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北洋军阀时期时代特征

合集下载

2019年高考一轮复习 北洋军阀的统治

2019年高考一轮复习 北洋军阀的统治

北洋政府的经济制度政策
材料一 1912年5月14日袁世凯令工商部“参考各国矿章、商 法,草拟民国矿律、商律。”1921年,先后颁布的经济法 规达40多项,包括工商、矿冶、金融、权度、农林、经济 社团等。推行奖励制度,对新办企业予以保息,对工业产 (2)经济上:初步建立现代经济法制体系,发布 品及原料调整或减免捐锐,设立示范场所以劝导人们兴办 许多经济法规,解除对工商业者的种种束缚,对工 实业,开办国货展览会和参加外国博览会等等。 矿企业采取保护和优惠政策,还鼓励利用外资,民 材料二 1912-1920年工矿业稳步发展,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 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 其资本都有大幅度稳步增长。据统计在1913年前,全国登 推进。 记的工矿企业有698家,资本为33082元,工人有20万。到 1920年,全国工矿企业增加到1759家,资本额50062万元, 分别增长了152%和51%,工人增加到56万,增长了167%。 这一时期年工业平均增长率高达13.4%。1921-1928年企业数 仍然有较大幅度增长。
北洋军阀的评价 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制造“宋教仁案”
北 洋 政 府 的 黑 暗 统 治
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最终失败
对内:建立独裁专制统治,解散国民党
袁世凯复 辟帝制 护国战争 军阀割据
对外:接受日本“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袁世凯众叛亲离
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北洋军阀的评价
(传统观点) 北洋军阀政权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利益, 对内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对外奉行妥协退让。 其统治时期特点是:政局动荡、内战频繁、经济凋散,是 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 北洋军阀统治的再认识: 当前学术界对近代北洋军阀颇为热议,一些学者开始关注 在“军阀”二字掩盖下的“爱国”“自强”“尊师”“重 教”之心。 总体上看,虽然当时国内政坛及政治格局变动频繁,但传 统专制集权制度瓦解,社会环境相对宽松,言论比较自由 开放。北洋集团及许多地方军阀为了加强政治控制,往往 对发展工业与教育较为看重,这些都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 近代化。

高中历史必修1第20课笔记

高中历史必修1第20课笔记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1912.3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28.东北易帜)(一)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3-1916)★特点:对内专制独裁,复辟帝制,对外卖国1.袁世凯的倒行逆施(1)对内:专制独裁(解散国民党;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改革总统选举)→复辟帝制(称帝改元)(2)对外:卖国(背景:日本利用一战契机,提“二十一条”;结果:“中日民四条约”)2.革命党人的反袁斗争(1)二次革命(1913;背景:“宋教仁案”;结果:失败);(2)护国战争(1915—1916;背景:袁世凯称帝;结果:袁世凯取消帝制,恢复民国)(二)北洋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1.军阀割据的形成(1)概况:★(2)特点:军阀混战和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由不同帝国主义支持;政局动荡,人民困苦。

2. 府院之争3.张勋复辟4. 护法运动(1917—1918;背景: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结果:失败)5. 对外:参加一战(1)目的: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2)概况:向德、奥宣战,派中国劳工前往欧洲前线(3)影响:收回德、奥部分租界;撤销德、奥领事裁判权;付出巨大,为协约国取得胜利作出贡献二、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一)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短暂的春天”)(1)原因:外因:西方列强忙于一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内因:(政府)民国成立,扫除政治阻碍,鼓励兴办实业;(群众)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实业救国思想(2)表现:轻工业发展、民族企业迅速壮大。

(企业家:荣宗敬、荣德生)(3)影响: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新文化运动提供阶级基础;②产业工人急剧增加,为中共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阶级基础。

(二)社会生活1.原因: 共和政体的建立;南京临时政府推动。

2.表现:P116三、新文化运动1. 原因:(1)政治:列强扶植袁世凯,袁世凯尊孔复古,复辟帝制(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思想:西方思想传播;对辛亥革命反思2. 兴起:1915,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303303303高中历史第13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案

303303303高中历史第13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案

第13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程标准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袁世凯复辟与北洋军阀的统治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1.袁世凯复辟帝制与对外卖国(1)对内独裁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1914年年底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1915年10月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由,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月,袁世凯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条件(1)从主观来看,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代表大地主、大买办的利益,专制独裁是其阶级特点,袁世凯掌握政权和军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2)从客观来看,辛亥革命不彻底,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资产阶级力量涣散。

2.护国战争(1)背景: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于1913年掀起二次革命,最终失败。

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2)概况: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3)结果: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1.背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割据的局面。

2.统治表现(1)原因①根本原因:社会根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②直接原因: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

北洋各派及地方实力派失去了中心,段祺瑞、冯国璋等都不具备凝聚各派力量、形成统一局面的能力。

(2)统治特点①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其主要社会基础。

②军阀们各有一支为自己争权夺利服务的军队,并采用近代兵制。

③军阀们各有一块可以随意搜刮和统治的地盘,割据称雄,拥兵自重。

高一历史北洋军阀知识点

高一历史北洋军阀知识点

高一历史北洋军阀知识点北洋军阀,是指中国历史上民国初期(1912-1928年)统治中国北方的军事集团。

他们运用军队掌握政权,形成一种军阀政治现象,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高一历史学习中,了解北洋军阀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一、北洋军阀的形成和背景北洋军阀崛起的背景是晚清政府的腐败和中国社会的动荡。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成为北洋政府的核心人物,他依靠北洋军队的强大力量逐渐掌握实权。

北洋军阀因此得以建立并扩大势力范围。

二、北洋军阀的主要成员1. 袁世凯:袁世凯是北洋军阀中最重要的人物,他曾担任北洋政府大总统和北洋政府陆军大元帅。

袁世凯在位期间试图实现君主立宪制,但因他的专制倾向和霸权主义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和反对。

2. 张作霖:张作霖是北洋军阀中的军事领袖,他建立了东北军阀,并在辽宁一带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张作霖在军事上实行一元化指挥,对外力图收复中国的领土,并在国内倡导统一中国的思想。

3. 冯玉祥:冯玉祥是北洋军阀中独立性较强的人物,他对袁世凯抱有怀疑和批评态度,多次反抗袁政权,曾领导西北军阀。

冯玉祥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和平等,对外力图恢复国家权益。

4. 曹锟:曹锟是北洋军阀中的后起之秀,他利用北洋军队的力量终结了患难时期的中华民国,建立了新北洋政府。

然而,曹锟的政权不久便因为腐败和独裁而遭到推翻。

三、北洋军阀的政治特点北洋军阀政治的特点可以总结为权力集中、军阀割据、腐败和压迫。

北洋军阀依靠军队掌握政权,通过军事手段维持统治,对军队实行一元化指挥。

他们往往注重个人利益和权力争夺,造成政局不稳定,国家分裂。

四、北洋军阀时期的经济政策北洋军阀时期的经济政策主要以维护本地利益为目标,缺乏整体性和长远规划。

他们往往通过重税和乱收费来获取财富,忽视了对经济发展的投资和改革。

这种经济政策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剧和国内经济的停滞。

五、评价北洋军阀北洋军阀的出现是中国社会动荡时期的产物,他们的统治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稳定,但也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国家的统一。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点是什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充满混乱与变革的特殊阶段。

这一时期的特点鲜明而复杂,对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呈现出军阀割据、派系纷争的局面。

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占据着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他们为了争夺地盘和资源,经常爆发战争,使得国家陷入长期的动荡不安。

这种割据状态严重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也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例如,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和奉系军阀之间的争斗此起彼伏,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在政权形式上,北洋政府名义上是共和政体,但实际上是军阀专制。

总统和内阁频繁更迭,政治权力成为军阀们争夺的工具。

政府的决策往往不是基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是为了满足军阀个人的野心和欲望。

这种政治的混乱和无序,导致了政府的治理能力低下,无法有效地解决国家面临的各种问题。

经济方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和畸形的特点。

一方面,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在工业和商业上有了一定的发展。

例如,上海、天津等地的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有了一定的进步,出现了一些新兴的产业和企业。

但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处于封建经济的束缚之下,农民生活贫困,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而且,军阀们为了筹集军费,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在外交上,北洋政府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和各种特权,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和政治事务。

北洋政府在外交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无法有效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例如,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合理诉求被无视,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

这一时期,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低下,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社会层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治安状况恶劣。

军阀混战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流离失所,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

同时,社会道德沦丧,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军阀和官员们贪污受贿,鱼肉百姓,社会风气败坏。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正确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正确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高中历史《民国时期》:正确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分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持续16年,又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年)两阶段。

2.认识
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军阀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时期,然而这一时期又是新的革命力量孕育发展的时期。

(1)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胜利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2)经济上: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3)思想文化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实业救国”以及民主与科学思潮兴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第1 页共1 页。

第13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第13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民党党员”。据此可知,当时( ) ●A. 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 B. 军阀统治丧失基础 ●C. 帝国主义势力异常强大 D. 民主革命任务艰巨
主题二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核心热考:奖励实业、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提倡国货运动
考考你:你能说出下图中五条曲线分别代表近代中国什么经 济形态吗?并说出你的依据。
“万马齐喑究可哀”
第六阶段:“全面萎缩”
1、时间: 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2、原因: ①美国的经济掠夺。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 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 ②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 工业。 ③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膨 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3、影响:工人参加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 成为反蒋的第二条战线。
四、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
1.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 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 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 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国的经济主权,阻碍了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洋务经济
第二次鸦片战争 之后,清政府面 临着内忧外患 的局面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动; 创办近代工业,在 只学技术,不变制度;是中 甲午战争中覆灭 国近代化的开端
经济形态 产生条件
发展概况
历史影响
民族资本主 义经

中国自然经济瓦 19世纪60、70年代产 是中国经济近代化

部编高中历史公开课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部编高中历史公开课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中日民四条约”
毛泽东得知后,愤而 写下四言诗:五月七 日,民国奇耻;何以 报仇,在我学子。
1915-5-9,袁世凯几乎全盘接受了“21条” 史称“五九国耻”
袁 世 凯 复 辟 帝 制
袁世凯祭天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 字存耶?既忘共和,既称民贼。…誓死戮此 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从南京临时政府到北京政府 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 多。”
——引自《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
请您思考
材料1
材料2
短暂春天出现的原因?
辛今 会兹 ,亥共 建革和 设政 我命体 新的成社影立会,,响喁以(喁竞胜望民争治国存之政,民而,府所可奖谓共此产励运业 实革命业者),今也其时矣!——《工业建设会趣旨》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3)护国运动
背景 ①袁世凯倒行逆施准备称帝; ②二次革命的失败; ③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 过程 ①1915年底,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 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 ②随即,贵州、广西等地相继宣告独立。 意义
①是一次胜利的革命战争,推翻了“洪
时 间 1913年
经过
“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 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 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 发动“二次革命”。
内阁制
总统制
(4)1915年5月25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5)1915年10月,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中日民四条约”主要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 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 (2)“府院之争” (3)张勋复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尽管孙中山是名义上是领导人,他却未能控制全国。

孙中山建立了一个新的政党——国民党,该党在1913年4月国会选举时获得了大多数席位。

但是实际权力却掌握在官僚和军阀手中,他们几乎一直无视名义上在北京拥有统治权的国民政府。

相反,他们残酷地掠夺农村,使中国陷入一种野蛮的无政府动乱状态中。

1926年以前的民国初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七版(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

(要求:对作者的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史论结合。

)
北洋军阀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