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胡演奏指法技巧与表现力解析
板胡指法口诀

板胡指法口诀板胡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乐器,使用指法是掌握板胡技巧的关键。
在学习板胡的过程中,熟悉板胡指法口诀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板胡指法口诀,并探讨这些指法的实际应用。
第一种常用的指法是“削儿变”。
这个指法是指用弓轮在弦上来回划动,产生连续的音符。
可以通过调整弓轮的压弦力度和速度来控制音符的音量和连续性。
这种指法常用于演奏快速的音乐,如板胡的技巧曲目。
通过反复练习,演奏者可以使削儿变的音符连贯、流畅,展现出板胡的独特韵味。
第二种常用的指法是“抹油变”。
这个指法是指用弓轮沿着弦的轨迹快速滑动,产生连续的滑音效果。
这种指法常用于演奏柔和、悠扬的板胡曲目。
通过调整弓轮和弦之间的接触角度和压力,演奏者可以控制滑音的速度和音质。
抹油变的技巧对演奏者的手部协调性和指力要求较高,需要持续的练习和调整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三种常用的指法是“虚构变”。
这个指法是指通过调整手指在按弦过程中的位置,来模拟弦乐器的柔和效果。
在虚构变的技巧中,演奏者需要准确地定位手指在弦上的位置,并控制手指的力度来产生不同音高的音符。
这种指法常用于演奏板胡的旋律进行和音符跳跃较大的曲目。
通过细致的指法控制,演奏者可以在板胡上演奏出精妙的旋律和丰富的音乐表情。
第四种常用的指法是“击弦变”。
这个指法是指用手指快速击打弦的方式来产生清脆的音符。
演奏者需要掌握击打的力度和速度,以及移动手指的准确位置来产生不同音高的音符。
击弦变的技巧常用于演奏板胡的节奏感强烈的曲目,如民间舞曲等。
通过反复练习和熟悉音乐节奏,演奏者可以在板胡上演奏出独特的鼓点和节奏效果。
这些常用的板胡指法口诀是演奏板胡的基础技巧,但在实际演奏中,演奏者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曲目和音乐风格进行灵活的运用。
更高级的指法和技巧不断推陈出新,需要演奏者不断学习和探索。
同时,练习板胡指法还需要注意保护手部的健康,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伤害。
总之,板胡指法口诀是掌握板胡技巧的基础,对于学习和演奏板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民族乐器之板胡篇

民族器乐之板胡篇板胡概述板胡是我国弓弦乐器-胡琴家族的一员,它是伴随着地方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其琴筒上的面板由桐木板制成,故名“板胡”,又称秦胡,大弦和瓢等。
板胡在中国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品种繁多,音色明亮,高亢。
是我国多种梆子腔戏曲,北方戏曲和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
20世纪50年代后,又用于独奏,器乐合奏。
深受广大人民喜爱,流行于西北、华北、东北、东北各省区,尤以陕西、甘肃、山西等省最为盛行。
最初,板胡主要流行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当地的许多地方戏曲和曲艺,比如像河北梆子,评剧、豫剧、秦腔等都是用板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
由于板胡和中国的戏曲、曲艺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因此它在演奏戏曲、曲艺音乐时最能发挥自身的特长,在地方戏曲和曲艺伴奏中,各地区的板胡善于表现各自不同的风格,富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板胡特点板胡和中国其它的胡琴类乐器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音量大,音色清脆嘹亮,尤其擅长表现高亢,激昂、热烈和火爆的情绪,同时也具备优美和细腻的特点。
板胡形制大部分与二胡相同,主要区别在琴筒和千斤。
琴筒又叫瓢,圆筒形,用椰子壳制作,也有用木质、铜质或竹筒的。
琴筒前口蒙桐木板是板胡发音的关键。
板胡的音色特别清澈响亮,富有乡土气息,在乐队中它常是各种伴奏乐器的领弦,在弦乐中担任高音声部。
弓杆比二胡弓子长而粗,弓毛多而坚硬。
千斤又称腰马,用牛角或红木制作,与二胡千斤所用材料不同。
琴弦为丝弦或钢丝弦。
板胡有多个品种。
除用于独奏、合奏的板胡外,还有高音板胡(又称河北梆子板胡或评剧板胡)、中音板胡(又称河南梆子板胡)、秦腔板胡(又称胡呼)、山西板胡(又称晋中板胡)。
它们在琴筒大小、琴杆粗细、弦轴长短、琴弦的使用及音色等方面,各有差异。
另外还有用于绍兴高调中的板胡和用于广东音乐、戏曲、曲艺中的椰胡。
板胡定弦法板胡传统的定弦法,有五度和四度两种。
定弦高度多依据伴奏的戏曲和演唱者的嗓音而定。
在民族乐队中定弦为d2、a2,音域d2~g4。
【最新精选】豫剧板胡演奏

豫剧板胡演奏一、练琴前的准备音准问题是每一个板胡演奏者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方面应该首先做好以下几点;1.定弦:板胡内外弦是纯四度关系调准确,外弦定“C”音,内弦定“G”音。
2. 正确配戴指帽:左手指必须配戴尼龙指帽或金属指帽。
由于手指的形状并非正圆形,要想使指帽牢固,最好把指帽修理一下以不易脱落。
指帽超出指甲3-5mm为最佳。
二、空弦的练习首先要进行空弦练习。
右手要平稳运弓,既右手大臂带小臂,小臂带手腕,手腕一定要灵活。
弓梢弓根力度要均匀,推弓与拉弓变换运行时不要有太明显的换弓痕迹。
要全弓慢速练习,致使琴不出噪音。
不注意空弦的练习是错误的,它是基础的基础。
右手手腕的灵活,运弓的平稳,力度的均匀,音色的纯净,全在空弦练习中形成。
三、左手触弦的指型左手食指找准触弦【5 1】的正确位置。
左手食指按在准确位置,然后中指、无名指依次分开,并且相互间留有一定距离,也就是说食指定位法。
只有食指位置正确固定下来,其余手指才能以此为依据,依次摆开,一定使琴弦位于指帽中间,成“十”字型,不可顷斜。
板胡的音准问题难掌握,不像有的乐器有键有品,如果练琴就不规范,音准偏差大,听起来有点“顿刀杀人”的痛苦。
正确的“左手指触弦指型”要通过五声音阶【1 2 3 5 6 】练习曲和七声【1 2 3 4 5 6 7 】音型练习曲,反复练习来形成。
所谓五声音阶练习曲,就是只用【1 2 3 5 6】五个主干音(正音)编写的练习曲,不练习【4 7】两个偏音。
因为初学者脑海音准概念比较差,偏音【4 7】在豫剧音乐中很不稳定。
为了养成正确的触弦听音习惯,初学者要练习五声音阶练习曲。
待到左手指触弦有所规范,音准概念有所提高时,在逐步进行七声音型练习曲的练习。
四、板胡几种常用的弓法豫剧板胡是豫剧乐队中的主弦,它有一套独特的弓法运行。
一般是拉弓开始,推弓结束。
曲中强拍或强位置的音都须使用推弓演奏,弱拍或弱位置的音一般都须拉弓演奏。
当然若曲中需要特别强调的重音强音,一定使用拉弓或抖弓。
豫剧板胡及演奏浅析

44艺术论丛豫剧板胡及演奏浅析侯文中安阳市崔派艺术研究院提起豫剧板胡,行业内俗称“瓢”,就会想到它是河南梆子戏文场里的“当家弦子”,也叫“头把弦”。
而豫剧板胡作为舞台演出乐队伴奏的主要领衔乐器,其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乐器也不可替代。
豫剧板胡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改良,现在已经被戏剧界认可,无论是它的构造,或者是它所展示的演奏功能与解放前可以说是不言而喻,作为新一代豫剧板胡演奏者,在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演奏艺术生涯中真切体会到了乐器本身的音乐魅力。
下面我想着重从几个方面说说自己对豫剧板胡及演奏方面的一些认知。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板胡演奏者,首先要懂得豫剧板胡演奏的姿势,一般称之有两种,即平腿式和叠腿式,平腿式就是左腿向前方,右腿后收,然后垂直落地两个腿尖稍偏向外,左右脚尖保持一定距离。
而叠腿式就是右腿伸向正前方,小腿后收,垂直落地,使脚尖、膝盖、头型成三点一线。
然后左腿很自然地又叠置在右大腿上,左脚悬空,令身心的重心集中在臀部和右脚跟上。
有了演奏姿势,还要有持弓的方法和技能。
怎么样做得更好更完美,我的经验是右手在马尾和鱼符的绑结处持弓,手腕自然端平,拇指在上,食指在下,卡位弓杆,中指放在弓杆与马尾之间,无名指和小指自然贴切在中指以下,运弓是由右胸、肩、上臂、肘、小臂、指等各部位协同配合,肩带动上臂,上臂带动肘,小臂、腕部的动作是靠小臂和上臂的支持带动起来,运弓必须做到前后稳,平而直,要流畅贯通,尤其是长弓、运弓通畅能使音质坚实饱满,明亮优美,弓法的技巧很重要,就如同演员演唱时的吸气、换气、偷气,音量的强弱、音色的刚柔,音速的快慢全靠弓法来表现。
在做好豫剧板胡的演奏姿势和持弓方法及技能后,接下来要做的是掌握好板胡演奏的指法,即滑音、揉音、打音、泛音等,这些功课做完才算是一名合格的板胡演奏员。
就我个人而言,通过多年的豫剧板胡演奏也积累了很多的“艺招”,悟出了要想成为优秀的板胡演奏者,还应该在演奏中加以情感体验,人物认同感,比如崔派名剧《陈三两爬堂》,该剧是一出以唱功为主的戏,从开场到结束一小时四十分的时间里,唱腔占了一大部分,无论是陈三两,或者是李凤鸣,还是陈奎、魏朋,作为一名板胡演奏员,你必须得理解人物内心情感,特别是一号角色陈三两,你的每个音符恐怕都要赋予它人物表现情绪。
豫剧板胡的演奏技巧方法步骤

豫剧板胡的演奏技巧方法步骤
1. 哎呀呀,想要拉好豫剧板胡,那持琴姿势可得讲究了!就像战士拿枪一样,姿势不对怎么能打准呢?你看,要把琴筒放在左腿根部靠紧,琴杆要稍微前倾。
比如说拉《朝阳沟》的时候,姿势稳了才能拉出那经典的调调呀!
2. 指法也超级重要啊朋友们!这就好像走路,得一步一步走稳。
比如在按弦的时候,手指可要立起来用力,不能软绵绵的。
就像在《穆桂英挂帅》里那些激昂的段落,指法精准才能弹出那个气势!
3. 弓法那可是关键中的关键呀!你想想,这就好比划船的桨,没有好的划桨技术怎么能前进呢?拉弓推弓得有力度的变化,强弱要分明。
像《花木兰》那种武戏,弓法厉害才能拉出那种豪迈感,对吧?
4. 定弦也不能马虎呢!这就如同给琴调准了音,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呀。
高音和低音的配合要恰到好处,不然乱了可不行。
好比唱《拷红》,定弦准了才能唱出那韵味儿呀!
5. 换把也得熟练掌握哦!不熟练怎么能在不同的音域自由切换呢。
就像猴子在树林里灵活穿梭,得快、准、稳。
比如演奏《秦雪梅》的时候,换把熟练才能表现出那种细腻的情感呢!
6. 揉弦可太能增添情感啦!就好像给曲子加上了灵魂一样。
力度和频率都要把握好,不能胡来。
像《大祭桩》里,揉弦用好了才能让人感同身受哇!
总之,要想把豫剧板胡演奏好,这些技巧方法步骤一个都不能少,都得用心去琢磨练习呀!。
板胡音乐演奏技巧与风格探析

板胡音乐演奏技巧与风格探析板胡是中国传统的弓弦乐器之一,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涵盖了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
板胡演奏技巧和风格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左手技巧左手技巧是板胡演奏音乐的基础,准确的弦位刻画和手指的协调是对音乐非常重要的。
板胡弓下弦音高高于琴弦,因此左手需要用曲指、中指、无名指分别顶住弦,在弹奏过程中要保证每个指尖都有一个均匀的力量,以达到正确和谐的音质效果。
另外,左手还要掌握滑音、颤音、连奏等技巧,通过这些技巧的运用,能够增强音乐表现力,丰富音乐节奏和层次。
二、右手技巧板胡右手技巧对音乐的表现也有重要的作用,右手用弓拉动琴弦发出音乐声音。
弓法技巧包括整弓、分弓、抖弓、连弓等多种方式,通过这些方式能够表现不同的音乐效果和情感。
右手还可用拇指或其他指法弹奏半音或全音连音奏法,用以增强音乐效果的情感张力或刻画节奏。
此外,右手还要注意弓力控制,以保证音量、音质的均衡和稳定。
三、板胡音乐的基本风格板胡音乐独具特色,分为了南、北两个流派不同的演奏风格。
南派板胡以其柔和、清脆、婉转的特点为主,演奏时强调音色美感;北派以其激昂、豪迈、雄浑的特点为主,节奏感极强,在演奏时强调节奏力量和情感表达。
另外,板胡也广泛融合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的音乐元素,如以西北音乐为主的华北板胡,以傣族音乐为主的云南板胡等等。
这些音乐风格和元素的融合、整合,丰富了板胡音乐的表现力和内涵。
四、板胡音乐作品的演奏技巧和特点1.《阳明山》《阳明山》是南派板胡著名的曲目之一,演奏风格清脆、优美、悠扬。
演奏技巧主要体现在左手的必须紧抓弦、下手足力与指力协调控制以及右手拉琴弦花样相对新颖。
2.《渔舟唱晚》《渔舟唱晚》是北派板胡著名曲目之一,演奏风格雄浑、豪迈、坚定。
演奏技巧要求右手抖弓技艺娴熟,左手还要涂加弦距拔奏,表现出弦乐多样化的音效。
3.《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华北地区著名板胡曲目之一,融合了北派板胡的激情和华北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在演奏中,重点体现在打弦技巧以及左手的转音技巧和滑音。
板胡音乐演奏技巧与风格探析

板胡音乐演奏技巧与风格探析板胡是中国民族乐器之一,因其外形像胡琴而得名,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在民族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板胡具有独特的演奏方式和风格特点,本文就板胡的演奏技巧和风格进行探析。
一、演奏技巧1、左手技巧。
左手是板胡演奏的核心部分。
通过左手的滑移、变化和把握弦上不同的音位,发出独特的音阶,也是乐曲表现力的主要依靠。
左手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1)礼节:指按多个音符,用拇指将后面的音符顺延一下,使弦胡能够把连贯的音符演奏出来。
(2)滑音:是指从一个音符滑向另外一个音符,使音符之间的相互转化更加流畅。
(3)颤音:是指按住某个音符,然后发出一个震音,使乐曲更加出彩。
(4)弹奏技巧:板胡左手的弹奏技巧非常丰富,包括韵律运用、织锅技法、异调和弓弦等技巧。
2、右手技巧。
右手在板胡演奏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板胡的演奏主要靠右手轮珂弓弦的发音。
通常采用九十度方向下拉,而不是水平的右手拉,右手的拉完全取决于乐曲的风格。
3、音调掌握。
音调掌握是一名出色的板胡演奏者必须掌握的技能。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尤其要注意音调的把握,以及如何表现旋律的感觉。
二、风格探析1、琵琶和板胡的比较。
琵琶和板胡虽然都是中国民族乐器,但各自的演奏风格大不相同。
琵琶的演奏风格温柔、婉转,音色刚柔并济,讲究清新、柔美和缠绵的慢板。
而板胡的演奏风格刚劲、豪放,强调节奏和音阶。
2、板胡的演奏特点。
板胡的演奏特点在于:(1)音域广泛板胡音域宽广,从低中音到高音都十分清晰地表现出来。
(2)音色浑厚而富有韵味板胡的音色比较浑厚、富有质感,能够表现更多的情感。
(3)节奏感强板胡演奏风格以快板为主,注重节奏和节拍,着重突出旋律的律动性和音乐感染力。
(4)多样化的音乐类型板胡音乐类型丰富多彩,包括快板、慢板、变调、转换、独奏、伴奏等类型,每种类型都能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风格。
总之,板胡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民族乐器,演奏技巧非常复杂精湛,演奏风格豪放而富有情感表现力。
浅谈豫剧板胡及其演奏技巧

浅谈豫剧板胡及其演奏技巧作者:崔院成来源:《牡丹》2018年第32期豫剧板胡俗称“瓢”,它是豫剧“文场”的“当家弦子”“头把弦”,现在都称它为“主要乐器”或“主弦”。
20世纪50年代初,板胡正式成为豫剧伴奏中的主奏乐器。
1954年全国戏曲调演在北京举行汇演时,豫剧板胡也迎来了第二次改良。
老一辈的艺术家姜宏轩将板胡定弦定为四度,将皮弦改18号钢丝,后来又试用琵琶的三、四弦,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叶,河南省戏曲学校板胡老师张一千和左清义将其定为合金缠丝多股钢丝弦,并固定下来。
一、豫剧板胡的构造豫剧板胡的琴杆一般都用檀木制成,长约76厘米,上方是方柱形,越往下越细(上斜,顶端的下边刻有一上一下两个弦库),用来安装琴轴,弦库的下面是圆柱形,越往下细(上边约有3.5厘米,下边约有2厘米),穿过瓢壳和琴托。
琴轴有木质弦轴和金属螺旋体弦轴两种,分上下两个,上面的叫内弦轴,下面的叫外弦轴。
金属螺旋体弦轴又称机械轴,而机械轴定弦准确,不费劲,又不易跑弦,所以现在都用机械轴。
千金(也称腰码)有木质、牛角两种,多用于固定,位置在外弦轴与码子之间的上方三分之一处,也有上下流动的千金,便于变调。
琴筒用槟榔壳(椰子壳)切去两端,前口大,直径约为11厘米,后口小,直径约为9.5厘米。
前口粘上面板,面板与前口面积一样大小,用泡桐板、面板的厚度约为0.3厘米,琴码有木制、竹制、骨制等,雕成桥形,位置在面板的上下直径的上端约四分之一处。
琴码与音色好坏、音量大小有很大关系。
琴托(也叫琴座)木制,下面是平的,上面与瓢壳相适应,外弦是老弦,现在为特制的豫剧板胡。
二、豫剧板胡的演奏姿势和定弦(一)演奏姿势豫剧板胡的演奏姿势分为平腿式与叠腿式两种。
叠腿式就是右腿伸向正前方、小腿后收,垂直落地,使脚尖、膝盖、头形成三点一线,然后左腿很自然地叠置在右大腿上,左脚悬空,全身的重心集中在臀部和右脚跟上。
平腿式就是左腿伸向前,右腿后收,垂直落地,两脚尖微偏向外,左右脚尖保持35~40厘米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胡演奏指法技巧与表现力解析
作者:孙于贝妮
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11期
【摘要】板胡是在戏曲当中会使用到的一种乐器,文章围绕豫剧板胡演奏指法技巧和表现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板胡演奏;指法技巧;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63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51-01
一、关于豫剧板胡的背景分析
“瓢”是板胡在豫剧中的俗称,其在豫剧整个的表演过程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过去的“头把弦、当家弦子”的旧称到现如今的“主弦”的新称。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板胡来撑起整个豫剧的伴奏环节,保调、拖腔都是其主要任务,同时承担着部分音响效果。
豫剧板胡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明朗、高亢、清脆、强烈是其音色的特点,适应于慷慨、粗犷和豪迈的豫剧风格。
在豫剧乐队中板胡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板胡演奏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正常豫剧表现水平的高低。
二、关于练习和运用指法技巧
相比于其他的演奏乐器,板胡所使用的指法技巧并不多,但是相关的规范要求却非常严格,每一步的演奏都必须做到精准规范。
通常,“切弦、回滑、打弦、上滑、揉弦、下滑”等都是常见的板胡指法技巧。
我们在评价一场豫剧表演所使用到的板胡演奏时,重点关注的就是看其对技巧指法的应用。
观察其运用的地方和技巧的发挥是否到位,是否使豫剧整个的表现水平贴切生动。
根据板胡元素创作的传统,指法符号是不会在演奏板胡时被标注出来的,这需要演奏者根据自身基础和经验,进行自我理解,无论是对乐曲的体会还是对板胡演奏的理解等,都需要在演奏的过程中体现出独有的特色来,并与豫剧表演相符合。
三、关于独奏和伴奏
通常为传统戏剧伴奏的部分就可以称之为伴奏的规律或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戏剧乐队中人数较多,分工都非常细致,而过去大多是小型乐队,人数较少,较为常见的便是单编民间乐队,越小的地方乐队成员构成越少。
正因为如此,板胡所担任的统帅职能就必须要做
到面面俱到,无论是在戏剧中的唱腔,还是在逗乐曲牌环节就必须做好,以保证演奏效果的取得。
在豫剧板胡的演奏中,大都数情况下都是大齐奏的表现方式,弹拨乐器只会在个别的间缝中出现。
司鼓指挥着板胡,板胡又带领着乐队,在完美配合的情况下演奏出了环绕豫剧的音乐唱腔。
一场恢弘大气的豫剧板胡演奏,需要将作曲家的配器手法表现出来,观众能够从中感受到高超的技术水平以及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指法技巧应当与整个表演紧密联系,人物角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剧情的发展等都应当通过一个回滑或一个打弦凸显出来。
总的说来,伴奏和独奏的区别是非常大的。
伴奏在幕后,在演奏的过程中要将音乐情绪发挥得淋漓尽致,强调面部感情或肢体语言的体现。
在一场表演中,音乐演奏没有掺杂肢体语言就难以称其为音乐,音乐意境的营造需要借助于肢体语言。
对于戏曲音乐的工作者和爱好者而言,音乐在戏曲中的发展是千变万化的,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来进行戏曲音乐的改革或改进。
从过去到现在,“独奏”已经代替了“伴奏”并成功的从幕后来到了台前,不但位置发生了变动,身份也发生了改变,观众对其的要求自然也会变化。
无论是一场怎样的表演,都必须做到聚精会神、一丝不苟,这就要求演奏者之间配合默契,协调统一的将乐曲演奏出来。
四、关于常见的板胡弓法
弓法的运用在豫剧板胡中是独特的,拉弓是开始,推弓即是结束。
顿弓、分弓、断弓、连弓以及颤弓等都是常见的几种弓法技巧。
推弓演奏会在强位置或曲中强拍的音中出现,拉弓演奏是在弱位置或弱拍的音中出现。
同时,抖弓或拉弓必须使用在重音强音中。
简单的从弓法上分析,大多数使用的方式是两字一弓和一字一弓相交替的方法,较为少见的是三四字一弓的方法。
断弓是用于轻巧跳跃的音,顿弓是用于短而促的重音,颤弓是用在时长强音中。
五、总结
从过去到现在,豫剧板胡的指法技巧不断得到了完善,表现形式也从幕后来到了前台,前辈们一代一代总结出经验,将其完美统一的结合在一起为后人的学习提供借鉴,这样科学的学习体系,为初学者指点迷津。
作为现代板胡的传承者,在传统文化逐渐受到忽视和没落的时候,我们应当传承和发扬这门技艺,不仅是为了让观众感受到最原始、最传统的音乐盛宴,还是一种文化的继承。
参考文献:
[1]单丹峰.论板胡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D].中央音乐学院,2014.
[2]马末.新中国不同时期板胡艺术的特点分析[D].中国音乐学院,2012.
[3]曹映雪.探究板胡演奏肢体动作与演奏技术的融会贯通[D].吉林大学,2013.
[4]聂钦宇.板胡演奏与教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3.
[5]张园园.板胡演奏的艺术内涵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7):60-62.
作者简介:
孙于贝妮(1995-),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民族器乐板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