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第五版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4少年王冕课件(包含过渡语)

“陪伴”----白天放牛可能很累,晚上需要
早点休息,可他却去陪伴母亲。 你知道王 冕是怎么陪伴母亲的吗?(说说话聊聊天、 帮助做做针线活或者家务……)
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 晚上回家陪伴母亲。遇上秦家煮些 腌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 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每天给的点心 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 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 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 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讨论:王冕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1)假的。因为他其实很喜欢读书的, 但是为了安慰母亲,才说在学堂里闷得 慌的。 (2)真的。因为他虽然很喜欢读书,但 是看到母亲整日劳累,为了供他上学, 还得帮人家做针线活,他很不忍心。所 以在学堂里的确闷得慌。——追问:从 哪里可以看出母亲很劳累,为了供他上 学非常操心?(扣前文理解年成等词)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描写少 年王冕“弃学放牛”的2—4小节,想想 从中哪些词句中感受到少年王冕的孝敬 母亲、勤奋好学的品质?并在关键词句 旁用词语、短句写下批注。 2.学生轻声读文,品词析句,教师巡视 指导,掌握学情。 3.交流感受。
王冕说: “娘,我在学堂里 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 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 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两个“舍不得”:一是舍不得吃腌鱼腊 肉,都留给母亲(看出孝敬母亲); 二是舍不得花一分点心钱,都是为买 学习(看出勤奋学习)。 解读人物的精神品质,我们就要紧扣人物 的一言一行,抓住细节展开想象,读到人 物的心里去。 自由默读课文描写少年王冕“学画荷花” 的5、6两小节课文,想想从中哪些词句中 感受到少年王冕的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 品质?
王冕(1287~1359),元代画 家、诗人。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 学而成为诗人、画家。诗画皆负 盛名,尤善画梅。作诗不拘常法, 语言质朴自然,寄意深远。著有 《竹斋集》。
少年王冕

24、少年王冕六灶学校何永胜2015.1.8教材分析:《少年王冕》这是一篇人物故事。
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
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景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
通过学习课文,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的道理,更要体会王冕为什么要下功夫,他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是为了更好地孝敬自己的母亲,从而归结为一个“孝”字。
全文层次清楚,过渡自然,承上启下,转承自如。
本课按时间线索记叙了王冕七岁父亲去世,靠母读书,家境贫寒;十岁替人放牛,却仍不忘读书学习;十三四岁边放牛、边学画;十七八岁终成为“画荷花的高手”,离开秦家,在家绘画读书,仍不忘孝敬母亲。
课文另一个特点是语言准确、洗练、形象,对人物的刻画和景物的描写极为细腻传神。
学情分析:《少年王冕》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先分层理解、再联系全文体会人物特点。
十岁时,母亲为生活所迫,让他去放牛,王冕说在学堂“闷得慌”,放牛“倒快活些”,还说他依旧可以“带几本书去读”等,一个孝顺母亲、热爱学习的小王冕呈现于我们的眼前;接着,王冕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和启发学画的经过,从另一方面展示了他奋发自强的毅力,并由此进一步表达了对母亲的孝心。
在品读时,只有联系全文,才能全面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其形象真实、丰满起来。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
教学难点:学习人物刻画和景物的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品悟人物性格特点。
过程预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写景的部分。
2、感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过程预设: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师:今天我们继续走近——(齐读)《少年王冕》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少年王冕的成长经历:王冕元末明初人,七岁时______________,十岁时______________,十三四岁时______________,十七八岁时______________。
《24、少年王冕》第二课时

24 少年王冕
积累:
只不个吾 留要个家 清人花洗墨 气夸开砚 满好淡池梅 乾颜墨头 坤色痕树 。,。,
孝敬母亲的孩子
24 少年王冕
从大家的诵读声 中,我看出大家和王 冕一样被这美景陶醉 了,沉醉于美景中的 王冕产生了这样的想 法:引读(王冕)心里 想道: 随后转念又想: 的确,大自然的美景 深深地吸引了王冕, 热爱学习的他立志学 画荷花。
“天下哪有学不会的 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
24 少年王冕
交流:
小组互相表达,说 一说读了少年王冕的故 事,你认识到了怎样的 王冕。从他的身上你学 习到了什么?(注意结 合具体事例,抓住细节 表达)
感悟奋好学
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 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 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白天牛吃 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王冕爱看 书呢?
24 少年王冕
欣赏景物之美,体 会立志学画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 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 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 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 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 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 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 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 珠晶莹透亮。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24 少年王冕
第二课时
24 少年王冕
复习:
1.课文写了关于王冕 的哪几件事? 2.这几件事作者用什 么方式串联起来的? (三个年头 三四年过去 了 十七八岁),说说这 样有何好处?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王 冕(孝敬母亲),用自己 的语言说一说。
24 少年王冕
颜色 动态描写
24 少年王冕
品读:这段话是如何把雨后的美景给写出来的呢? 请大家好好的品读这段文字,有发现了,可以和组内的同学分享一下。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少年王冕》教学设计_0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少年王冕》教学设计教材说明
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意借名流隐括全文。
原文介绍了王冕的一生,作者认为王冕的为学和为人是最理想的,希望借助他批评儒林中各种各样的错误。
本文只涉及王冕的少年时代,因而取名《少年王冕》。
这是一篇写人的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冕虽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随之好转的故事,赞扬了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德。
本单元为走进名著单元,虽然让学生阅读的是改写的名著,却担负着播撒兴趣种子的任务。
教学目标
1、能随文认识9个生字,能读准诸暨、供、闷、积攒、镶等难读字的字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人物对话和景物
描写。
3、通过对人物的言行等的感悟,体会人物的品质: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24、少年王冕》第一课时

“孩子呀, 不是我要耽误你 。这几年年成不 好,只靠做些针 线活儿挣的这点 钱,实在供不起 你读书。如今只 好让你到隔壁人 家去放牛。”
24 少年王冕
遇上秦家煮 些腌鱼腊肉,他 总舍不得吃,用 荷叶包了回家孝 敬母亲。
孝敬母亲的孩子
24 少年王冕
眼看三个年头过去,王冕已经十岁了。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 “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 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王冕说 :“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 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第二天一早,母亲便同王冕来到隔壁秦家。秦家人牵出一头水牛来,交 给王冕,指着门外说:“离这不远就是七泖(mǎo)湖,湖边的草地上有几 十棵合抱粗的垂杨柳,十分阴凉。牛要渴了,就在湖边喝水。我每天供你 两顿饭,早上再给你两个钱买点心吃,只是做事要勤快些。”母亲谢了秦 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 免得让我牵挂。”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 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 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 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 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24 少年王冕
第一课时
24 少年王冕
冕
它的意思是诸侯、 天子、卿、大夫等高 级官员戴的帽子。
了解王冕
24 少年王冕
读文反馈
耽误 晶莹 秦家 明媚 孝敬 积攒 腌鱼 载着 供不起 舍不得 闷得慌 天气闷热 树木葱茏
秦:撇捺舒展横画匀
24 少年王冕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少年王冕》说课稿

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将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创作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王冕优秀品质的短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思考如何向王冕学习。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新课导入:
1.创设情境:展示一幅描绘古代私塾的图片,让学生想象自己穿越到了古代,成为了一名学子。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古代的学子是如何学习的吗?他们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人公——少年王冕。
2.引入话题:通过讲述王冕的一个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王冕产生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1.了解王冕的生平事迹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2.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3.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4.领悟王冕勤奋好学、孝敬母亲、勇于担当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会写、会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具备的前置知识有: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对一些文学修辞手法的认识。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有:1.对文章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困难;2.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不够深入;3.对王冕优秀品质的理解和感悟不够深刻。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2.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反思和改进措施:
1.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24《少年黄冕》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24《少年黄冕》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24《少年黄冕》优质课公开课
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王冕刻苦勤奋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扫清字词障碍、简单了解课文内容、对人物形象已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表现出想要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的兴趣,所以学生在学习本课的时候,学习的目的性是明确的,但还是有部分学生自觉性和心态调整不够到位,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逐步培养其良好习惯的养成。
3重点难点
1、通过重点词句的品析,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优秀品质。
2、能结合图文感受“雨后美景”体会大自然的美。
3: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4教学过程
4.1第二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少年王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导入:认识一个人,往往是通过他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来加深体会的。
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近王冕,在感受他努力走向成功的同时,进
一步认识他。
二、精读课文
1、品读课文第二节
(1)自由读,边读边思考:在母亲和王冕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出示母亲的话,指名读。
(3)评价,再指名读。
(4)交流:从母亲的话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24少年王冕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王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校:盘龙区联盟小学执教:刘恝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辨析多音字。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顺母亲。
教学重、难点:重点:辨析多音字。
难点:体会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顺母亲。
教学过程:一、写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认识一位少年他叫_____请同学们认真的看老师写课题。
说一说从课题你能看出点什么?(师板书课题:24少年王冕,王冕用黄色的粉笔写)2、从课题中你看出了什么?生:王冕的冕字用了黄色的粉笔。
师:你们看冕字的头你在哪里见过?大屏幕出示冕字。
师:同学们看得很认真,冕的上面不是“日”,它就是帽子的帽的右边的上半部分,冕就是帽子的意思,但是它不是一般人的帽子,是帝王的王冠,所以它是一个形声字。
写的时候要注意:下面两横居中不粘左不粘右居中,请大家工工整整的把王冕这两个字写在135页插图中小娃娃的旁边。
师:同学们写得真工整。
3、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4、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插图,猜猜图中的王冕是个多大年龄的孩子?师:是啊从插图中我们看出来,他就跟我们差不多大小。
5、让我们再读一遍课题。
6、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师:读书一定要学会不断地给自己提问题。
只有带着问题去读书才会有收获,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的期待来走进今天的课文《少年王冕》。
7、请同学们再读课题:《少年王冕》。
二、读课文,识写生字1、现在请同学们认真的读课文,要求请看大屏幕:(1)认真读课文,读到文通字顺。
(2)读完课文后请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用钢笔描红。
(3)拿出红笔把你认为描得好的字圈起来。
(老师下去看学生描红并指导)(4)你认为描得不太满意的字,再认真地观察观察,仔细的读读字帖然后在空白的地方工工整整地写一个。
2、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读书。
3、请同学们完成第三个要求,拿出红笔来,把你认为描得好的字圈起来,你认为描得不太满意的字,再认真地观察观察,仔细的读读字帖然后在空白的地方工工整整地写一个,这样才会把字写出精气神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王冕
第一课时
导入:在中国古代,有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叫《儒林外史》,这部小说讽刺了许多知识分子形象,但是开篇第一回却描写了一个有着高贵品质的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供“的读音。
二、了解本文写了有关王冕的几件事?放牛,学画荷花。
三、说说本文主要内容,
四、按时间顺序分段。
五、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4课——生齐读课题,本文主要写了王冕几件事?辍学放牛、学画荷花。
谁来连起来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
(王冕小时候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替人家放牛,但他仍刻苦学习,后来他受雨后美景的感染,努力学画荷花,最终成为了画荷花的高手。
二、自学
1、出示自学要求:仔细读读课文2-4自然段,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画出有关句子,在旁边写一写批注。
交流:
①“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
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
板书:孝敬母亲
师:王冕是真的不想在学堂读书吗?他为什么这么说?
指名学生读妈妈的话,你从妈妈的话中读懂了些什么?
内心无奈与难过。
迫不得已。
师:文中还有哪里写出来母亲内心的无奈?
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
”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
这眼泪中包含着——指名说
王冕能不能体谅母亲的难处?那你觉得王冕说这些话时,是什么语气?故作轻松,快乐。
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
写法指导:这一部分是人物的什么描写?语言。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最能够反映人物的品质。
②2-4自然段中,你还画了哪些句子?
“遇上秦家煮些咸鱼腊肉,他总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
”
师:这样的机会多不多?这些咸鱼腊肉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但对王冕来说简直就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
他会怎么想呢?指名说。
“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
旧书。
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下阴下看书。
”
体会王冕的勤奋刻苦
师:每天的点心钱攒下来买书,那就意味着每天早晨他都要——。
虽然不能在学堂读书,但他从未放弃过学习,从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板书:勤奋刻苦
师:在课文后面部分也有能体现王冕孝敬母亲的句子,你们能找到吗?
三、景物烘托
师:课文学到这里,老师有个疑问,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可是课文第五自然段,有一大段的景物描写,你们觉得这部分的景物描写是不是多余的?
出示:“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
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
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
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
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
师:这是王冕学画的起因,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师:到底是怎样美丽的景色,会激发起王冕画荷花的兴趣呢?我们来看看这一段景色描写。
你觉得这景色怎么样?谁想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
2、师:作者是怎样把雨后的景色写得如此动人呢?先来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出示幻灯片,总结:从上到下
3、你觉得作者哪种景物写得最美?指名学生说
4、想不想看一看这些美景?那你们要帮我给每幅画配上文字说明,就用书上的文字。
出示图画。
5、再读文字。
看过了美景,再读文字,我们的头脑中就要出现美丽的画面哦。
指名读。
出示图画,练习背诵。
四、过渡: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王冕会想些什么?
出示: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画图中’,真是一点不错。
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
”随后转念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1、师:这里是人物的什么描写?(心理描写)从这段话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
2、师:王冕有没有成功地画出荷花?
“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言下之意就是——?
用一个成语就叫: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乡里人见他画得好,竟拿钱来买。
王冕的荷花越画越好,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诸暨一带都晓得他是个画荷花的高手,都争先恐后来买他的画。
”
理解:“争先恐后”的含义
3、短短三个月时间,王冕就能把荷花画得这样好,你认为他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4、下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王冕可能会怎样刻苦学画?学生想象说话
师:让我们再把目光聚集到这句话——
出示: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你现在知道王冕从书中明白了哪些道理吗?
总结,师:这就是少年王冕的故事,他孝顺母亲、勤奋刻苦。
他的一生不仅喜欢画荷花,还爱画梅花。
(课件出示:王冕的画作)画如其人,成年以后,他就像荷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更像梅花那样不畏权势、顽强高洁。
要想认识一个更为全面的王冕,那就去读读《儒林外史》的第一回吧!相信你们一定会大有收获。
五、写法迁移
师:学完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呢?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王冕的高尚品质,更重要的是,学会作者写人的方法,你从
本文中学到哪些写人的方法呢?
1、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表现人物品质,
2、抓住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3、景物描写在写人文章中的特殊作用。
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更能烘托人物心情,
比如我们心情好的时候,考试得了一百分,写出来的景物都会特别美,听到小鸟叫都像是在唱歌,看见花儿都像是在对我们微笑。
相反心情不好的时候,天气总是阴沉沉的。
要按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