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金玲介绍重症肌无力治疗过程

合集下载

樊金玲——运动神经元病理

樊金玲——运动神经元病理
运动神经元病理
樊金玲

1874年,Jean Mactin Charcot 是一组病因未明,选择性侵犯运动系统 或某一部分的进行性变性病。病变范围 包括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皮 质锥体束、皮质延髓束。临床表现为下 运动神经元损害及相应肌群的萎缩、无 力、延髓麻痹和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 损害的特征。感觉系统一般不受侵犯。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3


谷氨酸摄取系统能迅速从突出间隙内 摄取释放的谷氨酸,终止其作用 ALS的皮层、脊髓此系统减少
基因因素-1
与染色体22长臂上的基因连锁 存在神经纤维丝重链基因,邻近有白细胞介素 抑制因子,是神经元的保护剂 神经元轴突及核周体神经纤维丝的聚集为一个 重要的病理特点,动物实验也证实。 正常情况下,NF在胞质中合成,沿轴索慢运输, 期间发生磷酸化,在轴索末端被降解。 NF蓄积是轴索运输障碍直接原因
抗兴奋毒性
Riluzole:力如太 谷氨酰胺能神经传导阻滞剂,阻断谷氨酸能回 路,减缓神经元的变性和死亡,延缓病情的发 展。 作用机制: 阻断兴奋性氨基酸受体 灭活钠离子通道阻断去极化引起的动作电位激 活 抑制突触前膜谷氨酸的释放 激活G蛋白,影响细胞内信号传递


(1994 Bensiman G)(155 cases,1 year) 病例组 对照组 存活率(%) 74 58 平均存活时间(天) 532 449 延髓起病者 病例组 对照组 存活率(%) 73 35 四肢起病者 病例组 对照组 存活率(%) 74 64
病理-2


皮质脊髓束 变性在脊髓下部最为明显,应用脂肪染色可追 踪至脑干和内囊后肢甚至辐射冠,并可见髓鞘 退变后反应性巨噬细胞的集结。运动区皮质 Betz细胞丧失,脊髓侧索和前索中的非运动性 纤维易受累。 伴有痴呆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除运动神经之外,见广泛(包括运动前区)神 经元丧失、胶质增生,特别是额上回以及额叶 下外侧皮质。未见Alzheimer病和Pick病的组织 学改变。偶见神经元纤维变性。

针刺治愈重度眼肌无力记实

针刺治愈重度眼肌无力记实

中医中药凄未东姿鬟豢未至强蕊至歪蟹至i曼曼矍璧熬;黧黧星篓羹篓黑至W至or至ld系H至ea至lth垂D至ig爰es未t M捌e垂di歪ca至l P至er未i o壶di c垂al鎏臻豢;针刺治愈重度眼肌无力记实杨玉兰杜娟李坤久【中图分类号]R254.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4--0156--01【摘要】重症肌无力中医称上胞下垂,造成视物障碍,中气下陷,风邪入侵,面部经络所致.【关键词】针刺;重度眼肌无力;治愈重症肌无力中医称上胞下垂.造成视物障碍,中气下陷,风部取穴,疏通局部经气.邪入侵,面部经络所致.病例1:患者林某,男性.64岁,职业:内蒙古医院主任医师.初诊时间:1992年3月16日.主诉:右眼睁不开半年余。

病史:半年前右眼不适有异物感,随后睁不开伴有头疼,面部肌肉抽搐,经北京上海等地医院检查确诊为右眼重度肌无力,眼脸下垂。

曾用新斯的明等药物治疗无效,于1992年3月16日来我门诊针灸治疗.查:右上眼脸完全下垂,睁不开,上下眼脸完全相接无裂缝。

平视时看不到跟裂,可见右部面肌轻度抽搐,脉弦缓.诊断:重度眼肌无力.针灸处方:睛明,太阳,阳白,风边,太冲(健),合谷(健).针刺方祛:先刺主穴,腈明穴,用切指行进针法,固定局部,将针准确地刺人5.8分依次刺阳白穴,向下平刺透鱼腰,针尖刺至眼框上孔即鱼腰穴.风池穴针尖刺至健侧眼球方向刺1-5~2寸.太阳穴,直刺至S~8分深,或放血刺。

合谷,太冲均直刺0.5.1寸,留针30分钟用无菌干棉球压住针孔防止出血.出针后,病人右眼可轻微睁开,平视时可见眼裂.第二次针灸后,眼裂增宽。

第三次针刺后这为主任医师高兴的说:“半年来,我第一次能看书了。

”经五次治疗,右眼能自如地睁闭,眼裂和健侧同等宽大,完全恢复正常.经随访至今未复发。

这位主任医师握着我的手说:“祖国医学的深奥、巧妙、神了,我可真信服了。

”方解:睛明穴是治疗眼科疾病的主穴、太阳、阳明、少阳经脉均循行于面部,能宣泄患部的郁热,睛明穴是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阴跷脉,阴跷脉五脉的交会穴,有疏通经脉眼部经气的功能,故能治疗眼科诸症.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经脉通过头部最常用穴.太阳穴是经外奇穴,可清目止痛。

1例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药学监护

1例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药学监护

196.[10]㊀RHODESAꎬEVANSLEꎬALHAZZZNIWꎬetal.Survivingsepsiscampaign:internationalguidelinesformanagementofsepsisandsepticshock:2016[J].IntensiveCareMedꎬ2017ꎬ43(3):304-377.[11]㊀DIPIROJTꎬTALBERTRLꎬYEEGCꎬetal.Pharmacothe ̄rapy:Apathophysiologicppproach[M].9thEdition.NewYork:McGraw ̄Hillꎬ2016:1110-1112.1例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药学监护任刘丽1ꎬ胡云珍2(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ꎬ合肥㊀230022ꎻ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ꎬ杭州㊀310003)摘㊀要㊀目的㊀探讨临床药师在利妥昔单抗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开展药学监护的作用ꎮ方法㊀以1例临床病例为切入点ꎬ分析临床药师在利妥昔单抗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药学监护点ꎬ从利妥昔单抗的使用剂量㊁给药方法ꎬ对药物不良反应㊁并发症等方面提出药学建议ꎮ结果㊀通过实施药学监护ꎬ临床药师参与解决患者粒细胞减少㊁变态反应㊁感染等症状的处理ꎮ结论㊀临床药师通过对患者开展全程个体化药学监护ꎬ关注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ꎬ改善患者预后ꎮ关键词㊀利妥昔单抗ꎻ重症肌无力ꎻ药学监护ꎻ临床药师中图分类号㊀R971㊀㊀文献标识码㊀B㊀㊀文章编号㊀1004-0781(2020)12-1746-04DOI㊀10.3870/j.issn.1004 ̄0781.2020.12.030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㊀㊀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ꎬMG)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ꎬ主要是由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介导㊁细胞免疫依赖及补体参与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而引起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ꎬ最终导致骨骼肌收缩无力[1]ꎮ目前MG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胆碱酯酶抑制药㊁免疫抑制药㊁免疫球蛋白㊁血浆置换和胸腺切除ꎮ其中免疫抑制药包括糖皮质激素㊁硫唑嘌呤㊁环孢素㊁吗替麦考酚酯㊁环磷酰胺㊁他克莫司及利妥昔单抗等[2]ꎮ笔者在本文通过对1例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过程进行药学监护和分析ꎬ以期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参考ꎮ1㊀病例资料㊀患者ꎬ女ꎬ53岁ꎬ体质量65kgꎬ身高162cmꎮ因 双侧眼睑下垂伴四肢无力3年ꎬ加重半年余 入院ꎮ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侧眼睑下垂ꎬ伴眼球运动障碍ꎬ出现复视ꎬ伴四肢乏力ꎬ当时患者尚能正常行走ꎬ无畏寒乏力ꎬ无言语障碍ꎬ无咀嚼困难ꎬ无胸闷胸痛等不适ꎬ外院就诊影像学检查发现胸腺瘤ꎬ遂行胸腺瘤切除术ꎬ结合患者病史诊断为 重症肌无力 ꎮ患者收稿日期㊀2019-04-16㊀修回日期㊀2019-05-24作者简介㊀任刘丽(1990-)ꎬ女ꎬ安徽阜阳人ꎬ药师ꎬ硕士ꎬ研究方向:临床药学ꎮORCID:0000 ̄0002 ̄7014 ̄3950ꎬ电话:0551-62922422ꎬE ̄mail:812535603@qq.comꎮ通信作者㊀胡云珍(1979-)ꎬ女ꎬ浙江宁波人ꎬ主任药师ꎬ硕士ꎬ研究方向:临床药学ꎮ电话:0571-87233411ꎬE ̄mail:huhu49@163.comꎮ术后出现肌无力危象ꎬ予呼吸机等抢救措施后症状好转ꎬ出院时患者眼睑下垂及四肢乏力较前明显好转ꎬ无明显呼吸困难等不适ꎬ予泼尼松片50mgꎬqd㊁溴吡斯的明片90mgꎬqid出院治疗ꎮ期间患者仍有眼睑下垂及四肢乏力ꎬ予每月减量泼尼松片5mgꎬ并加用硫唑嘌呤片25mgꎬqd治疗ꎬ但患者白细胞下降至0.64ˑ109 L-1ꎬ换用他克莫司胶囊0.5mgꎬqd后患者出现严重腹泻ꎬ换用环孢素胶囊75mgꎬbid后患者症状好转ꎬ持续使用2年后(期间激素减停)患者自诉眼睑无明显下垂ꎬ肢体运动行走无明显障碍ꎬ可步行数公里ꎬ无呼吸困难等不适ꎬ半年前患者环孢素胶囊减量至早晨50mg晚上25mg后ꎬ再次出现眼睑下垂㊁四肢乏力ꎬ遂就诊ꎬ予加用甲泼尼龙片40mgꎬqd㊁免疫球蛋白治疗ꎬ并将环孢素胶囊加量至50mgꎬbidꎬ患者症状好转ꎮ出院后患者出现四肢乏力ꎬ无明显眼睑下垂ꎬ无呼吸困难ꎬ甲泼尼龙片加量至60mgꎬqdꎬ环孢素胶囊50mgꎬbid后患者四肢乏力症状仍进一步加重ꎬ表现为站立困难㊁双下肢运动困难ꎬ就诊外院经肌肉活检诊断为 类固醇肌病 ꎬ遂予甲泼尼龙片减量至停用ꎬ予环孢素胶囊加量至75mgꎬbidꎬ并予辅酶Q10等治疗后患者肢体肌力较前好转ꎬ可在搀扶下行走ꎬ劳累后呼吸困难ꎬ伴眼睑下垂ꎬ眼球运动困难ꎬ出现复视ꎬ伴抬头㊁咀嚼㊁言语困难ꎬ予使用便携式呼吸机ꎬ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院ꎬ以 重症肌无力 收住入院ꎮ患者既往慢性乙型肝炎病史ꎬ长期口服恩替卡韦治疗ꎻ自诉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致胃肠道不适ꎬ有胃溃疡病史ꎮ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ꎬ为皮试阳性ꎮ入院诊断:①重症肌无力ꎻ②类固醇肌病ꎻ③慢性乙型肝炎(大三阳)ꎻ④右侧股骨头坏死ꎮ2㊀治疗过程㊀患者既往服用多种免疫抑制药ꎬ但均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ꎮ患者目前口服溴吡斯的明片60mgꎬtidꎬ环孢素胶囊50mgꎬbidꎬ治疗效果不佳ꎮ评估患者情况后ꎬ拟给予利妥昔单抗注射液600mgꎬ静脉滴注ꎬ每周1次ꎬ4周为1个疗程ꎮ入院后第2天ꎬ第9天ꎬ第30天给予患者利妥昔单抗注射液600mgꎬ静脉滴注ꎬ因期间患者出现粒细胞下降㊁发热㊁变态反应等症状ꎬ故未严格按照每周1次给药ꎬ并给予患者对症处理并将环孢素胶囊减量至25mgꎬbidꎮ第44天患者症状较前好转ꎬ要求出院ꎮ患者出院时体温正常ꎬ皮疹消退ꎬ呼吸困难好转ꎬ非平卧可不使用便携式呼吸机ꎬ无复视ꎬ建议患者据门诊复查结果择期行第4次利妥昔单抗治疗ꎮ表1㊀患者住院期间主要治疗药物㊀药物与用法用药时间/d地塞米松注射液5mgꎬ静脉推注异丙嗪针25mgꎬ肌内注射利妥昔单抗针100mg+地塞米松注射液5mg+氯化钠第2天/第9天/㊀注射液250mLꎬ静脉滴注㊀第30天利妥昔单抗针500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ꎬ㊀静脉滴注环孢素胶囊100mgꎬpoꎬbid第1天 第14天环孢素胶囊50mgꎬpoꎬbid第14天 第30天环孢素胶囊25mgꎬpoꎬbid第30天 第44天溴吡斯的明片60mgꎬpoꎬtid第1天 第44天人免疫球蛋白针25gꎬ静脉滴注ꎬqd第15天 第19天头孢呋辛针1.5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ꎬ第14天 第20㊀静脉滴注ꎬq12h天/第35天㊀第37天骨化三醇软胶囊0.25μgꎬ口服ꎬqd第1天 第44天辅酶Q10胶囊20mgꎬ口服ꎬtid第1天 第44天碳酸钙D3片600mgꎬ口服ꎬqd第1天 第44天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ꎬ口服ꎬqn第1天 第44天泮托拉唑针40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ꎬ第14天 第29天㊀静脉滴注ꎬqd奥司他韦胶囊75mgꎬ口服ꎬbid第15天 第19天3㊀讨论㊀3.1㊀利妥昔单抗在MG中的应用㊀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ꎬ能特异性地与跨膜抗原CD20结合ꎬ为MG治疗的二线药物ꎬ适用于对糖皮质激素和传统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ꎬ特别是针对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SK)抗体阳性的患者ꎮ在MG患者中AChR抗体和抗MuSK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的ꎬ提示自身免疫受累ꎮ此过程中T淋巴细胞发挥重要作用ꎬ主要作用是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3]ꎮCD20抗原位于前B和成熟B淋巴细胞的表面ꎬ利妥昔单抗与B细胞上的CD20抗原结合后ꎬ启动介导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4]ꎮ利妥昔单抗治疗MG的用法用量可参照淋巴瘤的给药方法ꎬ即375mg (m2)-1体表面积ꎬ每周给药1次ꎬ共4周ꎻ或参照类风湿关节炎给药方法1000mgꎬ2周后重复1次[2]ꎬ1个疗程的利妥昔单抗治疗后ꎬ可维持低B细胞水平6~9个月ꎮ近年来有些研究证实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MG有效ꎬ但均为小样本试验[5 ̄7]ꎮ本例患者参照淋巴瘤的用法用量给药ꎬ计算患者的体表面积为1.722m2ꎬ理论给药剂量为每次645.75mgꎬ实际给药剂量为每次600mgꎬ同时利妥昔单抗治疗期间减少环孢素的给药剂量ꎮ利妥昔单抗治疗MG属超说明书用药ꎬ且价格昂贵ꎬ应用前应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疗效及可能存在的风险ꎬ并做好超说明书备案及知情同意工作ꎮ患者利妥昔单抗治疗期间CD19+B细胞显著下降ꎬ其变化趋势见表2ꎮ患者出院时呼吸困难好转ꎬ非平卧可不使用便携式呼吸机ꎬ无复视ꎬ进食可ꎬ但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感染㊁粒细胞降低㊁变态反应等不良反应ꎬ根据患者个体情况ꎬ给予患者3次利妥昔单抗治疗ꎬ建议患者定期复查随诊ꎬ必要时给予第4次治疗ꎮ表2㊀患者利妥昔单抗治疗期间CD19+B细胞变化㊀住院时间CD19+B细胞/(个 μL-1)㊀第2天100㊀第10天2㊀第15天1住院时间CD19+B细胞/(个 μL-1)第31天1第44天13.2㊀抗感染用药及用药监护㊀患者入院第13天出现发热ꎬ体温最高39.1ħꎬCRP29.7mg L-1ꎬ肺CT示两肺炎症ꎮ考虑患者免疫功能低下ꎬ给予人免疫球蛋白针25gꎬqd治疗5dꎬ并加用头孢呋辛针1.5gꎬq12h抗感染治疗ꎮ研究表明ꎬMG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ꎬ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ꎬ其中患者基础疾病㊁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药㊁侵入性操作㊁住院时间等是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8 ̄11]ꎮ此外ꎬ利妥昔单抗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细胞免疫ꎬ因此患者对抗各种感染的能力下降ꎮ由于MG患者病理生理状态特殊ꎬ多种抗菌药物具有神经 ̄肌肉阻滞作用ꎬ可能会加重症状或发生肌无力危象ꎬ如已有证据表明可加重症状的抗菌药物有氨基苷类㊁喹诺酮类㊁多粘菌素等ꎬ以及可能有影响的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2]ꎮMG患者选择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上述药物ꎬ宜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ꎮ该患者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表现为皮试阳性)ꎬ肝肾功能正常ꎬ临床药师建议选用头孢呋辛针1.5gꎬq12hꎬ可覆盖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如肺炎链球菌㊁流感嗜血杆菌和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ꎬ同时行痰培养㊁血培养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原菌及药敏ꎮ患者头孢呋辛皮试阴性ꎬ治疗期间监测患者体温㊁血常规㊁CRP等感染指标变化ꎬ关注有无过敏症状㊁胃肠道反应ꎬ定期监测肾功能ꎮ患者痰培养提示正常菌群ꎬ血培养(左侧肢体)示人葡萄球菌ꎬ考虑为污染菌可能ꎬ抗感染治疗后患者体温及感染指标逐渐好转ꎮ见表3ꎮ表3㊀患者住院期间体温变化㊀住院时间/d体温/ħ136.5236.7336.6537.2836.81137.21238.21339.1住院时间/d体温/ħ1636.82237.22636.93236.83438.63836.84436.83.3㊀不良反应监护㊀3.3.1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㊀患者第2次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出现粒细胞水平下降ꎬ第20天白细胞计数1.9ˑ109 L-1ꎬ中性粒细胞计数0.3ˑ109 L-1ꎮ患者住院期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见表4ꎮ利妥昔单抗所致血液系统损伤主要是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减少㊁中性粒细胞减少ꎬ部分患者可伴有血小板减少[12]ꎮ白细胞和(或)中细粒细胞减少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或加重已有感染ꎬ但其引起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下降一般是可逆的ꎬ在停用和(或)使用升细胞药物后可恢复正常ꎮ因患者同时合并肺部感染及过敏症状ꎬ建议医师第3次利妥昔单抗推迟应用ꎬ暂不给予升白细胞药物治疗ꎬ观察患者粒细胞水平ꎬ若较前改善且患者感染症状好转再考虑利妥昔单抗治疗ꎮ第29天患者白细胞计数3.7ˑ109 L-1ꎬ中性粒细胞计数1.6ˑ109 L-1ꎬ较前略有升高ꎬ于第30天给予患者第3次利妥昔单抗化疗ꎬ密切监测患者粒细胞变化ꎮ3.3.2㊀变态反应㊀患者第1次输注利妥昔单抗2~3d后ꎬ双手掌及颈部可见多个环形红斑风团ꎬ瘙痒明显ꎮ给予对症抗过敏治疗后症状有好转ꎬ在第2ꎬ3次应用利妥昔单抗后ꎬ仍出现上述症状ꎮ变态反应是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最常见的输注相关综合征ꎮ因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ꎬ含有异种蛋白ꎬ可导致I型超敏反应ꎬ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炎性递质ꎬ如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介导[13]ꎮ首次输注利妥昔单抗发生率高达77%ꎬ且变态反应的发生与滴注速度过快相关[14]ꎮ为了避免出现变态反应ꎬ临床药师建议医生在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前给予患者肌内注射异丙嗪㊁静脉推注地塞米松预防ꎮ医生给予医嘱利妥昔单抗针100mg与地塞米松注射液5mg混合配制于250mL氯化钠注射液ꎬ虽两者无配伍禁忌ꎬ但不建议在生物制品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中加用任何其他制剂ꎮ同时告知护士ꎬ利妥昔单抗的起始滴速为50mg h-1ꎬ如无不适ꎬ每30分钟增加滴速50mg h-1ꎬ直至最大滴注速度400mg h-1ꎮ若输注过程中出现输液相关不良反应如皮疹㊁瘙痒㊁低血压㊁寒战㊁发热等应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注ꎮ表4㊀患者住院期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变化趋势ˑ109 L-1住院时间/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16.93.595.33.0137.95.7201.90.3242.50.6273.11.2292.91.1住院时间/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313.71.6333.52.4344.92.4375.83.9394.81.9443.41.43.3.3㊀乙肝病毒激活㊀利妥昔单抗可导致B细胞溶解ꎬ从而使乙肝病毒(HBV)激活ꎮ有报道显示利妥昔单抗应用可致乙型肝炎再激活ꎬ包括爆发性肝炎ꎮ利妥昔单抗致乙型肝炎再活动多出现于停药后ꎬ其可能的机制为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后ꎬ免疫功能受到抑制ꎬ体内HBV在肝细胞中大量复制ꎬ停药后ꎬ宿主B细胞数量及功能逐渐恢复ꎬ免疫激活ꎬ清除HBVꎬ同时破坏了感染HBV的肝细胞ꎬ致肝脏炎症活动ꎬ甚至肝衰竭[15]ꎮ文献报道使用利妥昔单抗后导致乙型肝炎再活动的发生率估计为22%~55%ꎬ30%~38%出现乙型肝炎再活动的患者死亡[16]ꎮ所以建议在开始利妥昔单抗治疗前ꎬ对所有患者ꎬ均应进行HBV的筛查ꎮ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具有乙型肝炎病史的患者在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几个月内ꎬ应密切监测活动性HBV感染的临床体征和实验室指标ꎮ推荐乙肝患者在使用利妥昔单抗前进行抗病毒治疗ꎮ患者既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ꎬ入院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ꎬ入院后建议继续给予口服恩替卡韦片0.5mgꎬpoꎬqnꎬ抗乙肝治疗ꎮ因进食影响恩替卡韦的吸收ꎬ建议患者空腹服用ꎬ可于晚餐后2h服用ꎬ同时嘱咐患者出院后仍应规律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ꎬ并定期复查HBV相关检查ꎮ3.3.4㊀其他药学监护㊀利妥昔单抗可维持低B细胞水平3~6个月ꎬ建议患者定期监测淋巴细胞亚群计数ꎮ文献报道[17 ̄18]ꎬ利妥昔单抗可致反复呼吸道感染㊁流感样症状ꎬ少数患者可引起免疫球蛋白持续降低㊁阵发性心房颤动等ꎬ嘱咐患者注意保暖ꎬ适当运动ꎬ避免感冒ꎬ同时定期进行免疫球蛋白亚群㊁心电图等相关检查ꎮMG病程较长ꎬ难治易复发ꎬ需要长期药物治疗ꎬ嘱咐患者出院后严格遵医嘱服药ꎬ不可擅自减药㊁停药ꎬ避免使用加重MG的药物ꎬ如氟喹诺酮类㊁氨基苷类等抗菌药物ꎮ本例患者为多种免疫抑制药治疗存在明显不良反应且合并乙型肝炎的患者ꎬ入院后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ꎬ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感染㊁变态反应㊁粒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ꎬ临床药师与医师㊁护士及患者有效地沟通㊁密切配合ꎬ深入临床ꎬ对临床用药进行合理干预与指导ꎬ及时发现㊁解决㊁预防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药物相关问题ꎮ积极参与患者治疗的全过程ꎬ通过检索相关疾病诊治指南及药物治疗手册ꎬ在治疗方案制定及实施上协助医师ꎮ在治疗过程中ꎬ针对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制定有效的药学监护计划ꎬ并及时发现㊁解决相关问题ꎬ保证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ꎮ参考文献[1]㊀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ꎬ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J].中华神经科杂志ꎬ2015ꎬ48(11):934-940. [2]㊀SANDERSDBꎬWOLFEGIꎬBENATARMꎬetal.Internationalconsensusguidanceformanagementofmyastheniagravis:executivesummary[J].Neurologyꎬ2016ꎬ87(4):419-425.[3]㊀MUTOKꎬMATSUINꎬUNAIYꎬetal.MemoryBcellresur ̄gencerequiresrepeatedrituximabinmyastheniagravis[J].NeuromusculDisordꎬ2017ꎬ27(10):918-922. [4]㊀SMITHMR.Rituximab(monoclonalanti ̄CD20antibody):mechanismsofactionandresistance[J].Oncogeneꎬ2003ꎬ22(47):7359-7368.[5]㊀JINGSꎬSONGYꎬSONGJꎬetal.Responsivenesstolow ̄doserituximabinrefractorygeneralizedmyastheniagravis[J].JNeuroimmunolꎬ2017ꎬ311:14-21.[6]㊀BLUMS.Useandmonitoringoflowdoserituximabinmy ̄astheniagravis[J].JNeurolNeurosurgPsychiatryꎬ2011ꎬ82(6):659-663.[7]㊀CIRONJꎬAUDOINBꎬBOURREBꎬetal.Recommendationsfortheuseofrituximabinneuromyelitisopticaspectrumdisorders[J].RevueNeurologiqueꎬ2018ꎬ174(4):1-10. [8]㊀吴静ꎬ童伟ꎬ陈虹ꎬ等.1例免疫功能受损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J].医药导报ꎬ2017ꎬ36(12):1422-1425. [9]㊀徐仙女.重症肌无力患者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ꎬ2011ꎬ21(4):687-688.[10]㊀庄严ꎬ吕燕华ꎬ王丹丹ꎬ等.重症肌无力住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ꎬ2013ꎬ40(6):1024-1028.[11]㊀彭伟ꎬ李悦ꎬ张旻ꎬ等.重症肌无力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ꎬ2010ꎬ17(6):435-438.[12]㊀储珊珊ꎬ陈邓ꎬ朱丽娜ꎬ等.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ꎬ2018ꎬ18(7):494-500.[13]㊀郭锦辉ꎬ陈美玲ꎬ王颖ꎬ等.利妥昔单抗致过敏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ꎬ2014ꎬ34(19):1071.[14]㊀诸慧ꎬ周丰ꎬ金剑.56例利妥昔单抗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ꎬ2018ꎬ15(1):52-56.[15]㊀WATANABETꎬTANAKAY.Reactivationofhepatitisviru ̄sesfollowingimmunomodulatingsystemicchemotherapy[J].HepatolResꎬ2013ꎬ43(2):113-121.[16]㊀TSUTSUMIY.HepatitisBvirusreactivationwitharituxim ̄ab ̄containingregimen[J].WorldJHepatolꎬ2015ꎬ7(21):2344-2351.[17]㊀AFANASIEVVꎬDEMERETSꎬBOLGERTFꎬetal.Resis ̄tantmyastheniagravisandrituximab:amonocentricretrospectivestudyof28patients[J].NeuromusculDisordꎬ2017ꎬ27(3):251-258.[18]㊀PERESJꎬMARTINSRꎬALVESJDꎬetal.Rituximabingeneralizedmyastheniagravis:clinicalꎬqualityoflifeandcost ̄utilityanalysis[J].PortoBiomedJꎬ2017ꎬ2(3):81-85.。

睑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范中林

睑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范中林

睑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范中林太阴证睑废(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文××,女,6岁。

卫生部职工之女。

【病史】1976年1月20日晚,家长突然发现患儿眼缝缩小,眯眼斜视。

旋即右眼胞下垂,无力睁开,复视。

1976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肌注“新斯的明”试验,呈阳性反应,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待查。

同年3月28日,北京同仁医院确诊为眼睑“重症肌无力”。

1977年3月29日,转××医院.中医诊治一年。

虽曾短暂开大睑裂,但上胞重新下垂后,反复治疗无效。

1978年5月10日来诊,按太阴证睑废论治,三月基本治愈,现已巩固一年余。

【初诊】右眼睑下垂而肿,视物困难,复视,午后尤重。

面色微黄,乏力。

舌质润红而暗;苔白灰黄、根部厚腻浊密布。

此系脾湿之邪,蕴积已久,表实未解,上窜眼胞所致。

证属足太阴睑废,法宜开闭除湿,宗仲景甘草麻黄汤方意主之。

处方麻黄3克法夏12克甘草6克三剂【辨证】眼睑属脾。

脾主肌肉四肢,不仅专司运化水谷之精微,且-仃传导水湿之功用。

患儿面黄乏力,乃脾困之象。

更以舌象分析,苔虽白黄粘腻,但质淡湿润,显系表实未解,寒邪久闭;脾湿之邪,蕴积益深。

眼睑既属于脾,今水湿之邪不得外泄,而循经上窜于眼睑,以致眼睑肿垂,无力开裂,故属足太阴之证。

《金匮要略》云:“里水……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吴谦等按:里水之“里”字,当是“皮”字。

其意乃皮水表实无热者,则当用此发其汗,使水从皮毛而去。

今本其意而变通其法:以麻黄之辛温,开诸闭,驱水邪;半夏性燥而去湿,脾胃得之而健;甘草味甘,火土之色,补太阴大有奇功;配麻黄,更有通利寒湿之效,麻黄、半夏、甘草配伍,辛甘化阳,阳盛则湿消;甘草倍麻黄,化湿而不伤元气。

上方服三剂后,眼皮稍可活动。

原方加桂枝,温通经脉,辛以散邪;配杏仁,疏理肺窍,入手太阴以利水之上源。

再服一剂,患儿眼睑开裂稍大,后随证加减。

6月初,患儿曾有一整日可略微睁开右眼睑。

樊金玲医生:小孩肌营养不良的概述

樊金玲医生:小孩肌营养不良的概述

小孩肌营养不良的概述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遗传性的肌肉变性病。

大多数在儿童时期发病,个别可发生于青少年或成人。

发病机理近年来研究认为其病变的基本原因在于肌肉细胞膜的异常,但真正发病机理尚不明确。

病机探微本病的形成与禀赋不足及五脏败伤有关。

病机要点为脾肾亏损,筋骨肌肉失于濡养。

病位主要在脾、肾。

病理生理学本病的病理改变主要累及骨骼肌。

镜检可见肌细胞减少,纤维粗细不等,肌横纹消失,玻璃样变性等。

肌纤维间常见脂肪组织及其他结缔组织增生。

部分病例心肌亦可有类似改变。

诊断中医诊断辨证:本病的特点是以本虚为主,可夹标实之证。

初期阶段以肢酸无力为主要表现,多属肉痿。

以后则渐至肢体挛缩瘫痪,发展为筋痿、骨痿、脉痿。

临证之时,首先应察其虚实,再辨脏腑,抓住主要证候辨证施治。

1.脾胃虚弱主证:四肢瘦削,以臀部为明显,上肢乏力,难以抬举,下肢行如鸭步,伴面色蒌黄,神疲倦怠,声低气怯,心悸气短,舌淡胖嫩,苔薄白,脉细弱。

分析:本证由脾胃气弱,四肢肌肉失养所致。

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气弱,生化乏源,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见四肢瘦削,肌肉萎缩无力。

气虚血亏,故见声低气怯,心悸气短等症。

2.肝肾阴亏主证:肌肉瘦削,肢痿无力,步覆踉跄,站立困难,筋惕肉run,小腿肌肉假性肥大。

甚至语言蹇涩,肢体挛缩瘫痰,伴腰膝痰软,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沉数。

分析:肾藏精,主骨生髓,肝藏血主筋。

肝肾精亏,筋失所养,骨软髓少,故见肌肉瘦削,四肢废萎不用,瘫痪等。

精血不足,虚风内动,故见筋惕肉run,肢体挛缩。

而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等,皆为肝肾阴精不足之象。

3.湿热内侵主证:肌肉萎缩,肢体困乏,行走不稳,神疲倦怠,痰多脘闷,食少便溏,小便黄少,舌胖大,有齿痕,苔黄腻,脉濡数。

分析:本证属虚中夹实,由脾胃不足,湿热侵袭所致。

脾气弱则肌肉虚,故见肌肉瘦削,行走不稳。

湿热盛,则见肢体困重乏力。

痰多脘闷,食少便溏等皆为脾虚湿盛之象。

西医诊断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和无力,可伴有假性肥大。

MG2009指南

MG2009指南

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发表时间:2009-12-14 发表者:李醒亚(访问人次:1373)重症肌无力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的,发生于神经肌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断:(1)横纹肌易疲劳性。

晨轻暮重,活动后肌无力加重,经休息后减轻、缓解。

(2)药理学特征。

胆碱酯酶抑制剂可迅速缓解肌无力症状。

(3)电生理学特征。

低频重复频率刺激可使波幅衰竭50%以上。

(4)血清学特征。

在80-90%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中可检测到特异性的致病因子-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约在60%左右的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中可检测到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近年来,在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阴性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中检测到抗-MuSK抗体,阳性率约为60%。

(5)影像学特征。

约80%重症肌无力患者伴有胸腺增生;约25%左右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同时伴有胸腺瘤;约20-25%胸腺瘤患者出现重症肌无力症状。

重症肌无力治疗:一、不同类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药物选择。

(1)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病初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即可;如果单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疗效不佳者可考虑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者甲基强的松龙冲击。

胆碱酯酶抑制剂剂量应个体化。

激素在预防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向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转化中的可能作用。

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预防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向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转化。

但,直到目前还没有明确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能够预防眼肌型向全身重症肌无力的转化。

(2)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一般只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不足以完全改善症状,需要联合用药治疗。

在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或者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孢酶素A等。

部分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需要甲基强的松龙冲击。

在冲击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部分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过程中病情一过性加重,甚至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后疗效后仍不佳者,考虑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

你知道吗?导致肌无力发病的几种因素及中医治疗—北京华科医院樊金玲

你知道吗?导致肌无力发病的几种因素及中医治疗—北京华科医院樊金玲

自身免疫异常 临床研究发现,本病患 者体内许多免疫指标异 常,经治疗后临床症状 消失但异常的免疫指标 却不见改变,这也许是 本病病情不稳定,容易 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营养因素
大多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家庭条件都比 较困难,这可能和长期的营养不足或者长期 劳累有关系,这方面也可能引发重症肌无力 疾病。
中医治疗
你知道吗?导致肌无力发 病的几种因素及中医治疗
—北京华科医院樊金玲
导 读
• 大家都清楚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又叫重症 无力症,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病会复发,,
不管是发病期间还是治疗重症肌无力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重症肌无力疾病的危害很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可
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是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女性占多数,
患者常表现为极易疲劳,不能随意运动等,那么重症肌无 力的发病因素是什么呢?中医是怎样治疗的呢?
01
过度劳累、精神紧张 遗传因素
02
03
病毒感染
食物中毒与污染
04
05
营养因素
06
自身免疫异常

过度劳累、精神紧张 如果患者长时间的坐在电脑前玩游戏,或者长时间的玩麻将,就会导致发 生重症肌无力,所以大家一定要保证劳逸结合,并且要保持愉悦的心情, 这样能很好的预防该病。
遗传因素 重症肌无力这种疾病还和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如果家族中有该病史 者,一定要当提高警惕,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看是否患有了重症肌无力。
• •


病毒感染
重症肌无力还和感染胸腺慢病毒和免疫功能低下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大家就
要严格防止感冒的发生,并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抵抗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抗病机制

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亲身经历必看!

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亲身经历必看!

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亲身经历必看!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发病初期往往感到眼或肢体酸胀不适,或视物模糊,疲劳,甚至无法行走以致瘫痪,后果极为严重。

事实总是出人意料,都觉得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却真的出现了,要告诫大家的是,出现这种疾病一定不要心灰意冷丧失信心,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个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康复历程。

汪女士,56岁,来自湖北省,遭受重症肌无力的折磨已有六年的时间,期间会访过很多大医院的名医,治疗效果是有的,但是过不了多久就又复发了,王女士于2017年十二月初来到北京西城区的一家中医院,因无法直立行走,子女带她轮椅入室,情绪近乎崩溃,一直哭,刘泉鹏主任对她的现有病情以及以往的治疗经历进行了详细了解。

汪女士自述说:2012年上半年开始感觉疲劳无力,下地干活总是没精神,休息后有所好转,但是持续不久,起初没在意,后来右腿抬不起来了,到我们县医院进行检查,医生说是腰椎压迫神经导致的,建议手术,后来我家亲戚有个孩子是医生,说这种病手术后效果也不好,建议我吃布洛芬药物缓解病情,我大概吃了有一个多月,一点好转都没有,反而越来越严重,吃东西咽不下去,全身没劲,家里人商量去大医院看看,后来去我们市里的三甲医院做了ct检查、肌电图检查和血清检查,医生说是重症肌无力,都没有听过这种病,医生建议吃药控制,说是无法治愈,我心都凉了半截,这几年一直在吃各种药,病情好一段坏一段,最近感觉又有点严重,快成个废人了,现在一天吃六片嗅比。

医生针对她的现状通过一些检查了解她身体的各项指标后,安排其住院,并针对她的状况规划了她的治疗方案,入院时,汪女士眼睑下垂严重,吞咽困难,进食速度慢,右腿无力严重,无法蜷缩,左腿稍好一些,平时自己会坐起来活动活动右腿,家人搀扶的情况下可直立行走,出门坐轮椅比较多。

经过五天的治疗,刘泉鹏主任于十二月十号查房时,王女士右腿可蜷缩,灵活了很多。

十二月十五号查房时,王女士已经可以自己坐起来,吃饭时咀嚼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肌无力治疗过程
一、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重症肌无力(ICD-10:G7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主要为受累骨骼肌肉的波动性无力,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改善,可呈“晨轻暮重”。

2.辅助检查: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肌电图低频重复电刺激衰减10%以上,高频无递增;血清AChR抗体阳性或阴性。

3.临床分型(Osserman):I眼肌型,IIA轻度全身型,IIB中度全身型,III急性重症型,IV迟发重症型,V肌萎缩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胆碱酯酶抑制剂。

2.肾上腺皮质激素:各型重症肌无力均适用。

3.其他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激素疗效欠佳或不能耐受者。

4.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用于危象期、胸腺切除术前准备或难治性重症肌无力辅助治疗。

5.血浆置换:用于危象期、胸腺切除术前准备或难治性重症肌无力辅助治疗。

6.胸腺切除术:适用于伴胸腺增生的全身型患者,女性首选;伴胸腺瘤的各型患者;18岁以上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全身型。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2-4周。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70.0重症肌无力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沉、甲状腺功能、血气分析、免疫五项+风湿三项、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腺CT(平扫+增强)、心电图;
(4)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重频电刺激(低频、高频)。

2.有条件者行AChR抗体检查。

(七)选择用药。

1.胆碱酯酶抑制剂:溴吡斯的明等。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冲击疗法;(2)小剂量递增法。

3.免疫抑制剂:可选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霉素、他克莫司等。

4.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5.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的相关药物:补钙、补钾、胃粘膜保护剂等。

(八)出院标准。

1.肌无力症状好转。

2.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住院期间合并感染(肺部、泌尿系、肠道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的患者,可能出现病情短期加重,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患者,转入相应临床路径。

二、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重症肌无力(ICD-10:G70.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4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