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应该培养的15个好习惯
高三学生应有的10个好习惯

7、书写整洁。 高考时圈面乱是要丢分的。
8、及时提问。有不懂的地方要及时提问,搞明白。
9、学习互助:学生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难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 。
10、自我测查:记笔记时,对自认为可能会考的知识点格外注意,课下根据这些知识点自编模拟题,并在考试前夕做出书面笔记,如果哪里答的不圆满,就回过头来再复习。 �
4、学会阅读:学会快速阅读,提高单位阅读量,学会读一本书的目录、图解和插图,为提前了解本书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当积极的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
5、当日事当日毕:再晚也勉励自己当天完成作业。
6、善做笔记:强调记笔记的功夫,尖子生往往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有的在笔记本中间划一道线,半边摘录课文概要,另半边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高三学生应有的10个好习惯
1、以学为先:在他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正事理应先于娱乐。同时学习也是愉快的事.
2、随处学习:每天练跑途中记忆词语。在盥洗池旁贴一张词汇表,每天刷牙时熟记一个生词;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他们的东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一个纸箱或抽屉装好,避免用时东翻西找。
好学生必须养成的十个好习惯

好学生必须养成的十个好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2)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
(3)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2)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4、与人合作的习惯(1)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2)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5、自主读书的习惯(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
(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6、认真书写的习惯(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2)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7、自评互评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成为评价的主体,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1)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2)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操作的习惯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
(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高中生必须养成的30种习惯

高中生必须养成的30种习惯
1、不说“不可能”。
2、凡事第一反应:找方法不找借口。
3、遇到挫折对自己说声“太好了,机会来了”。
4、不说消极的话,不落入消极的情绪,一旦发生立即正面处理。
5、凡事先立定目标。
6、学习坐前排
7、学习时间,每一分每一秒做有利于提高效率的事情。
8、随时用零碎的时间做零碎的事情。
9、守时。
10、写点日记不要太依靠记忆。
11、随时记录想到的灵感。
12、把重要的观点方法写下来,随时提示自己。
13、走路比平时快30%,肢体语言健康有力,不懒散萎靡。
14、每天出门照镜子,给自己一个自信的微笑。
15、每天自我反省一次。
16、每天坚持一次运动。
17、听心跳一分钟,在做重要的事情,疲劳时,紧张时,烦躁时。
18、微笑。
19、说话有力,感觉自己的声音能产生感染力的磁场。
20、每天有意识的赞美别人三次以上。
21、及时表示感谢,如果别人帮助了你的话。
22、不用训斥指责的口吻对别人说话。
23、控制住,不要让自己做出为自己辩护的第一反应。
24、不管任何方面,每天至少做一次“进步一点点”。
25、每天提前15分进教室。
26、每天离教室前5分钟做一下今天的整理工作。
27、按时作息,早睡早起,保持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28、时常运用“头脑风暴”利用脑力激荡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9、恪守诚信。
30、学会原谅。
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习惯

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习惯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习惯1、以学为先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一心向学,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随处学习善用零碎时间,每天在晨跑中、吃饭时、课间、课前、休息前等零碎时间里记忆词语,背诵公式,破解疑难,调整情绪。
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所有都是一致的:保证学习时间,学会见缝插针利用好空余时间,经过日积月累,效果非常可观。
3、讲究条理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书立或指向装好,分类存放,避免用时东翻西找。
每天有天计划,每周有周计划,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做事,不一曝十寒。
4、学会阅读学会速读和精读,提高单位阅读量。
学会读一本书或者一个单元的目录、图解和插图,提前了解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
当积极的阅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特别要弄懂知识的起点和终点,梳理好知识要点。
5、合理安排该做啥时就做啥,在合理的时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驰。
比如抓课堂效率,当堂听,当堂记,当堂理解,不理解的话课下或者当天找时间主动找老师请教,做到堂堂清。
比如利用好时间,勉励自己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做到日日清。
比如能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相宜。
比如坚持紧跟老师步伐复习,不误入歧途。
比如坚持勤睁眼常开口,对课本上的东西多看,对未懂的内容能多问。
6、善做笔记尖子生往往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不是事无巨细全盘记录,特别善于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特别是思维方法更是认真记录。
能及时整理笔记,对老师强调的重要知识点格外注意,特别注意让知识系统化,积极思考能解决什麽问题。
7、作业规范认真审题,冷静应答,把每次作业当作高考,作业工整,步骤齐全,术语规范,表述严谨。
规范不仅训练仔细认真品质,更能养成细心用心习惯,从而激发学习潜能。
8、勤于思考这一条是重中之重,应贯穿于听课、做作业、复习等各个阶段。
比如:做完一道题后,要对答案,这里应有一个反思的过程,要弄清这道题考的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怎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15个值得养成的好习惯

15个值得养成的好习惯
1、坚持阅读和学习技能,会让你变得更有智慧,也会让你远离焦虑。
2、勤思考,多写作,会把你的思维变得非常敏捷。
3、坚持锻炼身体,让你永远比同龄人年轻10岁
4、养成早睡早起、不熬夜、吃早饭和午休的习惯,你会变得精力充沛。
5、养成不占别人便宜的习惯。
6、养成心平气和、遇事不慌、不抱怨、不紧张的习惯。
7、养成高效工作和在工作中主动请示、主动汇报,多展示成果,少展示自己个人能力
8、养成感恩的心,你会遇到更多贵人,多陪父母,你的孩子会更孝顺你。
9、养成挣钱和理财且不乱刷信用卡的习惯,更要养成分钱的能力,你才会比同龄人更有钱,更自信。
10、保持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你永远会走在时代的前列。
11、养成投资自己的习惯。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说过“如果你认为教育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12、养成定期拜访或约见一个比你厉害的人,才能保持你的思想永不落后。
13、养成不乱说话、不用嘴巴“杀人”的习惯。
14、养成多陪自己伴侣的习惯,因为离婚大部分都是因为双方相处时间太短造成的。
15、坚持每天睡前复盘的习惯。
青少年应该拥有的100个好习惯

青少年应该拥有的100个好习惯公德好习惯:1、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2、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3、尊重生命,爱惜生命4、珍惜资源,保护生态5、遵守公共秩序6、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公共设施7、见人要热情主动问好8、乘车购物自觉排队9、公共场所要安静,不大声喧哗10、文明、礼貌、向善做人好习惯:1、尊敬师长2、充满自信3、对自己的行为负责4、做事要有恒心5、勤俭节约6、爱惜时间7、不说谎8、不给别人添麻烦9、乐于帮助他人10、答应别人要做到。
礼貌好习惯:1、尊重他人,谦恭礼让,时时使用礼貌用语2、进别人的房间先敲门3、到(离)家、校向家长老师打招呼4、双手接递别人东西5、坐有坐相,站有站相6、不窥视别人隐私7、不乱翻别人物品8、借人东西及时还9、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讲话10、与人交流使用普通话。
学习好习惯:1、主动提前预习2、认真听讲,做笔记3、大胆提问4、仔细审题5、广泛查询资料6、按时独立完成作业7、反复检查8、及时修改错误9、勤于复习钻研10、书写工整清晰。
阅读好习惯:1、常去书店和图书馆2、爱护图书3、阅读好书4、边阅读边思考5、学会做读书笔记6、阅读和查工具书相结合7、阅读姿势正确8、善于交流心得9、有好书推荐给同学10、坚持读完一本书。
安全好习惯:1、遵守交通规则,右行礼让2、远离火、电等不安全因素3、不逞能4、不到河边、池塘边玩耍5、不在公共场所急追猛跑6、远离烟花炮竹7、有自我保护意识8、不做危险动作9、不做危险游戏10、不攀爬高树、高物。
运动好习惯:1、坚持每天做运动2、运动不敷衍,认真完成3、常到大自然中去4、保证足够运动量5、运动不激进,循序渐进6、运动前做好准备工作7、坚持经常散步8、积极参加体育比赛9、观看比赛文明喝彩10、不断尝试新项目。
劳动好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家里的事情主动做3、别人的事情帮助做4、集体的事情大家做5、按操作程序做6、劳动中注意自我保护7、找窍门巧干活8、劳动结束时整理现场9、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10、劳动中讲究质量、效率。
高中生需养成的十二大学习习惯

高中生需养成的十二大学习习惯高中生需养成的十二大学习习惯高中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它对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乃至艺术素质都有更高的要求。
高中课程更复杂,高中学习要求更高,它不像初中的课程,千万别想着凭借那点小聪明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能把成绩提上去!对于难度更大、覆盖面更广的高中内容来说,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思考、整理笔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让这些环节成为习惯,你才有可能站到同龄人的前头!既如此,就请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吧。
1.认真预习的习惯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
究其原因,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主动自学的能力,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可以说,预习其实就是一个勾连新旧的枢纽,查漏补缺的探测仪,还是一个向前飞跃的弹跳板。
2.专心听课的习惯如果课前没有一个“必须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讲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必须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
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其结果当然是在借高息贷款——利息滚得比本金更快。
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
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
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注意具有选择、保持以及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高中生应该养成的好习惯

高中生应该养成的好习惯:
习惯一:提前预习,做好准备。
习惯二:学会听课,专心听讲。
习惯三:勤于动手,记好笔记。
习惯四:善于动脑,多思善问。
习惯五:独自作业,及时反馈。
习惯六:及时复习,强化记忆。
习惯七:积极主动,我的人生我负责。
习惯八:有目标,有计划,严落实。
习惯九:做事分主次,重要的事情先做。
习惯十:先去理解别人,再要求被人理解。
习惯十一:协同合作会更好。
习惯十二:磨刀不误砍柴工,寻求健康和平衡。
习惯十三:没事不惹事,事来心不烦,冷静应对。
习惯十四:严谨出效率,规范出成绩。
习惯十五:吾日三省吾身。
习惯十六:课堂抬头,课下埋头。
习惯十八:勤积累,善归类,用好错题集。
习惯十九:讲卫生,讲文明,讲正气;爱劳动,爱锻炼,爱学习。
习惯二十:心平气和,戒骄戒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应该培养的十五个好习惯
无论什么时候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总能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等等,所以孩子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
具体的来说有以下几种:
1.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并且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2.认真听课的习惯
会听课是搞好学习、提高素质的关键。
听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
3.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
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
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地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4.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上课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
“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
“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增长知识,有所创造,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5.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习惯
不唯上、不唯书、敢于怀疑、敢于突破旧观点,敢于对问题进行讨论、争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理有据的阐明自己的观点。
发表自己的看法,声音要宏亮,表述要准确,逻辑要清楚,要先把问题想好。
“想”是“说”的先导,只有“想”的周密,“说”得才有条理,才透彻。
6.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的关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
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
7.协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要学会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要善于帮助别人,也要善于向别人学习,通过协作研讨,使自己在叙述、解释、验证事实、解决矛盾等方面调整看法,实现对知识的科学建构。
8.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方法。
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9.阶段复习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网络。
这样可以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知识的整体建构。
10.认真听取别人讲话的习惯
认真听取别人讲话是对讲话人的尊重,在听取别人讲话时眼睛要盯住对方,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能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内心评价,并时时配合以点头、微笑等表情,让讲话人自始至终都感觉到你在专心听他人讲话。
11.良好学习卫生的习惯
(1)读写时,要做到“三个一”:即“眼距书一尺,胸距桌一拳,手距笔尖一寸”,读写姿势要端正,脊柱正直,不耸肩,不歪头,不伏在桌子上,大腿呈水平状态,两足着地,连续看书一小时中间要休息一会儿。
(2)读写时光线要充足、适度,左侧采光;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写字。
(3)不要在行进的车上看书;不要在走路时看书;不要躺着看书。
12.科学安排时间的习惯
小学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
要科学安排学习、劳动、娱乐、锻炼、交往等活动。
要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时间:包括每天的阶段性安排、每周的较大活动安排、考试复习和双休日、寒暑假的专题安排等。
做到该学学、该玩玩,该学习时不用别人督促主动学习,该活动时快快乐乐去活动。
13.处处留心皆学问的习惯
观察对我们学习知识、发展智能起着重要作用。
为此,要学会调动多种感官留心周围的人、事、物、景,变无意为有意。
要养成观察兴趣,创造良好的观察条件,明确观察的目的要求,设计观察程序,并且把所学知识与观察对象联系起来,做到边观察边思考。
14.勤动手的习惯
动手操作非常重要。
对每一个实验,每一件学具都要亲自动手操作。
通过操作,既锻炼了手和脑,又能帮助理解,使知识记忆深刻。
15.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习惯
要做到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把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在生活和实践中验证知识,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