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建设方案(new)
高一英语课程建设方案模板

一、课程建设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交流工具,在我国高中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特制定本高一英语课程建设方案。
二、课程建设目标1. 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基础,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策略1. 课程内容(1)基础知识:词汇、语法、语音、语调。
(2)听说能力:日常交际用语、情景对话、听力理解。
(3)阅读能力:课外阅读、阅读理解、信息提取。
(4)写作能力:书信、日记、议论文、说明文等。
2. 教学策略(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合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1. 课程实施(1)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进度。
(2)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4)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秩序。
2. 课程评价(1)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总结性评价:通过考试、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4)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客观公正,注重激励。
五、课程资源与保障1. 教学资源:收集、整理、开发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如教材、教辅、网络资源等。
2. 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 硬件设施:改善英语教室设施,如配备多媒体设备、录音设备等。
4. 家庭与社会支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与社区合作,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计划

精心整理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计划
外语系
络课程建设项目的重点是建设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使用的主要载体是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文字教材可以作为辅助的载体。
网络课程包括网上学习、讨论、作业、辅导和答疑、测试等各个教学环节,
对于不能在网上实现的教学环节,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完成。
项目建设总体安排:
第一步,2017年5-8底,完成教材整合。
2. 建设学生高参与度的课堂教学。
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首先将学生分组,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以团队形式进行活动,在团队中互帮互助,一个不能少,不掉队。
其次,采用任务驱动、
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
课前,提前不知听力阅读任务,让学生搜集查阅熟悉相关主题的资料,以此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课中,课上实践。
将听力部分与说结合,进行听、说、表演练习,阅读部。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计划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计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计划外语系为了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和建设方案,加快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工作的步伐,进一步提高课程水平和质量,特制订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计划。
一、建设目标1. 建设大学英语网络课程。
2. 建设学生高参与度的课堂教学。
3.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二、建设内容1.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建设。
依托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学平台,用3左右年时间,建设既可供学生课外学习,又可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辅助教学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包括以本课程各知识点为单元的开放式网络课件;建设能为开展课程教学提供必需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为网络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优秀教学素材。
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的重点是建设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使用的主要载体是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文字教材可以作为辅助的载体。
网络课程包括网上学习、讨论、作业、辅导和答疑、测试等各个教学环节,对于不能在网上实现的教学环节,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完成。
项目建设总体安排:第一步,2017年5-8底,完成教材整合。
第二步,2017年9月-2018年8月,完成整合教材的教学大纲、教案和课件的编写与制作。
第三步, 2018年9月-2018年12月建立和完善试题库。
第四步, 2019年1月-2019年8月,完成教学视频录制。
第五步,2019年9月-12月上网课程资源全部完成,以后逐步完善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第一步,2017年12月底,完成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1上网。
第二步,2018年6月底,完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2上网第三部,2018年12月底完成试题库上网。
第四步,2019年6月,完成教学视频上网。
第五步,2019年12月底上网课程资源全部完成,以后逐步完善。
2. 建设学生高参与度的课堂教学。
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首先将学生分组,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以团队形式进行活动,在团队中互帮互助,一个不能少,不掉队。
高中英语学科建设方案

高中英语学科建设方案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是基于“高中英语学科建设方案”的主题,针对高中学生设计的一套英语教学方案。
教学任务包括:提升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涵盖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听力、口语等模块,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全面、深入的发展。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我国普通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对英语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能力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也需要在教学中予以关注。
他们在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教学设计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教学设计应兼顾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并熟练运用高中阶段要求的英语词汇、短语和句型,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2)理解和运用英语语法知识,提高句子结构和篇章组织能力。
(3)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快速捕捉文章主旨,分析作者观点和态度,提升阅读策略和技巧。
(4)培养英语写作能力,能够根据不同文体和话题进行创作,注意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5)提高英语听力水平,能够听懂日常对话、新闻报道、讲座等内容,掌握听力策略和技巧。
(6)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在不同情境下进行有效沟通,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1)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参与、互动、合作等方式,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运用。
(2)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英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引入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4)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幼儿园英语课程建设方案

幼儿园英语课程建设方案一、前言近年来,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也日益重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教育逐渐成为了幼儿园教育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本文将提供一个详细的幼儿园英语课程建设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幼儿对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2. 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3. 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幼儿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针对0-3岁孩子设计的。
主要包括音乐、游戏等方式进行英语启蒙教育。
2. 入门课程入门课程是针对3-5岁孩子设计的。
主要包括基础单词、简单句型和日常用语等内容。
3. 进阶课程进阶课程是针对5-6岁孩子设计的。
主要涉及到更复杂的句型和更多的单词,并通过互动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幼儿喜欢玩耍,游戏教学法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2. 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 多元化教学法多元化教学法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提高课堂效果。
五、教材选用1. 纯英语原版绘本绘本具有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等特点,适合幼儿阅读。
2. 专业英语启蒙读物启蒙读物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精美的插图,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 英语歌曲和视频资源英语歌曲和视频资源可以让幼儿在听歌和看视频中轻松地掌握英语知识。
六、师资建设1. 培训课程设计针对幼儿园英语教师开设专业培训课程,提高其英语水平和教学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基础英语知识、课堂管理和多元化教学法等。
2. 师资队伍建设招聘具有专业英语教育背景和经验的教师,保证教学质量。
同时也要注重内部培训和交流,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七、课堂管理1. 课堂氛围营造在课堂上要营造积极、开放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2. 评价机制建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及时反馈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八、家长沟通1. 家长会议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与家长交流幼儿英语学习情况和家庭配合事宜。
2. 家庭作业布置每周布置少量家庭作业,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并及时反馈孩子的完成情况。
英语拓展课程建设方案模板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 背景说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我校特制定英语拓展课程建设方案。
2.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2)拓宽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课程内容与结构1. 课程内容:(1)基础英语:包括词汇、语法、句型、阅读、写作等基本知识;(2)专业英语:针对不同专业领域,开设相关英语课程,如商务英语、科技英语、工程英语等;(3)实用英语:如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等;(4)跨文化交际: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礼仪习俗等,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课程结构:(1)必修课:所有学生必须修读的基础英语课程;(2)选修课:根据学生兴趣和专业需求,选择修读的课程;(3)活动课:通过举办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戏剧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评价1.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情景模拟教学: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4)多媒体教学:利用网络、电视、音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 评价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末考试: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进行评估;(3)实践活动评价:对学生在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四、师资队伍与课程资源1. 师资队伍:(1)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英语教师担任主讲教师;(2)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 课程资源:(1)建立英语教学资源库,包括教材、教学课件、网络资源等;(2)引进国内外优秀英语教材,丰富教学内容;(3)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的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英语新课程方案模板

I. IntroductionThe following curriculum plan outlines the structure, objective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for a comprehensive English language program designed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at [Grade Level/Age Group]. This plan aims to foster proficiency in English, enhance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promote cultural understanding through a balanced approach that includes speaking, listening, reading, and writing.II. Objectives1. Language Proficiency: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English in both formal and informal settings.2. Literacy Skills: To enhance 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to a level that enables students to engage with a variety oftexts and express themselves clearly.3. Cultural Awareness: To promote an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heir represent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media.4. Critical Thinking: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think critically about language, texts, and cultural issues.5. Personal Development: To foster confidence, independence, and a love for learning in English.III. Curriculum Structure1. Grade-Level Alignment: The curriculum is designed to align with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guidelines and standards for [Grade Level/Age Group].2. Components:- Speaking and Listening: Daily oral language practice through dialogues, discussions, and presentations.- Reading: A variety of texts including stories, poems, non-fiction articles, and literary works.- Writing: Writing assignments that include essays, reports, letters, and creative writing.- Grammar and Vocabulary: Regular lessons on grammar and vocabulary building.-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corporation of digital tools andresources to enhance learning experiences.3. Syllabus Outline:- Units of Study: Each unit focuses on a specific theme or skill area, with activities designed to reinforce learning.- Lesson Plans: Detailed lesson plans for each unit, including objectives, activities, assessment methods, and materials.IV.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1. Interactive Learning: Use of interactive methods such as group work, role-plays, and games to engage students actively in the learning process.2. Technology Integration: Utilization of educational software, online resources, and multimedia tools to enhance learning.3.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Adapt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materials to cater to the diverse needs and learning styles of students.4. Assessment and Feedback: Regular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s to monitor progress and provide constructive feedback.5. Parental Involvement: Encouragement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through regular communication, workshops, and activities.V.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1. Formative Assessment: Continuous assessment through quizzes, class discussions, and daily exercises to monitor student progress.2. Summative Assessment: End-of-unit tests, end-of-term exams, andproject-based assessments to evaluate overall achievement.3. Self-Assessment and Peer Assessment: Encouragement of students to assess their own work and provide feedback to peers.4. Reflective Practice: Regular reflection on teaching practices to improve curriculum delivery and student outcomes.VI. ConclusionThis new English curriculum plan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robust and engaging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students. By focusing on language proficiency, literacy skills, cultural awareness, critical thinking,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the curriculum aims to prepare students for future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success. Regular review and adap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will ensure that it remains relevant and effective in meeting the evolving needs of students.。
国家级精品课程《高级英语》课程建设方案

国家级精品课程《高级英语》课程建设方案一、建设目标:用五年时间,把高级英语建设成为一门充分践行“学生本位”、“素质本位”思想,人文色彩浓郁,时代内涵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先进,教学环境信息化特色突出,课程评价体系完善,自我革新能力强的高年级“核心”课程.二、建设步骤:本课程建设将在多项“分目标”同时并举的基础上,采取分层次、有优先、有重点、逐年推进的建设方略。
具体规划如下:1。
人文及时代内涵建设(1)本课程组刚刚编写、出版的《新编高级英语教程》取材广泛,选材新颖,时代性强,人文内涵丰富,这为本课程实现未来5年的“人文及时代内涵”建设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适时引入、编写一批教辅、学辅材料,进一步扩充本课程人文内涵,保持其时代性。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人文内涵,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创新精神的授课形式。
(4)将对学生人文、科学精神的培养作为设计、开展实践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
2.教学环境信息化建设(1)“高英”课堂教学网建设:A. 完善并适时更新现有的电子资料库——CAI 课件,背景知识、作者简介、语言知识点、文本赏析、注释、相关话题导引、习题、试题等教辅、学辅材料;B. 逐步实现课程全部模块授课录像并上网;C。
在现有朗文、韦氏、金山词霸等在线词典的基础上,再投放几部高质量的网络词典;D。
建设网上学习资料下载平台.(2)校园网、局域网建设与利用:A。
进一步拓展校园网的“资源"功能;B。
开展网上资源利用研讨活动;C. 进一步发掘Internet网上学习资源,提供具体链接地址。
(3)在线语料库建设:A。
探索能充分利用现有BNC、BROWN,LOB,LDC等在线语料库的教学新形式;B。
适时购进1-2个切合“高英"(及其它课程)教学、科研需要的国、内外语料库(尤其是英、汉平行语料库);C.力争自主建设1-2个切合本课程及其它多门课程教学、科研需要的校本语料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学科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方案2015.7
一、背景分析
1、教师团队情况分析
我校英语组由10名女教师组成,其中代课教师1名,平均年龄35岁。
英语本科专业毕业10人,2人英语硕士在读。
常州市骨干教师1名,新北区学科带头人2名,新北区骨干教师4名,校骨干教师2名。
全体英语教师凭着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强烈责任心,默默耕耘,老师们精诚合作,教学中的困惑会共同探究;教学中的重任会共同分担,每个英语教师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悄然营造着团结协进的团队文化。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学校,学生人数2000余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几乎占了全校人数的50%左右,学生的英语知识只能来源于学校英语课程学习,缺乏英语交际分环境,英语课外读物几乎没有,所以学生英语视野很窄,运用英语交际的自信很缺乏,我们英语课程面临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拓展学生的词汇量,增强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这些问题。
只有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才可以使我们的英语课程更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要、学校的环境与特色,以及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的期望。
3、学科课程资源情况分析
本校现在英语课程除了国家课程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运用外,我校为学生订阅了多套英语绘本阅读书籍,放置图书馆,供学生借阅,每周五的校本课选修来阅读、住宿班的晚自习,还有学生平时的课余时间,都是学生阅读英语的时间。
另外在选修课上,我们的教师还组织学生利用相关的英语学习网站拓展一些常用交际用语的学习。
二、实施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为了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可持续性发展、身心和谐发展、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以以下理论为指南,开发了小学英语拓展式校本课程。
1、人本论(Person’s center)。
学生是具有内在学习潜能的(朱纯1999),而其潜能的开发有赖于他的理解和信任。
拓展式校本课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发展理念。
他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用好教材,活用教材,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帮助教师拓展英语学习空间,建立一个开放式的教育系统,促进人的智能全面发展,拓展式校本课程,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提供更多更好平台,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素养,培养创新精神。
3、“三个面向”理论。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进一步从手段、空间、时间上体现当代教育发展要求,从以上三个方面的拓展和延伸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每个学生终身的学习需要。
第一,学习空间的拓展,让学生得到不同区域,尤其是从课堂的学习空间拓展到课外的生活空间,校园的学习空间拓展到家庭生活空间,拓展到社会学习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受到立体型的学习与教育。
第二,学习时空的拓展,学生的教育是未来的教育,是终身的教育,为此学习手段的拓展要多媒化、网络化、信息化,把学生学习品质的提高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课程重心,把质的发展作为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
在开发小学英语拓展式校本课程中,我校依据以上理论框架,不断地实践、研究、探索,努力开发出具有自己学校特色和小学英语学科特点的校本课程。
它以鲜明外语教学为特色,对学生开展多元文化的熏陶。
①学科整合最优化。
每周开设5节外语课,其中一节是外籍教师口语课,采用多套教材整合的方法来使用教材。
《剑桥少儿英语》、《新标准》等教材,还倡导非英语教师用英语与学生相互问候,有时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②教室环境学习化,设有英语角、图书角、多媒角,用英语连接世界,用图书连接社会,用网络连接未来。
③校园环境多元化,中英文标注的、图文并茂的、星星点点的班牌、英语长廊、壁画、名言哲理以及礼貌用语,让学生进入中西合璧的情境里,孩子处于外文、外语的氛围之中,满耳皆外语,满目皆外语,这就使得学习英语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和丰厚的语言文化资源。
④学习内容生活化。
英语学习的外延和儿童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对于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拓展式校本课程就是立足本校,针对学科特点,通过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学空间的拓展,教学手段的拓展,教学评价内容的拓展,开发与整合课程资源,构建适应学生学习的综合课程。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1、形成较为熟练的语言技能,丰富的语言知识,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养成学生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
2、在活动中寻求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英语学习的策略,有一定的英语认知、调控、交际和搜索资源的策略;
3、能在英语学习中保持持久的学习积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有同伴合作的精神,形成一定的国际视野;
4、在学习中获得文化知识,有自己的文化理解,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四、实施框架
五、课程内容
六、实施策略
校本课程是结合我校学生对英语教学中口语交际的拓展和强化。
一方面,有必要设计一系列学生喜欢,易于组织的专门形式对学生的倾听、表达、交流和应对能力进行训练;另一方面,还应该为学生创设各种交际场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在特定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良好习惯。
1、实施形式:
(1)课时安排:每单元一课时或分散在每堂课中渗透,采取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的办法。
(2)组织形式:采用班级活动、小组活动及个人活动,在各年英语课、地方与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及兴趣小组活动上开展。
(3)活动地点:校内外相结合。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如:聘请部分优秀的英语教师、爱好者,参加我们的活动。
(4)活动准备:大力宣传开发英语口语教学的重大意义,积极开展活动,撰写《校本课程纲要》,师生共同设计活动方案开展活动。
(5)成果展示:在校内、外开展汇报演出、积极参加各种演讲活动和各级开展口语比赛。
2、实施办法:
(1)强化课程管理,创设英语交际氛围
对口语教学工作实行刚性化管理,开齐开足上好每节口语课,强化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评定等教学常规管理。
同时加大经费投入,设立口语专用区域(英语角),不断创设并完善英语环境与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每位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2)优化教学模式,全面训练口语交际
口语教学的研究要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同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眼,从优化课堂结构、开发学生潜能着手,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探索口语教学的最佳模式。
让口语的教学从单一的学说到自主的学习和训练等全面性教学。
同时应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开展电化教学研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口语教学质量。
(3)改革教材资料,充实口语知识结构
任课教师对收集到的传统资料进行了改革,不受传统的限制和束缚,大胆地发挥和修改,采用比较真实的,贴切学生生活的话题为主,以利教学。
(4)开展绘本阅读,享受英语阅读乐趣
绘本的介入,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知识,能够提供给孩子学习英语的真实生活情境和丰富的词汇,能协助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从而让孩子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3、评价建议
校本课程作为一种拓展性、研究性课程,使学生的特长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应将学生的情感培养放在首位。
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注重发展性评价,除关注学生制作成果外,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关注学生面对挫折和与人交往方面的表现以及习惯养成等。
因此在确定学生的最终学习等级时一般不设定不合格,而是分“优秀、良好、合格”等。
通过激发性的评价机制,一方面规范口语交际的评价方式,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口语训练标准的把握,提高说话能力。
其标准如下:平常上课表现:30%;个人作业:40%;小组作业:30%。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评价。
笔试和口试:笔试可以检测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如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
口试直接检测学生讲英语和在给定语境下,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两者结合时比较理想的语言考试形式,同时也对外语教学有正面导向作用。
(1)笔试: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组成。
(2)分值:三年级(听力60分,笔试40分),四年级(听力30分,笔试70分)五年级(听力20分,笔试80分),六年级(听力20分,笔试80分)
(3)考试时间:三年级(40分钟),四年级(40分钟)五年级(45分钟),六年级(45分钟)。
(4)评分:口语考试占20%,笔试占80%,总分100分。
90分以上等级为优,75-89分等级为良,60-74分等级为合格,60分以下等级为不合格。
七、保障措施
1、健全组织领导,成立课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专人负责,重点申报,聘请专家指导课程基地建设。
2、成立课程基地建设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课程基地建设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课程基地的管理。
组建课程中心组,以科学教师为骨干力量,推进课程基地建设。
3、学校应会同教研组根据学校的安排提前做好校本课程开设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