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文化育人

高等教育与文化育人
高等教育与文化育人

高等教育与文化育人

对于大学来说,需要对24个字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概括有深入的理解,使之贯串于高校整个工作中,同时有责任在社会上进行宣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文化育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些论述为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重要任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精神、思想、理论、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24个字的精炼表述:从国家层面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人层面看,“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于大学来说,需要对24个字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概括有深入的理解,使之贯串于高校整个工作中,同时有责任在社会上进行宣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缺一不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历史中,将自身的丰富经验凝聚成为具有深刻内涵的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大体可归纳为:天人和谐、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这些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

文化传承与创新密不可分,如果没有传承,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如果没有创新,传承就会落空。而文化传承与创新二者的紧密结合,要靠教育的世代相传,不断加以推进,才能生效,这是因为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无穷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民族的命脉,因为教育是文化传承创新的依托;教育与文化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推动。大学精神归根到底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精神,是人才培养中体现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精神,也是人类优秀文化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会通精神。

将大学文化育人推向社会和世界

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为文化育人工作服务,将大学校园里的文化育人推向社会和世界,使更多人受益。

在这方面,美国大学的一些做法可以借鉴。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揭开网络公开课的序幕,以免费的方式将其教学资源传播到网络上。接着,哈佛、耶鲁,还有英国的剑桥、牛津等名校也加入进来。目前多所名校联合推出系统的网络课程,有些课程的影响很大,如哈佛大学桑德尔(Michael J.Sandel)讲授的《公正——该如何做是好?》,内容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主流价值观,在国外公开视频课程中影响较大。经过视频课程的传播,西方的话语体系影响到全世界。

李长春同志在今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如何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这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借鉴西方大学录制视频课程的经验,经过周密准备,于今年年初开始落实开设视频课程计划,相信将对中国学者用自己的话语体系来阐述研究成果,扩大中国学术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大学文化要兼具世界视野和本土情感

这里所说的“世界视野”,就是将我国灿烂的文学艺术、思想文化、价值观等精神瑰宝向全世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并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在这方面,我国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自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揭幕,短短几年,世界上涌现出387所孔子学院和509个中小学孔子课堂,覆盖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已经和100多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议,以“文化年”、“国家年”、“交流年”为主题,在全球展开多种形式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并在巴黎、柏林、东京等多个城市建立了“中国文化中心”。国家还设立了中华学术成果翻译和对外出版基金项目。这些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积极意义,应该得到更大的支持。

文化传播的世界视野不可缺少,但我们在文化育人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引导学生们通过文化渠道,培养、提升他们热爱乡土的感情。我们在陕西办学,陕西是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有一些文化具有唯一性、至高性和世界性。陕西省的高等学校,应引导学生们理解、热爱乡土文化,保证他们在学习期间能有机会去领会陕西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中的丰富内涵及民族精神。这对于培养青年学子们的爱国敬业精神,提高他们的文化自觉、自信都有重要的作用。

以爱育人 立德树人

以爱育人立德树人 王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而且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弘扬“以爱育人,立德树人”的科学精神,把崇高的师德播撒在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以爱心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以“热爱教育”为事业标杆 热爱教育,忠诚党的事业。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在教育教学中要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不违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言行,奉公守法,不做违法的事情。做到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力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我们教师应该率先高举“知荣明耻”的大旗,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自身修养,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充分展现教师高雅的气质、翩翩的风度,赢得学生的尊敬甚至崇拜。同时要关心集体的发展,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 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信息与日俱增,社会各个领域的知识不断由单一走向多元,不断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不再是一个教死书的教书匠,而应该成为一个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作为一名教师,更应坚持终身学习。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借鉴,从自己的教学中学会反思,与同事的合作中对话成长,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学相长。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做到厚积薄发,精益求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以“奉献师爱”为育人目标 德育为先,坚持正确育人。“德”与“才”作为人才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不是平行、并列的,德更具有统率和支配作用。因而学生成长的首要前提是成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价值观,在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中,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感恩观、劳动观、法制观,热爱真善美,痛恨假恶丑,做到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培养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开创立德树人工作新局面。 以身作则,做好学生楷模。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学生学习具有“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为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牢记“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诲人不倦,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才能把教师当成良师益友。 爱心呵护,教导学生成长。师德的核心问题就是“爱”,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崇高的师爱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品德的困难生,更要多给他们一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研究

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研究 人类文明史是多种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博大精深,富有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孕育着历史文化育人智慧,是每一个中国人成长发展的丰厚 精神滋养。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等学校肩负着立德树人、思想引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命,用历史文化培育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历史文化实质上是以历史为内核和主轴,突出文化的历史意蕴和历史的文化指向,旨在以历史为切入点,以文化为发展点,将历史与文化有机整合,形成历史文化理念。高校历史文化育人是广泛的、整体的,不等同于运用某一高校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教育,而是对所有高校而言的历史文化教育。从现实的语境表述和高校关于历史学科机构命名中亦可以找到历史文化连用的证据和支撑。因此,从历史文化的本质、育人的多样性、现实语境表述、机构命名等方面,充分印证了历史文化作为有机统一体是合理存在的。历史文化既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文化根基,也是民族精神教育的灵魂支撑,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丰厚宝藏,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历史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系统、人文、通识、潜隐等特点,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历史文化联系理论,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文化厚度;历史文化联系实践,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历史

文化联系人的发展,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等 学校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开展教育,在提高大学生历史文化修养的同时,能让大学生原来那种朴素的、自发的、肤浅的民族情感升华为一种意识、一种精神,内化为一种激情和一种动力,无疑有助于全面、深入、系统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因此,开展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研究,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文化建设和发展,弘扬传统历史文化精髓,打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文化 底蕴,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全文在导论基础上,共分为五个部分。在导论中,阐述了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文化、历史文化、文化育人、历史文化育人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研究思路和 方法。第一章,阐释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意蕴。文章认为,促进历史文化传承、建立历史文化支撑、陶冶历史文化情操、强化历史文化认同是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内涵;知事明理、社会教化、人文滋养、思想升华是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体现;厚重的历史感、深刻的反思力、强大的启迪性、鲜明的多样化是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特征。第二章,挖掘高校历史文化育人的思想渊源。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文化育人的阐发、列宁对历史文化育人的论述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史文化育人观三个层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历史文化育人理论;从礼仪教化、道统永续,盛世修典、文脉相承,家族规训、家风长传,崇尚圣贤、修身养性四个角度,汲取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育人智慧;从强调发展进步的历史观、注重社会和谐的文化观、宣扬人文理性的

[立德树人创新育人心得体会]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立德树人创新育人心得体会]立德树人心得体会对于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在校园实习阶段虽在任教老师的引导下,让我们肤浅或者说是理论地了解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但从开始正式进入工作岗位,发现你遇到的的问题远远地要多于书本.在这个题目也是当下我们这些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做到立德树人?在此基础上又如何做到创新育人? 在我看来立德树人说的大点就是育人为本,学校以学生发展为宗旨,坚持面向人人,关注个体差异,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决定方向,理念指导行动,学校的办学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保障了学校各项改革的正确方向和目标的达成. 但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就是说能够面向全体幼儿,以幼儿为主体,能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注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阶段是基础学习的基础阶段,是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作为一个幼儿教师,肩上的责任不言而喻. 记得在作为学生的过程中,我的音乐老师们进行了大学音乐教学的课程改革,我们这届算是很福利,有幸学习课程改革后的精品课程,这个课程要求我们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并且提高的是对视唱练耳的要

求,而且整堂课并不会很死板,总是在听、唱、动等环节中结束了一堂课,这也让我对声乐这门艺术有了新的认识. 从学习到现在工作,幼儿教育也在进行改革,从以前的要求教师引导幼儿分领域的将掌握能力、习惯、等,到现在的注重综合课程以及一日活动的设计,并且做到创新教学,最大限度的引导幼儿全方面发展. 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的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我们要用“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实现新跨越”活动精神来要求我们自己.建立正确的观,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课堂上,我们要带着情感去组织活动, 真正做到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 新时代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我树立起了终身的理念,随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素养和教育观念.唯有如此,我们才对的起家长、那群孩子们,对得起学校,也对得起自己! 亲,学前网为您推荐了以下选购商品哦!

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辅导员培训班专题报告提纲) 史华楠 (2006年8月25日下午3:00) 这次党校、党委学工部利用暑期专门组织辅导员培训班,是一件很有眼光、意义深远的事。培训班对讲座内容进行精心策划,其中安排了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充分说明了校部领导的真知灼见。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是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同年,教育部、团中央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和创新,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需要硬件和软件,需要载体和队伍,尤其需要处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辛勤劳动。 前几年本人对校园文化有过一些兴趣和研究,曾主编过我国第一本《校园文化学》、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这几年因研究方向和重点发生转移,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关心得不是很及时和充分。感谢学工部和党校领导给了一次让我继续学习和思考的机会。本讲座,既是我学习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和教育部、团中央16号文件的心得体会,也是我接受任务后利用这一机会,学习思考有关校园文化问题的不成熟成果,现把它抛出来与大家作一交流。 校园文化涉及问题很多,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如何全面理解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育人功能;如何正确认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如何积极营造高品位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 德江县八一爱民学校李淑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引起我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一番思考,作为一名基层一线教育工作者,仅以此文谈谈我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一点浅薄见解: 一、“立德树人”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关于立德树人,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霍健康如是说: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精神正能量,没有先进价值体系的引导、凝聚、支撑,没有主流信仰信念,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可能成为“受人尊敬之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人的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只有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未来,普遍认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在其心灵深处构筑强大的理想和道德支撑。应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立足点,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

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既深入挖掘课堂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又努力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等有利契机,吸收、借鉴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以发展的眼光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大力推行“学科德育”。“育德”与“增智”彼此交融、不可分割,只有同步进行才能相互促进。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大力推行“学科德育”。“学科德育”要解决的是“只教书不育人”、“育分不育人”的问题,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因此,推进“学科德育”需要深入挖掘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让各学科的教师都认识到,如果脱离了学科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生动教育,课堂教学就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 悉心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培育健全人格是引导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学校把思想道德教育与身心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既唱好思想品德教育主旋律,又强化健全人格培育。 党中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能仅仅传授知识。 二、学校如何实施“立德树人”的创新理念 1、以“立德树人”为主题。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建设校园文化 ①每所学校都要在显目位置展示自己的校训,把“立德树人”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方教材研究开题报告(实施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卧铺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开发和实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教材。 2.促进教师增强课程意识,实现角色转变,从单纯的课程执行转变为课程研制者,建设一支不断发展的、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3.充分利用当地的商周盐业遗址进行《盐业文化》和《中华经典诵读本》开展研究,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健康成长,形成学校一定的办学特色。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修养内涵。本课题的研究就是通过在学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育,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家庭与社会和谐发展,达到学生健康成长。这样可以弘扬和培养新时期少年儿童的民族精神,更可以促进小学教育中学生道德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新时期少年儿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们确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研究》的子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在校内外,应对学生进行那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盐业文化》教育,如何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盐业文化》教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什么。经过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和探讨,我们认为,我校应该结合当地商周盐业遗址的发掘,怎样对学生进行《盐业文化》教育,课题组认为应首先以开发盐业文化教育的校本课程为主题,编写出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我们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校本教材,然后结合《中华经典诵读本》的实验研究,开设中华经典诵读兴趣班、组织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的同时,达到对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目的。 四、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课题的研究思路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报告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已发学术探索) 周利兴摘要: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的劳动者。但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忽视文化育人,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文章在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为高职院校实现文化育人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结合提供基础性的材料。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的劳动者。但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忽视文化育人,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正确认识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高职院校实现文化育人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结合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入新世纪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的劳动者。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忽视文化育人,忽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影响到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忽视文化课程的教学。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一直把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办学的一个主要的特色,作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其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围绕这一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职业技能

立德树人

新时代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指向,“育人”是要通过人(教师)去进行的,但在教师自身的“灵魂”遭到社会普遍质疑、“补课经济”盛行的今天,“立德”:要先立教师之‘德’、立“人类的灵魂”之‘德’,立作为教育主体之‘德’。即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执教、以‘德’上岗。也即要——以‘德’立教。只有做到立德树人,以德为本,才能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才能更好地培养一代又一代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在中国不仅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教师重要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学过程是由师生互动共同完成。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也就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思索与回答的基本命题。回顾十几年做学生和三十年教学的经历,师德至上、学术为本、用爱点燃爱、师生共同成长是我工作中感悟和体会最深的。 “师德至上”。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光荣职责。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经说:教者必以正。教师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课堂观会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对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比较

念旧,十分珍惜大学的情缘,每每聚会都会邀请老师参加。这几年参加毕业学生的聚会比较多,他们跟我聊到大学时代对他们记忆深刻的、或者影响到他们考研、择偶的话题,大多是我带他们史迹考查活动中的一些细节,课下交谈的一句话、课堂讨论时一个肯定或赞许的眼神。每每至此,你会感到身为教师的欣喜、压力和责任。这时你会发现,我们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等等话语,对塑造一个好老师是多么重要。我的感受是只有秉持和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学术为本”。学高为师,备好课、上好课、育好人是作为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操守。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在谈到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时曾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J·迈克尔·毕晓普在他的自传《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中写到:“教学,这是大学教师生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是非履行不可的职责,可以是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可以是荣誉的,令人欣慰的一部分。教学的愿望是发自肺腑,不需要辩护,不需要解释,它是一种文化义务,是一种使命。只搞学术研究而不尽教学使命,是枯燥无味的。现代的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发现和教学两方面的杰出本领结合在同一人身上。”从事教学和科研管理的工作实践和我自身的教学科研经历,让

立德树人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即“师魂”。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由此可知,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2、尊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3、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学习体会。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更会在道德和作风方面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师德的核心是师爱。“师爱”,一是教师对自身事业的爱;二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以自己的生命维系自己热爱的事业,把自己整个身心付给教育对象,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才能奠定教育成功的基矗 师爱必然表现为“师风”。所谓师风,即教育作风。现代教育倡导教育民主作风。教育民主作风的基本原则是承认师生人格平等,强调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懂得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为此,要善于与学生作学术思想的平等切磋,并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吸取学生的有益思想;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虚心向学生的长处学习;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灵世界,熟悉学生心理,学会用“心”与学生作平等对话,以达到师生的彼此真情理解。这是育人的根本保证和基本途径。 师德基于教师的人格,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体现。教师的崇高人格首先体现为爱岗敬业的崇高思想境界。爱岗敬业首先是一种奉献社会、奉献人生的执著信念;其次是一种刻苦拼搏、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顽强精神;又是一种勤奋务实、积极主动、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用陶行知先生当年的话来说,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无畏精神。 具体地说,对于一名教师而言,其爱岗敬业的人格精神尤其体现为严谨的教风和科学精神。古人云:“人之情,心服于德而不服于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关系到教师的整体形象。教师在课堂上每讲一句话,每一投足、一举手,每一个脸部表情,都能体现出其思想作风、道德涵养及对学生的基本态度。严谨的教风,是培育学生优良学风的先决条件。而严谨的科学精神,指教师的讲课内容富有时代气息,追踪学科前沿,体现出治学的严谨性。世界已进入高科技时代,知识信息量激增,知识创新周期性越来越短,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反映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包括一些学科基本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因而,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有了崇高的人格,确立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同时又能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才能践履胡锦涛总书记要求的“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奉献教育,建功立业。

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及其育人功能

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及其育人功能 摘要: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它包括学校传统和现代文化观的生态化、教学生态化、管理生态化和行为生态化,它具有科学化与前瞻性、系统性与规范性、和谐性与持续性的特点。校园生态文化重在建设,以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关键词:大学校园;生态文化;育人功能 校园生态文化是指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在作用于校园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能直接反映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形态和行为体系,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表征,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 与以往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不同,校园生态文化更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人在这种特定环境中既是主动者又是受动者,也就是说人与环境之间存在互动协调一致的关系。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内涵是以学术文化和道德文化为主线,通过制度、规则、管理、社团、科研和校园环境等形成的特有的学术传统、价值观念和校园文化氛围,并在领导者的思想方法、治学态度、办学举措及师生员工身上具有的普遍性意义的行为、气质和观念等方面呈现出来,其内容包括,“学校传统和现代文化的观念生态化、教学生态化、管理生态化和行为生态化”[2]。 一、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在育人方面的特点及优势 1.科学性与前瞻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是一项巨大的事业,对人类命运具有强烈的影响……如果人们集中力量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人又会自觉地争取他们个人和集体的解放,那么教育就可以对改变社会和使社会具有人性做出巨大的贡献。”[3]在人类社会进入到可持续发展的文明阶段,生态文化教育尤为重要。生态文化教育注重未来,注重综合平衡,注重信息资源,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让生态意识进入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灵之中,构建和谐的大学育人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大学的育人(教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如果历久积淀的弥漫于校园的舆论氛围和为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原则是和谐的、健康向上的,那么生活在这一文化共同体中的个体,将受益无穷。文明生态的大学校园应以物和心取得调和的自然共生型社会系统为目标,以知识系统的科学(真)、人文(善)与艺术(美)三位一体化作为办学精神。从校园生态的角度来看,大学应建立“绿色人际关系”,即人与人相互关心、和谐合作、协同进步的生态环境,造就学生自己把握自己的文化氛围。成功大学的最大秘密与其说是“精神物质化”,不如说是“物质精神化”;只有形成某种精神后,校园的一切才变得有了生气,成为积极的教育因素。可以说,为大学生提供和谐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氛围是21世纪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 2.系统性与规范性。社会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多元性和系统性。显然,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校园生态文化,除了具有鲜明的多元的系统结构外,还具

创新职校校园文化,彰显职校育人特色

创新职校校园文化,彰显职校育人特色江苏省溧阳市中等专业学校陈新春吴秋琴本文论点及所有文字材料均为本人所有,签字:

[摘要]优质、开放、多元、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地促进职业学校的文化建设,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内涵,使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活力和文化魅力刚柔相济,进而更有效地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创新职业学校校园文化育人 一、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 2010年11月27日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在该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制定并印发《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开展艺术节、文化节、技能节、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促进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决定了职校必须立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企业的需要作为办学的目标,因此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学生进入企业就能立足、生存和发展的综合职业素质,而这恰恰正反映了职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教授沙因曾说过:文化是更深层的为组织成员所共享的基本假设和信念,它无意识地发生作用,并以一种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方式规定着组织对自身及其环境的认识。当这种组织文化不能与时俱进时,就会成为组织发展的障碍。校园文化是教育理念与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它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始终,体现师生的共同追求,激励师生共同成长。校园文化无疑就成为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学校兴衰荣枯的决定性因素。因而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如何,关系到这所学校到底能走多远,优质的校园文化能使这所学校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使学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使学校和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意义与作用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面对教育市场、人才市场,特别是人才的错位与整合,以及人才价值的增值,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反思。对优质教育的选择促使办学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全方位、多渠道打造高素质人才

文化育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文化育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 陈恕平* 摘要:从“氛围”到“制度”再到“品牌”,是大学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征。大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以氛围营造为基础、以制度建构为导向、以品牌塑造为手段的动态三维结构。文化是大学氛围、制度与品牌的共同内核,是大学生存发展变迁的主线。大学文化与大学氛围、大学文化与大学制度、大学文化与大学品牌相互关系的历史和现实状况表明,大学发展的最终依据是文化传承、文化变迁与文化创新,因而就文化机构而言,大学发展的最理想形态是“文化有机体”的生命存在。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启发学术文化自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建设文化校园,实施文化育人,是中国现代大学的根本任务。 在大学的发展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期象现在这样,对大学史的研究具有如此直接和重大的意义。中国大学建设发展取得历史性的成就,也经历了曲折和磨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大学机构性质及其角色、功能的片面、不准确的认识和理解。深入思考和探索大学的本质和大学发展的特征,克服对大学性质认识的局限性和对大学发展逻辑认识的片面性,是减少关于大学发展的宏观与微观决策失误,促进大学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完成大学文化育人根本任务的基本前提。 一、从“氛围”到“制度”再到“品牌”,是大学历史发展三个阶段的显著特征 “办大学就是办氛围”、“努力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塑造大学品牌”,是一个时期以来关于办大学本质任务的一些简约而鲜明的论点。这样一些论点与世界大学发展历史中的职能扩展与使命重构紧密相连。目前的论述,一般都认为大学的职能是按“教学”到“教学、科研”,再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轨迹发展的。所谓“中世纪大学”、“古典大学”、“传统大学”、“现代大学”、“未来大学”(“后现代大学”)或者“康德的理性大学、洪堡的文化大学和当代的所谓一流大学”,及“西方大学”、“第一代大学”、“第二代大学”、“第三代大学”……这些界定,一方面是为了探索大学的本原与传统,另一方面是为了探究大学的发展趋势与特征变化。 如果从人类文明进程的视域去释读大学发展轨迹,可以把以上所描述的大学特征都归入现代大学的范畴。即目前我们所描述的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范围的大学,都是工业文明背景下的以“制度”为显著特征的现代大学,即第二代大学。而公元1500年之前的大学,即农业文明背景下的大学,是以氛围为特征的古代大学,或称为前现代大学,是第一代大学。未来的大学,即信息文明背景下的大学,是以“品牌”为特征的后现代大学,是第三代大学。而且,关于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职能扩展与大学发展逻辑关系的讨论都可以认为只是现代大学(第二代大学)的视野内讨论的话题。 大学的共同特征是探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师生共同体。无论是第一代大学,还是第二代大学或是第三代大学,无论大学的“氛围”、“制度”、“品牌”这样一些特征怎样地表述,大学作为“师生共同体”的根本特征是不变的。而且,大学作为“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大学作为文化机构的本质属性,以及传统大学的特征,总会在新兴大学中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制度”为特征的第二代大学,必然内含第一代大学的“氛围”特征,未来的第三代大学,必然也是内含“氛围”、“制度”特征基础上体现“品牌”特征的大学。 相对于工业文明背景下的第二代大学,即现代大学的概念,第三代大学即未来大学的特征还*作者简介:陈恕平,湛江师范学院宣传部部长、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校园戏剧的文化育人功能研究

校戏剧的文化育人功能研究校园戏剧的文化育人功能硏究 说起校园戏剧,并不陌生。读过戏剧史的人都知道,校园戏剧一向被认作是中国话剧艺术诞生的摇篮。1907年,由中国留日学生纟瞰的"春柳社"在东京演出了《茶花女》,中国话剧由此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随后,话剧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在中国大学兴起,在宣传先进思想和理念、鞭挞封建残余陋习、营造社会新风尚方面起到了独特的功效。在孕育社会新风尚的同时,戏剧也培育了一批有远见、有胆识的时代青年,如周恩来、曹禺,他们日后都成了引领社会发展、影响中国历史或文化的重要人物。 人们对校园戏剧寄予厚望,更是因为作为校园文化的坚强载体,校园戏剧具备了其他活动所无法兼顾的较为完备的育人功能。通过观摩、表演校园戏剧,学生不只是陶冶情操,更是从思想根源、从行为本质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近两年中国校园戏剧精品陆续涌现,从第一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的《风铃》、第二届的《瞬间不是永远》,到第三届的《国家的孩子》和《钱学森》,这些金奖作品的出现,大大推动了校园戏剧的繁荣兴盛,为学生们提供了高水平的戏剧演出机会。作为一种业余的戏剧形态,校园戏剧不但教会同学们进行更好地艺术审美,更大的意义在于,校园戏剧通过深度地结合

校园生活,成了育人的一种方法,充分展示了其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群育功能,为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了试验的土壤。 一、德育功能 德育教育,正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明确强调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现实社会中,经济迅猛发展、科技日益翻新、社会快速运行,更需要用统一稳定的思想道德认识,为深化发展、稳定社会提供坚强保证。但通常的德育手段却相对滞后,从小学的品德课到大学的思政课,德育教育都抹不去”说教”的痕迹,形式化、表面化的宣教内容也很难与学生产生共鸣。 德育教育如何做到深入人心?借助文化的熏陶滋养效应,让文和教紧密结合,借助校园戏剧的载体,让德育在文化作用下发力,实现心与心的对接。通过看戏、演戏,学生们将自我融入戏中角色,身临其境去体悟剧中人物的心理状态,真善美的辨析毋庸多言,价值观的宣传灌输也不再那么生硬,在艺术养心的过程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无痕式教育。 与课堂教学的突出逻辑性、强调确认性不同,校园戏剧在实践过程中更强调角色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关联性。戏剧表演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人的天性人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这是人与人相互理解的基础,也是演员化身表演的心理前提。导演总是要求表演者从自我出发,运用自己所有的生活体悟与情感经验,不断地趋同角色的内心世界,最后彻底地化身为

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打造文化育人氛围

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打造文化育人氛围 和平县职业技术学校朱云峰 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一般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其核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全体师生所认同和坚持的校本精神文化,它集中反映了学校的精神、价值观、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和外在形象,支撑着整个校园文化体系。对学生来说,它是一种特殊的育人环境,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练意志的作用,因此,一所学校必须有属于自己独有的校本精神文化,树立“用文化经营学校”的发展理念,精心打造文化育人氛围。 一、结合学校实际,打造校本精神文化 《和平县中小学实施文化育人中长期规划(2011—2020)》中,明确提出“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强项”的文化育人理念。因此,在实施文化育人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学校实际,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如和平中学、阳明一小等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成绩显著的学校,可以做好校史文化建设,切实做好校史的编纂、先进人物事迹的收集与成册等校史文化建设工作,尽可能使校史文化传承、发展下去,它是一笔无形资产,可以较好地起到熏陶和激励作用,从而使校本精神文化代代传播及传递,生生不息;四联中学是一所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其红色文化的作用,激励青少年一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而福和中学、实验初级中学等新办学校,则可以充分利用其环境优势,做到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人文与环境巧妙相融,深化环境人文内涵,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增添人文氛围,提升学校品位;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性质与普通中学完全不同,其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职业文化,强化职业精神,比如,在宣传教育上可以广泛宣传富有职业精神的名言警句、典型事迹;在课室、实训室的布置上,可以参照工厂或企业模式;在管理上,也可以参照企业管理模式,努力营造出职业氛围,建设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总之,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灵魂所在,各学校务

立德树人 育人为本 (德育工作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北海附属中学德育工作简介 一、德育培养的目标 “立德树人”的德育重点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 一是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微信公众号以及班会课二十四节气,初一年级《弟子规》的学习,文化体育科技艺术节开幕式主题文化,逢单届展示中国36个省市的多彩文化); 二是按照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北海作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港口城市的宣传、海洋文化的宣传,文化体育科技艺术节开幕式主题文化,逢双届展示世界各个国家的多元文化)。 二、立德树人、育人为本 以“文化立校、育人为本”为指导,落实《北师大北海附中文明礼仪规范》制度培养有文化有素养的人才。通过《北师大北海附中教学区管理评分十五条》、《北师大北海附中宿舍管理二十一条》和《北师大北海附中优秀学生表彰奖励条例》《北师大北海附中周“红旗班”月“行为规范示范班”评比细则》,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督促和综合素质考核,对班级管理进行反馈,对班主任进行量化考核评比评优。 年级组负责制,要求各年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令行禁止、督促到位。 班主任通过每月的主题培训及讲座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打造“爱即教育”德育沙龙品牌。 我校德育管理工作将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育人体系,实行的是《全员德育管理制度》、《学生培养导师制》。一是两操、两就寝、两自习到位管理;二是培养一支全员全程全面德育队伍(教师、宿管、校医保洁、水电、门卫等),人人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的全方位管理格局,通过岗位分工责任制,把班主任从繁杂事务中解放出来,让班主任能够专心自己的业务成长。 家校联系方面我们主要是通过微信、《给家长的一封信》重大节日的节点、全员家访(每年春期)、家委会、家长学校等等来和家长共同教育学生。同时我们也要利用社会资源,调用部队、消防、图书馆、红十字会等等一切社会力量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 1

高校网络文化的选择与服务育人的实现途径

高校网络文化的选择与服务育人的实现途径 [摘要]网络文化是随着互联网和电子信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亚文化,网络文化的出现成为两种不同意识形态争夺文化领地的焦点。面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的现状,高校要通过完善网络信息传递的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充分实现网络文化的服务育人功能。 [关键词]网络文化选择服务育人实现途径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亚文化,虚拟性是网络文化的基本精神。网络文化承袭了现代理性精神而具有工具理性,它是一种超时空、超现代的乌托邦文化,但受经济、政治、主流意识形态等社会现实因素的层层制约。由于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它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最为活跃、争夺最为激烈的媒体。从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及目标来看,网络文化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存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因此,高校对网络文化的选择标准应是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实现网络文化的服务育人功能。 一、网络文化的价值特性 网络文化的价值特性主要是指网络文化价值的二重性。马克思在谈到19世纪技术进步的“二重性”时曾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同样,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它带来的社会文化层面的变革也体现着它的价值二重性: (一)网络文化的正面价值 第一,信息网络技术促进文化网络系统的形成,并能通过各种设备和媒介向人们提供文字、图像、音频、视频集成一体的、能进行动态交互作用的丰富多彩的信息,人类将享受前所未有的网上文化生活。第二,网络文化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文化载体,使各类文化作品都能得到快速、有效、广泛的传播并复制和储存,从而成为世界性文化财富。第三,网络文化促进全球文化交流。网络文化使人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了各种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扩散和传播。第四,网络文化促进了个人和社会价值取向的转变。网络生存方式的变革在最深层次上就体现为文化价值的变革,网络作为技术现象和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类基本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并促进人与人的沟通理解,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榜样力量文化育人实践研究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榜样力量文化育人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07T11:33:59.973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7期作者:杜互东[导读] 江苏省邳州市运平路小学221300 榜样,意即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试想,如果我们的教育使学生萌发了对榜样的向往和崇敬,继而不断向榜样靠拢,最终成为别人仿效的榜样:如果我们的教育使学生因“榜样事例”而内心泛起涟漪,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浪花”,最终汇聚成为精神世界的“海洋”——那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学校,理应成为榜样的辐射源、榜样 的传播者和榜样的诞生地。 古往今来,教育人一直在不断探索,我们的教育究竟要把学生引向何方。运平人也在不断思考,教育的终极追求是什么,教育价值又该如何体现。且行且思,且悟且进。如今,运平人秉持“榜样教育”的理念,正努力引领每个学生走在学习榜样的路上。运平路小学的“榜样教育”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在教育目标层面,引领学生“心向榜样”,塑造学生的榜样品质,即培育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在教育过程层面,以“学习榜样”为教育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寻找榜样和成为榜样,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发现榜样、欣赏榜样、学习榜样和成为榜样,学校的教育过程是塑造榜样和传播榜样。打造”榜样校园”,优化环境,以榜样养成良好的育人环境,能使学生自然地受到熏陶、暗示和感染,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如何让校园更好地滋养学生,激发他们“向上生长”的动力,使他们受到润物无声的濡染,是学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围绕“榜样教育”,运平路小学科学规划校园环境,营造出浓郁的榜样文化氛围。走进校园,“榜样人物”随处可见。“感动中国人物”、“中国美德少年”、“中国模范教师”等名人图片及事迹介绍,激发着师生学习榜样的热情和前进的动力;“学习小标兵”、“体育小明星”、“小小书法家”、“写作小能手”等身边榜样的分期展示,使学生树立自信心,营造出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名人榜样的引领效应与身边榜样的示范效应相得益彰,让学生时时处于榜样的熏陶之中,处处都用榜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创设“榜样课堂”,突出认知,以榜样启思“榜样教育”理念下的“榜样课程”,是以唤醒学生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促进学生自我认同、达成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的学校课程。充实“榜样文化”基础教育课程。运平路小学将“榜样文化”与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相整合,形成了系列课程内容与活动。锤炼“榜样教学”课堂。“榜样教学”的主张是基于儿童的核心素养提出的,它回应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取向。运平路小学的“榜样教学”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视:1.打造教师“榜样课堂”。2.教学内容“建模”。3.教学方法“立标”。 拓展“榜样课程”。为适应、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大力推行社团活动,打造以“宇翔”为标识的运平路小学特色品牌。“宇翔”文学社、“宇翔”合唱团、“宇翔”足球社团、“宇翔”书法社团等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业余生活,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编织“榜样童年”,依托活动,以榜样育行 以“榜样教育”为引领,运平路小学将德育活动渗透于一切实践之中,用榜样的力量培育“榜样”言行和“榜样”品格。一方面,树立阅读榜样,让阅读点亮人生。学校每个学期都要进行“十佳读书小标兵”评比活动,激励学生热爱阅读。还通过班级图书布置、开展读书活动、撰写读书笔记、设计读书手抄报等途径,加强书香班级建设,树立榜样班级。另一方面,展示艺术才华,让音乐伴随童年。为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十佳小歌手比赛”和“庆六一文艺演出”。孩子们载歌载舞,尽情张扬自己的个性,用精彩表演传递欢乐的心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师长的敬意、对理想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此外,还有讲故事比赛、“宇翔杯”征文竞赛等,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成长的力量,享受成为榜样的愉悦。 二、塑造“榜样教师”,强化教研,以榜样治德 运平路小学十分注重教师的精神成长,不仅为他们创设平台,不断提供成长的机会,还关注教师的内在需求,丰盈他们的精神家园。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树立“榜样教师”,学校创造性开发出了“运平论坛”这种教研形式,让老师们在读书和研讨中收获职业的认同感和幸福感。“运平论坛”活动分为三个环节:顶层设计、级组探究和集中展示。在顶层设计环节,每个学期初,校长室都会组织教务、政教负责人围绕教育重点内容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运平论坛”实施方案,方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本学期要研究的几个主题;二是按照级组分配参与研究的教师,保证人人参与;三是规定研究和展示的时间。其中,在研究主题的确定方面,我们主要遵循两个原则,即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有利于解决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论坛的第二个环节是级组探究。在这个阶段中,级组实行“头脑风暴法”,老师们围绕研究主题,通过读书、研讨、上课、评课等方式,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对问题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提出明确的基于问题的假设,接着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并形成系统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小组还要对成果进行整理,提炼出观点,形成书面材料,做好课件,为下面的集中展示做好准备。在最后的集中展示会上,各级组代表阐述各自观点,学校组织评委进行打分,评出一、二、三等奖,给予相应的奖励。 “运平论坛”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主动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挖掘了教师的潜能,树立了教师成长的榜样,也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2016年9月,“运平论坛”阶段成果《杏坛花开》结集出版。2017年4月,学校面向全市进行了“运平论坛”活动展示,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