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合集下载

子宫内膜癌86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癌86例临床分析
8O l
G a g i e i lJ u n lJ 12 1 V 13 No 7 u n x dc o r a ,u. 0 0, o. 2, . M a
子 宫 内膜 癌 8 6例 临 床 分 析
刘妮 平 赵仁 峰 马 刚
50 2 ) 30 1 ( 西壮族 自治 区人 民医院妇产科 , 宁市 广 南
组随访 1 9例, B组随访 5 9例 , 随访时间为 6— 6个 3
月。A组复发 2例 , 死亡 2例 , 年生存率为 9 . % 1 48 (8 1 ) 1/ 9 。B组复发 2例 , 死亡 2例 , 年生存 率为 1
9 .l (75 ) 66 % 5/9 。
I6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包 S S 30 . P S1. 对数 据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方差 分析; 计量资料以 ± 表示 , s 采用 t 检验 。以 P< .5 00 为差异有统计学
少发生 深肌层 浸 润 , 尚不能认 为 ≤4 5岁的 患者预后较 差 。
【 关键词】 子宫 内 膜癌 ; 临床特点 ; 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R773 【 3 .3 文献标识码】 A
子宫 内膜 癌 ( no ta crio a E 是 女 性 edme i ac m , C) rl n
次, 产次 0—6 18 ( .6±13 ) 。参 照 文 献 [ , ] .3 次 2 3 标 准 : 年 龄 ≤4 岁 的 患 者 2 将 5 2例 设 为 A 组 例患者 中有 7 例获得随访, 8 其中 A
3 4 (0 3 ± . 1 岁 ; 2— 54 .6 4 3 ) 孕次 0— ( .9±18 ) 6 25 .4 次, 产次 0 4 14 ± .6 次。年龄 > 5岁患者 6 — ( . 1 12 ) 4 4 例设为 B组 , 龄 4 8 ( 5 8 7 7 ) , 年 6— O 5 . 6± . 9 岁 孕次 0 8 32 ± .6 次 , — (.5 17 ) 产次 0— (.2 -.3 次。 6 2 0 13 ) 4 12 临床表现 A组 2 . 2例患者 中发现盆腔包块 l 例、 腹胀 1 , 例 均有不规则阴道流血 ; 合并月经紊乱 3 例, 子宫肌瘤 1 糖尿病、 例, 高血压及肥胖 l ;1 例 2 例 已婚 , 原发不孕症 4例。B组 6 4例患者均有不规则 阴道流血, 其中 4 例为绝经后阴道流血; O 发现盆腔包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早期诊断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早期诊断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早期诊断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我院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具体资料,从而提高我院对该病早期诊断及术后治疗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09年至2014年间在我院就诊的150例患者,按照年龄分组为A组和B组。

通过手术-病理分级、病理类型、细胞分化、肌层浸润深度等方面对两组进行归纳统计分析。

结果 A组与B组在病理分期及类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在细胞分化和肌层浸润方面,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且A组情况要优于B组。

结论年轻妇女在子宫内膜癌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若在诊治过程中,加以注意,将有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临床特点诊断【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1-0122-01子宫内膜癌一直是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致病因素,其发病率约占恶性肿瘤的20%-30%,是目前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1]。

但近几年研究发现,该病不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同时患者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2]。

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1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按年龄分组,并比对两组在手术-病理分级、病理类型、细胞分化、肌层浸润深度等方面进,从而加强对该病病理特点认知,提高患者的早期诊断率,以及术后治愈率或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本院自2009年至2014年间收治的1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

并以45岁为分界线分组,其中A组为≤45岁患者,共计21例;B组为>45岁患者,共计129例。

1.2诊断标准及方法采用FIGO制定的病理诊断和病理分级标准;采用国际妇科病理协会制定的病理分类标准。

1.3 统计分析以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

P<0.05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一般资料A组患者年龄集中在28-45岁,平均年龄(39.8±3.6)岁,正常来经;B组患者年龄分布在46-86岁,平均年龄(53.3±4.1)岁,均绝经。

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病理分析

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病理分析
i va i n, n i t a i n f h s c a i a n , s ie c t l gy o i i f r v r a me a t s s f nd me r a c n e r s f c o s n s o i f l r to o t e a r l l g me t a c t s y o o p s tve o o a i n t s a i o e o t i l a c r i k a t r .
o t e d f r n e b t e h wo g o p s sg i c n ( <O 0 )C n l in P t oo ia ifr n i t n i lw, e p my m t il f 1 %,h if e c ewe n t e t r u s wa i n f a tP 1 e i . 5 o c u o a h lg c ld fee tai s o d e o era s o
【 y Ke Wod lEn o t il a c r Ov r a me at ss r s d mer a c n e ; a in tsa i
子 宫 内膜 癌 为女 性 生 殖 道 三 大 恶 性 肿瘤 之 一 , 占女 性 全 身 恶 性 肿 瘤 7 占女 性 生 殖 道 恶 性 肿瘤 2 %~3 %。 年 来 发 病 率在 世 %, 0 0 近 界 范 围 内呈 上 升 趋 势 。 巢 兼 内 分 泌 及生 殖 功 能 , 卵 因此 , 宫 内膜 子
GE n Ya g Ti e L a a Ci P o e’ s ia Xia g 85 00 Ch n b t hs t y e pl s Ho p t l z n 0 0, i a

【 b t c ] O jcie Obetv T td h r nfr o n o era cne ,v ra l ioahlgc fau e n rs fcos A sr t be t a v jcie o su y t e ta se f e d m til a cr o ain ci cp t00 i et rs a d ik atr . n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和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和临床表现

注意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患者高危因素。
预 防
病因不清,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很难找出。
1.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Premenopausal dysfunctional bleeding 尤其是与未绝经者相鉴别,不规则流血,分段诊刮。 2. 老年性阴道炎Senile Veginstis 血性白带,前者阴道壁充血,粘膜下散在出血点,后者阴道壁正常,二者并存。 3. 粘膜下肌瘤、内膜息肉 Submucous myoma or endometrial Rolyop 月经过多、经期长、诊刮、宫腔镜、B超。
转移途径
临床分期 Clinscal Classification 对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多年来众说纷纭,各执己见,以1968年国际抗癌协会和1970年国际妇产科联盟的两种分期法应用较为普遍,且有不少相似之处,也各有其长短。
临床表现 Clinical Finding 内膜癌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基本上是一种老年妇女的肿瘤,一般认为,内膜癌好发年龄比子宫颈癌推迟10年。也就是绝经后妇女多见,平均年龄在55岁上下,(福州妇幼保健院50~60岁,18%,北京协和50~64岁,58%)。那么早期无症状,一旦出现则表现为:
肾上腺:当卵巢功能衰退,体内无E2,但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经芳香化而产生雌酮,雌酮水平增高对内膜作用易导致内膜癌。
1
Exogenous Estrogens 外源性激素HRT
2
主要指激素替代方法时使用雌激素。随着使用雌激素剂量的增加和使用时间延长,危险性逐渐增加6~12倍。
3
病 因
病 因
Endometrial Hyperplasia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由于长期不排卵及雌激素持续作用于子宫内膜,导致内膜发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分为腺囊型、腺瘤型及不典型增生过长。经研究证实腺囊型增生过长与内膜癌关系不大,而腺瘤型及不典型增生与内膜癌发生有关,尤其是不典型增生与内膜癌关系更密切。

子宫内膜癌87例临床病理检查与征象分析

子宫内膜癌87例临床病理检查与征象分析
影 像 与检 验
子 宫 内膜 癌 叼 例 临 床病理 检 查与征东 省淄 博 市 临淄 区人 民医 院病 理 科 山东 淄博 2 5 0 ) 5 0 0
I 要 l 目的 探 讨子 宫 内膜癌 病理检 查及征 象特 点分 析 。 法 对我 院收 治的8 例子宫 内膜 癌患者进 行术 前诊断 性 刮宫病理检 查 摘 方 7 和 手术后 组织病理 学检查 。 结果 术 后对子 宫 内膜 癌病理结果进 行组 织学分析 , 中腺 癌3 例, 其 3 中高分化2 例 , 4 中分 化2倒 , 分化9 。 1 低 例 以子宫 内膜 样腺 癌颓后相对较 好。 子宫 内膜 癌 中鳞腺 癌的肌层 浸润发生率 明显 高于子宫 内膜样腺 癌 , 有统计 学意义(<o0)其 恶性程 P .5, 度高, 存活率 明显低 于其他 类型肿瘤 ; 深肌层 浸润发生率其他 癌瘸类型 均明显 高于子宫 内膜样腺 癌, 有统计 学差异 显著 性(<0 0)子宫 P .5, 内膜样 腺 癌具有 较低 的恶性 病理 学分 化 , 后和 存 活率较 好 。 论 病理 学检 查是 明确肿 瘤类 型 、 预 结 组织 形态 . 润程度 的重要检 查方 浸 法 。 时 区别 与“ 能性 出血 ” 内膜 形态 改 变 , 及 功 时 最客 观 的反 应 出合 乎 病理 和 临床 诊 断 。 【 关键 词 l子 宫 内膜癌 病理检 查 征 象
收 集 我院 自20 年 3 0 9 月至 2 1年 6 7 子 宫 内膜 癌患 者 的 病 0 1 月8 例 理 资料 , 龄 3 ~5 岁 , 均( 1 7 .) , 年 4 8 平 5 . 土2 3 岁 患者 均 有 月经 过 多 、 紊 乱 , 道 不规 则 出血 , 经后 3 例 主 要 表现 为 出血 。 有 患者 均 阴 绝 1 所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标准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标准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标准子宫内膜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子宫内膜组织。

由于这种癌症的发生率在近年来有所上升,因此对其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变得至关重要。

下面将分别介绍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较轻,常常被误认为是月经紊乱。

但是在进展较为严重时,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1.异常的阴道出血:出现间歇性阴道出血、经期过长和经量增多等。

2.导致腹痛和不适:这和癌细胞在子宫内膜组织里蔓延有关。

3.出现压力的感觉:患者会感觉到盆腔的肿块或者肿物引起的压力感。

4.十分不适的感觉:这个症状通常出现在肿瘤已产生转移到其他部位时。

另外,患者还可能会感到易疲劳或食欲减退等。

二、病理诊断病理学的诊断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标准。

这一项的确立主要是通过组织学检查。

具体来说,医生需要从月经周期正常的女性身上采集相应的组织样本,通过以下手段来检测:1.组织标本的切片和染色:医生会对切片后的组织标本进行染色,检测细胞学的是否正常。

2.确定组织的分级:医生通过观察标本的组织,对其分为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等级。

3.检测癌细胞的存在:医生可以通过切片后的组织标本来检测是否有癌细胞而确诊。

三、影像学诊断影像学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其主要方法包括:1.磁共振成像MRI:这项检查主要是通过磁力图和射线来观察患者内膜厚度和肿块分布情况。

2.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可以用来确定肿物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肝脏、肺等可能会存在的转移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检测。

四、诊断标准1.病理学证实是必须的;2.预计的存活期至少为12个月,擦除外期或系统治疗的病人需要排除;3.诊断年龄:肿瘤发生后,患者年纪一般在50岁以上。

以上内容就是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标准。

总之,一个标准的确好还是不够。

医生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多种工具进行诊断,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子宫内膜癌。

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1 91 8・
浙江临床 医学2 0 1 5 年1 1 月第1 7 卷第 1 1 期
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王菲 崔宏伟★
【 摘要 】 目 的 分析绝经前后子宫内 膜癌患者的临 床及 病理特点。方 法 子宫内 膜癌患 者2 3 2 例分为绝经前组和绝经 后组,并对 其临 床特
点、发病相 关因素及病理特征进行 回顾 性分析。结果 两组 患者年龄 、临床症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两组 患者在怀 孕次数 、生
产次数 以及未产率、合并肥胖及 高血压 方面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P < O . 0 5 ) 。绝经后组 患者肿瘤的 Ⅲ级分化、肌层浸润深度、E R 和P R 阳性 率与
分 组
P 值 < 0 O 5
嚣 未 产 人 数蹯
< 0 . 0 5 ( 0 . O 5 > 0 . 0 5 < 0 . o 5

< 0 . 0 5 > 0 . 0 5
绝经前组 = 1 o 6 )2 . 5 9 ±1 . 6 8 1 . 5 1 ±0 . 8 8 1 o ( 1 3 . 2 ) 3 ( 3 9 ) 1 4 ( 1 8 . 4 ) 5 ( 6 6 ) 5 ( 6 6 ) 绝经后组 = 1 2 6 )3 5 6±1 . 7 3 2 . 9 0 ±1 . 4 8 1 ( 1 . 1 ) 4 ( 4 . 4 ) 7 ( 7 8 1 9 ( 2 1 1 7 ( 7 8 )
【 关键词 】 子宫内 膜癌 绝经前 绝经 后 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 型
子宫 内膜癌 ( E C)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恶性肿
瘤 ,约 占女性 癌症 的 7 %,占女性 生 殖系统 恶性 肿瘤 的2 0 %~ 3 0 %[ , 2 ] 。近年 世界范 围 内子宫 内膜癌 的发

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分析

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分析

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分析发布时间:2021-07-15T07:25:19.221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5期作者:金玉梅[导读] 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是女性常见的子宫内膜癌,通过刮宫活检可可明确子宫内膜癌分型。

(吴忠市人民医院宁夏吴忠 751100)摘要:目的评估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50例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HE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染色诊断,分析病理结果。

结果150例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者经过病理活检,得到子宫内膜样腺癌136例(90.67%),8例(5.33%)为浆液性癌,5例(3.33%)透明细胞癌,1例(0.67%)癌肉瘤。

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是女性常见的子宫内膜癌,通过刮宫活检可可明确子宫内膜癌分型。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病理诊断;效果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是一种上皮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

根据流行病学分析,每年约有20万的新发病例,同时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三位妇科恶性肿瘤之一[1]。

其发病与患者生活习惯相关,仅次于肺癌、乳腺癌及结直肠肿瘤者。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本文现将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50例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者为此次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临床表现为经量异常增多、阴道不规则流血、经期显著延长;临床资料完整者;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中途退出实验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病者;理解及语言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年龄(34-61)岁,平均年龄(51.15±4.61)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15±0.11)年;学历:45例中大专,50例高中学历,55例初中及以下学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30T11:20:38.58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3期作者:王茜
[导读]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若早期诊治预后良好,但临床分期诊断误差率,II期较高,达67.5%。

提高该期的诊断准确率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当引起重视。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探讨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便于分析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以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治提供相关的实际医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住院的子宫内膜癌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治疗方式及病理特点。

结果:75例患者平均年龄(52.8±9.2)岁,﹤45岁者9例(12%),平均年龄(37.2±6.0)岁,患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阴道异常出血者69例,占92%。

临床分期误差率:I期误差率为10.3%,II期误差率为67.5%,III期误差率8.3%。

结论:近年来,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若早期诊治预后良好,但临床分期诊断误差率,II期较高,达67.5%。

提高该期的诊断准确率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当引起重视。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诊断分析;临床病理
Diagnosis and clinicopathology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to analyz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and to provide relevant practical medical evidence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5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October 2017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general conditions, clinical symptoms, treatment methods,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patient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The average age of the 75 patients was (52.8±9.2) years, 9 patients (12%) were younger than 45 years, and the average age was (37.2±6.0) years. The patients had a younger age. 69 cases of abnormal vaginal bleeding, accounting for 92%. Clinical stage error rate: The error rate in phase I was 10.3%, the error in phase II was 67.5%, and the error in phase III was 8.3%. Conclusion: In recent years, the age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has a younger trend. If the prognosis of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s good, the diagnostic error rate of clinical stages, phase II is higher, reaching 67.5%. Raising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is perio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future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Endometrial cancer; Diagnosis analysis; Clinical pathology
前言: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女性生殖道肿瘤的20%-30%。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近些年来逐年上升,据文献报道已接近宫颈癌发病率,尤其以欧美国家更为突出,已跃为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应引起临床医生和病理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回顾性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住院的子宫内膜癌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治疗方式及病理特点,分析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及变化趋势,探讨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相关问题,了解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点及与预后有关的因素,以期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和生存质量。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经手术或临床确诊的75例子宫内膜癌病人,均自愿参与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

年龄25岁-64岁,平均年龄(42.31±10.51)岁;经手术病理确诊显示,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本次研究复合医学伦理会的相关规定。

1.2基本方法
回顾分析病员一般情况,主要临床症状,术前诊断,手术方式,手术病理分期、分级,手术病理结果,腹腔冲洗液结果,淋巴结转移等,所有病理结果均由病理医师复核,旨在获得较为准确的研究分析结果。

2.结果
3.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起源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闭。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例如未孕、未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长期服用雌激素等,另外有卵巢癌、乳腺癌或肠癌家族史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也会增大闻。

随着全球妇女准备受孕的时间越来越晚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于年轻内膜癌患者的治疗不仅要以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时间为目的,而且还应在保证预后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提高生存质
量,保留生理功能甚或保留生育功能。

绝经前子宫内膜癌多为高分化癌,细胞分化程度高,临床分期较早,浸润程度较低,预后较好,但是浸润程度低的原因也可能是绝经前患者就医时间早或者及时的进行预防检查有关。

而老年患者对于阴道不规则流血这一典型症状没有充分认识其严重性,没能及时就医,另外术后随访发现老年患者多为农村妇女,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影响没能及时就诊有一定关系。

因此,此现象的影响因素对于该疾病的研究影响很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经相关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数据分析统计的结果显示,年轻组(绝经前)与中老年组(绝经后)比较,临床分型、细胞分化程度、组织浸润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年轻患者的组织学类型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中老年患者组织学类型较复杂,恶性程度较高,易早转移,预后较差。

根据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显示,子宫内膜样腺癌为子宫内膜癌的主要临床病理类型,不孕症患者更易患子宫内膜癌。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多为高分化癌,且期别较早,相对于中老年妇女预后好。

老年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因此对绝经后无痛性子宫出血患者,特别是患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者应警惕,及时进行诊断性刮宫、B超等检查,使老年子宫内膜癌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要对宫内膜癌的相关症状早些予以鉴别,实现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有效提升了早期诊断符合率,进而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给予重要依据,避免延误治疗而发展成其他严重病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秀丽,杨瑾,徐炼,等.子宫内膜癌499例临床病理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2):2380-2381.
[2]吕琳,彭芝兰,楼江燕,等.子宫内膜癌1299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12):922-923.
[3]曾俐琴,彭芝兰.妇科恶性肿瘤2409例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2007,22(1):28-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