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培杰经方发挥:桂枝汤治30种病症[马到...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桂枝汤加味治疗顽固性风疹块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桂枝汤加味治疗顽固性风疹块
刘国庆,中医师,医教科主任。
刘援(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邮编:313000)。
主治:顽固性风疹块。
处方:炙桂枝10克,赤白芍各10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10枚,炒荆芥10克,炒防风10克,晚蚕砂(包)30克,炒黄芩10克,炒川芎10克。
用法
水煎服,日1剂。
疗效
赵x,女,48岁,农民,1988年5月3日初诊。
诉1986年初开始皮肤瘙痒不休,继而出现疹块,时好时作,反复不愈,曾就诊多家医院,诊为荨麻疹,服激素、抗组织胺类西药,疗效不佳。
近5天来,症状又作,皮肤瘙痒难忍,以胸腹上肢为甚,红色疹块,时隐时现,兼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遇风易发,纳食尚可,二便通调,苔薄腻质淡红,脉缓。
证系风邪入侵,搏于营卫,营卫不和,疹块发于肌表,瘙痒不休,先拟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桂枝汤加味:炙桂枝10克,赤白芍各10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10枚,炒荆芥10克,炒防风10克,晚蚕沙(包)30克,炒淡芩10克,炒川芎10克,5剂。
5月8日二诊:服药后皮肤瘙痒十减其七,恶寒发热已除,肢节略感酸楚,苔薄质淡红,脉缓,仍拟上方,再服5剂。
5月12日三诊:经祛风解表、调和营卫治疗,表证已解,风疹块减而末尽,肌肤瘙痒程度减轻,胃纳尚可,苔薄质淡,脉缓。
治宜上方加黄芪30克,炒白术10克,连服7剂后皮肤疹块迅速消退,瘙痒亦止。
随访迄今未作。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伤寒验案』桂枝汤还能治疗这些杂病

『伤寒验案』桂枝汤还能治疗这些杂病桂枝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
本方不但具有解肌袪风、调和营卫的功效,而且还有调和气血、表里、脾胃、阴阳的作用,凡是表虚腠理不固,风寒侵袭,营卫不和,或阴阳失调所致的感冒、支气管哮喘、发热、自汗、过敏性鼻炎、冻疮或雷诺氏综合征、风寒所致的荨麻疹和皮肤瘙痒症等,皆可选用本方加减治疗,疗效肯定。
笔者谨守病因病机,结合腠理不固,风寒之邪徘徊不去,阻滞经络,引起营卫气血失调的病理变化规律及辨证论治的原则,再根据每种病证的不同而灵活加减运用,疗效显著。
治疗营卫失调的理论依据人体虚弱,常腠理不固,抵抗力下降,易为外邪乘虚而入。
若被风寒所侵,会妨碍肺气宣发,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由此而起。
再者风寒之邪侵袭机体,始则束表,继则入里,阻滞经络,不但会引起营卫气血功能失调,还会引起脾胃失调,阴阳失调。
尤其是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方面,就更为突出,其理论一直指导着临床。
1. 从脏腑上分析在中医的理论里,肺主气属卫,卫气通于肺,正如《温病条辨》载:“肺主气,又主皮毛,肺病则气贲郁,不得捍卫皮毛也”。
肺气宣发肃降正常,可使腠理坚固,抵抗力强;脾“主肌肉”,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脏腑的营养物质与气血精微维持皮肤的形态与功能,使肌肤润泽,肌肉坚实有力。
若腠理不固,外邪入侵,肺卫首当其冲,导致呼吸障碍,出现咳嗽气喘、胸闷、恶风寒、流鼻涕等症;若脾失健运,气血化生乏源,肌肤失去营养,肌肤失去润泽,出现皮肤干燥等症;若邪客肌肤,营阴郁滞,可引起身痒或瘾疹等皮肤病。
正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第3条所载:“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中风。
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2. 从体质上琢磨疾病的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而正气的强弱和个体状况密切相关。
人的身体除了有强弱之分,还有类型之别,某种类型的体质对某种类型的食物或稍为混浊的空气可能特别敏感,可出现鼻痒、打喷嚏、流鼻水等症状。
桂枝汤方证22条

桂枝汤方证22条桂枝汤条文仲景书有关桂枝汤方证的条文共22条桂枝汤正治法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第44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
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宜桂枝汤。
第54条:病患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
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第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第240条.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
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
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误治后使用桂枝汤法《伤寒论》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伤寒论》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伤寒论》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伤寒论》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
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
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
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治疗这13种疾病

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治疗这13种疾病桂枝汤,又名阳旦汤。
阳旦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祛走了寒冷,给人以温暖。
阳旦因为是日初升的时候,又有连接、沟通白天与黑夜,具体到人体就是沟通表里的作用。
阳旦汤的阳旦,就是方剂的功用。
桂枝汤,是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第一方。
在伤寒论之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桂枝汤加减化裁的方剂达20多首。
桂枝汤,是为外感表虚证而设立的方剂。
桂枝汤,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作用。
其中的调和营卫还用于,其他因为营卫不和,所引起疾病的治疗。
凡是因为营卫不和的,都可以应用桂枝汤。
桂枝汤,药物组成如下: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用于外感表虚证。
风在表,应辛温发散以解表,但外感表虚证既有外邪侵袭人体,并滞留于机体的邪实的一个方面。
又有营阴受损,营卫失和的一面。
因此治疗上,应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即祛邪的同时,不忘保护人体的正气。
驱邪而不忘扶正。
中医认为不能为了治病而治病,治病的目的是为了身体更好。
不要病治好了,身体垮了,这是没有意义的。
由于营卫不和的病机重在风寒袭表,故方以味辛、性温的桂枝为君药。
味辛,有开通经络的作用,可以通经络。
性温,温以散寒,可以帮助卫阳,温还可以驱散外表的风寒之邪。
芍药为臣,芍药酸收,益阴敛营,既敛固外泄之营阴,又补充受损的津液。
同时可以牵制桂枝的发散之力,使发散不至于太过,以免引起津液的损耗。
桂枝与白芍用量是相等的,一个发散,一个收敛。
有发有收,有散有敛。
发的是邪气,收的是营阴;散的是外邪,敛的是正气。
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
生姜和桂枝的药性一样,味辛、性温。
以其辛温,助桂枝的辛散表邪的作用。
同时生姜还有兼顾胃气的作用,可以和胃止呕。
大枣的药性,味甘、性温。
用大枣协助白芍的养血益营,并且大枣有强健脾胃,和中益气的作用。
以防药物对脾胃的伤害,时刻不忘保护正气。
炙甘草,调和药性,使君臣有序。
合桂枝的辛以甘之,使辛有法度,不至于太过,来保护阳气。
合白芍的酸以甘之,使白芍的化营有度,不至于太过,来保护津液。
桂枝汤人参汤临床应用

桂枝汤人参汤临床应用
桂枝汤和人参汤作为中医传统名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广泛应用于临床。
桂枝汤人参汤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脾胃虚弱等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
下面我们就桂枝汤人参汤的临床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1.治疗气虚血虚
桂枝汤人参汤可以增加气血两虚患者体内的气血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临床实践证明,桂枝汤人参汤对于气虚血虚引起的头晕、乏力、神疲等症状有显著的疗效。
2.改善脾胃功能
脾胃虚弱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而桂枝汤人参汤可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长期服用桂枝汤人参汤可以有效增强脾胃功能,提高机体整体的代谢水平。
3.增强免疫力
桂枝汤人参汤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
对于反复感冒、易患感染的人群来说,长期服用桂枝汤人参汤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
4.改善情绪
桂枝汤人参汤能够调节人体内的气血,促进身体内部的平衡,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临床实践表明,经常饮用桂枝汤人参汤的人群情绪稳定,心情愉快。
5.辅助治疗慢性病
桂枝汤人参汤作为辅助治疗慢性病的药物,可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
在慢性病治疗中,桂枝汤人参汤常作为辅助药物使用,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桂枝汤人参汤作为中医传统名方,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桂枝汤人参汤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相信这一名方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造福更多的患者。
愿我们能够借助桂枝汤人参汤这一传统药物的力量,共同推动中医药的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桂枝汤准确配方解析:传统中医秘方助你调理身体

桂枝汤准确配方解析:传统中医秘方助你调理身体桂枝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由桂枝、芍药、生姜和大枣四味药物组成。
它具有发汗解表、和营止痛、温经散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身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桂枝汤的准确配方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传统中医秘方,并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它来调理身体。
一、桂枝汤的药物组成1. 桂枝:桂枝是桂枝汤的主药,具有发汗解表、温经散寒的作用。
在桂枝汤中,桂枝的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邪气,解除肌表的束缚,使邪气外散。
桂枝还具有温通经络的作用,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经络阻滞,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2. 芍药:芍药是桂枝汤的辅药,具有和营止痛、养血敛阴的作用。
在桂枝汤中,芍药的主要作用是和调营血,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气血瘀滞,从而起到止痛的作用。
同时,芍药还具有养血敛阴的作用,能够滋养阴液,防止因发汗解表而导致的阴液损伤。
3. 生姜:生姜是桂枝汤的佐药,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
在桂枝汤中,生姜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桂枝发散风寒邪气,增强解表的效果。
同时,生姜还具有温中止呕的作用,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胃脘不适、呕吐等症状。
4. 大枣:大枣是桂枝汤的使药,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
在桂枝汤中,大枣的主要作用是协助桂枝、芍药等药物发挥其功效,增强桂枝汤的整体效果。
同时,大枣还具有补益脾胃、养血安神的作用,能够改善因寒邪侵袭导致的脾胃虚弱、心神不安等症状。
二、桂枝汤的配方原理桂枝汤的配方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发汗解表与温经散寒相结合:桂枝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能够解除肌表的束缚,使邪气外散;芍药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经络阻滞。
二者相辅相成,既能够有效地解除风寒邪气的束缚,又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经络阻滞,从而达到治疗风寒感冒、头痛身痛等症状的目的。
2. 和营止痛与养血敛阴相结合:芍药具有和营止痛的作用,能够缓解因寒邪侵袭导致的气血瘀滞;桂枝具有温通经络的作用,能够消除因寒邪侵袭导致的经络阻滞。
桂枝汤的妙用医案

桂枝汤的妙用医案
桂枝汤的妙用医案:
1.治疗太阳病中风:桂枝汤是主治太阳病中风之方剂。
太阳病中风,是太阳表虚证,是营
卫不和的一种表现,治疗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为主,桂枝汤是首选方剂。
2.治疗荨麻疹: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味可治疗寒激性荨麻疹。
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玉屏风散益气固表,防风祛风止痒,二者合用可治疗荨麻疹。
3.治疗咳嗽:桂枝汤加干姜、黄芩可治疗咳嗽。
桂枝汤加干姜是阳旦汤,桂枝加黄芩是阴
旦汤,二旦合一可治疗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咳嗽。
4.治疗眼睛睁不开:桂枝汤加葛根汤加附子理中汤可治疗眼睛睁不开。
桂枝汤调和营卫,
葛根汤解阳明表证,附子理中汤温中健脾,三者合用可治疗眼睛睁不开。
除上述妙用外,桂枝汤还可以治疗痛经、肩周炎、胃脘痛、慢性鼻炎、妊娠呕吐等。
服用桂枝汤或桂枝汤加味方时需严格遵照医嘱,如有不适,请务必咨询医生或与专业人士交谈。
JT叔叔医道课23桂枝汤条文(湿病、酸疼痛烦)、桂枝与酒

JT叔叔医道课23桂枝汤条文(湿病、酸疼痛烦)、桂枝与酒23.2013.05.28 上:桂枝汤条文(湿病、酸疼痛烦)、桂枝与酒那我们上个礼拜哦,讲到桂枝汤治疗怀孕的问题对不对,那张仲景的那个书,我们上次不是说它那个条文啊,讲到说怀孕两个多月的时候怎么样怎么样对不对,其实哦,我觉得会这样子讲其实反过来想就会很轻松,就是……如果我们假设哦,怀孕三个月以前的那个呕吐的感觉是来至于小孩子的灵魂在试穿它的身体的话,那这是高度假设,我也看不到。
如果我们假设是这么一回事的话,那就意味着其实桂枝汤治疗的怀孕呕吐,大概适用的范围只能用到怀孕三个多月左右为止。
那如果你三个多月以后还是继续在呕吐的话,那个就是你真的是胃不好,所以……那个治疗怀孕三个月以后的呕吐的方子哦,就是会回到《伤寒杂病论》里面的呕吐篇,它里面有一些治疗一般人……就是说不属于怀孕特别这一种的,一般形态的各种不同的呕吐的一些药方。
所以大概知道到这样就可以了哦,有一个适用范围。
那至于说,我们说桂枝汤我们还有一个第五点没有讲哦,可是这个第五点呢,其实我们在临床上面可以说是相当的不重视的。
因为,你如果真的是要治到风湿病的话,往往我们在临床方面遇得到的风湿病的老病号哦,就都已经是超过这个桂枝汤能够处理的范围了。
那么桂枝汤比较适合的呢,还是这样子,忽然来这一下,还没有很严重的哦,最轻微的状态,那你也只是轻飘飘地对付它一下。
而且我这个地方好像是打错字了,这个湿病应该不是5-1条哦,湿病的话是5-21条,所以讲义打错字了,我回去再修改。
那这个5-21条讲的这个中湿啊,我先跟同学大略地介绍一下桂林古本的第五卷,因为桂林古本的第五卷也是一个很特别的一卷,因为这个在宋本的《伤寒论》跟元朝本的《金匮要略》不是这样子编排的,就是,宋本《伤寒论》跟元朝本的《金匮要略》并没有这样特别的一卷,整卷是讲风、暑、湿、燥、寒、火的六气的篇章,但是桂林本里面有。
那,也就有些方剂可能在宋本跟原本的《伤寒》《金匮》里面是分摊在别的一些章节里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培杰经方发挥:桂枝汤治30种病症[马到...
曾培杰经方发挥:桂枝汤治30种病症[马到成功][马到成功][马到成功][马到成功][马到成功]
●冷风、冷饮、冷水伤人,桂枝汤。
●受冷头痛,桂枝酒(桂枝一大把,高度酒,泡一周)。
●一过性脑缺血血不够,桂枝汤加颈三药。
●疲劳眼花,桂枝汤加枸杞子、青葙子、女贞子。
●低血压,桂枝汤,加黄芪、葛根升压的两味药。
●冷汗症,桂枝汤加生脉饮。
●声音沙哑,桂枝汤加生脉饮里加一点点桔梗。
●手关节痹痛,桂枝汤加加鸡血藤、威灵仙。
●脚膝痹痛,桂枝汤加牛膝、杜仲。
●病毒感冒(鼻水多),桂枝汤加荆芥、防风。
●化疗后无血色,桂枝汤加入五红汤。
它就造化血液,桂枝汤升举阳气,红衣花生、红枣、红糖、红色的枸杞子。
●胆小又遗尿的,桂枝汤,胆一大尿就升起来了。
●颈肩综合征,桂枝汤加颈三药、背三药、腰三药。
●关节屈伸不利,桂枝汤。
●慢性阑尾炎,桂枝茯苓丸加点红藤、败酱草。
●前列腺炎,冬瓜子能跟白术一配,再加桂枝茯苓丸。
前列腺炎、尿频、尿急、尿痛,每天带皮嚼食南瓜子一把(老年人打粉)。
●产后胎盘残留,桂枝茯苓丸加生化汤。
●妇科手术后尿潴留子宫腺肌症、多囊卵巢、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用桂枝茯苓丸。
●精索静脉曲张,桂枝茯苓丸加王不留行、路路通。
●印堂发黑,桂枝茯苓丸加白芷。
●便秘,桂枝茯苓丸加炮制大黄。
●腿痛,记住腿痛的刺痛得像针扎一样,桂枝茯苓丸加牛膝。
●皮肤瘀斑,桂枝茯苓丸加薏仁一百克,一、两次它就淡下来。
●小肚子胀,胃酸反流,桂枝茯苓丸加半夏泻心汤。
●面色黄浮肿的黄褐斑,桂枝茯苓丸加当归芍药散。
●心胸不开的,老是皱眉,桂枝茯苓丸和四逆散。
●血压高,桂枝茯苓丸加颈三药葛根、丹参、川芎。
●老年人走路迟步,桂枝茯苓丸加腰三药、膝三药、腰膝三药它就让你的腿脚都变灵活了。
●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的,健忘,桂枝茯苓丸加颈三药、脑三药效果好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