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作文升格训练《回味,触动心灵的瞬间》教学设计
初中作文难忘瞬间教案

教案:初中作文《难忘的瞬间》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难忘瞬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 训练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主题,提高作文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素材,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 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句式,提高作文的语言水平。
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
2.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句式来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素材和范文,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示范。
2. 学生准备自己的难忘瞬间,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难忘瞬间,如:“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一些难忘的瞬间?这些瞬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 学生分享自己的难忘瞬间,教师进行倾听和引导。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素材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瞬间、注重细节描写等。
2.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句式来提高作文的语言水平,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三、示范(10分钟)1. 教师选取一个学生的难忘瞬间,进行示范写作。
2. 教师在示范过程中注重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作文的魅力。
四、学生写作(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难忘瞬间进行写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五、分享和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写作的收获和体会。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向。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润色,形成一篇完整的习作。
2. 教师可以挑选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和推荐。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难忘瞬间,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捕捉难忘瞬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捕捉难忘瞬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捕捉难忘瞬间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本次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的难忘瞬间,并通过写作的方式将这些瞬间记录下来。
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引入:通过一段精选的短篇故事或视频,激发学生对难忘瞬间的兴趣和思考。
2. 分享:请学生们分享他们自己的难忘瞬间,鼓励他们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
3. 提示:给学生们一些常见的难忘瞬间主题,如家庭聚会、旅行经历、重要等,引导他们进行写作训练。
4. 写作实践:学生们根据自己选择的难忘瞬间主题,展开写作实践,将其瞬间的情景、感受和思考表达出来。
5. 分享和反馈:学生们可以在小组内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提供反馈和建议,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6. 总结:总结本次教学的关键要点,鼓励学生继续发掘和记录更多的难忘瞬间。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通过分享和写作实践,学生们能够在纪录了难忘瞬间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而在分享和反馈环节,学生们也能够互相研究和帮助,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和有效。
然而,值得改进的地方是在提示环节,可以提供更加具体的写作指导,如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描绘细节等,以帮助学生将难忘瞬间生动地呈现出来。
此外,在分享和反馈环节,可以设置更具体的评价标准,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写作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设计在学生的参与和反馈机制上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可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们捕捉并记录生活中的难忘瞬间。
打动心灵的画面 的习作教案

1、出示幻灯片图一:当我睁开双眼,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那只刚刚还活蹦乱跳的家燕已经倒在自己的血泊里了,——————————————(此时的家燕会有怎样的神情?怎样的动作?可能会想些什么?)。
2.指名说,师给予适当点拨,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发言。
3.出示幻灯片二:瞧,另一只家燕飞来了,可能是他的同伴吧?也可能是——(学生自由猜测,只要合理,都肯定)请仔细观察,另一只家燕此时的神情怎样?可能会说些什么?
二、指导整体观察画面,初知事件,口头初创。(7分钟)
1.生齐说第一幅画面,师:紧接着又出现了哪些打动心灵的画面?(依次出示2、3、4、5画面)
2、你能按顺序,有条理地说一说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后来又出现怎样打动心灵的画面?结果又是怎样呢?
温馨小提示(1)按照片顺序,总体看图,确定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
打动心灵的画面 的习作教案
[打动心灵的画面]的习作教案
1、通过学习例文,培养学生养成及时用文字或照片把捕捉到的能打动心灵的真实情景和当时的想法记录下来的习惯。
2、能够运用按顺序、抓重点的方法观察多幅图片,准确把握图意,通过合理、丰富而独特的想象,连贯、具体、生动地写一篇短文,再现当时的情景。
2) 细看每一幅图(注意小燕子动作神态的变化),用几句话说说图意。
3) 看图时先看主景,再看背景。
4) 根据主景和背景,展开合理想象。)
3、学生用以上方法观察
4、学生交流:
师 :哪位同学愿意先来说说看(家燕倒在马路上,可能已经死了……)
预设 师适时点拨并表扬讲得好的学生:(1)你观察得比较仔细,想象也很合理,几个词用得很好(2)你说得更精彩了,准确描述了照片所展示的场景。(3)、谁再来说说,允许相同,更欣赏不同。5、教师小结:经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知道事情的起因是家燕被撞,经过是同伴去救,结果是无奈离去。同伴去救这一部分最打动心灵了,2、3、4、这几幅图体现了这一重点,所以我们要特别仔细观察。
2023年中考作文模拟写作触动心灵的一等奖创新教案

2023年中考作文模拟写作触动心灵的一等奖创新教案中考作文模拟写作:“触动心灵的”作文题目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在身边平凡物件中体味不一样的深情。
一本儿时的《山海经》,触动了鲁迅的心灵;父亲的一个背影,触动了朱自清的心灵;西北高原上白杨树,触动了茅盾的心灵……请将“触动心灵的”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明确,思想健康,情感真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触动心灵的桂花雨语文书里的桂花雨,令我心头一颤,“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而爷爷院前的那棵硕大的桂花树,也下了一场桂花雨,触动了我的心灵......假期回乡,天气和往常一样,下了车,风携着几缕香甜在我的鼻头跃动。
我往院中探去,心中疑惑:莫非是爷爷新种了花?院墙下的一幕让我驻足,桂花随风飘下,像是一场落雨,又似遥挂山川的瀑布,壮观,宏大,热烈,落在地上又四散开来。
抬头,我望着眼前的青山掠过浮云,思绪流转,依旧是爷爷的小院,依旧是这棵桂花树,只是那时候的它要黯淡得多。
“竹影横斜桂花落,桂香浮动月黄昏”,别人家的金桂十里飘香,层层金黄,亮得逼人的眼,风吹过,香气便愈发浓烈了,衬得周边的屋子都耀眼起来。
而爷爷院前的这棵桂花树,零星地点着几朵花苞,藏在肥厚的枝叶后,泛出淡淡的白,任凭我怎么凑近了嗅,都只有桂花树和桂花叶的草本味,有时候,我还见过蜘蛛在几根枝丫间结网呢。
人无常,花也无常。
现今,桂花树的模样变了,粗壮的干,横斜的枝,茂盛的绿簇拥着一团团鲜嫩的黄。
我瞪大了眼睛,努力地去看清一朵朵桂花的模样,金黄的花蕊衬着淡黄的花瓣,似用彩墨渲染出的波纹,一层层花波在满树的枝头荡开,也荡到了我的心里。
这正是桂花树唱响的一支生命之歌,一时的落后又如何?奋进才是生命的永恒姿态,扎根在土壤,坚定自己的信念,努力地生长,总会迎来光辉时刻。
初中作文回味写作指导教案

教案:初中作文——回味写作指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回味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回味作文的定义和特点2. 回味作文的基本结构3. 回味作文的写作技巧4. 实例分析与练习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的点滴值得回味。
2. 讲解回味作文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教师讲解回味作文的概念,强调回味作文要以亲身经历为素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现,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成长过程和心灵历程。
3. 分析回味作文的基本结构(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回味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子、主体、结尾。
并讲解各个部分的作用和要求。
4. 讲解回味作文的写作技巧(10分钟)教师讲解回味作文的写作技巧,包括:a. 选材要典型,具有代表性;b. 细腻描绘,让读者身临其境;c. 真实情感,让读者感同身受;d.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5. 实例分析与练习(10分钟)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回味作文,让学生分析其结构、写作技巧。
然后,教师给出一个题目,让学生进行现场练习。
6.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5分钟)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7.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回味作文的写作要点。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积累写作素材。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文的质量3. 学生对回味作文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五、教学资源:1. 回味作文优秀范文2. 作文评改标准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举例生动,让学生易于理解。
2. 学生练习时间要充足,保证作文质量。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触动我心灵的一幕作文学案

高二语文作文学案写作话题:以“触动我心灵的那一刻/那一幕/那一瞬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这次作文主要出现的问题:(1)审题不认真(2)没有体现出真情实感。
许多同学写四川地震、奥运会,但“触动我心灵”体现的不明显。
一、训练目标1.审题2.怎样使文章具有真情实感二、具体学习过程1.从话题中审题要找出关键词。
本次话题强调的是让“我”触动的“一个”“瞬间(刻、幕)”,关键词应是“我”“一”“瞬间(刻、幕)”如果题目(或话题)是一个词语,要明确词语的深层含义。
补充:《黄昏我又经过这里》注意关键字“黄昏”、“又”2.怎样使真实经历的事情有感染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白居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
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
”——冰心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是文学作品的血肉。
于漪曾经说过,尽管现在大家都在提倡创新和求异,但作文中有些精神的东西,是不必质疑的,更是不可失缺的。
这个精神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真情实感。
但是,综观学生的作文,在抒情方面确实问题不少。
或无情可抒,苍白单薄,或机械模仿,情感失真,或感情不够健康。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怎样才能写好“真情实感”呢?一、寻找原动力,大胆写“我”。
现在的学生作文存在两大毛病:一是崇尚空谈,二是不敢写“我”。
这就意味着这些作文势必流于空而不真、华而不实。
只有大胆写“我”,才能做到“感情真挚”。
这也是学生的“私人作文”(日记、随笔、书信等)却能表现出较高写作水平的原因。
由于写了“我”,写了我之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以及种种喜怒哀乐,从而表现出最大的真实和可信。
叶圣陶先生说:“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乎世理的真际,切合生活的状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
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
”假如能像叶老要求的那样,把“求诚”作为作文的第一要着,把不吐不快、一吐为快作为作文的兴趣、动力,并把从前那种被动作文痛苦作文变为主动作文愉快作文,作文的现状必将大大改观。
回味-------作文教案

作文题目回味______总第()课备课时间:2014-9-1授课时间:训练范围:半命题作文训练题目:回味______训练目的:1、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真正理解所给命题的含义。
2、文章开头方法指导。
训练重点:半命题作文技巧指导。
教学方法:写作、点评相结合课前准备:收集相关写作资料,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亲爱的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就似一幅美丽的画卷,而在这幅画卷中总有令我们难忘的,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今天,就让我们拿起笔寻找记忆中的一份最美,最真,来细细品味。
写作要求:题目:回味___(1) 把题目补充完整。
(2) 有真情实感,力求创新,不得套写抄袭(3) 文体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二、研讨题目,指导技法:1、快速审题按“找(找标记)、抓(抓重点词)、思(思含义)、定(定中心)、选(选材料)”五步法审题。
首先找标记,看属于什么类型的作文?重点词“回味”是什么意思?找标记抓重点本次作文属于半命题作文,重点词“回味”的意思是从回忆里体会。
回,回忆。
指向过去,可以写过去的人、事、物、现象等;“味”,品味,体味,体会,咀嚼。
“回味”即有“回忆”也须有“体会”。
只有回忆,没有体会是不准确的。
思含义选材料作文有什么限制?想一想你有哪些值得回忆的人、事、物?想出三件来。
“回味”写作内容宽泛,不论是自己亲历的事,还是他人的事,古人的事,还是国家、民族的事,只要是过去的事,都可以写。
但又都得品出点东西来,体会的可以是认识,可以是情感;可以是蓦然回首的感动,也可以说痛定思痛的酸苦,也可以是拨云见日的顿悟。
选材料定中心从你所选的三件事中,找一件感受最深的事作为作文的材料,并思考为什么选这件事?选材一定要选感受真切的人事,并明确写作的目的,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中心明确,生动感人。
2、新巧构思构思就像要做一栋房子,买好了材料,剩下的就要看各位设计师如何指导工匠们去施工了。
《回味》指导

命题作文《回味》指导及优秀例文作文题目:人生总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人和事,也许从中你能咀嚼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感悟生活真谛。
请以“回味”为题作文。
要求: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卷面整洁美观。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作文简明指导:作文题为《回味》,“回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有两项,一为“食物吃过后的余味”,二为“从回忆里体会”。
紧扣这两种意思来写都是可以的,这次同学们的作文主要是从第二个方面来写的,出现了不少佳作。
在判卷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个别同学弄错作文题目,写成了“回忆”或者半命题作文“回味……”;问题二:虽然题目是“回味”,但是内容仅仅是写了回忆到的事情,没有一丝一毫“味”的成分,因此不完全切合题意。
问题三:部分同学能够写出“回味”的感觉,但是文章缺乏具体可感的有血有肉的内容,单写感觉,过于抽象。
要想写出文质兼美的作品,除了文字的基本功外,必须要有情感投射到文字中,方能够感染判卷老师!下面的例文都是一些不错的作品,但也有一些瑕疵,请同学们认真品味,“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回味那日闲憩,翻出灰尘满布的舞鞋和几枝黑黝黝的炭笔,几张盛着稚嫩的梦的绚烂画纸。
讶然抬眸,才惊觉,我已和对岸那个抱着洋娃娃穿着红皮鞋的小女孩隔着一条时光的鸿沟,再也无法逾越彼此。
拖着行李箱一路走来,行过之处,轧下一条岁月的辙痕。
而当我驻足,蓦然回首,才发现再也寻不到来时的路。
这是我来到这座城市的第九年。
无数次想过逃离,却无数次因深知自己力量之微小而一次次隐忍。
很长一段时间,厌倦着南国淅淅沥沥不带停的毛雨,叛逆的胃执着的拒绝着寡淡精巧的饭菜。
梦里梦外,充斥着的都是漫天飞扬的鹅毛大雪,洗净浮世铅华;还有那浓油赤酱,恶狠狠冲击着味蕾的海碗面食,每每忆起,一片空白的脑海只剩下盘旋着的一声声叹息。
有一段时间,陷入了最不堪的境地。
心底的疲惫由中间向四周扩散开来,麻木了我的四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味,触动心灵的瞬间----描写“动情点”片段作文升格训练》教学设计
银川市第十六中学马静
一、设计意图及学情分析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充分的写作情境设置,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动情点”,继而描写“动情点”,让学生的片段作文得以升格和提高。
课前让学生写一个触动过他们心灵的瞬间,老师发现学生的作文片段中存在问题最多的是对“动情点”的描写不够细致,以致情感不能动人。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习如何捕捉和描写“动情点”,通过对“动情点”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让学生的片段作文得以升格和提高,继而拥有打动人心、感染读者的力量。
三、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对“动情点”进行细致地刻画和描写。
四、教学准备
PPT课件、白板软件、希沃授课助手。
五、教学过程
(一)美的情境导入
成长是一本沉甸甸的纪念册,有太多人、太多事、太多温情、太多故事都深深地刻印在里面,只要我们轻轻启动记忆的阀门,那些感动与美好的瞬间便又会重现在眼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成长岁月里回味那些给过我们心灵触动的瞬间。
只要有一颗对生活温柔而细腻的心,我们就会担心跟着风儿去旅行的蒲公英能不能找着回家的方向,只要有一颗对生活温柔而细腻的心,我们就会感动于路边那一树一树的花开,是她们用自己最炫美的色彩装点了路人的心情。
触动我们心灵的,也许是一次甜蜜的分享,也许是一把不管你长多高长多大,风里雨里永远向你倾斜的雨伞……(PPT展示对应的图景)
(二)诉说成长故事
现在就请同学们放松心情、闭上眼睛、打开心门,去你的成长纪念册里翻一翻那触动过你心灵的瞬间。
过渡1:分享绝对是一件需要勇气和胸怀的事情,它需要你战胜自己内心的胆怯。
我坚信,勇敢的你一定愿意跟大家分享触动你心灵的那个瞬间。
(学生分享触动他们心灵的瞬间,教师适时点评。
)
过渡2:谢谢这几位同学用自家熬制的心灵鸡汤滋补我们大家的心灵。
刚才这几位同学分享的触动他们心灵的瞬间都是选取身边的事来谈的,哪怕是一棵小草、一朵野花,一声长叹、一句嘱托,同样具有触动心灵的力量。
(三)写作实践指导
1.写作指导一:选取身边事
2.写作指导二:捕捉“动情点”
动情点即生活中最能触发内心情思的瞬间。
可以是一次回头、一个眼神、一句嘱托、一碗面条、一个无言的背影……
著名作家刘震云说:“生活其实就是‘一地鸡毛’。
”但是我们要从这一地鸡毛中去拾得生活的温度。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电影片段《长江7号》中去捕捉“动情点”,可能有同学没有看过这部电影,那么请允许老师简短介绍一下故事发生的背景:影片中的小男孩叫周小狄,他是一个在贵族学校上学的穷孩子,他的父亲是一名建筑工人,他每天拼命干活就是为了让他的儿子考上好大学,将来出人头地,可是有一天不幸发生了,周小狄的父亲在高空作业时不小心从高处坠落,意外身亡,当周小狄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哭了一夜,第二天,当他睁开满是泪痕的双眼时,却发现……(播放《长江7号》电影片段)
这个电影片段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过渡:影片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的刻画来展现父子得以重聚这一动人瞬间,也让不少观众为之动容落泪。
那么我们同学是不是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来描写触动我们心灵的瞬间,让我们的作品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
3.写作指导三:描写“动情点”
在“最动情处”作具体细腻的描写。
可以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可以是对某个细节的刻画,可以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
(1)学生作品开路
课前老师请大家初步写了《触动心灵的瞬间》作文片段,老师从中选取了两个比较典型的片段,请大家来看看这两位同学是不是用刚才讲到的方法写触动他们心灵的瞬间呢?请赵志坤和张清华同学感情饱满地读出你们的作品。
问题:你所讲述的触动你心灵的瞬间,你觉得最动情的地方在哪里?请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2)老师作品引路
过渡:尽管今天是老师第二次跟同学们见面,但是同学们都把你们的心交给了老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个温暖的故事跟同学们分享。
升格前的作文片段:
那是2015年10月4日早晨,阳光温柔地撒了一地。
我要告别生活了27年的家和爸妈,嫁到一个近乎陌生的家庭去。
临出门的时候,母亲红着眼睛拿过来一串手链要系在我的手上,当母亲给我系手链的时候,我看见了母亲的这双手,我的眼泪不禁往外淌,所有压抑的情感在那一刻爆发。
(出示母亲的手的图片)
升格后的作文片段:
那是母亲送别女儿的时刻。
母亲笨拙的拿出一条手链,试图轻巧地将那手链系在我的手腕上,我看见了那双黑红、粗糙、坚硬的母亲的手,母亲的手挨着我的手,如同一块被太阳烤晒、被风雪吹打、被泥土浸染的老树根从柔嫩的枝条上划过。
我的心不禁生疼,我用力攥紧母亲的手,想要融化那片片老茧,试图抚平那道道深纹。
母亲哭了,那红红的眼睛里贮满了对女儿的不舍。
我也哭了,我只知道,这辈子,欠母亲的太多。
(配乐:Bandari-《深山幽谷》)也许大家现在还不能体会一个女儿直到出嫁直到要为人妻为人母时才明白母亲的艰辛和不易,那份愧疚深深地扎在我的心里。
母亲的这双手陪着我长大给了我温暖,却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四)升格作文片段
修改课前小练笔,在“最动情处”作具体细腻的描写。
可以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可以是对某个细节的刻画,可以是对当时环境的描写……
(五)真情展示
配乐朗读让作品锦上添花。
背景音乐:勇敢的心(悲伤深沉)、清晨(温暖美好)、阳光海岸(背景点缀)
(六)课堂小结
触动同学们心灵的瞬间也让老师深受触动,今天我们学习了选取身边事来表达心中情写出动人的文章,生活其实就像这片三叶草,它永远也不会像玫瑰一样开出绚烂芬芳的花朵,但是它摇曳在风中的嫩绿枝叶何尝不是在诉说着对生命的热爱呢?成长是一件极其美妙的事情,成长的路上,我们可以用眼睛去捕捉生活的精彩,可以用心灵去收集人生的风景,相信这一个个闪亮的瞬间定会让我们的一生过得温暖、幸福。
(七)板书设计
动人文
身
边
事心
中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