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楷书间架结构

合集下载

三笔字-毛笔楷书钢笔楷书粉笔楷书-创意书法美术字楷书经典

三笔字-毛笔楷书钢笔楷书粉笔楷书-创意书法美术字楷书经典

《洛神赋十三行》
(二)隋唐 隋唐时期的楷书名家有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 颜真卿、柳公权等。 1 、 欧阳询(557一641), 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 湘(今湖南长沙)人,所写 《化度寺碑》,《虞恭公碑 》,《皇甫诞碑 》被称为 “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 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 《皇甫诞碑》、《化度寺碑 》
延伸阶段:宋元是楷书的延伸阶段。唐代楷书法 度森严、结构严谨,到了宋元时期书法家们开始追求 作品的美感,有的清秀俊朗,有的雍容典雅。 总结阶段:清代是楷书的总结阶段。以邵瑛所著 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为代表(黄自元光绪十 年临摹而成),他是在唐初四大书家之一欧阳询《结 字三十六法》及明代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基础 上系统、全面地研究剖析了汉字结构组合规律,归纳 总结出九十二种汉字结体书写的方法,并各有典型例 字。
一、 独字训练 而楷书从临摹到创作是书法的必经之路。临摹是为 了创作服务的。启示: 首先在笔法上,注意唐楷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与魏碑用笔的差异性。方圆兼并,点画劲挺,笔力凝聚。 我们从几个代表性笔画,来区分其每种风格的特点。
1.独立点 方法:从五本字帖中挑出同一个“文”字进行仔细观察。 (注:《张黑女墓志》用“守”字代替)
【三】小结
本次课主要以《雁塔圣教序》为例学习了毛笔 楷书的偏旁部首。从上一节课的基本笔画到这一节 课的偏旁部首的学习,进一步让学生掌握了毛笔楷 书的相关知识,并能对一个完整的字进行临摹,期 待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认真领悟,试着进行集字创 作。

谢!
毛笔楷书——经典作品欣赏
目录
一、 楷书简介 二、 楷书名家 三、 名作欣赏 四、 课堂(课后)及小结
2、祝允明(1460-1526) ,字希哲、晞喆。因右手多 生一指,故自号支指生、枝 指生、枝指山人、枝山、枝 山居士、枝山樵人等。世称 “祝京兆”。其小楷古朴浑 厚,含蓄端庄,点画遒逸。 唯以魏晋为法,加之才情奔 放,浪漫不羁,字里行间妙 趣横生。祝允明主要小楷作 品有:《和陶饮酒诗》、《 千字文》

学生硬笔楷书基础教程

学生硬笔楷书基础教程

一、学习准备
字帖的选择
书法学习必须依照字帖进行。 初学者一般选用现代书法家的硬笔字帖。 选帖原则两个:一要自己喜欢,二要选择公认的优秀范
本。 推荐田英章、司马彦、荆霄鹏、卢中南、米骏等名家的
字帖 也可以选用优秀的毛笔小楷字帖,如王羲之的《黄庭
经》、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钟绍京的《灵飞经》 等皆可。
金文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也叫钟鼎文。主要是商、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铜器上铭文字体。
《散氏盘》及拓片
汉字的演变 大篆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 用的字体,也称籀 (zhòu)文。
石鼓文和拓片
汉字的演变
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 国后(前221年),推 行“书同文,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 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 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 基础上,进行简化,取 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 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 写形式。
二 相异之别
1.工具不同。表现力不同。毛笔变化更加丰富,硬笔变化相对有限。 2.用途各项。硬笔书法,注重实用,适用于日记、笔记等平时生活速写领 域。毛笔书法更多应用于书写碑文、对联、榜文等。 3.难以有别。毛笔书法比硬笔书法更难。
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
硬笔书法的学习
一、学习准备 二、学习方法 三、笔法、结体、章法 四、成果汇报
王羲之兰亭序
毛笔书法和硬笔书法的关 系
一 相通之处
1.同宗同源。硬笔书法是对毛笔书法的继承和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2.技法相似。(1)运笔步骤是相同的,都分为起笔,行笔,收笔三个步 骤,同样运用提按顿挫,轻重缓急的书写技巧来表现线条的粗细轻重,节 奏韵律的变化;(2)在结构方面更要求完全一致,并且各种字体都能予 以表现;(3)在章法处理上硬笔与毛笔都要讲究疏密对比,错落有致, 一气呵成。 3.有毛笔功底的人学起钢笔字来会更容易上手,线条表现更有质感。将古 老艺术的软笔书法作为硬笔书法发展的基础和土壤,是完全正确的。

硬笔书法课程教学大纲

硬笔书法课程教学大纲

硬笔书法课程教学大纲《硬笔书法》课程教学大纲责任教师陈白夜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硬笔书法”是为成人专科教育文秘、新闻、现代文员、汉语言文学等学科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它比较系统地介绍硬笔书法的基础知识,其目的是使学习者对硬笔书法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且为写好钢笔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硬笔书法”课程是兼顾硬笔书法理论和实践的课程。

二、先修课要求本课程没有先修课要求。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讲授硬笔书法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硬笔书法发展概况、书写工具、选帖、临摹、与毛笔书法的差异、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笔顺规则、各种书体、笔画和部首、笔法和结构、章法、硬笔书法欣赏等部分,共20章,60节。

各个部分的内容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学习者在学习时首先应当对全书内容有整体的连贯的了解。

笔书法的基本知识,同时又要注意把学到的知识和硬笔书法实践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写字练字中遇到的问题,以此加深对所学硬笔书法各方面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硬笔书法”是强调实践的课程,学习者应当在学习硬笔书法理论方面的概念和知识的基础上,多多练习,以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快的进步。

2.教师在介绍各种概念时要注意结合各种汉字字体结构、笔画、笔顺等的分析,注重实例的分析,避免抽象地纯理论地灌输。

3.本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学习者在学习中既应当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知识,又要避免死记硬背。

应当特别注重理解,提倡把所学的知识同硬笔书法实践结合起来,在练字中认识理解各种字体、结构、笔画的审美效果。

4.《中国硬笔书法教程》是学习这门课程的基本依据。

提倡阅读有关参考文献,提倡多写多练。

笔书法的理论和概念;2.结合3学分。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可分两层进行教学:1.结合各种字体讲授硬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去练习硬笔书法。

第二部分学时分配课程教学总学时数54(其中课程学时44,实践10),教学内容课内学时实验学时一、硬笔书法的发展二、有关书写的工具三、选择参照的字帖四、硬笔书法的临摹五、与毛笔书法比较六、书写执笔的方法七、书写笔顺的规则八、硬笔书法的概书九、硬笔书法的行书十、楷书向行书过渡十一、行楷书法的笔画十二、行楷的偏旁部首十三、行楷的笔法结构十四、硬笔书法的章法十五、日常应用文写法十六、硬笔书法的欣赏十七、关于参赛的作品十八、钢笔字帖的鸟瞰十九、钢笔发展的趋势二十、圆珠笔情况介绍合计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文字部分凡二十章,讲述硬笔书法的重要性、发展状况、书写工具、选帖、临摹、与毛笔书法的比较、书写姿态和执笔方法、笔顺规则、各种书体的笔法和结构、章法、日常应用文的书写方法、硬笔书法的欣赏、硬笔书法的参赛、字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硬笔书法书写水平。

钢笔书法讲义【入门教程】

钢笔书法讲义【入门教程】

钢笔书法讲义【入门教程】第一节、基本姿势一、坐法钢笔书写的姿势,通常采用坐姿,其方法要求头正、身直、脚平、挺胸,两肘平放,视线一尺,左手按纸,右手书写,力求自然。

二、执笔法通俗的钢笔书写执笔法为“三指虎口法”。

即以大拇指和食指第一关节的前端,从左右两面夹住笔杆;以中指第一关节的侧面,从下往上抵住笔杆;笔杆尾端靠在虎口上。

无名指与小指虽不能触及笔杆,但须紧抵中指。

五个手指均向手心微微弯曲,做到指实、掌虚,切忌紧握拳头。

三、指法合理使用指法,能写出各种不同粗细的笔画。

指法是以手指动作为主,手腕动作为辅来完成一个笔画或一个字书写过程的方法。

即指钢笔在书写过程中,手指动作的具体表现。

当书写前的执笔角度大约为45度时,五个手指的弯曲水准应保持适中。

书写时,手指当随笔画不时地向前后、左右做伸缩运动,以此来改变笔尖的角度和笔画的粗细等,从而求得字的"灵气"。

要掌握准确的指法,须在书写中尽可能以手指运动来减少手腕的动作。

第二节钢笔字的学习方法学习钢笔字,必须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方法,二是毅力。

练习钢笔字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训练要从楷书入手楷书体现了汉字的结构和运笔的基本规律,只有掌握了楷书的书写技能,才能由慢到快,由熟生巧,为写好行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挑选一本好字帖怎样选择字帖,能够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是自己所喜爱的,这样学起来倍感亲切,兴趣盎然,收效自然好;二是适合自己书写特点的,这样练起来随心应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掌握临帖的方法临帖的最好方法是读帖——摩帖——临帖——背帖。

读帖是为摩帖和临帖做准备,着重观察汉字的间架结构,组合比例,笔画布局,运笔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书写打好基础。

正如黄庭坚在《书论》里所言:观之入神,则下笔如人意。

摩帖就是用比较透明的纸,覆盖在字帖上印着写。

这样练习,能够初步掌握点画的写法,控制字型的大小,逐步改变自己不良的书写习惯。

临帖就是把字帖放在面前,对帖照写。

硬笔书法教案上下结构

硬笔书法教案上下结构

硬笔书法教案上下结构篇一:硬笔书法教案硬笔书法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硬笔书法简介二、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 1.书写姿势 2.执笔方法 3.运笔三、欣赏几幅现代硬笔书法作品四、练习并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本课教学目标 1.认识书法的概念 2.认识硬笔书法的特点 3.掌握书写姿势 4.掌握执笔方法 5掌握基本运笔规律【学具准备】钢笔,铅笔,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教师简介书法的概念并且阐述学生练习书法的好处,培养学生的兴趣。

1.简介书法概念。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

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2.鼓励学生学好书法,阐述学习书法的好处学习书法至少有四个好处:第一,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

教育部早已将其列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手,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

这些动作靠大脑指挥,经常有规律地训练,对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十分有益。

少年正值生长发育的高峰期,12-15岁时大脑发育已基本接近成人。

在此之前,抓住这个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学习书法,对促进少儿大脑的生长发育,开发智力,培养高智商的人才非常必要。

这一点往往被很多家长忽视第三,书法有严格的书写法则,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阶段,主要是识字,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又学习书法,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促进文字书写水平的提高,把字写得更加整洁美观,又合乎规范。

(完整版)硬笔书法全套课件

(完整版)硬笔书法全套课件

定义
硬笔书法是使用硬质笔尖的书写 工具,按照汉字的书写规则进行 书写的一种艺术形式。
特点
硬笔书法以线条流畅、结构严谨 、气韵生动为特点,注重笔画的 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运笔过程。
工具与材料选择
01
02
03

一般选用钢笔、铅笔或签 字笔等硬质笔尖的书写工 具。

选择质地细腻、吸墨性适 中的纸张,如宣纸、毛边 纸或普通打印纸等。
创作思路拓展与个性化表现
创作思路指导
讲解硬笔书法的创作思路,包括主题选择、风格定位、章法布局 等方面,帮助学生拓展创作思路。
个性化表现引导
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特长和创意,在作品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独特风 格。
创作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提 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REPORTING
草书特点及代表作品欣赏
草书特点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年代,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狭义的, 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代表作品欣赏
《平复帖》、《月仪帖》、《出师颂》等。
硬笔草书基本笔画和用笔技巧
基本笔画
点、横、竖、撇、捺、提、折、钩等 。

钢笔可使用黑色或蓝色墨 水,铅笔则无需墨水。
正确握笔姿势与坐姿
握笔姿势
三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捏住笔 杆,中指垫在笔杆下方,无名指和小 指自然弯曲并拢,垫在中指下方。
坐姿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即头部保 持正直,身体坐直不倚靠,两臂自然 分开平放在桌面上,双脚平放在地上 。
PART 02
基本笔画训练
隶书起源于秦朝,成熟于汉代,是由篆书演化而来的一种书体。 其特点为字形扁方,笔画平直,结构严谨。

硬笔书法教学:钢笔字书写规律与口诀

硬笔书法教学:钢笔字书写规律与口诀

硬笔书法教学:钢笔字书写规律与口诀硬笔书法教学:钢笔字书写规律与口诀短横口诀:写短横,不能平,肩稍抬,笔上行。

长横口诀:写长横,要看准,零到五度求平稳。

1、短横的倾斜度是5-8度左右2、长横的倾斜度是0-5度左右执笔方法口诀:轻松握铅笔,上边一个圆,三指来挤严,四指一条线,手握空心拳。

详细讲解:捏: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笔杆。

放:放在中指第一个关节的内侧。

靠:食指指根与掌骨的关节上。

离:以左手中指的第二个关节的长度来衡量。

垂露竖口诀:垂露竖不要慢,垂直下画笔稍停。

悬针竖口诀:悬针竖要好看,上重下轻出针尖。

竖画要垂直长度要占格子的2/3长坐姿口诀:学写字,先坐正,身挺直,头前倾,双肩开,八字形,两脚踏地与肩平。

硬笔临帖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对照原帖,一笔不漏的临写。

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熟练的掌握基本笔法和间架结构特点,能较为准确的背临范本中的字。

2第二阶段:一面持之以恒的临写原帖,一面以学到的用笔相结构方法,练习书写自己感兴趣的诗文。

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全文或部分背临原帖,并能做到形神兼备,能在习作中显示所临碑帖的特点。

第三阶段:一面不断地进行创作练习,一面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新的碑帖,广泛涉猎历代楷书和行书资料,并研究楷书与行书之间的关系。

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创作较为成熟的硬笔书法作品,并初步形成个人风格。

坚持这个阶段的练习并实现这个目标,是成功的关键。

在整个临帖过程中,有两件事情始终不可缺少。

一是对所学碑帖要经常地、反复的观察、分析、揣摩;二是不断广泛地阅读、欣赏文学艺术各门类的优秀作品,广泛接触社会,深入生活。

提高审美能力,加强道德修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字外功”。

学硬笔为何要临古帖 1、书法审美由传统书法建立,硬笔书法不能背离。

传统书法建立起了千年共识的书法审美标准,形成美丽的“定势”,硬笔书法审美标准当然是要跟随的,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书法。

硬笔的笔法与毛笔相比较,除明显的起笔时用的藏锋、逆锋的变化以外,其它的如提、按、转、折、轻、重、疾、涩、驻、过等笔法一应俱全,所以硬笔完全具备临碑帖的条件。

钢笔书法的基本技巧

钢笔书法的基本技巧

钢笔书法的基本技巧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

它不仅能使手、眼、脑更有机地配合,更好地
训练和发挥写字技巧,同时也能保持身体不受影响。

第一节书写姿势
写钢笔字一般采用坐姿。

正确的坐姿是:头要正,身要直,臂放松,脚放平,胸
部不接触桌沿。

因钢笔字较小,书写过程中的观察就更为重要。

一般使笔的位置略偏
右侧,而不是在正前方以免挡住视线。

但如果太靠右,则容易把字写歪或长此以往形
成不良习惯,易造成眼睛斜视。

书写钢笔字时,只有指和腕的动作,一般只采用着腕法,即将肘平放在桌面上,依靠指力和部分腕力运笔,不能随点画的延伸回收而回环
移动。

眼睛与纸面应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

最常见的不正确的写字姿势有以下几种,必须克服:
1.埋头曲颈,离纸太近。

容易使颈部和眼睛疲劳,造成近视。

2.左手托腮,头部偏斜。

这样书写既不能做到笔画落笔准确、行距整齐,也会造
成斜视。

3.纸张倾斜,弓腰弯背。

这样姿态不美,而且一旦养成习惯,会造成驼背,严重
损害健康。

4.双腿交叠,边写边抖。

仅一足着地,臂部负荷增大,容易疲劳。

边写边颤抖脚,既写不好字,也不雅观。

第二节执笔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 构的字,以左收

右放居多,所以 这是左右结构的
法 字的普遍规律。
28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左斜右正
硬 对于左右结构 的字,以左斜右正居
笔 多,左斜为呼,右正 为应,呼者以斜而取
书 势,应者以平而安神。 法 呈左动而右稳,书呼
疾而应迟。
29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左右对称硬凡来自左右对笔 等的字,高低对

等,宽窄相当, 平分秋色。

30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左右对称
硬 凡左有撇右有捺者 均需应平稳对称,其高、
笔 低、长、短应识字形而 定。撇笔未出,先思捺
书 笔位置;捺笔轻重,当 依撇笔长短。顾盼呼应,
法 笔意相连。若撇捺不对 称,必重心不稳,其势
必危
31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主笔脊柱

汉字大多都有
笔 主笔,主笔在字中 起平衡左右,稳定
法 技法的要诀
14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通变顾盼

一字之中若
笔 有几个点,就应
书 该顾盼通变,各

具情态,首尾意 连
15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点竖直对

一字之中若
笔 上边有点,下面

有竖,应做到点 竖对直。

16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中直对正


一字之中, 如果上下中间有
书 竖画的,那么两 法 竖应该对直
书 重心,增强气势的 作用,应担当字的
法 脊梁。其它笔画附
其血肉。
32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中宫收紧

中宫指的是
笔 核心,中宫收紧

而其它笔画向外 开展,以字中为
法 核心,内聚外散。
行楷
行楷字,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 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法则), 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 体。或曰:是汉字在楷书基础上简约书写 笔画、增强书写映带、表现书写意趣以适 当加快书写速度的,少量改变书写笔顺, 且具较强易识、易学特征的实用性手写体 字体。
6
《兰亭集序》:通篇 遒媚飘逸,字势纵横, 变化无穷,如有神助。 充分体现出行书起伏 多变、节奏感强、形 态多姿、点画相应等 特点。在章法(布 白)、结构、用笔上 都达到行书艺术的高 峰。
3
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 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 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 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 种手写体——钢笔字。
4
《黄庭经》: 原本为黄素绢 本,在宋代曾 摹刻上石,有 拓本流传。此 帖其法极严, 其气亦逸,有 秀美开朗之意 态。
5

20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底竖斜位

凡是竖在下
笔 方的字,竖画不

是全部都集中, 或偏左,或偏右。
法 偏右者居多,偏
左者居少
21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上收下展

此类字上方
笔 收紧,下方展开

以拖住上方,此 为上下结构的字
法 常用的一种技法。
22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上展下收

首上展指的是
笔 上部飘扬洒脱,以 显示字的精神,下
书 收指的是下部凝重 法 稳健,以显示字的
端庄。
23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上正下斜

上正指的是
笔 上部端正,下斜

指的是下取斜势。 下部斜而有度,
法 注意重心。
24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上斜下正

凡是上下结
笔 构的字,上斜下

正的居多,上斜 以取其势而呼应
法 下方。
25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下方迎就

凡是上方有
1
何谓“书法”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 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 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从书体和章法上看,除了正宗的传统书派以外,在我 国又出现了曲直(线)相同、动静结合的“意向”派,即
所谓现代书法。它是在传统书法基础上,加以创新,突出
9
《姨母帖》: 字体端庄凝重, 笔锋圆浑遒劲, 保留隶书痕迹 较重,是王羲 之早期的作品。
10
王羲之的草书,在用笔和结 构的变化上,都达到了极致。 用笔以方折为主,斩钉截铁, 干净简捷,从容不迫。“一 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 点之内,殊衄挫于毫 芒”(唐孙过庭《书谱》)。 点画的‘形'与‘势',有 偃有仰,有正有斜,或长或 短,或方或圆,近乎绝技, 自然天成。
变 字,融诗书画为一体,力求形式和内容统一,使作品成
为“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佳作。
2
何谓“书体”
书体是由于汉字的出现,随着字体的发展 变化而发展变化,最后从字体中分离出来,独 立成义并逐渐丰富的具有各自独特面目和独特 风格的汉字书写体系。早期书体即指字体,如 甲骨、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等。隋 唐以后,书体的义意又扩展到书法艺术的风格 上,如唐之欧、褚、颜、柳,宋之苏、黄、米、 蔡,元之赵体,清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六分 半体。
11
楷书间架结构的特点
书法 书法 书法
12
? 所谓间架结构:是指笔画搭配、排列、组 合成字的形式和规律。
首点居正 中直对正 横笔等距 上展下收 下方迎就
通便顾盼 中直偏右 底竖斜位 上正下斜
点竖对直 竖笔等距 上收下展 上斜下正
13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首点居正

首点应居于
笔 全字中心之上,

棱角突显,飒爽 精神,这是点画
笔 撇捺等开张笔画

的字,下方多应 上移迎就,这是
法 为了使字显得紧
凑不脱节。
26
硬笔书法 硬笔书法 硬笔书法
钢笔楷书间架结构 的特点2
左收右放 左右对称 大小独具 钩 匕刃 牵丝粘连
左斜右正 主笔脊柱 连撇参差 围而不堵
对等平分 中宫紧凑 三部呼应 斜抱穿插
27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左收右放

凡是左右结
7
行书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 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 “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 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 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 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8
草书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 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 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 谓之草书。
17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中直偏右

凡是有中直

笔画的字,竖画 都应该垂直挺劲,
书 但须稍偏右,以
法 免显得呆板。
18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竖笔等距

竖笔之间凡
笔 是没有点、撇、

捺等笔画的字, 间距要基本相等。

19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横笔等距

横笔之间凡
笔 是没有点、撇、

捺等笔画的字, 间距要基本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