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标仪应用总结1-吸收光检测汇总.
酶标仪的应用原理及操作

酶标仪的应用原理及操作1. 引言酶标仪(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农学等领域。
它通过检测酶与抗原或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测定样品中的物质含量。
2. 原理酶标仪的应用原理基于酶与抗体或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并利用酶的催化作用来进行定量检测。
2.1 抗原抗体反应酶标仪通常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和浓度。
首先,将待测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与特异性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2.2 酶标记为了使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观察和测量,通常需要将酶标记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
常用的酶标记物包括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AP)等。
2.3 底物催化酶标记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后,加入相应的底物进一步进行反应。
底物的选择取决于所使用的酶标记物。
酶通过催化底物的反应,产生可观察的信号,如颜色变化。
3. 操作步骤以下是酶标仪的一般操作步骤,具体步骤可能因不同设备而有所差异。
3.1 样品制备•收集样品,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处理,如稀释、预处理等。
3.2 板面涂布•将特异性抗体或抗原溶液均匀涂布在试验板上,然后将其孵育一段时间,使其与孔中的抗原或抗体结合。
3.3 样品加入•加入待测样品到试验板的相应孔中,并进行充分的混合。
3.4 孵育•将试验板放置于恒温箱或酶标仪内进行孵育,使样品中的抗原与抗体结合。
3.5 洗涤•倾倒试验板中的液体,然后用洗涤缓冲液或PBS洗涤试验板,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3.6 酶标记物加入•加入含有酶标记物的溶液到试验板的相应孔中,并进行充分的混合。
3.7 孵育•将试验板再次孵育,使酶标记物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
3.8 洗涤•重复步骤3.5,去除未结合的酶标记物。
3.9 底物加入•加入含有底物的溶液到试验板的相应孔中,并进行充分的混合。
3.10 信号测定•使用酶标仪测量反应后的信号,如光密度、发光强度等。
酶标仪常见技术和应用

细胞活力检测
细胞活性检测 – MTT、XTT法
• MTT-黄色染料 ↓被活体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还原 • 形成蓝紫色结晶-甲瓒 ↓DMSO溶解 检测OD570(OD630作为背景参照) 细胞质 线粒体 细胞核 cell
©2012 For research use only. Not for use in diagnostic procedures. Trademarks mentioned herein are property of Molecular Devices, LLC or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光吸收的基本检测类型
• 特定波长检测: DNA、RNA及蛋白质浓度
• 比色测定: 检测反应的产物产生的颜色变化(450nm)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浊度检测: 检测样品中微颗粒产生的光的散射 细菌的生长(600nm)
©2012 For research use only. Not for use in diagnostic procedures. Trademarks mentioned herein are property of Molecular Devices, LLC or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21/02/2014
C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parison of Microplate Readers with Absorbance Detection
©2012 For research use only. Not for use in diagnostic procedures. Trademarks mentioned herein are property of Molecular Devices, LLC or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酶标仪工作总结

酶标仪工作总结
酶标仪是一种用于测定酶活性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生物学和医学领域。
它通过测定酶在特定条件下对底物的催化活性来评价酶的活性和浓度。
在实验室工作中,酶标仪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精确、快速、可靠的数据。
首先,酶标仪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底物与酶的反应。
当底物与酶结合时,产生的
产物可以通过特定的检测方法来测定,从而确定酶的活性。
酶标仪可以通过吸光度、荧光度等方法来测定产物的浓度,进而计算出酶的活性和浓度。
其次,酶标仪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样品处理、试剂添加、反应过程、数据采集
和分析等步骤。
在样品处理阶段,需要对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试剂添加阶段,需要按照实验设计的要求向样品中添加特定的试剂,以促进酶与底物的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酶标仪会对样品进行恒温、振荡等处理,以保证反应条件的稳定。
在数据采集和分析阶段,酶标仪会自动记录产物的浓度,并通过内置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最终输出实验结果。
最后,酶标仪的工作总结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酶的活性和浓度,从而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同时,也需要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确定性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和条件提供指导。
总之,酶标仪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仪器,在生物科学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
通过对酶标仪工作原理、流程和实验结果的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为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吸收光酶标仪使用方法

吸收光酶标仪使用方法
吸收光酶标仪,那可是实验室里的一个厉害家伙呀!它就像是一个精准的测量大师,能为我们提供各种重要的数据呢!
那它到底怎么用呢?首先得把酶标仪打开,预热一会儿,让它进入工作状态。
然后把准备好的样本放到酶标板里,注意哦,可别放错了位置。
接着把酶标板放进仪器里,设置好测量的参数,比如波长啥的。
在测量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别碰到仪器啦,不然数据可就不准确咯!测量完成后,就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数据啦。
哎呀,听起来是不是挺简单的呀?但实际操作可得细心再细心呢!
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那是相当重要的呀!这仪器可不能随便乱碰乱搞,得按照规定来操作。
稳定性也得有保障呀,不然一会儿测出来一个样,那可不行!就像我们走路一样,得稳稳当当的,不能东倒西歪的呀。
那它都有啥用呢?应用场景可多啦!比如在医学研究中,可以检测各种生物标志物;在食品检测中,可以检测有害物质的含量。
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呀,测量速度快,结果准确,还能同时测量多个样本呢,多厉害呀!这就好比是一个高效的团队,一下子就能完成好多任务呢。
我就记得有一次在实验室里,我们用吸收光酶标仪来检测一种药物对细胞的作用。
哇塞,那结果出来得又快又准,一下子就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呢!这效果,简直太棒啦!
吸收光酶标仪就是这样一个神奇又好用的仪器呀!它能为我们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强大的支持呢!。
多功能酶标仪

多功能酶标仪设备用途:该酶标仪具有吸光、荧光、发光、时间分辨荧光等检测功能,可进行多时间点检测和动力学研究,用于酶活测定、蛋白互作和活性分子检测等。
一、技术指标(一)吸收光检测参数:*1.光源:高能量氙闪灯2.波长选择:单色器,一次最多可进行6种波长测量3.波长范围:230-999 nm, 1 nm 步进*4.带宽:4nm (230-285nm), 8nm(>285nm)5.测量范围:0-4.0 OD6. OD 准确性:< 1% @ 2.0 OD7. OD 重复性:< 0.5% @ 2.0 OD*8. OD分辨率:0.0001 OD9.散射光:< 0.03% @ 230nm*10.检测模式:终点法,动力学法,波长扫描及孔域扫描,检测速度可调;可实现孔板内的不连续跳跃检测;可实现随时选孔随时检测,便于根据实验结果随时进行检测孔的操作和检测调整;可实现模拟检测,预先进行程序操作的模拟演练,提高检测成功率。
*11.光路径校正:专利光路径长度校正功能,可将微孔板光路径长度转化为标准的1cm光路径长度,校正误差,无须标准曲线即可准确定量12.孔板类型:兼容6、12、24、48、96、384孔标准平底、圆底及V-型底微孔板,并可进行加盖检测。
(二)荧光强度检测参数:*1.光源:高能量氙闪灯(荧光强度检测,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扫描),光源能量可根据样品信号强度进行调整,有低、高两种能量强度可选;能量低检测速度更快,能量高检测更为敏感。
2.波长范围:250-700 nm3.波长选择:单色器,一次最多可进行6种不同波长的检测4.带宽:激发16nm,发射16nm;*5.顶部检测灵敏度:2.5 pM 荧光素( 0.25 fmol/孔384孔板)*6.底部检测灵敏度:4 pM 荧光素( 0.4 fmol/孔384孔板)7.检测器:PMT8.荧光光谱扫描:可进行激发光及发射光扫描,1nm步进,绘制扫描曲线,确定荧光染料光谱特性*9.检测模式:终点法,动力学法,波长扫描及孔域扫描,单孔最多可进行225次检测;检测速度可调。
酶标仪测吸光度标准曲线

酶标仪测吸光度标准曲线一、引言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需要测定溶液中的物质浓度。
其中,酶标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设备,通过测定吸光度来间接测定物质浓度。
在实验过程中,建立吸光度与物质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本文将详细探讨酶标仪测吸光度标准曲线的方法和步骤。
二、建立标准曲线的目的建立标准曲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转化为相应的物质浓度。
通过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绘制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可以利用这条曲线来推断未知样品的浓度。
三、建立标准曲线的步骤3.1 准备标准溶液首先,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浓度应尽量覆盖待测样品的浓度范围。
标准溶液可以通过稀释已知浓度的物质制备,或者使用商业标准品。
确保标准溶液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2 准备工作区域在实验室里选择一个干净的、无尘的、光线充足的工作区域。
将酶标仪放置在水平台上,并连接所需的电源和电缆。
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3 设置仪器参数根据待测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波长和滤光片,并设置酶标仪的参数。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波长为450 nm或490 nm。
3.4 检查光路在开始测量之前,确保酶标仪的光路是正常的。
可以使用空白溶液进行光路校准,确认仪器的零吸光度符合要求。
3.5 测量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使用移液管将每个标准溶液分别移至相应的试管中,并放入酶标仪中进行测量。
确保每个标准溶液都有足够重复次数的测量值。
3.6 计算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将测得的吸光度值与相应的浓度值进行统计和整理。
可以采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标准曲线,也可以手工绘制,并拟合得到一个趋势线。
常用的拟合方法有线性拟合、对数拟合、多项式拟合等。
3.7 验证标准曲线的可靠性使用另外一组新的标准溶液进行测量,并根据已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各样品的浓度。
将计算得到的浓度与实际浓度比较,判断标准曲线的可靠性。
3.8 利用标准曲线测定未知样品的浓度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测量并代入标准曲线,利用曲线的方程计算得到未知样品的浓度。
吸光光度法在体外诊断应用范围中的应用

吸光光度法在体外诊断应用范围中的应用吸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利用溶液中化合物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物质含量。
吸光光度法已广泛应用于体外诊断中,通过检测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蛋白质、药物及各种生物分子的浓度变化,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一、血清生化检测1.肝功能检测:利用吸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酶的活性,评估肝功能。
2.肾功能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肌酐、尿素氮等物质的浓度,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
3.血糖检测:利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用于诊断和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4.血脂检测:通过测定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成分的含量,评估患者的血脂水平,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5.电解质检测:通过吸光光度法测定血液中的钠、钾、氯等电解质元素的含量,判断电解质平衡情况。
二、免疫学检测1.癌症标志物检测:通过测定血清或尿液中特定蛋白质(如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的浓度,辅助癌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2.肝炎病毒检测:利用吸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anti-HBs)等标志物的浓度,评估病毒感染的程度及治疗效果。
3.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磷脂抗体等)的浓度,辅助早期诊断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4.风湿因子检测:通过测定血清中风湿因子的含量,辅助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的诊断。
三、药物监测1.药物浓度监测:通过测定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评估药物的疗效、副作用以及用药情况。
2.毒物检测:通过测定血液中毒物(如重金属、农药等)的浓度,评估中毒程度及指导解毒治疗。
诚然,吸光光度法在体外诊断中有许多优势。
首先,吸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使其成为许多检测项目的首选方法。
其次,吸光光度法对样品的要求相对较低,适用于多种体液(如血液、尿液、体液等)的检测,便于临床的应用。
酶标仪使用详解范文

酶标仪使用详解范文酶标仪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用于检测生物样本中特定分子的浓度。
它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研发和临床诊断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酶标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酶标仪的基本原理酶标仪是通过光学测量来确定样本中特定分子浓度的仪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底物与酶的反应产生的物质颜色变化来测定样品中酶活性或者其中一种特定分子的浓度。
酶标仪通过测量底物产生的吸光度或荧光来确定管内样本中特定分子的浓度。
二、酶标仪的使用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打开酶标仪电源,等待其预热。
然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模式,如吸光度或荧光模式。
2.设定参数:按照实验要求,设定酶标仪的参数,包括波长、时间和增益等,这些参数取决于所使用的底物和样品类型。
通常需要根据实验所需设定不同的参数。
3.校准仪器: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对酶标仪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一般分为零点校准和标准曲线校准两个步骤。
零点校准是将酶标仪的读数归零,标准曲线校准则是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制作标准曲线,以便后续测量时根据标准曲线确定待测样品中的物质浓度。
4.加样测量:用自动吸管器或移液器将样品加入酶标仪中,确保每个孔都有足够的样品进行测量。
加样完成后,将酶标板或孔板插入酶标仪的样品槽内,等待测量结果。
5.数据处理:酶标仪会自动测量各个孔的吸光度或荧光值,并将结果显示在仪器屏幕上。
根据实验要求,将数据导出并进行数据处理,如制作标准曲线、计算浓度等。
三、酶标仪使用注意事项1.酶标仪是一种精密仪器,使用前需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2.操作时要注意保持操作平台的清洁和无尘,避免杂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底物的选取应根据实验目的和样品特性进行选择,不同底物对于不同物质浓度的测定有其特定的敏感性和检测范围。
4.样品的加入量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准确控制,加样时尽量避免泡沫的产生。
5.酶标仪在校准时需要使用标准样品,为确保准确性应使用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制作标准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路径长度校正-无需标准曲线定量核酸
OD=消光系数*样品浓度*光路径
DNA
我们知道,在260nm和1cm光路经下,1 OD 的DNA溶液的浓度是50 µg/ml
微孔板 光路径?DNA浓度?
光路径长度校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纯水在977nm下有一个非常强的吸收峰,在1cm比色皿 中,其在977nm和900nm下的吸光度的差为0.18OD, 而在此波长下其他物质是没有吸收的,因此可以巧妙地 利用纯水的这一特性,来校正不同样品之间的光路径长 度。 核酸样品溶液中肯定含有纯水,先测定微孔板中待测样 品在977nm和900nm下的吸光度的差值ΔOD,然后根 据以下公式计算出光路径长度b:
生物大分子定量
生物大分子定量
Absorbance 260 nm
Absorbance 280 nm
核酸定量(A260)
原理:核酸的嘌呤和嘧啶环含有共轭双键,对260nm左右的紫外 光有较强的吸收;通过测量260nm的吸光值可计算出DNA、 RNA 、寡聚核苷酸的浓度。 检测实验: 260/280 Ratio Test Direct dsDNA Quantitation Direct Oligonucleotide Quantitation Direct RNA Quantification Particulate Test A320 Phenol Test EDTA Inhibition Assay
核酸定量定量(A260)
Particulate Test A320:检查经纯化、离心后仍残留在溶液中的不溶性颗粒, 样本纯净时,扣除本底后的ODA320值应该为零。 Phenol Test:核酸样品的A260/A270>1,当比值<1时表示存在酚类污染, 酚类可使蛋白变性,影响酶反应活性。 EDTA Inhibition Assay:EDTA的存在会抑制二价金属离子,纯净DNA样 品的A260/A230 的比值应>2.0, 小于2.0 时表示存在EDTA污染。
核酸定量定量(A260)
对于纯的核酸溶液,测定A260,即可利用核酸的比吸光系数计算 溶液中核酸的量,通常以1OD值相当于50μg/mL双螺旋DNA,或 40μg/mL单螺旋DNA(或RNA),或20μg/mL寡核苷酸计算。
260/280 Ratio Test: 用于评估样品的纯度,因为蛋白的吸收峰是 280 nm。纯净的样 品,纯的DNA A260/280比值为 1.8 ;纯的RNA A260/280比值为 2.0 。 样品中如含有杂蛋白及苯酚,A260/A280比值即明显降低。
1cm 0.18 = b ΔOD
b=
0.18 ΔOD
光路径长度校正
然后测定待测样品在260nm下的吸光度OD260nm,根据 朗伯比尔定律表达式,即可计算出样品的浓度:
OD260nm
OD260nm
CDNA =
=
0.020 × b 0.020 ×
0.18 Δ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