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自测题
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题目】以下是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 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2.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如何计算?3. 什么是经济增长?如何计算?4. 什么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5. 什么是物价总水平?6. 什么是投资?如何计算?7. 什么是对外经济贸易?如何计算经济贸易平衡?【答案】1. 国民经济核算是指对国家整体经济的总规模、总量、结构、运动和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的一种经济活动。
它涉及到计量、核算和分析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数据,包括生产、收入和支出等。
2.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计算GDP有三种方法: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其中产出法是将国内生产的各种产品按市场价值相加,收入法是将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相加,支出法是将最终产品的支出相加。
3.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总值在一段时间内的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的计算方式是:当前年度GDP-上年度GDP ÷上年度GDP ×100%。
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平的指数。
它的计算方法是在不同时期测量和比较相同品种和规格的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然后将这些价格加权平均,以得到CPI。
5. 物价总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商品和服务总体价格变动的综合表现。
它是用价格指数变化值来计算的,反映了物品和服务的总体涨跌情况,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
6. 投资是指将借入的、筹集的或拥有的资金投入到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行为。
它的计算方法是: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货币资金净增加。
7. 对外经济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活动。
经济贸易平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货物和服务、资本和转让费用等的收支平衡情况。
计算方法是净出口额=出口额-进口额。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综合测验题库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综合测验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仲裁裁决在外国的承认与执行方面最重要的国际公约是()。
A.《纽约公约》B.《华盛顿公约》C.《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调解规则》D.《国际法院规约》2.在私人、国家、国际经济组织发生国际经济争端时最普遍采用的方式是()。
A.司法B.仲裁C.调解D.和解3.世界第一个国际性调解规则是()。
A.《纽约公约》B.《华盛顿公约》C.《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调解规则》D.《国际法院规则》4.()是欧佩克的行政管理机构。
A.会议B.理事会C.秘书处D.委员会5.欧佩克是()的简称。
A.国际商品组织B.石油输出国组织C.东南亚国家联盟D.欧洲联盟6.欧盟的主要决策机构是()。
A.欧盟理事会B.欧洲理事会C.欧洲执行委员会D.欧洲议会7.世贸组织的日常工作由()。
A.部长级会议B.总理事会C.理事会D.委员会8.世贸组织的最高权利机构是()。
A.部长级会议B.总理事会C.理事会D.委员会9.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监事会B.执行董事会C.行政法庭D.理事会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执行董事会B.董事会C.理事会D.行政法庭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成立。
A.1947年3月1日B.1945年12月27日C.1954年2月12日D.1947年11月15日12.国际经济组织的表决制不包括()。
A.大国一致制B.一国一票制C.集团表决制D.加权表决制13.国际经济组织的机构一般不包括()。
A.权力机构B.执行机构C.行政机构D.监事机构14.关于国际经济组织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国家之间的组织B.国际经济组织的成员只能是国家C.调整国际经济组织成员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国家主权平等原则D.调整国际经济组织成员间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国际经济组织法15.下列关于国际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说法错误的是()。
A.观察员属于国际经济组织的成员B.成员资格可分为正式成员和准成员C.多数国际经济组织只有正式成员D.准成员享有出席组织会议和参加讨论的权利,但无表决权16.防止利用避税港进行国际避税的法律措施不包括()。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真题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1.国民经济统计的依据是()。
A.国民经济管理部门的要求B.国家每年的财政预算C.国民经济的制度D.国家法律的规定2.国民经济核算是指()。
A.对国民经济整体进行统计数据的核对B.对国家财政预算的核对C.对国家金融系统的核对D.对国家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对3.国民经济综合统计指标主要包括()。
A.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和人均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和国外收入C.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D.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和税收收入4.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
A.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B.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数量总和C.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总和D.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中间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5.国民收入是指()。
A.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B.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单位时间内创造的物质量C.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单位时间内创造的货币总额D.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单位时间内创造的总产出二、判断题(每题2分)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民经济统计的核心指标之一。
()2.国家统计局是负责国民经济统计工作的主管机构。
()3.国内生产总值(GDP)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
()4.人均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5.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外收入是国民经济综合统计指标之一。
()三、简答题(每题10分)1.试述国民经济统计的目的和意义。
国民经济统计的目的是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为制定经济政策、监测经济运行、评估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国民经济统计的意义在于:(1) 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国民经济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国民经侨核算的收人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总量特征的指标是(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原始收人C、国民可支配收人D、社会总产出2、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A、机构部门B、产业部门C、行业部门D、综合部门3、国民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 )A、基层单位B、产业部门C、常住单位D、非常住单位4、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及大修理属于( )A、固定资产折旧B、固定资产损耗C、中间消耗D、固定资产投资5、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 )的数量。
A、最初投人B、中间投人C、最终产品D、总产品6、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人的是( )A、金融资产B、地下资产C、版权ID、机器设备的租借7、收人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流量属于( )A、经常性收人B、转移性收人C、生产性收人_D、分配性收人8、按照非金融资产产生的情况,可将其归纳为( )A、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B、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C、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D、固定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9、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转移的是( )A、某企业购人机器设备B、某企业向灾区捐款C、某企业向政府交纳所得税D、某企业接受国外捐赠款项用于厂房的修建10、资产负债流量核算反映的是( )A、期初资产存量B、期末资产存量C、两个时点间资产负债变动D、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总量11、国民资产负债分类是根据( )划分的。
A、资产负债流动性B、企业的经营过程C、资产性质D、综合考虑以上因素12、一国国民经济是由该国( )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的。
A、地理领土B、经济领土C、政治领土、D 全部领土1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 )A、进出口差额B、国外净要素收支C、国际收支基本差额国际收支总差额14、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体系中的收人再分配帐户的主要目的是( )A、反映实物量特征和供给与需求状况B、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成果和价值形成C、反映一定时期国民所分配收人D、核算国民可支配收人15、国际规定的劳动适龄人口的标准是( )A、16岁以上全部人口B、16岁至60岁的全部人口C、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全部人口D、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5分)1、国民经济核算中反映国民经济收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有(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原始收人C、国民可支配收人D、最终消费支出E、总储蓄额2、我国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 )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政府部门D、住户部门E、国外部门3、个人消费支出包括下述内容( )A、缴纳个人所得税B、非耐用消费品支出C、耐用消费品支出D、文化服务费用支出E、购置房产4、某企业为本单位职工交纳退休保险金50万元,这属于( )A、居民部门转移性收人B、居民部门转移性支出C、政府部门人转移性收人D、政府部门人转移性支出E、资本转移5、库存是指生产单位所持有的各种存货,具体包括( )A、材料和供应品库存B、在制品库存C、制成品库存D、转卖货物库存E、小型的、简单的或价值较低的耐用品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国民经济统计学习题考试

4.何谓国民经济核算?它与企业经济(经营)统计之间是何种关系?
5.试简述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6.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与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两者之间有何主要区别?又有何共性?
7.何谓“经济流量"和“经济存量”,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国民经济统计学习题考试
————---—----—————-—-—--————————— 作者:
———-——---——-—--——-—————————————— 日期:
第一章 总论
简答题
1.何谓“国民经济”?它包括哪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试简要说明国民经济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的基本过程.
2.为何说社会总供需平衡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集中表现,也是国民经济顺利运行的基础条件?
4.国民经济生产与使用核算的核心内容是( )。
A、资产负债核算 B、国际收支核算
13.国民经济统计学与相关的经济统计学科,如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等,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怎样?
第二章 国民经济统计的分类、原则与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领域分类是以( )为分类标志的。
A产品经济用途 B经济单位活动属性 C 经济单位隶属关系 D经济类型
2.对应于产业部门分类的分类单位是( )。
A机构单位 B 基层单位 C经济活动 D产品
6.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
7.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
A常住单位 B非常住单位 C基层单位 D 机构单位
自-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及答案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2009年10月自学考试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总量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 ) A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ﻩD .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A.调查单位ﻩB .填报单位 C.总体单位ﻩD .报告单位3.普查是专门组织的( ) A.经常性全面调查 B .一次性全面调查 C.一次性非全面调查D.经常性非全面调查4.反映统计总体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是( ) A .总量指标ﻩ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D .变异指标5.比较两个不同水平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时,须采用的变异指标是( ) A .标准差ﻩB.平均差 C.全距ﻩD.标准差系数6.反映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指标是( ) A .环比发展速度ﻩB.环比增长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ﻩD.平均增长速度7.将统计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反映的指标不同B.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 .采用的基期不同ﻩD.采用的方法不同8.在类型抽样中,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是( ) A.总方差 B.极限误差 C.组内方差D.组间方差9.假定样本容量是原来的3倍,则随机重置抽样允许误差为原来的( )A.31倍 B.31倍C.3倍ﻩD.3倍10.下面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最高的是( ) A .身高和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85B .商品销售额和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O.67 C.单位产品成本和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O .90 D .生产性固定资产和工业总产值的相关系数为0.8811.已知x与y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则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 A .yˆ=-5-6.5x B .yˆ=5-6.5x C.yˆ=-5+6.5x ﻩD .y ˆ=25-6.5x 12.一般情况下( )A.就业人数等于劳动力资源总数ﻩB .就业人数等于总人口数 C.就业人数小于劳动力资源总数ﻩD .就业人数大于劳动力资源总数 13.下列各项中,不列入...经济活动人口的是( ) A.有酬从业人员ﻩB .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 C.自营从业人员D.失业人口14.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 ) A .自然资源的总和ﻩB.金融资产的总和 C .财富的总和D.国民财产的总和15.国内生产总值不包括...的项目是( ) A.最终消费ﻩB.资本形成总额 C .中间消耗D.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6.下列各项中,包括在商品购进总额的是( ) A.销货退回商品B .商品溢余C .未通过买卖行为收进的商品ﻩD.从国外直接进口的商品 1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 ) A .经常项目B .资本项目C.金融项目ﻩD.储备资产 18.货币流通量指标是( ) A .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19.消费率的计算公式是( )A.%100⨯国民经济最终使用量资本形成额B .%100⨯国民经济最终使用量货物和服务净出口C .%100⨯国民经济最终使用量居民消费总量D .%100⨯国民经济最终使用量最终消费总量20.根据联合国提出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当恩格尔系数在60%及以上,则表明该地区居民生活为( )A .绝对贫困ﻩB.小康水平 C.勉强度日D.很富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国民经济统计学测试题2

《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试题(二)
一、填空题 (12分)
1.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通常把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分成 、 、、 和
五大机构部门。
2.总产出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 、 和 四种方法。
3.政府财政核算体系(GFS)中构造的“无有”是
4.金融相关比率是指______________
5.GDP= GNI-
二、名词解释 ( 6*4=24分)
1.国民总收入
2.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
3.经济利益中心
4.经济流量
5.国际投资头寸表
6.常住单位
三、简答题(24分)
1.机构单位与基层单位的区别(5分)
2.判断经济资产范围的必备条件是什么(5分)
3.什么是经济领土?其范围如何?(5分)
4.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与SNA的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之间有什么不同?(8分)
四、计算题( 10分)
什么是三方等价原则?下表为某国国内生产总值帐户表,三方等价原则如何得以体现?要求写出公式。
某国国内生产总值帐户表
五、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谈谈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认识和理解
2.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月下降1.1%,其中城市下降1.4%,农村下降0.4%。
1-5月累计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0.8%。
”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形势如何?并谈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原有编制方法的优缺点。
国民经济统计学 习题试卷

国民经济统计学习题试卷国民经济统计学习题试卷第一章总论简答题1.何谓“国民经济”?它包含哪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先行详细表明国民经济实物运动和价值运动的基本过程。
2.为何说道社会总供需平衡就是国民经济综合均衡的分散整体表现,也就是国民经济成功运转的基础条件?3.怎样认知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国民收入统计数据与国民经济核算三者之间的关系?4.何谓国民经济核算?它与企业经济(经营)统计数据之间就是何种关系?5.试详述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和内容?6.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与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两者之间有何主要区别?又有何共性?7.何谓“经济流量”和“经济存量”,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8.何谓“国民经济五大核算”?它们之间有何分工与联系?9.“国民经济五大核算”与“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之间与否平行的关系,或者,若想相互取代?为什么?10.试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并比较它与sna的关系。
11.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产品积压是否会导致生产总量与使用总量失衡?为什么?12.如何认识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13.国民经济统计学与有关的经济统计数据学科,例如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等,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怎样?第二章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分类、原则与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领域分类就是以()为分类标志的。
a产品经济用途b经济单位活动属性c经济单位隶属关系d经济类型2.对应于产业部门分类的分类单位是()。
a机构单位b基层单位c经济活动d产品3.物质生产部门就是()。
a生产物质产品的部门b提供服务产品的部门c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更多服务产品的部门d生产物质产品和物质产品中新增价值的部门4.第一产业包含()。
a工业b农业c建筑业d流通和服务部门5.机构部门是从()角度对经济活动主体进行的分类。
a与否生产物质产品b劳动对象的特点c交易d资产6.分割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就是()。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居住地单位和非常居住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7.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自测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旗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五分,共15分)
1.以下经济分类中,属于经济特征分类的是()
A.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划分
B.三次产业分类
C.机构部门分类
D.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分类
2.以下项目中,属于中间消耗的是()
A.工业生产中对原材料的消耗
B.工业生产中对固定资产的消耗
C.工业生产中对劳动的消耗
D.工业生产中支付的工资
3.社会产品生产成本在价值构成上由下述两部分组成()
A. C+V B. V+m
C. C+m D. C+V+m
4.下列单位中不属于本国常住单位的是(〕
A.本国国有企业
B.本国在外国开办的企业
C.本国的外资企业
D.本国企业在国外的流动生产如远洋货轮
5.以下总产值计算中,正确的是()
A.以工业产品销售收人做工业总产值
B.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做建筑业总产值
C,以货运收入做货物运输业总产值
D.以商品销售额做商业总产值
6.投入产出表中,反映最终产品状况的是()
A.第I象限B.第11象限
C.第皿象限D.第IV象限
7.生产厂家直接向用户出售其产品,按商品流通分类应属于() A.最初商品流通B.中间商品流通
C.最终商品流通D.A和C都对
8.零售市场商品供需差率指标的正确计算公式是()
A.商品供应量一商品购买力/商品购买力
B.商品供应量一商品购买力/商品供应量
C.商品供应量一商品购买力/商品库存量
D.A和B皆可
9.以下收支中不属于收入再分配的是()
A.国家财政缴拨B.财产收支
C.转移收支D.劳动报酬
10.最终消费支出应包括的部分是()
A居民消费支出与服务消费支出
B.居民消费支出与集体消费支出
C.居民消费支出与社会集体消费支出
D.集体消费支出与社会消费支出
11.已知有下述情况:1出口价格上涨幅度大于进口价格上涨幅度,2出口价格上涨幅度小于进口价格上涨幅度,3出口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进口价格下降幅度,4出口价格下降幅度小于进口价格下降幅度,问表示一国对外贸易条件有所改善的是()
A.1和3 B.1和4
C.2和3 D. 2和4
12.国民财产在概念上包括()
A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B.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
C.实物资产与无形资产D.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
13.设某项固定资产两年前购入,价格10万元,本年市场价格为12万元。
如按10%年折旧率计算,则本年该项资产的耗余原始价值是()
A.10万元B.12万元
C. 10-(10X20%)=8万元D.12-(12X20%)=9.6万元
14.已知报告期GDP现价计为100亿元,不变价(即基期价)计为90亿元,基期GDP为80亿元。
根据价格指数原理,综合物价指数应为()
A.80/100 B.100/90
C.100/80 D.90/80
15.以下指标中,反映经济效益的逆指标是()
A.能源利用系数B.社会物质消耗率
C.社会劳动生产率D.资金产值率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国民经济统计经常运用平衡方法,围绕资产存量和经济过程活动流量建立的平系是__________。
2.统计实践中,进行社会生产两部类分类有两种做法,一是根据产品的
__________区分,一是根据产品的__________区分。
3.我国关于三次产业统计分类的规定中,第三产业被区分为__________两个部门。
4.国际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遵循不同的生产概念,其中SNA采,m因则采用__________。
5.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合称为。
6计算产值时应选择适当的价格。
如要反映社会生产规模的变动情况,应天__________计算产值。
7.工业企业总产值应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_______、半成品在制品期a 初结余差额和__________。
8.反映流通部门商品周转速度的指标中,用计算期商品销售量除以同期平均商品E量,其结果是__________。
9.国家财力集中程度指标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比值。
10.银行吸储率是居民储蓄存款当期增加额与__________的比值。
11.计算居民消费支出有不同方法。
若将居民当期所获消费内容的价值相加求得居臣费支出,这是__________法;此外还有__________法。
12.用新增固定资产价值除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其结果称为
__________。
13.外贸统计中,把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加之和称为________,二者相减之差称为________。
14经济效益指标可用正、逆两种方式表示,其中正指标的基本构造式是
__________.
15.社会物质消耗率与__________为互补关系,即二者合计为1。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V”,错误的划“X”。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国民经济是各部门的总和,因此,国民经济统计是由各部门专业统计组成的。
()
2.一般地,国民经济活动部门分类的结果是产品部门,而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结果则是企业部门。
()
3.所谓固定资产消耗,就是指当期购买固定资产所花费的支出。
()
4一国经济领土不等于该国地理领土。
()
5.如果一国资本、技术输出较多,区由国外获得较多的要素收入,则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会小于国内生产总值。
()
6.投入产出表中,第H象限总计等于第m象限总计,因此,一部门创造的增加值等于其为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
()
7.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收方总计恒等于支方总计。
()
8.性比例是指以女性人口为100的男性人口数。
()
9.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
10.从国民资产负债表上看,一国国民财产是该国非金融资产与对外金融资产的总和.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计算工业总产值的“工厂法”
2.社会商品购买力实现程度
3.财产收支
4.外债总额
五、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国际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区别。
2.简述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思路和各项目。
六、计算题(对分)
已知印度、日本两国1970、1990两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的行业分类资料如下表:
单位:百万本币
要求:1.按三次产业分类原理进行再分类;
2.比较分析印度、日本两国产业结构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