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合集下载

促性腺激素的作用

促性腺激素的作用

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促进腺激素对于生殖器官有很大作用,女性身体中的促性腺激素,会使女性的卵巢发育良好。

出现激素对人体的一些机能都有很大的作用。

1、促性腺激素又称为促间质细胞激素。

它可以作用于男性睾丸间的间质细胞,会刺激雄性激素的分泌和生成,也对雌性动物卵巢有一定的诱导排卵作用。

在促性腺激素达到最高峰时,就会触发排卵,并且使排卵后的卵泡壁继而转化为黄体和分泌孕酮。

2、促性腺激素在男性体征里是促进睾丸的曲细精管中精子生成,而在女性体征中则是促进卵巢中的卵泡的发育和生长情况。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促性腺激素对于我们身体都是很重要。

3、促性腺激素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病症。

这点对于性新功能退化的一些患者来说时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在绝经的妇女中会有一些疾病发生,而这些疾病多是因为卵巢功能退化导致。

所以在注射促性腺激素来进行治疗时,可以防止卵巢功能退化过快而出现疾病。

促性腺激素的结构我们都知道,促性腺激素是人体中的一部分。

但是了解他的人不多,对于它的一些结构也不是很清楚。

今天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促性腺激素的一些结构。

1、促性腺激素还有促甲状腺激素,他们都是有,都是由α和β两两条肽链通过非共价键组合而成,并且在这些组合部分上含有糖基,而且糖基部分会通过共价键结合,在钛链上。

2、两条肽链可以分开和重组。

因为LH、FSH、HCG和TSH的α-肽链的结构有相同,但是β-肽链却各有各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各激素的功能和特异性的情况。

虽然有结构相近,但是也有24个氨基酸的延长部分不存在于β-LH中。

3、不同激素结构有相似处,这是激素的一些相同结构但是有不同作用,如促性腺激素会促进雄激素芳香化转化成雌激素,同时也对做孕酮有刺激作用,会抑制植物凝集素从而对淋巴细胞有刺激作用。

那些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可以吸附到滋养细胞的表面,保护胚胎会被母体的淋巴细胞进行攻击。

促性腺激素分泌机理促性腺激素对人体有一些作用,是对于每个男女性朋友都不可少的情况。

药物治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

药物治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
高职高专护理类专业13•5规划教材配套课 件
妇产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组
第十九章 妇科其他疾病患者的护理
学习目标
1.掌握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护理评估、 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2.熟悉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及治疗 原则。 3.了解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病理。
3
4.运用护理程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个 案进行整体护理,初步建立临床思维。
22
22
护理措施
(三) 治疗护理
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以及有无生育
要求而定。症状较轻、有生育愿望及接近绝经期患者可用孕三
烯酮、达那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能缓解症状
;年轻或有生育愿望的患者,可试行病灶挖除术,但有复发风 险;症状严重、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全子宫切
23
除术。
23
健康教育
1.防止经血逆流 2.适龄婚育和药物避孕 3.避免医源性异位内膜种植
24
24
护理评价
1.患者疼痛是否消失或减轻。 2.患者是否积极配合治疗。 3.患者情绪是否稳定,焦虑是否减轻。
25
25
3
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
疾病概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指具 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 腔以外的部位,简称內异症。最常见的异位部位是 卵巢。
5
5
(一)病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具有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
子宫腺肌病的病因至今不明,认为由基底层子宫内膜侵
18
18
护理措施
(三) 治疗护理
2、药物治疗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研究进展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研究进展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研究进展陈爽1 侯振中2(1.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8;2.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摘 要: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GnRH)是动物最重要的生殖激素之一,随着对GnRH研究的逐渐深入,它在生产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主要从GnRH及其受体和类似物的结构、分布、合成、调节和应用等最新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GnRH;GnRH类似物;调节;应用自1971年Shally和Guillenmin从猪下丘脑首先分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GnRH)并由此获得诺贝尔奖至今,人们已从各种脊椎动物和原索动物中鉴别出15种GnRH 的分子结构。

最近又从两栖类Rana dybowskii垂体中分离出编码GnRH的全长cDNA。

GnRH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多肽激素,与位于垂体前叶的特异性受体(GnRHR)结合从而刺激促性腺激素(Gn)如LH 和FSH的合成和分泌,进而通过刺激性激素的产生来调控卵巢和睾丸的功能。

因此,GnRH在繁殖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一、GnRH及其受体的结构和分布(一) GnRH的结构及其分布哺乳类(猪和羊的下丘脑以及人的胎盘)GnRH (mammalian GnRH , mGnRH)具同一化学结构,是由9种不同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十肽(PGlu-His-Trp-Ser-Tyr-Gly-Leu-Arg-Pro-GIy-NH2,其中PGlu为末端带一个磷酸基的谷氨酸),而禽类、两栖类及鱼类的GnRH则有不同的结构。

GnRH基因内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由第2、3外显子和第4外显子的一部分共同编码GnRH前体,该前体包含92个氨基酸,在沿轴突转运过程中裂解成3种小分子肽,一段21~23个氨基酸的信号肽, 10个氨基酸的GnRH、一个断裂位点(Gly-Lys-Arg)和40~60个氨基酸的相关肽(GnRH-as-sociated peptide, GAP)。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医学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医学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其他激素相互作用的研究
要点一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下丘脑 -垂体-甲状腺轴的关系
研究发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下丘脑-垂体-甲状 腺轴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分泌受到下丘脑分泌的 多种神经递质的调节。
要点二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其他内 分泌腺的关系
研究发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多种内分泌腺之间 存在相互作用,如肾上腺、性腺等,其分泌受到多种内 分泌腺的影响。
在神经免疫调节治疗中的应用
神经免疫调节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为一种神经免疫调节因子,可以调 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有助于治疗一些神经免疫性疾病, 如多发性硬化症、重症肌无力等。
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还具有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可以减轻 神经细胞的损伤,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有助于 治疗一些神经系统疾病。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机制的研究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研究发现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包括其在核受体和细胞质 中的合成、修饰和分泌等环节。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途径
研究发现,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主要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 的信号转导通路,包括钙离子通道、蛋白激酶等,从而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
0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医学的关系
在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中的作用
促甲状腺激素(TSH)是甲状腺功能的主要调节激素,其分 泌受到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调控 。
TRH通过作用于垂体前叶细胞,促进TSH的合成和分泌,进 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释放。
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地位
在生殖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激素调节

AAA性激素系列

AAA性激素系列

生殖激素系列性激素是指由性器官(睾丸、卵巢)或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生命、生理活动和生殖功能的一类淄体激素。

主要包括三组不同水平激素。

一、下丘脑水平: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二、脑垂体水平: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垂体催乳素(PRL)。

三、性腺水平:睾酮(T),双氢睾酮(DHT),雌酮(E1),雌二醇(E2),雌三醇(E3),孕酮(P)。

胎盘催乳素(HPL),人绒毛膜性腺激素(HCG)。

这些生殖激素相互影响制约,使人体生殖活动保持正常。

1·垂体催乳素(Prolactin,PRL)㈠概述:由垂体前叶分泌,受下丘脑激素调节(如催乳素释放因因子PRF,催乳素抑制因子PIF)。

生理作用:(女性)PRL有促乳腺发育,泌乳,调节渗透,调节羊水成分与容量。

参与月经调节,促黄体生成作用;(男性)PRL---- 促LH生成---睾丸产生T----促前列腺,精囊生长分泌。

㈡正常参考值:男性:0~15ng/ml,女性:0~20ng/ml。

㈢临床意义:●生理性增高多见于高蛋白饮食,运动,应激状态,新生儿期,妊娠期,吸吮,产后,夜间睡眠,月经周期,乳汁期等。

●病理性增高多见于:垂体泌乳素瘤最具特异性,其次为有其他垂体肿瘤或增生,垂体柄切断或破坏,肢端肥大症等。

恶性肿瘤可异位分泌PRL。

常由乳腺癌,卵巢癌,绒毛膜上皮癌,肾癌或支气管肺癌引起。

闭经溢乳综合征,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所至。

包括有产后性或特发性的。

下丘脑神经胶质瘤,颅咽管瘤,异位松果体瘤,结节病与转移性癌肿,青春期闭经,消瘦厌食综合症与产后闭经溢乳综合症等下丘脑功能紊乱等。

原发性甲减或性腺功能减退,甲亢,柯兴氏症与阿狄森氏病,肾上腺功能减退,肝、肾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乳腺炎,乳腺癌,男性乳房女性化,糖尿病,PCOS等。

●药物:众多药物可促进PRL分泌,如雌激素、TRH、氯丙嗪、丙咪嗪、胃复安、奋乃静、利血平、可待因,全身麻醉……;某些药物如左旋多巴,溴隐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降钙素等可直接或间接抑制PRL的释放使血PRL下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排卵性月经失调
围排卵期出血治疗
治疗方法尚不满意 可选择的方法:
卵泡期加雌激素 黄体期加用孕激素 口服避孕药
排卵性月经失调
月经过多治疗
药物治疗 (一线治疗)
• 手术治疗(二线治疗)
要求避孕者内膜萎缩治疗
– 无生育要求者
左诀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曼 月乐)
孕激素内膜萎缩法
停药 撤药性出血
10
15
21
15
20
25
黄体酮10mg/d
停药 撤药性出血
15

25
1
5
10
(3)促进排卵:有生育要求 氯米芬(clomiphene citrate, CC ) 绒促性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尿促性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 HMG) 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GnRHa)
2015-5-15 2015-5-19
2015-5-22 2015-5-23 2015-5-24 2015-5-25
2015-5-28
2015-6-1 2015-6-4
院前病史
症状 月经来潮,量大 诊刮 自行停药 大量出血 神智不清,胡言 乱语持续30min
功血
区分有无排卵
功血诊断流程
按年龄分
青春期
育龄期
绝经过渡期
按月经期分
有无规律
月经前后
排卵期
按出血量分
月经过多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哺乳期妇女用药:因没有关于该药进入母乳和对母乳喂养婴儿可能产生影响的资料,该药不应在哺乳期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规格]微囊注射剂:3.75mg
[贮藏]25℃以下贮存。
亮丙瑞林
药品名称亮丙瑞林,抑那通,醋酸亮丙瑞林
英文名Leuprorelin,Enanton,Lucrin , Leuprorelin acetate
对含有明胶的药物或含有明胶的食物有过敏史者,例如休克、过敏性症状(荨麻疹、呼吸困难、口唇浮肿、喉头水肿等)应慎重用药;已有因使用本品引起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症的报告。
孕妇及哺乳用药孕妇以及可能怀孕的妇女或哺乳妇女不应给予醋酸亮丙瑞林。
儿童用药醋酸亮丙瑞林对早产儿,新生儿和乳儿的安全性尚未确定。
药品规格微囊注射剂:3.75mg。
最初的性腺刺激有可能引起阴道的少量出血,需要使用醋酸甲羟孕酮或环丙孕酮醋酸酯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
曲普瑞林持续用药可抑制雌二醇的分泌,从而使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处于休息状态。
不孕症
曲普瑞林可抑制促性腺激素(FSH和LH)的分泌。这一治疗确保抑制LH峰值,从而提高卵泡生成的质量,增加卵泡数量。
子宫肌瘤
研究表明某些子宫肌瘤的体积明显缩小,在治疗第3个月时最明显。大多数患者在治疗第1个月后出现闭经,需纠正因月经过多或子宫出血造成的贫血。
前列腺癌
注射曲普瑞林,早期血LH和FSH水平升高,进而血睾酮水平升高;继续用药2~3周,血LH和FSH水平降低,进而血睾酮降至去势水平。同时,治疗初期酸性磷酸酶一过性增高。治疗可使症状有所改善。
性早熟
在两性,曲普瑞林均可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亢进,表现为雌二醇或睾酮的分泌的抑制、LH峰值降低以及身高年龄/骨龄比例的提高。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PPT课件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PPT课件
11
3、各种催产素和加压素的分子结构
催产素 精加压素(人)
S——S
Cys—Tyr—Ile—Gln—Asn—Cys—Pro—Leu—Gly—NH2 Cys—Tyr—Phe—Gln—Asn—Cys—Pro—Arg—Gly—NH2
• 羊卵巢大黄体细胞和牛卵巢上的黄体细胞以 及松果体也可分泌催产素。松果体分泌的催 产素,主要有8-精加催素(AVT)和8-赖加催 素(LVT)两种。
• 一般动物都同时存在催产素和加压素,唯原 始 的 脊 椎 动 物 ─ ─ 原 口 类 鱼 仅 有 8- 精 加 催 素 (又称管催产素,vasotocin,简写AVT),它 实际上是一个前半部象催产素、后半部象加 压素的分子
七鳃鱼(lamprey) pGlu-His-Tyr-Ser-Leu-Glu-Trp-Trp-Pro-Gly-NH2
l-GnRH-II 七鳃鱼(lamprey) pGlu-His-Tyr-Ser-His-Asp-Trp-Trp-Pro-Gly-3NH2
激动剂:
• 促排I号,促排II号,促排III号 • 巴塞林(Buserelin, 又名Receptal或
7
(二)催产素
• 上世纪初发现,垂体抽提液能刺激血管收缩、 使机体血压升高,并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和 泌乳等生理功能
• 1954 年 , du Vigneaud 等 分 离 纯 化 得 到 催 产 素 (oxytocin, OXT)和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名 抗利尿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纯品,并阐 明其化学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GnRH的分泌活动
6
5、GnRH分泌调节中枢
• 紧张中枢(tonic center),位于下丘脑的弓状核和腹内 侧核,控制GnRH的持续释放量。雌激素对该中枢有负 反馈调节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受体概述摘要: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下丘脑分泌产生的神经激素,在体内的重要功能是由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介导的,GnRH 及其受体相互作用的调控在繁殖性能调控中是一个关键性位点。

本文从GnRH 及其受体的基本结构及其分布,GnRH 及其受体的表达调控,以及GnRH-R 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进行了综述。

并展望了GnRH 及其受体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调控ABSTRACT:GnRH is the nerve hormone secretion hypothalamus produces, important function of in the body is depending on gonadotropins receptor (GnRHR) mediated , a key site :GnRH and GnRHR nteraction in the regulation of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control . This article from the basic structure of GnRH and its receptor and their distribution, and its receptor expression regulation, and The article reviewed GnRH-R med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mechanism . And it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GnRH and its receptor 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Keywords:GnRH;GnRHR;gene regulation1 GnRH的基本结构目前GnRH 家族至少已经有24个类型,哺乳类具有同一化学结构[1]。

每种哺乳动物的脑至少合成2种GnRH 类型,一种出现在下丘脑而作用于脑垂体,称为GnRt-I;其它1-2种出现在下丘脑以外的脑区,起神经递质作用,间接参与生殖活动的调节,称为GnRH-Ⅱ或GnRH-Ⅲ。

GnRH基因内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由第2、第3外显子和第4外显子的一部分共同编码GnRH 前体,该前体包含一段21~23个氨基酸的信号肽、10个氨基酸的GnRH、1个断裂位点和40-60个氨基酸的相关肽(GAP)。

信号肽和GnRHs非常保守,但磷酸核糖基甘氨酰胺合成酶(GAPs)在不同物种间同源性很低[2]。

利用放射免疫和免疫酶标定位技术,现已基本确定GnRH 主要由下丘脑产生。

另外,在松果体、脊髓液和脑外组织,包括肠、胃、胰脏、卵巢、输卵管、子宫内膜、胎盘及交感神经节等器官和组织中也发现有GnRH 类似物存在[3]。

可见,GnRH 广泛分布于神经、内分泌、生殖、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通过传递信息,使各系统达到协调统一。

2 GnRH的合成与代谢GnRH首先在下丘脑视前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一个92个氨基酸的前体,然后被下丘脑的肽酶降解为具有生物活性的激素[4],这与其他多肽类激素极其相似。

Maurer等[5]将大鼠视前区/下丘脑组织块在视交叉处均分为嘴侧和尾侧两部分,发现嘴侧虽为GnRH神经元胞体的主要分布区域,但它的GnRH含量只占1/4,其余3/4存在于尾侧。

因此,他们认为合成后的GnRH存在于GMKH的释放部位或邻近释放的部位。

GnRH 的分泌有一个精确的图线,在胎儿和婴儿早期GnRH发挥短暂的机能作用,婴儿期后期和儿童期其活动被压制到低水平,到青春期被再次激活达成人水平。

在青春期初期,GnRH的分泌是在睡眠时,以后是在夜间,但随后昼夜分泌基本一样。

在女性,GnRH 的脉冲频率以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不同。

已证实,GnRH 分泌呈间歇脉冲式,这种脉冲方式受Ca2+、IP3一DAG途径、PKC和DG信号级联等调控,每次间隔30-70min,峰值在10-24rain衰退。

GnRH这种脉冲式分泌对维持垂体性腺功能和排卵前期LH峰至关重要。

连续或高频率的GnRH脉冲会导致GTH细胞的GnRH 受体脱敏[6],而导致LH和FSH 的分泌量降低;而较高频率的GnR_H脉冲有利于LH合成分泌,而较低频率有利于FSH 合成分泌[7]。

但GnRH轴突末梢能如此同步地、协调地将GnRH释放入初级毛细血管网的机理以及调控GnRH分泌的解剖定位还不很清楚。

GnRH 在血液中被迅速降解,其生物半衰期约为2—4min。

有关GnRH的降解作用主要来自下丘脑和垂体,其机理可能有2个方面[8]:一是通过丘脑下部和垂体的GnRH降解酶使之灭活;二是GnRH被内切酶从分子内段裂解为GnRH 1-6肽和GnRH 7-10肽2个片段,然后再通过氨基肽酶和羧基肽酶的作用使之灭活。

GnRH主要通过旁分泌/自分泌机制,局部调节血浆Gn 以及性类固醇激素的水平,从而改变动物的性行为,因此GnRH可在垂体、性腺等多个水平上影响生殖[9]3 GnRHR的结构和分布GnRH 受体(GnRH—R)是由327-328个氨基酸构成的糖蛋白,相对分子量37684,含7个跨膜区,是典型的G蛋白(protein G)偶联受体。

其结构上与其他G 蛋白受体显著不同在于缺少细胞内c末端的氨基酸尾巴[10]。

研究证明,细胞内第2和第3环及C~末端尾巴对于受体与G蛋白结合、受体专一性决定和脱敏很重要。

其作用机制为:GnRH-GnRH-R-G蛋白(Gq/11,Gs,and Gi)-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第2信使(肌醇、DG)-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PKC,PKA,MAPK)和细胞内ca 流动;GnRH还激活PLA、PLD、MAP激酶途径,对细胞膜外信号传导至核内及GTH的转录调节发挥作用。

目前, 大鼠( T sutsumi 等,1992) , 小鼠( Ecdne等, 1992) , 人( kakar 等, 1992) , 绵羊( Bro oks 等,1993) , 牛( kakar 等, 1993) 等许多动物的GnRH-R cDNA 已被克隆和定性, 这些动物的GnRH-R 的cDNA 具有高度的同源性[12]。

小鼠的GnRH-R 是由327 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有7 个跨膜区, 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的特点, 但没有一个细胞内的C-终端区( 胞内末端的尾部对脱敏和内化十分重要) , 它有3个N-糖基化位点, 而在90, 98, 291 位的酸性氨基酸残基可能和GnRH 的第8 位精氨酸相互作用, 因而对GnRH 的活性起重要作用[11]。

人GnRH-R 基因全长18.9 kb, 包括三个外显子和两个内含子, 在基因的5q端发现5个假定的启动子和转录起始位点,几个共有顺式作用调控序列( 如PEA-3, AP-1 和Pit-1 位点) 在基因55’侧翼区被鉴定, 另外孕酮反应元件、甲状腺素反应元件以及cAMP 反应元件序列在5’侧翼区也被发现。

在基因的3’端发现5个典型的多腺苷酸化信号( poly-A 信号) ,分散在800 bp的区域[13]。

大鼠、小鼠和羊的GnRH-R 基因同人一样,有相似的结构和等同的外显子和内含子剪接位点,然而大鼠和小鼠GnRH-R 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与人相比在更下游的位置。

小鼠大概是在翻译起始位点上游第62 个核苷酸, 在更上游还有几个次级转录起始位点, 大鼠转录起始位点位于翻译起始密码上游103 nt位置上。

由于小鼠GnRH-R 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中, 并未发现对起始位点精确转录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多TATA盒[13] ,因此推测TAT A 盒的功能可能被其它尚未确定的元件所代替, 大鼠TATA 盒位于转录起始位点前23 nt和人一样, 羊GnRH-R基因包括多个转录起始位点, 但比大鼠和小鼠GnRH-R 基因有着更多的5’非翻译区域。

因此, 多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和多腺苷酸化信号的发现也许表明GnRH-R 基因存在着种属和组织的特异性调控, 这些DNA 区对GnRH-R 基因表达都非常重要。

RNA 印迹、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原位杂交和受体结合分析表明,在大鼠及猪、牛、羊等哺乳动物垂体细胞中,GnRH 受体是分布在表达LH 或FSH 的促性腺细胞上。

除下丘脑- 垂体轴系以外,GnRH 受体在性腺和胎盘中的局部调控机制也一直受到重视。

用RT-PCR 等方法证实卵泡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睾丸间质细胞(Leydig 'scell )、胎盘细胞、滋养层细胞和合体滋养层细胞、正常子宫组织、乳腺组织和前列腺均有GnRH 受体mRNA 的表达。

此外,某些肿瘤细胞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也有表达[9]。

4 GnRH-R 基因的表达调控GnRH 受体基因的表达调控受多种内源性因素的影响, 据初步研究表明, GnRH 受体的合成受四种基本因素调控, 即GnRH 自身, 雌二醇( E2) , 孕酮( P) , 抑制素。

由于这些激素通常共同存在于血液循环中, 因此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到GnRHR基因的表达。

另外第二信使激活剂、激活素A 对GnRH-R 基因表达也有一定的影响。

性周期中GnRH-R 基因表达会随时间而呈动态变化。

4.1 GnRH 自身GnRH 在调控GnRH-R mRNA 水平上是一个关键因素。

Brooks 等( 1996) 认为在性周期晚期,GnRH自身是调控GnRH-R mRNA的主要调控子,不是雌二醇[14]。

目前, 在大鼠上的研究证实GnRH能调控其受体的mRNA, 在大鼠垂体单层细胞中,脉冲式的GnRH 输入会导致GnRH-R mRNA 水平的增加[15]。

同样, 通过GnRH 激动剂处理, 会引起GnRH-R mRNA 水平的急骤下降[ 12]。

Alba rr acin 等( 1994) 在鼠GnRH-R 基因的5’侧区域发现依赖GnRH 的调控元件, 认为GnRH 能增加GnRH-R 基因的转录[16] 。

然而Tsutsumi 等( 1995) 发现持续高浓度的GnRH 导致GnRH 结合位点减少到对照水平的25% , GnRH-R mRNA 水平无变化[ 17] 。

Alar id 等( 1995) 也发现GnRH 激动剂连续处理A-T 3-1 细胞1~24 h, GnRH-R mRNA 水平无变化[18] 。

Albarracint等( 1994) 认为低浓度或脉冲式GnRH 的处理会增加GnRH-R mRNA 水平和GnRH-R 的数量, 而高浓度或连续GnRH 处理会导致GnRH-R 在蛋白质水平上的下调[1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