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钢筋混凝土叠合结构的研究

合集下载

叠合板与型钢砼梁连接方式研究(DOC)

叠合板与型钢砼梁连接方式研究(DOC)

叠合板与型钢砼梁连接方式研究简介在建筑结构中,叠合板与型钢砼梁连接方式的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介绍叠合板与型钢砼梁的基本概念、连接方式以及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叠合板叠合板是一种多层结构的板材,由钢筋混凝土和钢板组合而成。

叠合板具有结构轻、刚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广泛应用。

叠合板的厚度一般为20mm~70mm,其长度和宽度根据实际需要定制。

型钢砼梁型钢砼梁是一种由钢筋混凝土和型钢组合而成的梁,其底部为型钢,上部为钢筋混凝土。

型钢的选择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一般可选择H型钢、I型钢和U型钢等。

型钢砼梁具有刚度高、承载能力强等优点,在建筑结构中广泛应用。

连接方式叠合板与型钢砼梁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两种。

焊接连接焊接连接方式是将叠合板和型钢砼梁通过焊接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焊接连接方式具有强度高、刚度好、施工方便等优点,但需要具备一定的焊接技术水平,且焊接连接后无法拆卸。

机械连接机械连接方式是将叠合板和型钢砼梁通过机械连接件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机械连接方式具有施工方便、可以拆卸、重复利用等优点,但需要选择合适的机械连接件,并进行设计和调试。

现有研究成果现有研究成果表明,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方式均可用于叠合板与型钢砼梁的连接,但在具体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另外,对于机械连接方式,还需要考虑机械连接件的选型、安装和调整等问题。

同时,对于叠合板和型钢砼梁的尺寸、强度和刚度等参数的匹配也需要进行研究和优化。

未来的研究方向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焊接连接和机械连接方式的比较研究,包括连接强度、刚度、重复利用等方面的分析。

2.机械连接件的研究和优化,包括机械连接件的材料、结构、安装等方面。

3.叠合板和型钢砼梁的尺寸、强度和刚度等参数的优化研究,包括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等方法进行分析。

总结本文介绍了叠合板与型钢砼梁连接方式的基本概念、连接方式、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钢筋混凝土叠合构件挠度计算研究

钢筋混凝土叠合构件挠度计算研究

度,减小挠度的方法,以便应用于类似工程设计。
【关键词】挠度计算;二次受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构件;长期刚度;配筋率;活载恒载比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864(2019)04-0026-04
Abstract: Deflection calculation is important for secondary-loading concrete composite members. Based on analytic stiffness method and long-term effect of the full load, the deflection formula based on long-term stiffness as the main variable is proposed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in Chinese Code GB50010-2010. In this paper, the re原 search on current code formulae was carried out, which focused on the parameters such as reinforcement ratio, height ratio between prefabricated member and composite member, moment ratio between crack moment and the normal use limited moment, load ratio between live load with subentry coefficient and dead load and long-term ef原 fect coefficient. Finally, the method of increasing long-term stiffness and decreasing deflection was proposed for de原 sign. Key words: deflection calculation; secondary-loading concrete composite members; long-term stiffness; reinforce原 ment ratio; load ratio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因其独特的性能和优势,逐渐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的结构构件。

它不仅能够满足建筑结构对于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还能在施工过程中带来诸多便利,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

要理解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首先得从它的组成材料说起。

钢筋混凝土,大家都不陌生,它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合而成。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性能较差;而钢筋则具有出色的抗拉性能。

将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一种既能够承受压力又能够承受拉力的复合材料。

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带来了新的突破。

简单来说,预应力就是在混凝土构件承受荷载之前,预先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这样在构件承受荷载时,就能够抵消一部分拉力,从而提高构件的抗裂性能和承载能力。

那么,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又是怎么回事呢?叠合梁是由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组成的。

预制部分通常在工厂中生产,质量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而现浇部分则在施工现场完成,将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梁。

这种叠合梁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预制部分的生产可以与现场施工同时进行,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在工厂中生产预制构件,能够采用标准化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保证构件的质量稳定可靠。

其次,叠合梁的整体性较好。

通过现浇部分将预制部分连接起来,使得整个梁能够共同工作,受力性能更加优越。

再者,预应力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减少梁的裂缝,提高其耐久性。

在实际工程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的设计需要考虑众多因素。

比如,荷载的大小和类型、梁的跨度和截面尺寸、预应力的施加方式和大小等等。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施工过程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预制部分的生产中,要保证模具的精度、钢筋的布置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在运输和安装预制部分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构件受损。

现浇部分的施工则需要注意与预制部分的连接质量,确保新旧混凝土能够良好结合。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

第32卷第2期1999年4月土木工程学报CHINACIVILENGINEERINGJOURNALV01.32No.2Apr.1999钢一混凝土组合梁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聂建国(清华大学)佘志武(长沙铁道学院)摘要近年来,钢一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在我国发展很快,在建筑和桥梁结构等领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组合梁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指出了有关钢一混凝土组合梁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钢一混凝土组合梁研究应用1引言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是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

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可以减轻自重,减小地震作用,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增加有效使用空间,降低基础造价,节省支模工序和模板,缩短施工周期,增加构件和结构的延性等。

同钢结构相比,可以减小用钢量,增大刚度,增加稳定性和整体性,增强结构抗火性和耐久性等。

近年来,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我国的应用实践表明,它兼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我国基本建设的国情,将成为结构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作为组合结构体系中重要横向承重构件的钢一混凝土组合梁在建筑及桥梁结构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限于篇幅,本文将重点介绍钢一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2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我国的研究概况钢一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但是,组合梁在我国的研究起步比较晚。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虽有少数工程曾经应用过钢一混凝土组合梁,但当时未考虑组合效应而仅仅把它作为强度储备提高安全度或者是为了方便施工而已,当时我国有关设计规范都未涉及钢一混凝土组合梁的设计内容。

1978年以来,原郑州工学院、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华北电力设计院和清华大学等单位曾先后对钢一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成果。

高性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doc

高性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doc
1.除委托查新项目课题组成员发表的研究成果[文献1-5.文献15]外,未见有研究大跨组合楼盖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纵向剪切性能,评价界面粘结力的相关报道;
2.除委托查新项目课题组成员发表的研究成果[文献6]外,未见有采用四角弯筋抗剪连接件、T形钢抗剪连接件构建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与H型钢梁的抗剪连接技术的相关报道;
(二)见有研究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与H型钢梁的连接构件,包括H型钢梁、预制薄板、混凝土层、四角弯筋[文献6],此文献为委托查新项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其他相关研究中见有研究叠合楼板与钢梁的高强度连接结构的抗剪能力[文献19-21.文献32-33],文献19采用栓钉、文献20采用预应力钢筋及轻钢骨、文献21采用纵横钢筋网片,文献32采用螺栓抗弯连接件、文献33采双头螺柱抗剪连接件与委托查新项目研究采用四角弯筋抗剪连接件、T形钢抗剪连接件不同。见有研究钢筋桁架面板(SBTD)与盲栓钢管混凝土(CFST)复合框架[文献34],未提及抗剪连接件与委托查新项目不同。
本项目研究成果压型钢板混凝土叠合楼板连接和安装技术、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抗剪切滑移技术、大跨度组合楼盖压型钢板-混凝土界面粘结力评价技术、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与钢梁连接技术、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柱连接技术、钢管高强混凝土承载力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等一批重大技术应用在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承担的25个工程建设项目中,这些重大技术的成功应用对推动高性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符合我国提倡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同时在2016年-2018年期间新增销售额为232360万元,新增利润15589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除委托查新项目课题组成员发表的研究成果外[文献7-14],未见有将工字形CFRP型材置入方钢管混凝土中,构建工字形CFRP型材增强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相关报道。

浅谈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楼板的设计应用

浅谈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楼板的设计应用

浅谈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楼板的设计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技术的不断提升,对建筑结构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因其优越的性能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对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楼板的设计理论和实际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推动建筑结构的进一步发展,为建筑工程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的探讨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在建筑结构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1.2 研究意义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楼板是一种新型的楼板结构形式,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楼板的设计应用,通过对其特点、设计原理、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供给工程设计和施工人员一些参考和借鉴。

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在建筑结构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楼板的整体性能,还可以减少结构自重,节约材料和成本。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楼板的优势和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促进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

2. 正文2.1 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楼板的特点1. 承载能力强: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楼板结构采用钢筋桁架作为主要受力构件,其梁柱节点连接紧密,能够充分发挥钢筋的承载能力,使楼板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2. 空间利用率高: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楼板采用薄板和大跨度设计,支座自由度高,进而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有效增加了建筑的可用面积。

3. 施工方便快捷: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楼板结构件现场预制,组装简便,施工速度快,能够有效地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4. 造型灵活美观: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楼板可以根据建筑的需要进行设计,结构造型灵活多样,既能够满足功能需求,又能够提升建筑的美观度。

5. 维修维护方便:混凝土钢筋桁架叠合楼板结构件连接紧密,构造简单,便于维修和维护,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因其独特的结构性能和显著的优势,逐渐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重要构件。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

简单来说,它是由预制和现浇两部分混凝土组成的梁体。

在预制部分,通过对钢筋预先施加一定的拉力,使其在承受荷载时能够更好地发挥性能。

而现浇部分则是在预制构件安装就位后,再浇筑混凝土,将预制部分与现浇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具有诸多优点。

其一,它能够显著提高梁的承载能力。

通过对钢筋施加预应力,可以有效地控制裂缝的开展,提高梁的刚度和抗裂性能,从而使得梁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其二,这种梁的耐久性更好。

由于裂缝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外界有害物质对钢筋的侵蚀,延长了梁的使用寿命。

其三,施工方便快捷。

预制部分可以在工厂中进行标准化生产,保证了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施工现场,只需进行安装和现浇作业,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在设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预应力的大小和分布是关键之一。

需要根据梁所承受的荷载、跨度以及使用要求等,精确计算预应力的数值,以确保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钢筋的布置也至关重要。

既要保证钢筋在预制和现浇部分的连接牢固,又要使其受力合理,充分发挥钢筋的强度。

同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截面尺寸等也需要经过精心设计,以满足结构的承载和使用要求。

施工过程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的质量同样有着重要影响。

在预制部分的生产中,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生产工艺和养护条件,确保预制构件的质量符合标准。

在安装过程中,要保证预制构件的定位准确,连接牢固。

现浇部分的混凝土浇筑要注意施工缝的处理,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

预应力的施加更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需要采用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按照设计要求准确施加预应力,并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桥梁工程中,它可以用于大跨度桥梁的主梁,如连续梁桥、刚构桥等,能够有效地减小梁的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增加桥梁的跨越能力。

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技术

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技术

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技术混凝土叠合楼板是一种新型楼板构造技术,它以混凝土和钢筋为基础,采用叠加和拼接工艺,将钢筋混凝土楼板板件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组装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大面积连续的楼板结构。

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技术特点1. 高强度:混凝土叠合楼板应用高性能的混凝土,具有比普通混凝土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可以满足建筑物在不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2. 轻量化:由于采用了轻质骨料、空心砖等轻质材料结合而成,故其自重轻、短期内施工速度快。

3. 集成化:混凝土叠合楼板采用预制组装方式,将板件进行组装成整体,因此施工速度快,安装精度高,同时可以实现一体化设计和施工。

4. 节能环保:使用混凝土叠合楼板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环保节能目标。

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施工流程1.土基处理:首先需要对土地进行处理,平整场地,确保地面水平度达到设计要求。

2.安装支撑系统:在地面上安装扑克牌游戏大厅3. 安装钢筋混凝土楼板:将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板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拼接和堆叠。

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板件时要进行钢筋的连接和焊接,同时要保证板件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4. 砂浆浇注:在钢筋混凝土楼板板件安装完成后,对板件进行砂浆浇注,使钢筋和混凝土充分结合,从而保证混凝土叠合楼板的稳定性和强度。

5. 打磨、养护:砂浆浇注完成后,需要进行打磨和养护,以确保叠合楼板表面光洁平整,达到设计要求。

混凝土叠合楼板的应用领域混凝土叠合楼板主要适用于建筑物的楼板结构,例如公寓、工业厂房、商业综合体、医院等。

在工业和商业建筑中,混凝土叠合楼板可以有效地加速施工进程,降低建筑成本,同时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的出现,使得楼板构造的施工速度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也降低了楼板构造的成本。

在未来的建筑领域中,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给建筑工程带来更大的便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述 钢筋混凝土叠合结构是在预制构件上加浇一层现浇混凝土而形成 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结构。在国内外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量逐年增加,应 用范围不断扩大,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混凝土叠合结构按其 受力性能,可分为“一次受力叠合结构”和“二次受力叠合结构”两种类 型。这种结构整体刚度好,比装配式结构抗震性能优越,具有节省原材 料、施工简便、工期比现浇结构短等优点,图 1 所示为典型的混凝土叠 合梁板结构。
上伸出钢筋来联系。
3.2 国内应用发展
在工业建筑中,1958 年预应力叠合式吊车梁得到了积极推广 , [8]
(a)
(b)
(c) (d) (e) (f) (g)
图 2 国外几种常见混凝土叠合构件的截面型式
注:图中所有阴影线部分均为预应力构件
此外,还利用预应力棒及薄板制造大型构件,如格式柱、屋架梁、大
梁及基础等。这种结构重量轻,运输方便,并且灵活性大,可运用于各
种类型的结构,波兰人称它为“万能构件”。在 50~60 年代,这种结构十
图 1 混凝土叠合梁板结构示意图 2.叠合结构的民用建筑应用 2.1 国外应用发展 在 20 世纪 40 年代叠合结构开始用在房屋建筑上[1],50 年代开始在 建筑上得到较大的发展。最初的混凝土叠合结构是钢梁与现浇混凝土 板的组合,也有采用木梁与现浇混凝土板组合的,以后发展为预制钢筋 混凝土构件与现浇板的组合、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与现浇板的组合形 式。国外使用较多的是一种以工业生产的预应力棒及预应力薄板作为 构件,在其上浇注低强度混凝土,称为综合结构。如图 2(a)、(b)、(c)、 (d)、(e)、(f)、(g)所示。
混凝土形成整体。以上介绍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叠合结构参考价值。
60 年代初期,前苏联应用预应力薄板制作混凝土装配整体式叠合
楼盖,不用沟槽,单靠板上表面的人工粗糙面所获得的粘结力和摩擦力
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其后浇部分为陶粒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7.5~C10,试验证明也是完全可靠的,并且这种结构被成功地应用在前
苏联南方地区的抗震结构上[2]。
70 年代法国广泛采用这种预应力薄板来制作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叠
合楼盖,在新旧混凝土间配制抗剪力钢筋,以保证共同工作,他们进行
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并提出了设计施工规程[3]。
(a)FP 板剖面图
(b)FC 剖面图
图 3 两种典型的 PC 叠合板的剖面图和安装图
80 年代初,德国钢筋混凝土委员会主持和协调了预应力连续叠合
混凝土叠合结构,60 年代有了较大的发展,70 年代后向构件定型化、体
系化方向发展。在多层工业厂房楼盖方面,国外一般采用这两种型式:
(1)先预制梁板,再在其上浇筑部分混凝土,英、法、意大利等很多国家
采用这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叠合楼盖;(2)梁为预制,板为现浇,例如波
兰在 6m 的预应力梁上现浇 7~10cm 厚的混凝土板,两者用从预应力梁
近年来日本出现了多种形式的 PC 叠合板构件,特别是用在高层建 筑楼盖上。这种楼面结构整体性好,可用于地震区,甚至是强地震区; 楼面现浇层可预埋各种管线,有利于安装工程施工;作为预制构件,可 实现无支撑施工,板跨度大,节省施工模板;现场有良好的作业区,实现 文明施工。图 3 是两种典型的 PC 叠合板的剖面图和安装图。
式屋面得到了发展,且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中列入
了有关叠合构件设计方法的条款[6]。80 年代以后混凝土叠合梁板结构
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结构形式也根据建筑使
用要求不同而不同,如北京国际大厦(33 层,高 101m)、武汉友谊大厦
(33 层,高 105m)等[7]。90 年代,随着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和高强钢丝的开
式构件首次运用在民用建筑上[4]。1959 年原国家一机部一院编制了预
应力混凝土叠合梁标准图集,推动了这种叠合构件的工程应用。1961
年朱伯龙等[5]研制了一种装配整体式密肋楼板,预制部分为 I 字型小梁
与薄板,天花平顶为预制薄板放在 I 字小梁下部翼缘上,面层为现浇混
凝土。70 年代,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小梁与现浇板相结合的混凝土叠合
板的研究计划,对这种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取得了可靠的研究成
果,提出了“关于预应力叠合板的设计建议”,为装配整体式叠合楼板在
工程中的应用推广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2.2 国内应用发展
国内装配整体式叠合结构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起始于 50 年代末,
从 1957 年开始,生产预应力棒、预应力薄板和双层空心板等装配整体
其上面搁混凝土空心块,然后再在其上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还出现
了一种“比藏”式预应力混凝土板,这种板在施工时被用作模板,用特制
的一种“燕尾”型沟槽来保证楼盖的新旧混凝土结合。此外,英国还采
用过一种 MyKo 式楼面,用轻混凝土制作槽形框梁,上面搁置轻混凝土
板,在槽形框梁中浇捣部分高强度混凝土,然后再在板、梁上现浇一层
有关钢筋混凝土叠合结构的研究
科技信息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徐美娟
[摘 要]钢筋混凝土叠合结构的工程应用日益增多,钢筋混凝土叠合板作为钢筋混凝土叠合结构重要的水平受力构件,本文从其在 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的应用分析其研究进展。阐述了国内外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研究情况,指出叠合板,乃至叠合构件的生产机 械化与施工安装专业化是今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 叠合板 研究进展
分普遍。此外,波兰还采用一种被称作 DMSZ 式的叠合结构楼面,即用
预应力小梁作装配式承重构件,在小梁上搁置预制粘土空心砌块,通过
在上部现浇混凝土使三者共同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英国在居住房屋、学校医院中广泛采用一种“什塔尔唐”系统叠合
楼板,在特制的粘土空心砌块中加预应力,形成梁式装配承重构件,在
发,装配整体式叠合楼盖又发展成为高效预应力叠合楼盖。利用高强
度钢丝和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经工厂化制作成预应力薄板和预应力空
腹梁,运至工程现场安装后,再在其上浇筑一层混凝土形成的新型装配
整体式楼盖结构。
3.叠合板的工业建筑应用
3.1 国外应用发展
在单层和多层工业厂房方面,从 50 年代国外开始采用装配整体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