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台迁建要点方案及典型案例
广播电视发射中心机房的建设与搬迁

中图分类号:TN94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022(2016)10-1214-01广播电视发射中心机房的建设与搬迁□石磊(新疆哈密地区广播电视发射中心,新疆哈密839000)1规划设计与建筑施工按照发射机房的需要,机房应有以下几个功能区:配电室、发射机房、风机室、值班监控室、库房区及其他设备区。
根据机房的实际建筑情况,合理设计各功能区位置分布。
(1)配电室:电源设备安装区,主要用于低压电源配电柜的安装。
发射机房的电力负荷属一级负荷,其供电系统应有两路独立电源。
配电柜至各技术机房的电缆截面积,由用电设备的用电量决定,并根据设备启动电流的不同,留有相应的余量。
机房内的电气施工应选择优质阻燃电缆、线槽和插座,主备电源应能实现自动倒换。
配电室设计时应根据配电柜的数量、尺寸,电缆的多少,预先设计好电缆沟的宽度与深度,电缆沟应与各技术机房相通。
(2)发射机房:发射机房面积一般在100 200m2,播出与控制分离。
设计时综合考虑发射机的位置、距离,并为发展留有余地。
发射机至天馈线的长度要短,以减少损耗。
机房吊顶一般取齐过梁下部,房屋净高应在3.6 4.2m,吊顶一般选择金属吊顶板材。
机房地板一般采用耐压、耐磨、防静电地板,在其上可安装发射机等设备,由于发射机重量大,运行时有振动,地板支架要有足够的承重强度。
地板下的空间可以用来敷设连接各类设备的电源、控制线、视音频线、网线、集成监控信号线、接地系统等。
地板净高应在25 30cm。
机房与控制室之间的隔墙可设计为钢化玻璃观察窗,不仅便于随时观察发射机的运行情况,还使机房通透、明亮。
我们选用的是100mm防辐射钢化玻璃,大大降低了电磁辐射和噪声干扰,有效改善了机房工作环境。
(3)值班监控室:值班人员24小时不间断值班,该区域有电视墙、控制台、监听监看设备、视音频切换设备、监控系统微机等。
卫星及信号前端系统最好在此区域,用玻璃隔断墙隔开,便于隔音、隔热与观察,同时信号与电视墙、控制台连接走线也方便。
河北省717发射台新台址设计方案

3 1 天 馈 线 .
2 选 址 及 征 地
遵 照省政府办 公厅 关于河北省广播 电视局 7 7 1 发射台搬迁的请示 的批示) [0 51 4 3 2 0 】9 2文件和 冀发  ̄
本工程新 建 4座底部绝缘 的三边形 自立式 中波铁
备机 8部为 3 k 。每个频率都 配置同轴切换 开关和 W
假 负载 ,方便 主 备机 的切 换和 机 器的调 试 及检 修维 护 。所有发射及其附 属设备 均布置在机房大厅 ,信号 处理 和监听 控制 设备 布置在控 制 室内 。 中波 发射 台节 目源主要 引 自卫星地 球站 ,光纤方
内蒙古广播 与电视技术 2 1 年 增刊 5 00 ~7
;
・ ▲ 1 ,
河 北省 7 射 台新 台 址设 计 方案 7发 1
●
r
1 n 7 ¨. ・
.
洫 寻 优 。 ,
I 在 ^ 宦 ^
、 — . 厶 I 口 士1
刘 水 分 , 权 厌 王
【 关键 词 】7 发 射 台 搬 迁 方案 1 7
河 北 省 广播 电 影 电视 局 7 射 台 始 建 于 1 7 I 7发 1 9
改社会[0 5 6 2 0 ]1 5号文件精神 ,按 照河北省广播 电视
年 7月 ,当时隶属石家 庄地 区广播事业 局 ,是一个只
局领导和技术 中心领导的指示 ,7 7发射台 自2 0 年 1 05 4月至 2 0 年 6月,组织台里 有关人 员到栾城县 、正 06 定县 、赵县 、藁城市和北京军 区房 管处驻地及元 氏县
进行迁 建选址 工作。综 合各方面的 因素 , 初步选定元
赣榆广播电视发射塔迁建工程的规划与论证

赣榆地处苏鲁交界的黄海之滨)海州湾畔'全区总 面积 # [#2 UP! '辖 #[ 个镇'!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 个行政村)2! 个社区'人口 ##Y 万* 境内山区)平原) 沿海各占 # 93'自西向东梯次布局*
赣榆区现用广播电视发射塔始建于 #$$! 年'架有 fc天线一副)+波段天线一副以及分米波天线一副* HD新建发射塔的选址论证
! 中国有线电视"!"#$#"%$ &'()*+(,(-*.&*/.0-1
%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2Y4[66文献标识码/66文章编号#""% >%"!!#!"#$$"%7"%$37"!66!"#&#"8#!"%# 9::;<=8!"#$7"%7"2"
赣榆广播电视发射塔迁建 工程的规划与论证
系统由核心业务自动化)公共业务自动化系统及 显示系统构成'具备 ,?L 校时功能'预留与上级管理 机关的接口'实现对台站内各自动化系统运行和相应 的业务处理过程的统一管理和监控'完成对台站的播 出发射业务的实时监控*
38[6广播电视发射塔结构 新建 #$Y P广播电视发射塔为空间桁架结构*
3856具体参数要求 #有效覆盖半径需求&3[ a2" UP* $频 道 划 分& 分 米 波&2Y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5 &') 3$ &') !# &')
河北省717发射台新台址设计方案

河北省717发射台新台址设计方案首先,新台址的选择。
新台址应该选在地理条件优越的地区,比如地势平坦、无地质灾害、气象条件稳定等。
同时,新台址还应该尽可能远离人口密集的区域,以减少对周边民众的影响。
同时,考虑到交通便利性,新台址也要靠近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以便于运输航天器及相关设备。
其次,新台址的规划设计。
在新台址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发射台的功能布置、场地利用率、航天设施与设备的布置以及周边环境的保护等。
首先,发射台的功能布置应该符合实际需求,包括航天器组装与测试区、火箭发射区、操作控制中心等。
其次,场地利用率应该最大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在有限的场地中满足航天器的组装、测试和发射需求。
再次,航天设施与设备的布置应该合理,包括主发射台、辅助设备、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等。
最后,周边环境的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设施,减少航天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三,新台址的建设要求。
在新台址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可靠,并能按照规划设计的要求进行建设。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施工组织体系,确定专责负责人和施工队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其次,要进行严格的施工管理,包括工程监理、安全监控、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工作。
再次,要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可靠,采用符合标准的材料,并由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安装施工。
最后,要及时进行验收和交付,并进行有效的维修与保养,确保新台址能够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河北省717发射台新台址设计方案应该将地理条件、交通便利性、功能布置、场地利用率、周边环境保护以及建设要求等因素考虑在内。
只有通过全面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要求和因素,才能够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并可行的设计方案,为717发射台的运行提供充分的支撑和保障。
江苏徐州中波发射台搬迁工程

保护目标
位置说明
功 能
徐州大庙镇大庙村
地块西北侧,最近距离251m
农村村庄,约80户
徐州大庙镇王庄村
地块东南侧,最近距离250m
农村村庄,72多户
注:以上资料来源现场踏勘和建设单位提供的初步资料。
图 2-1 发射塔新址地理位置
ﻬ3工程分析
3.1中波工作原理
中波广播的频率范围为526.5~1606.5kHz,频道间隔为9kHz,从标称载频531kHz到1602kHz为止,共有120个频道。本项目共有8个频道,工作频率为603kHz~1521kHz,根据这个频段的电波传播特性,中波是以地波和天波两种方式传播。所谓地波,就是从天线辐射的沿地球表面向四周传播的电磁波。中波因其频率较低,地波场强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衰减,但衰减较慢,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服务区(约几十公里至百余公里)。覆盖半径主要取决于发射机功率、频率、极化、天线增益以及传输路径的地导系数。
4)废水排放分析
施工期废污水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施工泥浆废水,二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泥浆水主要是在混凝土灌注,施工设备的维修、冲洗中产生,设置一定容量的沉淀池,把施工泥浆水汇集入沉淀池充分沉淀后,上清水外排,淤泥集中堆放。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来自临时生活区,主要为洗涤废水和粪便污水,含CODcr、NH3-N、BOD5、SS等。按施工高峰时总的施工人员约30人,每人每天生活污水产生量150L计,生活污水总量约4.5m3/d。在施工生活区应设置简易厕所和化粪池,使污水在池中充分停留,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120
120
85%
0.56
4:30-凌晨2:00
7847.5
10
TSD-10
最新-广播电视发射台改造设计要点 精品

广播电视发射台改造设计要点摘要根据广播电视高山发射台现状和改造设计需求,结合相关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改造设计流程,并对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可能遇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
关键词前期勘查;方案确定;改造设计;施工配合广播电视发射台是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我国国土辽阔、山川河流纵横,特别是中西部省份地形起伏变化极大,为了保证良好的信号覆盖效果,大多数广播电视发射台站都位于区域内海拔较高的制高点上。
这些地方大多人迹罕至,基础条件极其匮乏。
很多台站建设年代久远,由于相关经费有限,大部分基础设施疏于维护,工作条件都十分简陋、艰苦。
为确保广电信号的安全播出,各发射台站的维修改造以及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将成为广电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1广播电视高山发射台改造设计流程一般通信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按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进行[1]。
广播电视高山发射台改造设计由于其特殊性,设计工作主要包括前期勘查、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以及施工配合4个主要阶段,如图1所示。
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侧重点各不相同,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多有明确界限。
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改造型的设计工作,其中的部分阶段交叉进行,甚至同步进行,往往更有利于设计工作的快速推进和设计方案的切实可行。
1.1前期勘查广播电视高山发射台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应深入各台实地踏勘,了解翔实的第一手基础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各台地理坐标、海拔高度、台区的现状地形图、台站的地勘资料、台站现有建筑和构筑物的设计图纸、工艺系统设计图纸、以及现状的全景和重点部位的照片等。
在此基础上开展改造设计才能够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勘查是开展设计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作为改造性的设计任务,基础资料的收集是设计成败的关键。
由于台站大多建设年代久远,加之部分台站有关原始资料的管理并不规范,原始资料几乎都无法找到,以至于改造设计无从下手。
(整理)江苏徐州中波发射台搬迁工程

江苏徐州中波发射台搬迁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徐州广播电视台二OO八年十月1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和性质项目名称:江苏徐州中波发射台搬迁工程性质:新建1.2地理位置该项目的建设地点位于徐州大庙镇大庙村南,东、西为农田,南为房改河,北为徐海路,东南250m为大庙镇王庄村,西北251m为大庙镇大庙村。
该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
1.3项目规模江苏省广播发射中心新建项目占地面积为395亩,其中300亩为一般耕地,95亩为建筑用地,项目总投资为人民币0.4888亿元。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共建设10栋单体建筑物,包括:机房综合楼、生活附属楼、收信站、调配室、水泵房、传达室。
建设16部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系统,其中:12部10KW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系统,4部5KW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系统。
发射机系统采取用一备一的技术配置。
建设3座120米高自立塔,1座108米高自立塔,4套R=120米的地网,2200米馈线系统及其配套的调配系统。
天馈线系统采取双频共塔的技术配置。
节目传输系统采取互为备份的技术配置。
江苏徐州中波发射台新台建成后将发射播出4套当地广播节目,2套中央、2套省台广播节目。
由建设单位提供的广播发射系统的技术指标见表1-1。
精品文档表1-1 江苏徐州中波发射台新台广播发射系统的技术指标精品文档2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对象:在评价范围内,广播发射塔周围长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
项目周围主要保护目标分布情况见表2-1。
注:以上资料来源现场踏勘和建设单位提供的初步资料。
图2-1 发射塔新址地理位置3工程分析3.1中波工作原理中波广播的频率范围为526.5~1606.5kHz,频道间隔为9kHz,从标称载频531kHz到1602kHz为止,共有120个频道。
本项目共有8个频道,工作频率为603kHz~1521kHz,根据这个频段的电波传播特性,中波是以地波和天波两种方式传播。
所谓地波,就是从天线辐射的沿地球表面向四周传播的电磁波。
贵州省八二七台迁址改造建设实施方案

贵 州省 广 电局A - -七 台始建 于八 十 3 发射 系统及 自动 监控 系统技术要求
备 的安 全 。
年 代 初 ,为 中波 调 幅转 播 台 ,发射 两 个
1 )信号 源要求 三路 输入 即卫 星广播 5 方 案的实施 1 )成 立组织机构 :成立迁 址改造建
频 率 ,功 率 是 1 0 k W和 l k W,发 射 机 采 信 号、光 缆传 输来 的广播 信 号、有 线 电
用两 台 P D M 全 固态 中波发射 机 ,全天 发 视 网络传 输来 的广播 信号 。三路 信号 必 设 领导 小组 和工程 建设 监督 小组 ,下设 ) 报批立项 : 射 。随着 城 市建 设 步伐 加快 ,原址 建设 须实 现全程监测 和故 障 自动切换 。2 )由 办公室具体执行相关工作 。2 的八 二七 台属规划 拆迁 范 围 ,遂于 2 0 0 9 于拉 线式 铁塔 天 线 占地 面积大 ,拉绳 还 按照 《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及相关规定办 年 重新 选址 迁移 改造 建设 ,2 0 1 2 年建 成 要定 期 上油 维护 ,不仅 维 护难 度大 ,而 理相关 审批立项手续 。3)规范设计 :请 投入 使 用 。现 将迁 址 改造 方案 及迁 改后 且耗 费 的人力 物 力成本 太 大 ,所 以发 射 建筑 设 计单 位按要 求进 行专业 设计 ,拿 的功能提升情 况简要介 绍如下。
环境 进 行对 比评 估 ,确保 无干 扰 和影 响 驱动 、合成 分 配 、功率 放大 、压 电合 成 购程序 。5)改造 实施阶段 :监督小 组全
航空等其它频率;3 ) 中波发射机功率设 到带 通滤 波 、输 出调 配 网络送 至 发射 天 程对 工程 实施 进行 监督检 查 ,施 工监 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景立观式中中波波发天射线塔
公园、湿地、景区(可以设置小功率台站)
2、工程准备阶段
3、工程实施阶段
4、竣工验收
规划 《建设用地规划许
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
可证》 土地 资金
勘察设计 招标 监理
试运行 单项验收 终验
• 土地许可证
立项及批复后需要办理的事项
• 规划意见书
• 环评报告
• 地质灾害报告
• 环保节能报告
• 与相关单位的协调(土地、规划、民航、无委、交通、军队、铁路、气象、水利、地震等)
相
原 先建后拆 则
关
2 《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网管理办法》总局令第45号
法
谁拆谁建
规 3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总局令第62号
先审批后迁建
发射台迁建需要满足的条件 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国家有关规定 满足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 满足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业务要求,避开各种干扰源 周围环境符合国家有关环境电磁波防护标准 确保广播电视设施的各项效能的要求
整➢体2、计频算率机众多建模设计优化系统指标,保证13个频率系统稳定性
8副中波天线,13个发射频率,200kW和3kW共址
系统串扰情况仿真计算
天馈线布置
良好设计+规范施工
覆盖预测
场地选择、设施布置
场型设计、优化
覆盖优化 产品设计、测试
电磁环境预测和测试
系统设计、集成和测试
工程总包服务
中波网络设计和调试服务
• 落实市政条件、通信条件、建设条件(几通几平、几路供电?)
• 场地测量
1 发射台特点及与周边环境的矛盾 2 发射台和城市发展矛盾的解决方案 3 发射台迁建工作要点 4 发射台迁建典型案例简介
案例——江苏省中波发射台
➢ 由于场地 小、天线 数量多, 天线场型 畸变大。
➢ 通过对天 线布局调 整、网络 相位调整 等技术手 段,有效 优化重要 节目的场 型。
一、电磁污染超标矛盾
广播电视发射台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污染是电磁辐射,电磁波辐射已被世卫组织列为继水源、 大气、噪声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源。
建设单位应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来了解在电台周边的电磁环境影响范围和水平,控制电台周边, 尤其是天线发射前方的居民区等人群集中的区域的电场强度应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制 (GB8702-2014)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 T 10.3-1996)中规定的相关限值。
总局审批流程
1、项目单位报方案
2、省局批复
技术方案 传输覆盖技术评估 搬迁理由 当地人民政府批复意见 城市规划部门意见
对技术方案进行确认。 同时附省局明确意见。
3、总局批复 对搬迁事项进行批复
发射台迁建设的参考标准
发射台选址标准
《中波、短波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GY 5069-2001
40
预测
35
实测
30
572台104天线纯载波主向 预测与实测电场强度对比图
25
20
15
10
5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20
Distance(m)
无人机测试场型图显示
需要发射台迁建的主要原因
台区周边高层建筑增加,影响发射效果和安全播出 发射台或其周边被规划为其他功能区,二者无法共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施行) 《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为降低电磁辐射伤害,自主开发了发射台近区电磁计算软件,用于以下目的:
1、合理优化发射系统,尽量改善对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辐射值; 2、优化台站内各功能区域布局,加强对职业人员的电磁辐射防护; 3、划出安全防护边界,警示台外人员远离高辐射区,告知规划部门辐射安全边 界。
台站区域及周边电场辐射等值曲线
发射台多副多类型天线整体建模思路
多类型天线综合场强预测分析
发射台站电磁辐射限值安全区域
中、短波天线场强预测结果
公众照射安全区域边界图
电视塔近区电磁环境优化
电视、调频发射塔天线综合场强预测图
天线系统优化设计后场强预测图
短波天线近区电磁强度理论预测和实测对比
E(V/m)
中波天线场型优化案例
场地天线布置图
场形优化前后对比
中波天线场型优化前后覆盖效果对比
➢ 优化后的覆盖预测计算
场形优化前
场形优化后
案例二——福建102、103中波台搬迁项目
新征场地约650亩 新建发射机房和SY机房 2部200kW中波发射机 2部50kW中波发射机 6部10kW中波发射机 16部3kW中波发射机 新建8副中波天线
目录
1 发射台特点及与周边环境的矛盾 2 发射台和城市发展矛盾的解决方案 3 发射台迁建工作要点 4 发射台迁建典型案例简介
1 发射台特点及与周边环境的矛盾 2 发射台和城市发展矛盾的解决方案 3 发射台迁建工作要点 4 发射台迁建典型案例简介
广电发射台特点
主要功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外在特点:辐射功率高、频率范围广
《调频广播电视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GY 5068-2001
发射台用地指标标准
《广播电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 1998 ] 18 号
工程建设标准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建设标准》建标126-2009
《电视调频发射台建设标准》——
工程建设程序
1、工程建设前期
选址意见书 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路、铁路、机场、电网等通过发射台区规划建设 台址为旅游景点或文物古迹,让步旅游或文物保护 发射台自身发展受限,需要迁建
1 发射台特点及与周边环境的矛盾 2 发射台和城市发展矛盾的解决方案 3 发射台迁建工作要点 4 发射台迁建典型案例简介
发射台迁建的相关行政法规
1 《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 第295号
政治属性强、安播要求高 占地面积大、周边难规划
性能要求:既要远区覆盖效果好,又要近区少干扰
电视调频信号传播特点
地形地貌对中波信号传播的影响
发射塔1
现状台,被围城
发射塔2
发射塔4
新建台选址难
发射塔3
现状台,被规划
1 发射台特点及与周边环境的矛盾 2 发射台和城市发展矛盾的解决方案 3 发射台迁建工作要点 4 发射台迁建典型案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