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腹部CT解剖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腹部CT影像示意图PPT课件

腹部CT影像示意图PPT课件
腹部CT影像示意图PPT课件
目录
• 腹部CT影像基础知识 • 腹部脏器的CT影像 • 常见腹部疾病的CT影像表现 • 腹部CT影像的解读与诊断 • 腹部CT影像的临床应用与价值
01
腹部CT影像基础知识
腹部CT影像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腹部CT影像是指通过CT(计算机 断层扫描)技术对腹部进行扫描, 获取的图像信息。
胰腺常见病变
胰腺炎、胰腺癌等。这些病变在CT图像上会呈现相应的密度和形 态变化。
胰腺增强扫描
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以观察胰腺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鉴别病变 的性质。
肠道的CT影像
肠道CT影像特点
肠道在CT图像上表现为形态弯曲、管腔较大的器官,其内容物对密 度有一定影响。正常肠道的轮廓清晰,管壁光滑。
肠道常见病变
类似病变的鉴别
一些病变在影像上可能表现相似,如胰腺癌与胰腺炎,需 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不同设备与参数的影响
不同CT设备的成像质量和参数设置可能存在差异,对影像 解读产生影响。因此,在解读影像时需要注意设备与参数 的差异。
05
腹部CT影像的临床应用与价 值
腹部CT影像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重要性
腹部CT影像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 要价值,能够清晰地显示腹部脏 器的形态、位置及病变情况,为 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腹部CT影像的扫描范围
01
02
03
上腹部
包括肝脏、胆囊、胰腺、 脾脏等器官。
下腹部
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 等器官。
全腹部
包括整个腹部的所有器官。
腹部CT影像的成像原理
X射线
CT设备利用X射线对腹部进行多 层扫描,获取不同角度的图像。

正常腹部CT解剖ppt课件

正常腹部CT解剖ppt课件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贲门平面:贲门附近胃壁轻度增厚并向腔内隆起,特点是以贲门口 中心且前后两侧基本对称。这一个层面胃底常向后折曲,尤其是那 种瀑布型胃,胃底可在胰尾区形成假性肿块;未充分扩张的胃底或 未被造影剂充盈的胃憩室,可以形成类似肾上腺区的肿块。
①1954年法国的Couinand根据门静脉和肝静脉对肝脏进行 分叶、分段。后经Bismuth修正得以认可。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上接胃窦部,向下绕过胰头和钩突, 水片段横过中线,走形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与肠系膜上下 动静脉之间。其肠壁厚度与小肠相同。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肝脏、胆囊、脾脏及胰腺
1.CT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性
CT是肝脏疾病最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清晰的显示 肝脏的大小、形态、边缘及密度;对肝脏站位性病变和弥漫 性病变可作出定性诊断和评价;对先天性胆管囊肿、胆管阻 塞、胆管肿瘤的诊断非常有效;对腹部及其他实质器官如脾 脏、胰腺和胰腺占位病变定位、定性诊断也比较明确。 2.应用解剖

腹部CT解读PPT课件

腹部CT解读PPT课件
观察病变特征
观察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密度和边缘等信息,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
结合临床资料
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CT图像,得出诊断结论。
常见腹部CT图像的解读要点
肝脏病变
观察肝脏大小、形态、边缘和密 度变化,注意鉴别肝囊肿、肝血
管瘤、肝癌等不同病变。
胰腺病变
观察胰腺形态、边缘和密度变化 ,注意鉴别胰腺炎、胰腺癌等不
肾脏的CT解读
肾脏的CT平扫
正常肾脏形态规则,肾实质密度均匀,肾盂肾盏清晰可见。异常时, 可出现肾脏增大、缩小、形态不规则或肾实质密度不均。
肾脏的增强扫描
正常肾脏在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明显强化,皮质和髓质强化程度相近。 异常时,可出现不均匀强化或延迟强化。
肾脏的常见病变
肾结石、肾囊肿、肾癌等。
脾脏的CT解读
定期培训
医生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高对腹部CT图像的 解读能力。
集体讨论
对于难以判断的病例,可以组织集体讨论,集思 广益,提高诊断准确性。
借助影像学软件
利用先进的影像学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有 助于更准确地判断病变性质。
THANKS
图像质量
腹部CT图像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如扫描参数、设备性能等, 影响图像质量,给解读带来困难。
病变复杂性
腹部脏器众多,病变复杂多样,需 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才能准确判断。
辐射剂量
腹部CT扫描涉及多个层面和角度, 辐射剂量相对较大,需要注意控制 辐射剂量。
如何提高腹部CT解读的准确性
05
腹部CT解读的注意事项与挑 战
腹部CT解读的注意事项
确定扫描范围
在解读腹部CT图像时 ,要明确扫描范围,避 免遗漏病变或误判。

腹部CT阅片PPT课件

腹部CT阅片PPT课件
CT检查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够发现早期病变和微小病灶,为临床 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腹部CT阅片的目的和意义
01
腹部CT阅片的目的在于了解腹部 脏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现 病变和异常情况,为临床医生提 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02
腹部CT阅片的意义在于能够早期 发现病变,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减少漏诊和误诊,为患者带来 更好的诊疗效果。
腹部CT阅片的展望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腹部CT图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将不断提 高,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病变。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应用将逐渐普及,可以 辅助医生进行腹部CT阅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未来腹部CT阅片将更加注重个体化和精准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检查方案和诊断策略,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治疗方案 。
腹部常见疾病的CT表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肝脏疾病的CT表现
脂肪肝
CT表现为肝脏密度普遍降 低,肝脏与脾脏的CT值差 异缩小。
肝硬化
CT表现为肝脏表面凹凸不 平,肝裂增宽,肝体积缩 小。
肝癌
CT表现为肝实质内单发或 多发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 肿块,边缘常模糊不清。
胰腺疾病的CT表现
急性胰腺炎
CT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密度不 均,胰周脂肪层模糊,胰周积液
泌尿系统疾病的CT表现
肾结石
CT表现为肾盂或肾盏内高密度影,边缘锐利。
肾癌
CT表现为肾脏内低密度肿块,边缘不清,增强后 不均匀强化。
输尿管结石
CT表现为输尿管内高密度影,边缘锐利。
04
CATALOGUE
腹部CT阅片的难点与误区
阅片中的难点
区分正常与异常

腹部CTppt课件

腹部CTppt课件
腹部
第一节正常断面CT表现
一、肝
第一肝门:位于肝下面的中心部, CT图像可见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 断面所成的三角关系。门静脉最粗, 位于肝动脉和胆管的后方; 肝动脉 在左、肝管在右。 第二肝门:位于肝顶部,由肝左、 中、右三条静脉组成,在第一肝门 上方,CT图像能清楚显示。
二、脾 脾的大小变异很大,通常CT横断面以5个肋单元作为正常标准,其外侧 缘光滑,内侧缘形态不规则,呈波浪状或分叶状,平扫密度均匀一致。
【CT诊断要点】
1. 平扫 多表现为低密度肿块,约12%为等密度病灶;病 灶多呈单发、多发结节,肿块或呈弥漫病变;病灶的边界 模糊不清,有包膜者境界清楚。 2. 增强扫描 ①动脉期:血供丰富的小肝癌表现为弥漫性 增强,血供不丰富的肝癌,并不出现高密度。②门静脉期: 多数表现为边界较平均更清晰的低密度,可发现门静脉、 下腔静脉是否有瘤栓形成,瘤栓表现为充盈缺损的低密度。 延迟期,肿瘤包膜呈环状高密度。
(三)肝炎性假瘤
【典型病例】 患者,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岁,右上 腹疼痛3周。
【CT 诊断要点】
1. 平扫 病灶形态可为为圆形、葫芦形或不规则形的 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或不清楚,常为单发。 2. 增强 动脉期病灶绝大多数无强化表现。门脉期病 灶常有强化表现,形态各异,可为周边环状强化,中心 核样强化,偏心结节样强化,有些病灶可见粗细不均的 低密度间隔。延迟扫描有些病灶可见周边强化。
(三)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典型病例】 患者,男,50岁,无任何其他不适,体检B超 发现肝右叶肿块。
【CT诊断要点】
1. 平扫 肝内低密度或等密度改变,边界清楚。当中 心存在纤维性疤痕时,其特征为从中心向边缘呈放射 状分布的低密度影像。 2. 增强 可为高密度、等密度或低密度不等,主要因 其供血情况而不同。病变内纤维分隔无增强,动脉晚 期病变呈低密度。

腹部CT图解PPT课件

腹部CT图解PPT课件

要点二
肝脏常见病变
在肝脏的CT图像上,常见的病变包括 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这 些病变在CT图像上具有一定的特征表 现,如密度改变、形态异常等。
要点三
肝脏病变鉴别诊断
对于肝脏病变的鉴别诊断,需要根据 不同的病变特征进行鉴别。例如,脂 肪肝和肝炎在CT图像上表现为密度降 低,但脂肪肝的密度降低较为均匀, 而肝炎的密度降低不均匀;肝硬化和 肝癌在CT图像上表现为形态异常,但 肝硬化的边缘较为圆滑,而肝癌的边 缘较为毛糙。
腹部CT的局限性
辐射暴露
分辨率限制
腹部CT检查存在一定的辐射暴露,可能对 身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腹部CT的分辨率有限,对于较小的病变或 细微结构可能难以准确显示。
伪影干扰
费用较高
由于腹部CT扫描过程中可能受到多种因素 影响,如胃肠蠕动、呼吸运动等,导致图 像出现伪影,影响诊断准确性。
腹部CT检查通常需要使用昂贵的设备和技 术,因此费用相对较高。
胰腺在CT图像上表现为低密度影,形 态较规则,边缘清晰。正常胰腺的CT 值约为30-50HU。在胰腺的CT图像 上,可以观察到胰管、胰头等结构。
在胰腺的CT图像上,常见的病变包括 胰腺炎、胰腺癌等。这些病变在CT图 像上具有一定的特征表现,如密度改 变、形态异常等。
胰腺病变鉴别诊断
对于胰腺病变的鉴别诊断,需要根据 不同的病变特征进行鉴别。例如,胰 腺炎和胰腺癌在CT图像上表现为形态 异常和密度改变,但炎性病变通常伴 有周围渗出和肿胀,而癌肿则呈浸润 性生长;胰腺囊肿和胰腺癌在CT图像 上表现为形态异常和密度改变,但囊 肿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而癌肿则呈 不规则形状。
肾脏CT图像解析
肾脏常见病变
肾脏病变鉴别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1954年法国的Couinand根据门静脉和肝静脉对肝脏进行 分叶、分段。后经Bismuth修正得以认可。
-
12
(2)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上接胃窦部,向下绕过胰头和钩突, 水片段横过中线,走形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与肠系膜上下 动静脉之间。其肠壁厚度与小肠相同。
(3)小肠 小肠肠曲之间有少量的脂肪,小肠肠系膜内有大量 的脂肪。十二指肠空曲后移为空肠,通常肠腔位于左上腹部, 回肠位于右下腹部。具体某一肠袢CT图像上难以判断。如充 盈对比剂的小肠其肠壁厚度正常时<5mm。
湾构成。其小湾侧可以看到肝胃韧带(小网膜的一部分),
增强后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由左后向右前走行的胃左动脉。该
层面可以看到左侧肾上腺结构。-
6
幽门平面:幽门的水平高度常处于胃角高度平面或稍上下层
面。胃窦远端和幽门多向左后折曲。如果胃窦和十二指肠长
轴与扫描层面平行,可以看到胃窦、幽门和十二指肠球部的
-
7
切线图像。胆囊位于胃窦右侧。
腹部正常CT解剖
-
1
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直肠
1.CT运用的价值和局限性:
CT一般不作为首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一般在X线检查 的基础上再做CT检查,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分期、治疗 方案和预后有特殊的临床价值。
2.应用解剖
(1)胃 胃底部常见液平,胃底左后方是脾,右前方是肝左
叶,内侧是左膈脚。胃体垂直部呈圆形,靠前方与肝左叶空
肠、胰尾部及脾的关系密切。结肠脾曲可在其左侧,腹腔动
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可出现在同一层面。胃体水平面自左向右
与胃窦相连。胰体在其背侧,十二指肠位于胰头外侧。扩张
适度的胃,其胃壁厚度正常在2~5mm。
-
2
胃CT横断解剖
定位相 -
3
胃底平面:该平面可以看到胃底右侧,腹主动脉前方食道腹
断的水平断面像,管腔常处于收缩状态。
左:在左门静脉以上水平
右:在左门静脉水平
-
16
肝脏断面分段
左:在右门静脉水平
右:在脾静脉水平
-
17
CT断面解剖
CT分段和8个解剖标志
-
18
What Can We Get Form the CT Scan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胃中下部平面:这一平面看一看到胃呈两个腔,左侧的为胃
体中下部,右侧比较小,是胃窦的远端。它们的后方可以看
到比较完整的胰腺,呈倒置的“S”形,紧贴胰腺后方走行的是
脾静脉。
-
8
胃角平面:该层面可以看到近似矢状走行的胃角切迹图像,
为软组织影,把胃分作两个腔:左侧为胃体,右侧是胃窦部。
-
9
角切迹下方平面:胃腔呈葫芦状或椭圆形,胃角和胃小弯壁
-
4
贲门平面:贲门附近胃壁轻度增厚并向腔内隆起,特点是以贲门口 中心且前后两侧基本对称。这一个层面胃底常向后折曲,尤其是那 种瀑布型胃,胃底可在胰尾区形成假性肿块;未充分扩张的胃底或 未被造影剂充盈的胃憩室,可以形- 成类似肾上腺区的肿块。 5
胃中上部平面:该平面基本是一个正方形,由前后壁和大小
消失。只能看到位居胃窦和胃体- 两侧的胃大弯壁。胃窦后方10 可以看到胰颈或胰头部。
胃下极平面:在该平面的下方是胃结肠韧带(大网膜的一部
分)。
-
11
肝脏、胆囊、脾脏及胰腺
1.CT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性
CT是肝脏疾病最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清晰的显示 肝脏的大小、形态、边缘及密度;对肝脏站位性病变和弥漫 性病变可作出定性诊断和评价;对先天性胆管囊肿、胆管阻 塞、胆管肿瘤的诊断非常有效;对腹部及其他实质器官如脾 脏、胰腺和胰腺占位病变定位、定性诊断也比较明确。 2.应用解剖
51
-
52
肝脏分段
从前方看,看不到- 六,七段
53
②胆囊 位置、大小和外形变异很大,横断面呈圆形、梨形 或椭圆形,正常胆囊位于胆囊窝内,边界清楚, 胆汁密度 接近水密度,囊壁菲薄、均匀,增强扫描可有强化,约2mm, 胆汁密度接近水。胆囊分底、体、颈三部分。
③胆管 肝内胆管与肝内门静脉分支伴行,CT不易显示。肝
(4)结肠 结肠外脂肪厚,CT图像显示清晰。正常肠壁3~ 5mm,升、降结肠在腹膜后、肾前筋膜前方,内含气体。它 们的位置以及右曲(肝曲)和左曲(脾曲)位置比较固定。 横结肠及乙状结肠位置、弯曲度及长度变异较大。横结肠多 数位置偏前靠近腹壁,结肠内常含有气体,外形显示结肠带。
(5)直肠 直肠壶腹部位于盆腔出口的正中水平。肠壁周围脂 肪层较厚,肠腔内含有气体及粪便。直肠脂肪层外为肛提肌 及尾骨肌,盆腔两侧壁的肌肉和筋膜对称。
内胆管汇合成左、右肝管,在肝门区再汇合成肝总管,长 约3cm,部分人可以显示,位于门V右前方,直径约3~5mm。
肝总管与胆囊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汇合成胆总管,长约 6~8cm,直径约3~6mm,分上、中、下三段,与肝外门V伴 行。通常肝内胆管直径为1-3mm,肝总管直径3-5mm,一 般不能显示,约为门静脉内径的1/3左右,超过6mm时考 虑有轻度增宽的可能胆总管直径<6mm为正常,6-10mm 者为可疑扩张,大于10mm者为扩张。
-
13
Couinaud的8段划分法
按顺时针方向将肝脏分为8个肝段,每个肝段分别用罗马 数字Ⅰ~Ⅷ标记(如图):
Ⅰ段:尾状叶;
Ⅴ段:右前叶下段;
Ⅱ段:左外叶上段;
Ⅵ段:右后叶下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Ⅲ段:左外叶下段;
Ⅶ段:右后叶上段;
Ⅳ段:左内叶;
Ⅷ段:右前叶上段。
-
14
肝脏分段
根据Couin-aud分段
15
肝脏断面分段
-
54


-
55
-
56
-
57
正常胆囊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③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周围淋巴器官,具有造血、破血、滤血、 免疫等多种功能,位于左上腹后方,相当于第9~11后肋 部分,其长轴与第10后肋一致,边缘光整,呈新月形,密 度均匀。
④胰腺呈凸向腹腔的袋状影,从胰头到胰尾部逐渐变细,分 胰头、胰体、胰尾及钩突部。胰腺大小、形态及位置均有 一定的变异,正常时胰头、胰体、胰尾与胰腺长轴的垂直 径线在CT横断面上,分别是3cm、2.5cm、2cm。胰腺实 质密度均匀,略低于脾(脾静脉是识别胰腺的重要标志, 沿胰腺后援走形)。胰管位于胰腺前部,常不显示或显示 2~4mm的低密度影。增强胰腺实质均匀明显强化。胰腺 横跨腰1-2之间,一般长约15-18mm(各资料不统一)。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重要解剖标志:左中右肝静脉,左右门静 脉
• 选择正确层面观察 • 选择正确的扫描时期(动脉期,门脉期,
实质期) • 动态连续观察层面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