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概述课程的性质国民经济统计学是统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为了培养和检查学生运用所学统计学基础知识,全方面认识和分析国民经济而设立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教学目的设立本课程的具体目的和规定是:使学生系统全方面把握国民经济统计学的总体内容、重要结论和应用条件,吸取国民经济统计学中科学的分析办法和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机制的对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国民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打下一种坚实的基础。
课程合用的专业与年级本课程合用于统计学专业高年级学生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总学时为72 学时,4 学分。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经济学和统计学原理。
规定学生在掌握经济学和统计学原理基本理论、基本办法和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全民理解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重要观点,初步含有科学地鉴别、分析和吸取国民经济统计学科学成分的能力。
国民经济统计学使研究有关国民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具体办法论,而不是统计学原理中所提出的普通性统计办法,在研究范畴和研究角度两方面与部门统计学现有联系又有区别。
课程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学时分派表第1 章总论1.1为什么要学习国民经济统计学一、信息社会中的国民经济统计学二、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国民经济统计信息及其办法论研究的需求1.2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内容一、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方式二、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畴三、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经济统计学四、国民经济统计学的重要内容1.3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基本办法一、指标法和指标体系办法二、分类法三、统计办法四、估价办法五、信息解决的专用办法1.4国民经济的基本分类一、经济活动分类二、机构部门分类三、产业部门分类四、国民经济的其它分类1.5国民经济平衡关系一、统计平衡关系与统计平衡分析办法二、平衡关系的表述方式1.6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学科地位一、国民经济统计学与当代经济学二、国民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三、国民经济统计学在社会科学统计学体系中的地位1.7国民经济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一、从国民收入估算到国民经济核算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产生和发展三、社会经济统计学和MPS 体系四、中国国民经济统计的发展第1 章考核规定识记:国民经济指标、国民经济指标体系、机构部门的概念领略:⒈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内容;⒊三次产业的划分。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统计学院应用统计教研室2008年10月前言(一)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学与国民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10章,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概念与理论、国民经济账户与矩阵、生产核算、投入产出核算、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资金流量核算、资产负债核算、国际收支核算、价格与物量核算、季度与地区经济核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能够对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过程及结果的数量关系进行清晰的描述,提升运用国民经济核算工具进行经济分析和经济信息处理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统计学、经济学和会计学。
本课程侧重对国民经济系统运行过程及结果的系统分析,教学采用SNA(1993)标准数据和中国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安排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以加深对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推荐书目1.推荐使用的教材1)邱东,《国民经济核算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邱东、蒋萍、杨仲山,《国民经济核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邱东,《国民经济统计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课外阅读书目:4)邱东,《当代国民经济统计学主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邱东、蒋萍,《国民经济统计前沿问题》,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6)杨仲山、何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修订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高敏雪,《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杨灿、周国富,《国民经济核算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9)向蓉美、杨作廪、王青华,《国民经济核算及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王德发、朱建中,《国民经济核算概论》,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版。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

《国民经济核算》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国民经济核算是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商务信息学院统计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
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结果的核算,是从定量、定性角度分析经济活动和经济循环的有力工具,是为企业、行业研究经济周期、商业机会以及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的信息基础。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扩展统计专业统计分析与经济分析的基础和能力。
通过对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授,联系我国实际,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数量关系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增强经济数据信息处理综合能力,提高经济分析和科学决策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做到:1.掌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2.掌握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具体制度、规则和基本数据;3.能够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数量关系进行核算和有效的综合分析。
三、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和学分1.学时:36课时2.学分:2学分(二)教材本课程教材是由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其他教材等多种媒体组成的一体化教材,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
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
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用书,是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
2.音像教材音像教材分为录象教材和IP课程两种,分别计划为13课时(50分钟)和7课时。
电视课形式以精讲为主,全面系统的讲授课程内容。
IP课件以模块式讲授,以讲解重点、难点为主,并随课程进度录制。
3、其他包括网上动态实时和非实时发布的教学资源及计算机CAI课件。
在适当的时候通过对已有课程资源的整合形成本课程的网络课程。
(三)教学环节1.自学及面授辅导电大是远距离成人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教学服务,帮助他们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习的内容。
面授辅导课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辅导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配合录象课的进程及文字教材,对学生进行辅导,按中央电大的统一教学要求布置并批改作业。
【教学创新】《国民经济统计学》

一、课程概况国民经济统计学,又名国民经济核算,是以国民经济为核算对象,从定量角度描述经济活动和经济循环的有力工具,也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以联合国SNA(2008)为蓝本,系统全面地阐述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定义、分类与基本规则,对国民经济五大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资产负债核算、国际收支核算进行重点介绍。
通过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核算理论,洞悉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与结果,培养学生基于核算理论解读国家宏观经济数据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素养与严谨的科学精神,为国家培养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统计人才。
二、教学创新“没有枯燥的课,只有枯燥的课堂”——如何打造精彩课堂(一)课程教学痛点问题1.教学内容枯燥——如何让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保持听课注意力国民经济统计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中包括大量的关于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定义、方法与核算规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有枯燥乏味的感觉,尤其是一些概念晦涩难懂,一些核算规则看起来都是硬生生的、冷冰冰的规定,更是让学生“闻之色变”。
所以在介绍核算基本理论的同时,如何做到持续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我们教学团队必须面对的考验,也是必须攻克的难题。
2.所学理论知识“怎么用”?——如何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我国经济统计教学普遍存在理论讲解多、实践应用少等现象,缺乏对现实数据认知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造成学生利用各种统计方法解决问题方面稍显薄弱,难以满足经济领域统计人才要求。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让学生感知理论知识“有用”、并且“会用”,是本课程的重中之重。
(二)课程教学痛点问题解决方案本课程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全方位最大化教学效果为目标。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除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取决于教学方式的设计,尤其对于一门偏理论的课程更为重要。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国民经济统计学National Accounts Statistics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40/3四、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统计学原理五、课程教学目标1、国民经济统计学是统计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课程是对国民经济数量现象方面进行方法论研究的一门课程。
2、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引导统计学和宏观经济方向专业的学生加深经济统计专业知识的掌握。
该门课程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主要内容包容:存量统计、经济总量统计、经济过程统计、经济动态统计、经济结构统计、经济预测与预警系统、国民经济核算。
3、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为统计学专业及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六、适用学科专业:统计学专业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Ch1 总论(4)§1.1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2 国民经济统计学科性质和地位§1.3 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及指标体系§1.4 国民经济活动分类§1.5 统计平衡表方法Ch2 国民经济资源统计(4)§2.1人力资源统计§2.2自然资源§2.3资产负债核算Ch3 国民经济总量统计(6)§3.1国民经济统计的一般问题§3.2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理论§3.3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3.4其他国民经济总量指标§3.5国内生产总值的扩展Ch4 国民经济过程统计(6)§4.1财政与税收统计§4.2金融与货币统计§4.3价格统计§4.4通货膨胀统计§4.5资金流量分析Ch5 国民经济动态统计(6)§5.1经济增长统计§5.2经济周期统计§5.3经济动向预测方法Ch6 国民经济结构统计(6)§6.1产业结构统计§6.2市场结构统计§6.3区域结构统计§6.4投入产出分析Ch7国民经济关系统计(6)§7.1国际贸易统计§7.2国际投资统计§7.3外债统计和汇率统计§7.4国际收支统计§7.5国际经济比较统计§7.6国力比较统计Ch8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6)§8.1国经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点§8.2国民经济核算史§8.3国民经济账户§8.4国民经济矩阵§8.5社会核算矩阵§8.6附属核算八、教材及参考书《国民经济统计学》,钱伯海,中国统计出版计,2000年6月《国民经济统计学》,邱东,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九、考核方式卷面考试+作业十、说明:本课程总学时44。
国民经济统计学教学方案2

①经济领土=地理领土±“领土飞地”
领土飞地:一国驻外的使领馆、新闻移民机构、科考站、军事基地等
②经济利益中心:在何处拥有固定场所(厂房、住宅等)并长期(一年以上)从事生产或消费等经济活动。
2.国民经济总体与国外的界定
3.国民经济核算的主体原则
四、国民经济核算的计量原则
1.记录时间原则──权责发生制(应计制)
2.计价原则──现行市场价格
3.数据汇总原则
(1)加总与合并(以金融流量数据为例)
(2)取总额与取净额(轧[gá]差)
4、小结
概述这节课的内容,强调一下重点及难点知识点,让学生有个整体的知识体系的构建。
复习思考题:
课后题计算题
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方案
授课题目
第三节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则
课型
讲授
课次
2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系统原则,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计量原则
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国民经济核算的主体原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国民经济核算的主体原则
难点:国民经济核算容及体系
2、承接上节内容,引入本节内容
3、讲授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系统原则
1.整体性2.层次性3.关联性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
1.生产范围划分的理论依据
2.生产范围对国民核算的制约关系
(1)生产范围对经济总量的制约关系
(2)生产范围对核算结构的制约关系
生产范围决定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原始收入与派生收入的划分界限
生产范围还决定着产品的中间使用与最终使用的划分界限
(3)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40303课程名称:国民经济统计学英文名称:National Economic Statistics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 统计学专业大三学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统计学》二、课程简介紧抓课程改革核心环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将“课程思政”作为融合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主渠道,是逐步实现“立德树人”的综合教育理念的前进方向。
国民经济统计学是以国民经济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侧重从定量角度研究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
它按照国民经济运行的条件,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来构造内容体系。
第一部分探讨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特点、方法和分类。
第二部分阐述国民经济运行的条件、过程的核算理论、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论述国民经济综合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The object of study of National Economic Statistics is the national economic entirety,it is a pure science about the method to study quantity expression and rel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t puts particular emphasis on quantitative study about the regularity of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n national economy. Its content system is structured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operation and every links of course in its operation. The first discus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characteristic and method and classify of National Economic Statistics. The second set forth the accounting theory and principle and method about the condition and course of national economic operation. The third expound the fundamental rules and method abou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national economy.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统计学专业主干必修课程之一,也是财经类院校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属于社会科学。
《国民经济统计学》科目大纲

《国民经济统计学》科目大纲一、考试性质《国民经济统计学》,又称《国民经济核算》,是统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入学复试的考试科目之一。
《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要力求反映统计学专业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专业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操守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统计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于《国民经济统计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国民经济统计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本科目满分100分,由我校自行命题、组织考试。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国民经济循环及其分析框架第二节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体系第三节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国民经济的分类与核算方法第一节国民经济分类的基本方法第二节产业部门分类与机构部门分类第三节经济流量分类与资产负债分类第四节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第三章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国内总产出核算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与生产净值核算第三节国民收入与可支配收入核算第四章投入产出核算第一节产业关联与投入产出表第二节技术经济系数和投入产出模型第三节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和修订方法第五章资金流量核算第一节资金流量核算的概念和范围第二节非金融交易的资金流量核算第三节金融交易核算和资金流量表第六章资产负债核算第一节资产负债核算的有关概念第二节资产负债存量核算第三节资产负债变动核算第七章国际收支及国际投资头寸核算第一节对外经济核算及其相关领域第二节对外经济交易与国际收支核算第三节对外资产负债与国际头寸核算第八章国民经济帐户体系第一节国民账户的特点和种类第二节国民经济账户的编制原理第三节国民账户体系的其他表述形式第九章统计指数与国民经济对比分析第一节国民核算的计价和对比问题第二节统计指数的编制原理第三节总产出和GDP指数的编制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国民经济统计学National Accounts Statistics
二、课程编码:
三、学时与学分:40/3
四、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统计学原理
五、课程教学目标
1、国民经济统计学是统计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课程是对国民经济数量现象方面进行方法论研究的一门课程。
2、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旨在引导统计学和宏观经济方向专业的学生加深经济统计专业知识的掌握。
该门课程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主要内容包容:存量统计、经济总量统计、经济过程统计、经济动态统计、经济结构统计、经济预测与预警系统、国民经济核算。
3、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为统计学专业及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六、适用学科专业:统计学专业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Ch1 总论(4)
§1.1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2 国民经济统计学科性质和地位
§1.3 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及指标体系
§1.4 国民经济活动分类
§1.5 统计平衡表方法
Ch2 国民经济资源统计(4)
§2.1人力资源统计
§2.2自然资源
§2.3资产负债核算
Ch3 国民经济总量统计(6)
§3.1国民经济统计的一般问题
§3.2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理论
§3.3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
§3.4其他国民经济总量指标
§3.5国内生产总值的扩展
Ch4 国民经济过程统计(6)
§4.1财政与税收统计
§4.2金融与货币统计
§4.3价格统计
§4.4通货膨胀统计
§4.5资金流量分析
Ch5 国民经济动态统计(6)
§5.1经济增长统计
§5.2经济周期统计
§5.3经济动向预测方法
Ch6 国民经济结构统计(6)
§6.1产业结构统计
§6.2市场结构统计
§6.3区域结构统计
§6.4投入产出分析
Ch7国民经济关系统计(6)
§7.1国际贸易统计
§7.2国际投资统计
§7.3外债统计和汇率统计
§7.4国际收支统计
§7.5国际经济比较统计
§7.6国力比较统计
Ch8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6)
§8.1国经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点§8.2国民经济核算史
§8.3国民经济账户
§8.4国民经济矩阵
§8.5社会核算矩阵
§8.6附属核算
八、教材及参考书
《国民经济统计学》,钱伯海,中国统计出版计,2000年6月
《国民经济统计学》,邱东,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九、考核方式
卷面考试+作业
十、说明:
本课程总学时44。
如果按40学时安排,建议只讲不带*的内容:其中32学时用地教学,另外8学时用于课程习题训练。
每讲完一堂课(2学时)应布置若干作业。
每讲完一个单元内容,至少安排一次习题课。
期中安排若干测验,期末安排结业考试(闭卷)。
编制人:唐跃志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