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动力学读书工作报告
对结构动力学的认识

结构动力学是一种研究结构在外部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和振动特性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
的是结构在受到外部激励(如风、地震、交通等)时的振动响应,分析结构的稳定性、自然频率、振型和振幅等参数。
结构动力学的研究对于工程实践和安全评估具有重要
意义。
结构动力学研究的对象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结构,如房屋、桥梁、塔楼、船舶、飞行器等。
在研究中,结构动力学通常采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结构的振动响应,包括质点模型、连续体模型、有限元方法等。
在工程实践中,结构动力学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地震、风荷载等外部载荷对结构的影响,通过结构动力学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的合理构造
和材料选型;在航空航天领域,需要对飞行器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以保证其安全性
和可靠性。
总之,结构动力学是一门研究结构在外部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和振动特性的重要学科,
对于工程实践和安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动力学读书报告及体会

《结构动力学》读书报告姓名:陈炮哥班级:09土木2班学号:09080叉叉××指导老师:唐M小姐时间:2012.1.7凌晨结构动力学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数学:提供计算工具(线性代数,线性微分方程)。
理力:提供计算原理(平衡方程,虚功原理)。
材力:研究杆件的内力及变形等,为研究结构的内力及变形打下基础。
结构力学在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这些结构工程课中将学到结构力学实用计算方法。
定义:研究工程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在动态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和稳定性的学科。
结构力学的一个分支,着重研究结构对于动载荷的响应(如位移、应力等的时间历程),以便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动力学特性,或为改善结构的性能提供依据。
结构动力学同结构静力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它要考虑结构因振动而产生的惯性力(见达朗伯原理)和阻尼力,而同刚体动力学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要考虑结构因变形而产生的弹性力。
运动方程的建立、单自由度体系、多自由度体系、无限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学问题、随机振动、结构动力学的前沿研究课题。
任何结构所受的载荷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动载荷性质,有不少结构主要在振动环境下工作。
因此,结构动力学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很广,其研究对象遍及土木、机械、运输、航空和航天等工程领域,而研究方法又同材料学、数学和力学密切相关。
早在18世纪后半叶,瑞士的丹尼尔第一·伯努利(见伯努利家族)首先研究了棱柱杆侧向振动的微分方程。
瑞士的L.欧拉求解了这个方程并建立了计算棱柱杆侧向振动的固有频率的公式。
1877~1878年间,英国的瑞利发表了两卷《声学理论》,书中具体地讨论了诸如杆、梁、轴、板等弹性体的振动理论,并提出了著名的瑞利方法(或称瑞利原理)。
1908年瑞士的W.里兹提出了一个求解变分问题的近似方法,后来被称作瑞利-里兹法。
这个方法实际上推广了瑞利方法,在很多学科中(包括结构动力学在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28年,S.P.铁木辛柯发表了《工程中的振动问题》一书,总结了弹性体振动理论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的情况。
机械结构动力学三级报告

机械结构动力学三级项目项目名称:圆轴的扭转振动姓名:殷旗君、刘超、陈爱民、宋腾达指导教师:***日期:2017.04.16工程实际中的结构都是连续分布的质量和连续分布的刚度所组成,例如任何一个弹簧原件都具有质量,同样,任何一个具有质量的物体也具有弹性,因此实际的结构都是连续弹性体,它具有无限多个自由度。
在数学上需要用时间和空间的函数来描述它的运动状态,最后得到系统运动的偏微分方程。
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把连续弹性体结构抽象为多自由度系统甚至单自由度系统来研究。
这种抽象化或理想化是必要的,它可以将问题简化,使系统运动用常微分方程就可以描述。
将一个复杂结构离散为一个多自由度系统模型的方法,在电子计算机时代的今天更是一个被广泛采用的方法。
但是在理论研究上,将一个连续弹性体看成为一个具有无限个自由度系统的模型,研究它运动的基本方程及其相应的解析解仍然是很有意义的。
有些物理现象,例如弹性波的传播,用连续系统的模型能更清晰地描述。
弹性体的振动理论是建立在弹性力学基础上,因此要求满足线性弹性体的基本假设,即假设物体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并且服从胡克定律。
关键词:连续弹性体自由度抽象胡克定律在这关于弹性振动的结构当中,我们决定选择圆轴的扭转振动。
圆轴扭转时,每一横截面绕通过截面形心的轴线转动一个角度θ,横截面仍然保持为平面。
横截面上每一点的位移有该截面的扭转角唯一确定。
这样,分析圆轴的扭转振动时,震动的位移取为扭转角位移,并且有对应扭矩。
目录第一部分圆轴扭转振动的理论分析 (1)第二部分圆轴扭转振动的具体实例分析 (1)第三部分感想与总结 (3)第四部分参考文献 (4)附录 (5)1、Matlab程序代码: (5)2、matlab仿真曲线 (6)3、simulation仿真 (6)第一部分圆轴扭转振动的理论分析圆轴低碳钢拉伸试验中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到破坏的全过程经历了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三个阶段,而低碳钢扭转试验中横截面的边缘处先形成环形塑性区,再逐渐向圆心扩展,直到整个截面几乎都是塑性区,直致断裂,但没有几个阶段的划分。
学习兴趣培养与学习动力激发的工作总结

学习兴趣培养与学习动力激发的工作总结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动力是至关重要的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以下是对这段时间工作的详细总结。
一、工作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过往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我们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动力的激发上。
二、具体措施1、了解学生需求通过与学生的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目标和困惑。
这为我们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2、优化教学内容将枯燥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引入购物、理财等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3、多样化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游戏化教学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提高参与度。
比如,在科学课上,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4、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表扬、奖励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等。
同时,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让他们在评价中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强自信心。
5、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如举办知识竞赛、作品展览、演讲比赛等。
让他们在展示中获得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
6、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教师也以身作则,展现出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三、工作成果1、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许多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
《结构动力学》教学大纲

《结构动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0402017二.课程名称:结构动力学(Structural Dynamics)三.学分:1.5学时:24学时四.教学对象:水利水电、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五.开课单位:土木工程学院六.先修课程:理论力学、结构静力学七.课程性质、作用和教学目标(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本课程包含水利、土木工程专业重要基础课《结构动力学》的基本法内容——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及结构动力实验基本技能。
为学习后继课程,从事专业工作,以及进一步研究该课题打下一定的基础。
八.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一)、课程的基本内容:(1)结构动力学概论动力计算的特点、目的和任务。
弹性系统的动力自由度。
结构振动中的能量耗散——阻尼力。
运动方程的建立。
(2)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
单自由度系统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受迫运动。
减振与隔振简述。
周期荷载作用下的响应。
一般荷载作用下的响应。
*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响应。
(3)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运动微分方程。
结构特性矩阵的计算。
多自由度系统的动力响应。
(4)无限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直梁弯曲振动的基本方程。
直梁弯曲的自由振动。
简谐荷载下直梁弯曲无阻尼受迫振动。
(5)自振频率和振型的实用计算能量法求自振频率。
幂法计算自振频率和振型。
*字空间迭代法。
*(6)结构抗震计算概述。
单自由度系统的地震响应与反应谱。
多自由度系统的地震响应。
(7)结构动力实验基础实验的任务、目的、意义。
结构动力特性(自振频率、振型、阻尼、刚度等)和结构振动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应力等)的测量。
结构质量检测及探伤(施工质量、抗震特性、结构开裂等)。
实验仪器(拾震器、激震器、放大器、记录仪)的使用方法。
实验项目:单自由度系统共振实验,多自由度系统共振实验,梁或刚架的振动实验,结构振动特性现场实测。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理解结构动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如结构的自振特性(频率、振型、阻尼)、结构的动力响应(瞬态、稳态)、主坐标、正则坐标、广义质量、广义劲度等。
结构理论书籍读后感

结构理论书籍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结构理论的书籍,那感觉就像是在一片迷雾重重的森林里探险,一开始摸不着头脑,但慢慢就发现了其中的奇妙之处。
我得说,刚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大写的“懵”。
那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图表,就像是一群外星生物在向我示威。
比如说“结构的超静定分析”,这啥玩意儿?感觉就像是要在一团乱麻里找出头和尾,还得知道每一根丝是怎么绕的。
不过呢,随着阅读的深入,就像在迷宫里找到了一些线索。
我发现结构理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乐高世界,每一个小结构单元就是一块乐高积木,而结构理论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把这些积木搭起来,搭成高楼大厦、桥梁或者其他什么酷炫的东西。
比如说梁、柱、板这些基本的建筑构件,它们之间的受力关系就像是一场微妙的平衡游戏。
如果把梁想象成一个大力士,它在承担着上面传来的重量,而柱子呢,就像是大力士脚下坚实的土地,必须稳稳地支撑着梁,不让它垮掉。
书中关于结构稳定性的部分也特别有趣。
这就好比是搭积木的时候,你得保证搭出来的东西不会轻易倒掉。
结构要是不稳定,那就像个喝醉酒的人,一阵小风就能把它吹倒,那可不行。
所以呢,要通过各种计算和设计来确保结构像泰山一样稳。
我就在想啊,那些伟大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就像是超级魔法师,他们运用结构理论这个魔法棒,把一堆冰冷的建筑材料变成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建筑奇迹。
还有结构的材料力学性能这一块,这让我对平时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建筑材料刮目相看。
钢筋、混凝土这些东西,原来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小脾气。
钢筋像是一个柔韧性很好的硬汉,能承受拉力;而混凝土呢,就像是一个厚实的大力士,抗压能力很强。
它们两个组合在一起,就像最佳拍档,共同承担起结构的各种力。
读完这本书后,我再看周围的建筑就不是简单地看个外观了。
我会不自觉地去想这个建筑的结构是怎么设计的,那些柱子和梁是不是在悄悄地用力,维持着整个建筑的平衡呢。
就像突然有了一双透视眼,能看到建筑背后的结构秘密。
这感觉就像是破解了一个超级复杂的谜题,让我对这个世界的建筑又多了一份敬畏之心。
国际研究型大学《结构动力学》课程研究生教学比较研究

国际研究型大学《结构动力学》课程研究生教学比较研究摘要:本文调研了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京大学、苏黎世理工学院等国际著名研究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修课型硕士生、科研型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计划和《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计划,并比较了《结构动力学》相关课程的修课要求、课程序列、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教学资料等内容,通过比较研究对我国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中的《结构动力学》课程建设提供了有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结构动力学;比较研究;课程建设;研究生一、引言《结构动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阶段的重要课程,是结构抗震分析、结构抗风分析、结构抗爆分析、结构振动控制、结构健康监测等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的基础。
随着大跨桥梁、高耸楼宇等柔性结构的大规模建设,工业界对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在工程结构振动方面的理论认识和工程直觉的要求越来越高,《结构动力学》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
特别是在国家和社会日益强调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今天,如何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们从本质上理解工程问题、从而创新地解决工程问题成为工程学各专业高等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本研究调研了若干国际顶级研究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修课型硕士生、科研型硕士生、博士生培养计划和《结构动力学》课程教学计划,希望通过对比研究对我国土木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二、样本选定与资料搜集本研究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调研了六所国际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
这六所高校根据2011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土木工程专业榜单选定,包括:排名第一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排名第二的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su)、排名第三的英国剑桥大学(ucam)、排名第七的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排名第八的日本东京大学(tu)、排名第十的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这六所高校均为土木工程专业排名世界前十的高校,同时兼顾了区域和国家的分布(北美、欧洲、亚洲区各两所),以期最好地代表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关课程的教学。
结构动力性实验报告

结构动力性实验报告1. 引言结构动力性实验是通过对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测试和分析,以评估其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本实验旨在研究结构在受到外部振动力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特性,为建筑结构设计和抗震设防提供实验依据。
2. 实验设备和方法2.1 实验设备本次实验使用了以下设备:1. 动力测试仪:用于施加不同振频和振幅的外部振动力,测量结构的动态响应。
2. 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结构物体在受到振动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3. 数据采集仪:用于记录并存储从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的数据。
2.2 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根据实验需求,调整动力测试仪的振频和振幅。
2. 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结构物的合适位置,确保传感器与结构物之间的接触良好。
3. 连接设备:将加速度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连接,并确保连接稳定。
4. 开始实验:通过动力测试仪施加不同振频和振幅的外部振动力,观察结构物的动态响应,并使用数据采集仪记录加速度数据。
5. 数据分析:将数据采集仪记录的加速度数据导入计算机,使用合适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结构物在受到外部振动力作用下的响应特性。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获得的结构物的加速度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结构物的自然频率:通过观察加速度-时间曲线的振幅变化,可以确定结构物的自然频率。
自然频率是结构物在无外部振动力作用下自由振动的频率。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当外部振动力的频率与结构物的自然频率接近时,结构物的振幅达到最大值。
2. 结构物的阻尼比:阻尼比是描述结构物在受到外部振动力作用下能量耗散程度的参数。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加速度-时间曲线的振幅衰减情况,可以估计结构物的阻尼比。
通常情况下,结构物的阻尼比越大,其对振动的抑制能力越强。
3. 结构物的共振现象: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当外部振动力的频率与结构物的自然频率相差较小时,结构物的振幅明显增大,出现共振现象。
这表明结构物在共振频率附近的振动能量吸收与耗散不均衡,可能导致结构物的破坏或加剧损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动力学》读书报告结构动力学读书报告学习完本门课程和结合自身所学专业,我对本门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在各方面的应用总结如下:1.(1)结构动力学及其研究内容:结构动力学是研究结构系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特性的一门科学技术,它是振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一些复杂工程问题中的综合应用和发展,是以改善结构系统在动力环境中的安全和可靠性为目的的。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方程的建立、单自由度体系、多自由度体系、无限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学问题、随机振动、结构抗震计算及结构动力学的前沿研究课题。
(2)主要理论分析结构的质量是一连续的空间函数,因此结构的运动方程是一个含有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偏微分方程,只是对某些简单结构,这些方程才有可能直接求解。
对于绝大多数实际结构,在工程分析中主要采用数值方法。
作法是先把结构离散化成为一个具有有限自由度的数学模型,在确定载荷后,导出模型的运动方程,然后选用合适的方法求解。
(3)数学模型将结构离散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集聚质量法:把结构的分布质量集聚于一系列离散的质点或块,而把结构本身看作是仅具有弹性性能的无质量系统。
由于仅是这些质点或块才产生惯性力,故离散系统的运动方程只以这些质点的位移或块的位移和转动作为自由度。
对于大部分质量集中在若干离散点上的结构,这种方法特别有效。
②广义位移法:假定结构在振动时的位形(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形态)可用一系列事先规定的容许位移函数fi (它们必须满足支承处的约束条件以及结构内部位移的连续性条件)之和来表示,例如,对于一维结构,它的位形u(x)可以近似地表为:二送@7710结构动力学(1)式中的qj称为广义坐标,它表示相应位移函数的幅值。
这样,离散系统的运动方程就以广义坐标作为自由度。
对于质量分布比较均匀,形状规则且边界条件易于处理的结构,这种方法很有效。
③有限元法:可以看作是分区的瑞利-里兹法,其要点是先把结构划分成适当数量的区域(称为单元),然后对每一单元施行瑞利-里兹法。
通常取单元边界上(有时也包括单元内部)若干个几何特征点(例如三角形的顶点、边中点等)处的广义位移qj作为广义坐标,并对每个广义坐标取相应的插值函数作为单元内部的位移函数(或称形状函数)。
在这样的数学模型中,要求形状函数的组合在相邻单元的公共边界上满足位移连续条件。
一般地说,有限元法是最灵活有效的离散化方法,它提供了既方便又可靠的理想化模型,并特别适合于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方法,已有不少专用的或通用的程序可供结构动力学分析之用。
(4)运动方程可用三种等价但形式不同的方法建立,即:①利用达朗伯原理引进惯性力,根据作用在体系或其微元体上全部力的平衡条件直接写出运动方程;②利用广义坐标写出系统的动能、势能、阻尼耗散函数及广义力表达式,根据哈密顿原理或其等价形式的拉格朗日方程导出以广义坐标表示的运动方程;③根据作用在体系上全部力在虚位移上所作虚功总和为零的条件,即根据虚功原理导出以广义坐标表示的运动方程。
对于复杂系统,应用最广的是第二种方法。
通常,结构的运动方程是一个二阶常微分方程组,写成矩阵形式为:M(t)+D(t)+Kq(t)二Q(t) , (2)式中q⑴ 为广义坐标矢量,是时间t的函数,其上的点表示对时间的导数;M、DK分别为对应于q (t) 的结构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和刚度矩阵;Q (t)是广义力矢量。
2.结构动力学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1)序言:地震时地面运动是一个复杂的时间-空间过程,地震反应分析的发展经过了静力法、反应谱法、动力法三个阶段,现行的抗震设计方法包括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2)方法比较: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规范》,对单自由度体系,给定场地条件以及结构的自振周期和阻尼比,便可以从反应谱中获得结构的最大地震响应(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进而可求出结构的地震力。
对于多自由度体系,首先米用多自由度体系的反应谱理论,即先利用模态分析法将多自由度体系分解为一系列广义单自由度体系,最后将各振型的最大值用一定的振型组合方法组合出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
由于反应谱方法基本正确地反映了地震动特性,并考虑了结构的动力特性,所以对于一般的结构而言,具有良好的精度,且概念明确,计算方便。
地震地面运动是一个非平稳随机过程,而随机振动法充分考虑了地震发生的概率特性,所以普遍认为随机振动法是一种合理的分析方法。
但是,随机振动法的缺点是它的计算量庞大而且对于非线性问题可能引起较大的误差,在处理罕遇地震下的强非线性问题时有其局限性。
时程分析法是确定性动力分析方法的一种,是发展较为成熟、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由于这种分析方法是在离散时间点上一步一步地求响应的数值解,所以该法可以在任一时间点上随时修改结构参数,很适合于处理参数随时间变化的非线性问题。
它既可虑地震波的多维多点输入,还可以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物理非线性、非比例阻尼和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等的地震反应。
常用的积分方法有线性加速度法。
(3)这里主要介绍比较先进的时程分析法:逐步积分数值方法特别适用于计算大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其无需像振型叠加法那样要预先花费很多的工作量计算频率和振型。
此外,由于计算中考虑几何非线性大变形的影响,本文中采用Newmark逐步积分方法求解。
△t时间步内增量形式的振动平衡方程为:凶]{迩)} + [0{迩)田勾=(『)}*(『) ⑴卩貳中[M]沟质重矩阵『[C]为比例阻尼拒阵;[K]为刚度矩阵,{迩)卜妆(r)}、(x(r)} 分别沏A 时间歩内加速度向琵谨度向愛和位移向墨f\f\^地面运动向壘.3时间步內位移、速度与加遠度向壘増量关系可表示対;卩[^/] [x(f+Ar)}+[C ] Jx( +A/)]+[K] [x( r+Af)J =f(t+Af) ⑵亠假定在h徽小时段内加遠度国r卜逋度脚r)j、和位移卜(冷均为绘性变亿则式(12 与式(二)相减得动力肓程的增重册式1 '[JI/] ^Ax(r)} +[C]{Ai(f)} + [K]{Axl『)} = V(f) ⑶*'时程分析法就是将简谐力作用时间划分为一系列微小时段A 一利用式卩)求解在0.m2Az-…等各个时刻的近似解.FS — 8法由于计薛楕度高:稳定性好而在时程分析中厂眨采用.祕(4)注意:1.在进行时程分析过程中,利用上述方法计算结构反应关键的是地震动的描述,即恰当地输入地震波。
2.分析和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计算结果仅仅是选择地震波的反应,若选择另外一条地震波,计算结果可能差别很大;3.为得到结构反应的统计结果,必须对多条地震波进行分析,工作量较大。
参考文献[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结构动力学张子明杜成斌周星德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赠送以下资料2018年“安全”自查自纠报告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城乡建设局文件,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隐患排查、质量保证体系、,按照文件指导思想及公司安排结合我们工地目前安全生产形势,积极开展2018年“安全生产自查自纠”活动。
现将本次安全自查自纠活动总结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赣州市同兴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号仓库、3号宿舍工程,6月15日正式开工,目前处于基础孔桩施工阶段。
6月.15日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在项目部召开安全生产自查自纠,现场检查活动。
二、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堵塞安全监管漏洞,强化安全生产措施;牢牢把握制定检查方案、进行层层动员部署、排查问题及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总结检查成效、建立长效机制等重点环节。
通过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摸清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落实责任、认真整改、健全制度,彻底排除重大安全隐患,增强全员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检查重点(一)安全检查范围及重点排查项目1施工作业区的安全状况(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2、应知应会(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现场管理人员对安全知识及隐患排查的掌握程度,作业人员对本工种操作规程和危险源防范措施的掌握情况)(二)施工用电1、检查现场布线有无违反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要求,检查布线必须设置专用的保护零线。
2、检查各种闸具设置与设备是否匹配、安全。
3、检查各种设备有无违反“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用电原则。
4、检查各种箱体、闸具、线路有无损坏、失灵、老化的现象。
5、检查现场接线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现象,工人宿舍和潮湿地方是否使用了低压照明系统。
6、检查现场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是否存在混接的现象。
(三)消防1、检查所有灭火器材是否配备全三、发现的问题1、文明施工;部分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混乱,消防器材未能合理配备。
2、部分裸土未进行覆盖。
4、施工用电;现场有个别三级配电箱破损、无锁,用电电线乱托乱挂5、未配置自动冲洗平台四、整改措施1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项目部立即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狠抓落实。
努力实现突出问题得到根治,久治不愈问题基本消除,确保现场安全质量有序可控。
2、由安全检查小组盯控,认真排查隐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积极进行整改,能解决的要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要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整改,切实消除安全隐患,隐患整改要细,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3、不定期开展项目部安全质量大检查,做到对安全质量的动态管理。
同时结合检查,梳理现场质量安全情况,深查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和漏洞,进一步完善各项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保证体系,加强现场监控力度,确保各项质量安全管理要求得到落实。
赣州东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年6月162018施工合同甲方:乙方:甲方现将鑫都名苑小区1301的阳光房和雨棚承包给乙方,本次承建未包工、包料,以人民币每平方计算以实际收方面积结算。
甲方提供场地、水电等,乙方负责垂直运输材料到场。
拆除原有不锈钢及其他不利于施工的东西,并负责清理到楼下,在由甲方负责运走。
其中集成吊顶由乙方拆下堆放整齐以备复原用,后面集成吊顶由甲方负责与乙方无关。
其中安全由乙方负责,包括运费、垂直运费,在拆除和安装过程中不能有物品坠落及任何安全事故,如果出现安全事故由乙方负责,甲方概不负责。
合同签订后,甲方预付二万元给乙方作为定金,骨架安装完后在预付乙方材料款二万元。
乙方完工后,甲方负责验收,验收合格付清工程款,施工方质保六个月。
本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希望双方严格遵守。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电话:电话:赣州同兴库翦宿扌舍工公司2仓《关于江西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推进落实情况考评实施方案》自评报告施工单位:赣州东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8年6月02日安全检查自评报告建筑安全检查总结: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综合大检查总结根据《关于江西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推进落实情况考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单位现将自检状况汇报如下:二、自检依据及自检领导小组1、自检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