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急救知识

幼儿园急救知识

幼儿园急救知识一、碰伤。

基于孩子的身体发育特点,碰伤多数都是头部。2—4 岁孩子头颅占整个身体比重的四分之一,跌倒后头先着地,平地上一般只擦破皮,淤血,如果没有破皮,可迅速采用冷敷的方法,防止皮下继续出血,以达到止血、消肿的目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保鲜袋、毛巾包上冰块,或蘸冷水冷敷5—10分钟。如果有破皮要先清洗创口并检查伤口深度,一般浅表性破皮处理用生理盐水清创,然后贴上创口贴,这样,没有刺激感。孩子跌倒后会因为惊慌、疼痛,基本上都大哭不止了。药物刺激可免则免吧。"

幼儿园急救知识二、跌伤。

这个要注意孩子创伤部位和孩子跌倒损伤后的反应,一般的小伤参照碰伤处理。如果发现孩子跌倒后,有一次性意识丧失,几秒十几秒后才有反应,应该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嗜睡等。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立刻将孩子平送往医院检查处理,严重跌伤昏迷醒来后,观察护理时应每隔一小时叫醒孩子一次或遵从医嘱。

幼儿园急救知识三、骨折。

骨折的孩子孩子跌倒后,一般会身体某部位着地,并且不能立刻爬起来。老师要了解着地部位及当时详情,不要牵拉或强行抱起孩子,让他自己试着起来,并注意观察受伤部位,如腿部、脚等部位发生骨折。

根据外伤暴力程度又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骨折。患儿受伤后未经急救包扎前不要轻易搬动肢体尤其是受伤的肢体,以免引起骨折移位,损伤的血管或神经引起大出血。

对于闭合性骨折先用棍棒或木版固定受伤的部位再及时送到医院处理。

对开放性骨折先在伤口处覆盖消毒过的敷料或纱布包扎伤口止血后再送往医院。

幼儿园急救知识四、烫伤。

冬季孩子穿衣服较多,烫伤机会少一点,特别是广东等华南地区,夏秋春三季就要注意防止烫伤。(1.)开水提前灌入保温桶内,夏季桶盖不要盖严,保

持水温在35 度—40 度左右即可。(2.)夏季厨房烧的菜汤、稀饭、豆浆、牛奶烧开后应该在饮用前晾一会,再分发给各班。(3.)各班老师保持进餐前孩子良好秩序,播放轻松音乐等待开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开饭时应事先把碗分发到桌子中间,然后分别将饭盛到碗内容量三分之二,感觉温度可以,再请孩子轻轻端在自己面前就餐。如果发生烫伤,不要惊慌,立即脱离烧烫伤源,立即用冷水浸冲局部降温,随即脱掉被热源浸透的衣服,再用清洁纱布覆盖伤面,以防污染。轻度烧(烫)伤用烧伤膏涂擦局部。烧(烫)伤面积较大,不要随便涂药,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床单、衣服包裹,送往医院治疗。

幼儿园急救知识五、口腔、鼻腔、耳道、某某异物处理。

(1.)口腔异物。由于孩子神经系统不尽完善,调解机制较差,如果没有好的进餐习惯和秩序,吃饭讲话、打闹、不专心,容易将鱼刺、鸡骨等卡在咽部。发生这种情况后老师不要用土方法让孩子吃口饭,或喝口醋等强行咽下,这样会划伤食道,引起其他疾患。老师应详细了解情况,让孩子张开嘴仔细察看,或带到保健室处理,用镊子将卡在咽部的刺取出。

(2.)气管异物。孩子有时会将比较小的物品放在口腔里含着玩,一不留神或讲话时突然卡到气管里,这时,教师要迅速将孩子倒提起来,双手提住孩子小腿,拍打背部令其咳嗽、呕吐出来。这种情况非常危险,有时瞬间就会夺去孩子生命。应当边救治边请保健医生,并及时送往医院。

(3.)孩子有时也会模仿别人流鼻血塞棉球现象,将能够填入的纸球、黄豆等物品塞进鼻腔、耳朵。小女孩看到母亲上厕所换卫生巾,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大人越躲闪,她越好奇,也找块纸模仿叠成一个小块塞到屁股里。这样的例子很多,发现后一定要请医生及时处理,不可大意。

幼儿园急救知识六、孩子走失。

孩子情绪变化很大,有时因为到班上与老师小朋友交往中发生不愉快,或因父母早上来园时没有讲好条件,送到班上后趁老师不注意,也会返回去找爸爸妈妈。或者在一日活动中某一时刻在院中玩耍,出于好奇从大门口溜走。要教育孩子懂得发生问题求助于老师解决,老师是孩子最信赖的人;牢记父母姓名、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名字;孩子无论在教室,还是在院

中游戏,应该始终在老师的视线之中。出去散步回教室,老师都应该及时清点人数,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特别要强调的是外出散步参观,要善于组织管理孩子,俩人手拉手排成队,能力差的孩子要和班上能力发展好的孩子手拉手。出发前讲清楚纪律要求、教学目的要求。一般 40 个孩子 2----3 名老师带队才能离开幼儿园。外出参观、散步观察前,教师要事先了解散步的环境,周围的建筑环境,设计好路线,然后才能组织孩子外出,一个老师在最前面,一个老师善后,步伐不能太快,压住排头的速度,并随时清点人数。老师引导孩子观察时要随时掌握孩子的兴趣反应等。安排外出参观安全第一,不可掉以轻心。

幼儿园急救知识七、服错药。

应立即催吐,方法有立即喝生蛋清、牛奶、稠米汤或豆浆之类的东西,初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进一步处理,在送医院的同时要将误服药的药瓶带上,供医生抢救用药参考。

幼儿园急救知识八、触电应急。

处理方法:发生触电后,立即使患儿脱离电源,关闭电门或用干木棒等非导电物将肢体与电源接触分开。要分秒必争,电流通过人体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如果儿童倒在电线上或手拉着电线,一时无法找到电源开关,可用木板、凳子拉开电源或用绳子、衣服拧成带子,套在儿童的身上拉离电源,立即检查患儿呼吸、心跳,马上进行人工呼吸。

幼儿园急救知识九、鼻出血。

原因:由于幼儿的鼻腔黏膜血管比较丰富,易扩张若受外伤或常挖鼻孔、打喷嚏,天气干燥时都可致使鼻血管破裂而易出血。

处理方法:若搞不清楚孩子的哪侧鼻出血时用食指和拇指两个手指捏紧幼儿鼻的两侧鼻翼让孩子用口呼吸,按压2-5分钟后即可止血,然后用干净的毛巾帮其清洗干净。对经常鼻出血的孩子让家长在孩子易出血的那个鼻孔擦些红霉素眼药膏同时不断提醒幼儿不要挖鼻孔。

幼儿园急救知识

幼儿园急救知识 幼儿园急救知识一、碰伤。 基于孩子的身体发育特点,碰伤多数都是头部。2—4 岁孩子头颅占整个身体比重的四分之一,跌倒后头先着地,平地上一般只擦破皮,淤血,如果没有破皮,可迅速采用冷敷的方法,防止皮下继续出血,以达到止血、消肿的目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保鲜袋、毛巾包上冰块,或蘸冷水冷敷5—10分钟。如果有破皮要先清洗创口并检查伤口深度,一般浅表性破皮处理用生理盐水清创,然后贴上创口贴,这样,没有刺激感。孩子跌倒后会因为惊慌、疼痛,基本上都大哭不止了。药物刺激可免则免吧。" 幼儿园急救知识二、跌伤。 这个要注意孩子创伤部位和孩子跌倒损伤后的反应,一般的小伤参照碰伤处理。如果发现孩子跌倒后,有一次性意识丧失,几秒十几秒后才有反应,应该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嗜睡等。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立刻将孩子平送往医院检查处理,严重跌伤昏迷醒来后,观察护理时应每隔一小时叫醒孩子一次或遵从医嘱。 幼儿园急救知识三、骨折。 骨折的孩子孩子跌倒后,一般会身体某部位着地,并且不能立刻爬起来。老师要了解着地部位及当时详情,不要牵拉或强行抱起孩子,让他自己试着起来,并注意观察受伤部位,如腿部、脚等部位发生骨折。 根据外伤暴力程度又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骨折。患儿受伤后未经急救包扎前不要轻易搬动肢体尤其是受伤的肢体,以免引起骨折移位,损伤的血管或神经引起大出血。 对于闭合性骨折先用棍棒或木版固定受伤的部位再及时送到医院处理。 对开放性骨折先在伤口处覆盖消毒过的敷料或纱布包扎伤口止血后再送往医院。 幼儿园急救知识四、烫伤。 冬季孩子穿衣服较多,烫伤机会少一点,特别是广东等华南地区,夏秋春三季就要注意防止烫伤。(1.)开水提前灌入保温桶内,夏季桶盖不要盖严,保

幼儿园幼儿急救常识

幼儿园幼儿急救常识 一、烧伤 1、儿童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儿童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假如伤较严重,就要将儿童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应为碰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能够在皮肤的淤血斑处实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假如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假如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假如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理应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对伤口实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假如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儿童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 应为扭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将扭伤的儿童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实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假如儿童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儿童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 家长应为烫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部分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假如起泡,小泡能够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假如创面也比较浅,能够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 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因为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所以,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错误处理: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五、切割伤 家长应为切割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伤口不深,仅仅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能够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有的赃物从伤口处洗出。

幼儿园急救常识的培训_幼儿园安全急救知识

幼儿园急救常识的培训_幼儿园安全急救知识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 去进行急救,可以降低对幼儿的伤害程度。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急救常识的培训,供大家阅读! 一、气管异物 倒拎拍背法:适合用于小年龄幼儿,将其倒提,在两肩胛骨间拍击; 趴卧拍背法:适 合用于大龄幼儿,可让其趴卧在成人腿上,胸部紧贴急救者的膝部,头部朝下,拍其背部。 站位急救法:成人站在患儿身后,双臂围绕幼儿腰部,一手握拳,拳头的拇指顶在患 儿的上腹部(脐稍上方),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后方猛烈挤压上腹部。易进入气管, 随气管扩张改变形状,不易排出而造成危险。一般人常会采用拍打后背的方法来帮助伤者 清除进入气道的异物。但事实上,这种方法对清除像果冻、年糕、汤团等具有一定粘性的 食物所引起的气道阻塞,往往难以见效。可采用哈姆立克急救法。具体的做法是:施救者 站在伤者的后面,以拳头的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伤者肚脐与剑突之间的腹部,另一手 置于拳头上并紧握,而后快速向上方压挤。使横隔膜突然向上,压迫肺部,以使阻塞气管 的异物喷出。 ②鱼刺:急救措施较小的鱼刺,有时随着吞咽,自然就可滑下去了。如果感觉刺痛,可用手电筒照亮口咽部,用小勺将舌背压低。仔细检查咽峡部,主要是喉咽的入口两边,因为这是鱼刺最容易卡住的地方,如果发现刺不大,扎得不深,就可用长镊子夹出。对较 小的细刺,也可用食醋或威灵仙煎汤含漱,效果也较为理想。 注意事项较大的或扎得较深的鱼刺,无论怎样作吞咽动作,疼痛不减,喉咙的入口两边及四周如果均不见鱼刺,就应去医院治疗。当鱼刺卡在嗓子里时,千万不能让患者囫囵吞咽大块馒头、烙饼等食物。虽然有时这样作可以把鱼刺除掉,但有时这样不恰当的处理,不仅没把鱼刺除掉,反而使其刺得更深,更不宜取出,严重时感染发炎就更麻烦了。 二、头部摔伤 一、凡孩子头部着地跌倒或被硬物碰撞头颅,即使当时无任何症状,也应让他安静休息,并注意观察。观察最少需要24小时,若达48小时则更为安全

完整版)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培训

完整版)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培训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安全意识和急救知识,以便在突发事件中采取简单易行的急救措施,降低幼儿伤害的程度,各班级有必要扎实开展安全教育。通过引导幼儿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和自护自救知识,以机智的方式处理异常情况或危险,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处理措施: 一、烧伤的紧急处理 1、如果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脱去附着物。但是,如果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涂抹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情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体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1、如果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处理伤口,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 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救治。 三、扭伤 1、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 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 意不要使绷带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孩子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 的疼痛,说明孩子的病情不仅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四、烫伤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轻疼痛。

幼儿园教师急救培训知识

幼儿园教师急救培训知识 2.脱去除衣服。 3.泡将烫伤部位置于凉水中浸泡。 4.盖应清洁的床单,被子包裹幼儿。 5.送送医院。 6.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通知家长鱼刺卡喉1.安抚幼儿。 2.通知家长 3.送医院耳鼻喉科取出。 4.切不可让幼儿吞食馒头等强行鱼刺推送到胃里,以免进一步划伤食道,加重损伤。 吸入异物、噎食立即送往医院,同时进行以下方法急救:方法1::一名教师抓住幼儿双脚倒提幼儿,另一名教师一手用力拍打幼儿背部,另一教师打开幼儿口腔观察,发现异物喷出立即用食指掏出。 方法2:让幼儿上身向前倾斜,一名教师在幼儿背后,两手置于幼儿上腹部向后上方用适当的力量挤压,另一教师打开幼儿口腔观察,发现异物喷出立即用食指掏出。 头皮血肿 1.立即用手掌按压血肿部位,送保健室加压包扎,冰块冷敷。 2.过24小时候可以热敷。 3.切不可用手揉。 高热惊厥、癫痫发作 1.把孩子放到床上或地面上,解开衣领,将头偏向一侧,如发现口腔、鼻腔有分泌物要尽可能予以清除,取一根

筷子,上面用小毛巾缠绕,然后放到幼儿上下齿之间,以防幼儿咬伤舌头。 2.用温凉水擦拭幼儿头颈部以快速降温。 3.立即送往医院。 关节脱位、骨折 1.发现关节脱位切不可盲目复位,应保持原来姿势加以固定后送往医院。 电击伤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是关键,必须争分夺秒。 一旦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寻找手边不导电的物体比如木棍等挑开电线,或将触电者拨离开电源,绝不能直接接触触电者。 如出现呼吸心跳停止,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很多家庭急救药箱里的东西很多,但不懂急救方法。 欠缺急救常识使得我们很多人在意外发生时手足失措,所以,一本急救手册是最重要的。 一般书店里都能买到急救手册,网上下载装订也可以。 2、体温计使用水银体温计时要先将水银柱甩下,擦去腋下汗水夹10分钟即可;使用电子体温计时,需将探头放在需要测温的位置,直到听见蜂鸣声,读出测量值。 家用电子体温计也有使用寿命,一般在5年左右。 3、创可贴用于小创面、伤口包扎,大中小各种尺寸都要有。 防水创可贴、带药创可贴都要备全。 4、消毒纱布用来覆盖伤口。

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

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 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 幼儿园是孩子们最重要的成长和学习地方,因此了解幼儿园急救知识是每位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必备的技能。下面是一份幼儿园急救知识培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发生意外伤害时的急救流程 1. 保持冷静,评估伤势。首先要确保自己和孩子的安全,在确定安全后,迅速评估伤势的严重程度。 2. 保护受伤部位。如果发现孩子受伤,要立刻保护受伤部位,避免进一步伤害。 3. 做好紧急救护。根据伤势的不同,采取合适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伤口、冷敷等。 4. 寻求医疗救助。对于严重伤势或无法自行处理的伤势,应尽快寻求医疗救助,拨打急救电话或通知幼儿园工作人员。 二、常见意外伤害及急救方法 1. 跌倒:如果孩子跌倒,首先要检查是否有明显骨折或脱臼。然后用干净的布覆盖伤口,用冷水冲洗伤口,并用纱布包扎。 2. 烧伤:对于小面积烧伤,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并擦上烧伤

药膏。对于大面积烧伤或深度烧伤,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3. 溺水:如果发现孩子溺水,应迅速将其从水中救出,并清除呼吸道中的障碍物。然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 4. 中毒:如果怀疑孩子中毒,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中,尽可能多了解中毒的原因和种类,以便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5. 呼吸困难:对于呼吸困难的孩子,要保持他们的头部稍微向前倾斜,以便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呼吸困难严重,建议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三、预防意外伤害的常见措施 1. 如果环境中存在危险物品,如刀具、药品等,应将其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2. 安全设施的使用:确保幼儿园内安全设施的正常使用,如扶手、栏杆、防滑地板等。 3. 清理环境:保持幼儿园的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地面上的杂物、水滴等,以防止孩子滑倒或其他事故发生。 4. 提高幼儿自救能力:教育孩子掌握基本的自救技能,如正确使用急救包、呼救、火灾逃生等。 通过这次急救知识培训,相信大家对幼儿园急救有了初步的了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

当发生紧急事故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呢,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使教师能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去进行急救,降低对幼儿的伤害程度。各班很有必要通过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幼儿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必备的安全和自护自救知识,机智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以下举例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处理措施。 一、烧伤的紧急处理 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 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 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 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 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 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 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 1、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幼儿常见意外伤害急救知识

幼儿常见意外伤害急救知识 1、骨折院前急救方法有哪些? 患儿受伤后未经急救前不要轻易搬动肢体,以免引起骨折移位,损伤血管和神经,引起大出血。显而易见的折断则需要及时治疗。父母应立即打医院急救电话。要做的是举高并固定住肢体,把孩子伤到的肢体用自制夹板固定住。夹板可用木片或折叠起来的报纸或杂志制成,放在受伤的肢体下面或侧面,用三角形绷带、皮带或领带缠住夹板和受伤的肢体。不要缠得太用力,不要用太细绳子,这些可能阻碍血液循环。 2、流鼻血急救措施有哪些? 让孩子的头部保持直立或稍向前倾。如果头部向后倾斜,血液会流入喉咙,容易发生窒息或呕吐。不要捏紧孩子的鼻孔,而是改捏鼻子中间(鼻骨下面),通常需要按压5分钟左右。最好的冷却部位在孩子的前额。如果因为意外而造成的流鼻血,例如:被球打中,或和其他人发生碰撞,可以“冰镇”鼻梁,有助于减轻肿胀。 3.不慎咬碎体温表并吞服了水银急救处理措施有哪些? 迅速清理患儿口腔异物,多嗽口,观察有无口腔出血体温表内的水银不慎被吞服后,汞会与体内含巯基的酶和蛋白质结合,影响其活性,导致重金属中毒。尽管体温表内的汞含量不多,但服用后也会引起口腔炎、急性胃肠炎,表现为口腔糜烂、溃疡,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漱口后喝点蛋清或牛奶,不仅能清除口腔中的残留汞,还能使蛋清或牛奶中的蛋白质与吞服的汞结合,起到保护胃黏膜、减少汞吸收的作用。 4、烧伤、烫伤急救方法有哪些? 脱离烧(烫)伤源,立即用生理盐水或冷水浸冲局部降温,冲洗伤处至少15分钟以上。如果有衣物被粘贴在烧伤处,不可撕破,可用

剪子剪去尚未粘连的部分,用清洁纱布覆盖伤面,以防污染。强酸强碱灼伤,应以清洁冷开水或1:2000高锰酸钾液冲洗后立即送医院处理。 轻度烧(烫)伤用烫伤膏涂局部。如无破裂的水泡,可以在烧伤处涂抹抗生素软膏,覆盖住伤处,并用干燥的纱布绷带包扎伤口。如果水泡破裂或烧伤发生在关节处,尽早送医院治疗,以免在孩子的皮肤上留下疤痕。 5、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处理措施有哪些? 首先要挤出污血,用3%-5%的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冲洗伤口至少要20分钟;最后涂擦浓度75%的酒精或者2%~5%的碘酒。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切记不要包扎伤口。伤者应立刻到医疗门诊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第1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24小时内、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再各注射一次。 6、不管是否有毒,可以吐出来的,让幼儿先吐出来。然后立即送往医院做进一步处理。误吞异物院前急救处理措施有哪些? 把孩子倒拎起来,猛拍其背部;孩子坐在膝盖上或靠在你身上,双手从后楼住孩子,用力压腹部,让异物吐出来。若宝宝吞食的是纽扣、小圆珠等圆形光滑的小东西,一般可给宝宝多吃蔬菜、香蕉,利于随便排出。若宝宝吞进的是一些带尖角的硬的如别针等容易卡住食管压迫气管或刺伤周围大血管,应立即送医院急救。如果是鱼刺的话,不要以饭大口硬吞进去,应先让宝宝张开口观察鱼刺位置,若能取出可及时取出,若太大不便取出了,应及时送医院急救。 7.踝关节扭伤院前处理措施有哪些? 踝关节扭伤后,不要继续行走,也不要揉搓、转动受伤关节,以免进一步加重损伤;应立即用冷毛巾或冰块敷患处,有利消肿、止痛、缓解肌肉痉挛。24小时后方可改为热敷;如果怀疑有内出血,最好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但不要过紧,以免妨碍包扎部位以下的血液循环;

幼儿园保健医急救知识

幼儿园保健医急救知识 一、幼儿园保健医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保障幼儿的健康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幼儿园保健医,掌握急救知识至关重要。幼儿园保健医急救知识的正确应用不仅能及时救治幼儿生命危险,还能有效减轻疾病和伤害对幼儿的危害,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常见的幼儿急救知识 1. 窒息急救 当幼儿突发窒息时,保健医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首先,应让窒息幼儿弯腰俯身,用手轻拍其背部,以尽快排出阻塞物。如果无效,可采用胸部按压法,即用力在幼儿胸骨下方按压,帮助排除阻塞物。 2. 意外伤害急救 幼儿园是孩子们活动的场所,意外伤害时有发生。保健医应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例如,当幼儿受到割伤时,应立即用洁净的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捂住伤口,并用力按压止血。同时,要告知幼儿家长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3. 意外中毒急救

幼儿由于好奇心强,常常会将危险物品放入口中,导致中毒。保健医应该了解常见的幼儿中毒原因和应对方法。例如,当幼儿误食药物后,应立即帮助幼儿吐出残留物,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4. 发热急救 幼儿发热是常见的症状,保健医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首先,应帮助幼儿脱去过多的衣物,保持环境通风。同时,可以用温水擦拭幼儿身体,或者给幼儿用温水浸泡脚部,以降低体温。如果幼儿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告知家长并送往医院就诊。 5. 呼吸急救 幼儿呼吸急救是保健医必须掌握的知识。当幼儿突然停止呼吸时,保健医应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首先,要确认幼儿是否停止呼吸,然后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急救措施。同时,要及时联系120急救中心。 三、幼儿园保健医急救培训 为了提高幼儿园保健医的急救能力,幼儿园应该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基本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实操以及急救器械的使用方法。通过培训,保健医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保护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幼儿急救常识

幼儿急救常识 一、引言 幼儿急救常识是指在幼儿发生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急 救措施,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掌握幼儿急救常识对于幼儿园教师、家长以及其他照看幼儿的人士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急救常识,包括常见的急救项目、急救步骤和必备的急救工具。 二、常见的幼儿急救项目 1. 窒息 窒息是幼儿急救中最常见的情况之一。当幼儿窒息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首先,确认幼儿是否真的窒息,如果幼儿无法发声、咳嗽或呼吸困难,就需要进行急救。然后,将幼儿倒置过来,用手拍击其背部,直到异物排出。如果拍击无效,可以采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2. 意外摔伤 幼儿在玩耍过程中容易发生摔倒或碰撞的意外。当幼儿发生意外摔伤时,应先 安抚幼儿情绪,观察伤势的严重程度。如果只是轻微擦伤或扭伤,可以用冷敷或热敷的方法缓解疼痛。如果伤势较为严重,如骨折或大出血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前,保持幼儿的休息状态。 3. 烫伤和烧伤 幼儿在厨房或接触热水时容易发生烫伤和烧伤。当幼儿发生烫伤或烧伤时,应 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以减少热量传导。然后,用干净的湿毛巾覆盖伤口,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4. 突发疾病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突发各种疾病,如发热、呼吸困难、过敏反应等。当 幼儿突发疾病时,应首先保持冷静,观察幼儿的症状。如果幼儿出现呼吸急促、喉咙肿胀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前,可以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让幼儿保持舒适的体位、给予急救药物等。 三、急救步骤 1. 判断情况 在进行任何急救措施之前,首先要判断幼儿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如果幼儿 没有意识或呼吸困难,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 呼叫急救 在判断幼儿需要急救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幼儿的状况和所在位置。 3. 进行急救措施 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伤口等。 4. 等待急救人员 在进行急救措施后,应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并将幼儿的状况告知他们,以便他 们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四、必备的急救工具 1. 急救箱 急救箱是进行急救的必备工具,里面应包括止血带、消毒棉球、敷料、创可贴、急救药物等。 2. 手机

幼儿园急救的护理知识

幼儿园急救的护理知识 一、常见急救原则 1.保持冷静:在处理急救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和有序,不要惊慌失措。 2.采取措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4.预防二次伤害:在急救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二次伤害,注意握持方 式和动作的柔和。 二、意外伤害类急救 1.跌倒:先安抚孩子情绪,观察是否有严重外伤,如果没有头晕、呕吐、失去意识等症状,可以拍打背部、按摩头部以舒缓疼痛。如果疼痛持 续或症状加重,应立即送医院就医。 2.皮肤擦伤和割伤:清洗伤口并止血,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包扎住伤口,避免感染。 3.扭伤和骨折:在保护伤口的同时,用绷带固定关节。如果疼痛剧烈 或畸形严重,应立即送医院就医。 三、呼吸道窒息 1.对于能够发音和咳嗽的儿童,鼓励其主动咳嗽以排出异物。 2.对于无法发音和咳嗽的儿童,应迅速采取背部拍打和腹部挤压等措 施以尽快排除异物。 3.如果孩子失去意识,应立即掌握CPR技巧并尽快施救。 四、中暑和热伤害

1.将受伤患儿移到阴凉处,并松开衣服,并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拭患儿 的额头、脖子和手腕,以降低体温。 2.让患儿尽量平躺,并给予足够的水分(不要添加盐分)。 3.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呕吐、昏迷等严重情况,应立即送医院就医。 五、眼睛灼伤和异物进入眼睛 1.用干净的纱布或纸巾轻轻擦拭受伤眼,用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 分钟以冲洗灼伤物或异物。 2.如果眼睛疼痛严重或视力丧失,请立即送医院就医。 六、溺水 1.先将受溺的儿童迅速从水中抬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如果孩子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CPR)。 3.送往医院就医。 七、食物过敏 1.观察孩子呼吸是否困难、面部肿胀、皮疹等过敏症状。 3.如果孩子有药物过敏史或严重过敏症状,请立即使用或给予急救药物,如抗组胺药物。 在幼儿园,了解并掌握基本的急救护理知识对教职工和家长是非常重 要的。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迅速地处理急救事故不仅可以保护孩子的 生命安全,还可以减轻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幼儿园应定期进行急救培训,增强全员的急救意识和能力,以保障儿童的健康。

幼儿园保健老师的急救常识

幼儿园保健老师的急救常识 幼儿园作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保健工作十分重要。在这里,保健老师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需要具备基本的急救常识以应对突发情况。以下是针对幼儿园保健老师的急救常识的详细介绍。 一、概述 急救是为了降低病人病情恶化、危害及救治难度,减少生命威胁的紧急处理方式。在幼儿教育场所,保健老师要经常性、正确地运用好急救常识,对急症进行有效应对,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二、常见儿童急救知识 1. 窒息 孩子窒息时要给予人工呼吸:先用手扶着孩子的头并口鼻同时包住,吹入两秒钟,观察胸风运动情况,当胸部上抬时说明呼吸正常,否则要再复出呼吸,直至孩子恢复呼吸为止。 2. 意外出血

当孩子出现出血现象时,保健老师要先用纱布等物尽量蒙在伤口上,用手按住部分,血液流到纱布上即可,若血液不易凝固的情况,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启动救护措施。 3. 食道异物 孩子误食异物时,不能惊慌和胡乱做法导致严重后果,而是要及时进行急救,让孩子平躺,用双手按压孩子腹部,向上推吐,直至孩子呕出异物。 4. 红斑性热病 红斑性热病是一种由缩球菌引起的传染病,孩子出现发烧、咳嗽、喉痛、头痛、高热等症状,保健老师要及时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首先是隔离孩子,切断传播途径,其次是打电话给家长,通知其到医院就诊,同时鼓励孩子多喝水,保持抵抗力。 5. 内科疾病 内科疾病包括心脏病、哮喘、糖尿病等疾病,对于保健老师来说,应急措施是要进行适时的处理,例如心脏病患者呼吸急促时需要让其面朝下半俯卧位,哮喘患者需要留意防止花粉和灰尘等刺激,糖尿病患者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

三、学习培训 幼儿园保健老师需要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自己的急救常识。学习培训 包括以下项目: 1. 急救响应速度 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保健老师需要学会如何迅速响应急救事件,及 时制止并提供帮助。 2. 急救技术操作 幼儿园保健老师需要掌握急救操作技术,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未成年人心肺复苏等常用急救措施。 3. 多种疾病、损伤的认知和判断 保健老师要通过培训了解不同疾病和各种损伤的症状,能够准确判断 病因及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4. 救护车的使用

幼儿园急救小助手:儿童常见伤病急救知识简报

幼儿园急救小助手:儿童常见伤病急救知识简报 幼儿园急救小助手:儿童常见伤病急救知识简报 一、前言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然而,儿童在玩耍和探索世界时 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比如跌倒、被划伤、被烫伤等。作为在幼儿园 工作的老师,急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旨在为幼儿园工作人员提 供一份儿童常见伤病急救知识简报,帮助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迅速地处理伤病事件。 二、创口处理 1. 洗净双手,帮助患儿保持安静,并用清水冲洗伤口。 2. 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避免细菌感染。 3. 若伤口较深或出血较多,应立即送往医院就医。 三、跌倒处理 1. 安慰受伤的儿童,观察并评估伤势。 2. 若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冰敷。

3. 如有怀疑颅内损伤等情况,应马上送往医院。 四、烫伤处理 1. 立即将伤口放入冷水中浸泡,冷却伤口。 2. 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伤口,然后覆盖伤处,避免细菌感染。 3. 送往医院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五、窒息处理 1. 若儿童出现窒息现象,应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如背部拍击法等。 2. 在送医途中,平复患儿情绪,保持呼吸通畅。 以上就是幼儿园急救小助手:儿童常见伤病急救知识简报的主要内容,以期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处理。希望每一位在幼儿园工 作的老师都能够认真对待这份简报,并将急救知识融入日常工作中, 为儿童提供更加安全的学习环境。 【作者观点】 在幼儿园工作的老师们,作为孩子们的守护者和引导者,急救知识的 重要性不言而喻。掌握儿童常见伤病急救知识,不仅能够在紧急情况 下及时有效地处理伤病事件,更能够为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够重视并严格遵守这些急救知识,为孩子们的成

幼儿园应急知识

急救知识培训 儿童意外伤害:又称儿童期意外事故,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各种意外不到的原因突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或死亡,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常见的意外伤害有以下几种类型,其急救方式如下: 一、窒息: 异物进入气管,最初可引起连续刺激性咳嗽,继则出现呼吸困难。可引起窒息死亡。应立即用力拍打后背,借助振动,使异物滑入左右一侧支气管内。缓解窒息,以便争取抢救时间,迅速送往医院。对年龄较小的幼儿在吃饭或游戏时,突然发生异物卡入气管时,首先应将病儿倒立、头向下,拍击胸部,同时用手自下腹部向上腹部推压,以利异物滑到病儿口腔,吐出或咽下。如无效立即送医院抢救。 二、触电急救: 发生触电后立即使患儿脱离电压,关闭电门或用木棒等非导电物将肢体与电源接触处分开。要分秒必争,电流通过人体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如儿童倒在电线上或手拉着电线,一时无法找到电源开关,可用木板,凳子拉开电源或用绳子、衣服拧成带子,套在幼儿的身上拉离电源,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查患儿的呼吸、心跳,如有微弱的呼吸及心跳,马上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应耐心,不可随意放弃抢救机会。在坚持人工呼吸的同时,必须联系急救中心或送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 三、脱臼(脱位): 需要送医院,请外科医生复位。确定脱位后,立即将脱位肢体用三角巾适当

固定后送往医院,争取及早复位,受伤后暂时禁食,以免复位时使用麻醉剂引起呕吐。 四、烫伤: 脱离烫伤源,立即用大量流动冷水浸冲局部降温5-10分钟,随即脱掉被热源浸透的衣服。如衣服和皮肤粘在一起时,切勿撕拉,只能将未粘着部分剪去,粘着的部分留在皮肤上以后处理,再用清洁纱布覆盖伤面,以防污染。 表1 烫伤的分类 第一,Ⅰ度烧(烫)伤:可局部涂烫伤膏药如京万红、清凉油等。 第二,Ⅱ度烧(烫)伤:用干净的纱布、毛巾覆盖创面,切勿弄破和挤压水疱,也不可在创面涂草木灰等不洁之物,将病人平稳送入医院治疗。 第三,Ⅲ度烧(烫)伤:除用干净的毛巾纱布覆盖创面,不能弄破和挤压水疱外,若烫伤面积大,病人烦躁口渴,可少量、多次给淡盐水饮用,速送医院处理。五、鼻出血: 发生鼻出血时,紧张或大哭、用力揉擦鼻子等均会加重出血,这时应安慰幼儿,不要紧张,安静坐下,头部保持正常或稍微前倾的姿势。弄清楚是哪侧鼻出

最新最齐全的幼儿园安全急救培训知识

最新最齐全的幼儿园安全急救培训知识 幼儿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包括自身和环境等多方面。幼儿运动功能不完善,幼儿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幼儿好奇、好动、活泼、易冲动等特点。 一常用的护理技术 1. 测体温 幼儿的体温比成人略高,正常体温(腋表)约为36~37.4℃。一昼夜之间,有生理性波动。给幼儿测体温常用腋表,这样既安全又卫生。测体温前,先看看体温表的度数是否超过35℃。 测体温时应先擦去幼儿腋窝的汗,把体温表的水银端放在腋窝中间,注意别把表头伸到了外面。让幼儿屈臂,教师扶着他的胳膊以夹紧体温表,测5 分钟取出。 2. 物理降温法 幼儿体温超过39℃就属于高热。高热使人感到很不舒服,还会使体内的热量消耗增加,心率加快,消化功能减弱,甚至引起惊厥,所以幼儿发高烧就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常用的退热方法有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对于婴幼儿来说,物理降温的方法更安全。 3. 喂药 新生儿、婴儿或还不懂事的幼儿生病后需要喂药。如果是药片,可将药片研成细小粉末,溶在糖水、果汁等液体中,或用奶瓶像喂奶那样喂进去。如果幼儿哭闹拒绝吃药,就需要固定幼儿头部,使头歪向一侧,左手捏住幼儿下巴,右手将勺尖紧贴孩子的嘴角将药灌入,等孩子将药咽下去以后,放开下巴,再让孩子喝几口糖水,以免药物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对二三岁以上的幼儿就不宜采用此法,应鼓励他们自己吃药,不要吓唬他,也不要把药掺在饭菜里,这样会影响药效。 4. 滴眼药 滴眼药前,一定要先核对药名,防止用错药。教师先把手洗干净,然后用左手食指、拇指轻轻分开幼儿的上下眼皮,让幼儿的头向后仰,向上看。教师右手拿滴药瓶,将药液滴在幼儿下眼皮内,每次1~2滴。再用拇指食指轻提上眼皮,嘱幼儿转动眼球,使药液均匀布满眼内。注意不要点在幼儿眼珠上,否则会引起眨眼,把药全挤了出来。涂眼药膏,最好在睡前涂药。可直接挤在幼儿下眼皮内,闭上眼睛轻轻揉匀即可。 5. 滴鼻药 滴鼻药前先让幼儿平卧,肩下垫个枕头,使头后仰,鼻孔向上。或让幼儿坐在椅上,背靠椅背,头尽量后仰。这样可避免药液流到口腔或仅滴到鼻孔外口。教师右手持药瓶,在距鼻孔2~3cm处将药液滴入。轻轻按压鼻翼,使药液分布均匀。滴药后保持原姿势3~5分钟。 6. 滴耳药 点耳药时,让幼儿侧卧,使患耳向上。如外耳道有脓液,可先用干净的棉签将脓液擦净,再滴药。向下、向后轻拉幼儿耳垂,使外耳道伸直。右手持药瓶将药水滴入外耳道后壁,轻轻压揉耳屏,使药液充分进入外耳道深处。滴药后保持原姿势5~10 分钟。若刚从冰箱内取出滴耳液,要在室温下放一会儿再用,否则会引起不适,甚至发生眩晕。

幼儿园急救常识(全)

幼儿园急救常识(全) LT

了吗? 冲:迅速将受伤部位浸泡于冷水中内,或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 脱:充分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或暂时保留沾粘住部分。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 泡:进一步浸泡于冷水中,可减轻疼痛及稳定情绪。但若烫伤面积广大,年龄较小,则不必浸泡过久,以免体温下降过低,或延误治疗时机。 盖:用清洁干净的床单或布条,纱布等覆盖受伤部位。不要在受伤部位涂抹米酒、酱油、牙膏、浆糊、草药等,这些东西不但无助于伤口的复元,并且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及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和紧急处理。 送:除极小之烫伤可以自理外,最好送往邻近的医院做进一步的伤口处理,若伤势较大需要住院治疗,则最好送到设施条件好、经验丰富的烧伤专科。 五、触电 一旦发生触电,要将其移到通风较好的地方,解开其衣扣、裤带以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如孩子心跳、呼吸停止,要对其坚持长时间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有条件时用凡士林纱布或盐水纱布包扎触电部位,然后视情况送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急救以前要先迅速关闭开关,切断电源;用绝缘物品挑开或切断触电者身上的电线、灯、插座等带电物品。 六、踝关节扭伤 在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先冷敷受伤处,48小时后再热敷;不要随意按摩或推拿受伤部位。必要的话到医院进行X线检查排除骨折。 七、呼吸道气管异物: 气道异物阻塞的紧急处理措施 1、孩子呼吸道被异物阻塞后,应该先检查口腔并设法将异物取出;如果孩子还能说话、哭叫或咳嗽,并能配合大人的指令,应鼓励其尝试用力咳出异物; 2、若有异物,用手挠舌根部,使其呕吐。引起窒息的异物多卡在喉咙,特别像薄膜、果冻类异物,通常只有部分被吸入喉腔,还有部分在声门外,这时用手挠舌根部,有时可将异物咳出。 3、让孩子俯倾并拍背。如怀疑异物吸入幼儿气道,应将其道呈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培训

幼儿园急救常识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增长教师的急救知识,使教师能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去进行急救,降低对幼儿的伤害程度。各班很有必要通过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幼儿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必备的安全和自护自救知识,机智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以下举例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及处理措施。 一、烧伤的紧急处理 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脱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体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 1、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孩子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孩子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错误处理:】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幼儿园教师急救常识

幼儿园教师急救常识 幼儿园教师急救常识 一、烧伤的紧急处理 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脱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体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 1、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孩子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孩子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错误处理:】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五、流鼻血时的急救方法: 1、用冷水在鼻以上的额头部位进行冷敷。 2、捏紧鼻腔,安静地伸长下巴用口进行呼吸,数分钟后便可停止。 3、止血后不要在短时间内再大力地捏擦鼻腔,以免再度流血。如双鼻腔流血,将双手举起,如左鼻腔流血,将右手举起;如右鼻腔流血,将左手举起。此种方法可迅速止血。 4、不要用脱脂棉花或草纸等堵塞鼻腔,因为使用这些多纤维质的东西堵塞时,会因鼻中留下的纤维质,引起再度出血的现象,所以最好用卷扎好的纱布塞入。 六、切割伤 1、伤口不深,只是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消毒后用创可贴或消毒纱布敷盖患处就可以了,这样可防止伤口感染。在清洗伤口时要确保将所有的赃物从伤口处洗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