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考试要点
中外建筑史考试重点

绪论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
5、木构架建筑的优缺点:优点(1)取材方便(2)适应性强:墙不承重,室内可自由分割;门窗可任意开设,以适应不同环境。
(3)抗震性好:榫卯连接有一定的活动性,可有效抗震。
(4)施工速度快:木材比石材更易于加工。
(5)便于修缮搬迁。
缺点:(1)木材资源缺乏、且易遭受火灾;(2)难以满足大而复杂的空间需求。
(1)斗拱的主要构件:栱、斗、昂。
(2)四个作用:结构作用度量单位装饰作用建筑物等级的象征。
1、单体建筑的外部组成: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单体平面构成要素是间5、单体建筑的整体特征:◆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体建筑,平面轮廓和结构简明;◆真实:建筑结构一目了然;◆有机:梁柱承重,墙体只起分割空间的作用,有“墙倒屋不塌”之说;◆平面、结构、造型三者不可分割。
单体建筑的屋顶类型:(1)庑殿顶(四坡顶、四阿顶)歇山顶悬山硬山攒尖处理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出发点:古代儒家、道家都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一)善择基(二)因地制宜(三)整治环境(四)心理补偿隋代:宇文恺---隋代东西都城的规划、设计与营造者。
大兴城的规划是古代城市建设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成功范例之一。
宋代:李诫---编修了《营造法式》,,并附有大量精致的图样。
明代:蒯祥、徐杲等---明代初期建筑名家、北京宫城设计者。
蒯祥主要负责了总体规划和布局,徐杲负责了明代故宫三大殿的重建。
第一章穴居(黄河流域)代表性遗址:西安半坡村遗址大房子巢居(长江流域)构木为巢代表性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面积180多平方米)——我国已知的最早使用榫卯技术的木结构房屋。
后期演变——干阑式建筑。
原始社会小结奴隶建筑社会夏: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是夏末都城——斟?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实例。
西周: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遗址——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四合院我国已知最早最验证的四合院实例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春秋: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作为诸侯公式用过的高台建筑或称台榭的出现封建社会前期秦:(1)秦咸阳的布局:摒弃传统城郭制度,在渭水南北范围广阔地区大造离宫别馆。
山建成人教育《中外建筑史》课程知识要点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外建筑史》课程知识要点1. 建筑最基本的结构方式有两种拱券和梁架。
2. 汉代《考工记》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成为历代宫殿建设和城市规划的法规。
3.古埃及方尖碑是太阳神阿蒙的标志,通常高10-20米,下大上小,顶部为金字塔形,镀金,横断面成正方形。
4.由波洛米尼设计的罗马圣卡罗教堂,室内几乎没有一条直线,装饰复杂,富丽堂皇,它是巴洛克风格的典型代表。
5.1923年柯布西埃出版了《走向新建筑》一书,表明现代建筑运动高潮的到来。
6.罗马圣彼带大教堂的最早设计师是拉斐尔。
7.CIAM第四次会议主题是城市规划。
8.著名的罗马大角斗场的叠柱式由下而上的柱式依次是塔司干、爱奥尼、科林斯、科林斯壁柱。
9.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建了德国魏玛建筑学校,又称包豪斯。
10.我国古建筑之特有构件斗拱的普遍使用开始于汉朝。
11.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分制”,清代用“斗口制”作标准。
12.《清式营造则例》是梁思成(人名)根据《工程做法则例》编著的。
13.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金箱斗底槽”。
14.雅典卫城的总负责人是费地,它的主题建筑物是帕提农神庙。
15.大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有主要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
16.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在建筑房屋时就离不开技术、形象和功能三个方面方面的因素。
17.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在秦汉的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
18.“择中”思想见于《周礼考工记》一书,其中的“国”指城池。
19.清式七檩举架的飞檐为三五举,檐步为五举。
20.公共浴场建筑作为一个交际和政治场所,兴起于古罗马时代。
21.中国最早的佛寺是建于北魏朝的洛阳白马寺,现存元朝以前最大的佛殿是唐朝的佛光寺大殿。
中外建筑史总复习(最最最新)

中外建筑史总复习一.填空1.中国佛教建筑的三种常见形式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2.唐代的砖塔有楼阁式、密檐式和等三种。
其中西安小雁塔是砖石塔中的一种,它属塔。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座琉璃塔是在砖砌塔身外加砌了一层铁色琉璃面砖作外皮,它是河南的塔。
4.窑洞主要有靠山窑、和等三种常见的形式。
其中第三种是用金属溶液填塞缝隙而成,起加固窑壁的作用。
5.≪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早、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它是代将作监所著的。
6.我国清代彩画主要有、旋子与苏式等三种形式。
其中旋子彩画,根据其在藻头内的花瓣排列方式不同又分为一整二破、和喜相逢等三种类型。
7.《建筑十书》是由罗马的一位工程师是于公元世纪初所创作的,共分为十卷,涉及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建筑构图原理、西方古典建筑型制、建筑环境、建筑材料、市政设施、建筑师培养等内容。
8.古罗马柱式主有、多立克式、爱奥尼式、科林斯式和等五种。
9.战后初期坚持探新运动的分别是表现主义派、、风格派和等四个流派。
10.新建筑运动高潮时期的现代派先驱人物主要由、勒·柯布西耶、、赖特和阿尔瓦•阿尔托等五位著名建筑师所组成。
11.中国建筑史可划分为、和现代中国建筑等三部分。
12.常见的佛塔主有楼阁式塔、、、单层塔和金刚宝座塔等五种。
13.中国原始社会的建筑起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由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
14.中国木构建筑中后世常见的两种木架结构即抬梁式和 ,是在代出现的。
15.干阑式住宅通常由、楼柱、楼顶和等四个基本要素所构成。
16.纽约帝国大厦是的作品,始建于年17.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属塔,是尼泊尔著名工匠的作品。
18.悉尼歌剧院是年轻的建筑师的作品。
19.法国的朗香教堂和纽约西格拉姆大厦分别是建筑大师和的作品。
20.世界最高构筑物是多伦多电视塔(548米高),世界最高建筑物是中国台北大厦(452米高)。
二.名词解释1.侧角2.雀地3.抱厦4.月梁5.嫩戗发戗6.浪漫主义7.生起8.抱厦9.腰檐10.通面阔11.水戗发戗12.高技派三.问答题1.简述故宫建筑群的规划特点。
中外建筑史的重点

1四大文明是指?古埃及、古中东、古中国、古印度2原始人的建筑类型分哪两类?为什么?居住建筑------为自己和族人提供住所巨石建筑------为信仰的神秘力量和先人提供膜拜祭祀的场所3引起建筑变化的三要素是什么?生产方式的变化、阶级关系的变化、国家形态的变化4主流建筑的三个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一性5埃及的主要技术能力以及建筑成就?技术能力:精巧的石工艺技术;雕塑艺术的日臻完善;精确的几何学、测量学;发明了起重、运输、机械;具有了协助、组织能力;学会了绘制建筑图纸(三维色彩轴测图)建筑成就:开创人类从无到有的建筑史;产生最早的住宅、府邸(阿玛纳)、宫殿(阿玛纳)、庙宇、城市(卡宏城)陵墓等类型的建筑;建成大批有代表性的陵墓建筑;创造高艺术水平的庙宇建筑群;提高巨石建筑水平6金字塔的艺术构思是什么?埃及人迷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只要保住尸体,三千年后可以重生7两河流域的文明是指哪2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8两河流域的地理特点对建筑的影响?两河流域建筑的代表作是什么?影响:①建材:土---日晒瓦,牢固耐久,怕水,雨水入墙倒塌成土堆②常年多下暴雨:须防水、牢固措施③盛产石油:多用沥青保护墙面;木材和石材较少代表作:乌尔山岳台9爱琴文化的建筑分哪两部分?各自的风格是什么?迈锡尼建筑:粗犷雄健、防御性强克里特建筑:纤秀华丽、毫不设防10古代希腊柱式的三种形态?以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多立克: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爱奥尼: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科林斯:比例细长、纤巧精致、高贵华丽11雅典卫城的建造目的以及组成部分,空间特色。
目的:赞美雅典、纪念胜利、炫耀地位、繁荣宗教和文化、给自由民提供就业机会组成部分:卫城山门、胜利神庙、雅典娜铜像、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特色:相继出现、前后呼应、主次分明、条理井然、构图变化起伏大、建筑和雕塑交替成为构图中心、建筑群的空间布局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原则12古代罗马对世界建筑的伟大贡献发明混凝土;光辉的券拱技术;柱式的发展与定型;创建多种建筑形式;建立科学的建筑理论;创造城市供水方式(自来水);解决了大型公共建筑的空间和功能问题13古罗马创造了哪些种建筑类型?帝国城市广场与纪念性建筑、公共建筑与设施、皇家宫殿和别墅、神庙建筑14古罗马柱式的五种形态?以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塔司干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复合式柱式15《建筑十书》的作者是谁?主要论述了哪些容?作者:维特鲁威内容:建筑教育、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理论、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作法、施工工艺、施工机械和设备等。
外国建筑史考试重点整合

外国建筑史考试重点整合第一章古代埃及建筑1.伊姆霍泰普Imhotep (记住英文写法)2.马斯塔巴3.第一座石头金字塔是萨卡拉的第三王朝的建基皇帝昭赛尔的金字塔,它是台阶形的,分为6层。
4.昭赛尔金字塔的“工程主持人”传说是赫利奥波利斯的高级祭司伊姆霍泰普,后来被奉为神。
5.古埃及最成熟的金字塔代表(吉萨金字塔):库富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6.图1-10 曼都赫特普三世墓与图1-12 哈特什帕苏墓(实图题)7.新王国时期,巨大的神庙遍及全国,底比斯一带神庙络绎相望,其中规模最大是卡纳克(Karnak)和卢克索两处阿蒙神庙。
8.埃及皇帝向南征服了努比亚之后,在那里造了几个巨大的阿蒙神庙,其中最特殊的是阿布辛波(Abu-Simbel)的石窟庙,建造者是新王国时最强大的拉姆西斯二世皇帝(U-RamessesⅡ)第二章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的建筑大体可分为两个类型:幼发拉底河(Euphrates)和底格里斯河(Tigris)下游的和上游的2.山岳台的代表:乌尔的月神台3.两河流域下游古代建筑对以后影响最大的是它的饰面技术和相应的艺术传统4.公元前6世纪前半叶建设起来的新巴比伦城,重要的建筑物大量使用琉璃砖贴面5.公元前9-7世纪是底格里斯河上游的亚述的极盛时期,最重要的建筑遗迹是萨艮二世王宫,王宫在都城夏鲁金西北角的卫城里6.萨艮二世王宫的大门采用两河下游的典型式样而更加隆重,在门洞口的两侧和碉楼的转角处,,石板上雕人首翼牛像7.波斯帝国的建筑继承着它所征服的地区里的种种遗产,加以揉杂,几处宫殿中,最著名的是强大的大流士皇帝一世起造而由他的继承人薛西斯一世基本完成的帕赛波里斯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1、克里特岛上的科诺索斯城遗址中比较重要的有科诺索斯和费斯特的宫殿,都是爱琴世界最强大的米诺王的宫殿2.、认图:迈锡尼狮子们第四章古代希腊建筑1、古希腊的建筑史分为四个时期:荷马时期(英雄时期),公元前12-前8世纪,古风时期(大移民时期),公元前7-前6世纪,古典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2、古典时期是希腊文化的极盛时期,这时期,圣地建筑群和神庙建筑完全成熟,建造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建造了古希腊神庙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中的帕提农(Parthenon)庙。
[优质文档]中外建筑史考试重点及复习资料
![[优质文档]中外建筑史考试重点及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299b11caf45b307e971972a.png)
中外建筑史重点第四章:古代希腊的建筑第五章一:圣地与庙宇建筑的型制及特点(包括庙宇平面形制隆重程度及典型实例)圣地:德尔菲的阿波罗圣地(公元前5世纪)位于狭窄而陡峭的陡坡上宽度不足14米,两侧是250——300高的壁立悬崖 庙宇:形制,围廊式,两进围廊式,假两进围廊式。
海神波塞顿庙(公元前444)是围廊式庙宇的最高成就。
公元6世纪的以佛所第一个神阿丹密斯庙(台基尺寸55.10m 乘以109.20m )萨默斯的第三个天后赫拉庙(54.58m 乘以110.5m )都是两进围廊式 (41页) 二;希腊三柱式的特点及风格(包括默画出三种柱式简图)以及柱式产生的原因; 【多利克, 爱奥尼 ,科林斯 】 1、风格:独立性、一贯性、稳定性 2、特点:【多利克】没有柱础,比例粗壮;开间小;檐部较重;柱头简单刚挺倒立的圆锥台;外轮廓上举;及少线角;收分和卷杀都较为明显。
【爱奥尼】有柱础,比例修长;开间较宽;檐部较轻;柱头精巧柔和的旋涡,外轮廓下垂;多种复合的曲面线角。
【科林斯】其柱头为倒钟形,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
3、产生的原因:1)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和技术发生变化,采用柱式系统,发展梁式结构 2)装饰雕刻与建筑密切结合 三:雅典卫城的主要内容及建筑成就(包括绘制帕提农神庙外观或立面)(53页) 1、主要内容;卫城布局特点;a筑安排顺应地势、主次分明b2.建筑成就; 第五章:古代罗马的建筑一:各种建筑类型及建筑特点(包括古典柱式的概念,对于{5}种柱式的发展以及新形成的柱式构图形式<如券柱式>等内容); 1、建筑类型: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
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寺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2、特点: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
山建成人教育《中外建筑史》课程知识要点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外建筑史》课程知识要点1. 建筑最基本的结构方式有两种拱券和梁架。
2. 汉代《考工记》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成为历代宫殿建设和城市规划的法规。
3.古埃及方尖碑是太阳神阿蒙的标志,通常高10-20米,下大上小,顶部为金字塔形,镀金,横断面成正方形。
4.由波洛米尼设计的罗马圣卡罗教堂,室内几乎没有一条直线,装饰复杂,富丽堂皇,它是巴洛克风格的典型代表。
5.1923年柯布西埃出版了《走向新建筑》一书,表明现代建筑运动高潮的到来。
6.罗马圣彼带大教堂的最早设计师是拉斐尔。
7.CIAM第四次会议主题是城市规划。
8.著名的罗马大角斗场的叠柱式由下而上的柱式依次是塔司干、爱奥尼、科林斯、科林斯壁柱。
9.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建了德国魏玛建筑学校,又称包豪斯。
10.我国古建筑之特有构件斗拱的普遍使用开始于汉朝。
11.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分制”,清代用“斗口制”作标准。
12.《清式营造则例》是梁思成(人名)根据《工程做法则例》编著的。
13.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金箱斗底槽”。
14.雅典卫城的总负责人是费地,它的主题建筑物是帕提农神庙。
15.大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有主要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
16.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在建筑房屋时就离不开技术、形象和功能三个方面方面的因素。
17.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在秦汉的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
18.“择中”思想见于《周礼考工记》一书,其中的“国”指城池。
19.清式七檩举架的飞檐为三五举,檐步为五举。
20.公共浴场建筑作为一个交际和政治场所,兴起于古罗马时代。
21.中国最早的佛寺是建于北魏朝的洛阳白马寺,现存元朝以前最大的佛殿是唐朝的佛光寺大殿。
中外建筑史》复习资料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1.抬梁式:梁柱结构体系,靠自重来稳定建筑,多用于官式建筑和北方民间建筑,用材较大,可以取得较大的空间跨度,空间相对灵活,但是对材料要求比较高,耗材较多。
2.斗拱: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
由斗、拱、昂、枋4类分件组成。
在结构上挑出以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到柱上,其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的过渡,同时,还作为封建社会森严等级制度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
3.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
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
由于此法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所以明代以后逐渐减弱最后废弃不用,代之以增加穿枋和改进榫峁等办法来保持木构架的稳定性。
4.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
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5.草栿:在平闇、平棊(音其qi)上看不见的栿,由于看不见,所以制造粗略,未经任何艺术加工,制作潦草,故称之为草栿6.巴西利卡:古罗马的巴西利卡是用做法庭,商业贸易所或会议厅的大厅。
平面是长方形,两段或一端有半圆形龛。
主体大厅被两排柱子分成三个空间或被四排柱子分成五个空间,中央比较宽的是中厅,侧廊窄,中厅比两侧高入口通常在长边。
这种建筑容量大,结构简单,后来成为基督教堂的基本形式,古罗马的巴西利卡主要采用混凝土结构建成,主要承重结构为墙面和粗大的柱子7.帕拉第奥母题:帕拉第奥创造的一种券柱式构图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券柱式,具体做法:在两柱子中央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而把券脚落在两个独立的小柱子上,上面架着额枋,小额枋之上开一个圆洞,每个大开间里有三个小开间。
它影响到后来许多的大型建筑设计。
8..斗拱: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建筑史》习题集第一章溯源——原始建筑艺术一、单项选择题1.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原始社会中国南方()形式发展的见证。
A.穴居B.湖居C.巢居D.蜂居2.西安半坡遗址是原始社会中国北方()形式发展的见证。
A.穴居B.巢居C.湖居D.蜂巢居3.印度、巴比伦和罗马人热衷于(),这种自撑式弧形结构使得建筑在跨度和高度上不断增加。
A.拱券B.梁架C.湖居D.蜂居4.原始人出于对死者的怀念,堆起象征永恒的(),形成了最初的墓葬。
A.穴居B.巢居C.湖居D.石台二、多项选择题1.《易·系辞》中的“昔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指的是原始社会的()居住形式。
A.湖居B.巢居C.穴居D.帐篷2.原始社会居住建筑了常见类型有()。
A.穴居B.巢居C.石环D.湖居3.原始巨石建筑的形式有()。
A.石柱B.列石C.石环D.石台4.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架形式是()。
A.抬梁B.穿斗C.石环D.石台三、填空题1.建筑最基本的结构方式有两种:和。
2.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在建筑房屋时就离不开技术、形象和三个方面方面的因素。
3.原始社会纪念性的石柱、列石、石环、石台一般规模巨大,称为。
4.英国的石环可以称为原始神庙的雏形。
5.马耳他岛上有许多史前庙宇,它们通常由两个小庙和组成。
6.法国的巨石建筑之高大令人惊叹,其中最大的一个整石柱直径4.28米,高19.2米,重达260吨。
四、名词解释1.英国索尔兹伯里石环答案第一章溯源——原始建筑艺术一、单项选择题1. C 2.A 3. A 4. D二、多项选择题1.BC 2.ABD 3.ABCD 4.AB三、填空题1.梁架拱券2.功能3.巨石建筑4.索尔兹伯里5.圆形前院6.布列塔尼四、名词解释1.英国索尔兹伯里石环英国索尔兹伯里的石环高5米、直径约32米,当中有5座门状的石塔。
据推测,石环中的石杆与石门的排列形状与间距,与在每年主要节日中太阳与月亮起落时所投的影有关。
在那些日子里,每当日出时,最高的一座门状石塔的横梁就变成太阳的祭台,因此,它可算是神庙的雏形。
第二章中西建筑艺术总体特征的差异一、单项选择题1.汉代《考工记》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成为历代宫殿建设和城市规划的法规,其中“左祖右社”是指()。
A.城市平面呈正方形B.宫殿要中轴线对称C.城市平面边长九里D.宫殿的左边(东)是祖庙,右边(西)是社禝2.汉代《考工记》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成为历代宫殿建设和城市规划的法规,其中“前朝后市”是指()。
A.城市平面呈正方形B.宫殿南面是举行朝会,议政之所;宫殿后面是市场C.城市平面边长九里D.宫殿要中轴线对称二、填空题1.汉代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成为历代宫殿建设和城市规划的法规。
2.中国建筑史上最早的祖宗之法是被周天子纳入礼制的,因原书散失,汉代起便以代之。
3.中国建筑体系和空间传统从夏朝开始一直演绎至明清,这种发展是有序的、承上启下的渐进,而西方建筑则表现出风格变革的多样性。
4.西方古典建筑是指肇始于,以古典美学为设计思想、以为主要造型特征、以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古代建筑。
5.建筑的发展是一种有序的、承上启下的渐进,而建筑的发展则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过程,在批判中创新,表现出风格变革的多样性。
6.斗拱由最初的结构构件到趋于装饰化,其造型在汉魏时、唐辽时、两宋时、明清时。
7.中国古代建筑的大屋顶从汉唐到明清,其坡度越来越,出檐越来越。
三、简答题1.简述中西方传统建筑主要材料的区别。
2.简述中西方建筑的发展差异。
答案第二章中西建筑艺术总体特征的差异一、单项选择题1. D 2. B二、填空题1.《考工记》2.《周礼·冬官》《考工记》3.木结构院落4.希腊古典时期古典柱式石材5.中国西方6.古拙遒劲舒展柔靡7.陡小三、简答题1.简述中西方建筑的发展差异。
中国木结构建筑体系和院落空间传统从夏朝开始一直演绎至明清,这种发展是有序的、承上启下的渐进,而西方建筑的发展则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过程,在批判中创新,表现出风格变革的多样性。
中国古代建筑用材以木和土居多,石盖屋是不吉利的,而西方古代建筑用材多为石材。
我国传统文化更加强调新陈代谢,我国建筑思想与西方迥然不同之处首先是“不求原物长存”。
其次是我国古建筑很注重色彩的应用,另外,我国古代建筑的修葺原物之风远不及重建之盛。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建筑以群体取胜,注重虚实结合,以内收的凹曲线与依附大地、横向展开的形象特征表达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念。
而西方古代建筑非常强调建筑的个性,重要建筑往往有着巨大的体量与超然的尺度;在造型上,西方建筑以纯几何形式的基本造型元素、凸曲线和凸曲面的外张力(如穹窿顶)赋予建筑一种力度,表现人类的力量和智慧;西方人常常不在乎建造的时间,年复一年,甚至一代接一代完成那些不朽的业绩。
第三章守望和谐——古埃及建筑艺术一、单项选择题1.古埃及陵墓的最初形式叫做()。
A.阿布辛贝勒B.玛斯塔巴C.方尖碑D.卡纳克2.古埃及()大石窟庙的正面完全是从峭壁上凿出,高30米,宽35米,成梯形。
A.阿布辛贝勒B.德·埃·巴哈利C.方尖碑D.卡纳克3.古埃及柱子样式总体上可分成盛放式和()两大类。
A.组合式B.三角式C.塔司干式D.颈束式二、填空题1.古埃及是太阳神阿蒙的标志,通常高10-20米,下大上小,顶部为金字塔形,镀金,横断面成正方形。
2.第一座石头金字塔就是萨卡拉的金字塔,它的造型就像用六层的叠加在一起。
3.继昭赛尔金字塔之后,金字塔的型制还在探索,出现过层的麦登金字塔和的达舒尔金字塔,直至金字塔群的建造,才使金字塔确立了最简洁醒目、最有感染力的构图。
4.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位于吉萨的金字塔,塔高米。
5.在一条纵轴线上依次排列高大的门、围柱式院落、大殿和密室,这是古埃及建筑的形制。
四、名词解释1.方尖碑2.阿布辛贝勒大石窟庙五、简答题1.简述古埃及的建筑成就。
答案第三章守望和谐——古埃及建筑艺术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D二、填空题1.方尖碑2.昭赛尔玛斯塔巴3.三两折式吉萨4.胡夫146.6 5.神庙四、名词解释1.方尖碑古埃及方尖碑是太阳神阿蒙的标志,通常高10-20米,最高的可达50米。
方尖碑下大上小,顶部为金字塔形,镀金,其横断面呈正方形,方尖碑细长比一般为9:1-10:1,用整块花岗岩制成,碑身可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2.阿布辛贝勒大石窟庙古埃及新国王时期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为庆祝自己登基34周年,在尼罗河一个转弯处的悬崖上,修建了阿布辛贝勒大石窟庙,它最杰出的正面完全是从峭壁上凿出的,高30米,宽约35米,呈梯形。
在这个正面上凿出4尊20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坐像,端庄稳定,十分雄伟。
在他的小腿旁边雕着3个小小的立像,是他的妻子、儿子和女儿,他们把拉美西斯二世坐像反衬得高大庄严。
在中央入口旁边还有一些代表臣服的敌人的小雕像,入口正上方的龛里有太阳神的雕像。
每年春分和秋分时,初生的太阳的第一道光线一直可照到圣堂正中的拉美西斯像上,而死神奥西里斯则像永远笼罩在黑暗中,它再次证明古埃及人在建筑中善于利用自然现象。
五、简答题1.简述古埃及的建筑成就。
答:雄伟的金字塔和太阳神庙是古埃及建筑最突出的成就,那些庞大的形体和纪念性的效果令人叹服。
在神庙中,古埃及发展成一条纵轴上依次排列高大的门、围柱式院落、大殿和密室的序列。
古埃及的石建筑在当时具有相当水平,并为早期柱式系统奠定了基础。
在建筑装饰上不仅应用大量独立浮雕和外墙浮雕,而且还在室内应用了鲜艳的色彩和图案。
第四章长河落日——古西亚建筑艺术一、填空题1.又称月神庙,建于公元前2125年,是可考的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
它气势恢宏,台体共分层,四层台面色彩由下至上分别为、、和,分别寓意地下世界、人间、天堂和太阳。
二、简答题1.简述古西亚的建筑成就。
答案第四章长河落日——古西亚建筑艺术一、填空题1.乌尔观象台四黑红青白二、简答题1.简述古西亚的建筑成就。
答:古西亚的建筑成就在于创造了以土作为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方法。
古西亚建筑发展了券、拱和穹窿结构,随后又创造了可用来保护和装饰墙面的面砖与彩色琉璃砖,这些成就对后来的拜占庭和伊斯兰建筑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五章诸神的景观——古希腊建筑艺术一、多项选择题1.雅典卫城建筑群的主要建筑有()。
A.卫城山门B.胜利神庙C.伊瑞克先神庙D.帕提农神庙2.希腊柱式将柱子分为三部分:()。
A.支柱B.柱头C.柱身D.柱础二、填空题1.代表着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塑的最高成就。
2.希腊著名的三大柱式是柱式、柱式和柱式。
三、名词解释1.柱式2.狮子门四、简答题1.请分析希腊多立克柱式的形象特点。
2.请分析希腊爱奥尼柱式的形象特点。
3.请分析希腊科林斯柱式的形象特点。
第五章诸神的景观——古希腊建筑艺术一、多项选择题1.ABCD 2.BCD二、填空题1.雅典卫城2.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四、名词解释1.柱式为了追求建筑物的优美比例,追求构件和谐匀称和端庄的形式,石建筑的各组成部分,如檐部和柱子之间,以及各组成部分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了定型的做法,我们将这种有特定做法的石梁柱体系的艺术形式称为柱式。
2.狮子门公元前13世纪左右,位于希腊本土的迈锡尼城邦崛起,称为爱琴文明的中心,其代表性建筑便是狮子门。
该门宽 3.2米,门洞呈矩形,门上是长4.9米、厚 2.4米、中部高 1.6米的下平上拱的石梁,梁上有一个三角形石板,上面刻着一对雄狮护柱的浮雕,柱子也是上粗下细的,代表宫殿,门前后两侧都是由巨石砌筑的雄伟城墙,它们环山而建,防御性很强。
此门虽属梁柱结构,但门楣上的三角形叠涩券已明显流露出拱券的空间意识,可以说这是西方建筑史上迄今发现最早的拱梁建筑五、简答题1.请分析希腊多立克柱式的形象特点。
多力克柱式通常无柱础,直接放置在基座上,柱高约为柱径的4-6倍。
柱身明显向上收缩,稍有微肿,柱表面饰以20个棱角凹槽。
多立克柱式雄伟、粗壮,象征着男性粗犷、刚毅、率直的性格。
2.请分析希腊爱奥尼柱式的形象特点。
爱奥尼柱式比多立克柱式轻巧、雅致,象征女性,柱身24道凹槽,柱高约为柱径的8-9倍。
柱身收分不太明显,始于1/3柱高处。
柱头有两个卷涡。
3.请分析希腊科林斯柱式的形象特点。
科林斯柱式比爱奥尼柱式更加纤巧,比例也更细长,柱式刻有24道凹槽,柱头有一个饰有美丽毛茛叶的倒钟形花篮。
科林斯柱式亭亭玉立、极为优雅、富有女性温柔之美。
第六章能力至上——古罗马建筑艺术一、单项选择题1.古罗马人善用()结构,它是由放射形排开的楔形拱石之间相互产生张力撑开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