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外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文档资料
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之初探

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之初探【关键词】外语教师发展;专业发展内涵;途径0 引言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今天,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多年,中国外语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基础水平的提高,使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同时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的英语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总导演,学生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质。
而在中国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对象庞大,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内容重复,感觉语言教学与科研实践相差太远,教师们有太多的问题与困惑。
例如,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外语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促进发展?如何在繁杂的教学中促进自身的发展?如何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如何开展科研、提升科研能力?等等。
因此,探讨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们解决这些疑惑,而且还能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现实的意义。
1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通过查阅文献,与教师发展有关的概念诸多,常见的依次有教师培训(teacher training)、教师发展(teacher development)、在职教育(in-service education)、专业发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专业成长(professional growth)、职业发展(careerdevelopment)等。
从这些词语表达,可以看出对教师发展内涵的解析是越来越全面和深刻。
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非常丰富,它强调教师个人的、内在的专业提升。
per-ry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
就其最积极意义上来讲,教师专业发展包含着更多的内容,它意味着教师已经成长为一个超出技能的范围而有艺术化的表现,成为一个把工作提升为专业的人,把专业知能转化为权威的人”。
专业的外语教育政策解析

专业的外语教育政策解析外语教育政策一直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的学习和使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制定专业的外语教育政策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将对外语教育政策进行深入解析,探讨其背景、目标、具体内容以及影响等方面。
第一部分:背景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离不开背景的分析。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各国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语言的传播和沟通日益频繁。
外语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广大人民的需求。
因此,各国政府都纷纷意识到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开始积极制定相关政策。
第二部分:目标外语教育政策的目标是制定明确的指导原则,使外语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需求和个人的成长。
具体目标可以包括:提高外语教育的普及率、提高外语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等。
各国在制定外语教育政策时,往往会把这些目标融入其中。
第三部分:具体内容外语教育政策的具体内容因国家而异,但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投入:政府会增加对外语教育的投入,包括加大对外语教师培训的力度、增加外语教学设备和教材、提供语言交流平台等。
目的是提高外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 课程设置:政府会规定学校开设外语课程的数量和内容。
通常会包括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主流语种,还可能会鼓励学校引入其他小语种。
此外,政府还会指导学校设置相关的语言考试和评估制度,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师资队伍建设:政府会制定外语教师培养和选拔的政策,确保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数量。
此外,政府还会鼓励教师参加国际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 国际交流与合作:政府会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出国留学、交换学习等机会。
同时,政府还会鼓励国外教师和学者来中国进行教学和研究,促进国际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通。
第四部分:影响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对教育系统和整个社会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它可以促进外语教育的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的外语水平,为国家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提供人才支持。
试论高校外语教育人才开发体系建设

势 ,保 持在未来 激烈 的高 校外语教 育人 才竞 争 中立 于不败
之地 。
( 三)加 强外语教 育人 才开发是 高校外语教 育教 学改革 的 实际需要 。高校外语教师是外 语教育 工作者 的重要群体 , 集教外 语 、用外语 、学外语 三重任 务 于一身 。随着 我国改 革开放 和教育事业 的不 断推进 ,外 语工 作 的重要性 与 1俱 3 增 ,对外 语教育工 作者 的要 求也越 来越 高 。大力开发外 语 教 育人才 资源 ,有 助于提高 外语教 师 队伍 的整体素质 ,保 证高 校外语教育 教学改革顺 利进行 ,促 进高 校外语 教育 事
视 野 、宽广 的思路 、开 阔的胸襟 ,培养 和打 造具有专 业水 准的外语 教育人才 ,不断增 创外语 教师 人才 队伍 的竞 争优
较多 ,复合 型人才 较少 ,尤其 缺乏擅长多项 语种 ,具有科 研 创新能力 的人才 ;层次结构方 面 ,具有副 高及 以上职称
专 任教师 占专 任教师的 比例为 2 . 03 %,低于 国家 规定 比例> 3 %的标准② 0 o年龄结构 方面 ,4 岁以下的副高及 以上职 0周 称 的专任 教师 占专 任教师总数 不足五成 ,外 语教 师队伍年 龄结构不尽 合理 。因此 ,有必要加 快整合 、优化外语 教师
才培育是锻造 和健 全外语教 师能力 的主要手 段 ,培养造就 高素质 、专业化 、创 新型 的外语教 师队伍 ,必须走 以高校 加大投入 为基础 的创新道路 。要按 照科学发 展观的要求和 以人为本 的理念 ,逐步建立 高校人 才开发体 系建 设投入 的 稳 定增长机制 ,为人才 引进 、培育 提供财力 支撑 。要立 足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

织的重要成员,再加上近年来逐渐明了的经济全球 融合 ,各 研 究 领 域充 斥 着来 自于 世界 各 国 的最新
化发展 ,加强我 国与世界各 国交流 已经成为 了我 国
发展 的必然 。人们 逐渐实 现交流 ,最根 本也 最直接 的方法就 是拥有共 同 的语 言,国家发展 外语 教育事 业就 是为 了满 足这 种对 外 交流 的需 要 。由此 可见 ,
充分 利 用 多媒 体 资源 来 增强 课 堂 信息 量 ,进 行 视 仅 要 有 专业 技 能 ,而 且要 不 断 丰 富教 学方 式 和 内
听 强化 训 练 ,极 大地 调 动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性 和 协 容 。更 重要 的 是 , 口语教 师 要加 强 自身学 习 ,做 作能 力 。 4加 强师 资 队伍 建设 。 .
教学 中的地位 。在 以往 的外语 教学过程 中 ,英语 教
投入,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外语教育而言,仍然不能
够满 足 国际交 流对 于人 才 的需求 。在 外语 学 习 中,
有超 过 7 % 的为 英语 学 习者 ,另 外 ,法 语 、俄 语 、 0 日语 占到 2% 左 右,其他 小 语种 学 习者不 足 1%, 0 0 这就是我 国外语 教育事业 的现状 。而很 多 国家和地
商 务 英 语 口语 作 为 以提 高学 生 在 国 际 商 务
情 景 中表 达 能力 和 沟通 能 力 为 目标 的一 门主要 课 程 ,其 教 学需 实 现英语 技 能 的提 高 和 商务 知识 的 积 累 。这对 口语 教 师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教 师不
通 过 讨论 、交 流 ,用 自己 的语 言 表达 出 来 ,知 识 的保 持将 达 到 最 久化 。因此 ,教 师可 以 在课 堂 上
推进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

推进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
推进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有以下几点:
1.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高水平外语师资培养,招聘引进优秀人才,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设立外语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
2. 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课程设置,开设更多的专业课程,包括语言学、文学、翻译等方面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加强学科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优秀大学、研究机构进行学术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教学方法和教材,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提高学科的国际化水平。
4. 加强科研创新:增加对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支持,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5.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实地考察、实习、实验等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建立学科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评估体系,及时评估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激励和奖励,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的推进,可以提高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术声誉,培养更多优秀的外语人才,推动学科的长远发展。
外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问题探究

迎; 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 尤其在外 语教学方面有造 诣 ; 能理论
联 系 实 际 , 以致 用 ; 合 作 精 神 和责 任感 。 [ 一 安 在 较 大 学 有 4 ] 吴 规 模 实证 研 究 基 础 上 提 出 了我 国高 校 教 师 应 具 备 的 专 业 素 质 框 架 , 四个 维 度 : 语 学 科 教 学 能力 ; 语 教 师 职 业 观 与 职 含 外 外 业道德; 外语 教 学 观 : 语 教 师 学 习与 发 展 观 。 外 综 合 上 述 观点 .外 语 教 师 自我 发 展 应 从 以 下 几个 方 面 人 手 : 是 加强 外 语 专 业 知识 和技 能 的 培训 , 过 硬 的 外 语 基 本 一 有 功 ; 是 加 强 教 学 理 论 修 养 。 具 有 教 学 创 新 的勇 气 和 能 力 , 二 要 学 习并 运 用 国 际上 的新 兴 教 学 理 论 结 合 本 校 教学 实 际 进行 创 造性 教学 : 是 强 化 科 研 意 识 和能 力 . 断 更 新 教 学 观 念 , 三 不 培 养 终 身 学 习 的 意识 : 四是 热 爱 外 语 教 学 , 爱 学 生 , 自 己 的 热 用
2 外语 教 师 专业 发 展 的 内容 .
束定 芳 和 庄智 象 在 《 代 外语 教 学 》 书 中 将外 语 教 师 的 现 一 素 质 归结 为 :1扎 实 的专 业 知 识 和 专 业技 能 ;2 教 学 组 织 能 () () 力 和 教育 实 施 能力 ;3 ()较 高 的人 品修 养 和 令 人 愉 快 的 个 性 ; ( ) 为 系统 的 现 代 语 言知 识 ; 5 相 当的 外 语 习得 理 论 知 识 ; 4较 () ( ) 定 的外 语 教 学法 知 识 等六 个 方 面 的 能力 和学 识 。_ 刘 6一 3 J 而 润 清 和戴 曼 纯 在 《 国高 校 外 语 教 学 改 革 现 状 与 发 展 策 略 研 中 究》 书 中将 优 秀 教师 应 具 有 的 素 质 归 结 成 : 实 的 语 言 基 本 一 扎 功 , 其 是 口语 流 利 , 音 准 确 : 学 效 果 好 , 受 学 生 的 欢 尤 发 教 深
高校外语师资队伍建设举措

高校外语师资队伍建设举措
高校外语师资队伍建设举措包括以下几点:
1. 引进优秀人才:高校可以通过校内外公开招聘的方式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外语教师。
可以加大招聘的力度,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吸引高水平的外语教师加盟。
2. 培养内部师资:高校可以通过培养内部教师的方式提高外语师资队伍的质量。
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交流和研究项目,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
3. 加强师资培训:高校可以举办各类师资培训班,提升外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可以邀请知名教育专家或外语教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或培训,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4. 支持教师科研:高校可以鼓励外语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扩大教师的学术影响力。
可以提供科研经费和资源支持,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创造条件。
5. 建立导师制度:高校可以建立导师制度,为年轻教师提供指导和支持。
可以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导师,指导年轻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6. 加强国际交流:高校可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外国专家来校讲课和进行学术交流。
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访问学者项目,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学术背景。
通过以上举措,可以提高高校外语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促进外语教育的发展。
独立学院外语师资现状特征及其队伍建设对策研究——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为例

题 ,并据此 提出进一步加强独立学 院师 资队伍建设及革新 的意见或建 议 ,旨在为地方教育行政部 门和学校教育教学 管理 者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
中不 可或缺的载体 。截止 2 1 , 0 0年 独立 学院在 全国 已迅速 发展 到 3 2 ,对促进我 罔高等教 育的大众化起 到 了重要 2所 作用 。伴随独立学院数量 的不断增加 ,各单位招 生数额压
表 1 侨 和 学 院 在 职 外 语 教 师 年 龄 和 教 龄 结 构
学 院还 有 待 优 化 。 2职 称 结 构 。 立 学 院人 事 制 度 的 灵活 性 吸 引 了一 大 批 . 独 有 经 验 的 离退 休 教 师 、 母校 在 职 教 师 和 在 读 研 究 生 的 加 入 ,
关 键 词 :独 立 学 院 : 语 师 资 ; 学质 量 : 策 外 教 对
中 图分 类 号 : 7 8 G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29 (0 0 1 — 19 0 17 ~ 5 6 2 1 )0 0 8— 2
近年来 ,独立学院凭借其兼具公 办高校 品牌 资源优势
独 立 学 院 外 语 师 资 现 状特 征 及 其 队伍 建设 对 策研 究
以福 建 师范 大 学协 和 学 院 为例
郑
( 建 师 范大 学 福
摘
颖
福 州 30 0) 5 01
协 和 学 院 ,福 建
要 : 师人 才 的 培 齐 和教 师 队 伍 的稳 定 , 当前 独 立 学 院确 保 教 学质 量 的 关键 。本 文 以福 建 师 范 大 学协 和 学 院 外语 教 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外语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提高教学质量,办好一个专业,学科建设是龙头,而学科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又是重中之重。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美国学者S. A. Freeman 就指出教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比教学大纲、方法、甚至内容等都更重要:“ More cogent and far -reaching than curricula or methods or even than content, the formation of the teacher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an educational program. ”。
[ 1] 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但这从来不意味着对教师作用的削弱,相反,它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比以前更高的要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合格外语教师的标准要建设好外语师资队伍,首先应该清楚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老师。
英语界知名前辈陆谷孙教授将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素养归纳为按字母表顺序排列的26 条(the alphabetical makings of a teacher of English ),即Accuracy (语言准确);Bookknowiedge (知识丰富);Congeniaiity (亲密无间);Devotion 事业心强);Exemplary conduct (行为模范);Fluency语言流利);General cultivation (综合素质);Humor(幽默感);Im partiality (不偏不倚);Judgeme nt (判断力);Kind-heartedness (同情心);Liberai-mindedness (思想开明); Masterful touches (操纵自如); No-nonsense style 不失师尊); Ones own critic (自我批评); Plethora of methods(兼收并蓄);Quick-wittedness (思维敏捷);Romantic realism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Stamina (体魄强健);Three abilities to be cultivated (ability to do well in tests; ability to know about language; ability to communicate)培养三种技能:应试技能、语言技能和交际技能) ; Unlearned mother-tongue habits 摈弃母语习惯); Veracity (诚信为本); Wide-awakeness (for what is new)(知识更新);X-ray eye for error detection 纠错能力);Yearning for perfection (精益求精); Zestfulness 满腔热情)。
[ 2] 这看似对完人的近乎苛刻的要求,然而,所谓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在各方面都要成为学生的导师、楷模。
这也正是教师职业崇高之所在。
束定芳和庄智象将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的标准概括为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知识;较高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运用各种教学辅助设施和手段开展教学的能力) ;较高的人品修养和令人愉快的个性正直、热情、谦虚、好学、大方、幽默、耐心、宽容等);较为系统的现代语言、文化知识(语言学知识,综合百科类知识,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相当的外语习得理论知识;外语教学法知识。
[ 3]在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集知识提供者,语言示范者,课堂管理者,气氛创造者,学习促进者,活动参与者,答疑咨询者,结果评估者等多种角色于一体,这就对外语教师自身的学识文化素养和语言教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也许可以说,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外语教师的培养成长比其他学科教师的培养成长需时更长,花费更多;它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贯穿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并不以获得学位证书、职称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为终点。
美国在教育和科学研究等很多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它对外语教育领域和外语教师发展的研究成果和标准值得我们参照和借鉴。
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在2002 年推出的《外语教师准备计划标准》( Program Standar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oreignLanguage Teachers )概括了一名合格的外语教师所应具备的六个方面的标准:语言能力、语言学知识、目的语和其他语言的对比( Language, Linguistics, Comparisons );对文化、文学价值的理解、跨学科概念(Cultures, Literatures,Cross-Disciplinary Concepts );语言习得理论和课堂教学实践(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ies and InstructionalPractices );学习标准与课程和教学的融合能力(Integrationof Standards into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教学评估能力( Assessment of Languages and Cultures );专业发展能力( Professionalism )。
其中第六条“专业发展能力”要求教师参与各种能提高自身语言文化能力,有助反思自己教学工作的专业发展机会,具体来说就是参与各种学术会议,阅读学术刊物,理论联系实际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明白追求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经常参与专业团体的学术活动将会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化水平,改进教学实践。
[ 4] 这表明,作为专业人士,教师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应参加学术活动,开展研究工作。
而这正是技能型的教书匠与专家型的学者之间的最大差别。
这一标准的推出,既反映了对外语教师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和途径近年来,外语教师教育或曰教师专业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外语教育界的强烈关注和重视。
对教师培养的称谓也经历了从早先的教师培训”到后来的“教师教育”,再到现在的“教师发展” 的变化过程,这体现了人们对师资培养内涵认识的进步。
顾名思义,“教师培训( teacher training )”注重的是帮助教师掌握语言教学的技巧和方法。
但training 一词似乎更多地指技术、手艺的培训而忽略了教师的认知结构发展和对教师的通才教育。
后来的提法“教师教育( teacher education )”注意到了帮助教师从理论层面上来把握教学,提升自己。
即教师不仅要接受课堂技能的训练,还要开展应用语言学、语言测试和评估、科研方法等理论的学习。
而现在则称为“教师发展( teacher development )”,教师通过行动来研究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形成批判性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
[5] 教师通过反思得到提高和升华,实现理性的发展。
这显然强调具备内在动力的教师自我发展,是外语教师从职业规划和使命感出发所主动追求的自我完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
这一“培训f 教育f 发展”的进步过程从侧重技术行为的模式转向侧重认识能力的模式,从关注如何从技能上训练教师转向关注教师如何学习与发展,是一个促进教师在智能、经验、教学态度、教育理念上不断完善的过程。
它体现了以实用性为导向的工具型思维转向以长远发展为目的的专家型思维的进步。
国内学者吴一安认为优秀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由四个维度构成: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
四个维度间相互渗透,动态互动。
[6] 也就是说,教师发展观这一维度的建立,即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探索、实践,又反过来促使其学科教学能力、职业道德观、外语教学观进一步明确和升华。
可以说,促进教师发展,从教书匠走向学者的主要途径就是鼓励教师对自我的专业水平进行随时随地的反思,以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所谓反思教学,是指教师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和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和强化的反思行为。
即教师通过自我观察,收集素材,记录过程,弄清自己课堂行为的意义所在和理论依据,对自己习以为常的想法和做法进行质疑,诊断问题,探求达到同样目的的其他方法并付诸实践。
由此可见,这一批判性的反思过程是一个递进的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教师在教学和反思中发现问题,设计课题,带着问题开展研究,寻找解决办法,再回到实践,以研究成果促进教学,经过这样的反复,对专业知识不断的学习和内化,对教学不断地总结和评估,达到能力的提高和自我完善,逐步形成理想的专业职业能力。
这一过程就是教师进行自我专业发展的过程。
教师自我发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专业发展意识,具有独立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自觉地采取相应的促进自我发展的手段、措施并从中获得专业满足感。
这些手段和措施包括: 经常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方法、效果,在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掌握设计课程、监控评估课程的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经常阅读学术刊物,参与学术活动,开阔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维,开展与同事、同行的交流和合作研究, 养成专业气质。
对外语教师来说还要利用各种机会使用目的语, 接触目的语文化,不断强化和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化水平和能力。
这同时也说明,高素质外语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终身持续的过程, 只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催生出发自内心的动力,才能使其走上自我指导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师专业发展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审视近年来我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可以说情况虽有改观,但仍不够理想。
一方面近年大批硕士毕业生进入我院,他们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经过系统的研究训练,年轻有活力,工作热情高,改善了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壮大并稳定了师资队伍。
这是我们合理规划、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机遇。
但另一方面随着老教师的退休和大批青年教师补充进来,高职称教师的比例逐年下降。
下图显示了近三年来我院教师队伍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数和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人数所占比例的变化。
图1 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教师队伍高职称高学历人员比例与此同时,我校作为省属重点工科大学,近年经历了大幅度的扩招,学生人数骤增,要求教师数量有相应的增加,而外语教学的性质又要求小班上课,这就更加剧了师资的紧缺。
我院师资队伍面临着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压力。
由于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教师投入教研、科研以及业务上进修提高的时间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