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

合集下载

铅 中毒 原理

铅 中毒 原理

铅中毒原理主要是由于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干扰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铅在体内的分布主要受血流和体液分布的影响,主要蓄积在肝、肾、脑、骨髓等组织。

铅中毒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包括:1. 铅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如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神经递质的改变等;2. 铅对血液系统的影响,如干扰血红蛋白的合成、破坏红细胞等;
3. 铅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如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液分泌减少等;
4. 铅对肾脏的影响,如肾小管功能障碍、蛋白尿等;
5. 铅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如性腺功能减退、精子数量减少等。

铅中毒的诊断主要依据职业史、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等。

治疗原则主要是去除毒源、促进排铅、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预防铅中毒的主要措施包括个人防护、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等。

铅中毒职业病诊断标准

铅中毒职业病诊断标准

铅中毒职业病诊断标准铅中毒是一种职业病,由长期接触或吸入铅及其化合物导致的中毒症状。

铅中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渗透进入人体。

铅中毒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可引发多种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铅中毒职业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具体的诊断标准如下:1. 临床表现和症状:铅中毒患者的主要体征和症状包括:- 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嗜睡等- 消化系统症状: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 肌肉骨骼系统症状:肌肉无力、肌肉痛、骨关节痛等- 造血系统症状: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2. 实验室检查:- 血铅浓度测定:血铅浓度是诊断铅中毒的重要指标。

正常人的血铅浓度通常低于40微克/升,而铅中毒患者的血铅浓度通常大于或等于70微克/升。

- 尿铅浓度测定:尿铅浓度也是诊断铅中毒的常用方法。

正常人的尿铅浓度通常低于100微克/升,而铅中毒患者的尿铅浓度通常大于200微克/升。

- 血象检查:铅中毒患者的血象检查通常显示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等改变。

3. 工作史和暴露史:了解患者的工作史和暴露史对诊断铅中毒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患者需要有长期暴露于铅及其化合物的工作史,比如铅冶炼、电池制造、喷漆、焊接等职业。

4. 其他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医生可能会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神经系统检查、肝肾功能检查、骨骼X线检查等。

在诊断铅中毒时,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如神经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

因此,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非常重要。

治疗铅中毒的主要方法是停止铅暴露和解毒治疗。

停止暴露包括改变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个人防护设施等措施,以防止铅再次进入人体。

解毒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持疗法,如给予解毒剂、增强免疫力、纠正营养不良等。

预防铅中毒的关键是避免铅接触。

企业和雇主应制定相关的职业健康保护措施,包括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加强工作场所通风、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等。

引起铅中毒的原因

引起铅中毒的原因

引起铅中毒的原因现在市面上的一些营养品尤其是针对孩子方面的营养品,各式各样的,补充营养的,排出毒素的,增强抵抗力的,什么样的都有,排铅的营养品也有很多,铅中毒的孩子也有,只是不多见,但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铅中毒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引起铅中毒的原因1、首先孩子的学习文具像铅笔等都含有铅,有的孩子喜欢用嘴叨铅笔,或者学习后不洗手吃东西,都会引起铅中毒。

2、我们用的化妆品,口红等都含有铅,如果怀孕的时候还在用这些东西,会通过母体传给胎儿。

3、我们的饮用水里面含的杂质也有铅,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饮用也会引起铅中毒。

4、汽车尾汽排出来的废气也是引起铅中毒的一个原因。

5、工厂里排出来的废弃物质,污水,废气更是铅中毒的一大因素。

6、二手烟里面含有的成分也会引起铅中毒,还有致癌的可能。

7、我们装修的家具等,三个月以内铅是严重超标,一定要开窗散味。

8、一些膨化食品,腌制食品,油炸食品里面的铅都是超标的,最好不要吃。

铅中毒的症状1、轻度铅中毒初期:有轻微的手脚麻木,睡觉伴有昏沉之状,脑步生成压力感,促使手脚麻木,无法正常睡眠,致使次日头昏,乏力等症状。

2、随之中毒的加深,随之而来的脾气异常,易愤怒,骨关节不适,头皮麻木等不适直接会影响个人对病情的判断能力,似有病,却又像没病,其个性及其兴奋,只需走上岗位,那些不适感会在几分钟内当然无存。

3、精神异常,记忆力的反复失常,大大改变一个人的本性,原本可以控制的事情,却无法控制自己,即便控制,其效果也将本末倒置,适得其反。

4、手脚无力,面呈铅容,口出异味,嗜睡如命,促使肌肉神经萎缩,无法实施正常劳动能力。

以上就是关于孩子铅中毒的原因的介绍,小孩子铅中毒大多数是因为食物,还有就是接触的玩具之类的东西,所以对于宝宝接触的东西要求都很严格,稍微不注意可能就会引起其他的疾病,看了以上关于铅中毒的原因,在生活中就要做到能避免的尽量去避免。

铅中毒的症状

铅中毒的症状

铅中毒的症状文章目录*一、铅中毒的症状*二、铅中毒的并发症*三、铅中毒的饮食注意事项1. 铅中毒吃什么好2. 铅中毒不能吃什么铅中毒的症状1、发育迟缓,铅干扰维生素D代谢,影响钙的吸收,影响体格生长而变得矮小。

2、食欲不佳,勉强吃一点饭,也没吃什么零食,就是不肯吃饭。

3、铅中毒的儿童则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并且上课的时候坐不住,而且做作业经常出错,时常心不在焉。

4、反应迟钝,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差,特别是语文成绩,新诗词和生字都很难记住。

5、烦躁冲动,不听话,脾气急躁,很容易冲动,什么事情没做好就急的不得了。

6、消化系统症状,厌食、腹泻,经常便秘、无缘无故的说自己肚子痛。

7、患儿的口中有金属味,并且会出现流涎,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严重的时候则会出现昏迷或者是死亡。

铅中毒的并发症铅中毒对宝宝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和消化等系统的终生性伤害上,其中,对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损伤尤为突出,而且多数是不可逆转的。

它会影响宝宝的认知和行为能力,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宝宝的智力水平,造成宝宝智力低下。

铅中毒对血液系统的影响主要会抑制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宝宝贫血。

铅中毒对免疫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容易导致宝宝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

表现在消化系统上,则会造成宝宝食欲下降,甚至出现异食和偏食。

铅中毒的饮食注意事项1、铅中毒吃什么好 1.1、牛奶作用:营养丰富,牛奶中的蛋白质能与体内铅结合成一种不溶性化合物,从而减少体内对铅的吸收。

用量:鲜牛奶每日250~750毫升。

1.2、猕猴桃作用:生津止渴、消滞,补充大量维生素C。

维生素C与铅结合成溶于水而无毒的盐类,随粪便排出体外。

用量:猕猴桃每日2~3个。

作水果食。

猕猴桃汁,每日饮100~200毫升。

注意:猕猴桃性寒,脾胃虚寒或胃病者不宜多食。

多食冷脾胃。

1.3、凉瓜黄豆排骨汤作用:养阴益气,清热解毒,驱铅。

组成、用量:凉瓜300克,黄豆25克,排骨200克,生姜2片。

铅中毒演示课件

铅中毒演示课件

01
02
03
04
神经系统损害
铅对儿童神经系统的影响最为 显著,可能导致智力下降、学 习困难、行为异常等问题。
生长发育迟缓
铅中毒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导致身高、体重等指标低于
同龄人。
免疫系统抑制
铅会抑制儿童的免疫功能,增 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肾脏损害
铅中毒可能导致儿童肾脏功能 受损,表现为尿蛋白、血尿等
生活污染源
含铅汽油
含铅陶瓷和玻璃器皿
过去使用的含铅汽油燃烧后产生的废 气中含有铅,污染环境。
一些陶瓷和玻璃器皿中可能含有铅,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铅中毒。
铅制水管
老旧的铅制水管可能释放铅到饮用水 中,造成生活用水铅污染。
农业污染源
农药和化肥
一些农药和化肥中含有铅,长期 使用可能污染土壤和水源。
污水灌溉
地区性铅中毒
某些地区土壤、水源中铅 含量较高,导致当地居民 通过饮食等途径摄入过量 铅而中毒。
临床表现与分型
01
急性铅中毒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溶血
、肝肾功能损害等。
02 03
慢性铅中毒
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头痛、乏力、失眠、多梦等神经 衰弱症状,以及口腔炎、牙龈炎等口腔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贫血、肝肾 损害等。
加强对涉铅行业的监管,减少铅的排放和 污染。同时,避免使用含铅高的化妆品、 玩具等日用品。
个人防护
定期检测
在涉铅环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员,应做好 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等进行血铅 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铅中毒问题。
05
儿童铅中毒的特殊性
儿童铅中毒的危害
优先选用口服排铅药物,通过促进铅从尿液或胆汁中排出, 达到降低体内铅含量的目的。同时,应注意补充钙、锌等微 量元素,以减少铅在体内的吸收和蓄积。

铅中毒诊断标准

铅中毒诊断标准

铅中毒诊断标准
铅中毒是由于长期暴露在铅的环境中,铅在体内积累过多而导致的中毒症状。

铅中毒的诊断标准主要是基于铅在血液和尿液中的浓度。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指南,成人血液铅浓度大于或等于5 μg/dL(微克/分升)被认为是高于正常水平的标准。

儿童血液铅浓度高于5 μg/dL则被认为是可疑的中毒症状。

此外,儿童的血液铅浓度高于10 μg/dL被认为是铅中毒的诊断标准。

另外,尿液中的铅浓度也可以用于诊断铅中毒。

成人尿液中的铅浓度大于或等于100 μg/L(微克/升)被认为是超过正常水平的标准。

儿童尿液中的铅浓度高于30 μg/L则被认为是可疑的中毒症状。

尿液中的铅浓度通常是血液铅浓度的指标。

除了血液和尿液测试,医生还会根据病人的症状和暴露史进行诊断。

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肌肉疼痛等,严重的铅中毒还会导致神经系统和肾脏损伤。

总之,铅中毒的诊断需要基于血液和尿液测试以及病人的症状和暴露史。

及时发现并治疗铅中毒可以有效预防慢性中毒和其它相关疾病。

铅中毒

铅中毒

慢性铅中毒是一种由于铅的累计吸收而导致的非传染性慢性病,典型的症状性儿童铅中毒并不常见,多数儿童虽然没有出现大脑病变的体征,但却存在着持久的行为和认知问题,严重地影响健康和学习。

表现为易怒、没有食欲、性格改变、腹绞痛等症状时,其血铅含量一般在50μg/dL左右,已经属于重度铅中毒。

铅以离子状态被吸收后进入血循环,主要以铅盐和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形式最初分布于全身各组织,数周后约有95%以不溶的磷酸铅沉积在骨骼系统和毛发。

而血液内的铅约有95%分布在红细胞内,主要在红细胞膜,血浆只占5%。

沉积在骨组织内的磷酸铅呈稳定状态,与血液和软组织中铅维持着动态平衡。

被吸收的铅主要经肾脏排出,还可经粪便,乳汁、胆汁、月经,汗腺、唾液头发、指甲等途径排出。

一、铅的吸收、分布和排出正常人每日由饮食进入300μg铅,其中约有10%可被吸收,由呼吸道吸入的铅约有40%可被吸收,铅吸收后进入血液,分布于软组织如肝、脾、肾、脑等,以后铅在体内重新分布,90%—95%的铅贮存于骨骼,吸收到体内的铅主要由肾排出,一小部分由粪便、唾液、汗、乳汁等排出,每日铅吸收量超过0.5mg可发生蓄积并出现毒性。

血液、软组织中铅为可转运性铅,具有生物活性,其量超过正常,但尚无中毒症状时为铅吸收,过量铅可产生毒性,骨骼内铅为贮存铅,无生物活性,血铅、软组织铅与骨骼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在感染、饮酒、酸中毒等情况下,骨骼中铅转运到血液和软组织可引起中毒。

铅中毒的机制中毒机制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毒性与体内铅量有关,颗粒小的铅化合物容易由呼吸道吸入,集中溶解度大的铅化合物进入体内容易被吸收,因而毒性较大,铅在体内易与蛋白质的巯基结合,可抑制含巯基的酶,特别是有关血红素合成的几种酶。

铅抑制红细胞δ-氨基-r-酮戊酸脱水酶(ALAD)可使血清和尿中δ-氨基-r-酮戊酸(ALA)增多,铅抑制粪卟啉原脱羧酶,引起尿中粪卟啉增多,铅抑制血红素合成酶,干扰铁与原卟啉结合成血红素,并影响血红蛋白的生成,结果幼红细胞内蓄积铁(形成环性铁粒幼细胞)和游离原卟啉(FEP),游离原卟啉与锌螯合,形成锌原卟啉(ZPP)。

铅中毒的标准

铅中毒的标准

铅中毒的标准、症状及即治疗方法一、铅中毒的标准铅中毒标准为小于10微克/分升(100微克/升)当人体血铅含量大于或等于10微克/分升,即为铅中毒。

但血铅超过6微克/分升即可导致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成绩下降,厌食和钙锌铁缺乏等。

.二、儿童铅中毒的原因及症状原因:主要有含铅汽油的废气污染、工业污染、学习用品和玩具污染、食品污染等。

儿童铅中毒可分为症状性铅中毒和无症状性铅中毒(或亚临床性铅中毒)。

症状:1、主要表现有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腹痛、便秘、腹泻、恶心、呕吐、贫血等。

无症状性铅中毒主要影响儿童的智能行为发育和体格生长,由于缺乏足以引起家长和儿科医生注意的临床表现,往往容易被忽视,待发现时,铅毒性作用已难逆转。

2、儿童铅中毒症状:行为功能改变,模拟学习图难,空间综合能力下降,运动失调,多动,易冲动,注意力下降,侵袭性增加,智商下降,贫血,高血压,急性铅肾病,免疫力下降,缺锌、缺铁、缺钙等三、铅中毒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

喝排铅口服液:“益童成长排铅口服液”排铅—解毒—强体三位一体,“排补结合”益童成长治疗儿童铅中毒最安全最可靠。

益童成长/力德希排铅口服液综合当前国内外最有效的排铅手段,运用现代医学和营养学的最新科研成果,科学配方,精心研制而成的高科技生物制剂,采用“排、调、补”三位一体的科学排铅方案,有效降低儿童体内血铅含量指标,及时消除儿童铅中毒症状,同时充分补充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提高机体免疫力。

2、食物治疗,对于铅中毒儿童,首先要做到均衡饮食。

少吃肥肉、油炸和油腻食品,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多吃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瘦肉、牛肉等)、新鲜蔬菜和水果、硬壳坚果类(核桃、花生、开心果等)、以及黑木耳等。

但要注意的是蔬菜水果应洗干净、水果应削皮,因为农药中往往含有铅。

同时多喝水,以促进铅的排泄。

很多天然食物都具有一定的防铅和驱铅功能。

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可与铅结合形成不溶物,所含的钙可阻止铅的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0
大气铅污染的健康危害特点:
1、直接由呼吸道吸入血; 2、是其他环境介质中铅的来源; 3、越接近地面铅的含量越高,儿童呼吸道 承受的铅暴露剂量较成人高16倍。
11
(二)铅的吸收 1、肠道吸收:肠道吸收是非职业性铅暴露时铅吸 收的主要途径。在成人肠道对铅的吸收率约为 5%~10%,与成人相比,儿童胃肠道铅的吸收率 高、排泄率低,经口摄入造成中毒的危险性很大。
至易吞入消化道。 2、排泄少: 成人吸入体内的铅99%最终将随大、小便排出,
而儿童的排泄率仅为66%左右。 3、储存池的铅流动性大。
13
四、铅在体内的分布 铅通过肠道、呼吸道等途径吸收入人体后,
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体内铅的分 布可分为两部分:交换池和储存池。
交换池中的铅:血液和软组织中的铅,约 占体内总铅量的10%左右。
10
血铅 (μg/dl)
发育毒性
造成儿童不同病理损害的最低血铅水平 (1ug/dl=0.0483umol/L)
20
七、临床表现: 可分为亚临床表现和临床表现 涉及多系统和器官,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常见: 消化系统:腹痛、便秘、腹泻、恶心、呕吐等 神经系统:易激惹、多动、反应迟钝、嗜睡、运动 失 调。严重者可有狂躁、谵妄、视觉障碍,甚至脑神 经瘫 痪,惊厥、昏迷直至死亡。 血液系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泌尿系统:早期氨基酸尿,糖尿,高尿磷等;在晚 期患 者可见到氮质血症等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一般认为只在血铅≥2.173μmol/L即450μg/L时才出现 以上症状。
每3个月复查一次血铅;
3、Ⅱ—B级 150-199 μg/L 轻度铅中毒 非药物驱铅
应在1个月内复查一次血铅;
4、Ⅲ级 200-450μg/L 中度铅中毒 非药物驱铅
1周内复查血铅;
5、Ⅳ级 450-699 μg/L 重度铅中毒 药物驱铅
48小时内复查血铅;
6、Ⅴ级 ≥700 μg/L 极重度铅中毒 药物驱铅
立即复查血铅;
23
•儿童铅中毒的处理应遵循: 健康教育、环境干预和临床治疗的原则。
•健康教育是基本手段;
•环境干预是根本办法
•对中度以上铅中毒,临床治疗是重要 环节。
24
健康教育内容: 1、一般知识介绍:什么是儿童铅中毒? 铅从哪来?有什么危害? 2、行为指导; 3、营养指导; 环境干预: 1、铅源的勘察; 2、铅源的去除;
储存池中的铅:这部分的铅约占体内总铅 量的90%,骨组织(如:骨骼、牙齿等)是体 内最主要的储存池。
其他组织中的铅:脑组织是铅的重要靶器官, 海马回和大脑皮层的铅含量最高。
储存池与交换池中的铅维持着动态平衡。
14
五、铅的排泄 吸收入体内的铅通过三条途径排出: 1、2/3经肾脏排出体外; 2、1/3通过胆汁分泌排入肠腔,然后随大便
9
三、病因
(一)环境中的铅来源 1、大气铅污染:含铅汽油燃烧后排出的废气和铅作业
; 工厂排出的废气(非自然来源)
2、室内含铅涂料和油漆:住房含铅涂料和油漆老化脱 落后被儿童误食,或风化后污染室内环境,间接被儿童 所摄入或吸收;
3、饮食和水:如:松花蛋、爆米花等含铅很高,水受 到铅污染;
4、燃煤、吸烟、印刷品、玩具、文具等; 5、母孕期铅暴露:胎盘转移造成胎儿的过量铅暴露; 6、父母或家庭成员为铅作业者;
2
China must recognize childhood lead poisoning as a critical public health problem that threatens its national development.
Professor John F. Rosen
3
有关铅与人类健康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4、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 NCAM参与 神经系统发育的调控,慢性铅暴露能延缓这一转 变过程,使脑组织中各个成分的发育不能同步, 而至神经系统的结构异常。
18
(三)心血管系统 机体的铅负荷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有关。铅中毒
可使心肌变性。血铅过高与高血压也有关。 (四)肾脏 铅对肾脏的毒性作用可分为急、慢性 两种,急性可逆,慢性不可逆。 (五)免疫功能 免疫系统是铅作用的重要靶系统。
铅中毒时宿主对许多病原的抵抗力下降,易感 性增高。 (六)内分泌系统
1、铅可影响维生素D3的代谢。 2、铅影响甲状腺素合成中碘浓集过程,使其合 成减少。
19
150
死亡
100 肾毒性 腹绞痛
脑病 症状性贫血
50
血压 ↑
40
血红蛋白合成 ↓
维生素D代谢异常
30
红细胞原卟啉↑
20
神经传导速度 ↓
胎盘转移
5
• 铅对人类的毒性作用自古以来即有认识,儿 童铅中毒作为一门独立的儿科疾病被发现也 已有100年历史。
• 现状:环境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特别 是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儿童环境医学领域中 研究最早、最深、最广的课题。我国对铅中 毒的研究始于60年代,当时主要报道的为症 状性铅中毒,而亚临床水平的儿童铅中毒研 究则在80年代以后才逐渐开始。近年来的研 究告诉我们,即使在我们认为完全正常的人 群中,也有相当惊人数目的儿童处于对发育 有潜在危害的铅暴露下。因而,有关铅的研 究正在成为儿科领域中的热点之一。
• 20世纪60~70年代,由化学分析发展到仪器分析, 卟啉和血红素代谢相关指标与铅良好的剂量一 反映关系为研究提供了条件.人们研究了血铅与 脑、肾、胃肠等脏器的关系,为诊断和预防铅中 毒提供了依据.这是铅中毒研究的第三阶段.
•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工业劳动条件的改善, 而全球性的工业、交通业发展,大气铅污染日益 加重,迫使人们开始研究低剂量铅暴露对人群危 害,如:低剂量铅暴露对神经行为、心血管、生 殖机能和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这是铅中毒研究 的第四阶段.
2、铅抑制铁铬合酶(血红素合成酶),阻止铁 与原卟啉的铬合过程,使原卟啉在体内堆积,血 红蛋白合成更加减少。
17
(二)、神经系统
1、神经递质活动的改变 使乙酰胆碱释放减 少。乙酰胆碱为正常智能发育所必需。
2、海马回结构异常 动物实验证明铅可以选 择性地蓄积于海马区域内,引起其结构紊乱。
3、第二信使系统功能障碍 铅能抑制腺苷酸 环化酶的活力,使三磷酸腺苷转化为cAMP的过程 受阻,从而影响和干扰神经细胞的功能。
0.483 μmol/L。据认为无铅汽油的使用是美国儿童铅中 毒流行状况改善的原因。
在我国,儿童铅中毒和铅水平的研究结论:我国儿 童无论是平均血铅水平,还是铅中毒的流行率均已明显 超过美国等许多其他发达国家的儿童。有报道说:我国 城市儿童约30%~40%血铅水平超标,即使没有工业污染的 普通市区,也有约10%~30%的儿童血铅超标.
研究认为,手 — 口途径是铅进入儿童体内的 重要通道。 2、呼吸道吸收:呼吸道吸收也是铅吸收的重要途 径之一,铅随灰尘由呼吸道入肺,并进入血液循 环。但如果尘埃直径大于5μm时,可通过呼吸道 纤毛运动被清除或咽入消化道。 3、皮肤吸收:非职业性铅暴露时铅极少经皮肤吸 收,有研究证明铅经皮肤吸收率为0.06%。
25
3、根据血铅水平处理: 1)Ⅰ级为可接收水平,是相对安全水平。Ⅱ— Ⅴ级属于不同程度的铅中毒。 2)Ⅱ—A级 属轻度铅中毒,应经常进行血铅测 定,动态观察血铅水平的变化。每3个月复查一 次血铅。寻找可能的铅暴露源,并设法脱离。 3)Ⅱ—B级 属轻度铅中毒,一个月内复查血铅 水平,经常监测其变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 营养指导,多食用含钙、铁、锌和维生素B、C 丰富的食物。寻找可能的铅暴露源。 4 )Ⅲ级属中度铅中毒,应在1周内复查血铅,
6
一、定义及其变革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在人体
内无任何生理功能,其理想的血浓度为零。然而, 由于环境中铅的普遍存在,绝大多数个体或多或少 存在一定量的铅,铅在体内的量超过一定水平就会 引起对健康的危害。体内血铅达多少时为铅中毒? 60年代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儿童铅中毒的诊断 标准多次修订。
21
八、实验室检查 1、 骨铅水平是反映铅负荷的理想指标,但由于受设备 的限制,尚难普及应用;即应用X射线荧光衍射法 2、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血铅测定; 3、纸片法血铅测定(筛查法); 4、辅助检查 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 网织红细胞计 数、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 等指示铁营养状况的指标。 九、诊断
排出; 3、约8%左右的铅通过皮屑、头发及指甲脱
落排出体外.
15
铅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
铅吸收
呼吸道 消化道

血液
软组织Biblioteka 小便大便16
六、病理生理
(一)血液系统
血液系统是对铅毒性最为敏感的靶系统之一。 铅对该系统的损害主要表现在血红蛋白合成过程 中的两个环节。
1、抑制氨基乙酰丙、 酸脱氢酶( —ALAD) 的活性,使其转化为原卟啉的过程受损,导至血 红蛋白合成减少。 —ALAD因转化减少而在体 内堆积,且 —ALAD具有神经毒性。
* 儿童铅中毒并不表示临床意义上的中毒,仅表示体 内铅负荷已经处于有损于儿童健康的危险水平。
*儿童铅中毒的临床诊断并不取决于有无相应的症状 和体征,主要依据体内铅负荷状况。
22
十、处理 依据不同的血铅水平采用不同的方法
血铅水平分级:
1、Ⅰ级 <100μg/L
可接收水平 非药物驱铅;
2、Ⅱ—A级 100-149μg/L 轻度铅中毒 非药物驱铅
12
(三)儿童铅代谢的特点 1、吸收多: ①吸收率较成人高; ②较多的手—口途径; ③生长发育迅速,能量需求较大,单位体重摄
取食物较成人明显多,铅经食物途径摄入也较多; ④胃排空较快,排空状态下铅的吸收率大幅度增
加,胃在排空状态下铅的吸收率比充盈时增加45%; ⑤呼吸道纤毛功能尚不健全,清除铅尘的能力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