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第1课时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氢键教案高二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第1课时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氢键3化学1

12/11/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九页。
10.已知 N、P 同属于元素周期表的ⅤA 族元素,N 在第二周期,P 在 第三周期。NH3 分子呈三角锥形,N 原子位于锥顶,3 个 H 原子位于锥底, N—H 键间的夹角是 107.3°。
(1)PH3 分子与 NH3 分子的构型关系__________(填“相同”“相似”或 “ 不 相 似 ”) , P—H__________( 填 “ 有 ” 或 “ 无 ”) 极 性 , PH3 分 子 __________(填“有”或“无”)极性。
12/11/2021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九页。
答案
解 析 第 四 周 期 Ⅳ A 族 元 素 为 Ge , 其 核 外 电 子 排 布 式 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Y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 3,
Y 是氯,Y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XY4 中 X 与 Y 形
12/11/2021
第十六页,共二十九页。
B 篇 综合提升训练 11.下列物质的性质或数据与氢键无关的是( ) A.氨气极易溶于水
C.乙醚微溶于水,而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D.HF 分解时吸收的热量比 HCl 分解时吸收的热量多 答案 D
12/11/2021
第十七页,共二十九页。
答案
解析 NH3 分子与 H2O 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增大了 NH3 在水中的 溶解度;邻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间氢键, 分子间氢键增大了分子间作用力,使对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邻羟基苯甲 酸的高;乙醇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可以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从而增 大了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其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而乙醚分子结构中无 羟基,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在水中的溶解度比乙醇小得多;HF 分解时 吸收的热量比 HCl 分解时吸收的热量多的原因是 H—F 键的键能比 H—Cl 键的大,与氢键无关。
选修二2.3.1分子的性质

分子
HCl
范德华力(kJ/mol) 21.14
共价键键能(kJ/mol) 431.8
HBr 23.11 366
HI 26.00 298.7
范德华力很弱,约比化学键能小1-2数量级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 范德华力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分子
HCl HBr HI
相对分子质量 36.5 81 128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范德华力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
单质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沸点/℃
F2
38
-219.6 -188.1
Cl2
71
-101.0 -34.6
Br2
160
-7.2 58.8
I2
254
113.5 184.4
一般情况下,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 分子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正四面体:CH4、CCl4、SiF4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第2讲)
【思考】
1.冰山融化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冰山融化过程中有没有破坏其中的化学键? 3.那为什么冰山融化过程仍要吸收能量呢?
升温减压
升温减压
固态
液态
气态
分子距离增大
分子距离增大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三态变化。 说明: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概念:范德华力是一种存在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力。范德华力很弱,约比化学键能小1-2数量级。
2.特征:a、一种电性作用(静电作用) b、一种弱作用,比化学键弱得多 c、无饱和性和方向性
3.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A、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
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3.1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和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课时评价含解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和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2020·太原高二检测)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的是()A。
在相同条件下,N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O2B。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C.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D。
CH3CH3、CH3CH2CH3、(CH3)2CHCH3、CH3CH2CH2CH3的沸点逐渐升高【解析】选B。
A项中,N2和O2都是非极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都不大,但在相同条件下,O2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N2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故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2。
B项中,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与其分子中的氢卤键的强弱有关,而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C项中,F2、Cl2、Br2、I2的组成和结构相似,分子间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故其熔、沸点逐渐升高。
D项中,烷烃分子之间的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故乙烷、丙烷、丁烷的沸点逐渐升高,在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分子结构越对称,分子间作用力越小,熔、沸点越低,故异丁烷的沸点小于正丁烷。
【补偿训练】下列关于范德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B。
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越大,分子就越稳定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也相同D.稀有气体的原子间存在范德华力【解析】选D。
范德华力是分子间存在的较弱的相互作用,它不是化学键,A错误;分子的稳定性是由形成分子的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强弱决定的,与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无关,B错误;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范德华力不一定相同,如CO与N2,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分子间作用力CO大,C错误;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分子之间靠范德华力相结合,D正确。
2.如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第ⅣA族~第ⅦA族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A.HCl B。
课件3:2.3.1键的极性、分子极性、范德华力

HCl 21.14 431.8
HBr 23.11 366
HI 26.00 298.7
结论:范德华力很弱,约比化学键能小1-2数量级
影响范德华力大小的因素
分子 相对分子质量 范德华力(kJ/mol) 熔点/℃
沸点/℃
HCl 36.5 21.14 -114.8
-84.9
HBr 81 23.11 -98.5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05.05 -191.49
28
非极性 -210.00 -195.81
结论: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时,分子的极性越大, 范德华力越大
练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C)
A.氧气的沸点低于氮气的沸点 B、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 C、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 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
重合 不重合
非极性分子
CO2、CH4
极性分子
HCN、H2O、 NH3、CH3Cl
练习: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
极性分子的是( A )
A、 CO2、H2S
B、CH4、C2H4
C、 Cl2、C2H2
D、NH3、HCl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分子
范德华力 (kJ/mol) 共价键键能 (kJ/mol)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1课时 键的极性、分子极性、范德华力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写出:Cl2、HCl的电子式
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1、概念 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 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
2、判断方法: 看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 是否重合 看键的极性,也看分子的空间构型
1 第1课时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范德华力和氢键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1.了解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及产生极性的原因。 2.知 道范德华力、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能应用分子结构的 知识判断分子的极性。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键的极性
极性键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语句描述 (3)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 非极性键 (4)非极性分子中不可能含有 极性键
正误 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
答案:(1)√ (2)× 不一定,如 H2O2 (3)× 不一定,如 Na2O2 (4)× 不一定,如 C2H6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2.现有五种分子:CS2、SiCl4、H2S、AsBr3、SeO3。 (1)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有哪些? (2)属于极性分子的有哪些? 答案:(1)CS2、SiCl4、SeO3。 (2)H2S、AsBr3。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2.下列关于范德华力影响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范德华力是决定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熔、沸点高低的唯一因 素 B.范德华力与物质的性质没有必然的联系 C.范德华力能够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D.范德华力仅影响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 解析:选 D。范德华力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因此范德华力不 会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只影响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
偏移
2.分子的极性
发生偏移 不发生
不重合 重合
栏目 导引
3.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的关系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栏目 导引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阐释错因或 列举反例)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 教案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3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可以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2.熟悉两种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了解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及重要作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3.结合实例初步认识分子的手性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难点: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手性分子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气体在加压或降温时为什么会变成液体或固体?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水的结冰、气体的液化,讨论、交流。
二、新课讲授1、共价键的极性【师】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学生活动】讨论回答【师】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
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问】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学生活动】讨论回答【师】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H2、N2、C60、P4。
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
如:CO2、BF3、CCl4。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
如:HCl、NH3、H2O。
【总结】2、分子间的作用力【师】降温加压时气体会液化,降温时液体会凝固,这些事实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称为范德华力。
【提问】影响范德华力的因素有哪些呢?【学生活动】讨论回答【师】①一般来说,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范德华力逐渐增强;②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时,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③ 分子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物质(即为同分异构体),分子的对称性越强,范德华力越小。
第1课时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sp3 杂化,且有两对孤电子对,分子构型为V形,整个分子电荷
分布不对称,为极性分子。CO2分子中C采取sp杂化,分子构型 为直线形,分子为非极性分子,C原子位于2个O原子所连成的 直线的中央。 答案: C
工具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栏目导引
工具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栏目导引
1.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 一般说来,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通常越高。如熔、沸点: I2>Br2>Cl2>F2,Rn>Xe>Kr>Ar>Ne>He。 (2)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分子 分子空间 类型 构型 A A2 — 键角 — 键的 极性 — 分子 极性 常见物质
非极性分子 He、Ne、Ar等
AB
AB2 A2B
直线形(对 非极 — 非极性分子 H2、O2、N2等 称) 性键 直线形(非 HX、CO、NO — 极性键 极性分子 对称) 等 直线形(对 180° 极性键 非极性分子 CO2、CS2等 称) 折线形(对 称) — 极性键 极性分子 H2O、H2S等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栏目导引
(3)根据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是否全部成键判断 中心原子即其他原子围绕它成键的原子。分子中的中心原 子最外层电子若全部成键,此分子一般为非极性分子;分子中
的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若未全部成键,此分子一般为极性分子。
CH4、BF3、CO2等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均全部成键, 它们都是非极性分子。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工具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栏目导引
第1课时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范德华 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第二册公开课教案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空间结构2.3.1共价键的极性本节是在学习了共价键和分子的立体构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认识分子的一些性质,包括共价键的极性和非极性,并由此引出一些共价分子的性质及其应用;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特别是物质的熔沸点及溶解性等;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念来理解和解释分子的性质。
教学难点: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判断多媒体调试、讲义分发【复习回顾】1.共价键的分类写出H 2、O 2、N 2、HCl 、CO 2、H 2O 、CH 4、NH 3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设疑】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周围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即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 【讲解】有些共用电子对的两个原子由于电负性不同,那么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周围出现的机会便不同,即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有些共用电子对的两个原子由于电负性相同,那么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周围出现的机会相同,即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根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可以将共价键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讲解】 2.键的极性以HCl 分子为例,HCl 分子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Cl 原子的电负性大于H 原子,致使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那么会使H 原子呈正电性、Cl 原子呈负电性。
以Cl 2分子为例,Cl 2分子是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每个Cl 原子的电负性相同,致使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使成键原子呈电中性。
【总结】 2.键的极性【学生活动1】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存在于那些物质中? 【讲解】极性共价键存在于共价键化合物(如HCl 、H 2O 等)和部分离子化合物(如NaOH 等); 非极性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单质(如P 4、O 2等)和部分共价化合物(如H 2O 2中O-O 等)。
分类 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成键原子 不同元素的原子 同种元素的原子 电子对 发生偏移不发生偏移成键原子 的电性一个原子呈正电性(δ+)一个原子呈负电性(δ-)呈电中性【过渡】共价键按是否发生电子对偏移可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 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范
德华力 氢键
[明确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知道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学生自主学习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共价键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可分为两类:□
01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分子的极性
(1)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2)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只含极性键的分子□
10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为□11非极性分子,否则为□12极性分子。
二、范德华力和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概念:由已经与□07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如N 、F 、O)形成共价键的□08氢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氢)与另一个□
09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氧)之间的作用力。
(2)表示方法:氢键通常用A —H…B—表示,其中A 、B 为□10N 、O 、F 中的一种,“—”表示□
11共价键,“…”表示形成的□12氢键。
(3)特征
①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是一种比较弱的作用力。
氢键键能较小,约为□13化学键的十分之几,但比范德华力强。
②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饱和性。
(4)类型
①□
14分子间氢键,如水中:O —H…O—。
②□15分子内氢键,如。
(5)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①当形成分子间氢键时,物质的熔、沸点将□16升高。
②当形成分子内氢键时,物质的熔、沸点将□17下降。
③氢键也影响物质的电离、溶解等过程。
(6)氢键与水分子的性质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密度减小。
1.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间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若相同是怎样?若不同,又怎样?
提示: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不同成键原子对电子对的吸引能力参考元素电负性,电负性大的元素在形成共价键时呈负电性(σ-),电负性小的呈正电性(σ+)。
2.试说明卤素单质在常温下的状态由气态逐步变成液态最后变成固态的原因。
提示:卤素单质的组成和结构相似,从F2到I2相对分子质量越来越大,所以范德华力越来越大,从而导致物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状态从气态变为液态甚至固态。
3.H2S与H2O组成和结构相似,且H2S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2O,但是H2S为气体,水却为液体,为什么?
提示:水分子间形成氢键,增大了水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水的熔、沸点比H2S的熔、沸点高。
课堂互动探究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的关系
[即时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C.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无关
答案 C
解析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如果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则为极性分子,如H2O2;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如果正、
负电荷中心重合(如CH4),则为非极性分子;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和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
2.实验测得BeCl2为共价化合物,两个Be—Cl键间的夹角为180°,由此可判断BeCl2是( )
A.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
B.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C.由非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
D.由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答案 B
解析BeCl2中Be—Cl键是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两个Be—Cl键间的夹角为180°,说明分子是对称的,分子的正电中心与负电中心重合,故BeCl2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B项正确。
规律方法
判断分子极性的一般思路
二、范德华力、氢键、共价键的比较
[即时练]
3.有下列两组命题,其中乙组命题正确且能用甲组命题正确解释的是( )
①Ⅰ a②Ⅱ b③Ⅲ c④Ⅳ d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B
解析键能的大小影响物质的热稳定性,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
H—Cl键的键能大于H—I键的键能,所以HCl比HI稳定。
范德华力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的高低,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由于HI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于HCl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所以HI的沸点比HCl的高。
4.在元素周期表中氟的电负性最大,用氢键表示式写出氟的氢化物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________________。
答案F—H…F、F—H…O、O—H…F、O—H…O
解析HF在水溶液中形成的氢键可从HF和HF、H2O和H2O、HF和H2O(HF提供氢)、H2O 和HF(H2O提供氢)四个方面来考虑。
由此可以得出HF水溶液中存在的氢键。
本课归纳总结
学习效果检测
1.把下列液体分别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并使其成细流流下,当用带有静电的玻璃棒接近液体细流时,细流不会发生偏移的是( )
A.CH3COOH B.C2H5OH
C.H2O D.CCl4
答案 D
解析静电能吸引极性分子,CH3COOH、C2H5OH、H2O均为极性分子,而CCl4为非极性分子,故D符合题意。
2.研究表明:H2O2具有立体结构,两个氢原子像在半展开一本书的两页上(如图所示),两页纸面的夹角为93°51′,氧原子在书的夹缝上,O—H键与O—O键之间的夹角为96°5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2O2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B.H2O2分子为含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C.H2O2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D.H2O2分子为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答案 C
解析H2O2分子中H—O键为极性键,O—O键为非极性键,A正确;H2O2分子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B、D正确,C错误。
3.下列关于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范德华力是决定物质熔点和沸点高低的唯一因素
B.范德华力仅是影响物质部分物理性质的一种因素
C.范德华力能够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D.范德华力与物质的性质没有必然的联系
答案 B
解析影响物质熔沸点的因素有很多,A错误;范德华力不会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仅
能影响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物质的熔点、沸点以及溶解度,C、D错误,B正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是由于氢键的存在,冰能浮在水面上
B.氢键是自然界中最重要、存在最广泛的化学键之一
C.由于氢键的存在,沸点:HCl>HBr>HI>HF
D.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分子中氢氧键键角是105°
答案 A
解析氢键不是化学键,B错误;HF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比HCl大,C错误;由于氧原子中孤电子对的影响,水分子中氢氧键键角为105°,D错误。
5.比较下列各组物质的熔、沸点并说明原因。
(1)H2O________H2S,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HF________HCl,原因是___________。
(3)Br2________I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CH4________CCl4,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 H2O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2S分子间没有氢键
(2)> HF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Cl分子间没有氢键
(3)< Br2和I2的组成和结构相似,Br2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I2的相对分子质量
(4)< CH4和CCl4的组成和结构相似,CH4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CCl4的相对分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