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体育小镇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体育特色小镇浅析

体育特色小镇浅析

体育风尚SPORT & STYLE体育特色小镇浅析文/蒋坤 张宗海摘要:在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体育特色小镇的出现已成为新农村、新型城镇化后中国城乡发展的又一发展新模式。

这种新模式的实践加快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因此打造体育特色小镇是推动“十三五”期间特色小镇发展,带动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探寻体育产业新增长动力的重要路径。

本文在体育特色小镇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探索,加深对体育特色小镇的了解,以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特色小镇的认知、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经济社会;体育产业;特色小镇;体育特色小镇随着时代生活方式的改善,人们的消费也发生了大的转变,并推动市场经济的开展,为更多的社会经济行业提供了机遇。

应人民对体育需求设立了“全民健身日”,进一步发挥了体育的综合功能。

“十二五”规划时期是体育产业迅猛发展阶段,其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在进一步完善的国家政策扶持下,各级政府也认真落实规划意见,推动地方体育的发展,体育行业结构进一步细化,加快了区域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

“十二五”曾提出以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为重点,拓展体育产业领域,促进体育相关业态的发展,充分利用体育运动休闲项目等体育资源,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促进体育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要打造一批符合市场规律、具有竞争力的体育产业基地。

2015年,特色小镇的经济开发模式开始涌现。

直至2016年,全国迎来了特色小镇建设的浪潮。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体育、旅游、养生、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大幅度提高,应时代的发展,体育小镇成为一种新兴业态,它的出现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2016年12月22日,国家旅游局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表明,在全国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推出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打造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体育旅游企业与知名品牌,体育旅游总人数所占比例增长,体育旅游总消费规模扩张。

体育小镇的创新特色项目

体育小镇的创新特色项目

体育小镇的创新特色项目
随着人们对健康、体育和休闲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体育小镇,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在创新特色项目方面,体育小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探索:
1. 大型运动赛事:体育小镇可以举办大型的全民运动会、足球比赛、马拉松比赛等大型赛事,通过这些赛事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与,并将体育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2. 健身养生中心:体育小镇可以建立多个健身养生中心,提供健身房、瑜伽馆、游泳池、SPA中心等服务,让人们在享受健康乐趣的同时也能够放松身心。

3. 体育科技创新:体育小镇可以推动体育科技创新,开发智能健身设备、VR/AR交互健身系统、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健身方式。

4. 体育文化交流:体育小镇可以定期举办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包括体育讲座、体育影展、体育摄影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人们对体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5. 体育旅游:体育小镇可以将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体育资源结合起来,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如登山、徒步、漂流、滑雪等项目,为游客提供独特且有趣的体育旅游体验。

总之,体育小镇在创新特色项目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不断探索创新。

只要抓住人们对健康、体育和休闲生活的需求,寻找到自己的独特特色,就一定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与,并成为一个具
有影响力的体育小镇。

体育小镇国内外案例研究

体育小镇国内外案例研究

体育小镇国内外案例研究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在国家《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双政策的引导和影响下,体育特色小镇应运而生,并在全国各地涌现。

本文将对体育小镇发展成熟的国外案例及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省发展案例进行深度分析,为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思路和模式借鉴。

一、国外案例研究(一)法国沙木尼体育旅游小镇——体育运动休闲型特色小镇:从山地运动到山地度假生活沙木尼小镇(?Chamonix,也译夏蒙尼)位于法国中部东侧,毗邻意大利和瑞士这两个迷人的国度。

坐落于阿尔卑斯主峰勃朗峰(4807米)脚下的山谷里,在勃朗峰的恩泽下,成为了高山户外运动的旅游目的地。

1、发展历程事件引爆,拉开序幕——1786年8月,沙木尼的猎人杰克·巴尔玛和医生米歇尔·帕卡尔两人首次登上了海拔4810米的欧洲最高峰—勃朗峰,引爆了阿尔卑斯登山运动,拉开了沙木尼的户外发展序幕。

提升服务,专业发展——1821年开始,沙木尼开始发展登山服务业,小镇内34名的本地向导组成了一个向导公司,为各地游客提供各项登山服务。

经过仅百余年发展,高山运动项目及专业服务方面已逐步成熟,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最吸引人的高山运动圣地。

赛事推动,全面发展——1924年国际上第一届冬季奥运会在沙木尼举办,专门增加了供滑冰和冰球比赛用的冰场,世界性的滑雪教练训练中心也在这里落户。

推动了高山冰雪项目的开展和接待服务设施的完善,带动了教育培训、商业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成为着名的山地度假目的地。

2、发展体系架构(1)专业的教育培训机构沙木尼形成了专业的高山运动教育培训:世界上第一所登山向导学校——法国国家滑雪登山学校(E NSA)、高山警察培训中心、高山军校、高山医学培训等相关的高山机构。

(2)多元化的体育项目及国际赛事沙木尼有着丰富的体育运动项目,攀登资源非常集中,勃朗峰、大乔拉斯峰拥有5000多条攀岩路线和众多的攀冰、登山路线,另外滑雪,高山滑翔伞,溪降运动也开展得非常广泛。

运动康养小镇规划研究——以大连前关体育公园北部运动康养小镇为例

运动康养小镇规划研究——以大连前关体育公园北部运动康养小镇为例

运动康养小镇规划研究——以大连前关体育公园北部运动康养小镇为例摘要:特色小镇规划浪潮和后疫情时代的到来,让人们更加关注健康课题,运动康养小镇的规划建设是趋势所然。

本文结合多个小镇案例经验和大连发展实际,选取北部片区,融入运动、康养、体验等功能,赋予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开展规划,打造宜居、宜养、宜游的运动康养小镇。

关键词:特色小镇,运动康养,规划研究1、现状概况及分析运动康养小镇片区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北部,紧邻前关体育公园、前关湿地公园及规划的矿坑郊野公园。

规划总面积1.17平方公里。

1.1现状用地基地内建设用地以村镇建设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工业用地为主。

基地外南侧主要为居住用地及公共绿地(包括前关体育公园、矿坑郊野公园、前关湿地公园),西侧主要为工业用地及物流仓储用地。

1.2现状交通对外过境性的交通廊道有丹大铁路、沈大高铁和鹤大高速。

202国道、罕光北路为基地内主要对外交通,西侧的渤海大道是区域连接南北方向的主干道;内部交通南北向较通达,东西向被过境交通分割,连通较差,道路系统有待完善。

2、规划定位2.1空间管控要求项目位于优化开发区,规划方向为通过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升级和要素扩散;大部分位于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位于大连湾森林公园及绿环的市级绿地及绿廊建设地带,涉及高压线、高压走廊以及地铁控制保护地界。

2.2控制性详细规划情况依据在编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将形成集商业、居住、体育休闲等功能为主的健康宜居片区。

2.3功能定位通过紧邻前关体育公园的自然优势条件,通过康复安养基地建设、矿坑郊野公园提升、文体创业衍生品商业街区打造,打造集“运动+康养”、“运动+体验”、“运动+产业”功能为一体的宜居、宜养、宜游的运动康养小镇。

3、案例借鉴3.1海宁马拉松小镇——依托景区和马拉松赛事带动,发展体育休闲旅游海宁马拉松小镇位于海宁县百里钱塘观潮景区,总规划面积3.6km2。

依托盐官12公里生态绿道,通过举办永久的马拉松项目——海宁国际追潮马拉松赛,建设以马拉松运动主题为核心,兼顾发展徒步、暴走、毅行、定向、拓展、露营、自行车等相关项目,形成休闲运动与旅游相结合发展的体育旅游经济体。

体育小镇发展思路和成功模式

体育小镇发展思路和成功模式

体育小镇发展思路和成功模式体育小镇发展思路和成功模式主要是通过将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一个集体育赛事、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小镇,提供全方位的体育服务和娱乐体验。

以下是体育小镇发展的思路和成功模式的详细说明。

一、构建完善的体育设施和场地体育小镇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体育馆、运动场、健身房、游泳馆等场地,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同时,要配备先进的设备和设施,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让人们能够安全、舒适地进行各项体育活动。

二、引进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和培训项目体育小镇通过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参与者,提升小镇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还可以引进各类体育培训项目,为青少年和体育爱好者提供专业的训练和指导,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

三、打造体育旅游品牌体育小镇可以通过打造体育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比赛、参加培训、体验运动。

可以组织体育主题的旅游活动,结合小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四、发展体育文化产业体育小镇可以通过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推广体育文化,增加小镇的文化内涵和软实力。

可以建设体育博物馆、体育文化中心等场所,展示体育历史和文化,举办体育文化展览和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五、与周边城市合作共建体育小镇的发展需要与周边城市合作共建,共同推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可以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建设体育设施、举办赛事、推广体育产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

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体育小镇需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便利和舒适的体育环境。

可以建立体育俱乐部,为居民提供免费或优惠的会员制度,提供各种运动项目和培训课程。

同时,还要建立健康管理中心,为人们提供体检、康复等健康服务。

七、注重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建设体育小镇的发展需要注重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建设,引进先进的科技和信息技术,提升体育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白马关特色体育小镇发展策略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白马关特色体育小镇发展策略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白马关特色体育小镇发展策略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白马关特色体育小镇是一个依托白马关风景区及周边资源,以体育运动为核心,结合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的特色小镇。

随着近年来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和旅游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白马关特色体育小镇在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要想实现白马关特色体育小镇的长期稳健发展,就需要对其进行SWOT分析,找出发展的优势和机会,并解决其所面临的劣势和威胁,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使其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优势分析1. 丰富的体育资源白马关地处山水之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运动资源,如登山、徒步、骑行、攀岩等,适合进行各种户外体育运动。

2. 丰富的旅游资源白马关地处风景秀丽的山水之中,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白马关风景区、古村落、文化遗产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3. 政府支持当地政府非常重视特色体育小镇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场地免费使用等,为小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劣势分析1. 竞争压力大周边地区也有类似的特色体育小镇,竞争压力较大,需要与之竞争吸引游客。

2. 设施不完善白马关特色体育小镇在设施建设上还有一定的欠缺,如停车场、餐饮、住宿等,配套不完善。

3. 人才短缺尽管地处交通便利,但是现有人才力量依然不足,特别是在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

三、机会分析1. 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对体育运动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白马关特色体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日益增加,体育运动成为了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为特色体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四、威胁分析1. 地区形势白马关特色体育小镇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气候不稳定,自然环境带来的天灾地灾对小镇的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

2. 行业政策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相关政策的调整,可能会对小镇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对策建议1. 深化与景区合作在推广营销、场地共建、资源共享等方面与白马关风景区加强合作,将特色体育小镇与风景区有机结合,形成互补互利的局面。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方案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方案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方案背景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体育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受欢迎的生活方式。

为了满足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规划和建设体育特色小镇。

体育特色小镇是指以体育产业为主导,集体育赛事、体育健身、体育旅游等为一体的城市空间。

本文将提出一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方案,以帮助规划和建设体育特色小镇。

建设目标1.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吸引力的体育特色小镇;2.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提高居民的体育素养和生活品质;3.吸引体育赛事和体育旅游的举办,增加小镇的知名度和知名度。

建设内容1. 建设体育设施首先,建设适应不同体育运动需求的体育设施是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

包括建设多功能体育场馆,如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以及室内体育馆、游泳馆等。

此外,还应建设专业体育训练基地和体育健身中心,提供专业的训练设备和健身服务,满足居民的体育锻炼需求。

2. 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在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应注重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可以引进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体育培训机构等,建设体育产业园区,促进体育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此外,可以开展体育赛事,吸引专业运动员和观众前来参赛和观赛,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

3. 培育体育人才体育特色小镇建设需要一支优秀的体育人才队伍作支撑。

可以设立专门的体育学校或培训机构,培养各类体育人才,如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

此外,要注重提高居民的体育素养,开展体育培训和普及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4. 促进体育旅游发展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还应注重发展体育旅游。

可以通过举办体育赛事、体育节庆等活动,吸引体育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赛和旅游。

同时,还可以开发和改造体育景点和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建设方案1. 制定详细规划在进行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前,应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

包括确定建设的体育设施和产业布局、人才培养计划、体育赛事和旅游活动计划等。

2. 引进合作伙伴建设体育特色小镇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源支持。

探究我国特色小镇和体育小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探究我国特色小镇和体育小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湖北体育科技Hubei Sports Science 2021年1月第40卷第1期Jan. 2021Vol. 40 No. 1探究我国特色小镇和体育小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李萌(吉林体育学院研究生学院,吉林长春130022)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知网关于核心期刊和CSSCI 现有的特色小镇研究进行整理分析。

结论:特色小镇和体育小镇在研究趋势和研究内容上具有相似性,特色小镇现有研究学科种类较多,交叉 研究情况初现端倪,但都是基于理论研究角度,实证研究才刚刚开始,同时特色小镇的研究也较注重宏观层面,缺乏微观层面的研究。

对于体育小镇的研究应重视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注重从宏观到微观的每个环节。

关键词:特色小镇;体育小镇;体育产业中图分类号:G8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3X(2021)01-0031-04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and Sports Towns inChinaLI Meng(Graduate School of Jilin Sport University , Changchun Jilin , 130022)Abstract :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on core journals and CSSCIof CNKI. There are similarities in research trend and research content between characteristic town and sports town. There are manykinds of research subjects in characteristic town, and cross research situation is emerging, but both are based o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gle, and empirical research is just beginning. At the same time,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 town also pays more attention to macro level, and lacks micro level research. The research of sports tow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disciplinary,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and practice, and pay attention to every link from macro to micro.Keywords : characteristic town ; sports town ; sports industry建设特色小镇是近几年来推行供给侧改革、推进新型城镇 化和乡村振兴等提出的重要举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体育小镇建设研究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着力培育体育参与人群和体育消费人群,参与体育锻炼和持续体育消费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体育特色小镇要充分发挥体育所具备的体验、持续消费、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的功能,以体育产业为突破口,达到振兴实体经济产业的突出效果。

标签:体育小镇;建设现状;发展路径
前言
建立以体育休闲的特色小镇有利于培育体育产业市场、吸引长效投资,促进镇域运动休闲、旅游、健康等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并形成辐射带动效应,为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

总之,建设体育特色小镇能够有效促进以乡镇为重点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促进乡镇全民健身事业和健康事业实现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

一、体育特色小镇的分类
1、产业型体育小镇。

产业型体育小镇主要是以生产体育用品或体育设施为根基,然后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延伸。

纵向:发展开发、设计、会展、买卖、物流;横向:与文化、互联网、科技等产业共同发展,打通上下游的产业链,最终与二三产业融合起来,共生发展,形成了一种产业聚集区。

2、休闲型体育小镇。

休闲型体育小镇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根基,形成一系列具有参与性和体验性的休闲运动,一般是紧邻景区建设,与休闲旅游业相结合。

对基础设施的完善性和选址方面要求极高,主要面向的群体是大众。

新西兰皇后镇,利用峡谷、激流等自然优势,开发具有探险性、挑战性的户外运动,并提供特色美食、住宿等服务,利用庆典进行小镇推广营销。

3、康体型体育小镇。

康体型体育小镇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根基,依靠体育运动这一载体,首要目标是健康养生,并综合旅行、度假等共生发展而形成。

和休闲型体育小镇相比,这类体育小镇的运动项目有着频率比较低,危险性比较小的特点。

如以印度瑜伽体育运动教育为核心与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的奥修国际静心村,提供特色购物、有机素食、静心住宿等配套服务,及个案咨询服务。

二、体育小镇发展现状
1、有地产无体育。

体育小镇这两年成为体育产业的“热词”,各路资本也纷纷踏入体育小镇的建设行列。

据不完成统计,进军体育小镇行列的房企就多达20多家,房地产盈利时代已经悄然过去。

体育产业作为未来最具发展价值的三大产业之一,为投资商提供了较好的前景。

但大力建设高端度假区、房地产等固定资产项目,却未能发掘出体育小镇在全民健身、大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价值。

成为企业“挂着羊头卖狗肉”的新形式敛财工具,让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变了“味”。

2、有产业无特色。

体育特色小镇在建设规划之初,如何形成特色产业成为关键。

地域特征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了“千镇一面”局面的出现。

体育特色小镇并不是将运动场地设施、休闲功能区、旅游景区等机械式的叠加。

原始的生活状态和自然景区就是其最大的特色。

而当前的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破坏了当地自然景观和影响居民生活正常生活,那样将得不偿失。

因此在特色小镇选择和把握上应从地域、人文景观等多重角度来考虑,以回归自然为发展原则,融合传统自然和人文特色,加之体育产业链的整体介入,形成独具地域特色、人文特色、运动特色的体育小镇。

三、体育小镇建设路径
1、政策保障。

从我国的政策导向上来分析,特色小镇后续文件和政策还会进一步出台,相应省市的配套文件和具体实施细则将会制定,一方面,从中央层面应该化零为整,优化文件,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协商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多部门共同讨论特色小镇的总体要求、总体名称和总体措施;另一方面,各省市也应该由相应部门总体牵头,出台结合自身区域特征的特色小镇的规划文件和具体建设方案,从源头上防止多头管理或者无人管理。

2、突出特色。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要充分发挥现有自然、人文资源的优势。

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延伸并积极拓展相关产业,提高体育特色小镇发展品质。

开展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参考借鉴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挖掘自然资源优势,然后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扩大小镇的整体影响力,以特色体育项目为抓手,大力推动住宿、餐饮以及理疗等相关产业进步,建立体育、休闲旅游和理疗等契合的新发展业态。

与此同时,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善于实现创新利用。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周期相对长,在发展的方向、重点上,必须予以创新,不能简单固定在对现有资源开发,要从体育市场发展的未来考虑,加强体育消费市场建设,实现现在与未来體育资源的统筹结合。

3、做大众化的项目。

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从经济层面上讲,是一项新型健康产业,而从人民的角度来讲,这又是一项关乎全国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民生工程。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开展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这样的话,即使小镇产业开展的如火如茶,经济效益小断攀升,但是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却没有提高,那么这项工作便是完全失败的,这背离了以人民利益为一切出发点的本源。

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项目的规划应围绕广大人民的兴趣爱好进行,价格的设定也应符合广大人民的消费能力。

总的看来,做百姓喜欢的、玩得起的体育小镇,既能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达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水平的目标,也能覆盖更大面积的人群,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有效推进经济转型。

结束语
体育特色小镇的建立实实在在的拉动小镇所在地的就业,体育特色小镇多处于城市以外的地块,所以当地因为小镇的建立能使更多的当地居民获得工作,这既减少了小镇的运营成本又促进了我国的社会稳定,通过工作能使得当地居民认可这种发展模式,继续支持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克印.体育特色小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实践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6)
[2] 陈磊.国内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启示——以湖北省为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