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肥胖辩症分型

合集下载

中医对肥胖症的辨证施治方法

中医对肥胖症的辨证施治方法

中医对肥胖症的辨证施治方法肥胖症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机体脂肪组织过多积聚,导致体重超过正常范围。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精髓之一,在治疗肥胖症上有着独到的辨证施治方法。

本文将针对中医对肥胖症的辨证施治方法展开论述。

一、辨证分型中医将肥胖症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体征和病因。

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1. 脾胃湿阻型脾胃湿阻型是指肥胖症患者脾胃功能失调,湿气停留在体内,导致体重增加。

治疗时应通过舒缓脾胃、消除湿气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中医常采用祛湿健脾的方法,如服用陈皮、山楂等药物。

2. 肾阳虚型肾阳虚型是指肥胖症患者肾阳功能不足,导致体内阳气不足,肌肉松弛,脂肪堆积。

治疗时应通过温补肾阳,增强人体代谢能力,促进脂肪燃烧。

常用的中药有枸杞子、菟丝子等。

3. 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是指因情绪压抑、生活习惯不良等原因,导致气血循环不畅,脂肪堆积。

治疗时应以活血化瘀的方法来疏通气血,减少脂肪囤积。

常用的中药有红花、郁金等。

二、中医施治方法中医对肥胖症的施治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理、草药调理和针灸疗法等。

1.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是治疗肥胖症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定制相应的饮食方案。

例如,对于脾胃湿阻型的患者,应少食寒性、油腻、甜食等容易产生湿气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对于肾阳虚型的患者,应多食温补的食物如桂圆肉、牛肉等。

2. 草药调理草药是中医治疗肥胖症的常见方法之一。

通过选用不同的中药组方,可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新陈代谢。

常用的中药有山楂、茯苓、生大黄等,可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进行搭配使用。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肥胖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患者的脏器功能,促进脂肪的分解和消耗。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等。

三、中医治疗肥胖症的优势相比于西医疗法,中医在治疗肥胖症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1. 个体化治疗中医注重辨证施治,针对每位患者的辨证分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使治疗更加精准。

中医对肥胖的分类

中医对肥胖的分类

中医对肥胖的分类肥胖是当代社会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根据中医理论,肥胖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根据中医对肥胖的分类,详细介绍各种类型的特点和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气滞型肥胖气滞型肥胖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导致的。

脾胃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如果脾胃功能不佳,就会导致食物无法有效消化和吸收,从而引起肥胖。

此外,情绪紧张、压力过大也会导致气滞,进一步加重肥胖。

治疗气滞型肥胖的方法主要是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能力。

中医常使用调理气机的方剂,如柴胡疏肝散、升降散等。

同时,建议患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二、湿阻型肥胖湿阻型肥胖主要是由于体内湿气过多导致的。

湿气是中医中的一种病理物质,如果体内湿气过多,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从而引起肥胖。

湿阻型肥胖的患者通常会出现水肿、浮肿等症状。

治疗湿阻型肥胖的方法主要是祛湿化痰。

中医常使用祛湿化痰的方剂,如瞿秋白瘦身汤、茯苓四逆汤等。

同时,建议患者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过多寒凉和生冷食物,多喝温热开水,促进湿气排出。

三、血瘀型肥胖血瘀型肥胖主要是由于体内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

中医认为,血液是营养物质和气血运行的载体,如果血液循环不畅,就会导致营养物质无法正常运输和代谢,从而引起肥胖。

血瘀型肥胖的患者通常会出现面色晦暗、皮肤粗糙等症状。

治疗血瘀型肥胖的方法主要是活血化瘀。

中医常使用活血化瘀的方剂,如桃红四物汤、三黄瘦身汤等。

同时,建议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适量进行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四、阳虚型肥胖阳虚型肥胖主要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导致的。

中医认为,阳气是人体的生命之火,如果阳气不足,就会导致新陈代谢减缓,脂肪无法有效燃烧,从而引起肥胖。

阳虚型肥胖的患者通常会出现乏力、畏寒等症状。

治疗阳虚型肥胖的方法主要是补益阳气。

中医常使用补益阳气的方剂,如金匮肾气丸、四物汤等。

肥胖病的中医辩证分型

肥胖病的中医辩证分型

肥胖病的中医辩证分型脾虚湿阻型:全身肥胖,腹部臀部巨大,四肢粗胖,皮下脂肪多厚,皮肤松懈,灯光下可看到突起物,橘皮外观,颜色较深,肌肉不紧实,松,手捏有痛感,这种现象也叫蜂窝组织炎,一般的减肥这种状态不能改善,必须用特殊的手法去促进血液循环,比如:中医SPA,开背,肩颈治疗等一些手法可以加速血液循环,逐步改善橘皮反应。

体征:易感疲倦乏力,肢体沉重,纳呆腹胀,便溏久不成形,下肢肿胀,尤其劳累后月经前会加重,典型的虚胖。

建议饮食:宜吃:小米薏米粥类牛鸡鱼兔鸡蛋血胡萝卜菠菜香菇忌吃:各种瓜类(不包括冬瓜)梨绿豆芒果香蕉鸭甲鱼牛奶芝麻荞麦山楂萝卜香菜柿子贝类面食及辛辣冰冷刺激的酸性食物。

建议药物:药茶:薏米90克陈皮两块红小豆90克煮2小时喝水,或者用陈皮加茯苓泡水白天喝。

在不做减肥,调理身体时可以建议顾客吃些香砂六君子汤,平胃散,二陈丸,体内湿胜的人可以吃:甘露消毒丹。

配合治疗:可建议顾客做开背,肾宝,中医SPA,大黄精油按摩。

脾虚的人经过多种调理仍然体重不降,可先停止拔罐,给予健脾利水的合理饮食,以保健和排胃酸,刮痧调理机体,调理到症状有所改善,可能体重也就自然开始下降了,然后再根据顾客的月经周期开始恢复减肥。

脾肾两虚型:肥胖特征与脾虚的肥胖差不多,是脾虚湿阻型肥胖的加重版,既有脾虚的症状又有肾虚的症状,更容易疲倦乏力,头晕怕冷,食少纳呆,腰膝冷痛,便溏,五更泻,甚至阳痿。

肾虚分为阴虚和阳虚,这类型的肥胖大部分是属于肾阳虚的人,所以宜吃木耳,乌鸡韭菜虾鸡狗肉牛肉禁忌寒凉类食物。

建议药茶:可以建议顾客白天喝些红茶熟普洱茶,不减肥时的调理阶段可以吃些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晨起泄泻明显的可以吃些四神丸配合治疗:一定做肾宝和开背,当做治疗做,中医SPA可以后期做,肾与膀胱实互为表里的一对,加强这两个脏器的功能,可以帮助水代谢,此外以上两者顾客一定要限盐,和水,如何喝水你们可以根据顾客给方案。

穴位上可用水分,阴凌泉,足三里,三阴交等注:如果是肾阴虚的客人做肾宝时就不要用磁疗灯了阴虚内热型:肥胖的特征:多见于更年期,肥胖程度中等,或者有的顾客仅仅是超重,腹部赘肉,大腿根部赘肉较多,有明显的内分泌紊乱。

中医辨证说肥胖,你是哪一种?对号入座甩掉...

中医辨证说肥胖,你是哪一种?对号入座甩掉...

中医辨证说肥胖,你是哪一种?对号入座甩掉...
又到了现在不减肥,明天徒伤悲的季节,除了管住嘴,迈开腿,中药可助你瘦+美且健康!来,了解中医常见的肥胖类型,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1 湿热困脾
特点:肥胖、肉结实,食量大,心烦、口粘、口渴,汗多怕热,食后思睡,大便粘,小便黄。

2 脾虚湿滞
特点:肥胖、肌肉松软,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头身困重、劳累后更明显。

舌淡胖有齿印。

1.2.3 肝郁脾虚
特点:肥胖、急躁易怒,口苦,胸胁胀满,善叹气,食少,进食后易腹胀,便溏不爽或腹泻。

4 脾肾阳虚
特点:肥胖、怕冷、或喜饮温水,腰膝酸软,倦怠,话都懒得说,身困,汗出身凉,大便溏,小便清长,或有下肢及眼睑水肿。

各类型肥胖方药应对:
1.湿热困脾型
常用方药:厚朴、黄连、石菖蒲、法夏、豆豉、焦栀子、芦根等。

2.脾虚湿滞型
常用方药:党参、白术、茯苓、苍术、厚朴、陈皮、山药、莲子、苡仁、砂仁、桔梗等。

3 肝郁脾虚型
常用方药:柴胡、黄芩、白芍、大黄、枳实、生姜、法半夏、木香等
4 脾肾阳虚型
常用方药:肉桂、桂枝、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
皮、黄芪、牛膝等。

临床上还有一种肥胖类型,此为特点为:小腹饱满突出,手脚细但身上胖,食欲正常或稍欠,也就是说,吃得不多,还“偷着胖”,中医一般常用小建中汤及香砂六君子散合四物来进行调理。

中医一般认为肥胖实则多见于胃热、痰湿、气郁、血瘀,虚则多为脾气亏虚,脾肾阳虚,或脾虚导致气血两虚,一般实多虚少,或虚实相兼。

中医肥胖的类型

中医肥胖的类型

中医肥胖的类型中医肥胖的类型一、内湿型肥胖内湿型肥胖主要表现为体重增加、体形肥胖,身体沉重,动作迟缓。

舌苔厚腻,口腔黏腻不爽。

大便稀软,小便短黄,可能伴有气味。

口渴不欲饮水,喜欢冷饮。

脸部容易出油,皮肤黯淡粗糙。

二、阳虚型肥胖阳虚型肥胖主要表现为体重增加,体形肥胖,但身体虚弱无力。

容易疲乏乏力,动作迟缓。

容易感到寒冷,怕冷,手脚发凉。

面色苍白,气色不佳。

舌苔淡白,脉虚弱。

三、阴虚型肥胖阴虚型肥胖主要表现为体形肥胖,但体重不增加或者增加不明显。

容易疲乏乏力,腰酸腿软。

面色晦暗无光泽,皮肤干燥,容易出现皱纹。

舌红少苔或无苔,口干咽燥。

四、痰湿阻滞型肥胖痰湿阻滞型肥胖主要表现为体重增加,体形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

身体沉重,动作迟缓,容易疲倦。

口苦口臭,舌苔厚腻,口腔黏腻不爽。

大便稀软黏滞,可能伴有气味。

五、气滞血瘀型肥胖气滞血瘀型肥胖主要表现为体重增加,体形肥胖,尤其是下半身肥胖。

容易疲乏乏力,痛经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皮肤暗黯不鲜亮,可能有色斑。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舌下脉络紫暗。

附件:⒈中医肥胖类型饮食指导表⒉中医肥胖类型运动建议表⒊中医肥胖类型草药方剂表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法律名词:肥胖:指体质指数(BMI)大于或等于28的人群。

注释:体质指数(BMI)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计算得出的结果,常用于评估一个人体重是否过重或肥胖。

⒉法律名词:健康饮食:指合理搭配、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包括控制总能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等。

⒊法律名词:中药方剂:指根据中医理论,选取不同草药组合配制而成的治疗特定疾病的药物组合。

中医辨证6大肥胖类型,找到属于你的那一种

中医辨证6大肥胖类型,找到属于你的那一种

中医辨证6大肥胖类型,找到属于你的那一种肥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热门]话题。

目前,社会上流行着许多种減肥方法,但这些方法是否真正有效、是否有益健康,许多人仍是一知或全然不知。

于是,许多人在试用了某种方法之后,没有达到预减肥效果,或虽然减下来了,但却因此损害了身体健康。

中医减肥中医减肥主要是通过针灸相应穴位加之其它中医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实现减重,现代医学认为单纯性肥胖多伴有内分泌紊乱,各种激素,尤其是胰岛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瘦素等异常,可通过针灸来调理内分泌,使之趋于正常。

另一方面,中医从脏腑辨证分析肥胖主要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有关,通过针灸可以达到调理脏腑,使肝脾肾脏之功能恢复正常。

中医减肥利用中医辩证施治的原理,从调整内分泌入手,通过针灸、点穴等综合治疗,对肥胖者的神经和内分泌功能进行调整。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中医认为,经络内属于脏腑,外属于肢节,沟通脏腑和皮肤,达到周人体各脏腑功能的平衡作用。

如人体的经络一旦堵塞,就会破倍脑的和谐,导致脏腑失调、阴阳失衡,临床上常见代谢失衡、毒素雄积,表现在形体上,是体态臃肿、肥胖等。

针灸、刮痧、拔罐、按摩是我国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可调节人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因而备受肥胖者的关注。

中医认为,肥胖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体内膏脂过度堆积所致。

造成体内脂膏过分堆积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如过食肥甘厚味、久坐久卧、懒于活动、情志不遂等,再加上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痰湿内阻、膏脂内充,而发本病。

中医肥胖体质分类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

由于食物摄入过多或机体代谢的改变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造成体重过度增长并引起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潜伏。

评定标准: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1、脾胃气虚型肥胖人体之气来自饮食的水谷精微。

中医认为:肥胖多分这3类,症状各不同,各有推荐成方,建议收藏!

中医认为:肥胖多分这3类,症状各不同,各有推荐成方,建议收藏!

中医认为:肥胖多分这3类,症状各不同,各有推荐成方,建
议收藏!
1、痰湿阻滞型肥胖:
表现为饮食不太节制,爱吃生冷刺激的食物,吃得多,小肚子比较大,精神状态比较差,月经延后,经量少。

调理原则:以健脾燥湿化痰为主,兼顾活血调经。

推荐成方: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
2、脾虚气虚型肥胖
表现为:吃的不多,肚子和腿比较胖、面色发白,精神状态不加,浑身怕冷,吃不下饭,四肢水肿等。

调理原则:健脾温阳、补气。

推荐成方: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茯神、人参、生姜。

3、血虚型肥胖
表现为:四肢都比较纤细,但是肚子大。

就是因为体内血液不足,机能下降,代谢失常导致的。

对症调理原则:以补血为主。

推荐成方:大枣、生姜、蜂蜜、人参、五味子、肉桂、土白术、茯苓。

中医对肥胖的辨证分型

中医对肥胖的辨证分型

中医对肥胖的辨证分型一.饮食过量,痰浊内生型肥胖,食欲旺盛,消谷善饥,口渴喜饮,口气臭秽,头胀头晕,头重若裹,胸满痞塞,嗳气频作,肢体困重怠惰,皮肤亮泽,油脂分泌较多,湿疹痤疮,或带下粘黄,外阴瘙痒,大便粘腻,有时秘结。

脉滑稍数,舌质红,舌苔微黄厚腻。

饮食过度,尤其是过食肥甘、膏梁厚味,或孕产期间营养过剩,摄入精美过多,势必加重脾运负担,其有余部分不能充分利用代谢,过剩的水谷精微在体内化为痰浊膏脂,蓄积体内,纳食越多,痰湿愈甚,日积月累,致成膏人"、"脂人"、"肥人"。

另一方面,胃纳所受之物,并非皆为气血生化所需之物,诸如肥甘之品,反影响辟为契机运化,扰乱气血化生,导致人体脂质代谢紊乱,使机体脂质储存增多,形成肥胖病。

饮食蕴久不化,阻滞气机,易生胃热,其特征为食欲旺盛,消谷善饥,口气臭秽;热灼津液故口渴喜饮。

久则积湿生痰,痰湿蕴热,困扰淸窍,则见头胀头晕,头重若裹,胸满痞塞,嗳气频作,肢体困重怠惰,带下粘黄,外阴瘙痒,大便粘腻;《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曰:“膏粱之变,足生大丁”,所以可见皮肤亮泽,油脂分泌较多,湿疹痤疮。

此型多见于对饮食不加节制者以及孕产者。

长征医院曾对产后肥胖人群做过调查,产后肥胖占女性肥胖中的38.02%,可能与产后进补及重视"坐月子"的民风有关。

治则:祛痰化浊,消食导滞。

常用中药:茯苓、红曲,山楂、苦丁茶,绿茶,六神曲、决明子,荷叶,番泻叶等。

二.脾气亏虚,痰浊内聚型肥胖,面色黄白,疲倦乏力,肢体困重不爽,嗜卧懒言,四肢浮肿,纳食不甘,腹部肥满松懈、腹胀,食后加重,多梦,醒后对梦之内容记忆不清,经期推迟或闭经,尿少,便溏,脉沉细无力,舌苔薄腻,舌质淡,舌体胖大,时有齿痕, 舌苔薄腻,脉滑无力。

脾主运化,若长期饮食过量,则会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导致脾失健运。

另外久卧、久坐,四肢肌肉缺乏运动,亦可导致脾失健运。

在这种情况下,摄入的入的水谷膏粱不能变成营养物质运送到周身,反凝聚为湿,酿成痰浊,流于体内和肌肤之下,化为膏脂、湿邪,使人臃肿肥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肥胖辩症分型
1、脾虚湿阻型:主要表现是肥胖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

脉沉细、舌苔薄腻、舌质淡。

当以健脾利湿为治,可选用香砂六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四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参苓白术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2、胃热湿阻型(湿阻不化,郁久化热):主要表现是头晕、消谷善饥、肢重困楚、怠惰、口渴喜饮。

脉滑稍数、舌苔腻微黄。

当以清热利湿为治,可选用甘露消毒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芩连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葛根芩连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3、肝郁气滞型:主要表现是胸胁胀闷,胃脘痞满,月经不调或闭经,失眠多梦。

脉细弦,舌苔薄,舌质暗。

当以疏肝理气,行气消滞为治,可选用逍遥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舒肝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柴胡疏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4、脾肾两虚型(脾肾阳虚):主要表现是疲乏无力,腰酸腿软,阳痿阴冷。

脉细无力,舌苔薄,舌质淡。

当以健脾温肾、利湿消肿为治,可选用济生肾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阳和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人参健脾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5、阴虚内热型:主要表现是头昏、头胀、头痛,腰痛酸软,五心烦热。

脉细数,微弦,舌苔薄,舌质红。

当以养阴益肾为治,可选用知柏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生脉饮,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精乌冲剂,每次10克,每日3次冲饮。

6、肝火上炎型:主要表现出为肥胖,头目眩晕,耳鸣如潮,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胁肋灼痛,烦躁易怒,不寐或恶梦纷纭,或吐血衄血,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糙,脉弦数。

当以清肝泻火为治,可选用丹栀逍遥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决明降脂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栀麦清热颗粒,每次10克,每日3次冲饮。

7、肝胆湿热型:主要表现为肥胖,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口气臭秽,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赤,或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疼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舌苔黄腻,脉弦数。

当以清泄湿热,疏利肝胆为治,可选用茵栀黄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龙胆泻肝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
次口服;熊胆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8、痰浊中阻型:主要表现为肥胖,头目眩晕,头痛头重,胸闷心悸,食欲不振,呕恶痰涎,肢体困重,或见形体丰肥,或闭经,舌苔白腻,脉滑。

当以祛湿化痰为治,可选用防风通圣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五苓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苏合香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9、气血不足型:主要表现为肥胖,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失眠,舌淡而嫩,脉细弱。

当以气血双补为治,可选用八珍合剂,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归芪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胶参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

10、气滞血瘀型:主要表现为肥胖,情志抑郁,易怒,胸闷而喜叹息,胸胁或乳房胀满,走窜疼痛,少腹疼痛,性情急躁,或月经不调,痛经,或咽中如梗,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脉涩或弦涩。

当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治,可选用三七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

11、饮食积滞型:主要表现为肥胖,脘腹胀满,时呃酸腐,嗳气频作,大便不爽,或夹有不消化物,小便短少,舌红,苔白厚腻,脉滑。

当以健脾消积为治,可选用山楂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枳术宽中颗粒,每次10克,每日3次冲饮;朴实颗粒,每次10克,每日3次冲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