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铅中毒如何治疗
依地酸钠钙治疗儿童重度慢性铅中毒15例临床观察论文

依地酸钠钙治疗儿童重度慢性铅中毒15例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依地酸钠钙治疗儿童重度慢性铅中毒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静脉滴注依地酸钠钙的方法治疗15例儿童重度慢性铅中毒,治疗期间观察患儿的不良反应,每日监测血微量元素6项水平(铅钙镁铁铜锌),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结果患儿治疗后血铅水平明显下降(p0.05),年龄14个月-8岁7个月,平均3岁8个月,均符合重度铅中毒,给予依地酸钠钙静脉驱铅治疗。
1.2 临床表现 3例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2例患儿出现轻度贫血。
1.3 诊断标准依据2006年卫生部《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和《儿童高铅血症及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的标准[1],连续2次静脉血铅水平100-199μg/l为高铅血症。
连续2次静脉血铅水平等于或高于200μg/l为铅中毒,并依据血铅水平分为轻、中、重度铅中毒,轻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00-249μg/l;中度铅中毒:血铅水平为250-449μg/l;重度铅中毒:血铅水平>450μg/l。
1.4 治疗方法患儿入院后予饮食行为干预,翌日晨行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微量元素6项检查,如无异常,依据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处理原则,进行静脉依地酸钠钙治疗。
依地酸钠钙剂量:12.5mg/kg·次,溶于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维持4-6小时,2次/日,5天为一疗程。
为了减少药物副作用,两次依地酸钠钙中间隔一组维生素组加强补液,并嘱患儿多饮水和牛奶,治疗期间每天监测血微量元素6项,同时观察患儿的尿量、不良反应等,入院第7日晨复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尿常规,监测不良反应情况及评估驱铅治疗效果。
1.5 结果未脱离污染源情况下,门诊前后筛查血铅水平无显差,脱离污染源后,未用药物干预,住院首次筛查的与门诊第再次复查的血铅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依地酸钠钙治疗结束后,一例患儿复查尿常规有潜血2+,镜检红细胞1-3/hp,3天后复查尿常规恢复正常,考虑药物对泌尿系有一过性损害,其余复查肝肾功能、尿常规均正常,血常规未见血色素下降;依地酸钠钙治疗一疗程后,患儿平均血铅水平下降明显(p<0.01)(见表1),平均下降幅度75.35±46.36μg/l,有泌尿系损害的一例治疗后血铅水平反而升高,治疗效果相对不明显的2例均有轻度贫血。
四种方法治疗慢性职业性铅中毒的疗效

四种方法治疗慢性职业性铅中毒的疗效张力;高玥;刘纪廷;于政民;刘啸文;徐酩;张恒东【期刊名称】《贵阳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43)012【摘要】目的:比较4种方法治疗慢性职业性铅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8例慢性职业性铅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组(依地酸钙钠治疗组)、B组(依地酸钙钠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组)、C组[二巯基丁二酸(DMSA)治疗组]及D组(DMSA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组);28 d时观察4组患者的血铅、锌原卟啉(ZPP)、血红蛋白(Hb)、CD3+比例、CD4+比例、CD8+比例及CD4 +/CD8+比值,比较治疗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组慢性职业性铅中毒患者血铅及ZPP均显著下降(P<0.05),血铅下降程度为D组>B组>A组及C组(P<0.05),ZPP下降程度为D组>B组及C组>A组(P<0.05);治疗后4组患者Hb水平、CD3+比例、CD4+比例、CD8+比例及CD4 +/CD8+比值均明显升高,且B组及D组CD4+比例及CD4+/CD8+比值高于A组及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有效率均>75%,治疗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D组及B组>A组及C组(P<0.05).结论:DMSA或依地酸钙钠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慢性职业性铅中毒较单独应用疗效更佳.【总页数】5页(P1452-1456)【作者】张力;高玥;刘纪廷;于政民;刘啸文;徐酩;张恒东【作者单位】江苏省疾控中心职业病防治所,江苏南京210028;江苏省疾控中心职业病防治所,江苏南京210028;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江苏省疾控中心职业病防治所,江苏南京210028;江苏省疾控中心职业病防治所,江苏南京210028;江苏省疾控中心职业病防治所,江苏南京210028;江苏省疾控中心职业病防治所,江苏南京21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35.1【相关文献】1.依地酸二钠钙联合硫普罗宁对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疗效观察 [J], 钱芳;徐胜贵;李艳2.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研究 [J], 张国强3.四种方法治疗慢性职业性铅中毒的疗效 [J], 张力;高玥;刘纪廷;于政民;刘啸文;徐酩;张恒东;4.中药复方制剂治疗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研究 [J], 魏祥; 余艳妮5.依地酸钙钠联合标准化护理干预治疗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患者疗效观察 [J], 钟云芳;杨海燕;卢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铅中毒

(六)治疗
驱铅治疗:首选依地酸二钠钙 次选二巯基丁二酸钠 对症治疗:铅绞痛→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 或皮下注射阿托品 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合理营养, 补充维生素
治疗处理:
防 治 原 则
轻度铅中毒 一般不必调离原工作,可作驱铅 治疗。常用依地酸二钠钙、二巯基丁 二酸钠,每天1g,静脉注射,3~4天 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4天。
此外,某些药品也含有铅,如樟
丹、黑锡丹治疗癫痫和支气管哮喘,
如达到中毒剂量,可引起中毒。
(四)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 造血系统 其他
消化系统:
铅线 (PbS, 蓝黑色)、 口内金属味、 便秘、 铅绞痛(lead colic)
腹绞痛是铅中毒的典型症状之一, 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绞割样疼痛,检查 时腹软、喜按,无固定压痛点,多伴 有呕吐、面色苍白、烦躁冷汗、体位 蜷曲等。
毒物存在的形式:气溶胶。 气溶胶**:空气中的雾、烟、粉尘。
毒性分级(LD50/LC50):剧毒、高毒、中等毒、 低毒
二、职业性铅中毒
接触机会 毒理作用 临床表现 诊断 预防控制
(一)理化特性
柔软、灰白色的重金属
比重11.3
400~500℃时大量铅蒸汽逸出→铅烟
诊断
我国现行的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 及分级标准如下:
1.铅吸收:
有密切铅接触史,尿铅量增高,尚 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
2.慢性铅中毒:
①轻度中毒: 除尿铅含量增高外,出现轻度神经 衰弱综合征,可伴有腹胀、腹隐痛、便 秘等症状, 尿粪卟啉阳性或碱粒红细胞 增多。
②中度中毒: 在轻度中毒基础上,尚有腹绞痛、 贫血、中毒性周围神经病三者中之一, 可诊断为中度中毒。 ③重度中毒: 除以上表现外,具有铅麻痹或铅中 毒性脑病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简述铅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简述铅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铅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下:
预防措施:
1. 避免接触铅源:尽量避免接触含铅的物质,如油漆、铅笔、水铅管等。
2. 饮食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含铅的食物,如鱼类、贝类、肝脏等。
3. 空气净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通风换气,减少室内铅尘的积累。
4. 个人防护:在接触含铅物质时,应佩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治疗措施:
1. 螯合剂治疗:螯合剂可以与体内的铅结合形成不溶性化合物,从而促进铅的排泄。
常用的螯合剂有EDTA、DMSA等。
2. 支持疗法:对于轻度铅中毒患者,可以采用支持疗法,如补充维生素C、钙、铁等营养素,促进铅的排泄。
3. 血液透析:对于重度铅中毒患者,可以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通过人工清除体内的铅离子。
4. 对症治疗:对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可以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如镇静剂、抗惊厥药等。
依地酸钙钠治疗慢性铅中毒的护理体会

3 讨 论
抗 生 素 药 物 用 药 5~7 d 以 防 感 染 ; 保 持 伤 口 敷 料 清 洁 干 , ②
2 3 2 1 出血 的 防 止 、 察 护 理 ① 术 后 6h内 伤 口处 用 1 .. . 观 k g盐 袋 压 迫 防 止 出 血 ; 术 后 禁 用 阿 司 匹 林 等 抗 凝 药 ; 术 ② ③
后 6h嘱 患 者 术 肢 制 动 , 止 伤 口 裂 开 出 血 。 术 后 2 防 4 h内 严 密 观 察 伤 口敷 料 渗 血 情 况 , 敷 料 被 渗 血 湿 透 , 揭 开 敷 料 检 若 应 查 伤 口处 皮 肤 色 泽 , 摸 皮 下 有 无 波 动 感 , 了 解 皮 下 有 无 出 触 以
・ 5 1 31 ・
皮肤颜色 、 局部 张 力 、 无 血 肿 形 成 。 如 囊 带 隆 起 , 部 皮 肤 有 局 青 紫 , 波 动感 , 能 发 生 囊 带 血 肿 , 及 时处 理 。 必 须 在 有 可 应 严 格 无 菌 操 作 下 进 行 穿 刺 抽 出积 血 , 以 无 菌 纱 布 , 袋 加 压 覆 盐
[ 参 考 文 献 ]
[ ] 孙 春 兰 .安 装 永 久 性 起 搏 器 的 术 后 护 理 [ ] 1 J .中 华 实 用 医 学 ,
2 03, 9):2 0 5( 10
2 3 24 防 止 电极 脱 位 脱 出 的 观 察 护 理 ① 术 后 1周 内 易 . ..
慢性铅中毒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黄金祥职业性慢性铅(lead,Pb)中毒是由于接触铅烟或铅尘所致的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一、诊断及分级标准(一)轻度中毒1.血铅≥2.9 μmol/L(0.6 mg/L、600 μg/L)或尿铅≥0.58 μmol/L(0.12 mg/L、120 μg/L);且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轻度中毒:①尿δ-氨基-r-酮戊酸(δ -ALA)≥61.0 μmol/L(8mg/L、8000 μg/L)者;②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EP)≥3.56 μmol/L(2 mg/L、2000 μg/L);③红细胞锌原卟啉(ZPP)≥2. 91 μmol/L (13.0 μg/gHb);④有腹部隐痛、腹胀、便秘等症状。
2.诊断性驱铅试验,尿铅≥3.86 μmol/L(0.8 mg/L、800 μg/L)或4.82 μmol/24小时(1mg/24小时、1000 μg/24小时)者,可诊断为轻度铅中毒。
(二)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①腹绞痛;②贫血;③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三)重度中毒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①铅麻痹;②中毒性脑病。
二、诊断依据根据确切的职业史及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为主的临床表现与有关实验室检查,参考作业环境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一)职业接触铅为柔软略带灰白色的重金属。
职业接触常见于铅矿的开采、烧结和精炼,含铅金属和合金的熔炼,蓄电池制造,印刷业铸字和浇板,电缆包铅,自来水管道、食品罐头及电工仪表元件焊接,拆修旧船、桥粱、建筑物时的焊割作业等。
此外,在用铅化合物作颜料、釉料、油漆、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炸药等工业也可有职业接触。
国内以铅熔炼、蓄电池制造行业发生铅中毒的人数较多。
(二)临床表现职业接触铅及其无机化合物主要引起慢性中毒。
因中毒程度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通常呈隐匿发展过程,以神经、消化和造血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为主。
铅中毒

慢性铅中毒是一种由于铅的累计吸收而导致的非传染性慢性病,典型的症状性儿童铅中毒并不常见,多数儿童虽然没有出现大脑病变的体征,但却存在着持久的行为和认知问题,严重地影响健康和学习。
表现为易怒、没有食欲、性格改变、腹绞痛等症状时,其血铅含量一般在50μg/dL左右,已经属于重度铅中毒。
铅以离子状态被吸收后进入血循环,主要以铅盐和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形式最初分布于全身各组织,数周后约有95%以不溶的磷酸铅沉积在骨骼系统和毛发。
而血液内的铅约有95%分布在红细胞内,主要在红细胞膜,血浆只占5%。
沉积在骨组织内的磷酸铅呈稳定状态,与血液和软组织中铅维持着动态平衡。
被吸收的铅主要经肾脏排出,还可经粪便,乳汁、胆汁、月经,汗腺、唾液头发、指甲等途径排出。
一、铅的吸收、分布和排出正常人每日由饮食进入300μg铅,其中约有10%可被吸收,由呼吸道吸入的铅约有40%可被吸收,铅吸收后进入血液,分布于软组织如肝、脾、肾、脑等,以后铅在体内重新分布,90%—95%的铅贮存于骨骼,吸收到体内的铅主要由肾排出,一小部分由粪便、唾液、汗、乳汁等排出,每日铅吸收量超过0.5mg可发生蓄积并出现毒性。
血液、软组织中铅为可转运性铅,具有生物活性,其量超过正常,但尚无中毒症状时为铅吸收,过量铅可产生毒性,骨骼内铅为贮存铅,无生物活性,血铅、软组织铅与骨骼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在感染、饮酒、酸中毒等情况下,骨骼中铅转运到血液和软组织可引起中毒。
铅中毒的机制中毒机制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毒性与体内铅量有关,颗粒小的铅化合物容易由呼吸道吸入,集中溶解度大的铅化合物进入体内容易被吸收,因而毒性较大,铅在体内易与蛋白质的巯基结合,可抑制含巯基的酶,特别是有关血红素合成的几种酶。
铅抑制红细胞δ-氨基-r-酮戊酸脱水酶(ALAD)可使血清和尿中δ-氨基-r-酮戊酸(ALA)增多,铅抑制粪卟啉原脱羧酶,引起尿中粪卟啉增多,铅抑制血红素合成酶,干扰铁与原卟啉结合成血红素,并影响血红蛋白的生成,结果幼红细胞内蓄积铁(形成环性铁粒幼细胞)和游离原卟啉(FEP),游离原卟啉与锌螯合,形成锌原卟啉(ZPP)。
铅中毒有哪些治疗方法

铅中毒有哪些治疗方法化妆品、玩具、油漆、铅笔等这些常见的物品中都或多或少存在铅。
而人类尤其是儿童对铅十分敏感,稍有不慎其智力和生长都会受到影响。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铅中毒有哪些治疗方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铅中毒有哪些治疗方法一、非药物治疗—营养素治疗1、铅及其化合物进入机体后能对神经、造血、消化、肾脏、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产生危害。
合理的营养措施能提高抵抗力,增强机体对有毒物质的代谢解毒能力,减少毒物吸收,促使其转化为无毒物质排出体外,有利于康复或减轻中毒症状。
必须指出:脱离铅接触后一段时期内,先前进入体内的铅仍会蓄积体内继续发生毒性作用,仍需针对毒物的化学特性和毒性作用,采用特殊的营养手段"促进排铅"和促进康复。
2、铅中毒儿童的日常饮食中,应提供足够量的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
因为蛋白质(特别是富含巯基氨基酸的蛋白质)对降低体内铅的浓度,减轻中毒症状有利。
3、铅接触人群体内常有维生素的缺乏,补充维生素不仅可减少铅的吸收,缓减铅中毒症状,还可通过保护巯基酶参与解毒过程,促进铅的排出。
4、铅接触人群体内常有维生素的缺乏,补充维生素不仅可减少铅的吸收,缓减铅中毒症状,还可通过保护巯基酶参与解毒过程,促进铅的排出。
再者,果胶和膳食纤维等大分子多糖类成分可吸附铅,铁、锌、钙等离子可以竞争性抑制铅吸收。
此外,镁、硒、锗等对铅的毒性均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这些营养素富含在水果、果仁和蔬菜中。
二、药物驱铅治疗1、药物驱铅治疗的指征:(1)儿童血铅水平在450ug/L以上;(2)儿童血铅水平在250-450ug/L,根据以下标准衡量:①有其他反映铅毒性作用的生化指标改变,如EP增加、ALAD降低等;②患儿年龄在2岁以下;③经环境干预2-3月后血铅水平仍持续升高;④驱铅试验阳性。
符合四项之一应给予驱铅治疗。
(3)血铅水平在450ug/L以下,不符合以上四项的应进行非药物治疗。
2、有研究认为,一次驱铅治疗只能排出机体总铅负荷的约2%,且驱铅治疗到底能从脑组织中清除多少铅还尚不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铅中毒如何治疗
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慢性铅中毒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当我们的身体中的铅含量慢慢累积到一定程度上的时候,我们就会开始出现慢性的铅中毒。
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我们在生活当中没有很好注意自己的身体,以至于身体受到了很多伤害。
那么对于慢性铅中毒如何治疗呢?慢性铅中毒如何治疗
慢性铅中毒是一种较难治愈的疾病,大家一旦确诊为慢性铅中毒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前往正规的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这样,我们才能够较好的治疗慢性铅中毒。
通常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支持治疗以及康复治疗三种治疗方式。
当然,也可以选用食疗。
慢性铅中毒的患者,需要多食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瘦肉、家禽、以及各种豆制品,维生素也非常重要。
所以在膳食调配时还应选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特别是维生素。
除此之外,还应该适当吃一些驱铅的食物,那么哪些食物具有驱铅的效果呢?很多天然食物其实就具有防铅和驱铅的功能,如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可以和铅结合形成不溶物,而且其在所含的钙也可阻止铅的吸收。
茶叶也是一种天然的驱铅的食物,其中的鞣酸可与铅形成可溶性复合物,然后随尿排出。
海带中的碘质、海藻酸等也是可以促进铅的排出的。
慢性铅中毒会有什么症状
慢性铅中毒一般上会出现肚子绞痛,这种痛跟平常的肚子痛是有区别的,这种痛是持续性的,而且每次的疼痛都在不断的加剧,会疼的人面色苍白、全身在冒冷汗,非常难以忍受。
慢性铅中毒会表现出消化系统内的疾病,患上这个疾病会影响消化系统进行正常的运作,会使人表现出食欲不振,腹部还会感觉胀胀的、闷闷的,同时还会表现出便秘等症状。
慢性铅中毒还会表现出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一旦患上这个疾病就会开始出先恶心、呕吐等症状,还会表现出精神障碍、注意力无法集中,人会变得焦躁不安等这类病症。
通过以上的内容想必我们当中大部分的人应该对慢性铅中毒有一定的了解了吧。
如果说我们很不幸患上这个疾病的话,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不然很容易会引发起其他的疾病。
不管怎么样只要我们好好注意饮食健康就不会轻易患上疾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