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三单元第11课《故宫博物院》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故宫的建筑布局图,画出游览路线图。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顺序和说明方法。
学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介绍复杂景观。
3.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的布局特点。
学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介绍复杂景观。
难点: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1.同学们去过故宫吗?里面有什么呢?请去过的同学介绍一下。
2.介绍故宫。
(课件展示,学生朗读)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近600多年的历史, 在这前后六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对国家实行统治。
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紫禁城木结构宫殿建筑群。
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事实上,中国的故宫博物院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此外,还有1986年在沈阳故宫的基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恢宏气势吧!(板书课题:故宫博物院)(齐读)二、明确任务,找到方法1.同学们,这篇文章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生1:文章篇幅特别长。
生2:这篇文章里,我们不认识的字特别多。
生3:文章的内容都是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但分成了四个阅读材料。
2.这篇文章围绕“故宫博物院”为我们出示了四个阅读材料,文章篇幅特别长,也出现了很多生字。
但请同学们注意,本篇文章打上了星号,是略读课文。
也就是在读的时候,粗略地读,了解每篇材料的大意即可。
个别实在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先跳过。
3.同学们瞧一瞧,这篇文章给我们布置了什么样的阅读任务呢?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①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11《故宫博物院》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11《故宫博物院》优质课说课稿部编版六年级语文11《故宫博物院》优质课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策略单元的一篇略的课文。
课文由四则材料组成。
第一则材料按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第二则材料则补充介绍了太和殿的毁坏和修复;第三则材料引用了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出示的对故宫博物院的简单介绍和参观引导,第四则材料则出示了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
课文前的导读部分提出了两个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
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同时,在根据阅读任务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材料,建立整体把握、重点理解的阅读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
2.感受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3.能画出故宫的路线图,并选择其中一两个景点进行讲解。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我将学习空间说明顺序,了解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作为教学的重点;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小学生的空间概念不是很强,很多学生并没有见过故宫。
所以,只有凭借直观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才能达到目的。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故宫的空间布局。
1.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2.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运用,帮助学生理清路线,指导运用空间想象能力,整体感知故宫的空间布局。
3.图示法。
利用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片,引导学生想象,明确方位。
4,拓展延伸。
根据材料一的阅读方法及阅读指导,学生拓展阅读后面几则材料,练习对材料的阅读理解。
四、说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1课:故宫博物院|部编版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写“磬、鳌头、琉璃、藻井、蟠龙、金銮殿”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2.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3.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3.体会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学习难点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方法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运用。
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理清课文说明顺序当不成问题。
)图示法。
(一张醒目的方位示意图便浓缩了全文的说明内容。
)延伸拓展法。
(标新立异,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故宫挂图●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说话训练,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训练学生按一定顺序介绍建筑物的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天,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
二、检查预习(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需要掌握的词语(多媒体显示):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深蓝。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1/ 42.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语的运用。
部编版六年级(上)故宫博物院优秀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目标1.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2.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对应的阅读材料。
3.了解事物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感受材料一说明事物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择对应的阅读材料。
教学难点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和特点,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激趣。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
今天啊,我们就去故宫看一看。
2.出示课题,师生交流准备的资料。
二、研读课文,实践操作1.明确阅读目的。
同学们,我们已经对四则材料有了初步的了解。
请根据表格中的阅读任务,说说我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材料一:介绍故宫的悠久历史、文化价值、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材料二:介绍太和门被毁和请扎彩棚的能工巧匠按建筑面貌复制的故事。
材料三:网站资料,简单介绍故宫以及参观故宫博物院的路线。
材料四:网站资料,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
2.设计故宫一日游参观路线图。
①根据阅读任务和关注的重点自由阅读课文。
②设计故宫一日游参观路线图。
③小组交流查漏补缺。
3.选择景点作讲解。
①阅读完成任务需要重点关注的材料。
②明确要讲解的景点。
明确:大多数同学可能会选择太和殿进行介绍,因为材料中关于太和殿的介绍最为丰富。
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介绍清楚?如何介绍得有趣?介绍时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如位置—样貌—作用—故事传说,这样介绍才能层次清晰、内容有趣。
③小组讲解交流。
三、展示汇报阅读成果1.分小组进行成果汇报展示。
明确:汇报第一个阅读任务时,每个人都要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画的参观路线图,并说明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其他同学要关注参观路线图设计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该如何调整。
汇报第二个阅读任务时,可以就选择的景点,把同学们当作自己的家人,模拟向他们作一次讲解。
【晨鸟】2019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故宫博物院》完整教学设计含作业设计

1授课课题故宫博物院课型略读课文 1 课时时间1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教学2.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目标 3.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重点 2.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难点教具课件准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课件 2】(多媒体呈现教材中的故宫图片: 1.平面图 2.出示规模宏大的平面示意图 )故宫图片,解说故宫的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就是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重要地位,创设出一种皇城──故宫,美国的奥巴马总统访华时就游览过故宫。
氛围,把学生尽快的带()分故宫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
如果你有去参观,肯定会入到学习中去,为学好钟情不自禁地赞叹它规模的宏大、建筑的精美、布局的统一。
课文张本蓄势。
特别是那些珍藏着的无数稀世珍宝,更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世,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新课教学()分二、整体感知,明确任务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为介绍故宫为我们提供的四份材料。
2.根据不同的任务,确定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出示:【课件 3】任务一: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任务二: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做讲解。
三、温馨提示,指导方法1.画图提示: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画好故宫博物院路线图。
(板书:故宫博物馆参观路线图)⑴ 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⑵ 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 “后面”安排学生交流怎样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为了使学生能更出色地完成两个任务,教师在学生动手之前先给予了提示,这样使学生完成任务时有章可循,相当于为学生的达标铺路搭桥。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1《故宫博物院》名校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1《故宫博物院》名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故宫博物院》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11课,本文主要介绍了故宫的历史、建筑、文物和故宫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文章内容丰富,语言简练,条理清晰,插图精美,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此外,学生对文物的认识和欣赏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文物,感受故宫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文物,感受故宫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教学难点:对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宫的魅力。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建筑、文物等方面的知识。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故宫的基本情况。
3.教学资源: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故宫的建筑美和文物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第11课《故宫博物院》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2020年)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4. 请大家阅读《材料二》,这也是一段与太和殿有关的材 的信息中筛选自己想
料,阅读后,提取相关信息补充到解说材料中去。
要的材料。
5. 你知道该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太和殿
2020年-2021年最新
呢?(学生自由说,可以从台基——外观、内部——位置 和功用的顺序,也可以是其他顺序。) 五、合作探究,课堂小结。 (一)分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汇报,评价,指导。 1.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 (故宫博物院) 2. 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 ?请迅速从课文中 找出有关语句证明。 A. 规模宏大壮丽:
2. 时间安排上应更有条理, 本节课前面在文本内容的理解上花费时间较多, 以致后面 的讨论题目没有充分展开,前松后紧。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克服以上的缺点,多和老师们交流,更充分地备课,使授课 内容更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高;同时,通过学习和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故宫博物院》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说明文,学习重点是根 据不同的写作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故宫博物院》是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
和功用 重建)
到此环节处时,让学生
3. 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
阅读《材料二》 ,使学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 生懂得要介绍某一处
部编版人教版最新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院》教案

12* 故宫博物院【教学目标】1.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筛选阅读材料。
2.从各种相关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完成故宫参观路线图的设计。
3.对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组合,并查找相关资料,游览时进行讲解。
【教学重难点】1.从各种相关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完成故宫参观路线图的设计。
2.对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组合,并查找相关资料,游览时进行讲解。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
在我们的首都北京,有一座古老的皇城,距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
它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里面珍藏着无数稀世珍宝。
它就是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宫——故宫。
(课件出示教材中和网上查找的故宫图片)2.交流: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呢?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11课《故宫博物院》。
【设计意图】出示故宫图片,解说故宫的重要地位,营造氛围,拉近学生和学习材料的距离,激发学生对故宫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1.请大家浏览课文并思考: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和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2.学生交流。
(1)课文是由四则材料组成的,有文字材料,也有图片材料。
(2)有的材料来源选自文章,有的选自网站。
3.提问:默读这四则材料,说一说它们分别介绍了哪些内容。
4.学生交流。
第1则材料按照由南向北的顺序,对故宫主体建筑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第2则材料讲述了有关太和门的故事。
第3则材料介绍了故宫的地位和价值,提醒游客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参观、游览。
第4则材料是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用阴影标示出了目前故宫还未开放的区域。
5.回顾策略。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关于“有目的地阅读”(板书:有目的地阅读),你有哪些收获呢?6.学生交流,教师梳理。
在阅读时,要根据阅读任务筛选合适的阅读材料;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可以跳过或简略地快速阅读;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如找中心句、抓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故宫博物院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故宫博物院》是一篇略读课文,由4份材料组成,分别从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特点、太和殿的传奇经历、故宫博物院的参观方案,以及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四个方面为我们进行了介绍。
依据课文前导读提示,本课的教学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
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来阅读提供的材料。
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以任务驱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学习。
使学生不仅在学习中感受故宫博物院的雄伟壮观,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提高了自主阅读学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查找有关故宫的资料,搜集太和殿、中和殿等的图片。
学生准备:认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搜集故宫博物院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多媒体呈现故宫相关图片,同学们都知道这是哪里吗?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北京故宫。
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了有关故宫的历史资料,谁愿意来介绍一下。
2.导入:这就是北京故宫。
这个古老而神秘的紫禁城,已经打开了尘封已久的门窗,今天就让我们来观看它壮丽的色彩,倾听它的声音,呼吸它的历史气息。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看故宫影像资料,听有关故宫的历史,开启学生对故宫博物院探究的憧憬,引领学生以其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质疑:对于这个古老的故宫博物院,你还想知道什么?
预设:
生1:故宫博物院是什么样的?
生2:我们该怎样游览故宫博物院呢?
生3:故宫博物院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吗?
2.请大家带着刚才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检测自学情况。
图文结合,指导理解词语。
鳌头金銮殿额枋蟠龙金柱池馆水榭
(2)默读课文,边读边找寻课前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3)浏览全文,说说课文一共给了几个材料,分别介绍了什么。
预设:
生1:文中一共有4个材料。
生2:材料一:整体介绍故宫的结构。
生3:材料二:介绍太和殿的传奇经历。
生4:材料三:故宫博物院的简单介绍,以及2011年7月2日起施行的参观方案。
生5:材料四: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
3.过渡:同学们,阅读有各种不同的目的,而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的阅读方法也有所不同,大家一起来看看我们今天的阅读任务。
4.出示阅读任务:
(1)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2)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
5.针对不同的阅读任务,又该怎么来阅读课文所提供的这四份材料呢?
6.同桌讨论,任选一个任务,为了完成阅读任务,可以怎么做?
7.交流明确:
(1)要完成任务一,重点阅读材料一、三、四。
要完成任务二,重点阅读材料一、二。
(2)哪一个材料对任务有帮助,就要多读几遍(精读),对任务没有帮助的可以略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学习任务,讨论怎样阅读课文,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懂得要有针对性地学习,从而感受到如果阅读目的不同,就要选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三、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1.过渡:今天你就是小导游,请你制定一份旅游攻略。
请各学习小组选择一个学习任务,选择相对应的学习材料进行合作学习。
任务一: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活动提示:
(1)默读材料一,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主要介绍了什么。
圈画出关键词,说一说。
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作者参观不同地方的词语。
预设:
作者按参观的路线沿故宫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过午门,进太和门,开始介绍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合称为“前朝”的武英殿、文华殿和内廷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然后继续向北,到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离开故宫。
其中介绍得最具体的是太和殿。
(2)画一画:绘制一幅故宫参观路线图。
预设:
天安门―→端门―→午门―→金水桥―→太和门―→三大殿―→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终点)
(3)写一写:结合材料一、三、四设计导游词。
(4)演一演:推荐一名小导游进行汇报交流。
任务二:
我是小导游:抓住一两个景点,为“家人”进行导游介绍。
引导学生把材料二的故事融入介绍太和殿的景点中,增加趣味性。
活动提示:
(1)精读材料一(第5~8自然段):抓住太和殿的特点,画出表现这些特点的
主要词语。
预设:
太和殿的特点:
①外观方面,抓住色彩特点。
如: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②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
如:蟠龙、双龙戏珠、单龙翔舞、行龙、升龙、降龙。
③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
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北京城的中轴线。
④大殿作用,抓住重大典礼威严气氛的特点。
如:皇帝端坐、跪满文武百官、排列仪仗、鸣钟击磬、乐声悠扬、烟雾缭绕。
(2)精读材料二:太和殿的传奇故事。
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画一画:建议画思维导图来梳理第5~8自然段的内容,结合思维导图来进行导游介绍。
2.各小组针对自己选择的阅读任务进行交流汇报。
3.师生评价。
4.激趣:同学们,今天的小导游表现得特别优秀,我们今天还要选出“最佳导游奖”,评价标准如下:
(1)故宫一日游的计划书是否合理,提出修改意见。
(2)故宫参观路线图是否清晰,是否合理。
(3)我是小导游,声音是否响亮,景点特点是否介绍清楚。
5.公布最佳导游奖。
设计意图:首先要整体感知全文,了解主要内容。
再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指导,这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由学习组长带领,自主选择学习任务,确定学习材料,进行合作练习。
在本环节的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四、畅谈收获,布置作业
1.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
生1:懂得了要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选择不同的阅读材料。
生2:懂得了要把重点材料多读几遍,可以圈画关键词,写批注。
而其他材料可以用略读的方式。
生3:我知道了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近六百年历史了。
生4:故宫博物院里的建筑太多了,要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宫殿去看,要设计最合理的路线图。
…………
2.布置作业。
(1)根据这些材料,你还可以设计哪些阅读任务?
(2)搜集其他故宫博物院的相关材料,向别人介绍。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谈谈本堂课的学习收获,在交流中再一次巩固对故宫博物院的了解,以及学习方法的运用。
让他们在交流中认识:学习语文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汲取,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板书设计
故宫博物院
参观线路
午门→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教学反思
学生第一次接触以材料形式呈现的课文,怎样利用好材料完成学习任务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中,我依据文前导读提示,确定了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推进学习进程,使学生在目标引领下走进文本进行阅读,阅读有针对性。
本课的教学重点体现了单元重点训练点——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学习前,我引导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阅读,学习后,我引导学生总
结恰当的阅读方法,采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阅读策略。
如:画阅读地图、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有效地梳理文章,理清文章脉络,更有利于快速地完成阅读任务。
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习兴趣高,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