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研究综述及展望_王炳成

合集下载

国外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研究述评(丁浩,经济问题探讨,2014)

国外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研究述评(丁浩,经济问题探讨,2014)
《经济问题探索 》 2013 年第 9 期
国外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研究述评

1 1, 2 浩 ,王炳成 ,范

2
( 1. 中国石油大学,山东青岛 266555 ; 2.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 266590 )

要: 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的研究能够为企业成功地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借鉴,为正在进行商业模式
创新的企业提供指导 。本文把国外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的研究归纳为静态视角与动态视角,前者的主要关注点 是分析目标企业商业模式的构成,在此基础上探讨更改某一个或某一些构成要素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商业模 式的创新; 后者采用的思路则是通过把商业模式创新划分为几个阶段,然后逐一讨论每个阶段的特点 、 问题 与解决方案等方式,展开对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的研究 。在详细分析了每一种视角的主要研究后,作者对未来 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关键词: 商业模式创新; 创新途径; 述评 一 、引言 Sinfield ,Calder, McConnell & Colson ( 2012 )
快速的 、低成本的 、 具有可扩展性的价值创造过程 。 创造价值 。因此,两者在本质上都是探讨目标企业与
[2 ] 但 Bucherer,Eisert & Gassmann ( 2012 ) 指出, 的,但从创新的途径角度看,学者们采用的研究思路
[5 ] 少,在实践中还未开发出通用的商业模式创新方法 。 Teece ( 2010 ) 、Yunus,Moingeon & Lehmann - Ortega
— — 更精确地说,它帮助管理人员概括 用和产生收入 — 公司用来产生价值的不同活动和价值创造的机制,但 静态视角无法描述商业模式创新的演化过程,因为这 种方式的目的并不在此,这是动态视角的目的 。我们 三 、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的静态视角 Casadesus - Masanell & Ricar ( 2010 ) 认为,要更 好地理解商业模式,人们就需要理解商业模式的构成 要素 及 它 们 之 间 的 关 系 。 Baden - Fuller & Morgan ( 2010 ) [14] 把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称为 “菜单 ” ,认 为它给管理人员和学者们提供了一种方式,来描述和 区分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发现的不同类型的企业行为, 从而为他们提供已经尝试过或试验过的理想类型的商 业模式的例子,理论上其它企业可以跟随 。而且,通 式。因此,准确地描述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就成为 了商业模式创新静态视角的关键 。 我们汇总了比较典型的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如表 1 所示 。

商业模式研究综述

商业模式研究综述

商业模式研究综述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有些学者称之为商务模式,或称之为业务模式。

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开展,企业界又常常将商业模式与商业形态、电子商务混为一谈,更有甚者认为商业模式是“基于网络的一种模式〞。

为了防止概念模糊以及科学、准确地对其界定,本文统一将其称作“商业模式〞。

一、商业模式定义的有关综述有关商业模式的定义,国内外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说法。

商业模式定义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Drucker,1994)将其称为经营理论(BusinessTheory)。

加拿大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明兹伯格(Mintzberg,1994)把企业组织的商业模式称为战略思想〔Strategic Thinking〕。

实际上,稍早提出这样类似概念的还有加里·哈默尔和 C.K.普拉哈拉德〔Gary Hamel&C.K.Prahalad,1989〕,他们所说的企业“战略意象〞(Strategic Intent)比拟符合商业模式的实际含义。

他们通过对世界上成功企业的考察后指出,战略不应该是一种规划,,战略在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意象,它是企业渴望得到的远大前程和领先地位。

布兹-艾伦&汉密尔顿公司(Booz,Allen&Hamilton)管理咨询参谋艾伯特·维西奥和布鲁斯·巴斯特纳克(Viscio&Paternack,1996)认为,环境的变化是引起企业商业模式变化的主要因素。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必须包含五个构成局部:(1)核心观点(Global Core)。

包括自我定位(Identity)、战略领导(Strategic Leadership)、核心能力(Capabilities)、控制目标(Control Mission)、资本使命(Capital Mission);(2)经营单元(Business Unit);(3)效劳工程(Services);(4)治理模式(Governance);(5)系统联系(Linkages)。

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的成长路径研究

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的成长路径研究
构 和 利 润 潜 力 、 述 企 业 在 连 接 供 应 商 和 消 费 者 的 价 值 网 描 络 中 所 处 的 位 置 、 定 竞 争 策 略 六 大 功 能 , 创 业 者 创 意 制 是 开 发 的 最 终 成 果 , 体 体 现 出 创 业 的 战 略 价 值 和 基 础 意 具 义 , 个 人 或 企 业 创 业 中 最 具 经 济 潜 力 的 一 种 重 要 形 式 】 是 。
第2 卷 第 1 期 7 6 2 1年 8 0 O 月







Vl127N O. 6 o. 1 Aug. 2010
Sce e& Te h l gyPr gr s ndPoi y inc c no o o e sa lc
破 坏 性 创 新 商 业 模 式 的 成 长 路 径 研 究
模式 的合法 性 问题 。Alrc dih& Fo¨ 将合 法 性 划 分为 政 il 】
治合 法 性 和认 知合 法 性 两 类 , 者指 主要 的利 益 相关 者 、 前
创 新 商 业模 式 的 “ 法 性 悖 论 ” 以 隔 离机 制 为 出发 点 , 析 了 隔 离机 制 在 破 坏 性 创 新 商 业模 式 成 长 中 的 作 合 。 分 用 , 讨 了先 行 者 优 势 如 何 使 破 坏 性 创 新 商 业 模 式 获 得 进 一 步 成 长 的 机 会 。 为 隔 离 机 制 与 先 行 者 优 势 构 探 认 成 了破 坏 性 创 新 商 业 模 式 的 成 长路 径 , 以 分 众 传 媒 与 海 港 超 市 的 发 展 为 例 , 体 探 讨 了 隔 离机 制 与 先 行 并 具 者 优 势 构 成 的 破 坏 性 创 新 商 业 模 式 的 成 长路 径 。 关 键 词 : 坏 性 创 新 ; 业 模 式 ; 法 性 悖 论 ; 离机 制 ; 行 者 优 势 破 商 合 隔 先

商业模式研究文献梳理及评述

商业模式研究文献梳理及评述

商业模式研究文献梳理及评述摘要:随着企业创新的爆发式增长,“商业模式”一词频繁被提及,对于商业模式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本文对现有商业模式的研究进行回顾,从内涵界定、构成要素以及企业经营影响三方面出发,对现有文献回顾并评述,是对商业模式相关研究的一点补充。

关键词:商业模式;内涵;构成要素一、相关文献回顾早在二十世纪中期,商业模式的概念便被用作在短时间内向潜在投资者传达复杂的商业想法。

商业模式的研究虽然已经广泛展开,但很多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

总的来说,当前文献针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商业模式的内涵界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提炼和商业模式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本文也将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归纳。

(一)对商业模式的内涵界定二十一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经济泡沫的破裂,学者们开始寻求制定统一的商业模式定义,并逐步将商业模式从电子商务领域引申到组织领域,商业模式的研究进入到组织应用阶段。

从企业运行的角度出发,学者们认为商业模式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工具。

米切尔和克尔斯将其具体阐述为,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用什么人和物、在何时何地、为何这样做、如何这样做以及以多少售价提供给消费者的一种运作模式。

接下来,随着电子商务带动的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学者们开始从价值创造视角分析商业模式如何为企业实现价值。

阿密特和卓德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商业模式是通过开拓商机,用以创造价值的交易内容、结构和治理。

林德和坎特雷尔从组织理论角度出发,得出商业模式本质是组织价值创造的方式和逻辑的结论。

鉴于顾客价值在商业模式价值层级中的核心地位,狭义的价值创造是指企业创造顾客价值的运作机制或运营体系,可简单地理解为制造产品和生产服务的运营模式,包含与满足目标顾客需求的产品生产和与服务密切相关的一系列资源能力、业务活动(过程)及内外关系等。

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模块描述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如何共同创造特定价值集、价值簇,是企业与其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间共同生产过程,强调价值共创是当前价值创造内涵的新发展。

商业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商业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1998
商业模式是按照顾客互动、资产构造和知识杠杆三个矢量来设计战略的一个协调性计划
Picken and Dess
1998
商业模式是关于企业如何在竞争性环境中取得利润的一系列假设
Mayo and Brown
1999
商业模式是对创造和持续一项竞争性业务的重要相互依赖系统的设计
Boulton et al
表10 对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归纳
16
5.063 %
OPERATIONS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CE
14
4.430 %
ENERGY FUELS
8
2.532 %
SCIENCE TECHNOLOGY OTHER TOPICS
6
1.899 %
资料来源:来自WebofScience分析检索结果
表5根据引文被引次数排序对研究方向分析检索结果
研究方向
记录数
占20的%
柱状图
BUSINESS ECONOMICS
16
80.000 %
PUBLIC ADMINISTRATION
6
30.000 %
ENGINEERING
2
10.000 %
OPERATIONS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CE
2
10.000 %
资料来源:来自WebofScience分析检索结果
表9 商业模式概念描述例举
作者
时间
定义
Slywotsky
1996
商业模式是公司选择顾客、定义并差异化其产品和服务、定义其自身任务及外包任务、构造资源、走上市场、为顾客创造效用并获取利润的总和
Slywotsky and Morrison

商业模式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商业模式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为, 商业模式是帮助技术潜力实现经济价值的探 索。M a g r e t t a
( 2 0 0 2 ) 认为, 商业模式是解释企业如何运作的故事 。一个好 的商业模式 回答 了 P e t e r D r u e k e r 的经典 问题 : 谁是顾客 ?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客认同什么价值?这也 回答了每个管理者要问的问题 : 我们
反映。商业模式清楚地表达企业价值创造的总体逻辑 , 并且
o p me n t s a n d F u t u r e R e s e r c h对于商业模式的定义做 了总结。 包 括商业模式 一种描 述( A p p l e g a t e , 2 0 0 0 ; We i l l &V i t a l e , 2 0 0 1 ) ,

要: 商业模式 ( b u s i n e s s mo d e 1 ) 是近十年兴起的词汇。值得 注意的是 , 近几年普通 大众和 企业 家对 于商业模 式
的关注要 高于其他管理学词; r - , 大批 互联 网企业 的兴起都 包含着种种商业模 式的创新 。 尽 管学者 可能更愿意把 关注点
模式的定义。
商业模式( b u s i n e s s m o d e 1 ) 在 1 9 5 7年作为概念 正式 最早
出现在学术论文里 , 但 这个 概念真正走入公众和学界的视线 却是直到 2 0世纪 9 O 年代 。由于新经济特别是互联 网和 电子 商务的发展 , 商业模式 被时代赋予了新 的意义和使命 。作者 以“ 商业模式 ” 作 为关键词在 中国知 网上进行 检索 。近 5年
如何在这个 生意 中赚钱?解释我们如何 以一个合理的代价 向 顾 客 传 递价 值 的背 后 的经 济逻 辑 是什 么 ?J o h n s o n , C h r i s — t e n s e n &K a g e r ma n n ( 2 0 0 8 ) 认为 , 商业模式 是由 4个 相关联 的 元素组成的 , 它们共 同创造传递价值 , 那就是顾客价值主张 ,

商业模式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探索

商业模式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探索

商业模式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探索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商业模式是指公司如何创建经济价值。

由于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商业模式的研究和发展变得愈加重要和复杂。

本文将探讨商业模式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前沿商业模式:现状和趋势1.1 租赁商业模式租赁商业模式,也称共享商业模式,是指通过多个用户对同一个资产进行分享或租赁,用互联网来提高利用效率和减少浪费。

这种商业模式的创新源于环保的理念,更好的利用社会资源。

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在中国市场迅速发展。

一些公司已经开始研究、开发并且成功的实施了这种商业模式。

1.2 线上线下一体化商业模式线上线下一体化商业模式是指将电子商务和传统实体商业相结合,通过互联网开展贸易活动。

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了线上购物、线下取货、线下退货等全方位服务。

这种商业模式将在线售卖和线下配送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用户购物的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1.3 数据驱动商业模式数据驱动商业模式是一种基于数据的运营、营销和创新模式。

通过对用户需求和需求分析,满足用户之间的不同需求,并根据需求变化调整商业策略。

常见的数据驱动商业模式有:电商平台的定位方法和价格策略。

例如,淘宝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实现个性化推荐,优化供应链并让消费者接受更好的服务。

1.4 核心技术驱动商业模式核心技术驱动商业模式是一种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传统商业模式的商业模式。

核心技术驱动商业模式常见的创新技术:人工智能:AI技术能够通过用户访问数据的分析,有效识别用户需求,迎合用户喜好,提高商业效益。

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变得越来越普及,便于企业将传统的生产模式逐渐关联到物联网云平台上,自动完成数据的收录、整理、分析及反馈等步骤。

区块链:区块链技术对于商业模式的影响主要在于去中心化的特点,能够从加密技术、共识机制、身份认证、多方签名等方面增强商业合作的安全性和信任性,从而更好地承担“信任机器”。

商业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商业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商业模式研究文献综述作者:赵苏杰杨立月杜钰洋来源:《商》2014年第48期摘要:本文介绍了不同学者对商业模式的概念、构成要素、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的不同观点,对现有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同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商业模式是企业立足的先决条件,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是解决企业问题的关键。

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对企业长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商业模式创新1、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加剧的全球化竞争导致企业的经营环境更加动荡不定,产业价值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有些产业甚至呈现超强竞争的态势。

而商业模式创新是塑造新游戏规则的重要途径,戴尔、Zara等公司凭借全新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因此,从商业模式角度思考企业发展的问题,逐渐受到学者和企业家们的重视。

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大事,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对于企业来说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综述内容2.1商业模式的概念在理论研究中,每位研究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而给出相应的商业模式的概念。

Morris等(2003)将商业模式的定义为一种简单的陈述,旨在说明企业如何对战略方向、运营结构和经济逻辑等方面一系列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以便在特定的市场上建立竞争优势。

国内的翁君奕(2004)将商业模式定义为核心界面要素形态的有意义组合,而每一种有意义的形态组合称为商业模式原型。

原磊(2007)在详细分析了国外研究者的概念定义后,认为商业模式的定义是存在逻辑层级关系的。

总之,普遍认为新商业模式与过去的模式的相比,往往代表着一种“更好的方法”,而且成功的经营模式还是最适合企业的“最佳方法”(李庆华,2007)。

2.2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与商业模式概念研究状况相仿,对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博兹艾伦汉密尔顿公司的管理咨询顾问 Viseio 和 Patemark 认为,好的商业模式应该由核心观点、经营单元、治理模式、服务项目以及系统联系这五个部分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于商业模式的表述不一致性 , 一部分学者试 图 对 这 些 定 义 进 行 整 理 总 结 。Michael Morris 等 (2003)指出商业模式定义可分为三类 , 即经济类 、运 营类 、战略类 。原磊(2007)在详细分析了国外研究 者的概念定义后 , 认为商业模式的定义是存在逻辑 层级关系的 , 即从经济向运营 、战略和整合递进 。
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之上 、用来说明特定企业商业逻 辑的概念性工具 。[ 18] 国内的翁君奕(2004)将商业模 式定义为核心界面要素形态的有意义组合 , 即客户 界面 、内部构造和伙伴界面的各环节要素的可能组 合 , 而每一种有意义的形态组合称为商业模式原型 。 马君(2007)认为 , 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在明确的外 部假设条件 、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 , 用于整合组 织本身 、顾客 、供应链伙伴 、员工 、股东或利益相关者 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 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 。[ 19]
2009 年 11 月 总 155 期 第 6 期
山 东 经 济 SHANDONG ECONOMY
Nov ., 2009 G en .155 No .6
商业模式研究综述及展望*
王 炳 成1 李 洪 伟1 王 显 清2
(1.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山东 青岛 266510;2.青岛澳柯玛股份公司 , 山东 青岛 266510)
原磊(2007)研究 指出 , 虽然商业 模式(business model)一词最早于 1957 年出现在论文正文中 , 但正 式作为一个独立领域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 却是 1999 年以后的事情 。[ 1] 商业模式有清晰地说明价值 命题 、确定市场细分 、定义企业的价值链结构 、评估 生产产品的成本结构和利润潜力 、描述企业在连接 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价值网络中所处的位置 、制定竞 争 策 略 等 六 大 功 能 (Chesbrough & Rosenbloom , 2002)[ 2] , 是创业者创意开发的最终成果 , 具 体体现 出创业的战略价值和基础意义 , 是个人或企业创业 中最具经济潜力的一种重要形式(王伟毅 、李乾文 ,
国内学者对商业模式研究的分类也倾注了大量 的心血 , 如李庆华(2007)从技术创新方法和客户导 向理念两个维度来考察 , 认为现实中存在着四种代 表性的经营模式 , 即技术驱动型 、需求满足型 、市场 创造型 、模仿竞争型 。 这种方式同样是通过逻辑推 理构建商业模式框架 , 再根据框架要素差异区分类 别 。 国内学者原磊及其合作者通过对国外商业模式 研究方法的对比分析 , 提出了“3 -4 -8”构成体系的 商业模式分类方法 , 如原磊(2006 , 2007 , 2008)、张婷 婷与原磊(2008)等 , 其中 :“3”代表联系界面 , 包括顾 客价值 、伙伴价值 、企业价值 ;“4”代表构成单元 , 包 括价值主张 、价值网络 、价值维护 、价值实现 ;“8” 代 表组成因素 , 包括目标顾客 、价值内容 、网络形态 、业
本文基于对国内外商业模式文献的研究 , 对商 业模式的概念界定 、类型划分 、组成要素等主要研究 问题进行了梳理 , 以期明晰商业模式研究的现状 , 并 在此基础上对商业模式的进一步研究趋势进行了初 步的探析 。
二 、商业模式研究的现状综述 1 .商业模式的概念 王伟毅与李乾文(2005)指出 , 目前实业界频繁 而混乱地使用着商业模式这个概念 , 甚至将商业模
*本文是山东科技大学春蕾计划项目“破 坏性创新商业模式成长路径研究(项目编号 :2008AZZ121)” 的阶段性成果 。 [ 作者简介] 王炳成(1974 - ), 男 , 山东青岛人 ,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 :创新管理 、人力资 源
管理 。
· 66 ·
式与网络模式 、商业业态等混为一谈 , 而研究人员却 很少关注商业模式 , 即使在研究中有所涉及 , 也往往 侧重于“基于网络的模式” , 对于商业模式的本质和
[ 关键词] 商业模式 ;合法性悖论 ;模式保护 ;学习机制 [ 中图分类号] F27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0 -971X(2009)06-0066-06
一 、引言 在企业竞争的过程中 , 许多新的竞争方法被发
明与创造出来 , 使新建企业获得了极大的竞争优势 , 这些方法经过系统化的表述与完善 , 成为了特定行 业的竞争规则 , 这些规则就是新商业模式 。 商业模 式正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 正如 Deruck 所指 出的 ,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 , 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 , 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 。
· 67 ·
围内推广 , 理论层次不高 。 统计方法则通过大样本企业调查 , 归纳总结出
不同的商业模式 。 这种方法使用统计技术 , 通过具 体的数字进行量化 , 被认为具有较强的外部有效性 , 说服力较 强 , 为 专业研 究人员 所重视 。 如 Weill & Thomas(2004)对 1000 家美国大企业采用定量方法进 行分类 。[ 22] 他们利用两个维度(企业出售何种权利 、 企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资产性质)来构建基本模式 原型 , 共获得四个基本模式原型和 16 种商业模式 , 而且得出了某些商业模式比另 一些模式运营 得更 好 、更能获得高绩效和利润的结论 。统计方法虽然 通过大量实例的归纳结果提高了可信度 , 但这种方 法调查范围大 、难度高 。
义 , 因为只有通过差别对 比才能抓住事物 的本质 。 总体看来 , 商业模式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案 例研究法 、统计方法与逻辑推理三种 。
商业模式的案例研究法 , 通过研究如沃尔玛 、阿 里巴巴 、Dell 、Amazon 等企业的成功经营特点 , 归纳 总结出其成功的模式 。 这种研究方法具有较好的说 服力 , 而且易于被现实中的其他企业所观察 、比较 、 模仿与借鉴 , 因而最为企业界所重视 。亚德里安·斯 莱沃斯基(2003)的《发现利润区》[ 21] 在 我国的畅销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既然是通过案例研究 , 则这 种方法就不可避免地被人们所诟病 , 加之有一些研 究仅限于表面现象的简单描述 , 没有严格地遵从案 例研究的规则 , 因而许多学者认为这种方法缺乏外 在有效性 , 而且由于案例研究拘泥于特定的一个或 几个企业 , 企业的个性过于明显 , 因而不易于在大范

2005)[ 3] 。 任静 、朱方明(2007)认为 , 成 熟企业在不 连续创新项目上失败的原因虽多 , 且不同的企业间 存在个体差异 , 但是企业没有找到合适的实现其技 术经济价值的商业模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 4] 一般说来 , 技术创新的成果只有通过某种商业模式 对其进行商业化开发才能实现其经济价值 。同样一 项技术 , 采用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加以开发 , 结果会 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 。 也就是说 , 技术的价值是依 赖于商业模式 的(Chesbrough , 2003)。[ 5] 因此 近十年 来商业模式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
虽然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 却不难看出 , 每一位研究人员都是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与理解而
给出商业模式的概念 , 总体而言 , 普遍认为新商业模 式与过去的模式的相比 , 往往代表着一种“更好的方 法” , 而且成功的经营模式还是最适合企业的“最佳 方法”(李庆华 , 2007)。[ 20]
2 .商业模式研究方法的分类 王伟毅与李乾文(2005)认为 , 商业模式研究方 法的分类研究 对深入理解商业模式具 有重要的意
第三种分类方法是通过逻辑推理构建商业模式 框架 , 再根据框架要素差异区分类别 。 这种方法避 免了统计方法的不足 , 使得实业界的人士能够从中 得到借鉴 , 同时也具备了案例研究法的可操作性强 的特点 , 因而这类研究相对较多 。多数学者倾向于 运用理论推演和实例相结合的方法 , 遵循提出框架 、 确定要素 、寻找 案例支持 的路径 。 如 Paul Bambury (1998)[ 23] 、 Rappa(1999)、Dreisbach &Writer(2000)[ 24] 等 , 其他的 还包括 Gray Hamel 、Allan Afuah 和 Susan Lanbert 等 , 都是采用这种方式 。 但没有一种方式是 完美无缺的 , 许多学者认为 , 逻辑推理通过先构建模 式后寻找例证的方法 , 存在人为选择的缺陷 , 因而其 适应性受到一定的怀疑 。
定义并没有形成共识 , 是一个“最常被提及却莫衷一 是的术语” 。
在理论研究中 , 每位研究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研 究目 的 而给 出 相 应的 商 业 模 式的 概 念 。Timmers (1998)认为商业模式是由产品 、服务与信息流构成 的体系 , 能对企业商业活动参与者的利益与企业利 润来源进行描述 。[ 6] Stewart 等(2000)认为 , 商业模式 是企业能够获得并且保持其收益流的逻辑陈述 。[ 7] Amit 和 Zott(2001)提出 , 商业模式是企业创新 的焦 点和企业为自己 、供应商 、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 的决定性来源 。[ 8] Mahadevan(2000)认为 , 商业模式是 企业与商业伙伴及买方之间价值流(value stream)、 收入流(revenue stream)和物流(logistic stream)的特定 组合 。[ 9] Linder 等(2000)认为商业模式是组织或者商 业系统创造价值的逻辑 。[ 10] Hawkins(2001)把商业模 式看作是企业与其产品 服务之间的商务关系 , 一种 构造各种成本和收入流的方式 , 通过创造收入来使 企业得以生存 。 Afuah 等(2001)把商业模式定义为 企业获取并使用资源 , 为顾客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多 的价值以赚 取利润 的方 法 。[ 11] Dubosson -Torbay 等 (2001)认为 , 商业模式是企业为了对价值进行创造 、 营销和提供所形成的企业结构及其合作伙伴网络 , 是产生有利可图且得以维持的收益流的客户关系资 本 。[ 12] Applegate(2001)认为商业模式是对复杂 商业 现实的简化 。[ 13] Weill 等(2001)把商业模式定义为对 企业的顾客 、合作伙伴与供货商间关系与角色的描 述 , 目的在于辨认主要产品 、信息和资金的流向以及 参与 主体能 获得 的主要 利益 。[ 14] Magretta(2002)认 为 , 商务模式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关于企业如何运作 的解释 。[ 15] Gray Hamel(2000)认为 , 商业模式就是已 经付诸实践的经营理念 , 是存在于经营者头脑中关 于如何经营 、如何满足顾 客需求的想法或概念 。[ 16] Morris 等(2003)将商业模式的定义为一种简单的陈 述 , 旨在说明企业如何对战略方向 、运营结构和经济 逻辑等方面一系列具有内部关联性的变量进行定位 和整合 , 以便在特定的市场上建立竞争优势 。[ 17] Osterwalder 等(2005)认为 , 商业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许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