用了两种讲述的句式,改换或去掉一端后句子是否通顺,尤其要注意介词短语中介词结构是否完整→查句式杂糅型结构混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病句标志辨析法一、修饰语长(多重定语与多重状语)的句子,考虑修饰语语序不当。
多层定语的正确顺序为:表领属的或表时间、处所的定语→称代性或数量性的定语→动词或动词性定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定语→名词或名词性定语。
例:一位优秀的有30年教龄的国家队的体操女教练也当上了人大代表。
“教练”前的定语语序不当,应改为:国家队的(领属)一位(数量)有30年教龄的(动词性)优秀的(形容词)体操(名词)女(名词)教练。
多层状语的正确顺序为:表目的或表原因的介词短语→表时间或处所的词语→语气副词→表范围的副词→程度副词→表情态的状语→表动作对象的介宾短语(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应紧挨在谓语中心词前)。
若违背此规律,就会造成语序不当。
例:“为了他的前途,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很诚恳地谈了心。
”“谈了心”前的状语语序不当,应改为:为了他的前途(目的),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很(程度)诚恳地(情态)同他(对象)谈了心。
二、句中出现长宾语,注意是否宾语中心词残缺、搭配不当、句式杂糅。
①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达到”的宾语中心词残缺,“损失”后加“的目的)②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搭配不当,“看到”与“乡音”不搭配)③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还有”后的宾语句式杂糅,或者用“还有……科技工作者”,或者用“来自……也参加了学习”。
)三、句中出现多个谓语,注意是否搭配不当、宾语残缺、偷换主语。
①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搭配不当,“培养”与“失足青年”不搭配)②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宾语残缺,出现“讨论”“发动”“开展”几个不同层面中的谓语动词,致使句末丢了与全句谓语“讨论”相呼应的宾语中心词“的问题”。
)③我们也学小孩子一样,掐了一把花,直到花和叶全蔫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
(偷换主语,前面主语是“我们”,后面已暗换成“花”,所以应改成“把它们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
)四、句中出现人称或指示代词,考虑代词指代不明或语意重复的毛病。
①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他”到底指谁,指代不明)②由于这次交通事故,淮海路宛平路地段的交通为此封闭了近三个小时。
(语意重复,“为此”就是“由于这次交通事故”)五、句中出现“所”字,注意是否“所”字多余。
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有“为……所”和“被……所”的结构,没有“受……所”的结构,要将“所”字去掉。
)②村南的那片杏树林,早已被人们所砍光了。
(“被……所”结构的“所”字后面是单音节动词时,“所”字不能省掉,如“被风雪所阻”;而“所”字后面是双音节动词时,“所”字要省掉,故本句中“所”字多余。
)六、句中出现文言词语或书面语,注意是否语意重复。
①在交通干线上设卡收费的方案必须经地方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公诸于社会。
(“诸”即“之于”,“于”与它重复。
)②听了他对事实真相的陈述,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他。
(“由衷”即“在心里”,与“心里”重复。
)此外重复的书面语还有:躬耕修典的编纂、卫冕桂冠、令寒舍蓬荜生辉等等。
七、留意句中的程度副词“十分”“非常”“很”“过分”“过于”“过早”“分外”“更”“最”和表示程度、状态的形容词、动词,看它们是否与后边的形容词或动词发生语义重复。
如:“过分苛求”、“过早夭折”、“更为弥足珍贵”、“最至关重要”、“十分酷爱”、“过于溺爱”、“过于多虑”、“非常奇缺”、“分外……多了”、“深深地沉思”、“独自孑然一身”、“破天荒地第一次”、“三令五申地强调”、“忍俊不禁地笑了”、“至交的朋友”、“背地里阳奉阴违”等等。
八、留意一些表时间、地点、范围、心理活动的词语以及“可、堪、能、会、使、令、叫、让、被”等词语,看它们与后面的中心语是否有语意重复毛病。
如:“目前的当务之急”、“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盛况”、“过去存在过”、“各种形形色色的”、“可以堪称”、“不堪忍受”、“被人贻笑大方”、“令人堪忧”、“即是”、“非为”、“并非是”等等。
九、看到多义词与兼类词出现要注意是否有歧义的错误:①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不好”是多义词,此可指“不适合”或“能力有限”。
)②我要炒肉丝。
(“炒肉丝”意义兼类,既可理解为动宾结构,又可以理解为偏正结构。
)十、看到“所有、全部、一切、凡(凡是)、任何、每(个)、都、百分之百、从来、历来、只要……就”等词语,考虑表意过于绝对或前后矛盾。
①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分裂总是短暂的。
(太绝对且前后矛盾)②只要有了水,作物就可以存活。
(太绝对,还应有阳光、土壤等其他条件。
)十一、句中出现分类词,注意是否有句式杂糅的毛病。
例: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份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钠等配制而成的。
(两个句式杂糅在一起,应选其一来表达:或“主要成份是……等”,或“它是由……配制而成的”。
)十二、句中出现谦辞和敬辞时,要注意是否用错对象:①校长抛砖引玉的演讲,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抛砖引玉”,谦词,称以自己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不能用于他人。
)②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笑纳”,敬辞,指自己送的东西请别人收下。
)十三、句子语意不通或不连贯时,若通过其他方法排查无效,则需考虑是否因残缺“使”字、“有”字而成。
①佳力保洁公司,始终难以达到外滩风景区的环境的保洁标准,不断遭到群众投诉。
(“保洁公司”并不是自己达到“保洁标准”,而是要使“风景区的环境”达到“保洁标准”,因此要添加“使”字,改成“始终难以使外滩风景区的环境达到保洁标准”。
)②大门上挂了六年的旧铜牌被取下来,代之以一块“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字样的新牌。
(“一块”后缺了一个“有”字,当改成“一块有……字样的新牌”。
)十四、句中出现“使、让、令、把、被”等词,注意是否主语残缺、语序不当、语意重复。
①看了南京大屠杀的电视片,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巨大震动。
(主语残缺,删掉“使”字)②为了争取高速度,我们必须狠抓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它走在生产建设的前边,把国民经济用先进科学技术搞上去。
(语序不当,“把”字介宾状语应紧靠动词,且表动作对象的介宾短语应紧挨在谓语中心词前,故应为“用科学技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③这件事被人们已经传出去很久。
〔语序不当,“已经”应在“被”字前。
“把”字句、“被”字句中,助动词(会、要、愿、须、能、得、肯、应该、可能等),时间副词(再、又、往往、已经、一向、曾经等),否定副词(不、没有、未曾等)以及其他大部分副词都要放在“把”字、“被”字前边。
〕④被人贻笑大方。
令人堪忧。
(“被”与“贻”重复,“令”与“堪”重复。
)十五、句中出现“的”字及其构成的短语,注意是否造成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
①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外面又刮了风,街上的行人也渐渐稀少了,修伞的心里非常着急。
(语意不明,“修伞的”可能是“修伞的顾客”,也可能是“修伞的师傅”。
)②2003年8月3日晚,在北京天坛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当晚祈年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
(搭配不当,误用“的”字,偷换主语,造成“灯火”与“雄伟壮丽”不搭配,应删去“的”字。
)③湖南省历史博物馆近日展出了数以万计的八千年前新出土的栽培稻。
(语序不当,应将“新出土的”调至“八千年前”。
)十六、看到反问句夹用否定词或一句内出现几个否定词要注意是否有否定不当的错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三重否定表示否定,肯定式反问表示否定,否定式反问表示肯定。
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常见的有:“不”、“不是……”、“没有”、“否认”、“反对”、“怀疑”、“防止”、“以防”、“阻止”、“阻挡”、“劝阻”、“禁止”、“反对”、“忌”、“切忌”、“戒”、“未”、“拒绝”、“杜绝”、“担心”、“忘记”、“无时无刻不”(即“时时刻刻都”)、“避免”、“以免”(“不免、未免、难免”除外)等。
这类词本身含有否定意,若在句中又用否定词或反问语气就会造成多层否定混乱。
另外“否则”后面不能接“……不”、“如果(若)不”之类的句子,不然就犯了重复的毛病。
例:当然要赋予雷锋精神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双重否定加上一个肯定反问,是三重否定,句子意思就成了“谁都承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表意明显不对。
)十七、看到具有正反意义的两面性词语出现,要注意前后内容是否有“一面与两面不对应”的语病:两面性词语是指词语本身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
如“成败”、“胜败”、“胜负”、“得失”、“利弊”、“好坏”、“优劣”、“高低”、“大小”、“多少”、“上下”、“能否”、“是否”、“与否”、“有没有”、“是不是”、“行不行”、“能不能”、“怎样”、“如何”等。
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两面性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两面与一面不对应”的语病。
例: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
(两面词“好坏”与“重要条件”一面不对应。
)十八、看到“是”字在句中出现要注意是否有以下错误:1、看到“是”字句,就要注意是否患不合逻辑的主宾搭配不当症。
例: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
(这个句子中的第二个分句承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修建青藏铁路”,但“修建青藏铁路”是一种行为,而“纽带”是名词,二者不属于同一种事物,不能构成判断句。
)2、注意“是”字句中是否出现宾语残缺。
尤其在复句中,前边的分句是总说,后边带“是”的分句为具体分说的一项或几项时,最后必须带上前边总说时提到的中心词,否则会缺失宾语。
例:纵观20世纪世界各国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取决于多方面因素,良好的国民素质,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
(后一个判断句的主语是“国民素质”,它是“多方面的因素”中的一个“因素”,所以“是”后面的宾语“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缺少了名词性的中心语“因素”。
)3、“是”字句常常是对某事物进行的解说,这种句式可能会出现句式杂糅。
例: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应去掉句中的“由”和“诱发的”,或删掉“的主要原因“,句子的结构才合理顺畅。
)4、注意“是”字判断句是否违背判断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