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事故报告单

合集下载

事故分析报告及反思六篇

事故分析报告及反思六篇

事故分析报告及反思六篇第一篇: 事故分析报告及反思 xx年7月10:05左右,某钻井公司承钻的某井进行正常钻进时,当班外钳工黄某和张某一同在振动筛处搞卫生。

黄某先将移动式水压清洗机从一号泥浆泵尾部的地面上拉至钻机水柜外的地面处,然后用水枪冲洗振动筛,张某用棉纱擦洗振动筛,并由钻工胡某在双联泵处负责开关电源及监护。

黄某在冲洗设备过程中,为便于冲洗振动筛的各个部位,手握水枪,反复拉动高压水管线以便移动水压清洗机,导至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左橡胶轮掉落,胶轮外侧铁夹板正好压住移动式水压清洗机电源线(中型橡套移动电缆)。

在清洗过程中,因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在工作运转中不停抖动,致使该滚轮外侧铁夹板外缘与电源线形成抖动切割状态,进而磨破电源线的防护层和绝缘层产生漏电,电源经过铁夹板至移动式水压清洗机至高压水管线金属网传输至水枪,黄某被触电击倒。

监护人胡某见状立即急跑到配电房关闭电源,黄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1、违章操作:使用过程中未停机移动水压清洗机,而用拉动高压水管线来移动水压清洗机。

2、使用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前未进行检查,未及时发现并整改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左滚轮铁夹板松动这一隐患。

3、清洗机未接地。

4、黄某的安全意识不强,未将移动式水压清洗机电源线整理盘绕在支架上,而散落在移动式水压清洗机周围。

1、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训,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采取有力措施使之得到严格执行。

3、设备、设施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存在的隐患。

4、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纠正“三违”行为。

第二篇: 事故分析报告及反思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栖霞市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202-年1月10日13时13分许,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栖霞市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847.33万元。

发生原因是,笏山金矿井下违规混存炸药、雷管,井口实施罐笼气割作业产生的高温熔渣块掉入回风井,碰撞井筒设施,弹落到一中段马头门内乱堆乱放的炸药包装纸箱上,引起纸箱等可燃物燃烧,导致雷管、导爆索和炸药爆炸。

塔吊事故调查报告

塔吊事故调查报告

塔吊事故调查报告及处理意见一、工程名称: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二、事故发生时间:2015年5月13日8点10分三、事故简介会展酒店项目海威TC6012塔吊在非信号工(木工班组人员)指挥吊运木方过程中,吊运的木方直接碰撞通州建总区域C区1段处外防护架体,造成外防护架钢管严重变形,密目网破损,现场没有人员伤亡。

四、事故详细经过会展酒店3#楼海威TC6012塔吊(现场编号7号)塔吊在进行正常的吊运建筑材料,在事发前,木工班组人员指挥塔吊司机,进行吊运木方作业,塔吊大钩吊索落至地面后由木工进行了一捆木方的捆绑,指挥工木工班组人员、指挥塔吊司机起钩至20米时,要求塔吊左转,至主楼北侧时,吊装的整捆木方直接撞击通州建总区域内C区1段南侧外防护脚手架,造成外防护架严重损坏,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五、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1)吊物撞击外防护架现场检查分析塔吊在会展酒店主楼南侧,捆绑好木方后木工施工人员指挥塔吊,起升大钩至20米后,要求塔吊旋转大臂至主楼北侧,由于是在主楼南侧,属于塔吊司机盲区,司机无法看到大钩高度,由于信号不清,塔吊司机盲目旋转塔吊大臂,速度过快,当旋转至通州建总C来不及做出应急措施,直接与22米处外防护架相撞,造成外防护架钢管变形立杆断开。

塔吊吊运物料碰撞脚手架示意图:(2)塔吊指挥违章作业塔吊指挥在指挥过程中未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并且对塔吊操作使用规程及要点了解不透彻,无专业信号指挥人员指挥塔吊,工人未经过培训上岗指挥塔机,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无证指挥塔吊的行为属于严重违章作业。

2、间接原因(1)项目对作业人员缺乏严格管理项目上现有塔吊14台,施工电梯2台,小型机具若干,现场仅有一人负责机械管理,既要负责现场又要负责内业,机械管理人员缺少,又没有专门的机械设备维修检查人员,导致项目机管人员疏于对项目上塔吊司机指挥的安全教育和设备的日常巡回检查,对机械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松散监管不力,未定期对相关人员业务知识进行教育考核,缺少对作业人员的监督,导致指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较随意,缺乏严谨的作业态度。

吊车碰触高压线事故调查报告 2019

吊车碰触高压线事故调查报告 2019

吊车碰触高压线事故调查报告一、事故过程简述2028年3月33日,工班进行大桥998#墩灌注施工,工班负责人郭方强租赁一台汽车起重机协助施工。

下午6时许,灌注施工结束后,吊车司机违规吊装柴油桶准备加油,不料吊臂伸得太长,钢丝绳碰到上空的高压线(2220Kv),导致线路损伤跳闸停电X个小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对几个事故当事人进行调查证明,司机Z某无操作吊车所需证件,属于无证操作。

Z某在未取得操作证、不熟悉吊车性能且没有操作经验的情况下,违章操作汽车起重机,将吊臂伸得过长,碰触高压线,以致高压输电线路跳闸,是引发此次伤害事故的主要和直接原因。

三、事故应汲取的教训这是一起由无证人员违章操作汽车起重机、伸臂过长触碰高压线引发的触电事故。

从事故中应汲取以下教训:(1)起重机必须由经培训合格、取得了操作证的人员操作。

(2)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高压线附近施工时,起重机的臂架与输电线的距离不得小于规定的最小距离。

长期或频繁地靠近架空线路或其他带电体作业时,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四、事故措施与预防起重机械操作人员一定要经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地、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

施工作业中,严格按安全规程进行操作和施工,杜绝长官意志、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项目部加强对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施工监管,坚持隐患排查。

五、违反何种标准、规定、规程及其条款本事故是由于违反如下条款而造成:(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6067-85)之5.2.3.1 起重机的操作,只应由下述人员进行:a.经考试合格的司机;b.司机直接监督下的学习满半年以上的学徒工等受训人员;c.为了执行任务需要进行操作的维修、检测人员;d.经上级任命的劳动安全监察员。

5.1.2.2 司机操作时,应遵守下述要求:g.起重机工作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缆风绳及重物等,与输电线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与输电线的最小距离(2)《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之第十九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指特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操作等作业的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地、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以从事相应工作。

电动单梁起重机起重伤害事故调查报告

电动单梁起重机起重伤害事故调查报告

电动单梁起重机起重伤害事故调查报告
一、事故背景
本次事故发生于X年X月X日,地点位于某工厂仓库。

事故中,一名工人在使用电动单梁起重机进行作业时,发生了严重的起重伤害事故。

二、事故经过
据现场目击者描述,事故发生时,工人正在吊装一个重物。

由于起重机的操作手柄失控,导致吊钩直接砸向工人,造成其手臂严重受伤。

据初步调查,此次事故可能是由于起重机的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或者是工人操作不当所致。

三、事故原因分析
1. 直接原因:起重机的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导致操作手柄失控,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此外,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不规范行为,如未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调整手柄位置等,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2. 间接原因:设备维护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并修复控制系统故障;安全培训不足,工人对起重机的操作规程掌握不够充分;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人的不规范操作行为。

四、事故教训与建议
1. 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确保起重机的安全性能得到充分保障。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

2. 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员工能够正确、规范地使用起重机等设备。

3.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安全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员工的不规范行为,从源头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对本次事故进行深入调查,详细记录事故原因、责任人和相关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和处罚,以警示和教育其他员工。

总之,本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和预防。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

较大起重伤害事故调查报告

较大起重伤害事故调查报告

青岛市崂山区“12·24”青建集团股份公司较大起重伤害事故调查报告2015年12月24日13时20分许,位于崂山区的青岛体育中心辅助训练场项目工地发生起重伤害事故,造成3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20.8万元。

事故发生后,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36号)的有关规定,青岛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政府副秘书长任组长,市监察局、市安全监管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市城乡建设委、市质监局、市人防办、市应急办、崂山区人民政府等单位派员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并邀请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了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调查组通过现场勘验、调查取证、检测鉴定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并针对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事故防范措施建议。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项目基本情况青岛体育中心辅助训练场项目(以下简称辅助训练场项目),工程地点青岛市崂山区银川东路3号,项目为地下三层,建筑总面积66612.83平方米,其中结建防空地下室面积54768平方米,防空地下室战时用途为“二等人员掩蔽、物资掩蔽、电站”,平时用途为“车库”。

该项目主体于2015年10月底开始施工,至事故发生时,正在进行负三层防空地下室底板施工。

该项目建设单位为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管理单位为其全资子公司青岛国信久实置业有限公司。

施工总承包单位: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劳务分包单位:青岛海荣劳务承包有限公司;施工监理单位:青岛高园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该项目已按规定申请办理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防空地下室建设许可证》及安全报监,未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二)单位概况:1.建设单位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信集团),成立于2008年07月17日,注册地: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东海西路15号,法人代表:王建辉。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8.16起重机倾覆事故调查报告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8.16起重机倾覆事故调查报告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8·16”起重机倾覆事故调查报告2017年8月16日8时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在位于哈尔滨市红旗大街与长江路交口处,组织人员进行哈尔滨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TJ-4标段会展中心站土建工程施工。

施工现场使用一台履带式起重机要将另一台小型汽车起重机吊入基坑之中。

吊装作业进行时,履带式起重机突然侧翻于基坑边缘,小型汽车起重机坠落至基坑底部,履带式起重机吊臂前端砸中地面一名作业人员的头部,至其当场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0万元。

事故发生后,市政府和南岗区政府各相关部门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黑龙江省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市安监局牵头成立了由市建委、市总工会、南岗区安监局、南岗公安分局等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验、技术鉴定、查阅资料、询问相关人员、尸体检验等工作,目前,已经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等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并针对事故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事故防范措施。

现将事故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一、事故发生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哈尔滨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项目土建工程TJ-4标。

工程建设单位:中交哈尔滨地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单位: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工程监理单位: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程地址及范围:海河东路站(不含)—湘江路站(2站2区间)土建工程。

2站是指会展中心站总建筑面积13508平方米,主体及附属围护结构采用钻孔桩;湘江路站总建筑面积12856平方米,主体及附属围护结构采用钻孔桩;2区间是指海河东路站—会展中心站区间总长885.08双延长米,采用盾构+暗挖法施工;会展中心站—湘江路站区间总长724.8双延长米,采用暗挖法施工。

合同工期:2016年4月1日—2019年9月30日。

事故分析报告(最新)

事故分析报告(最新)

事故分析报告(精选5篇)一、事故经过20xx年6月16日中班10时30分左右,包装班李明等三人在成品区称重辊道和输出辊道相接位置将一垛长度为3米6钢板挂上吊钩,然后指挥行车司机刘伟起吊,当起吊高度30-40公分时,行车司机停顿,李明略看一下后认为没问题指挥行车继续起吊,当钢板经过1#打包机上方时钢板突然滑落,将1#打包机横梁打掉,并将三根输出辊道的5个轴承座打坏,机电作业区进行紧急更换处理。

二、事故原因分析1、金属制品厂包装班起吊人员未将起吊钢板的挂钩挂牢,起吊指挥人员李明在钢板起至30-40公分未按要求检查挂钩就继续起吊,至使钢板在吊运过程中滑落,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吊具使用不当,在短板起吊时采作了双钩起吊方式,也易造成脱钩。

3、金属制品厂包装班起吊人员没有取得资格证,也未经过起重知识培训,人员流动较频繁,业务不熟练也是原因之一。

三、吸取教训及整改措施1、由机电作业区负责将1打包机横梁拆除,将打包位置前移,今后薄规程的短板都在此位置打包,避免辊道运输产生的不齐头现象,从而避免在现起吊位置上起吊钢板。

2、禁止使用双钩方式起吊短于4米的短板。

3、由成品作业区负责,督促尽快与外协单位金属制品厂签订安全协议,并对外协人员的素质提出具体要求。

四、责任分析及考核本次事故更换输出辊道轴承座5个,1#打包机立柱和横梁需进一步修复,经济损失约5000元,为设备小事故。

1、金属制品厂包装班负主要责任,考核200元;2、成品作业负连带管理责任考核50元我们常说“人多是非就多”,现在是车多车祸就多,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很多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总是抱着侥幸的心理。

在发生车祸的时候,为了弄清楚车祸的前因后果,我们都是要进行调查的。

本文将分享一篇车辆事故分析调查报告,供大家学习,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20xx年8月29日,对XXX与XXX摩托车相撞事故做出以下调查,具体包括现场勘察、人员走访等方式对相关事宜进行调查了解,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一、事故概况1、事故发生地点:生产6厂铲叉车班前十字路口。

事故分析报告范文

事故分析报告范文

事故分析报告范文【一】xxx受伤事故报告一、事故经过xx年6月8日下午2点半左右,在二厂圆锥破检修时,发生一齐安全事故,检修工王某左手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严重受伤,事故经过如下:13:30上班,加工Φ20mm的圆钢做成S型起吊钩子,经过水冷却,起吊部位为圆锥破挡料斗圈,此部件的重量约 1.5T,其只有两个Φ30mm的小孔可作为起吊点,周边只有5mm的间隙。

钢丝绳无法插进,只能用钩子作为起吊工具,现场工作人员有:王见(现场指挥)、马振海、王某(现场具体操作维修工),袁文仓、孟召青(现场检修辅助人员)。

下午14:15,王见、马振海、王某上到圆锥破上部,做好一切吊装准备,并开始起吊。

王见拉手拉葫芦,马振海、王某稳着物件。

随着物件慢慢升高,由于挡料斗圈已经磨损,在起吊过程当中物件不平衡,出现了一边高一边低的现象,当提升高度到达0.6m时,挡料斗圈高端已经超过了短头上端约150mm,然后,王某(站在王见的右手边)在高端观察吊起物件与短头上端距离,看是否能够插入已准备好的木板将物件垫稳,由于物件不平衡,插入木板的间隙不好确定。

王某将高端往下压,由于突然用力造成物件晃动过大,吊钩变形,挡料斗圈滑落。

将王某左手除拇指外的四个手指挤断,事故发生后,王见立即向公司领导打电话汇报状况,公司立即派车送王某去平泉县西坝骨科医院,因伤势过重,骨科医院推荐转承德266医院,并联系266医院修院长做好手术准备,患者到达后做了检查和妥善处理后,医院推荐转北京积水潭医院,立刻送王某赶往北京,李华云总经理在积水潭医院等候,患者到后由于医院将手术安排在下半夜,李华云总经理又及时联系空军总医院进行手术,到6月9日上午8:00手术完成。

二、安全生产事故分析:xx年6月8日下午2点30分,在二选厂检修圆锥时发生一齐安全事故,根据当事人辅助车间主任王见所写事故经过,事故受伤者王某同马振海协助王见在起吊圆锥内 1.5吨重的档料斗圈时吊钩变形档料斗圈脱落,将王某四个手指剪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吊装事故报告单
一、事故概述
本次吊装事故发生在2022年5月15日,地点位于某工地。

事故发生时,吊车正对一块重量较大的钢梁进行吊装作业。

然而,在吊装过程中发生了意外情况,导致钢梁从吊钩上滑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事故原因分析
1. 设备故障:经初步调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吊车设备故障。

吊车在吊装过程中出现了机械故障,导致吊钩的固定力不稳定,最终无法承受钢梁的重量,造成钢梁滑落。

2. 人员操作不当:事故发生时,吊车操作人员未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停止作业,导致事故的发生。

此外,吊装作业的操作流程未经过充分的训练和评估,操作人员对于吊装的风险和安全措施了解不够充分,操作不当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三、事故损失
1. 人员伤亡:本次吊装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

其中,部分受伤人员伤情较为严重,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2. 财产损失:由于钢梁滑落造成了其他设备和建筑物的损坏,初步估计财产损失达到数百万元。

四、事故处理措施
1. 救援和医疗救治: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抢救人员进行救援,并迅速将伤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同时,对于不幸遇难的人员,及时安排家属处理后事。

2. 调查和处理:事故发生后,立即成立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同时,对于设备故障进行修复和维护,确保吊车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安全措施加强:根据事故原因分析,工地将加强对吊装作业的安全管理,对吊车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加强对吊装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吊装作业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五、事故教训和改进措施
1. 强化设备维护:吊车作为吊装作业的重要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于设备故障,应及时修复和更换,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2. 加强人员培训:吊装作业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此外,吊装作业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应进行全面评估和培训,确保操作人员了解吊装作业的风险和安全要求。

3. 安全监督加强:工地应加强对吊装作业的安全监督,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吊装作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同时,加强对吊装作业的现场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结语
吊装事故的发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吊装作业中要高度重视安全风险,加强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确保吊装作业的安全进行。

工地应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确保吊装作业符合法律法规和安全要求。

只有做好吊装作业的安全措施,才能有效避免吊装事故的发生,保护好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