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试题
2024年会计专科-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2024年会计专科-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增长速度2.抽样分布3.已知商品价格总指数是110%,销售量总指数是105%,则其销售额总指数是()。
A.5%B.15%C.15.5%D.115.5%4.试述我国货币供应总量统计的三个层次。
5.依据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城市状况(2008—2009)》报告,基尼系数的国际警戒线是()。
A.0.3B.0.4C.0.5D.0.66.简述估计量优劣的评价标准。
7.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家庭人口B.身高E.职工人数8.统计指数按照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A.总指数B.个体指数C.价值类指数D.物量类指数E.物价类指数9.下列选项中,属于实物指标的是()。
A.存款余额B.工资总额C.产品产量D.固定资产余额10.CPI指的是()。
A.产量指数B.股票价格指数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D.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11.次数分布表12.中位数13.将人口划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类,这种测度计量尺度是()。
A.定距尺度B.定序尺度C.定类尺度D.定比尺度14.在劳动力就业统计中,就业人员是指在调查的特定一周内从事过有酬工作或自雇工作至少()。
A.一个小时B.一天C.三天D.再天15.某地区年生产总值2012年为200亿元,2017年为300亿元,则这一时期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是()。
B.50%C.100%D.200%16.简述影响均值估计量标准误的因素。
17.下列属于非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的是()。
A.整群抽样B.等距抽样C.分层抽样D.任意抽样18.一天中各个不同时刻相对于0摄氏度的气温,可以用温度计精确地测量得出,这种测度计量尺度是()。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19.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不需要包括的项目是()。
A.劳动者报B.营业盈余C.投资总额D.生产税净额20.数据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
国民经济统计学绪论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SNA将整个国内机构部门划分为几类?A.3类B.4类C.5类D.6类正确答案:C2、基本价格是生产者就其生产的每单位货物或服务产出从购买者那里获得的、扣除了生产或销售时应付的()、再加上所获得的补贴后的金额。
A.进口税B.产品税C.增值税D.营业税正确答案:B3、生产者价格是生产者就其生产的每单位货物或服务产出从购买者那里获得的、扣除了向购买者开列的所有()或类似可抵扣税后的金额。
A.进口税B.产品税C.增值税D.营业税正确答案:C4、北京大学属于SNA中的()A.非金融公司部门B.金融公司部门C.一般政府部门D.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正确答案:C5、中国人民银行属于SNA中的()。
A.非金融公司部门B.金融公司部门C.一般政府部门D.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以下属于国民经济统计学外生发展的有()A.为经济问题的科学实证而评判现有统计方法,对其缺陷的质疑、发现和改进B.对某统计方法采用所需条件的分析,如对数据的要求、对方法所含假设前提的分析或假设条件放宽后对数据分析结论的影响C.科学分析所得数据以期得出正确结论的研究D.信息社会中统计数据的选择使用以及数据的再开发正确答案:A、B、C、D2、市场价格的形式包括()A.基本价格B.生产者价格C.销售者价格D.购买者价格正确答案:A、B、D3、在SNA中,生产单位的活动可以分为()A.直接活动B.主要活动C.次要活动D.辅助活动正确答案:B、C、D4、国民经济统计学中平衡关系的表述方式包括()A.等式法B.单式平衡表C.账户式平衡表D.矩阵式平衡表正确答案:A、B、C、D5、账户式平衡表可以体现的平衡关系有()A.平衡表内的平衡关系B.账户体系间的平衡关系C.不同部门间账户的平衡关系D.不同国家间账户的平衡关系正确答案:A、B、C6、下列平衡表中有平衡项的是()A.单式平衡表B.生产账户C.收入分配账户D.资本账户正确答案:B、C、D7、在矩阵式平衡表中,横行方向代表()A.流入B.流出C.来源D.使用正确答案:B、D三、判断题1、产出估价通常使用基本价格或生产者价格,而中间消耗估价通常使用购买者价格。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单项选择题是对最基本知识的考核,既考记忆,也考理解,在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备选答案是正确的,备选答案具有相似性,要求考生掌握知识要准确,不能似是而非。
这种选择应该是熟练面迅速的,且不会作的题目不可空白不选。
1.统计认识的对象可概括表述为()①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质量方面②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③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方面④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2.流量和存量()①都只能用总量指标表示②都不能用总量指标表示③都是从一定时期意义上核算的④都是从一定时点意义上核算的3.下列属于数量指标的是()①某人的工资②某人的月工资780元③工资总额④职工的平均工资4.统计调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①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带有连续性②调查的组织方式③调查取得的资料是否是全面性的资料④调查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5.单项数列一般适用于()①离散变量分组且变量的变动范围不大②连续变量分组③离散变量分组且变量的变动范围较大④品质标志分组6.1998年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值比上年增长10%,实际执行的结果比上年增长12%,则该企业1998年末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①120%②20%③102%④101.82%7.某鞋厂为了生产鞋,只有()才适合于作为总体的代表值①算术平均数②众数③调和平均数④中位数8.已知甲、乙两班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50件和75件,其日产量的标准差分别为10件和14件,则()①甲班组的平均数具有较大的代表性②两班组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③乙班组的平均数具有较大的代表性④无法判断其代表性的大小9.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和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①前者一定大于后者②前者一定小于后者③两者相等④无法判断10.回归方程“y = 100 + 0.8x”中的回归系数表示:当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①增加0.8个单位②增加100个单位③平均增加0.8个单位④平均增加100个单位11.移动平均法的主要作用在于()①进行统计预测②消除或消弱短期内偶然因素对时间数列的影响③消除长期趋势的影响④消除季节变支的影响12.若平均工资的可变构成指数为134.5%,职工人数的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平均工资的固定构成指数为()①139.67%②39.67%③129.52%④71%13.出口商品总成本(人民币)÷出口商品外汇收入(美元)等于()①出口商品换汇率②出口商品盈亏率③出口商品增殖率④外汇增殖率14.就业率是在业人口总数与()之比①待业人口②在业人口+ 待业人口③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④适龄劳动人口总数15.下列反映活劳动消耗经济效益的统计指标是()①社会总成本净产值率②社会劳动生产率③资金增加值率④资金利税率16.国民经济可供使用额与国民经济生产额之差为()①进口额②出口额③损失额④进出口总额17.我国对外贸易统计中规定()①出口商品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口商品按到岸价格计算②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均按到岸价格计算③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均按离岸价格计算④出口商品按到岸价格计算,进口商品按离岸价格计算18.国际收支总量平衡分析中的国际收支总差额等于()①经常项目收支差②资本项目收支差③经常项目收支差+ 资本项目收支差+ 误差和遗漏④经常项目收支差–资本项目收支差–误差和遗漏19.在我国,若工农产品综合比价指数连年皆为100%,从价值的观点看()①在农产品和工业品交换中,两者处于平等的地位②在农产品和工业品交换中,农业处于不利的地位③在农产品和工业品交换中,工业处于不利的地位④无法判断两者地位的高低20.社会产品生产统计的主体原则是()①国土原则②国民原则③常住单位④整体原则21.下面采用有名数表示的统计指标是()①结构相对数②比例相对数③强度相对数④动态相对数22.由若干个企业的产品产量(x)与生产费用(y)的资料所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 120 + 1.8x,利用该回归方程()①只能根据产量推算生产费用②只能根据生产费用推算产量③既能根据产量推算生产费用也能根据生产费用推算产量④既不能根据产量推算生产费用也不能根据生产费用推算产量23.不应作为国民生产活动统计的是()①农民的承包活动②个体商业活动③居民家务活动④学校教育活动24.我国目前的资金流量核算范围是()①只核算金融交易②既包括金融交易也包括总储蓄和实物投资③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初始流量,不仅包括金融交易,还包括收入、分配、再分配与消费和投资等④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初始流量,不包括金融交易,也不包括收入、分配、再分配与消费和投资等25.国内生产总值与物质产品净值的关系为()①物质产品净值=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服务投入-固定资产折旧②物质产品净值=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服务投入+固定资产折旧③物质产品净值=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服务投入+固定资产折旧④物质产品净值=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服务投入-固定资产折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多项选择题有五个备选答案,五个答案中至少有2个是正确的,最多也只有5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国民经济统计学习题考试

4.何谓国民经济核算?它与企业经济(经营)统计之间是何种关系?
5.试简述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6.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与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两者之间有何主要区别?又有何共性?
7.何谓“经济流量"和“经济存量”,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国民经济统计学习题考试
————---—----—————-—-—--————————— 作者:
———-——---——-—--——-—————————————— 日期:
第一章 总论
简答题
1.何谓“国民经济”?它包括哪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试简要说明国民经济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的基本过程.
2.为何说社会总供需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集中表现,也是国民经济顺利运行的基础条件?
4.国民经济生产与使用核算的核心内容是( )。
A、资产负债核算 B、国际收支核算
13.国民经济统计学与相关的经济统计学科,如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等,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怎样?
第二章 国民经济统计的分类、原则与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领域分类是以( )为分类标志的。
A产品经济用途 B经济单位活动属性 C 经济单位隶属关系 D经济类型
2.对应于产业部门分类的分类单位是( )。
A机构单位 B 基层单位 C经济活动 D产品
6.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
7.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
A常住单位 B非常住单位 C基层单位 D 机构单位
国民经济统计学练习题(还差第六章)

第一章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问题一、名词解释1、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概念,它包括两种涵义:从横向看,国民经济包括从事经济活动的各部门─货物与服务部门、三大产业、居民等;从纵向看,国民经济又包括各部门参与的各种经济活动─生产、流通与分配、使用等。
因此,国民经济就是经济活动各部门、各环节及其内在联系的总和。
2、国民经济核算:就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的统计核算,旨在从宏观的层面考察国民经济运动纵横两个方面的数量规模、构成和内在联系,并为正确研究这些问题提供基本的核算数据、统计方法和分析框架。
二、多选题一个国家的常住单位必须在该国经济领土范围内( ABD)。
A、具有一定的活动场所B、从事某种经济活动C、生产的产出在本国出售D、活动的时间至少一年E、活动的时间超过半年以上三、简答题1.什么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与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两者之间有何主要区别?20世纪90年代前,世界范围内曾经存在过两种极为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模式。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因其发源于前苏联和东欧经互会等计划经济国家,故又称“东方体系”。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它是依据欧美发达国家的核算理论和实践制定出来的方法体系,故又称“西方体系”。
但实际上除了欧美发达国家以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都参照SNA制定本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两大国民核算体系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三个方面:(1)生产范围的差异:MPS是依据“限制性生产”观念组织核算的,它认为生产活动只包括物质生产活动,即只有创造物质产品或者作为物质产品过程直接延伸的活动(即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和货物运输业等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活动)才是生产活动,其他活动都是非生产活动,这就是“限制性生产”观念;SNA是依据“综合性生产”观念组织核算的,它认为生产活动不仅包括物质生产活动,还包括非物质生产活动,即SNA的生产范围包括了所有生产“货物”和提供“服务”的经济部门。
国民经济统计学测试题2

《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试题(二)
一、填空题 (12分)
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通常把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分成 、 、、 和
五大机构部门。
2.总产出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 、 和 四种方法。
3.政府财政核算体系(GFS)中构造的“无有”是
4.金融相关比率是指______________
5.GDP= GNI-
二、名词解释 ( 6*4=24分)
1.国民总收入
2.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
3.经济利益中心
4.经济流量
5.国际投资头寸表
6.常住单位
三、简答题(24分)
1.机构单位与基层单位的区别(5分)
2.判断经济资产范围的必备条件是什么(5分)
3.什么是经济领土?其范围如何?(5分)
4.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与SNA的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之间有什么不同?(8分)
四、计算题( 10分)
什么是三方等价原则?下表为某国国内生产总值帐户表,三方等价原则如何得以体现?要求写出公式。
某国国内生产总值帐户表
五、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谈谈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认识和理解
2.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下降1.1%,其中城市下降1.4%,农村下降0.4%。
1-5月累计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0.8%。
”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形势如何?并谈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原有编制方法的优缺点。
统计师考试国民经济统计学科目练习题(5)

国民经济统计⼀、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3.抽样推断时,优良估计量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和⽆偏性。
4.研究现象之间的⼀般数量关系,求出相关关系⽅程式,由此根据⾃变量的值推断因变量的可能值,称为________分析,这个⽅程式称为________⽅程。
5.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表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构成。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15分)1.在对某市⼯业企业的⽣产情况进⾏统计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每⼀个⼯业企业B.该市所有⼯业企业C.该市每⼀个⼯业企业的⽣产情况D.该市所有⼯业企业的⽣产情况2.下列哪个数列属于连续型变量数列( )A.企业职⼯按⼯资分组B.企业职⼯按性别分组C.企业职⼯按学历分组D.企业职⼯按⽇产量(件)数分组3.下列哪个指标属于⽐较相对指标( )A.男性⼈⼝数与⼥性⼈⼝数⽐例B.中国⼈⼝数与印度⼈⼝数⽐例C.合格品数与不合格品数的⽐例D.GDP与⼈⼝数的⽐例4.某⼩组5名职⼯的⼯龄分别为15年、15年、21年、28年、17年,则中位数是( )A.28年B.21年C.17年D.15年5.某市1990年GDP为2000万元,2000年增加到3600万元,则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A.9.05%B.8.05%C.7.05%D.6.05%6.对于⼀个时间数列,若不存在季节变动,则季节⽐率应该为( )A.0B.1C.-1D.0.57.形象描述⼈⼝年龄与性别构成状况的⼀种统计图形称为( )A.⼈⼝性别⾦字塔B.⼈⼝年龄⾦字塔C.⼈⼝年龄—性别⾦字塔D.⼈⼝⾃然构成图8.我国统计制度规定的劳动⼒资源年龄下限为( )A.16周岁B.18周岁C.15周岁D.14周岁9.社会净产值的价值构成是( )A.C+VB.C+V+MC.V+MD.C+M10.下列哪项应该计⼊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的商品库存指标( )A.已经统计购进但还没有到仓库的商品B.已经统计销售但还没有被提⾛的商品C.已经统计销售且对⽅已提⾛的商品D.尚未统计购进但已到货的商品11.某商业企业从另⼀商业企业购进供出售的商品,此为( )A.最初流转B.中间流转C.最终流转D.零售流转12.某地区积累系数的实际值是4,⽽全国标准值是5,则单项指标指数是( )A.125%B.80%C.25%D.20%13.如果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的实际值都等于全国标准值,则国民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 )A.⼤于100%B.⼩于100%C.=100%D.⽆法确定14.国民经济五⼤基本核算的核⼼(中⼼)是( )A.资⾦流量核算B.投⼊产出核算C.国际收⽀核算D.国内⽣产总值及其使⽤核算15.SNA与MPS所采⽤的核算⽅法( )A.均为复式记帐法B.均为平衡表法C.前者采⽤平衡表法,后者采⽤复式记帐法D.前者采⽤复式记帐法,后者采⽤平衡表法三、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个⾄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题⽬后的括号内。
国民经济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国民经侨核算的收人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总量特征的指标是(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原始收人C、国民可支配收人D、社会总产出2、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A、机构部门B、产业部门C、行业部门D、综合部门3、国民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 )A、基层单位B、产业部门C、常住单位D、非常住单位4、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及大修理属于( )A、固定资产折旧B、固定资产损耗C、中间消耗D、固定资产投资5、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 )的数量。
A、最初投人B、中间投人C、最终产品D、总产品6、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人的是( )A、金融资产B、地下资产C、版权ID、机器设备的租借7、收人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流量属于( )A、经常性收人B、转移性收人C、生产性收人_D、分配性收人8、按照非金融资产产生的情况,可将其归纳为( )A、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B、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C、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D、固定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9、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转移的是( )A、某企业购人机器设备B、某企业向灾区捐款C、某企业向政府交纳所得税D、某企业接受国外捐赠款项用于厂房的修建10、资产负债流量核算反映的是( )A、期初资产存量B、期末资产存量C、两个时点间资产负债变动D、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总量11、国民资产负债分类是根据( )划分的。
A、资产负债流动性B、企业的经营过程C、资产性质D、综合考虑以上因素12、一国国民经济是由该国( )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的。
A、地理领土B、经济领土C、政治领土、D 全部领土1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 )A、进出口差额B、国外净要素收支C、国际收支基本差额国际收支总差额14、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体系中的收人再分配帐户的主要目的是( )A、反映实物量特征和供给与需求状况B、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成果和价值形成C、反映一定时期国民所分配收人D、核算国民可支配收人15、国际规定的劳动适龄人口的标准是( )A、16岁以上全部人口B、16岁至60岁的全部人口C、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全部人口D、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5分)1、国民经济核算中反映国民经济收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有(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原始收人C、国民可支配收人D、最终消费支出E、总储蓄额2、我国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 )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E、国外部门3、个人消费支出包括下述内容( )A、缴纳个人所得税B、非耐用消费品支出C、耐用消费品支出D、文化服务费用支出E、购置房产4、某企业为本单位职工交纳退休保险金50万元,这属于( )A、居民部门转移性收人B、居民部门转移性支出C、政府部门人转移性收人D、政府部门人转移性支出E、资本转移5、库存是指生产单位所持有的各种存货,具体包括( )A、材料和供应品库存B、在制品库存C、制成品库存D、转卖货物库存E、小型的、简单的或价值较低的耐用品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目前,我国将个体户归为:A、非金融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2、商业、饮食业属于第三产业的:A、第一层次B、第二层次C、第三层次D、第四层次()3、第一产业包括:A、工业B、农业C、建筑业D、流通和服务部门()4、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部分是:A、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核算B、投入产出核算C、资金流量核算D、资产负债核算()5、国民经济的“基本生产”和“基础结构”的划分是以什么为标志划分的?A、活动成果的属性B、产品部门C、机构部门D、各种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功能()6、在机构部门分类中,所有非常住部门放在一起,组成一个:A、非金融企业部门B、政府部门C、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D、国外部门()7、收付式平衡表是用来反映什么研究对象的收付平衡关系?A、两个B、一个C、两个以上D、多个()8、国民经济核算计价原则是:A、出厂价格B、生产者价格C、含税价格D、市场价格()9、在国民经济统计工作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A、对比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平衡法D、试验法()10、由于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产生的失业是:A、结构性失业B、季节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摩擦性失业()11、反映一个部门(或单位)的收支平衡关系的平衡表属:A、收付式平衡表B、并列式平衡表C、账户式平衡表D、矩阵式平衡表()12、下列应计入劳动力资源增加数中的是:A、离退休人员B、复员专业军人C、迁出境外人员D、劳改人员()13、资产负负债核算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它在核算机构部门资产负债基础上综合编制整个地区或国家的资产负债表。
A、产业单位B、生产单位C、机构单位D、基层单位()14、我国资产负债表中,主要项目共分成多少大类?A、四B、五C、六D、七()15、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等于:A、%100劳动力资源总数就业人数 B、%100劳动力资源总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C、劳动资源总数就业率D、劳动资源总数失业率()16、就业成本的支出是以什么作为计算基础的?A、就业量B、岗位性C、职业类别D、就业时间()17、下列资产项目中,不属于储备资产的是:A、居民的储蓄存款B、国家的外汇储备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2C、央行的黄金储备D、特别提款权()18、由于工作岗位变换时的时间滞差造成的失业是:A、磨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技术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19、下列国民资产负债表主宾栏项目的基本平衡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A、机构部门的“使用”项之和=合计栏中“使用”项B、金融总资产=金融总负债(含国外部门)C、合计栏非金融资产=合计栏资产负债总差额D、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库存+其他金融资产()20、国内各机构部门的非金融资产3000亿元,国外金融资产1000亿元,国外金融负债1200亿元,储备资产300亿元,则国民财产总额为:A、3000亿元B、3100亿元C、4300亿元D、2800亿元()21、下列指标中,与就业人口的统计口径相同的是:A、职业人口B、非就业人口C、从业人口D、失业人口()22、强调物质生产,排斥非物质生产的生产观属于:A、实物经济生产观B、货币经济生产观C、限制性生产观D、综合性生产观()23、总产出的计算方法里,工业企业适用的方法是:A、总收入替代法B、企业法C、产品法D、总费用替代法()24、下列总量指标中属于反映社会秤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总收入C、国民可支配总收入D、国民最终总收入()25、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A、计算农业总产出用产品法B、计算工业总产出用工厂法C、计算商业总产出用产品法D、计算增加值用收入法()26、在GDP的核算中,强调产品必须是在人类行为的作用下产生的,而且产生的是有效成果才被统计到经济总量中的原则,是:A、支配性原则B、准市场原则C、时间性原则D、存在性原则 ( )27、用于生产法计算增加值的关键在于:A、正确计算物耗B、正确计算外购服务C、正确计算外购货物D、正确计算中间投入 ( ) 28、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有一个差额,这个差额是:A、来自国外的信贷净收入B、来自国外的财产收入C、来自国外的其他经常转移净收入D、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 ) 29、资金流量的初始量或起点是生产活动产出的:A、总产出B、增加值C、中间消耗D、劳动者报酬()30、可支配总收入等于初次分配总收入加上:A、经常转移收支净额B、财产收入净额C、资本转移收入净额D、总储蓄()31、资金流量核算是以什么分类进行的?A、产业部门B、产品部门C、机构部门D、常住单位()32、可支配总收入等于初次分配总收入加上:A、经常转移收支净额B、财产收入净额C、资本转移收入净额D、总储蓄3()33、被称为主周期的是:A、基钦周期B、朱格拉周期C、康氏长波D、熊彼特周期()34、通过价格变动表现的通货膨胀率为:A、iittitVPQVPQ B、iitittVPQVPQC、1:iittttVPQVPQ D、1:iitittVPQVPQ()35、反映最终产品与中间消耗之间平衡关系的投入产出系数是: A、直接消耗系数 B、增加值系数 C、完全需要系数 D、完全消耗系数()36、在经济增长全要素分析中,对于要素内涵的增长,应用什么指标来衡量?A、全要素增长量B、全要素增长率C、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D、全要素生产率()37、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8、列昂节夫逆矩阵的元素称为:A、完全消耗第数B、增加值系数C、投入系数D、完全需要系数( )39、直接消耗系数ija的取值范围为:A、10ijaB、10ijaC、10ijaD、10ija()40、某年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当年总消费与总投资之和,是由于:A、出口大于进口B、进口大于出口C、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大于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D、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小于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41、国际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中,最为重要的方式是:A、过境交付B、境外消费C、商业存在D、自然人流动()42、广义的国际收支是以什么为基础的?A、商品贸易B、外汇支付交易C、所有对外交易D、汇率交易()43、被称为“纸黄金”的是:A、外汇B、黄金C、储备资产D、特别提款权()44、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货币记帐单位是:A、人民币B、欧元C、日元D、美元()4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起主导作用的项目是:A、对外贸易B、直接投资C、经常项目D、资本往来()46、某大学一名大学生将所得的1000元奖学金捐赠给希望工程,则该项活动属于: A、经常转移 B、资本转移 C、初次分配 D、实物转移()47、从垄断性来看,从弱到强依次是:A、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B、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4C、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D、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48、国际上通常把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定为:A、恩格尔系数为0.3B、基尼系数为0.4C、洛伦茨系数为0.5D、贝恩系数为0.4()49、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1+名义经济增长率=(1+实际经济增长率)×价格指数B、实际经济增长率=(1+名义经济增长率)÷价格指数C、名义经济增长率=(1+实际经济增长率)×价格指数D、1-实际经济增长率=(1+名义经济增长率)÷价格指数( )50、对应于产业部门分类的分类单位是:A、机构单位B、基层单位C、经济活动D、产品()51、国民经济的“基本生产”和“基础结构”的划分是以什么为标志划分的?A、动成果的属性B、产品部门C、机构部门D、各种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功能()52、在机构部门分类中,所有非常住部门放在一起,组成一个:A、非金融企业部门B、政府部门C、为住户服务的百营利机构D、国外部门()53、在国民经济统计工作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A、对比分析法B、因素分析法C、平衡法D、试验法()54、反映一个部门(或单位)的收支平衡关系的平衡表属: A、收付式平衡表 B、并列式平衡表 C、账户式平衡表 D、矩阵式平衡表()55、下列应计入劳动力资源增加数中的是:A、离退休人员B、复员专业军人C、迁出境外人员D、劳改人员()56、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等于:A、%100劳动力资源总数就业人数 B、%100劳动力资源总数失业人数就业人数C、劳动资源总数就业率D、劳动资源总数失业率()57、就业成本的支出是以什么作为计算基础的?A、就业量B、岗位性C、职业类别D、就业时间()58、由于工作岗位变换时的时间滞差造成的失业是:A、磨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技术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59、由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确定的价格是:A、要素价格B、基本价格C、生产者价格D、购买者价格()60、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61、常住单位是指:A、在一个国家地理领土内的经济单位B、在一个国家经济领土内的经济单位D、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5E、在一国地理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62、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A、交通运输业B、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科学研究事业D、畜牧业()63、 SNA采用的是:A、全面生产概念B、限制性生产概念C、物质生产概念D、宏观生产概念()64、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机构单位B、个基层单位能包含多个机构单位C、一个机构单位不可以包含任何基层单位D、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65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固定资本消耗作为()处理。
A、货物和服务交易B、分配交易C、金融交易D、内部交易()66、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值C、国民生产总值D、国民收入()67、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主要是揭示()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A、机构单位B、机构部门C、基层单位D、产业部门( )68、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69、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中间消耗 B劳动报酬 C生产税 D营业盈余()70、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A、最终消费B、资本形成总额C、营业盈余D、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单选题:c c a c b b a d1、资金流量核算中的资金具体指各机构部门的()A、企业的资金B、收入活动中的资金C、收入分配、消费和投资及金融活动中的资金D、各种现金和存款2、()是以全社会资金运动为对象的核算6A、资产负债核算B、国内生产总值核算C、资金流量核算D、国际收支核算 3、生产活动产出的()是资金流量的初始量或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