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板胡简介

合集下载

豫剧板胡文档

豫剧板胡文档

豫剧板胡1. 简介豫剧板胡是中国传统戏曲豫剧的一种剧种,也是豫剧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板胡是指一种弓弦乐器,因为在演奏时需要用一块小巧的木板敲击琴弦,故而得名。

2. 演出特点豫剧板胡主要由歌唱和舞蹈构成,演员常常会配以华丽的戏服以及精湛的表演技巧,使得整个演出生动而有趣。

以下是豫剧板胡的几个演出特点:2.1 高亢激昂的音乐表现豫剧板胡的音乐表现极为热烈和激情,演奏者常常用快速、高亢的琴音来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演奏者会通过细腻的琴音演绎角色的欢喜、愤怒、悲伤等情绪,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音乐享受。

2.2 华丽的舞台表演豫剧板胡的表演不仅仅是音乐的表现,舞台表演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演员的身姿优雅,舞步精准,配合音乐的起伏变化,使得整个演出更加生动有力。

演员会通过身体的动作、面部的表情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

2.3 勇气和英雄主义的刻画豫剧板胡的剧情常常在传递勇气和英雄主义的精神。

主要角色通常具有崇高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通过困难和挑战,最终取得胜利。

这种剧情安排旨在激励观众,鼓舞人们勇往直前,不畏困难。

3. 琴曲介绍豫剧板胡的琴曲是该剧种的灵魂和核心部分,琴曲采用七弦板胡进行演奏。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豫剧板胡琴曲:3.1 《青龙出海》《青龙出海》是豫剧板胡中最有名的琴曲之一。

这首曲子描绘了一个勇敢而英勇的青年人在海上与海妖搏斗的故事。

曲子充满了激昂和紧张的气氛,琴声嘹亮且富有张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2 《锁麟囊》《锁麟囊》是豫剧板胡中的经典曲目之一。

这首曲子讲述了一个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如何利用策略和勇气,最终解救了自己的爱人的故事。

乐曲极富有张力,音乐节奏快速且多变,展现了主人公智慧和勇敢的形象。

3.3 《铡美案》《铡美案》是豫剧板胡中的经典之作。

该曲以北宋时期状元耀才铡美案为背景,讲述了一位清正廉明的状元因执法而牺牲的故事。

曲子旋律悲壮、豪放,表达了对正义和良知的追求。

4. 传承与发展豫剧板胡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得到保护和传承。

豫剧板胡的新尝试

豫剧板胡的新尝试
豫剧 板 胡 的新 尝试
轩建新
( 商丘 市豫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团 河南 商丘 4 7 6 0 0 0 )
中国 民族乐器板胡,是浩瀚 的胡琴 家族 中的一种 高音乐器 , 其 音色尖锐、犀利、明亮、高亢 ,与 中国戏 曲中梆子声腔 的特色 极为贴近 。因此,又是梆子系统多数剧种共用 的主要伴奏 乐器 , 在乐队中处于领奏位置 ,故而又称 “ 梆胡 ” 。只是因各 自音乐风 格 的不同,而使板胡的制作、定调、演奏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 多种差异 。 板胡在豫剧中,统一确立为领奏乐器 ( 俗称 “ 主 弦”或 “ 头 把 弦” )的历史 ,远没有剧种本 身那 么悠久 。板胡在豫剧乐队中 的首席地位 ,并非和 豫剧 ( 早年称 “ 河南梆子” )诞生之 日同步 。 据 我所 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以前,在豫剧伴奏 中担任领奏 的乐 器 尚不 统一,也欠规范。用二胡 ( 俗称 “ 嗡子” )做主弦 的有之 , 借京 胡 ( 俗称 “ 二户子” )当做头把弦 的有之 ;更有甚者 ,用 三 弦 ( 桐 木面 板)领 奏者也 有之 ,均以技术高低安排坐次 。 即便 使用板 胡担任领奏 ,其定弦方法也极不统一 :其 内弦定 “ 3 ” 、外 弦定 “ 6 ”( 俗称 “ 翻工 四” )者有之 ,内弦定 “ 2 ” 、外 弦定 “ 6 ” ( 俗称 “ 错把 ” )者有之 ,内弦定 “ 2 ” 、外弦定 “ 5 ”( 俗称 “ 腰 里掏 ” )者也有之 ;可谓五花八 门,乱象纷呈 。直 到二十世 纪五 十年代 ,随着常香玉等豫剧唱片的大量发行和传播 ,经新音 乐工
作者 的一致认 同后 ,才使板 胡在豫剧 伴奏中 的领奏 地位得 以确 立 ,并统一 为内弦定 “ 3 ” 、外弦定 “ 6 ”的纯 四度定弦 。其演奏 方法也在一代宗师王冠军先生 的影响下 , 逐步走 向规范化 。3 6 弦具有音色 明亮 、个性突 出、指法简便、与演 唱调式极 为吻合等

【最新精选】豫剧板胡演奏

【最新精选】豫剧板胡演奏

豫剧板胡演奏一、练琴前的准备音准问题是每一个板胡演奏者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方面应该首先做好以下几点;1.定弦:板胡内外弦是纯四度关系调准确,外弦定“C”音,内弦定“G”音。

2. 正确配戴指帽:左手指必须配戴尼龙指帽或金属指帽。

由于手指的形状并非正圆形,要想使指帽牢固,最好把指帽修理一下以不易脱落。

指帽超出指甲3-5mm为最佳。

二、空弦的练习首先要进行空弦练习。

右手要平稳运弓,既右手大臂带小臂,小臂带手腕,手腕一定要灵活。

弓梢弓根力度要均匀,推弓与拉弓变换运行时不要有太明显的换弓痕迹。

要全弓慢速练习,致使琴不出噪音。

不注意空弦的练习是错误的,它是基础的基础。

右手手腕的灵活,运弓的平稳,力度的均匀,音色的纯净,全在空弦练习中形成。

三、左手触弦的指型左手食指找准触弦【5 1】的正确位置。

左手食指按在准确位置,然后中指、无名指依次分开,并且相互间留有一定距离,也就是说食指定位法。

只有食指位置正确固定下来,其余手指才能以此为依据,依次摆开,一定使琴弦位于指帽中间,成“十”字型,不可顷斜。

板胡的音准问题难掌握,不像有的乐器有键有品,如果练琴就不规范,音准偏差大,听起来有点“顿刀杀人”的痛苦。

正确的“左手指触弦指型”要通过五声音阶【1 2 3 5 6 】练习曲和七声【1 2 3 4 5 6 7 】音型练习曲,反复练习来形成。

所谓五声音阶练习曲,就是只用【1 2 3 5 6】五个主干音(正音)编写的练习曲,不练习【4 7】两个偏音。

因为初学者脑海音准概念比较差,偏音【4 7】在豫剧音乐中很不稳定。

为了养成正确的触弦听音习惯,初学者要练习五声音阶练习曲。

待到左手指触弦有所规范,音准概念有所提高时,在逐步进行七声音型练习曲的练习。

四、板胡几种常用的弓法豫剧板胡是豫剧乐队中的主弦,它有一套独特的弓法运行。

一般是拉弓开始,推弓结束。

曲中强拍或强位置的音都须使用推弓演奏,弱拍或弱位置的音一般都须拉弓演奏。

当然若曲中需要特别强调的重音强音,一定使用拉弓或抖弓。

浅谈河南豫剧板胡

浅谈河南豫剧板胡
二音色音质音域变化由于大马鞍大包托大壳套小壳挡音罩组成的一个有机的共鸣体产生共振和对音的过滤净化作用使板胡的音量增大噪声减小音色统一音质清纯浑厚拉起来尤如一人在唱与唱腔结合二者融为一体时有一种和声的美
文史艺术 2014年 7月 (中 )
浅谈 河南豫剧板 胡
李长江 (河 南豫剧 院二 团,河南 郑州 450000)
河南乃戏剧大省 ,全国闻名 。而豫剧这
一 戏剧百花园中的奇葩现今 已成为 “全 国第 一 ”的地方剧种 。其分布之广 ,院团之多 , 从业人员之众是其它剧种所无法 比拟的。豫 剧的主奏乐器是 “板胡 ”,每个专业 院团都 有数名琴师 ,加上广大的业余板胡爱好 者 , 少说也有数万人之多。但是 ,自豫剧问世 300 多年 ,板胡成 为豫剧 的主弦 .近一个世纪 以 来 ,专著和理论文章却不多见 。难怪现年 96 岁 的常香 玉大师 的终身 琴师 泰斗 级豫剧 板 胡演奏家王冠君先生感慨地说 :……再不写 写板胡我就看不到 了。也听不见了 .年轻人 赶快写呀……。多么语重心长的话语 。被 老 人情至所感 ,决操笨拙之笔 ,来讴 歌这一 豫 剧音乐之 “魂 ”——豫剧板胡 。
F、#F、G、bA、B调 ),同样 四度空弦 ,均 以 3(内弦 )6(外弦 )指法演奏 。由于瞬间 变 调、操作方便 ,受到初学板胡者的青睐 ,
现正逐步推广 。再次是壳和底座 的变化 。大
壳 内套小壳 ,正面安挡音罩 ,底座也 由原来 的小平座换成了大包托大马鞍 (二者合 为一 体 )。四是 ,弓子也 由原来 的硬弓子 (也 叫 死弓子 ,即弓根处马尾 是绑死在 弓杆上 的 ), 变成了软弓子 (也 叫活 弓子 ,即弓根处马尾 由锣丝调控松 紧 ),这个改进最 大的优点是 弓子灵 活,适合快 弓演奏。五是 ,现在多用 尼龙指 帽 (因都使用钢丝弦或钢丝绳 ,即用 七股细钢丝拧在一起成绳 ,弹性更好 ,音质 更美 );也有用外层 为尼龙内套金属 的双层 指 帽;还有用 纯牛皮制作 的软指帽 。六是两 个弦轴 的变化 ,由实打实插入 变为锣 丝轴 。 就 弦杆 的材料而言 ,也大有讲究 ,多为黑檀、 紫檀 、红木 (老红木 )、小叶檀 、黄花梨等。

豫剧板胡及演奏浅析

豫剧板胡及演奏浅析

44艺术论丛豫剧板胡及演奏浅析侯文中安阳市崔派艺术研究院提起豫剧板胡,行业内俗称“瓢”,就会想到它是河南梆子戏文场里的“当家弦子”,也叫“头把弦”。

而豫剧板胡作为舞台演出乐队伴奏的主要领衔乐器,其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乐器也不可替代。

豫剧板胡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改良,现在已经被戏剧界认可,无论是它的构造,或者是它所展示的演奏功能与解放前可以说是不言而喻,作为新一代豫剧板胡演奏者,在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演奏艺术生涯中真切体会到了乐器本身的音乐魅力。

下面我想着重从几个方面说说自己对豫剧板胡及演奏方面的一些认知。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板胡演奏者,首先要懂得豫剧板胡演奏的姿势,一般称之有两种,即平腿式和叠腿式,平腿式就是左腿向前方,右腿后收,然后垂直落地两个腿尖稍偏向外,左右脚尖保持一定距离。

而叠腿式就是右腿伸向正前方,小腿后收,垂直落地,使脚尖、膝盖、头型成三点一线。

然后左腿很自然地又叠置在右大腿上,左脚悬空,令身心的重心集中在臀部和右脚跟上。

有了演奏姿势,还要有持弓的方法和技能。

怎么样做得更好更完美,我的经验是右手在马尾和鱼符的绑结处持弓,手腕自然端平,拇指在上,食指在下,卡位弓杆,中指放在弓杆与马尾之间,无名指和小指自然贴切在中指以下,运弓是由右胸、肩、上臂、肘、小臂、指等各部位协同配合,肩带动上臂,上臂带动肘,小臂、腕部的动作是靠小臂和上臂的支持带动起来,运弓必须做到前后稳,平而直,要流畅贯通,尤其是长弓、运弓通畅能使音质坚实饱满,明亮优美,弓法的技巧很重要,就如同演员演唱时的吸气、换气、偷气,音量的强弱、音色的刚柔,音速的快慢全靠弓法来表现。

在做好豫剧板胡的演奏姿势和持弓方法及技能后,接下来要做的是掌握好板胡演奏的指法,即滑音、揉音、打音、泛音等,这些功课做完才算是一名合格的板胡演奏员。

就我个人而言,通过多年的豫剧板胡演奏也积累了很多的“艺招”,悟出了要想成为优秀的板胡演奏者,还应该在演奏中加以情感体验,人物认同感,比如崔派名剧《陈三两爬堂》,该剧是一出以唱功为主的戏,从开场到结束一小时四十分的时间里,唱腔占了一大部分,无论是陈三两,或者是李凤鸣,还是陈奎、魏朋,作为一名板胡演奏员,你必须得理解人物内心情感,特别是一号角色陈三两,你的每个音符恐怕都要赋予它人物表现情绪。

板胡在豫剧音乐演奏中的作用

板胡在豫剧音乐演奏中的作用

板胡在豫剧音乐演奏中的作用方金良【期刊名称】《剧影月报》【年(卷),期】2022()1【摘要】作为胡琴类板面弓弦乐器,板胡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乐器,长期流行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各个地区。

自古以来,板胡在戏曲伴奏中就一直处于突出位置,如河北梆子、晋剧、豫剧、秦腔、蒲剧、眉户剧等地方戏曲都是以板胡作为主要乐器。

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豫剧板胡目前已进入比较成熟的时期。

早期的豫剧板胡只是几个部件的简单拼装组合,在音乐表现力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豫剧板胡在形制、音色、音域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变化和显著提高,可谓日新月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将原有的平头改为“如意头”“龙头”,新世纪以来又推出“提琴头”“大弯头”“祥云头”“大象头”等等。

其次是“千金”的变化。

由原来捆绑在琴秆上的“死千金”变成了带有轨道的“活千金”,用来调整把位高低,后来又改为“变调”千金,即多个千金的联合体,分可变5个调、7个调两种。

由于其能够瞬间变调,操作方便,受到板胡初学者的青睐,现已得到逐步推广。

第三是壳和底座的变化。

现在的壳是大壳内套小壳,正面安扩音罩,底座由原来的小平座换成了大包托。

【总页数】1页(P59-59)【作者】方金良【作者单位】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82【相关文献】1.浅谈豫剧板胡在红旗渠唱腔中的运用2.豫剧板胡与音乐板胡演奏方法及技巧区别3.探究板胡在豫剧中的主导作用4.浅谈板胡在豫剧伴奏中的重要性5.探析板胡演奏中对戏曲板胡演奏技巧的借鉴——以河北梆子、豫剧、秦腔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巧豫剧板胡演奏教程

李巧豫剧板胡演奏教程

李巧豫剧板胡演奏教程
李巧豫剧板胡演奏教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了解板胡:板胡是一种传统的民族乐器,常用于演奏豫剧音乐。

它由筒身、弦轴、琴颈、顶手和弦轴螺丝等部分组成。

了解板胡
的结构对于学习演奏非常重要。

2. 板胡的正确持拨:使用拨片拨动弦轴,产生音乐声音。

正确
的持拨方式是将板胡放在膝盖上,左手放在琴颈上方,右手握拨片,
指尖接触琴弦。

3. 弦的调音:通过轻轻转动弦轴螺丝,调整琴弦的音高。

板胡
通常采用C、D、E、G、A五根琴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音。

4. 基本演奏技巧:板胡的演奏技巧包括乌脚弹、顶线弹、抹弦
和滑音等。

乌脚弹是指用食指捏住琴弦,在指尖位置迅速放开。

顶线
弹是指用右手中指敲击琴弦的顶部。

抹弦是指用右手拇指扫过琴弦,
制造连续音效果。

滑音则是指用指尖滑动琴弦,产生连续变调的音效。

5. 学习曲目:选择适合初学者的曲目进行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
简单的板胡曲谱,慢慢熟悉音符和各种演奏技巧。

随着技术的提升,
可以逐渐尝试更复杂的曲目。

6. 反复练习:学习演奏板胡需要反复练习。

每天保持一定的练
习时间,坚持不懈才能逐渐提高演奏水平。

这就是关于李巧豫剧板胡演奏教程的一些基本步骤。

通过对这些
步骤的学习和练习,相信能够掌握板胡的演奏技巧,享受演奏美妙音
乐的乐趣。

板胡演奏指法技巧与表现力解析

板胡演奏指法技巧与表现力解析

板胡演奏指法技巧与表现力解析作者:孙于贝妮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11期【摘要】板胡是在戏曲当中会使用到的一种乐器,文章围绕豫剧板胡演奏指法技巧和表现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板胡演奏;指法技巧;表现力中图分类号:J63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51-01一、关于豫剧板胡的背景分析“瓢”是板胡在豫剧中的俗称,其在豫剧整个的表演过程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过去的“头把弦、当家弦子”的旧称到现如今的“主弦”的新称。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板胡来撑起整个豫剧的伴奏环节,保调、拖腔都是其主要任务,同时承担着部分音响效果。

豫剧板胡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明朗、高亢、清脆、强烈是其音色的特点,适应于慷慨、粗犷和豪迈的豫剧风格。

在豫剧乐队中板胡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板胡演奏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正常豫剧表现水平的高低。

二、关于练习和运用指法技巧相比于其他的演奏乐器,板胡所使用的指法技巧并不多,但是相关的规范要求却非常严格,每一步的演奏都必须做到精准规范。

通常,“切弦、回滑、打弦、上滑、揉弦、下滑”等都是常见的板胡指法技巧。

我们在评价一场豫剧表演所使用到的板胡演奏时,重点关注的就是看其对技巧指法的应用。

观察其运用的地方和技巧的发挥是否到位,是否使豫剧整个的表现水平贴切生动。

根据板胡元素创作的传统,指法符号是不会在演奏板胡时被标注出来的,这需要演奏者根据自身基础和经验,进行自我理解,无论是对乐曲的体会还是对板胡演奏的理解等,都需要在演奏的过程中体现出独有的特色来,并与豫剧表演相符合。

三、关于独奏和伴奏通常为传统戏剧伴奏的部分就可以称之为伴奏的规律或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戏剧乐队中人数较多,分工都非常细致,而过去大多是小型乐队,人数较少,较为常见的便是单编民间乐队,越小的地方乐队成员构成越少。

正因为如此,板胡所担任的统帅职能就必须要做到面面俱到,无论是在戏剧中的唱腔,还是在逗乐曲牌环节就必须做好,以保证演奏效果的取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豫剧板胡简介
豫剧板胡俗称“瓢”,它是豫剧“文场”(管弦乐)之首,过去叫它“当家弦子”、“头把弦”,现在也称“主奏乐器”
或“主弦”。

在解放前后很长一个时期
中,豫剧伴奏都没有定腔定谱,整个文
场音乐的起伏,都全靠板胡来带领。


腔、保调的重任也靠它来完成,甚至一
些效果音响也由板胡承担。

在业余的豫
剧演唱活动中,往往一把瓢就代表文场
的全部乐器了(至今也还是如此)。

随着
豫剧音乐的发展,乐器逐渐增多了,但
板胡仍然是主弦。

豫剧板胡的音色高亢、强烈、明朗、清脆,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它与豫剧粗犷、豪迈、激昂、慷慨的音乐风格是相适应的。

因此,在豫剧的音乐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它的主导作用。

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