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见的急救与处理

幼儿园常见的急救与处理

在幼儿园,孩子们活泼好动,意外事故时有发生。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幼儿园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急救处理知识。本文将介绍幼儿园常见的急救与处理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救助孩子们。

一、轻微外伤的急救与处理

1. 擦伤: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清除残留的污垢,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避免感染。若出血较多,应先用消毒纱布进行止血,然后再进行清洗与处理。

2. 碰撞伤:用冷水敷在受伤部位,减轻疼痛和肿胀。如伤处明显红肿,可用冰袋冷敷。

3. 淤血:用温开水浸泡患处,可缓解疼痛。如伤口较大,应立即就医。

二、眼部伤害的急救与处理

1. 异物进眼:切忌用手揉搓眼睛,应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将异物冲出。若无法取出,应及时就医。

2. 眼部烧伤:眼部被化学品烧伤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时间不少于15分钟,然后尽快就医。

三、鼻部出血的急救与处理

1. 让孩子坐直,轻轻捏住鼻孔,避免向后仰头,以防血液流入喉咙

引起呼吸困难。

2. 用冷敷物轻轻敷在鼻梁上,可缩小血管,减少出血量。

3. 若鼻出血时间较长或出血量较大,应及时就医。

四、烫伤与烧伤的急救与处理

1. 轻度烫伤与烧伤: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流动的冷水中冲洗,以降低温度。然后用干净的冷湿毛巾覆盖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切勿用牙膏、酱油等物质涂抹。

2. 重度烫伤与烧伤:切勿用冷水冲洗,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

五、窒息的急救与处理

1. 当发现孩子窒息时,应立即采取背部拍击和人工呼吸的急救措施。

2. 背部拍击:让孩子俯卧,用手掌轻轻拍击孩子背部,帮助孩子咳出阻塞的物体。

3. 人工呼吸:将孩子平躺,托起孩子的下颌,用自己的口对孩子的口,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时间不超过2秒,每分钟进行10-12次。

六、骨折与扭伤的急救与处理

1. 骨折:在固定骨折部位前,应先用纱布或干净的布固定好,然后用棉被或衣物垫好,不要移动伤员,尽快送往医院。

2. 扭伤:立即用冰袋冷敷扭伤部位,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同时,将

受伤的部位抬高,使其保持休息状态。

七、意外中毒的急救与处理

1. 毒物进入口腔:立即用清水漱口,以将毒物冲出。如意识模糊,应立即送往医院。

2. 吸入毒物:迅速将孩子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

总结起来,幼儿园常见的急救与处理包括轻微外伤、眼部伤害、鼻部出血、烫伤与烧伤、窒息、骨折与扭伤、意外中毒等。幼儿园工作人员应熟知这些急救方法,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正确地处理,以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健康。同时,家长也应该了解这些急救方法,以便在孩子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应对。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们在幼儿园中度过快乐、安全的时光。

幼儿园急救知识

幼儿园急救知识 幼儿园急救知识一、碰伤。 基于孩子的身体发育特点,碰伤多数都是头部。2—4 岁孩子头颅占整个身体比重的四分之一,跌倒后头先着地,平地上一般只擦破皮,淤血,如果没有破皮,可迅速采用冷敷的方法,防止皮下继续出血,以达到止血、消肿的目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保鲜袋、毛巾包上冰块,或蘸冷水冷敷5—10分钟。如果有破皮要先清洗创口并检查伤口深度,一般浅表性破皮处理用生理盐水清创,然后贴上创口贴,这样,没有刺激感。孩子跌倒后会因为惊慌、疼痛,基本上都大哭不止了。药物刺激可免则免吧。" 幼儿园急救知识二、跌伤。 这个要注意孩子创伤部位和孩子跌倒损伤后的反应,一般的小伤参照碰伤处理。如果发现孩子跌倒后,有一次性意识丧失,几秒十几秒后才有反应,应该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嗜睡等。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立刻将孩子平送往医院检查处理,严重跌伤昏迷醒来后,观察护理时应每隔一小时叫醒孩子一次或遵从医嘱。 幼儿园急救知识三、骨折。 骨折的孩子孩子跌倒后,一般会身体某部位着地,并且不能立刻爬起来。老师要了解着地部位及当时详情,不要牵拉或强行抱起孩子,让他自己试着起来,并注意观察受伤部位,如腿部、脚等部位发生骨折。 根据外伤暴力程度又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骨折。患儿受伤后未经急救包扎前不要轻易搬动肢体尤其是受伤的肢体,以免引起骨折移位,损伤的血管或神经引起大出血。 对于闭合性骨折先用棍棒或木版固定受伤的部位再及时送到医院处理。 对开放性骨折先在伤口处覆盖消毒过的敷料或纱布包扎伤口止血后再送往医院。 幼儿园急救知识四、烫伤。 冬季孩子穿衣服较多,烫伤机会少一点,特别是广东等华南地区,夏秋春三季就要注意防止烫伤。(1.)开水提前灌入保温桶内,夏季桶盖不要盖严,保

幼儿园常见的急救与处理

幼儿园常见的急救与处理 在幼儿园,孩子们活泼好动,意外事故时有发生。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安全,幼儿园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急救处理知识。本文将介绍幼儿园常见的急救与处理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救助孩子们。 一、轻微外伤的急救与处理 1. 擦伤: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清除残留的污垢,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避免感染。若出血较多,应先用消毒纱布进行止血,然后再进行清洗与处理。 2. 碰撞伤:用冷水敷在受伤部位,减轻疼痛和肿胀。如伤处明显红肿,可用冰袋冷敷。 3. 淤血:用温开水浸泡患处,可缓解疼痛。如伤口较大,应立即就医。 二、眼部伤害的急救与处理 1. 异物进眼:切忌用手揉搓眼睛,应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将异物冲出。若无法取出,应及时就医。 2. 眼部烧伤:眼部被化学品烧伤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时间不少于15分钟,然后尽快就医。 三、鼻部出血的急救与处理 1. 让孩子坐直,轻轻捏住鼻孔,避免向后仰头,以防血液流入喉咙

引起呼吸困难。 2. 用冷敷物轻轻敷在鼻梁上,可缩小血管,减少出血量。 3. 若鼻出血时间较长或出血量较大,应及时就医。 四、烫伤与烧伤的急救与处理 1. 轻度烫伤与烧伤: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流动的冷水中冲洗,以降低温度。然后用干净的冷湿毛巾覆盖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切勿用牙膏、酱油等物质涂抹。 2. 重度烫伤与烧伤:切勿用冷水冲洗,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 五、窒息的急救与处理 1. 当发现孩子窒息时,应立即采取背部拍击和人工呼吸的急救措施。 2. 背部拍击:让孩子俯卧,用手掌轻轻拍击孩子背部,帮助孩子咳出阻塞的物体。 3. 人工呼吸:将孩子平躺,托起孩子的下颌,用自己的口对孩子的口,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时间不超过2秒,每分钟进行10-12次。 六、骨折与扭伤的急救与处理 1. 骨折:在固定骨折部位前,应先用纱布或干净的布固定好,然后用棉被或衣物垫好,不要移动伤员,尽快送往医院。 2. 扭伤:立即用冰袋冷敷扭伤部位,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同时,将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一)简单性创伤 简单性创伤是幼儿园保健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急诊之一。创伤局限于直接受伤处。按创伤性质分为:擦伤、扎伤、划伤、切伤及挤伤等。 1、擦伤: 幼儿奔跑、跳跃时不慎摔倒而蹭破皮肤是常事,尤其在夏季更常见。若伤口较浅,仅仅蹭破了毛皮,只需将伤口处的泥沙等杂物清洗干净即可;若伤口较深或有出血,应先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口,然后用酒精对伤口消毒,处理后无需包扎。 2、扎伤 铁皮、塑料制成的玩具易变形或缺损,锋利的边缘会造成扎伤、戳伤。床席、枕席、床板等的竹刺、木刺有时也会扎入幼儿体内。处理方法是: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顺着刺的方向把刺全部挑拨出来,不应有残留,并挤出淤血,随后用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刺扎入指甲等难以拔出时,应送医院处理。 3、划伤与切伤 幼儿使用剪刀、小刀等或触摸破碎的玻璃器具时,常可能发生划伤或切割伤。处理方法是: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止血后在伤口周围用75%的酒精由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包扎。 幼儿的手指常被门、抽屉挤伤,给幼儿造成痛苦,严重时可出现淤血甚至指甲脱落的现象。对此,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可用如下方法:若无破损,迅速用水冲洗,冷敷,防止局部淤血,并可减轻痛苦;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若出现指甲脱落,应及时就医。 (二)鼻出血 幼儿鼻出血极为常见,其原因有鼻外伤,如鼻挫伤、挖鼻孔、用力抠鼻等引起,另外鼻内异物及感冒发烧等均可引起鼻出血。 鼻出血的部位大多位于接近鼻孔的鼻中隔上,因该处鼻粘膜较薄,血管集中成网,通常把该部位称为“易出血区”。 发现幼儿鼻出血时,应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安慰幼儿不要紧张,安静地等待大人来处理,因为多数幼儿见血会产生恐惧感。

常见的幼儿园安全事故急救方法及措施

常见的幼儿园安全事故急救方法及措 施 常见的幼儿园安全事故急救方法及措施 1.扭伤处理 一立即让患部休息不要过度移动患部。 二对患部施用冰敷以降低肿胀及疼痛。 三抬高患部。 四二十四小时后对患部施以温湿敷。 2. 擦伤(伤口止血)的处理 伤口若有出血情形表浅的划伤和擦伤先用肥皂和干净水清洗伤口然后涂上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扎上绷带。绷带的压力通常能促使血液在伤口处凝固。 出血较多或伤口较深 1、用无菌绷带或干净的衣服牢牢地压迫伤口2、如果伤口在腿上或手上要抬起受伤肢体使伤口高于心脏。 3、经过 3、4分钟的直接压迫后检查一下血是否止住如果血没有止住应该继续压迫伤口如果血渗透了绷带或衣服请

不要把绷带去除而是在上面再加一块绷带如果直接压迫5分钟后仍未止血需赶快寻求医生的帮助同时还要继续压迫伤口过长或者过深的伤口可能需要缝针。 4、一旦血止住用肥皂和干净水或无菌的布轻轻地清洗伤口涂上抗菌软膏以防感染和减少结疤的可能性然后用无菌绷带包扎伤口。5.如果出血不止在出血很多的情况下应采取指压动脉止血法即压迫供应出血区域组织的动脉来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 6.如果擦伤面积太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脏物或受伤位置重要如脸部建议还是带幼儿就医。 3.烫伤处理 1.及时用冷水冲洗烫伤(10-30分钟)。 2.不要用冰块冷敷伤处避免冻伤。 3.不要在伤处涂抹植物油或者其他油脂不仅对伤口无益还容易引起感染。 4.用干净的棉布包裹伤口。 5.如果伤口严重立即到医院去诊疗。 4.吞异物处理

让孩子向左右侧位躺下头向后仰如异物在喉部附近可以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切忌手指在咽喉部乱动以免将异物推向更深处让孩子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按向头部冲击的方向拍其背部四下刘孩子尽量咳出异物不要在孩子直立时拍打其后背这样可能把异物震到气管的更深处如果这些方法不能取出异物就一定要立刻去医院。 5.眼部的异物处理 一可用生理食盐水由鼻侧向外侧冲洗以免冲出来的异物进入另一只眼睛。 二若异物刺入眼球中一定要由医师移除不可随意拔除。 6.鼻出血处理 一头不要向后仰也不要低头向前倾姿势坐下让血液顺利地从鼻腔流出并宽松颈部及胸部衣物二在鼻骨两侧及前额冰敷。 三将骨翼捏住3-5分钟压迫止血。 四可在上唇内放置一块纱布施予压迫帮忙控制出血。

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及急救处理方法

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及急救处理方法 1.跌倒:如果孩子摔倒了,首先要保持冷静,观察孩子是否有任何骨折的迹象。如果孩子能够移动,并且没有明显的骨折症状,可以给予安抚,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孩子不能移动某个部位或者疼痛明显,应该就医检查。 (1)冷静镇定:首先,保持冷静和镇定,以便给予孩子正确的帮助和支持。给予孩子安抚和安慰,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2)观察伤势:仔细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能够移动并且没有明显的骨折迹象,可以继续观察他们一段时间,给予安慰和照顾。然而,如果孩子无法移动某个部位,疼痛明显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3)安全环境:确保孩子所在的环境安全,以防止进一步意外发生。清除周围的障碍物或危险物品,确保地面平整无杂物。 (4)应用冷敷:如果孩子出现肿胀或疼痛,可以应用冷敷物品来减轻症状。用冰袋、冰块或冷湿毛巾等冷敷受伤部位,每次持续约15-20分钟,可重复几次。 (5)观察和监测:继续观察孩子的症状和情况,包括是否出现淤血、肿胀、疼痛或其他异常症状。如果症状恶化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6)就医检查: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症状,如明显骨折、剧烈疼痛、无法移动某个部位、出血无法止住等,应立即就医。专业医生将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2.碰撞:如果孩子撞到了物体,要先观察是否有明显的出血或者严重疼痛。如果有出血,应该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轻轻压迫伤口,并尽快就医。如果没有出血,可以用冷敷物品冷敷受伤部位,减轻疼痛和肿胀。

(1)安全环境:首先,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以防止进一步的碰撞或伤害。清除周围的障碍物或危险物品,确保幼儿园内的区域平整无杂物。 (2)冷静安抚:安抚受伤的幼儿,让他们保持冷静。给予安慰和安慰的话语,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3)检查伤势:仔细检查受伤部位,观察是否有明显出血、淤血、肿胀、疼痛或其他异常症状。如果有严重出血或明显骨折,应立即就医。如果情况不明显或疼痛轻微,可以继续观察一段时间,但仍需密切关注。 (4)温水冲洗:如果有轻微划伤或擦伤,可以用温水轻轻冲洗受伤部位,以清洁伤口并预防感染。注意使用温水而非热水,以免进一步损伤皮肤。 (5)干净包扎:对于出血较多的创口,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消毒纸巾轻轻压迫伤口,以止血。然后进行适当的包扎,保持伤口清洁。如果伤口较大或出血无法止住,应尽快就医。 (6)冷敷处理:如果受伤部位出现肿胀或疼痛,可以应用冷敷物品来缓解症状。使用冰袋、冷湿毛巾或冷冻食品包裹在纱布中,轻轻敷在受伤部位,每次持续约15-20分钟,可重复几次。 (7)就医检查: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恶化,或者存在严重的骨折、头部碰撞等情况,应立即就医。专业医生将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3.划伤:如果孩子被划伤了,首先应该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以清洁伤口并防止感染。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消毒纸巾轻轻包扎伤口,避免进一步感染。如果伤口较大或者流血无法止住,应该就医处理。(1)清洁伤口:用流动的清水轻轻冲洗伤口,以清除杂质和污垢,并帮助预防感染。可以使用适量的温水和温和的无香料肥皂。 (2)停止出血:如果伤口出血,应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消毒纸巾轻轻压迫伤口,以促使止血。注意不要使用力过大,以免造成更多伤害。

幼儿园常见急救措施

幼儿园常见急救措施 幼儿园作为我们最初的学习场所,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 幼儿园的孩子们因为年龄小,身体还比较脆弱,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为了保障孩子的健康 和安全,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急救措施,以便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 时应对。 1. 鼻出血 鼻出血很常见,尤其是在季节变化的时候,因为空气干燥,鼻腔内的血管容易破裂。 如果幼儿园的孩子出现鼻出血,家长和老师可以进行以下急救措施: (1)让孩子坐下来,保持头部稍微向前倾斜的姿势,防止血液倒流至咽喉部,引起呛咳和呕吐。 (2)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轻轻捏住孩子的鼻子,稍微施加压力,但不要用力过猛,避免加重出血。 (3)冰敷法:将冰块或冷水毛巾冰敷于孩子的鼻梁或额头部位,有助于缩小血管,减轻鼻出血的情况。 (4)在严重出血的情况下,需立即就医。 2. 头部受伤 孩子们动作活泼,头部受伤也比较常见。如果幼儿园的孩子摔倒或被撞伤,导致头部 受伤,家长和老师可以进行以下急救措施: (1)及时止血:用纱布或干净的手帕在伤口上轻轻压住止血,防止出血过多。 (2)观察孩子呼吸和意识情况:如果孩子呼吸良好、意识清醒,则可以将孩子安放在平躺的位置上,抬高头部,保持呼吸通畅,观察孩子的情况是否稳定。 (3)如果孩子出现头晕、呕吐、昏迷等症状,则需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在等待医护人员到来的过程中,保持孩子的呼吸通畅,尽量避免搬动孩子以免加重伤势。 3. 烫伤 孩子天真单纯,很容易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触碰到热水或者热食物等,导致烫伤。如果小朋友出现烫伤情况,家长和老师可以进行以下急救措施: (1)先将烫伤部位立刻放入冷水中浸泡,时间至少要达到20分钟以上,用凉水可以 减轻疼痛感,防止烫伤加重。

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及急救处理方法

幼儿园常见意外伤害及急救处理方法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孩子在这里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意外伤害,例如跌倒、被碰撞、烫伤等等。以下是常见的幼儿园意外伤害及急救处理方法: 1.跌倒伤害 孩子跑跳玩耍时,容易发生跌倒。跌倒可能导致擦伤、扭伤、骨折等伤害。 急救处理方法: (1)擦伤:用流动自来水冲洗伤口,清除伤口内异物。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再用胶布或绷带固定。 (2)扭伤:在伤处加压包扎,冷敷或热敷伤处,让孩子休息。 (3)骨折:不要移动患肢,立即拨打120,等待救护车赶到。 2.碰撞伤害

孩子们玩耍时,可能会相互碰撞,导致瘀伤、淤血等伤害。 急救处理方法: (1)用冰敷被碰撞的部位。 (2)如果出现瘀伤或淤血,可用热水泡脚或热敷。 (3)如出现头部碰撞伤害,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是否有脑震荡等情况。 3.烫伤伤害 幼儿园中有许多需要用火的活动,如烧开水、煮食物等,这容易导致孩子烫伤。 急救处理方法: (1)将烫伤部位立即放入流动自来水下冲洗,持续15-20分钟。 (2)用冷水敷被烫伤的部位,尽可能减轻疼痛。 (3)如果伤势严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4.意外中毒 孩子们可能误食或误吸一些危险的物品,如洗衣粉、清洁剂等,导致中毒。 急救处理方法: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将孩子转移到通风处,让孩子吐出误食的物品。 (3)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可以给孩子喝些牛奶或水,以稀释毒物。 5.窒息伤害 幼儿园中的小玩具、小零食等,容易被孩子误吞,导致窒息。 急救处理方法: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如果孩子还能呼吸,让他/她保持坐姿,用力拍打其背部,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一、简单性创伤 简单性创伤是幼儿园保健工作中常见的急诊之一,包括擦伤、扎伤、划伤、切伤和挤伤等。处理方法如下: 1、擦伤:如果伤口较浅,只需清洗干净即可;如果伤口 较深或有出血,应先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口,然后用酒精消毒,无需包扎。 2、扎伤: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顺着刺的方向把刺全部挑 拨出来,不应有残留,并挤出淤血,随后用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刺扎入指甲等难以拔出时,应送医院处理。 3、划伤与切伤: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止血后在 伤口周围用75%的酒精由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包扎。如果出现指甲脱落,应及时就医。

二、鼻出血 幼儿鼻出血极为常见,其原因有鼻外伤、鼻内异物和感冒发烧等。处理方法如下: 1、安慰幼儿不要紧张,等待大人来处理。 2、头略低,张口呼吸,捏住鼻翼,一般压迫10分钟可止血。前额、鼻部用湿毛巾冷敷。 3、出血较多时,可用脱脂棉卷、纱布卷塞鼻,填紧些才能止血。若经以上处理仍血流不止,应立即去医院处理。 4、止血后短时间不可用力揉鼻,也不做剧烈运动,避免再次出血。 三、虫咬伤

幼儿被虫咬伤时,应立即清洗伤口,用冷水冷敷,以缓解疼痛和肿胀。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 幼儿的皮肤娇嫩,容易被蚊子、蜜蜂叮咬或蛰伤。在夏季,蚊虫数量增多,幼儿被叮咬的机会也增加。如果被蚊子咬伤,可以涂抹清凉油或牙膏等缓解痛痒。如果被蜜蜂蜇伤,可以涂抹淡盐水、肥皂水或淡氧水等弱碱性液体,因为蜜蜂毒液呈酸性。如果被黄蜂或马蜂蜇伤,轻者会出现红肿疼痛,重者会有气喘或呼吸困难。此时可以涂抹食醋等弱酸性液体,并及时服用扑尔敏或苯海拉明等药物,必要时就医。 在户外活动中,幼儿有时会被蝎子蜇伤。处理方法是首先用布带扎住伤口上方,防止毒素扩散到全身。然后用力挤压被蜇处周围的皮肤,使含有毒素的血液流出。局部涂抹碱水有一定疗效,如果中毒严重就要及时送医治疗。 眼内异物是常见的问题,如小沙粒或小飞虫等。处理时,要嘱咐幼儿不要用力揉搓眼睛,以免损伤角膜。可以翻开眼皮后用干净的柔软手帕或棉签轻轻擦去粘在角膜表面的异物。如果未能取出异物,幼儿仍感觉极度不适,应该去医院就医。

幼儿园急救措施

幼儿园常用急救措施 一、烧伤 1、孩子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孩子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如果伤较严重,就要将孩子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1、孩子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孩子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孩子送去医院救治。 三、扭伤

1、将扭伤的孩子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进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如果孩子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孩子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错误处理: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五、流鼻血时的急救方法: 1、用冷水在鼻以上的额头部位进行冷敷。 2、捏紧鼻腔,安静地伸长下巴用口进行呼吸,数分钟后便可停止。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一)简单性创伤 简单性创伤是幼儿园保健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急诊之一。创伤局限于直接受伤处。按创伤性质分为:擦伤、扎伤、划伤、切伤及挤伤等。 1、擦伤: 幼儿奔跑、跳跃时不慎摔倒而蹭破皮肤是常事,尤其在夏季更常见。若伤口较浅,仅仅蹭破了毛皮,只需将伤口处的泥沙等杂物清洗干净即可;若伤口较深或有出血,应先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口,然后用酒精对伤口消毒,处理后无需包扎。 2、扎伤 铁皮、塑料制成的玩具易变形或缺损,锋利的边缘会造成扎伤、戳伤。床席、枕席、床板等的竹刺、木刺有时也会扎入幼儿体内。处理方法是: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顺着刺的方向把刺全部挑拨出来,不应有残留,并挤出淤血,随后用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刺扎入指甲等难以拔出时,应送医院处理。 3、划伤与切伤 幼儿使用剪刀、小刀等或触摸破碎的玻璃器具时,常可能发生划伤或切割伤。处理方法是: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止血后在伤口周围用75%的酒精由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包扎。 幼儿的手指常被门、抽屉挤伤,给幼儿造成痛苦,严重时可出现淤血甚至指甲脱落的现象。对此,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可用如下方法:若无破损,迅速用水冲洗,冷敷,防止局部淤血,并可减轻痛苦;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若出现指甲脱落,应及时就医。 (二)鼻出血 幼儿鼻出血极为常见,其原因有鼻外伤,如鼻挫伤、挖鼻孔、用力抠鼻等引起,另外鼻内异物及感冒发烧等均可引起鼻出血。 鼻出血的部位大多位于接近鼻孔的鼻中隔上,因该处鼻粘膜较薄,血管集中成网,通常把该部位称为“易出血区”。

(2)若为小石块、纽扣、豆类等,可歪头单脚跳将物品跳出。不可自作主张用镊子夹取,否则易损伤外耳道及鼓膜,应迅速去医院处理。 (3)有时在幼儿洗头、洗澡时,可能将水溅入外耳道,引起耳鸣。可用双手紧捂两侧耳郭,然后迅速松开,借助气流的冲击作用将水弹出。也可用柔软的卫生纸捻成长条,轻轻深入外耳道以吸收水分。 5、气管异物 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嘴里含着花生米、糖块、瓜子等食物,突然哭闹、嬉笑,可将小物品呛入气管,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憋气、面色紫青等现象。一旦发生气管异物,要及时处理。 处理方法:较小幼儿出现气管异物,应将其倒提起来,拍背;较大的幼儿若出项此情况,可让其跪在地上或趴与成人腿上,臀部抬高,头尽量放低。成人轻拍其后背,以使异物排出。也可成人站在幼儿身后,用两手紧抱其腹部,迅速有力的向上向后挤压,借助气流冲出异物。尽管可以采取以上处理方法,但发生气管异物后自然咳出的机会很少,所以必须送医院救治。 6、吞咽异物 幼儿在玩耍时,常喜欢把一些小物件,如纽扣、钱币等放入口中,往往会把这些异物吞下。 处理方法:吞咽异物的处理方法视异物不同而区别对待。如果吞入体积小、无锐角的圆形异物,幼儿一般情况良好,无气急、气促、吞咽困难等症状时,则不必惊慌,可进食含大量纤维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等),促使异物随大便排出。如果幼儿吞入体积较大,有尖角的异物,可损伤消化道,引发生命危险。发现幼儿有哽咽、吞咽困难或发生呛咳时,千万不要强行下咽食物,应立即去医院请专科医生处理。 以上列举了六种幼儿常见的异物,不论哪种异物,都给幼儿带来身心方面的创伤。对幼儿异物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平时要加强健康教育,及时纠正幼儿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如吃饭时说话、大声谈笑;正确引导幼儿的好奇心,教育他们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免受伤害;幼儿自由活动时,保教人员要高度负责,随时掌握每一个幼儿尤其是一些调皮幼儿的活动,及时制止不良行为,避免对己对人的伤害。另外,午睡时幼儿常被被子或枕巾蒙盖在头上睡觉,有个别喜

幼儿园幼儿急救常识

幼儿园幼儿急救常识 一、烧伤 1、儿童烧伤时有衣物附着在患处,要剥去附着物。如衣物贴在儿童的皮肤上,千万不能强行撕下。 2、用冷水冲洗冷却患处15分钟左右或用冰块敷患处。 3、不要用任何药膏或药水去涂患处,只能用无菌纱布覆盖所有的患处,避免感染。 4、将儿童的烧伤部位抬高,使患处的血流减少。 5、假如伤较严重,就要将儿童平躺在床上,并抬高儿童的下肢,让儿童的头部倾向一侧,以保证血流向往内的重要器官,防止儿童休克 二、碰伤 应为碰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儿童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能够在皮肤的淤血斑处实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假如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假如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假如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理应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对伤口实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4、假如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儿童送去医院救治。 应为扭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将扭伤的儿童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实行冷敷,以减轻患处的肿胀。 2、在患处垫上棉花,再用绷带将患处并节捆绑起来、注意不要使绷带相得太紧,不利于血液循环。 3、不要触动受伤的关节。假如儿童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儿童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可能发生了骨折,这样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四、烫伤 家长应为烫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部分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假如起泡,小泡能够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假如创面也比较浅,能够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 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因为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所以,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错误处理: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家长应为切割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伤口不深,仅仅划破皮肤少量出血,只需用清水(或淡盐水)和肥皂清洗好患处,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幼儿园作为儿童重要的学习场所,也出现了不少意外事故。这些意外事故可能会对孩子的健康和成长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幼儿园中的工作人员应该掌握各种常见的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方法,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1. 意外跌倒 孩子在幼儿园中玩耍是难免会跌倒的,这是最常见的意外事故。如果孩子摔伤后,应第一时间将其放在安全的地方,检查伤情,判断是否需要救护车,如果伤势较轻,可以给孩子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冷敷、止血等。如果伤势较重,工作人员应该及时通知孩子的家长赶来接孩子。 2. 呼吸窒息 幼儿园中的孩子们在吃糖果、棉花糖等甜食时容易呛到,导致呼吸窒息。此时应马上采取措施,让孩子弯身,用力拍背,以使孩子吐出食物。如果采取这些措施无效,应立即用手摁压孩子的胸部,也就是胸骨下推、心脏按压。如果仍无效,应当紧急呼救,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在等待急救人员前来的过程中坚持为孩子进行人工呼吸。 3. 意外灼伤 幼儿园中使用了各种材质的辅助教具,其中包括了热水、热牛奶、室外溶解玩具时热蒸汽等与热相关的实物。如果孩子因此

受到不同程度的灼伤,应该首先将伤口放冷水中冲20分钟以减缓疼痛、减轻水肿,之后用创可贴、灼烧药膏等进行处理。如果孩子的皮肤破损且伤势较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 4. 意外电击 在幼儿园中,教师和工作人员应该在使用电器和电线时特别谨慎,因为孩子较小,身体柔弱,容易接触到电器,不慎触电。如果孩子被电击后,应迅速断开电源,并马上给孩子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如果出现呼吸和心跳情况不正常,必须马上通知急救人员,并有人进行心肺复苏。 总体来说,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需要考虑孩子的年龄、身体情况和伤势程度,实施措施必须迅速、准确,尤其是在急救环节中,有人需要重新配合处理。工作人员应该切实保护孩子的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所以,我们需要着重强调好幼儿园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救护的培训,以保证孩子们是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幼儿常见的意外事故及处理方法

幼儿常见的意外事故及处理方法 一、窒息:异物进入气管,最初可引起连续刺激性咳嗽,继则出现呼吸困难。可引起窒息死亡。应立即用力拍打后背,借助振动,使异物滑入左右一侧支气管内。缓解窒息,以便争取抢救时间,迅速送往医院。对年龄较小的幼儿在吃饭或游戏时,突然发生异物卡入气管时,首先应将病儿倒立、头向下,拍击胸部,同时用手自下腹部向上腹部推压,以利异物滑到病儿口腔,吐出或咽下。如无效立即送医院抢救。 二、触电急救:发生触电后立即使患儿脱离电压,关闭电门 或用木棒等非导电物将肢体与电源接触处分开。要分秒必争,电流通过人体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如儿童倒在电线上或手拉着电线,一时无法找到电源开关,可用木板,凳子拉开电源或用绳子、衣服拧成带子,套在幼儿的身上拉离电源,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查患儿的呼吸、心跳,如有微弱的呼吸及心跳,马上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应耐心,不可随意放弃抢救机会。在坚持人工呼吸的同时,必须联系急救中心或送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 三、脱臼(脱位):需要送医院,请外科医生复位。确定脱位后,立即将脱位肢体用三角巾适当固定后送往医院,争取及早复位,受伤后暂时禁食,以免复位时使用麻醉剂引起呕吐。

四、烧(烫)伤:脱离烧(烫)伤源,立即用大虽流动冷水浸冲局部降温5-10分钟,随即脱掉被热源浸透的衣服。如衣服和皮肤粘在一起时,切勿撕拉,只能将未粘着部分剪去,粘着的部分留在皮肤上以后处理,再用清洁纱布覆盖伤面,以防污染。轻度烧(烫)伤可用火烫膏、京万红涂局部。不得涂龙胆紫等有色外用药,除轻度灼伤外均应送医院处理。 烧烫伤面积较大,不要随便涂药,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床单,衣服包裹送往医院治疗。强酸、强碱灼伤,立即脱去被浸渍的衣服,用大虽清水冲洗20分钟以上,或者1 : 2000高镒酸钾液冲洗后送医院处理。 五、鼻出血:发生鼻出血时,紧张或大哭、用力揉擦鼻子等均会加重出血,应立即将幼儿抱起取半卧位,大龄儿童可采取直立式直坐位,但不要低头或者后仰位。弄清楚是哪侧鼻出血,用消毒棉球楝1%的的麻黄素或0.5%的肾上腺素来塞进出血侧鼻腔。再用手捏紧两侧鼻翼,让幼儿用口呼吸,数分钟即可止血。另外,用冷水毛巾或毛巾内包冰块放在前额部,双脚浸入热水中,都有利于止血。用上述方法处理仍不止血,应立即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是否全身性疾病。如每次出血H不多,但经常发生鼻出血,则应在出血时或出血后即去医院检查。出血后数小时或数日内,鼻粘膜尚未愈合,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挖鼻。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及处理方法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及处理方法 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然而,意外事故时常发生。作为幼儿园方案撰写专家,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及处理方法,以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1. 跌倒和扭伤 跌倒和扭伤是幼儿园中最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当孩子跌倒或扭伤时,我们应该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让孩子保持安静,避免移动受伤的部位。 - 用冷敷物(如冰袋或冷水毛巾)冷敷受伤部位,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 如果伤势较严重,或者孩子无法承受疼痛,应立即送往医院。 2. 烫伤和烧伤 幼儿园中的烫伤和烧伤通常是由于接触热水、热饮料或热食物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将受伤部位放在冷水下冲洗,或者用冷湿毛巾覆盖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 - 不要用冷冻物品直接接触烧伤部位,以免造成更多伤害。 - 如果烧伤面积较大或伤势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 3.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可能是由过敏反应、哮喘或窒息引起的。在幼儿园中,我们应该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让孩子保持坐姿,保持舒适。

- 如果孩子有哮喘药物,帮助他们使用。 - 如果孩子无法呼吸或症状加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 4. 溺水 溺水是幼儿园中较为严重的意外事故之一。如果发生溺水事故,我们应该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将孩子从水中救出,确保自己的安全。 - 如果孩子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 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 5.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可能是由于食物不洁净或不新鲜引起的。在幼儿园中,我们应该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 让孩子停止进食,并立即清洗口腔。 - 如果孩子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如果可能,保留食物样本以便检测。 总结: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及处理方法对于保障孩子们的安全至关重要。在面对意外事故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并立即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同时,幼儿园应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技能。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幼儿园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

幼儿园常见急症处理

幼儿园常见急症处理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一、鼻出血: 让幼儿头稍往前低(而不是向后仰头),张口呼吸,用凉水毛巾用力按住流血的那个鼻翼2---3分钟即可。 二、鼻腔异物:安抚幼儿,让其深吸一口气,紧按无异物一侧的鼻孔,幼儿用力擤鼻,有时异物可自然排出。若不能排出,应立即去医院取出。 三、虫咬伤:不管什么蚊虫咬伤,应立即用肥皂水洗一下,达到酸碱中和的作用。再用0.5%的碘伏消毒。 严重者,局部红肿明显,幼儿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送往医院急诊。 四、拉伤、扭伤:抬高患部,局部冷敷,48小时内千万不要热敷,根据具体情况送医院治疗。 五、骨折的急救处理:1.肢体骨折可用夹板和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若无固定物,则可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将受伤的下肢同健肢一并绑起来,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2.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或纱布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若在包扎伤口时骨折端已自行滑回创口内,则到医院后,须向负责医生说明,提请注意。 3.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者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以使颈部固定不动。 4.腰椎骨折应将伤者平卧在硬木板(或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运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平地搬运时伤者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者,防止伤情突变。 5.送医院诊治。 六、烧伤、烫伤:如果被滚油、沸水烧烫,应赶快将受伤处在自来水龙头下用冷水冲洗,或置入盛冷水的容器中浸泡。冲洗时间视伤势轻重而定,一般持续2---3分钟。但大面积深度烧伤禁用此法,以防严重并发症发生。如果被热汤、热粥烫伤,应立即脱去浸湿的衣服,不易脱去时,切忌强行撕拉,可用剪刀剪破撕开,充分暴露创伤面,再冷水冷敷。 七、咽部异物:首先让幼儿张大口腔,看能否发现鱼刺、骨头渣等异物。若不能应立即送医院取出异物。 八、气管异物:让幼儿弓弯腰,头尽量放低,成人在其后背肩胛骨处急拍几下或用手掌边缘从腹部用力往下推几下,借助气流使异物排出。若不能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九、惊厥: 幼儿惊厥后,不要惊慌。将沙布放到上下牙之间,防止舌咬伤。要使患儿的呼吸道畅通,让其侧卧,松开衣领,便于及时排出分泌物。指压人中穴。迅速送医院急诊。 十、异物入眼: 意外事故的预防 一、预防外伤和烫伤 1、教育儿童是预防意外事故的重要环节 只有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入园时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如铁钉、小刀等)。各类活动时要对幼儿提出安全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