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英文句子写作
英汉语言在句型结构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

英汉语言在句型结构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就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而言,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
英语的句子一般是按照固定的结构和方式来组织和表达的,偏重于形式;汉语的句子则是按照其字词的含义来组合和连接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
英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则要靠句子本身的语意来表现。
【例1】Another 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再试一次,你会成功的。
或:只要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是一个由and连接的简单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的动作关系。
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2】 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 reduced by many times the size of the puter of which it forms a part, thus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ortable miniputer.【译文】现在集成电路成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使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从而产生了新一代的可携式微型计算机。
【分析】本句是由一个主句、一个定语从句和一个分词状语组成的主从复合句。
主句用现在完成时,定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再加一个由thus连接的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通过时态、逗号、关联词和现在分词短语把各句之间的关系表达得非常清楚。
而汉语则在对各句简单陈述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语序和运用“使”、“从而”的词意把各句之间的层层递进的因果关系表达出来。
掌握“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差异是做好英汉互译的核心。
英译汉时,要尽量在理清英语各句关系的基础上,打乱其原有的句式结构,按照“汉语重意合”的表达习惯和方式,重新组织句序;相反,在汉译英时,要把汉语各个分句的关系尽量用连接词、时态和标点符号等予以表示,最后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组合成复杂的句子结构。
[句式,差异,结构]英汉句式结构差异及翻译研究
![[句式,差异,结构]英汉句式结构差异及翻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b3e3b136137ee06eef91803.png)
英汉句式结构差异及翻译研究摘要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
英语作为全世界的通用语言,在如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要想做好英语翻译,则需要人们能够把握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异,理清英语和汉语的句式结构,从而开展相应的翻译活动。
本文就英汉句式结构差异进行分析,根据两国不同的逻辑思维来进行翻译研究。
关键词英汉句式结构差异翻译研究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 Differenceand Translation StudiesZHOU Di(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Haihua College, Shenyang, Liaoning 110167)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imes, between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lose contact. English as a common language of the world, in people's life and work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To do a good job in English translation, people need to be able to gras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sort out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sentence structures,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activ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to translat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logical thinking of the two different.Key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 difference; translation studies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英语的句式结构通常为“树形”,汉语的句式结构通常为“竹节”,相对于这两种不同的句式,英语句式则更注重“形合”,而汉语句式则更加注重“意合”。
英语写作中英汉表达习惯及句子结构差异初探

年第
期 ( 总第
期)
英 语 写 作 中 英 汉 表 达
习 惯
及 句 子 结 构 差 异 初 探 湖北
丰 国欣
, ,
写 作 时 有 时 表 达 上 并 无 用 词 或语 法 错 误 意 思 表 达 得 较 清 楚 但 由于 写 作 者没 有 注 意 到 英 汉 两 种语言 在 表 达 习 惯 和 句 子 结 构 方 面 的 差 异 写 出 的作 品读 来让 人 感 到 语言表达 生 硬 或别 扭 概括起来 英 汉 在表 达 习 惯 和 句 子 结 构 方 面 有 以 下 几个 方面的 差 异 第 一 客观叙述 时 汉 语倾 向动作 化 ; 而英语 则倾向事由及 状 态化 也 就 是说 汉 语 多 用 动词 而英语 多 用 名 词 介 词 和 副 词 例 如 l )【 p is i e d t h应 h d 原句 】 1 m a t h i 1 p i m i d l 【 修 正】 t d y m y E n g li h 2 )I 原 句】 M z h a g lw y h l p m n g y p i t h m y E n g li h Z h lw h l m w 【 修正 1 M n 1 a m a t 3 )I i 9 h b k 1 f d h m 原 句】 w n 1 a a k u n d h im t h b 1 f 【 修 正 】w e m 例 l ) 至 3 ) 表 明学 生 不 太 习 惯 用 r i v a l w ih t o u t 等 名词 介词 和 副 词 表 示 动 作概念 第 二 在表 达 自己 的观 点 看 法 意 见 时 英语 的陈述倾 向 含 蓄 化 因 而 抽象 名 词 使 用 得 较多 而 汉语则倾 向 明 了化 因 而 具体名 词 使 用 得较 多 例
了解英汉差异 避免Chinglish[论文]
![了解英汉差异 避免Chinglish[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a33f3883c4bb4cf7ecd11c.png)
了解英汉差异避免Chinglish摘要: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
本文从英汉语序差异、英汉被动句差异、英汉时态差异和英汉句子结构差异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在写作中出现chinglish的原因。
关键词:英汉差异;chinglish;英语学习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学生在写作中时常出现chinglish现象。
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面的差异会让中国学生避免在英语表达中出现chinglish现象。
以下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英汉语序差异1.英语中的后置现象(1)英语表达中通常将状语(时间、地点、原因、目的、条件等)后置。
英文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动词+其他成分。
“其他成分”中最常见的是宾语和状语,状语中最多见的是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和表示程度、方式的副词。
如:①she had just finished her homework when her mother asked her to practice playing the piano yesterday.②she stayed at home as she had no car.以上句子中when, as等引导的状语后置,在用汉语表达这些内容时往往前置。
例如,第②句用汉语表达如下:她因没有汽车而留在家里。
(2)英语表达中通常将起定语作用的短语或从句后置,而在汉语中这些成分通常前置。
①the wolves hid themselves in the places that couldn’t be found.(狼躲在不被发现的地方。
)②he failed in the examination, which made his father very angry.(他的父亲很生气他考试没及格。
)2.英语中的倒装现象英语表达中有时为了强调,有时为了满足句子结构的需要,经常会出现倒装现象,而在汉语表达中我们很少用倒装句。
浅谈中英句式差异与书面表达教学

浅谈中英句式差异与书面表达教学简要分析了汉语和英语在句式构造方面的巨大差异,举例分析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介绍了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英语教学的意义英语教学中英句式差异书面表达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可见,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但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同时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因为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学生写起英文句子来错误不断,各种各样的中式英语层出不穷,甚至有很多学生看到一篇英文写作根本就无从下笔。
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避免中式英语的大量出现,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汉语和英语在思维和表达方面的不同,理解两种语言在句式方面的差异,进而指导学生写出更地道的英语句子和短文。
一、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的区别在思维方面,英语民族强调“人物分立”,重视形式论证,把整体分解,注重天然,尤其重视空间天然真实性。
这种思维习惯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
英语常用各种发达的关系词以及连接手段造句,注重显形接应,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
英语中的连接手段和形式,如关系词、连接词和形态变化形式,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使用十分频繁,因而句子较长。
这种长句以s—v(主谓)结构为主干,以谓语动词为核心,经常再加上一些从句,所以从句套从句的现象俯拾即是,因此有的语言学家形象地把英语句子称为“葡萄型结构”,葡萄的主干很短,上面附着丰硕的果实。
汉民族历史上讲究“天人合一”,重视整体抽象,注重心理时空,特别强调时间顺序原则,注意空间移动。
这种思维习惯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汉语造句多使用“意合法”,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以神统形。
可见,汉语的特征是用分句或流水句逐层叙述思维的各个过程。
英汉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差异分析

英汉翻译中的句子结构差异分析
1. 英语中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在汉语中常被翻译为主语+宾语+谓语的结构。
例如:英语句子 "I drink tea" 在汉语中翻译为 "我喝茶"。
2. 汉语中的定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而英语中的定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
例如:英语句子 "a red car" 在汉语中翻译为"一辆红色的车"。
3. 汉语中的状语位置较为灵活,可以放在句首、句中或句尾,而英语中的状语一般放在句尾。
例如:英语句子 "I often go to the park" 在汉语中翻译为 "我经常去公园"。
4. 英语中存在被动语态,而汉语中没有被动语态,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将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
例如:英语句子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him" 在汉语中翻译为 "他写的书"。
5. 汉语中的句子通常比英语中的句子更加简洁,在翻译时可能需要增加一些修饰语或补充语来传达完整的意思。
例如:英语句子 "He is a teacher" 在汉语中翻译为 "他是一位老师"。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句子结构差异,实际翻译时还会受到具体语境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正确的翻译需要考虑词语选择、语序调整和意义传递等因素。
从英汉句法结构对比看英语长句的翻译

、
虑英汉语 言句法结构上 的这些差别 。所谓英语 长句 , 一般 是指 2 0个词 左右或 以上 的句子 。翻译长句时 , 首先要理解原 文所表达 的意思 , 清 弄 原 文 的句 法 结 构 , 找 出句 中 的 主 要 成 分 , 主 语 和 谓 语 动 词 , 找 出 先 即 再 宾语 、 状语 、 定语等 , 然后分析 出各成分之 间的逻辑关 系, 再按 照汉语 的 特点和表达方式 , 正确地译 出原文的意思。长句 的翻译一般应采用顺 序 法、 逆序法 和分句法等方法 。 1 顺序法 : 、 当英语长句的内容的叙 述层次 与汉语基本一致时, 可以 按照英语原文 的顺序翻译成汉语。例如: 例 ⑥ E e w e e un ft e d m da s a ep d c vn h n r o e s e a pa e a l , e— w t hbi l n r fts e
t c t s r i g frU , rvn u e r e ao h a i g o rw tr o e p n r i i k n S d i go r f i r t  ̄, e t u a e , r eபைடு நூலகம்i g i y wo o i r g n k
o r o msa r o i o e . u o i r —c nd t n d i
人 们 在 长 期 的 翻译 实 践 中发 现 英 汉 语 言在 句 法结 构 方 面 有 很 大 的 不 同 。引起 这 种 差 异 的 主要 原 因在 二 者 属 于 不 同 的 语 系 , 欧语 系 ( e 印 t h Id— uoenfml) 汉 藏 语 系 ( eTb t — iee a l) 句 子 结 n o E rp a i 和 a y t iea Chns mi 。 h n f y 构上 的差异经常给语 言的学 习 、 教学 、 翻译 以及跨 文化交际造成一定障 碍, 因此对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差异作分析 比较是很有必要 的。 这里主 要从英汉长句的结构 、 语法和排列三个方 面分 析英汉 句法的差异 , 并进 步 探 讨 英 语 长 句 的 翻译 策 略 。 英 汉 句 法 结构 之 间的 对 比 1结构方面——树形结构与竹节结构 、 英语是 曲折语(n etn lag ae , ifci al ug )句子结构被称为 “ l o n 树形结 构” , 般以S V为 主 干 , 以谓 语 动 词 为 中心 , 即 只允 许 有 一 个 谓 语 动词 ( 并 或 列 谓 语 动词 )再 出 现 的 动 词 就 得 变 为 非 限 定 形 式 , 中 各 成 分 的相 互 , 句 结合常用适 当的关 联词语 , 虽然英语 句子多枝权蔓 生 , 呈树状结构 , 但 结构严谨 、层次分明 、逻辑清晰 。而汉 语是非 曲折语 (o —n et n n n if co a l il ln ae , ag g )句中各成分 的相互 结合多依靠语 义的贯通 、 u 语境 的映衬 , 而 少用关联词语 , 子按时问顺序或逻 辑事理顺序逐层展 开 , 节延 伸 , 句 节 犹 如 竹 节 , 以 汉 语 的 句 子 结 构 被 称 为 “ 节 结 构 ” — 像 竹 节 那 样 一 所 竹 — 节 一 节 地简 朴 而明 怏 。 2语 法 方 面— — 形 和 与 意 合 、 英语语法可以说是一种 “ 形合” 语法 , 即注重形式 , 以动 词为中心 , 通 过 词 型变 化 和 各 种 连 词 、 词 来 表 现 词 与 词 之 间 的 相 互 关 系 , 语 的 介 英 语法关 系、 时态 、 语态 、 数都表达很清楚 。 与此 相 反 , 语 语 法 是 一种 “ 合 ” 法 , 词 语 间 的 搭 配 以达 意 为 汉 意 语 即 标准 , 对词语的顺序 、 形式 都没有太多特 定的要求 , 只讲 究逻辑意 义 而 的通顺 , 即汉语没有严格语法意义上的句子结构。 1有 些 句 子 主语 和 宾语 可 以随 意 调 换 位 置 ) 例 ① 六 个 人一 屋 — — 一 屋 六 个 人 。 太 阳晒 着 小 树 了— — 小 树 晒 着 太 阳 了 。 2 汉 语 可 以 随 意 变换 词 序 ) 例② 月亮故乡好 , 乡好月亮 , 故 月好亮故乡 , 乡月好亮 。 故 3 汉语还 可以不顾“ ) 词类 ” 问的搭 配 , 为营造某 种意境甚至将 一连 串名 词 并 列 铺 设 例 ③ 枯 藤 老树 昏鸦 , 桥 流 水 人 家 , 道 西 风 瘦 马 … 一 小 古 4 汉 语甚 至 可 以缺 少 主 要 的 句 子 成分 ) 例④ 今 天 星期 天 。( 谓 语 ) 缺 下雨了。( 主语 ) 缺 3 长句 排 列 方 面 — — “ 间框 架 ” “ 间 顺 序 ” 、 空 与 时 英语 的句子是以谓语动词为核心 , 各种非限定性成份 、 短语及从句 “ 搭架”构筑一个“ , 空间框架 ” 。即使发生一连串的事件 , 描述起来也错 落有致 , 具有空间梯度。例 : 例 ⑨ H sdapee f tn i t , n js w e ew senn eue i r g hsi a d,ut hnh a a i c os i t me l g
英汉写作十大区别

⼀、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我国语⾔学家王⼒先⽣曾经说过:“就句⼦的结构⽽论,西洋语⾔是法治的,中国语⾔是⼈治的。
”(《中国语法理论》,《王⼒⽂集》第⼀卷,第35页,⼭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我们看⼀看下⾯的例⼦: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作伙伴⽽不是⼯具,⼈们将在⽓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都⽤简单将来时,最后⼀个句⼦⽤的是将来完成时,句⼦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得⼀清⼆楚。
⽽汉语译⽂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于句⼦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个句⼦则表⽰结果。
⼆、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乎都是长⽽复杂的句⼦,⽽翻译成中⽂经常就成了许多短⼩的句⼦。
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的锻炼,训练;纪律,风纪,命令服从;惩戒,惩罚;学科,科⽬)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 译⽂:⼈们对历史研究⽅法产⽣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了争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句子结构差异与英文句子写作杨莉红 杨 源摘 要:理解好中英句子结构差异,对于更有效地进行英文写作很有好处。
中英句子在结构上的差异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英语句子的形合和中文句子的意合上。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英句子结构差异的分析来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中英句子结构;差异;英语写作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 N43-1027/F(2008)5-128-02作 者:湖南工程学院外语外贸系大学英语教研室;湖南,湘潭, 411100一、引言英语写作一直以来是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语言学习的成败就看学生是否能自如地使用语言。
高校的非英语专业一般不会开设写作课程,只在英语精读课程上有所涉及,但是CET考试中写作所占的比重却不轻。
而英语写作恰恰又是很多学生英语学习中一颗难攻的“坚果”。
据笔者调查,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写作中都会很自然地把母语的习惯套在英语上,有时套对了,有时却套错了。
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用习以为常的母语思维方式去理解或组织英语句子。
由此看来让大学生了解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对于更有效地进行英文写作很有好处。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英句子结构差异的分析来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中英句法结构的差异申小龙(1988)在讨论句子结构的文化认同时指出:一种语言句子的格局同一个民族的时空观有内在的联系。
西方哲学、艺术和语言注重的是自然时空,而且特别偏重空间的自然真实性。
西方文化的表现形式往往是一种空间型的构造。
中国哲学、艺术和语言注重的是心理时空,而且特别注重时间,即便是空间,也表现为流动空间。
在句子的结构差异上就表现为英语句子的树型结构和汉语句子的线型结构。
从英汉基本句型来看,英语句子主要是受形式逻辑制约,结构上可分为S VO三部分。
汉语句子主要受阴阳逻辑的制约,结构上可分为话题和说明两部分。
在句子的结构差异上就表现为英语句子的三分结构和汉语句子的两分结构。
1.英语句的树型结构和汉语句的线型结构。
英语句子有一定的框架,句子的主谓结构是全句的出发点,尤其是谓语动词,是全句的焦点,其他成分的配置都要根据主谓框架定,修饰、限制、补充等附加成分好似主干上的旁支,借助各种关联词进行空间搭架构成一种树型结构。
英语句子在表达复杂一些的意思时,主要通过增加结构层次,旁支延伸,叠床架屋的办法,是一种以主谓成分为主干呈现出由中心向外扩张的空间构型。
而汉语句子则没有一定的主谓框架限制,没有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区别,有可能几个动词结构连用,或几个名词性短语连续铺排,节奏简洁明快。
汉语句子在表达一些复杂意思时,一般按时间顺序或事理逻辑顺序,逐步交代,层层铺开,形成连续铺排之势(贾玉新,1998)。
例如:1)Mr Li ran into the office and hastened to the desk,turning the com puter on to show us his design.(李先生跑进办公室,连忙走到桌子前,打开电脑,给我们看他的设计。
)英语句除了留一个主动词(两个并列动词)外,其他动词都分别变成分词和不定式;汉语则用多个动词按时间先后顺序将一个一个动作介绍清楚。
再如:2)每个广播公司下面都联系有大约200个附属广播站,由公司向这些广播站提供主要文艺节目,这些节目要靠各地就地取材是很难编排出来的。
(Each of the broadcasting com panies is linked to approximately200affiliated stations to which it provides major entertainment programs which they could not produce if they were obliged to depend on local res ources.)汉语句子中的是动作的先后次序和因果的前后关系;英语句则为了空间搭架.往往可以打破先后顺序或对此须采取灵活的态度。
2.汉语句子的两分结构和英语句子的三分结构。
汉语句子中的主语常常是言者主体思维中的一个话题(theme或topic)。
我们说:“这个计划你跟家人谈过了吗”“这个计划”是主体意识中的一个话题,“你跟家人谈过了吗”是述题(comment),因而呈现T C(话题———述题)句法模式(刘宓庆, 2001)。
它的基础不是形式逻辑,而是阴阳辨证。
中国的远古先民们很早就对世界形成了阴阳对立的认识,传说中的伏曦八卦是很久远的了,历经夏易、商易、周易,一脉相承。
《易经》中的思想和语言文字都是阴阳对立的,到《诗经》已经比较系统了,此后虽然经过了二三千年,今天遣词造句依然如此。
汉语句子的阴阳对立,不在语法,而在语意,其表意有其独特之处。
张今先生(1997)把汉语句子的表意类型归纳为七种:语义相反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语义相异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语义递进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反义衬托型:衣莫若新,人莫若故。
(春秋・晏子)同义衬托型:有莠则锄,有疾则医。
(宋・苏轼)正说反说型: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宋・苏轼)同义强调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周易・乾・文言)而现代英语有五种基本句型,即S VP、S V、S VO、S V oO、S VOC。
这五种基本句型都可以分为三部分。
S VO是现代英语句子结构的典型代表。
例如:3)That dirty old house is an offense to every one who lives in the street.汉译1:那座肮脏的老房子使住在那条街上的人都讨厌。
汉译2:那座老房子很脏,住在那条街上的人都很讨厌。
原文是S VO三分结构,汉译1直译,句子较长,读起来不上821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5口。
汉译2是两分,节奏变短,容易上口,符合阴阳结构。
再如:4)Y ou’re lucky enough to pass CET4.汉译1:你真幸运,能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汉译2:你能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幸运。
原文是S VP结构,to have a united family是个原因状语,汉语一般把因放在前边,果放在后边。
由此可见,写英语句子应以动词为中心,前边有施动者,后边有受动者。
没有动词就不能成为句子,缺了主语、宾语就是语法错误。
因为凡事件的发生必涉及动作、施动者和受动者,施动者是句子的主语,受动者是句子的宾语,S VO的完整描述,表示一个完整的意义。
而其他几个基本句型则可视为该核心句型S VO的变体(王寅,2002)。
S V是两个部分,是英语中唯一可以两分的句子,但是这种句子在英语里很少见。
为了满足三分的心理,人们常把不及物动词转换为动作名词作宾语,如不说We walked而说We took a walk,不说He dreamed而说He dreamed a g ood dream。
此外,不及物动词后边常常需要有状语,如We live in X iangtan,而变为S VA句型,还是三分。
写英语句子时,只要主、动、宾齐全了,一个句子有了三部分,语法上就是合格的句子。
三、中英语句特点在写作中的运用东西方民族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哲学观念、宗教信仰和认知心理,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思维的语言形式。
西方人重科学,重理性,重逻辑,重形式,以分析性思维为主;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象,以综合性思维为主。
反映在语言上,英语句子结构严谨,句法强调形合,即词语和句子是通过语言形态变化和语言形式手段连接来表示结构关系、表达思想;汉语结构松弛,句子行文简练而且往往较短,词语和句子是靠本身的语义的贯通、语境的存在来表达其逻辑关系的,句法强调意合。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1.英语的逻辑外显型与汉语的逻辑内含型。
英汉句子中,成分和成分之间或句与句之间的连接方式是不同的。
英语重形合,句子结构建依靠各种各样的连接词,如as though,if,because,since,when...等,英语句子之所以形成紧凑严密的树型结构,是因为有这些连接词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同时英语句子还借助于语法形式,如:非谓语动词,从句等,表示句子的逻辑关系。
因此这种树型结构不管层次有多复杂,句子内部的主从关系、逻辑关系都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英语句子结构的外显性即表现在句中各个成分的相互结合的这些常用连接词语以及语法形式上。
相比之下,汉语的行文从表层看,显得松散些,句子各成分之间并无明显的连接词,句中各成分的结合大多靠语义的贯通,语境的映衬和词序的排列,内部各种逻辑关系须从整句的内在连贯上去把握、去感悟。
汉语句子的逻辑隐含在句子内部而较少使用连接词语。
例如:5)I f the tem perature drops to0degrees Centigrade,water freezes.气温降到0摄氏度,水会结冰。
英语中用“if“表条件,而译文却可有可无。
由此可见,写英语句子时必须用一些语法衔接手段来完成句子的形式完整。
句子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内部逻辑纽带和语序表示出来。
3.2英语的主体中心和汉语的主客融合英语即使在事物本体上有时也要强调主客体之别,这在汉语中是不可思议的。
例如:6)He was hurt in his leg.他的腿受伤了。
7)A strange peace came over her when she was alone.她独处时便感到一种特殊的安宁。
英语句里常常出现主语,即使没有出现主语也要出现假主语(如:I t is raining)。
王力先生说:“西洋的语法通则是需求每一个句子有一个主语,没有主语就是例外,是省略。
中国的语法通则是,凡是主语显然可知时,以不用为常,故没有主语却是常例,是隐去,不是省略。
”故英语写作中可用人称主语表达,也常用非人称主语表达。
用非人称主语表达时,往往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
而汉语较常用人称主语表达,往往注重“什么人怎么样了”。
3.英语的前重心和汉语的后重心。
汉语句子一般趋势为重点在后,往往按照逻辑和时间顺序将次要部分如原因、条件,环境和有关状态等等放在句子前面,然后画龙点睛,把主要动词点出,这与中国传统中内向型思维不谋而合。
英语造句手法则是偏于从关系上反映,从关系上去说明,它着重于空间搭架,先搭起主语和主要动词,然后用各种关系词把有关的材料组成各种的关系词结,具体说,它是一种开门见山的思维方式。
例如:8)We study Chinese hard in the classroom every day.我们每天在教室里认真学习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