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_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比较分析_董晓菲
港口_腹地系统空间结构演化分析_以大连港_辽宁经济腹地系统为例_董晓菲

港口与腹地之间关系最早由德国的高兹(E.A.Kautz )于1934年发表的《海港区位论》提出[1],1950年代末,麦耶(H.M ayer )、威根德(G.W eigard )和拜顿(Patton )认识到港口形成发展过程中对腹地的竞争机制[2-4]。
塔夫-莫里尔-古尔德模型(Taaffe -M orill -Gould model )以及瑞莫尔(Rimmer )对模型的改进,反映了各个阶段中港口与内陆腹地联系的扩大和联系网的建立[5-6]。
1970年代之后,随着贸易全球化和多式联运运输方式的出现,集装箱港口与混合腹地之间的联系复杂化[7-10]。
1990年代,西方地理学者对滨水区开发与港口—海岸带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11-15]。
近期,西方学者开始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亚洲的港口—腹地体系的发展[16-19]。
我国对港口腹地的研究起步较晚,于1980年代以后,学术界开始进行专门研究。
主要包括港口对腹地经济的影响[20-21]、腹地经济对港口发展的促进作用[22]、港口与腹地之间的互动关系[23-25]。
引进定量方法主要包括港口腹地指标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24],计算港城发展的均质关联度的灰色关联法[25],港口腹地区位熵模型及外贸依存度分析港口经济腹地空间演变规律[26]。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尝试梳理港口—腹地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并以大连港与辽宁经济腹地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测算1997—2006年港口与腹地之间的关联特性空间演变进程,进而探讨港口与腹地空间结构演化规律的内部机理。
1港口—腹地系统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1.1自然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对港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港口水况、陆域状况及同腹地间的联系等条件上。
不利的地貌条件阻碍交通网络的建设,势必影响港口经济腹地范围与发展规模。
反之,具有良好通航条件的水路运输,则有利于港口与腹地的联系,进而对港口本身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27]。
港口的区位是指港口进行经济活动的场所、在经济地理空间上的位置,而港口的区位条件则是指影响港口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地理空间诸因素之总和[28]。
营口港发展情况分析

营口港发展情况分析
营口港位于辽宁省营口市,是东北地区的大型多用途港口之一,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口岸之一。
下面是营口港发展情况的分析:
1. 规模扩大:营口港的港口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发展成为以营
口港口为中心集运输、装卸、贸易、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多用途深水
港口,包括港口码头12个、岸线长度16.1公里。
2. 港口设备更新:营口港不断升级设备,在港口码头设立多个
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油品码头等,并引进多项现代化数字技术,提高了港口的装卸效率和安全性。
3. 货运服务优化:营口港与国内外多家港口签订合作协议,建
立起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了港口的货运服务质量和
效率。
4. 区域经济发展:营口港已经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和贸易
中心,为沿岸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为当地提
供就业机会,改善民生。
总之,营口港在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完善服务、加强港口安全
方面不断发展,未来将继续打造东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港口之一。
辽宁省港口群协调研究

辽宁省港口群协调研究辽宁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沿海省份,拥有多个重要港口,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港口群。
这些港口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加强对外贸易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辽宁省港口群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协调方面的问题。
辽宁省的主要港口包括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丹东港等。
大连港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在货物运输、集装箱业务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营口港则是我国重要的内贸港口,在煤炭、粮食等货物的运输方面表现出色。
锦州港在油品、化工品运输方面有一定特色。
丹东港则在对朝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尽管辽宁省港口群在各自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协调不足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首先,各港口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竞争。
由于缺乏明确的分工,部分港口在业务类型、目标市场等方面存在重叠,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其次,港口群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一些港口在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了与其他港口的协同发展,造成了资源配置不合理。
此外,港口群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共享程度低,影响了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为了实现辽宁省港口群的协调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在规划层面,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港口群发展规划。
明确各港口的功能定位和分工,避免恶性竞争。
例如,大连港可以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国际航运业务;营口港则侧重于内贸货物运输和临港产业服务;锦州港专注于油品和化工品运输;丹东港进一步发挥对朝贸易的优势。
同时,要加强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根据各港口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潜力,合理安排建设项目,避免重复建设。
在资源整合方面,推动港口间的资产重组和合作经营。
通过建立港口联盟或合并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加强港口与铁路、公路等集疏运体系的衔接,提高物流效率。
此外,还应整合港口的物流资源,建立统一的物流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
加强信息化建设也是关键举措之一。
大连港与营口港对于腹地货源的竞争态势分析

态势 进行 分析 。 ( 模 型假设 一) 1 大连港 和 营 口港仅 在空 间位 置上有 所 区别 , . 在其 他方 面提供 的服务 都是 相 同的 。当然 ,做 出这 个假 设 只 是 为 了模 型分 析 的 简便 但 却 并 不 符 合 实
因此 ,
连 港 的吞 吐 量还 有很 大差 距 ,但 是 ,18 年 以来 , 95
竞争 ,二是腹地的争夺。 就枢纽港 的竞争来看 ,大连港资源优势明显 , 有计 划单 列 城市作 为 依托 ,有 国内外知 名 的品牌优 势 和东北 地 区惟 一 的保税 区 ,有 比较雄 厚 的产 业基
营口港的增长率始终高于大连港 ,尤其是2 0年以 02 来都要高于大连港 1个百分点左右。在腹地的竞争 0
港 口腹 地 的货源是 有 限的 ,一个 港 口的兴 旺往往意
辽 宁是 东三 省惟 一拥 有海 港 的省份 ,由东 到西
分布着丹东港、大连港、营 口港、盘锦港、锦州港 和葫芦 岛港 ,大 连港 和 营 口港 在20 年 的吞 吐量分 09
别 达 到 了27 吨 和 i 亿 吨 ,集 装 箱 吞 吐量分 别 达 .亿 . 7 到 48 5 万标 准箱 和24 5 万标 准箱 ,这样 的两个大 港在
增长率 38 8 . 7
大连 港 6 1 47
092 . 6
9 8 04
011 .l
1o 7 o4
0 4 . l 2
18 1 0 5
0 8 .2 2
16 2 2 0
04 1 . 9
156 4 1
02 1 .6
105 7 8
0 5 .7 2
2 oo 00
0 8 .8 2
完 全重 叠 。
港口与腹地经济相关性分析

中国储运网H t t p ://w w w .c h i n a c h u y u n .c o m物流站点都要有专门的网络技术人员参加操作。
另外,为了减少风险,建议采取预售的形式,以了解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防止出现产能过剩,在执行的时候,将订单交给物流公司,待农产品成熟了,再将订单送到农民手中,以此将农村电子商务与共享物流融合在一起。
3.3电子商务物流共享信息平台创新。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电子商务物流共享信息平台创新。
在农村电子商务中,仓储是最基础的环节,所以,构建一个完整的仓储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农村电子商务与共享物流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整个电子商务物流共享信息平台功能包含了商品的出库、财务、保管等,财务方面包括进出仓库的货物装卸、日常仓储的费用等;而仓库的日常管理,就是清点库存。
同时,为了保证以上过程的顺畅,必须将现代科技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仓储中心相结合,对每个商品进行统一的编码。
定期对信息平台更新和优化,为消费者、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信息沟通和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条件,以此提升商品信息、物流信息的透明化,使消费者可以随时了解到配送信息,并与商品配送人员及时沟通,满足用户需求,以此为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与共享物流的协同发展。
4.结束语此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个人经验,对共享物流与农村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及创新进行了探究,此次研究丰富了该方面的研究理论,为共享物流与农村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C(作者单位:河南经济贸易技师学院)引用出处[1]马震.农村电子商务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来自我国村镇层面的证据[J ].商业经济研究,2022,(22):94-98.[2]王辉,王金杰,周云波.电子商务是否改变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的构成———基于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2,42(08):54-69.[3]刘振滨,刘蕾.社会网络视角下河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机制与对策建议———基于河北省清河县的实例分析[J ].南方农机,2022,53(22):29-32.[4]汤飞飞,段辉军.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融媒体建设助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研究———以衡阳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3):238-240+244.[5]卫龙宝,许王芳,方露.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联合国粮农组织首份数字农业报告解读[J ].大数据时代,2022,(10):6-15.[6]孔陇,赵福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以河南汝阳县为例[J ].武汉商学院学报,2022,36(05):28-34.[7]孙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评《农村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J ].商业经济研究,2022,(20):2.[8]谢阳越.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需求协调路径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9):260-262.[9]许明玉,庄道元,张浩.“数商兴农”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探讨———以安徽霍山县为例[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4):58-60.[10]谭词,杨军,孙嘉泽.数字乡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准自然实验[J ].世界农业,2022,(08):77-89.1.引言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不仅在国内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需要进行良好的资源调配,在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更是如此,而在国际经济交流中,由于海运运输量较大且运费便宜的巨大优势,使得港口在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水路贸易更是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也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必然选择。
论腹地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影响

负面影响
港口拥堵问题
随着腹地经济的增长,港口吞吐量可 能会超过其设计能力,导致港口拥堵 问题。
成本上升问题
随着腹地经济的增长,港口运营成本 可能会上升,包括能会带来更多的货 运量,从而增加港口的污染排放,对 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04
案例分析
港口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的重要节 点
港口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 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连接着国内外市场,促进 国际贸易的发展。
运输枢纽
港口是水陆交通的枢纽,连接 着海洋、内陆和空中运输网络 。它为货物和旅客提供了便捷 的运输方式,促进了地区经济 的发展。
经济增长的引擎
港口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 要影响。它为当地创造了就业 机会,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物流、仓储、加工等。同 时,港口的发展也吸引了投资 ,推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
03
腹地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影响
正面影响
促进港口贸易繁荣
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 常会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 ,从而促进港口贸易的繁 荣。
提升港口吞吐量
腹地经济的增长通常会带 来更多的货物和商品需求 ,从而提升港口的吞吐量 。
增强港口竞争力
腹地经济的发达程度通常 会影响港口的竞争力,经 济发达的腹地通常会带来 更多的优质客户和业务。
深圳港腹地经济发展对其港口发展的影响
腹地经济结构与港口功能
城市规划与港口布局
深圳市的城市规划为深圳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港口布局合理,提高了港口的运营效率。
深圳港的腹地经济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这使得深圳港在港口功能上更加注重高附 加值货物的运输。
创新驱动与港口竞争力
深圳市的创新驱动战略为深圳港提供了强大 的技术支持,提高了港口的竞争力和可持续 发展能力。
港口与腹地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经f济{论J坛科耥港口与腹地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安红恩1郭杏莉2(1、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622、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62)摘要:在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趋势下,港口与城市及腹地经济之间的关系越加紧密。
港口不仅在其所处的城市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有力地推动着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腹地经济的发展为港口的生产和发展带来强有力的动力支持。
近年来,我国沿海港口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港口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大连港;腹地经济;互动l港口对腹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口的发展也会吸收大量的人才、科技等其他产腹地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此地区1.1港口对腹地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业发展也需要的基础力量。
如果资源总量一定,进行着不同内容的经济结构调整,企业问重新1.1.1港口促进腹地城市经济发展增长极那么,港13与有相同基础需求的企业之间在土组合,使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流通企业间的融的形成地、资金方面不可避免地产生竞争。
合和联盟日趋频繁,产生许多新的管理制度的发展经济学认为,在腹地经济发展的过程1.2.2破坏环境创新,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对相关企业资金流、中,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发展从城市的观点看,港口工作所带来的污染、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在相关企业间建立合作伙是不平衡的。
近几年,我国沿海地区港1:3经济发噪声、交通拥挤是被经常提到的伤脑筋的敏感伴关系,提高整个链条上的相关企业的竞争力,展迅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
以问题,且不说港口作业还有碍城市观瞻和工业这直接导致专门为供应链相关企业提供物流服东北亚地区为例,世界上的生产与资金力量的港的安全问题。
港口管理部门渴望获得新的运务的企业组织的出现,从而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实质性的再分配,越来越向着有利于亚太地区营土地,为此不是损害城市,就是在海上消费巨2.4政府经济政策在港口发展中发挥作用和东北亚地区国家的方向发展。
大连港和营口港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2历 史上大 连港和 营 口港在 东北 区域发 展的地 位变迁 大连 港 和营 口港 作为 东北 地 区的重要 港 口, 在特定 的历 史 背景及 发展政 策下有 着不 同的发展 历程 , 相当长 时期 内二者 在 都是 此消彼 长 的关 系。 16 8 1年至 日俄 战争 ,营 口港开 埠通 商成 为东 北地 区 的航 运和 贸易 中心。根据 16 年 《 津条约 》 营 口港 开埠通 商。据 81 天 , 史 料记 载 : 舶来之 品 , “ 土产 之货 , 陆交通 , 水 皆以此为 总汇 。” 】 【 1
a d t e i o tn n u n e o e in c n mia e e o me t u e 0e t p tf r r t a u c in o i o n e eo me t n mp r t i e c f r go a e o o c l d v lp n .F nh m r .i u o wad h t f n t a p st n a d d v l p n h a l f l ol i
国 土 与 自 然 资 源 研 究
2 1 . 0 1 No 5
TERRIO RY & NA T TURALRESOURCE STUDY S
文章 编 号 : 0 3 7 5 ( 0 1 0 — 0 1 0 10 — 8 3 2 1 ) 5 0 0 — 2
中图 分 类 号 : 17 F2
s a ge h u eb i h nen t n hp i e t fN r es A i, n o p ti dco e t nso l b k nf it t t isso l b ult teIt a oa sipn cne o ot at s a dcm e tn a opr i hud et e o j n re d to r i l g r h a io n ao a r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港口与港口城市的关系比
。港口 与 腹 地 的 关 系 研 究 主 要 集 中 在 关 联
收稿日期: 2013 - 05 - 26 ; 修回日期: 2014 - 08 - 1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1CJL045 ) ;中国博士 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14M551117 ) 作者简介: 董晓菲( 1982 - ) , 女, 黑龙江黑河市人, 副教授, 博士
2. 1
大连港、 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呈现阶段性
可将协同度划分为 3 个阶段
[33 , 39 - 40 ]
:0
0. 3 表示
2, …, p, 2, …, n, 表示 式中: x ij ( i = 1 , 表示样本数;j = 1 , 指标数) 为序参量;X ij 为序参量对子系统的贡献度,X ij 1 ) ,X ij 越趋近于 1 时, 序参量对于子系统贡献越 ∈ (0, 大, 越趋近 0 时贡献度越小;α ij 和 β ij 是各序参量指标的 上、 下限值, 即 β ij < x ij < α ij 。 x ij 对 其子系统的贡献采用线性加权法来计算:
。国外对港口竞争的研究起步较早, 大
致经历 4 个阶段:1 ) 20 世纪 60 年代,国外学者的研究 大多关注陆向腹地对港口竞争产生的影响, 提出分阶段 的港口体系发展理论
[2 - 5 ]
。 其中, 较具有代表性的 Ta-
affe 的研究认为, 港口群发展可划分为孤立分散、 交通连 接、 支线发展、 相互联系、 组成网络和交通经济带连接共 6 个阶段。2 ) 20 世纪 70 年代, 关于港口竞争的研究进 一步考虑海向腹地的影响
( 10 )
式中: C 为港口系统与腹地系统协调程度, 为避免港口 和腹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两者协调的情况, 加入 t 时
1) , 当 刻港口与腹地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 F;D ( t) ∈ ( 0 , D ( t) 越趋于 1 时, 协同度越大;反之, 两系统之间处于无关
港口指标
状态, 系统将无序发展 。
第 33 卷 第 5 期 2014 年 10 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Vol. 33 No. 5 Oct. 2014
大连港 、 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比较分析
1, 2 2 1 董晓菲 ,韩增林 ,荣宏庆
( 1.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省情研究所, 沈阳 110004 ; 2. 辽宁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 摘要: 以辽宁港口群内大连港与营口港为研究对象 , 选择 2000 —2010 年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度为切入点 , 测度 两港的发展水平并分析未来发展态势 。大连港、 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虽然略有差异 , 但总体上均呈现逐年提升 的态势;两港与腹地经济高协同区域由沈大交通线向沿海地区转移 ; 大连港与腹地经济中心沈阳市的协同度高于营 口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有提升态势 , 大连港、 营口港与沈阳市的经济协同度相对于其他地级市出现逐年弱 化现象。进一步探究双港驱动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的内部机制 , 发现在不同阶段自然条件与区位条件展开博弈 ; 出现 由市场需求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主导港地位之争 ;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协同度受腹地中心城市的影响较大 ; 外部环 境及地方政策导向作用明显 。 关 键 词: 港口腹地;经济协同比较;大连港;营口港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2363 ( 2014 ) 05-0039-05 中图分类号: F127
表2 Tab. 2
子系统
式中: ξ ij 为 i 样本第 j 个序参量贡献度比重;e j 为序参量 信息熵;S j 为信息熵冗余度;μ j 为序存量的权重。 1. 2. 3 协同度模型。 将协调度与港口发展水平、 腹地
D ( t) = 槡 CˑF 。 (7)
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结合计算系统的协同度 D ( t) :
[23 - 26 ] [20 - 22 ] [17 - 19 ]
内, 港阔水深、 不淤不冻, 是我国主要集装箱海铁联运和 海上中转港口之 一, 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外贸口 岸。截至 2010 年, 拥有生产性泊位 198 个, 其中, 万吨级 以上泊位 78 个, 港口货物吞吐量 3. 14 亿 t, 集装箱吞吐 量 526 万标箱( 表 1 ) 。 营口港地处辽东半岛中部, 辽东 湾西岸, 是沈阳经济区最近的出海口, 营口港在 1864 — 1936 年一直处于东北第一大港的地位。 随着大连港开 埠、 南满铁路的修建以及辽河的淤积, 营口港第一大港 营口港拥有生 的地位逐渐被大连港撼动 。2010 年, 产性泊位 70 个, 其中, 万吨级以上泊位 47 个, 完成货物 吞吐量 2. 26 亿 t, 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334 万标箱( 表 1 ) 。
[34 ] 口, 基本形成了以大连港和营口港为主的发展格局 。 地处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湾 大连港始建于 1898 年,
。随着船舶大型化、 集装箱化和多式联运
[15 - 16 ]
的发展,当前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港口之间如何竞争枢 纽港地位, 以及如何进行分工与合作 。 、 港口物流 国内港口竞争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末, 主要研究内 容为港口集装箱运输网络及竞争力比较 效率 及 类 型 比 较 较
C = 2 (f(L, t) ˑ f(E, t) ) f ( L / C)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2 [ (f(L, t) + f(E, t) ) ] p
}
1 /2
。 (8) (9)
development between port and hinterland economy
∑ μj Xj
j =1
。 。
F = ( f ( L, t) + f ( E, t) ) 2
0
引言
具有不同等级、 功能且近 随着港口重要性的提升,
性 同
[27 - 28 ] [32 - 33 ]
[29 - 31 ] 、 空间演变 及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
问题方面, 而以港口群内双枢纽港为研究对象的
邻布局的港口形成地域体系, 并随时间而不断改变其形 态、 功能和地位。 目前, 港口体系的竞争成为港口地理 学的研究核心
p
选择港口货物吞吐量、 码头泊位、 货物周转量等指标, 腹 地经济选择总量指标、 产业结构指标、 贸易指标和投资 指标
[32 - 33 , 39 ]
。 。
μj = Sj
∑Sj
j =1
。根据以上研究以及实际获取数据的情况,
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建立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评 价指标体系( 表 2 ) 。 需要说明的是港口系统缺乏基础 设施投资、 港口利润、 政策影响等指标, 腹地系统缺乏距 离因子的综合考虑, 因此, 在测度经济协同的过程中存 在一定的局限性。
n
。 区域协同发展的
评价更多的学者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进行的, 即通过 指标测定区域内的经济、 环境、 人口、 资源和社会间的协 同度
[36 - 38 ]
ξ ij = X ij
n i =1
∑Xij
i =1
。 。
(3) (4) (5) (6)
, 关于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的协同指标一般
e j = - k∑ ξ ij ln ξ ij Sj = 1 - ej
1. 3
数据来源
、 原始数据主要从《辽宁统 计 年 鉴 ( 2001 —2011 ) 》
腹地指标
《中国城市 统 计 年 鉴 ( 2001 —2011) 》 、 《大 连 市 统 计 年 》 、 《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 《营口市统计年鉴 》 鉴 中获得。
1. 2. 2
贡献度模型。功效函数作为衡量序参量对于子
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ynergetic
序参量指标 X11 :货运吞吐量 / 万 t X12 :集装箱吞吐量 / 万标箱 X13 :码头长度 / m X14 :生产用码头泊位数 / 个 X15 :外贸货物吞吐量 / 万 t X21 :人均 GDP / 元 X22 :工业总产值 / 亿元 X23 :三产占 GDP 比重 / % X2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万元 X25 :进出口总额 / 万美元 X26 :固定资产投资额 / 亿元
( Email ) gabbledxf@ 后, 主要从事沿海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研究, 163. com。
· 40·
表1 Tab. 1
港口 大连港 营口港 运输量 货物 / 万 t 集装箱 / 万箱 货物 / 万 t 集装箱 / 万箱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0 —2010 年大连港与营口港吞吐量比较
第 33 卷
。4 ) 21 世纪初, 学者们发现港口之间的竞争更 , 另外, 地方政府的作
[13 - 14 ]
重要的是争夺或吸引船公司 用也较大
辽宁港口群地处东北地区南部, 南靠渤海、 黄海海 域, 大陆岸线为 2 178 km, 岛屿岸线为 624 km, 共有大连 港、营口港、锦州港、丹东港、葫芦岛港、盘锦港 6 个港
2
结果与分析
营口港与辽宁各地级 计算 2000 —2010 年大连港、
系统的贡献度, 正功效指标值越大, 其对系统的贡献度 越大, 值越小贡献度越小。计算公式为:
X ij =
{
市腹地经济指标数据的协同度( 表 3 ) 。
。 (1)
( x ij - β ij ) / ( α ij - β ij ) ( α ij - x ij ) / ( α ij - β ij )
系统处于低度协同, 港口与腹地的联系较少, 港口仅承 担运输功能;0. 3 0. 7 表示系统处于中度协同, 港口与 1 表示系统处于 腹地由传统的协同发展模式向现代协同发展模式转变, 腹地经济发展伴随港口功能提高;0. 7 经济已融入到区域经济之中。 高度协同, 港口与腹地经济之间相互依存式发展, 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