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术语名词解释
民用航空器名词解释

民用航空器名词解释
民用航空器是指被用于非军事目的的航空器,通常用于载运乘客和货物,以满足人们的商业和私人出行需求。
以下是一些民用航空器的常见名词和解释:
1. 飞机(Aircraft):一种能够在大气中自主飞行的航空器,
通常由机翼、机身、尾翼和发动机等部分组成。
2. 直升机(Helicopter):一种能够通过旋翼产生升力并在垂
直方向上起降的航空器。
3. 飞艇(Airship):一种内部充满气体,并由机翼和尾翼提供升力和操纵的航空器。
飞艇通常包括气囊、机舱、发动机和操纵系统。
4.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一种没有人员
搭乘的航空器,通常由遥控或自主导航系统控制。
5. 客机(Airliner):一种被用于商业航空公司进行大规模乘
客运输的飞机。
6. 货机(Cargo Aircraft):一种被用于大规模货物运输的飞机,通常在客舱内进行货物装载。
7. 私人飞机(Private Aircraft):一种被个人或私人机构拥有
和使用的飞机,通常用于个人出行或商务用途。
8. 螺旋桨飞机(Propeller Aircraft):一种由螺旋桨提供推进力的飞机。
9. 喷气式飞机(Jet Aircraft):一种由喷气式发动机提供推进力的飞机。
10. 固定翼飞机(Fixed-wing Aircraft):一种通过固定的机翼产生升力的飞机,与直升机不同,固定翼飞机需要在跑道上起飞和降落。
以上是一些民用航空器的常见名词解释。
实际上,随着科技的发展,航空器领域还不断涌现出新的类型和技术。
国际机票常用术语

国际机票常见名词解释PS:此文档多为网上搜索整理,如有错误,请帮忙修正。
1公司常用名词1.OD:出发地到达地,O是出发地,D是到达地2.SHOPPING:指的是fare与av相结合计算完成后返回前端每个航班组合的最低价3.流量:向数据源请求数据的次数,航信的话是请求就算钱,其他的是返回结果才算钱。
4.临时单:在生成正式单之前生成临时单。
客户点击预定后,系统验舱验价后生成的单子。
输入购票信息后提交,就生成了正式单。
5.刷新虚舱:去验舱时,因为缓存机制,验舱并不是实时进行,所以可能出现页面显示有舱位,但是下单时去验舱实际已没有舱位。
临时单和正式单均有虚舱情况。
6.验舱虚舱:验舱时,IBE+接口有问题。
验舱失败,未正确返回数据。
从日志中可以看出。
7.外显变价率:与真实价格相差50元之内的变价。
8.真实变价率:真实价格变化。
真实变价包括外显变价。
9.fare:票价,不包含税费。
是承运人为运输旅客及其限额范围内的免费行李所收取的费用。
10.fare变价:票价变化11.税变动:购买国际机票均要缴税,不同的国家机场缴费的标准和要求各不相同。
主要包括燃油附加税,机场建设税,入境税,出境税等。
目前税额从携程拉取。
2.航信黑屏查询指令1.FSD:全称XS FSD,查询城市两点之间的票价及其附加的限制条件代号2.FSC:全称XS FSC查询货币转换数额,例如人民币对美元3.FSN:全称XS FSN,显示票价注解4.FXS:查询舱位和航班限制情况5.FSI:全称XS FSI计算运价3.常见机构1.ICS:航空公司系统。
2.CRS:代理人系统。
3.GDS: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全球分销系统全球性GDS:AMADEUS,GALILEO,SABRE,WORLDSPA区域性GDS:ABACUS,拥有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全球分销系统,是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旅游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国家范围GDS:日本:AXESS & INFINI;韩国:TOPAS;中国:Travelsky4.ATPCO:航空运价发布公司,负责全球大部分航空公司的运价、税费等数据的存储发布工作。
民航概论名词解释

民航概论名词解释1、迎角:飞机整体运动的方向和翼弦形成的角度,叫做迎角。
即翼弦和相对气流方向的夹角。
2、能见度:视力正常的人在昼间看清目标物轮廓的最大距离,在夜间则是能看清灯光发光点的最大距离。
3、失速:在机翼上表面产生了涡流,这时升力会突然降低,阻力继续增加,这种现象叫失速。
4、低空风切变:在高度600米以下,空间两点间的平均风矢量的差值。
5、跑道视程:是指飞机位于跑道中线,驾驶员能看清楚跑道道面标志、跑道边灯或中线灯的最大距离。
6、VOR:甚高频全向信标台 DME:测距仪 ILS: 仪表着陆系统 UTC:协调时间时 CNS:通信、导航、监视 ATM:空中交通管理 TCAS:空中交通防撞系统7、1919年是民用航空正式开始的一年。
8、1947年成立了国际民航组织。
9、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10、航程在3000千米以下者为短程客机,在3000千米-8000千米为中程客机。
在8000千米以上称为远程客机。
11、简述飞机沿三个轴向的操纵性?1、飞机的俯仰操纵:后拉杆,升降鸵后缘上偏,产生上仰力矩。
前拉杆,升降舵后缘下偏,产生下俯力矩。
2、飞机的偏航操纵:蹬左舵,方向舵左偏,产生左转力矩。
蹬右舵,方向舵右偏,产生右转力矩。
3、飞机的横滚操作:左压盘,左副翼上偏,右副翼下偏,产生左横滚力矩。
右压盘,右副翼上偏,左副翼下偏,产生右横滚力矩。
12、简述涡轮喷气机工作原理:发动机工作时,空气首先由进气道进入压缩机,经压缩机压缩后,气体压力得到极大提高,随即进入燃烧室和喷嘴喷出的燃油混合,并进行连续不断的燃烧,使燃油释放出热能,气体温度大大提高,燃烧后形成的燃气流入涡轮并进行膨胀,涡轮便在高温高压气体推动下而旋转,从而带动压气机旋转,燃气经过涡轮最后进入喷管,继续膨胀并将部分热能转为动能,从喷口高速喷出,通过气体对发动机的作用而产生推力。
13、简述空中交通服务目标:1、防止航空相撞2、防止航空器与障碍物相撞3、加速空中交通、地面交通有序流动4、提供与助于安全和有效地实施飞行的建议和情报5、发出搜寻援救通知,协助和协调搜寻援救工作。
民航服务名词解释

民航服务名词解释
民航服务是指通过飞机、直升机等航空交通工具为旅客提供的各种服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民航服务名词解释:
1.登机牌:登机牌是旅客在航班起飞前领取的纸质或电子证明,上面包含了航班号、座位号、行李托运等信息。
2.行李牌:行李牌是旅客在机场行李提取处领取的行李标签,上面包含了旅客的姓名、联系方式、行李类型、重量和件数等信息。
3.机票:机票是旅客购买航班所需购买的证明,也称为客票。
机票上的信息包括航班号、座位号、出发地、到达地、出发时间、返回时间等。
4.行李限重:行李限重是航空公司对旅客所携带行李的重量限制,为了确保航班的安全起见,航空公司通常会规定行李重量不能超过某个数值。
5.行李遗失:行李遗失是指旅客在搭乘航班过程中,不慎将行李遗失在校门口、机场等地方。
航空公司通常会提供相应的赔偿服务。
6.航班延误:航班延误是指航班在预计起飞时间之后才开始起飞或者延迟起飞。
航空公司通常会为延误的旅客提供相应的赔偿服务。
7.航班取消:航班取消是指航班在起飞前通知乘客,需要取消航班计划。
航空公司通常会为取消航班的旅客提供相应的赔偿服务。
8.机上餐食:机上餐食是指航空公司为旅客提供的飞机餐食服务,包括早餐、午餐、晚餐以及特殊饮食需求等。
9.座椅:座椅是指飞机上的座位,包括经济舱、商务舱、头等舱等。
10.行李架:行李架是指放置旅客行李的架子,分为行李舱行李架和座位行李架等。
总之,民航服务名词解释主要描述了航班中重要名词的定义,为了保障旅客的出行体验,航空公司应当提供一系列民航服务。
航空旅客的名词解释

航空旅客的名词解释航空旅客是指乘坐飞机进行旅行的人群。
他们通过机票购买服务,享受空中旅行的便捷与愉悦。
本文将对航空旅客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理解这一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
1. 机票:机票是航空旅客乘坐飞机的凭证,类似于火车票或公交车票。
购买机票时,需提供个人信息、目的地和出发日期,航空公司根据乘客需求提供相应的机票选项。
2. 航班:航班指的是航空公司计划的飞行行程,通常用航班号来标识。
航班会有特定的起飞和降落时间,并按照一定的航线飞行。
3. 飞机型号:飞机型号是对飞机进行分类和归类的标准,以便区分不同型号的飞机。
常见的飞机型号包括波音747、空客A380等。
4. 客舱:客舱是旅客在飞机上休息、用餐或进行其他活动的区域。
根据航空公司的设备和服务水平的不同,客舱分为头等舱、商务舱和经济舱等不同舱位。
5. 登机牌:登机牌是乘客登机前必须凭借的文件,其中包含航班信息、座位号和登机口等重要信息。
乘客需凭登机牌才能顺利登机。
6. 行李托运:行李托运是指乘客将个人行李交给航空公司,由航空公司负责将行李运输至目的地的服务。
乘客需按照航空公司规定的行李重量和尺寸,将行李交给工作人员进行托运。
7. 登机手续:登机手续是指乘客完成乘机的各项手续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护照、办理登机牌、安检、身份核实等程序。
8. 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航空公司对乘客和行李进行安全检验的程序。
乘客需通过X光机器和金属探测门等设备,确保携带物品安全、符合航空安全规定。
9. 航空不安全因素:航空不安全因素是指影响飞行安全和旅客舒适度的各种因素。
如气象条件、机械故障、乘客行为等。
在飞行过程中,航空公司会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保障旅客的安全。
10. 航班延误:航班延误指航班计划的起飞或降落时间推后的情况。
常见的延误原因包括恶劣天气、机械故障、航空交通管制等。
航空公司在航班延误时应提供乘客相应的补偿或安排。
11. 航空服务质量:航空服务质量是指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务水平与满足乘客需求的程度。
商业航空的名词解释

商业航空的名词解释商业航空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航空运输活动。
它是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
在商业航空中,有很多专业术语需要解释,本文将对几个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商业航空领域。
1. 航空公司(Airline)航空公司是指经营航空运输服务的企业。
航空公司通常拥有自己的飞机、机队和机场设施,并提供定期或非定期的航班。
航空公司通常根据航班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来分为国内航空公司和国际航空公司。
国内航空公司主要提供国内航班,而国际航空公司则提供跨国航班。
2. 航空租赁(Aircraft Leasing)航空租赁是指将飞机租赁给航空公司或其他运输机构使用的商业模式。
此模式通常由航空租赁公司提供,他们拥有大型飞机的所有权,并将其出租给航空公司。
航空租赁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具有灵活性和成本效益,因为他们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机队规模。
3. 碳排放(Carbon Emissions)碳排放是指航空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的释放量。
商业航空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一些航空公司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提高燃油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等。
4. 航空安全(Aviation Safety)航空安全是指在商业航空运输中保障飞行安全的一系列措施。
航空安全涉及飞行员培训、飞机维护、航空器设计和制造、气象监测等方面的因素。
各个国家和国际民航组织都制定了相关的安全标准和监管机制,以确保航空运输的安全可靠。
5. 航空货运(Air Cargo)航空货运是指通过飞机运输货物的商业活动。
航空货运通常更快捷高效,适用于一些特殊的货物类型,例如高价值物品、急需物资和易腐烂货物。
航空公司通常拥有专门用于货物运输的飞机,并提供相应的运输服务。
6. 航空枢纽(Air Hub)航空枢纽是指连接多个航空路线,并提供航班转机服务的关键机场。
航空业相关名词解释

可利用吨公里(ATK):Available Tonne-Kilometer指可提供业载与航段距离的乘积,反映运输飞行中的综合运载能力。
计算公式:可利用吨公里=∑[可提供业载(吨)×航段距离(公里)]可利用客公里(ASK):Available seat flow Kilometer指可提供座位与飞行里程的乘积,是反映运输飞行运载能力的指标。
计算公式:可利用客公里=∑{可提供座位数×航段距离(公里)}可利用货邮吨公里(AFTK): Available Freight Tonne-Kilometer指可提供货邮运载量与航段距离的乘积,反映运输飞行中的货邮运载能力。
计算公式:可利用货邮吨公里=∑[可提供货邮运载量(吨)×航段距离(公里)]收入吨公里(RTK): Revenue Tonne-Kilometer指实际运载吨数与飞行里程的乘积,是反映运输飞行中综合运载数量的指标。
计算公式:收入吨公里=∑{实际运载量(吨)×航段距离(公里)}收入客公里(RPK):Revenue Passenger flow Kilometer指实际运送旅客数量与飞行里程的乘积,是反映运输飞行中客运数量的指标。
计算公式:收入客公里=∑{实际运送旅客数量(人)×航段距离(公里)}客座利用率:Load Factor指实际完成的旅客客公里与可提供客公里之比,反映了运输飞行中的座位利用程度。
计算公式:客座利用率=∑{收入客公里(人公里)/可利用客公里(人公里)}其中,上述每项指标均有以下四个分项指标,包括Total总额,Domestic国内航线(除港澳台地区以外),International国际航线,District:港澳台地区航线。
可用座公里成本:Unit Cost指民航运输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费用与其所对应的可利用客公里之比,是反映民航运输企业单位客运成本水平的指标。
计算公式:可用座公里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费用(元)/可利用客公里(座公里)。
航空飞行的名词解释

航空飞行的名词解释航空飞行是指运用飞行器在大气层中进行飞行的行为和过程。
从古代的传说到现代的航空技术,飞行一直被视作人类的梦想和探索。
一、飞行器的分类1. 有人飞行器:这类飞行器搭载人员,如民用飞机、军用飞机和直升机。
这些飞行器通过内燃机或喷气发动机产生动力,实现在空中的平稳、高速移动。
2. 无人飞行器(无人机):无人机是指没有人搭乘的飞行器,其控制和导航都依靠遥控或自主系统完成。
无人机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军事目标识别和民用领域等。
二、重要的航空飞行术语1. 升力(Lift):升力是指空气动力学原理下由机翼产生的垂直向上的力,使飞行器在空中保持悬浮和飞行。
升力的大小取决于机翼的形状、攻角和气流的速度。
2. 推力(Thrust):推力是指飞行器所产生的向前推动的力。
推力由发动机产生,可以是以内燃机、涡轮机或喷气发动机为动力源。
3. 拖力(Drag):拖力是指空气阻力对飞行器的作用力。
拖力与飞行器的形状、速度和空气密度有关。
为了减少拖力,飞行器通常采取流线型设计。
4. 大气层(Atmosphere):大气层是指围绕地球的气体的薄层,按海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航空飞行主要在对流层中进行,因为它拥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5. 机翼(Wing):机翼是飞行器的重要部件,用于产生升力。
机翼的形状和横断面曲线对飞行性能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机翼形状包括直翼、梯形翼和后掠翼等。
6. 航空器(Aircraft):航空器是指空气和宇宙中能够自主飞行的对象,包括有人和无人飞行器。
其形式多样,包括飞机、直升机、滑翔机、火箭等。
7. 驾驶舱(Cockpit):驾驶舱是有人飞行器中飞行员操作飞行的控制室。
驾驶舱内设有操纵杆、脚蹬、仪器和控制面板等,以便飞行员操纵飞行器。
8. 仪表飞行规则(IFR):仪表飞行规则是指飞行员依靠仪器设备进行导航和操控飞行的规则。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飞行员需依靠仪器指导飞行,而非凭借目视导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术语名词解释迎角(Angle of attack)对于固定翼飞机,机翼的前进方向(相当与气流的方向)和翼弦(与机身轴线不同)的夹角叫迎角,也称为攻角,它是确定机翼在气流中姿态的基准。
(请看迎角的插图)对于直升机和旋翼机,迎角的表示方法与固定翼飞机略有不同,它是指与前进方向垂直的轴和旋翼的控制轴之间的夹角。
(请看迎角的另一副插图)侧滑角(side slip angle)是指飞机的轴线与飞机的飞行速度方向在水平面内的夹角。
侧滑角是确定飞机飞行姿态的重要参数。
(请看飞机的侧滑角插图)过载(overload)作用在飞机上的气动力和发动机推力的合力与飞机重力之比称为飞机的过载。
飞机所能承受过载的大小是衡量飞机机动性的重要参数。
过载越大,飞机的受力越大,为保证飞机的安全,飞机的过载不能过大。
飞行员在机动飞行中也会因为过载大于一或者小于一而承受超重和失重。
飞行员所能承受的最大过载一般不能超过8G(8倍重力加速度)。
边条(Strake)边条是指附加于机身或机翼机身结合处的小翼面,包括机身边条和机翼边条两种。
机身边条位于机身左右两侧,宽度相等;而机翼边条则是位于机翼机身结合处近似三角形的小翼面。
采用边条翼结构可以减少阻力,改善飞机的操作性。
上反角(Dihedral angle)上反角是指机翼基准面和水平面的夹角,当机翼有扭转时,则是指扭转轴和水平面的夹角。
当上反角为负时,就变成了下反角(Cathedral angle)【關于配平調整片】配平片trim:或稱配平補片,用於飛行路径的微調,通常位于各个操纵面上,你可以看到在操纵面当中有的一部分方形的调整片,可以做長期的飛行姿態調整,以減輕飛行員操作駕駛桿的負擔,通常大型飛機會有副翼及方向舵、升降舵的配平片,配平齐全。
一般来说,配平的第一目的是为了减轻飞行员的负担。
·最早的飛行控制系統是將操縱桿和腳踏板以鋼線或是鋼纜,加上滑輪等機械方式連接到翼面上,飛行員直接施力去移動控制面的角度以達到需要的動作。
·當飛機速度愈來愈快的時候,因為氣動力施加在控制面上的力量也愈大,因此在較高速度時需要輸出較大的力量去移動控制面,當力量需求大過一般值時,就混造成飛機在高速時動作遲緩,一種解決的方式是加裝配平片,利用反作力的原理,配平片可以協助施加更多的力量在控制面上,以達到有效的控制。
·另外,因為螺旋槳飛機的引擎出力加大時,扭力會愈來愈大,或是飛機在作長程飛行時因為油料或是彈藥的消耗使得飛機保持平飛的狀況不一定釋放開雙手或是維持操縱桿在中央就可以,飛行員可能要持續施加力量以維持飛機的水平飛行,此時配平片的使用就可以利用微小角度的調整,使控制翼面固定在某一個角度上以配合當時保持飛機穩定飛行所需要的角度,而飛行員無須持需施加力量,只要維持在中央就可以。
·當飛機的體積和速度在增加的時候,光是鋼纜和滑輪配合配平片已經不能有效提供需要的控制力量,於是在控制翼面的連接觸加上液壓制動器,飛行員的控制輸出經過鋼纜達到液壓制動器上,制動器再將需要的力量加諸在控制翼面上,雖然飛行員不在直接施加力量在控制翼面上,但是制動器的輸出還是要根據飛行員移動操縱桿的幅度來控制。
在這一方面,往往也會加上力量回饋系統,使飛行員可以感受到力量的反饋,以免輸出過大失去控制。
·使用鋼纜控制方式的好處是系統成熟,缺點早期是維修不太容易,因為鋼纜分佈在機身內部,要檢查或是抽換並不是像抽換腳踏車剎車線一般容易,在維修過程中假使接錯地方,甚至會釀成飛機控制失效而墜毀的慘劇,B-29的垂直尾翼因為鋼纜接反導致試飛時首席試飛員和其他多位飛行員的喪生。
另外,鋼纜的呆重很高,在作戰時如果鋼纜受到外務撞擊(砲彈或是破片),很可能所能承受的力量減小,飛行員在施加較大力量時會導致鋼纜斷裂,解決的方式是加裝不只一套鋼纜形成被用系統,但是重量會更高。
·線傳飛控的主要需求是由戰鬥機設計而來,利用電腦輔助控制,當飛行員輸出訊號時,訊號不再經過鋼纜,而是電線,進入電腦後再輸出到各翼面的液壓或是電動馬達上去輸出需要的角度,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解決鋼纜的重量的問題,增加訊號輸出的穩定和精確度,設計良好的電腦和軟體可以協這飛行員面對亂流或是不穩定的飛行狀況,保持飛機的安全。
·與馳靜穩定設計扯上關係可以說是線傳飛控的另外一項運用,因為馳靜穩定設計的飛機需要持續對飛機的各控制翼面發出配平指令,這樣的工作遠非人力能負荷,·早期的線傳飛控不成熟時,還是會有鋼纜系統最被備份,但當系統成熟之後,鋼纜系統就被拋掉不再使用,而是利用線傳飛控作備份的控制系統。
·飞机都有杆力和舵力,也有一个最稳定的巡航速度,但是即使在这个速度下,飞机一般也都会有偏航,而在起飞时的扭力跟使飞行员对于方向舵的控制变的非常吃力。
这样一个例子:F4U-4在不进行方向舵配平的起飞时要求一直保持150磅的右舵压力,也就是说飞行员要在将近一分钟的时间内一直保持用70多公斤的力量踩住右舵,这样来说简直是恐怖的,这跟人类能在短时间内产生的爆发力是不同的,如此就有了F4U-4在起飞前进行进行6度的右舵配平,这样的结果是使飞行员在起飞时的右舵力可以减轻为60磅,也就是大约30公斤(好象也够要命的了)。
P51系列是7度右舵配平起飞,109尤其是后期的大功率型号比较惨,基本上要一直踩着的,不过有只能在地面上调节的调整片,这样来说负担也相对来说不是大很多。
再说一个,比如说P39D的巡航速度是350公里左右,而P39的水平操纵面面积大概是2平方米多一点点(简单计算方法,只是让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其他的因素比如重量和高度啊湿度啊温度啊什么的不再此提供了,All Clear)大家算一下,如果在这个速度下为保持平飞,也就是一直推着2度的平尾,那么杆力是多少?答案也是几十公斤,要人命的。
于是进行配平,也就是-2度的平尾配平,飞行员可以松开杆了。
再说副翼,首先发动机是有扭力的,再有,由于方向舵一般只位于机身轴线的上方,Do335那样的爽垂尾是另一種情況,也就是说,方向舵的任何动作那怕是配平也都相当于飞机的一个副翼在动作,会导致飞机滚转。
即使是现代飞机,由于飞机两侧重量不同,也会发生一边倒的情况,所以要进行副翼配平,否则结果也是一样,一直要向某一侧压着杆。
高速状态下为解决杆力过重的问题而使用配平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全都配平好后,飞机会一直保持直飞的,由于自然环境的气流啊圆的地球啊什么的影响,还需要进行细微的修正,不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配平对飞机速度的影响要比杆子小的多。
實際操作中:·所谓巡航直线配平就其实是满足了“暂时的运动平衡”,一旦情况产生变化,例如加速准备战斗、减速准备降落,这种暂时平衡由于速度变化、升力变化而导致再次不平衡,所以,不是长时间续航就不用考虑“俯仰配平”。
由此来看,岂不是越配越麻烦?!所以,不是特别情况(长续航、辅助拉起、滚转)配平无须太多操作,不然你配完了当前平衡,等你过一段发现机头老是上扬,你才意识到,配平还没回中呐~~~·同样对于“滚转配平”,主要是对付发动机扭力,大马力下扭力太大,导致机身有向一边滚转的趋势,为了平衡这种“不平衡状态”,就用到副翼的“滚转配平”。
同样,你一减小发动机功率,这种暂时平衡就被打破了,接下来你又会抱怨机身老往一边歪,你可不还得再配?只要你喜欢“走直线”,配平会让你玩个够的。
·再者,航向配平用到垂直尾翼上的配平片,但是要注意,这种配平也能导致机身在航线小幅度偏转的同时,机身也有滚转趋势,就是说,你垂尾配平飞了一会发现,机身也向你配的那一边歪了,不水平了。
你可以有意的来个垂尾大幅度配平,马上就可以看到机身的滚转趋势!(默认是逗号、句号俩键,但要注意在IL2里并不是垂尾的配平片在左右偏转,而是整个垂尾在偏转,是把它的默认中间改变了)早期的一些飞机并未有完善的配平措施,有些只有俯仰配平,所以还要看机型来设置。
三角翼(Delta wing)指平面形状呈三角形的机翼。
三角翼的特点是后掠角大,结构简单,展弦比小,适合于超音速飞行。
副油箱(Droppable fuel tank)是指挂在机身或机翼下面的中间粗、两头尖呈流线型的燃油箱。
挂副油箱可以增加飞机的航程和续航时间,而飞机在空战时又可以扔掉副油箱,以较好的机动性投入战斗。
马赫数(Mach number)常写作M数,它是高速流的一个相似参数。
我们平时所说的飞机的M数是指飞机的飞行速度与当地大气(即一定的高度、温度和大气密度)中的音速之比。
比如M1.6表示飞机的速度为当地音速的1.6倍。
推力重量比(Thrust-weight ratio)表示发动机单位重量所产生的推力,简称为推重比,是衡量发动机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推重比越大,发动机的性能越优良。
当前先进战斗机的发动机推重比一般都在10以上。
翼载(Wing loading)翼载是指飞机的满载重量W和飞机的机翼面积S的比值W/S。
翼载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飞机的机动性能、爬升性能以及起飞着陆性能等。
襟翼(Flap)襟翼是安装在机翼后缘附近的翼面,是后缘的一部分。
襟翼可以绕轴向后下方偏转,从而增大机翼的弯度,提高机翼的升力。
襟翼的类型有很多,如简单襟翼、开缝襟翼、多缝襟翼、吹气襟翼等等。
副翼(Aileron)是指安装在机翼翼梢后缘的一小块可动的翼面。
飞行员操纵左右副翼差动偏转所产生的滚转力矩可以使飞机做横滚机动。
前缘缝翼前缘缝翼是安装在基本机翼前缘的一段或者几段狭长小翼(如美制轰炸机B-1B机翼上有七段前缘缝翼),是靠增大翼型弯度来获得升力增加的一种增升装置。
下面用前缘缝翼的一个剖面来看看它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在前缘缝翼闭合时(即相当于没有安装前缘缝翼),随着迎角的增大,机翼上表面的分离区逐渐向前移,当迎角增大到临界迎角时,机翼的升力系数急剧下降,机翼失速。
当前缘缝翼打开时,它与基本机翼前缘表面形成一道缝隙,下翼面压强较高的气流通过这道缝隙得到加速而流向上翼面,增大了上翼面附面层中气流的速度,降低了压强,消除了这里的分离旋涡,从而延缓了气流分离,避免了大迎角下的失速,使得升力系数提高。
因此,前缘缝翼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延缓机翼上的气流分离,提高了飞机的临界迎角,使得飞机在更大的迎角下才会发生失速;二是增大机翼的升力系数。
其中增大临界迎角的作用是主要的。
这种装置在大迎角下,特别是接近或超过基本机翼的临界迎角时才使用,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机翼上才会产生气流分离。
从构造上看,前缘缝翼有固定式和自动式两种:固定式前缘缝翼:固定式前缘缝翼直接固定在机翼前缘上,与基本机翼之间构成一条固定的狭缝,不能随迎角的改变而开闭。
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但在飞行速度增加时,所受到的阻力也急剧增大,因此目前应用不多,只有在早期低速飞机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