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7上语文优质课件:22天上的街市 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2《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天上的街市》导教案备课时间__周礼拜 ___ 单元第六单元第 22 课审查讲课时间__周礼拜 ___课题《天上的街市》需课时阅读评论班教组级师组长组员别评评价价1 2 3 4 5 6 7 8展现次数终结评论展现质量一、阅读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 初步培育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二、目标链接联想 , 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 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想方式。
它的特点是 , 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必定联系的另一事物。
我们在生活中 , 随时随处会产生联想。
一提到“秋风”, 常常马上会想到“落叶” , 为何会想到“落叶”呢?由于“秋风”和“落叶”不只在时空上常常相伴出现, 并且它们之间还有必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有关系想”和“因果联想”。
我们好把小朋友比作“花朵” , 由于花朵的娇艳、引人喜欢 , 和小朋友有相像之处 , 这就是“相像联想”。
当我们提到被父亲母亲遗弃的孤儿时 , 会自然想到我们在父亲母亲身旁的幸福 , 这就是“对照联想”。
我们看到一位慈爱的女教师时 , 常常会想到妈妈 , 由于她们在某些方面邻近 , 对我们都是同样的关心、体谅 , 这就又是“邻近联想”了。
因而可知 , “有关”“因果”“相像”“对照”“邻近” , 就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 , 这类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
想象 , 是一种有目的、创建性的思想活动。
想象是利用我们脑筋库房中所储存的已有的信息 , 修建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
比方 , 当你看完一本科幻小说 , 被此中惊险迷离的情节所吸引 , 忧如自己也乘坐宇宙飞船到达茫茫宇宙中和外星人谈话。
再比方, 当你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 你会想到漂亮的草原、蓝蓝的天空。
这时你脑筋中的形象 , 就是你想象的结果。
联想 , 比较实在;想象 , 比较空幻。
联想 , 想到就能够;想象 , 就比较详细。
联想和想象在观点上是有区其余 , 但在实质写作中常常是交叉在一同 , 共同使用的。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22天上的街市 导学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中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3、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4、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学习重点难点】1、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1、了解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 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学法指导】细细品味诗意,充分展开想象。
进而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 2课时【学习过程】一、师板书课题,生读标,解标。
二、小组自主学习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缥渺()()灯笼()甚()2、给下列各组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缥()漂()陈()阵()隔()融()茏()笼()3、文本探究。
(1)诗人所想像的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用几个词概括一下。
(2)你能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出本诗是怎样的感情基调吗?(3)本诗1-4节各用了哪一种表达手段?三、交流汇报学习成果四、学生合作探究1.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2.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4、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5 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五、教师总结。
(对标进行达标测评。
)六、布置作业发挥联想与想象,续写一个片段。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天上的街市》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十课,讲述了主人公小水杉的奇妙经历。
小水杉进入天上的街市,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珍奇物品,也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物。
这一课旨在通过讲述小水杉的经历,让学生了解到天地之间的奇妙联系,培养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一、课文内容梳理本课的中心思想是“必须遵守事物的规律”。
1.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展示小水杉进入天上的街市,见到了琳琅满目的珍奇物品和奇特的建筑。
2. 第二部分(第五自然段-第八自然段):小水杉遇到了蓝天大师和活波小鱼,了解到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其固定的规律。
3. 第三部分(第九自然段-第十五自然段):小水杉遇到了种田大师和善良的阿姨,了解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 掌握本课的生词和词语;- 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2. 能力目标:- 掌握提取课文重要信息的技巧;- 能够初步运用综合性阅读技巧,如浏览、略读和精读。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规律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 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2.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夸张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自上节课引导学生思考天地之间的联系,如:一朵云天上飘,是怎样形成的?天涯海角的风景,怎样向我展示?2. 新知呈现(10分钟)导入学生思考天上有没有街市?街市上会有什么东西?引导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
3. 阅读理解(15分钟)1) 请学生浏览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杉水为什么能够看到天上的街市?- 为什么小杉水觉得天上的街市很神奇?2) 学生精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水杉在天上的街市上看到了哪些东西?- 小水杉为什么觉得生活在天上很麻烦?3) 学生略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水杉遇到了哪些人物?- 小水杉从这些人物那里学到了什么?4. 深入理解(15分钟)1) 学生合作讨论,解释课文中的比喻和夸张句,然后与全班分享。
七上部编版语文《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概括诗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学会有节奏朗读。
2.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感情基调。
3.体会本诗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概括诗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学会有节奏朗读。
2.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感情基调。
【自主学习】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缥渺
..()()灯笼.()甚.()
2.文学常识填空。
郭沫若,原名,四川乐山人。
中国现代著名、、、。
代表作有诗集《》,话剧《》等。
3.解释下列词语。
(1)缥渺:
(2)陈列:
(3)定然:
(4)珍奇:
(5)不甚:
【设问导读】
1. 诗人所想像的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用几个词概括一下。
2. 诗人文中所描绘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是怎样的?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呢?作者想以此来表达什么?你能带着这种感情来试着再读读这首诗吗?
3.郭沫若说过:诗的职责全在抒情?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要抒发某种特殊的情感,必须借助生活中某种特定的景物作为依附,在诗里诗人借助了哪些景物?
4.聆听本文的范读,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试着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巩固练习】
1.对本诗中心意思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通过描绘天街美好的生活,表达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B.通过描绘天街美好的生活,表达作者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精神。
C.通过描绘天街美好的生活,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不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D.通过描绘天街美好生活,表达了作者郁闷的感情。
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2诗两首:天上的街市》公开课导学案_1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基调。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3、体会诗人摆脱封建束缚、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学法指导1·通过工具书,读准“缥缈”的字音,理解“缥缈”·“陈列”“定然”等词语的意思。
2·利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美妙意境。
3·小组讨论,诗歌所表达的主题。
4·小组交流,本诗的结构。
5·各抒己见,本诗在写作上的特点,掌握想象与联想的区别。
三·【活动一】自学导航1·知识链接(1)·掌握作者(2)了解时代背景:(3)学生学习(读准字音,理解词意)缥缈(——):陈列:定然:【活动二】朗读感知(1)自由朗读,了解诗歌内容。
(2)小组齐读,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
(3)全班齐读,了解本诗的节奏和重音。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4)概括每节诗的内容。
【活动三】探究提升1、探究主题(1)文中写了哪些事物?(2)这些事物有哪些特点?(3)营造怎样的意境?(4)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与文中的牛郎织女情节相同吗?什么地方不同?(5)作者为什么把天上的街市写得那么美好,为什么把牛郎织女的生活写得那么幸福,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2、寻找闪光之笔(诗文欣赏----用词的效果)3、探究写作方法街灯————————明星联想:由实际存在的事物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的心理过程天上的街市————幸福的牛郎织女想像:创造出()心理过程。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天上的街市教案一.教案背景:现代诗歌难教,这恐怕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共识。
现代诗歌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常常让我们难以抉择。
二.教学课题:天上的街市三.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出“天上街市”的绮丽多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虚幻的景象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真实、美丽。
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情趣。
四.教学方法:教法:点拨法、朗读法、提问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
五.教学目标:1.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2.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3.练习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难点:联想和想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朗读诗歌,疏通生字,查找、了解作者有关资料。
教师:PPT、朗读背景音乐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景: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2.简介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其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二、读出节奏美1、范读:引导学生准确而有感情的朗读教师放音乐范读全诗,学生打开书听范读,注意听读要求:(1)、注意节奏;(2)、听准重音;(3)、初步感受诗中的情境。
3、齐读。
注意节奏,将这首诗一起朗读一遍,体会一下节奏的和谐之美。
另外语音要轻柔一点,语速要舒缓一些。
三、谁能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四.读出图画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讨论,明确每一节的内容)“诗情”与“画意”常常是密不可分的,这首诗的每一小节都是一副美丽的画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这首诗的画图美。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3、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们在一个晴朗的晚上仰望星空时,你会想到什么呢?生答。
你们的想象很丰富。
今天老师要告诉同学们,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给我们带来了一篇美丽而又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看看他又想到了什么!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1---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县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
他的著作很多,文学方面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
三、.写作背景介绍。
1919年5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全国展开,许多仁人志士为此热血沸腾,以为黑暗的中国从此有了新的希望。
不久,“五四”运动的高潮过去了,中国又陷入了死一般沉寂的黑夜中,此时,郭沫若从日本回到祖国,目睹眼前的一切,他一度的兴奋激动变为了失望和痛苦,但他并没有悲观绝望,依然执著地寻求光明与理想,于是,他写下了这首美丽而又迷人的诗。
四、朗读训练,感受美。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然后谈谈这首诗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不是悲伤的、痛苦的?请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可以做补充或纠正。
生读完后回答,师.总结,明确:美好、恬静、自在、清新。
2、问生,这样的诗歌应该怎样朗读,是不是要非常慷慨激昂?请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或纠正。
生回答完后,师.总结,明确: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神往。
3、让一位学生试读,师再讲读好诗还要注意节奏和重音的划分,那样才读得出感情。
4、师范读,让学生注意以上两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22《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在《天上的街市》这首诗里,作者是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上的明灯,又由街上的明灯想象到天上必定有美丽繁华的街市和街市上闲游的平民、农民,于是又联想到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想象到他们提着灯笼、骑着牛涉过天河,在街上自由地行走,从而创造出一幅真切清新的画面和一个美丽动人、寓意深邃的形象来。再比如,写《绿叶》这样的作文,你首先要由绿叶联想到另一个事物,比如甘当配角、扶助“红花”的优秀品质,接下去要详细地写,就要展开想象了。
②小组解读后补充的字词是:
③小组内矫正性领读、自由读、齐读所勾画的字词。
2.课文整体感知探究
分小组按“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探究下面问题后,自由展示结果,其他组自由矫正评价,教师作随机的矫正评价并评选出最具阅读潜力的学习小组(员)。
问: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这些画面是用什么方法描绘出来的?
参考答案:星灯互映的夜景,天上的街市,天上的生活……;想象、联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第一节诗中,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采用了哪种类型的联想?
(2)诗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民间故事中的有什么不同?诗中通过哪些词表现出来?这样改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圈出来加以体会。
自
我
评
价
小组评价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备课时间
____周星期_____
单元
第六单元第22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中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3、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4、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学习重点难点】
1、体会联想和想象的表现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
实用文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