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中汤治疗遗精案

合集下载

《伤寒论》113方——小建中汤,典型医案

《伤寒论》113方——小建中汤,典型医案

《伤寒论》113方——小建中汤,典型医案1小儿习惯性头痛——山田光医案12岁男孩,生来体质虚弱,但最痛苦者;为经常头痛而卧床不起。

体瘦型,面色不佳,很软弱。

脉细,两侧腹直肌痉挛。

投与小建中汤,从就诊当日,只最后一次头痛。

前后共治疗3个月时间,痊愈停药。

(山田光胤氏《汉方临床》7卷1号)论:脉细,木郁之脉。

两侧腹直肌痉挛,此应是少腹弦急之象。

此是小建中汤的典型依据,如桂枝龙牡汤提纲,少腹弦急。

可为什么会头痛?伤寒,脉细,属少阳?少阳经病,无少腹弦急。

此就是虚病。

脉细木旺虚,为什么会头痛?胃逆不降,头上壅塞不通?另外日本医家,用经方治疗小儿各种病,是一个长处,辨证也很准确,好多治愈的医案,都是各种各样的小儿杂病。

2眩晕——熊东明医案邓某某,女,50岁。

因常发头晕眼花、四肢麻木而来诊。

初诊时需人扶持步行,消瘦,面色暗灰,眼青唇白,神疲寡言,说话极费力气。

诉常有眩晕,坐时亦需人扶持,否则易倾倒,不欲食,大便难,小便微黄。

舌苔白,脉沉迟。

西医一向诊断为高血压病,中医辨为脾胃虚寒,拟小建中汤加减:桂枝15克,生姜24克,白芍18克,炙甘草15克,大枣30克,党参30克,麦芽糖30克(溶服)。

水4碗煎服8分,温服。

另配吉林参6克炖服。

3剂后病情大有好转,头晕减轻,食欲增加,体力增强。

以后继续用小建中汤加减,一月后症状基本消失。

[新医学1975,(12):592]按语:本案为气血两亏,清窍失养而眩晕,《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故治以小建中汤补养气血,健脾益胃,以治其本。

(熊东明.小建中汤新.新医学.1975.12:592)《名医经方验案》《伤寒名医验案精选》《伤寒论方医案选编》论:沉迟者,脾胃之虚寒,也没有姜附。

沉迟者,气血两亏之病。

此脉象为“迟”,正常来说,脉法:迟为脏寒。

此脏也包括胃,也可以理解成脏腑之寒。

而用小建汤治愈者,此迟为营气虚竭之义。

从虚劳理解。

中医治疗遗精的案例

中医治疗遗精的案例

中医治疗遗精的案例中医治疗遗精的案例引言:遗精是指男性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夜间或白天因性兴奋而导致的精液流出,严重影响男性身心健康。

中医认为,遗精是由于肝肾不足、心神失守、脾虚湿滞等原因所致。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名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中医治疗遗精的方法和效果。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李某,男性,21岁主诉:遗精已有两年多时间,频率较高就诊时间:2021年3月初步诊断:肝肾不足、心神失守、脾虚湿滞治疗过程:1.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我们为其开出了一副中药方剂。

主要成分包括当归、黄芪、白术、茯苓等。

这些药材具有补血益气、健脾化湿等功效,能够有效改善肝肾不足、心神失守和脾虚湿滞等病因。

患者每天服用两次,每次15克,连续服用一个疗程(30天)。

2.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是治疗遗精的重要环节。

我们建议患者多吃一些具有益气补肾、健脾化湿作用的食物,如山药、红枣、芡实等。

同时,避免过度饮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3. 精神调理中医认为,心神失守是导致遗精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同时,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散步、听音乐等。

4.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遗精的常用方法之一。

我们对患者进行了经穴刺激和艾灸治疗。

主要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气海等。

针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调和,缓解肝肾不足等病因。

治疗效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遗精症状明显减轻。

每周遗精次数从原来的3-4次降至1-2次。

同时,患者感觉身体比以前更加健康,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善。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遗精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结论:中医治疗遗精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治疗过程中,中药调理、饮食调理、精神调理和针灸治疗等方法可以相互协同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需要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治疗,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薛生白医案遗精原文及翻译

薛生白医案遗精原文及翻译

薛生白医案遗精原文及翻译《薛生白医案-遗精》是明代医学家薛生白所著的医案集之一。

该医案以遗精为主题,探讨了遗精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下是《薛生白医案-遗精》的原文及翻译,并提供相关参考内容。

原文:少弱年遗精陈某,年十七,身体较为消瘦,行动多有倦怠。

所以常有遗精之症,每以夜间,即作梦便自不禁而遣。

审其脉,膀胱经余寒,脖项亦冷,鼻息涌然。

视其舌苔,面赤若血,其牙痕紫,以成盏大。

治之用草陈虚勉湯、苡实勉湯、牡蛎勉湯消寒剂五分,乌苏膏水二分熏洗,盛媾於寒助阳愈。

三两日之久,贞观之精益也。

如不愈当择纳尸法焉。

翻译:少年弱体遗精陈某,年仅十七岁,身体比较消瘦,行动常感倦怠。

因此时常出现遗精的症状,每当夜间梦中,不禁自行遗泄。

查其脉搏,膀胱经有寒余,颈项也感觉冰冷,鼻息有涌动的感觉。

观其舌苔,面色红如血,其牙痕紫黑,大小如酒杯。

治疗上使用草陈虚勉汤、苡实勉汤、牡蛎勉汤消寒剂五分,乌苏膏水二分熏洗,同时进行寒冷剂的盛媾。

经过三五天的时间,遗精症状有所缓解。

如果无法治愈,就要考虑采取纳尸法治疗。

参考内容:1. 医案分析:该医案的主题是遗精,作者通过描述病人症状,如体瘦、倦怠、遗精发生的时机和情况等,揭示了遗精的病因和病机。

例如,通过观察脉搏和舌苔等,可以判断出膀胱经余寒、淤血不畅等病机,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2. 治疗方法:在治疗上,作者采用了草陈虚勉汤、苡实勉汤、牡蛎勉汤消寒剂,以及乌苏膏水熏洗等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温补肾阳、消除寒冷等作用,来改善遗精症状。

3. 预后评价:该医案在治疗后通过观察贞观之精益,即病人的症状有所缓解,可以判断治疗有效。

但同时提到如果无法治愈,就要考虑采取纳尸法治疗,这暗示了治愈遗精症状的难度和严重性。

4. 医案的启示:该医案通过对遗精症状、脉搏、舌苔等的观察分析,提供了一种治疗遗精的方案。

同时也提示遗精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健康问题,如果无法治愈,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总结起来,《薛生白医案-遗精》通过描述病人症状、采用中药治疗、观察预后等方面,阐述了遗精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对于临床医学研究和诊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脾虚遗精案例

脾虚遗精案例

脾虚遗精案例
脾虚遗精是一种常见的男性健康问题,通常表现为精液自发流出或者在睡眠中遗泄。

脾虚遗精是由于脾脏功能失调,导致精液失于控制而产生的症状。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脾虚遗精的实际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小明,22岁,从大学开始就出现了频繁的遗精现象。

他平时精神不济,容易疲劳,食欲不振,大便溏薄,面色苍白,舌质淡白,脉弱。

经过中医辨证分析,小明被诊断为脾虚遗精。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运化无力则易生湿邪,湿邪内生则易伤精,故脾虚为遗精的常见证候。

为了治疗脾虚遗精,小明开始接受中医调理。

中医治疗脾虚遗精的原则是健脾益气,固精止遗。

医生为小明开具了健脾益气、固精止遗的药方,并建议他在饮食上注意调理,多食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糯米、小米、莲子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小明的症状明显好转。

他的精神状态有所提升,疲劳感减轻,食欲增加,大便恢复正常,面色也有了些许红润。

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医生发现小明的遗精现象明显减少,脾虚遗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脾虚遗精并非不治之症。

中医治疗脾虚遗精的方法是通过调理脾气,增强体质,来达到固精止遗的目的。

同时,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加强脾气,促进康复。

总之,脾虚遗精是一种可以通过中医治疗有效控制的疾病。

对于患有脾虚遗精的患者来说,及时就医,进行中医调理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也是帮助康复的关键。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可以帮助更多患有脾虚遗精的患者早日康复。

千古名方小建中汤,虚劳里急,四肢酸疼、烦热,抓住病机是关键

千古名方小建中汤,虚劳里急,四肢酸疼、烦热,抓住病机是关键

千古名方小建中汤,虚劳里急,四肢酸疼、烦热,抓住病机是关键千古名方“小建中汤”,在临床上具体怎么辨证,怎样应用?我们先看看关于小建中汤的原文。

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从这个条文上,我们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抠一抠。

小建中汤能治什么病?它的本质是什么?以前讲过,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小肠壁的痉挛。

虚劳里急。

虚劳,又虚又劳累,这就虚劳吧。

通俗点说,看着身体比较弱。

在《金匮要略》这一篇里,仲景先师把这一篇叫血痹虚劳篇,什么意思呢?仲圣认为虚劳的本质是血痹,也就是血脉闭阻,才会出现虚劳。

在小肠儿这个地方,因为血痹才造成虚劳的病症。

因为血痹,我们营养供不进去,产生的虚劳。

小肠壁的痉挛,就造成不仅仅是细胞儿得不到营养,出现了虚劳,全身各地方都得不到营养,或者不容易得到营养。

同时我们还有里急的感觉,肚子疼。

里急,代表什么呢?坠坠的里头不舒服,里头急躁,肚子里头急。

要不就是肚子里头咕噜,要不就是想拉肚子,要不就是肚子阴阴的不舒服,总之里急就是肚子不舒服。

悸,就是悸动,心慌心悸,惊悸不安,这样的感觉。

心哪儿悸呢?可能是心中悸,也可能是心下悸,就是胃口这一块儿空落落的不舒服。

心慌心悸,我们可以用桂枝甘草汤,那是一种胸满心悸的情况。

这个悸,也是心慌,心悸,但它不是胸满、胸闷,但是它也不舒服,心脏、心下有不舒服的这种悸动感。

衄,就是有出血的症状。

尤其以鼻子经常出血,有的小孩儿经常鼻出血,甚至不仅仅是鼻出血,可能还有其他出血的症状,身上出血的症状,有血斑,经常一碰就血瘀。

不小心碰了一下,然后造成皮肤或者是体表的淤血,有的人很快就好了,有的人就好不了,这也叫衄。

经常牙龈出血,一刷牙就有出血的症状,这也叫衄。

古代还有一种病,传染病,叫黑死病。

它不断地从里往外渗血,渗到皮肤上以后,皮肤干燥了,就把这个血干在皮肤表面了,成黑色的了。

例如,鼠疫,这样的传染病,欧洲叫黑死病。

治疗遗精案例

治疗遗精案例

治疗遗精案例遗精,又称夜遗精、遗精症,是指男性在夜间睡眠中因性兴奋而导致的精液自动排出的一种生理现象。

在中医理论中,遗精被归为“精室虚损”范畴,即肾精亏虚所致。

遗精不仅会影响男性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问题。

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遗精对男性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例治疗遗精的案例,希望对有类似问题的人士有所帮助。

患者李先生,30岁,因遗精问题前来就诊。

李先生平时工作繁忙,长期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生活压力较大。

他反映近半年来遗精频繁,每周至少发生2次,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同时,李先生还出现了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精神疲乏等症状。

经过详细的中医辨证分析,我诊断李先生属于肾气不足、肾精亏虚所致的遗精症。

因此,针对他的病情,我制定了中药调理方案,并结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首先,针对李先生的肾气不足问题,我开出了补肾益精的中药方剂,包括枸杞子、肉苁蓉、淫羊藿等药材,以温补肾阳、固精止遗。

同时,我还建议李先生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此外,我还指导他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其次,针灸疗法也被纳入了治疗方案。

我采用了“补肾经”、“固本固精”等穴位进行针灸,以强化肾脏功能,增强体内阳气,改善遗精症状。

每次治疗后,李先生都会感到身体有所改善,精神状态也有所提升。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李先生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

遗精的频率明显减少,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不适感也有所缓解。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李先生的遗精症状基本得到了控制,整体身体状况也有了明显改善。

治疗遗精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中医治疗需要患者配合饮食调理、作息规律等方面的调整。

同时,也需要患者有耐心和信心,不断坚持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中医治疗遗精是一个综合调理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药物治疗、针灸疗法、饮食调理、作息规律等。

希望患有遗精问题的朋友们能够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中医治疗,早日摆脱烦恼,重拾健康。

古人用2味中药治遗精,聪明的某省人已经把它煲汤了

古人用2味中药治遗精,聪明的某省人已经把它煲汤了

古人用2味中药治遗精,聪明的某省人已经把它煲汤了《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关于男子“生、长、壮、老、已”的描述中,有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的概括。

可见,男性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会自然而然出现“精满则溢”的生理现象。

在睡眠过程中精液自动流出称之为“遗精”,如伴有多梦则为“梦遗”,在清醒状态下精液自动流出则称为“滑精”。

西医认为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此没有针对遗精的治疗方案。

但中医对此持有不同观点。

传统中医认为遗精,尤其是遗精过多是一种病态,中医认为精液十分宝贵,“十滴髓生一滴血,十滴血生一滴精”,只有精液“藏泻适度”才能使人延年益寿。

一般在临床中每周遗精超过2次的患者,常常伴有精神萎靡、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中医认为遗精的原因是复杂的,且病程长者多为虚实夹杂,但总的说来不外乎心肾二脏职责失司。

肾阳虚者,精关不固而遗精,常伴随腰膝怕冷、精神萎靡等;肾阴虚者,常常心火亢盛,湿热下扰精室而遗精,常伴随口干口苦、失眠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在这里推荐一首治疗遗精的经典小方,出自《证治准绳》,只有两味药(鱼鳔胶、沙苑子),名曰“聚精丸”。

原书中是将鱼鳔胶与沙苑子大致按照2:1的比例做成丸药,但在《本经逢原》中,则改为汤剂,用量为“鱼鳔60g,沙苑子12g”。

沙苑子性微温味甘,补益肝肾、明目固精;鱼鳔胶性平味甘,补肾益精,滋养筋脉。

这两味药性味都比较平和,均为药食同源的食材,因此受众人群广泛。

广东民间有一道很有名的汤叫做“沙苑子鱼胶汤”,就是由“聚精丸”演化而来,真心感慨人民群众智慧无穷,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推荐煲汤食材:沙苑子12g,鱼胶60g,瘦猪肉150g,生姜2-3片。

做法也很简单:沙苑子用纱布包裹,鱼胶洗净切片,瘦猪肉洗净不用刀切,与生姜一同放入瓦煲内,加入适量水,沸腾后改文火继续煲3个小时,最后可加入适量食盐、生抽等调味料,进餐时可将鱼胶和瘦猪肉捞出拌酱油佐餐用。

“小建中汤”的三位名医验案

“小建中汤”的三位名医验案

“小建中汤”的三位名医验案导读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临床常用于虚寒腹痛等疾病的治疗。

那么在临床上,伤寒名家都是如何应用此方的呢?跟随本文,来学一学名家医案吧!刘渡舟老先生医案李妇,38岁。

产后失血过多,又加天气严寒,而腹中疼痛,痛时自觉肚皮向里抽动。

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此时,必须用热物温暖,方能缓解。

切其脉弦细而责,视其舌淡嫩,苔薄。

辨为血虚而不养肝,肝急而刑脾,脾主腹,是以拘急疼痛,而遇寒更甚。

为疏:桂枝10克,白芍30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7枚,当归10克饴糖40克(烊化)此方服3剂,而腹痛不发。

转方用双和饮气血两补收功。

按语:本案为典型的虚寒腹痛、由血虚不能养肝,肝急刑脾所致,以腹中急痛,喜温喜按,脉弦而细为特征。

小建中汤在补益脾胃之中兼能平肝胆之气,又能缓解筋脉之拘急,用于本案正中其机。

据刘老经验,治疗脾气虚弱,肝胆气急腹痛,可先服小建中汤,然后再用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效果更佳。

胡希恕老先生医案案1张某,男,42岁,1966年6月10日就诊。

胃脘隐痛反复发作已5年,经检查诊断为“胃粘膜脱垂”近常饿时胃脘痛,恶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溏,日二次行,下肢痪软。

先与附子理中汤治之不效,后细问症。

据有汗出恶风,脉缓,为表虚中寒之证,故予小建中汤: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饴糖45克(分冲)服6剂胃脘痛已,但饿时仍不适,大便溏好转,但仍日二行,再服上方。

7月1日复诊,除大便微溏外,余无不适。

按语:中焦虚寒,胃络失煦而疼痛。

治宜温中寒,缓里急。

附子理中汤虽能温中,但无缓急之功,故用之乏效。

惟小建中汤辛甘化阳而温里,酸甘化阴而缓急,正中病机,故投之痛已。

案2胃脘疼痛刘某,男,46岁,1965年11月30日初诊。

十多年来胃脘疼痛,近来加重,在当地中西医治疗无效,中药多是温中理气、活血祛瘀之品。

西药治疗无效,动员其做手术,因惧怕手术而来京治疗。

近症:胃脘刺痛,饥饿时明显,背脊发热,午后手心发热,有时胃灼热,心悸,头晕,身冷畏寒,汗出恶风,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溏,舌苔白,舌尖红,脉细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建中汤治疗遗精案 
林某,男,18岁,1年前忽发遗精,从每周遗精一二次,进而达到每周四五次之多。

泄精醒后则感腹中拘急疼痛,心悸,手足乏力,舌淡苔白,脉弦细。

病属风邪内扰之遗精,治宜建中益气,平肝祛风。

拟小建中汤加味。

方用:饴糖30g(烊化),党参15g,桂枝、炙甘草、生姜(自备)各10g,白芍20g,大枣4枚(擘)。

3剂,1剂/d,水煎服。

3日后。

病家复诊曰:第1天遗精依然,后两天精止,但腹中时时拘急。

要求索上方于他处点药再服。

20余日后,其父亲来电告曰:20余天来,续服上方,日见起色。

精已止,腹痛痊,迄今已10余日矣。

按:此病家病程1年,更医数10人,细读前方多以补肾固精、交通心肾之品联用,疗效全无,病家几失耐心。

因余之门诊上书“疑难”二字,特来一试。

初次接诊,余颇费思量,安敢轻易处方,推托有急事外出,明日再来。

当夜急索《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一书,仔细推敲,恰遇此证,心中顿觉释然。

察《金匮。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曰:“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而《辑要》中立“风邪内扰遗精”之证型,盖源于此。

且脾居中州之地,主四肢之运,脾虚则贼风易轻而乘之。

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风气通于肝”。

肝者藏魂主梦,风气若扰精室,则梦中失精。

故仿小建中汤之建中益气之法,方中桂枝汤者祛风邪圣药也,倍用白芍以平肝柔肝,使肝风平则肢烦、梦遗自除,加党参乃用其“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镇惊悸,除邪气”之功也。

经解:天之运转之道,春夏秋冬也。

遗精者,朱丹溪曰:主闭藏者肾,主疏泻者肝,二脏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感则动,心动则火亦动,动则精自走。

张景岳亦曰:盖遗精之始,无不病由乎心,正以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心有所动,肾必应之,以至于心火摇于上,相火炽于下,则水不得藏而精随以泻。

观上案之遗精症候,其一,心悸也,心之动也,泄精醒后则感腹中拘急疼痛者,肝之虚动也,何故?肝之养,源于脾之运也,脾之亏,源于阳明之精气也,阳明亏,源于肺之不降也,白芍助其敛降,草枣饴糖滋其精气,桂枝姜助心阳之宣,则肝之养即得,从而腹中拘急解,遗精除。

此天道之理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