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鲜食糯玉米一年双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论文

鲜食糯玉米一年双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论文

鲜食糯玉米一年双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论文鲜食糯玉米一年双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论文论文摘要:鲜食糯玉米一年双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论文关键词:鲜食,玉米,一年,高产,高效近年来,我站根据本地热量条件和种植习惯,研究并推广了鲜食糯玉米一年双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经多年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该栽培技术日趋完善,现已形成了鲜食糯玉米一年双季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全市年推广面积约6300hm,每667m纯收入4000余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种植方式我市玉米种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宽背条带种植,二是窄背一般套种。

糯玉米一年双季栽培应选择宽背条带种植方式,如二、二畦(66.7厘米畦面、66.7厘米畦背)和二尺三沟(33.3厘米畦面33.3厘米畦背)。

第一季糯玉米,由于苗期处在干旱少雨的春天,为增温保墒要种在畦面或垄沟内,第二季糯玉米苗期正是高温多雨夏季,为防止苗期芽涝必需种在畦背。

2种植品种第一季应选择耐低温、生育期短、双穗率高、品质黏香的优良鲜食糯玉米新品种。

烟台市农技站已试种过的西星黄糯6号、烟糯6号、津鲜一号比较适宜。

第二季鲜食玉米苗期处在高温多雨季节,选用的品种应具备抗芽涝,抗大小叶斑病,双穗率高,品质好等特点。

多年试验证明中糯一号、鲁糯六号、西星糯玉1号、花糯一号等采青期在75~80天左右的品种较为适合。

3重施基肥,适时追肥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强的`壤土,结合耕地每667m施优质土杂肥5000千克,碳酸氢铵30~40千克。

第一季糯玉米覆膜时,在玉米小行距中间每667米再施尿素15千克,复合肥30千克,磷酸二氢钾3~5千克,硫酸锌、硼砂各1千克。

追肥可分两次进行,即在定苗后、大喇叭口期。

4适期早播抢播第一季糯玉米采用双地膜覆盖技术,可提高地温。

具体方法是:第一季糯玉米根据采用的种植规格,在畦面或沟底先用地膜覆盖提温,覆膜前应喷除草剂防除杂草。

当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可以在畦面或垄沟内打孔播种玉米,播种后立即用地膜扣小拱棚提温,约7月中旬收第一季玉米。

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分析鲜食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种植鲜食玉米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下面将对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无公害栽培技术是指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以减少农产品上的残留物,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在鲜食玉米的无公害栽培中,可以选用植物源性肥料和有机肥料来替代化学肥料,如菜籽粕、豆饼、腐熟堆肥等。

这些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养分,可以为玉米提供所需的营养,提高土壤肥力。

还可以通过深翻耕作,松土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提升土壤的肥力。

高效栽培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提升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在鲜食玉米的高效栽培中,可以采用密植、拔节整枝等措施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遮光,降低茎叶生长,增加穗部的产量。

还可以选择早熟、耐逆性强的品种,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损失。

及时的病虫害防治也是无公害高效栽培的重要环节。

在鲜食玉米的病虫害防治中,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机械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无公害的方式,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可以使用绿僵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来控制害虫,或者通过黄板诱杀、捕捉灯等方式捕捉害虫,减少害虫的繁殖。

在种植前后可以进行适时的农业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科学的灌溉和管理也是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的关键。

根据玉米生长的需要,合理掌握灌溉量,避免过量地灌溉造成土壤过湿和根系缺氧。

还需要注意玉米生长过程中的追肥和防旱、防寒等管理措施,为玉米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是通过无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种植方式,采用密植、拔节整枝等措施,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科学灌溉和管理等方式,提高产量和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措施,可以实现更加可持续的鲜食玉米种植,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和安全的农产品。

鲜食甜糯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研究

鲜食甜糯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研究

果农之友2024.4栽培技术甜糯玉米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材,口感甜美,非常适合作为夏季的小食品。

甜糯玉米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作用。

甜糯玉米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最早是在美洲地区被人们发现并种植。

后来,随着人类的迁徙和交流,甜糯玉米逐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成为了一种广受欢迎的食材。

1甜糯玉米的功效1.1美容养颜糯玉米含有维生素A 、维生素E 和谷氨酸,有美容养颜的作用,适量食用可改善皮肤状态。

1.2调节血脂糯玉米是高蛋白、低脂食品,含钙丰富,能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高脂血症者可适量食用。

1.2润肠通便糯玉米粗纤维含量高,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消化、吸收和通便,适量食用可缓解便秘症状。

2礼县甜糯玉米发展现状礼县作为农业大县,为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鲜食甜糯玉米种植,以农业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模式,采取“种植大户+专业合作+新型经营主体”、“线下线上”同频共振的经营管理方式,推动鲜食甜糥玉米高产高效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其单产明显提高,成效显著。

目前全县种植鲜食甜糯玉米3500余亩,农民亩增收入850元。

3高产高效种植技术3.1种前准备3.1.1栽培地的选择甜糯玉米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植株生长需同步,这样果穗会基本上同时成熟。

因此在种植区域须是土层深且营养充足,排灌设施齐全,疏松透气的沙土或壤土。

3.1.2整地播种前要对耕种地块进行平整,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的农家有机肥1000千克,施氮磷钾复合肥500千克做基肥。

同时要保持土壤疏松及湿度(图1)。

图1整地施肥做好播前工作3.1.3因地制宜的选种不同品种生长期有一定的区别,引进精选品种时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做到精准化选种。

还应兼顾品质、口感、市场需求、抗病虫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礼县目前种植的甜糯玉米主要是国家审定通过的甜糯182号、粮源糯1号、洛白糯2号等优良品种。

冬早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冬早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冬早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文章以“冬早鲜食玉米”为主要试验對象,在对其特性和当地栽培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其高产栽培展开分析,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高产栽培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标签:冬早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冬早鲜食玉米可以说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而得以迅速发展起来农业产业。

鲁布革乡的气候特征和地理区位,在冬早鲜食玉米的种植方面有着相对独特的优势。

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做好冬早鲜食玉米的栽培与推广,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实现高产栽培尤为关键。

一、关于冬早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与分析1.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地理区位概况罗平县鲁布革乡位于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地处罗平县城东南部,南隔南盘江与广西西林县八大河乡相望,北与贵州省鲁布革镇接壤,东部邻贵州省三江口镇,西与大水井毗邻。

是云南省通往广西、贵州两省(区)的重要门户,也是罗平县对外开放的窗口。

全乡地处低热河谷槽区,属温湿的亚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气温为19.5℃,年降雨量1200—1300mm,年均相对湿度75—85%,年日照时间为1300—1400小时,全年无霜期353天。

平均海拔1167米。

2.冬早鲜食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探讨与分析(1)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的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种植的最终经济效益。

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性质等,菲尼克斯210可以说是不错的选择,经过2016年冬季试种,不论在整个生育期还是在增产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品种选择还应注意的一点就是所选品种的品质、口感要好,在当地市场占有率要高,这样才会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2)地块选择与整理。

地块选择最好是选择背风向阳、保水保肥力好、灌溉方便、运离村庄的地块,其中灌溉方便这一点尤为重要。

因为为在次年二三月份遇到干旱的时候可以及时浇水。

地块整理需要做到土细、沟直、没有秸秆和杂物。

整地这一环节最关键的是要做到精细整地,因为冬早鲜食玉米的种子相当瘦小,在种子出芽时,顶土能力非常弱,遇到上面有大的土块,出苗就会受阻或后期植株畸形。

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分析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食材。

而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品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玉米种植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选用适宜的品种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首先要选用适宜的品种,这对于无公害高效栽培至关重要。

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种植要求,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可以保证产量和品质。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鲜食玉米品种有美苞玉米、甜玉米等,种植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二、科学施肥施肥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玉米的生长特点,科学施肥是无公害高效栽培的关键。

在施肥过程中,要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的生长需求,合理选择有机肥和化肥,保证植株的营养需求。

还要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式,避免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三、合理灌溉适量的水分对于玉米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中,合理灌溉是不能忽视的。

为了避免土壤板结和浪费水资源,种植者应该采用科学的灌溉方法,根据玉米的生长期和需水量,合理安排灌溉的次数和量。

也要注意排水和保持土壤湿润平衡,防止根系腐烂。

四、合理密植与定植玉米的密植与定植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影响较大。

在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中,种植者要根据玉米品种和土壤条件,合理选定植株的密度和定植的时间。

合理的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和光照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而合理的定植时间可以避免植株之间的竞争,使作物生长更加均匀。

五、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玉米种植中常见的问题,也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在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中,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采用生物防治和植物保护剂,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有效保护玉米作物,提高产量和品质。

六、科学收获与贮存在玉米成熟后,要进行及时的收获和贮存,这对于保证玉米的口感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鲜食玉米的高效种植技术研究

鲜食玉米的高效种植技术研究

Z a i p e i j i s h u鲜食玉米是一种适合生吃的超甜玉米,是果蔬兼用的玉米,深受人们的喜爱。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食品等级日益增长的需求,鲜食玉米在市场上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是提升本地经济效益的新型农产品,高效的种植技术是鲜食玉米在本地扎根的重要保证。

一、鲜食玉米的高效选种首先要对种子的品质加以严格筛选,鲜食玉米品种繁多,要选择适合当地土壤种植的品种。

所选择的品种一定经过科研院所繁育和审定,是产量高、质量优、商品性好的品种。

对于选好的种子要进行浸泡催芽。

鲜食玉米的种子成本较高,所以要通过浸泡的方法提升发芽率,节约种子消耗,降低农业成本。

要用最少!" ,最高不超过!# 的温水浸泡四到五个小时,然后取出晾干。

再用毛巾沾湿之后包裹起来,放在$$ 左右的保温箱$%到&'个小时,进行催芽。

等到种子呈现出白色之后再进行播种。

鲜食玉米的播种要选择合理的密度。

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以及所播种鲜食玉米的特性,计算出合适的播种密度。

比如在地力条件优越的位置增大播种密度,在肥力较差,灌溉条件不理想的区域减少播种密度。

鲜食玉米的播种期根据地域和土壤不同要合理选择。

对于种植面积较大的零售个体可以考虑间隔五到六天分批播种,能够做到均匀销售。

要尽量避免高温、低温、雨天期间播种,防止高温天气对扬花期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鲜食玉米的高效育苗鲜食玉米的种子不像普通玉米那样饱满,籽粒通常干瘪缺失活性。

如果直接播种出苗率会非常低,这对鲜食玉米昂贵的种子是一种浪费,还影响齐苗。

对鲜食玉米今后的管理和采收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所以鲜食玉米的种植必须要建立营养钵,通过营养钵进行幼苗培育。

鲜食玉米的苗床要每隔三米施一担有机肥,每周一次;同时施加高效复合肥和碳铵各一斤,保证基肥充足。

对于施肥后的苗床要进行翻倒调整,使苗床受肥均匀。

一般来说,大田一亩需要()米左右的苗床,&"%%到*+%%个制钵。

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分析鲜食玉米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食材之一,是夏季常见的主食之一。

但是由于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食品的安全和健康。

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成为了农业生产的关键,也是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就鲜食玉米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土壤选择与管理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玉米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因此选择适合的土壤是保障高产的前提。

通常情况下,鲜食玉米的种植土壤以砂质壤土或砂质土为宜,排水性好,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在土壤管理方面,要注意合理施肥,利用有机肥和矿物质肥料结合的方式,确保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充足,同时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做好排水系统的规划,避免水涝和干旱对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

二、良种选择与繁育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中,良种的选择和繁育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产量和品质,因此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尽量选择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以降低病虫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注重良种的培育和繁殖,采用无公害的繁殖技术,保证良种的纯度和稳定性,为高效栽培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科学施肥与管理科学施肥是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农药残留。

一般来说,玉米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较大,在施肥方面要根据生长期的不同,科学合理的施用氮、磷、钾等养分,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施肥的同时要合理进行管理,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保证玉米生长的良好环境。

四、综合管理综合管理是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它包括了土壤管理、良种选择、施肥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要全面考虑玉米生长的各个环节,做到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在综合管理中,要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使用有害化学农药,采取生物防治、生物肥料等无公害技术手段,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农产品的质量。

浅谈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浅谈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浅谈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论文关键词鲜食玉米;选地;整地;选种;播种;田间论文摘要全面介绍了鲜食玉米的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精细整地、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实际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1地块选择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速效养分含量高,耕层深,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排灌方便,含盐量低的中性黏质壤土。

为防止混杂,最好是连片种植,且与其他异类玉米实行空间隔离,隔离距离不低于400m。

种植区要远离污染源,距主要干道200m以上。

因大部分特用玉米(甜、糯、爆裂等)的籽粒秕瘦,种子自身营养不足,幼芽顶土能力差,幼苗比较瘦弱,所以应选择土质肥沃、不板结、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地块种植。

2精细整地整量应力求做到深、松、细、匀、肥、温。

耕作层深厚而疏松是玉米庞大根系下扎和扩展的需要,也有利于支持根的下扎与固定,增强植株抗倒性。

鲜食玉米中的甜玉米类型,其籽粒中淀粉积累的较少,种子干瘪皱缩,生活力弱,发芽拱土能力差,耕作层细碎、平整有利于种子顺利发芽出苗,也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加速有机质、矿质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及对土温的调节能力。

3品种选择选用适宜当地,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生育期适宜,皮薄无渣、口感好,甜度适中,粘性高的优质高产抗病甜、糯等适于鲜食的玉米品种。

4适时播种播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分级,仔细剔除霉烂粒、变色粒、破碎粒以及杂粒等,置于太阳光下晒1~2d,能提高发芽率增强发芽势。

用种衣剂或50%辛硫磷乳油进行拌种(绿色农产品允许使用)以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等。

当5~10cm土层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辽沈地区的春玉米裸地种植大约在4月20~25日;地膜覆盖栽培在3月末4月初播种。

播种深度3~5cm,视墒情好坏决定,墒情好的稍浅,墒情差的适当加深,株距要均匀,覆土要严实。

根据行情确定播期,可春播或夏播。

为使鲜食玉米果穗错期上市,可采用分期播种。

采用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形式,促进提早成熟,可提前上市,从而提高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整地
选择地面平整、土壤肥沃的地块种植。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20~30cm,耙碎整平,表土层上虚下实,无大土块。

开好田边沟及中间沟,做到三沟配套,以便灌水和排涝。

2.配方施肥
玉米需肥量大,总施肥量约亩施过钙30-50公斤,氯化钾20
-30公斤,尿素20-25公斤,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建议调整施肥用量和比例。

磷钾肥可一次在播种前作基肥施用,氮肥一般作追肥分三次施用。

①苗肥,当苗长到4-5片时结合定苗,追施一次氮肥,追肥量约占总氮量的20%,约亩施尿素5公斤。

②壮秆肥:8-9片叶(约出苗后20天)追施攻秆肥,目的是壮秆发棵,形成健壮营养体,用肥量约占总追肥量的30-40%,约亩施尿素7-10公斤。

③攻穗肥:出苗后40天左右,长到大喇叭口期,这时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旺盛时期,也是成穗成粒的关键期,追肥量应占总氮肥量的40-50%,约亩施尿素10-12公斤。

3.合理排灌
玉米苗期怕涝,春播多雨季节应注意排水,苗期要适当“蹲苗”,促进根系下扎,进入大喇叭口期,以及抽雄前10天,花后20天是玉米生长发育灌浆鼓粒的关键期,这时期一定要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浇水,田间土壤持水量应保持70%以上。

4.良种选用与种子处理
甜玉米种皮有多种颜色,可根据用户的要求而定。

不论哪种种皮的品种都必须是棒穗含糖量高、穗大粒多、抗病耐密、高产的品种。

种子确定后播种前晒种2~3d,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增强种胚生长和吸水能力,提高发芽率、出苗率,使苗整体一致。

5.适期播种
早播早收是提高鲜食玉米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鲜食玉米的播种时期应根据气候季节、品种特性,并结合鲜食玉米市场供应时间、速冻加工厂的生产季节忙闲和前作收获期等因素来综合考虑,春季最早播种期应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开始播种(松江地区在4月6日左右),如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早10d播种,采用薄膜育苗移栽可提早13-15d。

秋季最迟播期必须保证采收期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以上。

播种方式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一般采用开沟点播或穴播,播种深度4—5cm,每点(穴)播1粒种子,育苗移栽有利于提早成熟,育苗最好采用穴盘育苗,在2-3叶期带土移栽。

另外,直播田块需准备10%的预备苗。

鲜食玉米籽粒较秕瘦,其发芽势弱,顶土能力差,播种时应适当浅播,播深3-4cm土壤水分达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播种适宜墒情。

播种后当天喷施除草剂,每667m2用96%金都尔乳油除草剂50g,加水400ml边加边搅拌,充分混匀,用喷雾器均匀喷洒畦面和沟面,进行药剂除草,防止播种后苗期草害的发生。

6.田间管理
甜玉米因为种子淀粉含量少,籽粒皱缩,凹陷、干瘪,粒重低而导
致萌发势弱,顶土力差,加之籽粒和幼苗鲜嫩可口,易遭老鼠和害虫危害,缺苗断垄时有发生。

一定要在播种前2d在田间地头育苗,以便在玉米刚刚露出芽后及早查苗补缺。

缺苗处留双株,4~5片叶定苗。

及时去除分枝分蘖,每株留1~2个穗,防止营养分散,有利于生长大穗。

7.肥水管理
5~6叶控水控肥蹲苗,8~9叶追施尿素150~250kg/hm2,也可采用叶面喷肥,用尿素3kg/hm2+磷酸二氢钾3kg/hm2对水450kg喷洒叶片。

大喇叭口期(10~11叶)重施攻穗肥(尿素600~700kg/hm2),提高成穗率,长大穗;同时补充钾肥150 kg/hm2。

追肥方法为挖穴深埋3~5cm。

追肥时结合浇水,适当提高钾肥用量。

玉米在玉米抽雄开花期需要大量的水,玉米大喇叭口期如遇干旱,要进行沟灌或喷灌,以防玉米”卡脖子旱”。

玉米灌浆期对缺水最敏感,是需水临界期,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时,要及时浇水,利于受精结实。

8.加强人工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
人工去雄可减少肥水消耗,改善透光条件,减轻雄穗虫害,促进果穗发育和提高粒重。

当雄穗刚抽出未散粉时,选择晴天10∶00—15∶00进行隔行或隔株去雄,去弱留强,去雄不宜超过总株数的
1/3。

开花授粉期遇高温干旱或连阴雨时,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9∶00—10∶00人工用竹竿或者绳子拉动植株上部,以增加授粉量。

9.病虫害综合防治
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在选用抗病品种、实施规格化间套种植、合理施肥的基础上,适时、适量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防治相应的病虫,并严格控制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的农药,确保玉米的安全品质。

①地老虎。

一是采用在玉米播种后覆膜前用功夫或敌杀死,每穴(犁沟)喷雾1次;二是出苗后发现有被虫咬断的苗,用功夫或敌杀死300~450ml/hm2对水750kg/hm2在傍晚喷雾或人工捕捉幼虫。

②粘虫。

当百株玉米有粘虫150头以上即可防治,以幼虫3龄为最佳防治时期,用功夫或敌杀死300~450ml/hm2对水750kg/hm2喷雾或人工捕杀。

③螟虫。

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按1∶50混细土配成毒土2g/株撒心叶,或1.5%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煤渣1g/株撒入心叶。

④玉米锈病。

在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要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00~900kg/hm2喷雾,根据天气和发病情况每10d喷施1次。

⑤玉米大、小斑病。

该病一般不采用化学防治,主要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

如确需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d喷施1次,连喷2~3次。

10.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是保证鲜食糯玉米品质的关键。

糯玉米鲜穗采收应在授粉后20~25d,于清晨或傍晚采收,此时风味佳,适口性好,是最佳采收期。

采收后24h内上市加工或青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