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读书

合集下载

民国老课本小古文第20课读书有三到知识点注音版原文+重点词语注释+现代文翻译+检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民国老课本小古文第20课读书有三到知识点注音版原文+重点词语注释+现代文翻译+检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小古文读书有三到拼音版原文+注释+翻译+练习题+答案一、拼音版原文《读d ú 书sh ū 有y ǒu 三s ān 到d ào 》宋s òn ɡ.朱zh ū 熹x ī读d ú 书sh ū 有y ǒu 三s ān 到d ào ,谓w èi 心x īn 到d ào ,眼y ǎn 到d ào ,口k ǒu 到d ào 。

心x īn 不b ù 在z ài 此c ǐ,则z é 眼y ǎn 不b ù 看k àn 仔z ǐ 细x ì,心x īn 眼y ǎn 既j ì 不b ù 专zhu ān 一y ì,却qu è 只zh ǐ 漫m àn 浪l àn ɡ 诵s òn ɡ读d ú,决ju é 不b ù 能n én ɡ 记j ì,记j ì 亦y ì 不b ù 能n én ɡ 久ji ǔ 也y ě。

三s ān 到d ào 之zh ī 中zh ōn ɡ,心x īn 到d ào 最zu ì 急j í。

心x īn 既j ì 到d ào 矣y ǐ,眼y ǎn 口k ǒu 岂q ǐ 不b ú 到d ào 乎h ū?”二、注释1、谓:认为,以为。

2、此:这里。

3、漫浪:随随便便。

4、决:一定。

5、亦:也。

6、急:迫切、重要。

7、既:已经。

8、矣:用在句末,跟“了”相同。

9、岂:相当于“难道”,“怎么”。

三、翻译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读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读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读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读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读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原文:斋中读书南北朝:谢灵运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

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

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

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

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

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译文: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曾在京都做官多年,却从未忘怀过山水。

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何况是来到以山水闻名的永嘉郡,内心思想和事务行为都感到空虚。

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

官衙内没有狱讼案件而显得清闲,官堂庭院空旷清静以致招来鸟雀止息觅食。

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

卧病在床多有闲暇安乐的日子,文章诗赋时常写一写。

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

怀抱典籍图书从典籍图书中观览古今人事,在寝卧饮食之时展开谈论说笑。

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

即嘲笑长沮和桀溺的苦,又讥笑扬雄投阁自杀一事。

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

做官既然太疲倦了,耕种哪里能算快乐。

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要寻求解决世事难并欢的矛盾,只好寄希望于老庄的道家思想。

注释: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斋:指谢灵运在永嘉郡时的书斋。

京华:指当时的京都建康,即今南京。

谢灵运来永嘉前曾在京都做官多年,游京华即指这一段时间。

废:忘怀。

丘壑:泛指山水。

矧(shěn)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矧乃:何况是。

归山川:回归到山水之中,实际是指来到以山水闻名的永嘉郡。

心迹:指内心思想和事务行为两个方面。

双寂寞:都感到空虚,即作永嘉太守既无事可想,也无事可干。

虚馆绝诤(zhèng)讼(sòng),空庭来鸟雀。

诤讼:狱讼案件。

卧疾丰暇(xiá)豫,翰(hàn)墨时间作。

丰暇豫:多有闲暇安乐的日子。

翰墨:笔墨,代指文章诗赋。

时间作:时常写一写。

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xuè)。

怀抱:似指怀抱典籍图书。

观古今:从典籍图书中观览古今人事。

戏谑:谈论说笑。

小古文:读书(二年级晨诵)

小古文:读书(二年级晨诵)

四读,读懂蕴含的道理。
小朋友,读完以后,你明白了什么呢?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 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 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则于 禽兽何异?
名人读书的故事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小时候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 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 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 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 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 光用圆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 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 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 的大文豪,写出了《资治通鉴》。
qín shòu
则/于禽兽何异?
二读,读懂字词的含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读书
qín shòu
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
cháo xué
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
wéi
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
qín shòu
则/于禽兽何异?
二读,读懂字词的含义。
饥饿 读书 吃
qín shòu
名人读书的故事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 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 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 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 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 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 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 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cháo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
xué
wéi
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

小古文100篇(带注释)

小古文100篇(带注释)

小古文一宣篇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

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译文:书刚开始读的时候,不觉得会有什么疑问;但读着读着,慢慢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读到一半时,每个小节都会产生疑问。

再往下读,疑问就会慢慢被解决。

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所遇的问题都被解决了,这才能称得上是学习。

读书不会产生疑问的人,需要教给他独立思考的方法,使之头脑里“有疑”;学会了“有疑”,就要想办法去钻研,千方百计去解决疑问,到这里才是真正的进步。

1.朗读句子,给每个分句各作一次停顿,划上“/” 0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疑渐渐释解释方始是学正读书无疑者……的人•• •3.朱嘉在本文中说明,读书想有长进须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疑者须教有疑”,第二阶段是“ 有疑者,却要无疑” o (均用原文回答)4.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完全相信书本上的知识不如没有书。

我们对于书本上的知识要敢于质疑,有分辨,有判别。

17、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白笑其拙。

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

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

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

”李白笑老妇人太愚钝了。

老妇人说:〃只要功夫到了没有什么做不了的。

〃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

第五组智慧少年18、称象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

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

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欧阳苦读小古文

欧阳苦读小古文

欧阳苦读小古文欧阳修四岁时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什么资产。

他的祖母就用芦苇秆在沙地上作书画,用来教他写字。

让他多诵读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的方法。

等到他稍稍长大些,但是家里没有书可以阅读,他就去靠近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摘录。

有时还没抄录完,便已经能背诵。

以至于白天黑夜忘记吃饭睡觉,只把读书当做自己的工作。

他从小写的诗歌文章,像大人写的一样有文采。

原文: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1、选自《欧阳公事迹》,题目为编者所加。

2、欧阳公: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3、孤:幼年失去父。

与今意不同,今意:失去双亲。

4、资:财物,钱财。

5、太夫人:祖母。

6、荻(d í):芦苇秆。

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7、以:用,用来。

8、书:写。

9、诵:诵读,阅读。

10、就:靠近。

11、闾(lǘ)里:街坊,乡里,民间。

古时候二十五户人家称作一闾。

12、士人家:读书人家。

13、或:有时。

14、因:趁机。

15、惟读书是务:只致力于读书。

惟:只,只是。

是:指代读书。

务:致力,从事。

文中指一心一意努力读书。

16、文字:文章。

17、为:成为......18、及:到。

19、长:长大。

20、及其稍长:到他年龄大些。

21、下笔已如成人:文章已写得和成人的文章一样好。

小古文《读书需有疑》

小古文《读书需有疑》

小古文《读书需有疑》
《读书需有疑》是一篇小古文,它强调了在学习读书过程中应该保持质疑精神。

以下是对这篇小古文的赏析:
这篇小古文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读书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文章提醒我们,在学习读书时,不能盲目地接受所读之书的内容,而应该保持思辨和质疑的精神。

作者认为,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文章中用了“疑问宜深”、“自己多思虑”等表达方式,强调了读书时要勇于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寻找答案。

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人们容易陷入迷信书本的陷阱。

他们可能因为文句华丽或者著名作者的名声就盲目地相信书中所写的一切,而不去对其进行批判性地思考。

因此,作者呼吁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要过分崇拜书籍,而是要通过理性的思考,对所读书籍进行筛选和评估。

总体而言,《读书需有疑》这篇小古文在简短的文字中传达了重要的思想。

它教导我们在学习读书时不能盲从,要保持质疑的态
度,勇于独立思考。

这种批判性思维和质疑精神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小古文:读书有三到(二年级晨诵)

小古文:读书有三到(二年级晨诵)

读书有三到,谓(wèi)心到,眼 到,口到。
读书有三到, 就是
心到、 眼到、 口到。
心不在此,则(zé)眼不看仔细,心眼既(jì)
心思不在课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 既然思想,
不专一,却只漫(màn)浪诵读,决不能记,记
不集中, 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 绝对不能记住,
亦(yì)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 心到是最重要的。
心既到矣(yǐ) ,眼口岂(qǐ)不到乎?
思想已经集中了,难道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
诵读小博士
1.“岂”是“哪、怎么”的意思。试着用“岂”说一句话。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上课时间,你岂能乱吃零食?
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用现在的话怎么说?
二年级下册小古文
读书有三到
小朋友,你们喜欢读书吗?你知道读书时 要注意什么呢?请认真读一读,读准字音。
读书要三到
朱熹(南宋)
读书有三到,谓(wèi)心到,眼 到,口到。心不在此,则(zé)眼不看 仔细,心眼既(jì)不专一,却只漫 (màn)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yì) 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 到矣(yǐ) ,眼口岂(qǐ)不到乎?
读书有三到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 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① ,决不能 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 到最急② 。心既到矣③ ,眼口岂④ 不 到乎⑤ ?
①漫浪:随便。 ②急:要紧。 ③矣:相当于“了”。 ④岂:难道、怎么。 ⑤乎:吗。表示语气的词。
同桌合作读古文和译文,读懂句意。
认真读一读,读出停顿。/三到,谓(wèi)/心到, 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zé)/眼 不看仔细,心眼/既(jì)不专一,却 只/漫(màn)浪诵读,决/不能记,记/ 亦(yì)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 最急。心/既到矣(yǐ) ,眼口/岂 (qǐ)不到乎?

民国老课本小古文第21课读书须有疑知识点注音版原文+重点词语注释+现代文翻译+检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民国老课本小古文第21课读书须有疑知识点注音版原文+重点词语注释+现代文翻译+检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小古文读书须有疑拼音版原文+注释+翻译+练习题+答案一、拼音版原文《读d ú 书sh ū 须x ū 有y ǒu 疑y í》宋s òn ɡ·朱zh ū熹x ī读d ú书sh ū,始sh ǐ读d ú,未w èi 知zh ī 有y ǒu 疑y í;其q í次c ì,则z é 渐ji àn 渐ji àn 有y ǒu 疑y í;中zh ōn ɡ 则z é 节ji é 节ji é 有y ǒu 疑y í。

过ɡu ò了le 这zh è 一y ì 番f ān ,疑y í 渐ji àn 渐ji àn 释sh ì,以y ǐ 至zh ì 融r ón ɡ 会hu ì 贯ɡu àn 通t ōn ɡ,都d ōu 无w ú 所su ǒ 疑y í,方f ān ɡ 始sh ǐ 是sh ì 学xu é。

读d ú 书sh ū 无w ú 疑y í 者zh ě须x ū 教ji ào 有y ǒu 疑y í,有y ǒu 疑y í,却qu è 要y ào 无w ú 疑y í,到d ào 这zh è 里l ǐ方f ān ɡ 是sh ì 长zh ǎn ɡ 进j ìn。

二、注释始:最初、开始、开头。

未:不、不管。

始:开始,最初。

其次:然后、接着又。

中:正中、中间。

则:就。

释:消除,这里指解决。

疑:疑问。

以至:甚至。

用在句子开头,表示由前一分句的情况而产生的某种结果。

三、翻译书刚开始读的时候,不会觉得有什么疑问,但是,读着读着,慢慢就会出现一些的问题,读书的过程中,每个小节都会产生疑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鸟走兽这类动物,饿了知道去吃,渴 了就会去喝,还能自己建造巢穴作为自 己休息的场所,其中更灵异的,还能按 照人的指示去动,只是因为不知道读 书 ,所以一直不如人,人如果不读书, 那么和禽类兽类有什么分别?
四四方方一糍粑,一世也难吃光它 (打一物)
读书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 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 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 则于禽兽何异?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 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飞鸟走兽这类动物,
饿了知道去吃,渴了就会去喝, 还能自己建造巢穴作为自己休息的场 所。
其异者,能为人言。
其中更灵异的,还能按照人的指示去 行动。
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
只是因为不知道读书 ,所以一 直不如人。
人不读书 ,则于禽兽何异?
人如果不读书,那么和禽类 兽类有什么分别?
拍手读
飞禽走兽, 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 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 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则于禽兽何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