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作业

合集下载

选修课影视鉴赏作业答案

选修课影视鉴赏作业答案

影视鉴赏引言(一)已完成1 下面哪一部是折射隐喻现实的电影:()A、《神话》B、《阿甘正传》C、《后窗》D、《淘金记》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 陈旭光提出的电影鉴赏的层次、境界有几个:()A、6个B、5个C、4个D、3个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 电影《小武》、《三峡好人》的导演是:()A、陈凯歌B、张艺谋C、贾樟柯D、姜文B、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4 陈旭光提出的电影鉴赏的应对方法有几条:()A、3条B、4条C、2条D、1条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5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正确应对影视鉴赏这门课程的方法:()A、固守陈规的方法B、比较的视野C、文化的维度D、思维的高度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影视鉴赏引言(二)已完成1 下面不属于波德里亚所说的影视与现实关系的一项是:()A、影像是现实的反映B、影像掩盖和篡改现实C、影像与真实没有任何关系D、影像永远等同现实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 《虚拟偶像》是下面哪一部电影的另外一个名字:()A、《阿凡达》B、《西蒙尼》C、《黑客帝国》D、《摇尾狗》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3 六十年代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的扮演者是:()A、黄婉秋B、宁静C、张文君D、邓丽君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4 电影是梦或神话,比如《淘金记》《甲方乙方》《小五》等作品均体现了这点。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 影视创造我们的生活,也虚拟或扭曲我们的生活。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影视鉴赏引言(三)已完成1 下面不属于电影的艺术定位的一项是:()A、大众传媒B、形象存在方式C、艺术感知方式D、艺术存在形态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2 电影是人类梦想的实现、身体的想象的延伸。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 艺术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完全对立的,不能相互辅助。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 下列是陈凯歌导演的作品是:()A、《王的盛宴》B、《红高粱》C、《让子弹飞》D、《无极》5 影评人路易·德吕克是哪个国家的:()A、法国B、意大利C、英国D、美国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6 麦克鲁汉曾说“我要给观众不无裨益的惊吓。

影视鉴赏作业1

影视鉴赏作业1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 110005 课程名称影视鉴赏评阅教师赵梓伊第 1 次任务共 4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影视鉴赏作业一一、列举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镜头的景别有哪些?它们各自的表意特点是什么?答:景别是被拍摄的主体(人、物或环境)在画框内呈现的范围,同时也常用来指处理镜头中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而引导观众注意力的镜头运用方式。

远景:表现为广阔空间和场地;全景:表现成年人全身或者场景全貌;中景:表现成年人身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特写:表现人身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拍摄物体微小局部2.声音的种类有哪些?它们在影视叙事中各起什么作用?答:声音的种类:人声、音响、音乐人声:对话、独白、旁白;音响:作为影片场面背景出现的各种声音效果;音乐:“配乐”。

3.匹配的种类有哪些?答:景别匹配、位置匹配、光的匹配、图形匹配、速度匹配、动作匹配、意念匹配4.镜头的挑选指标是什么?答:技术指标、内容信息、美学特征、风格需求5.如何解决越轴的问题?答:A、通过移动镜头,机位“移过”轴线,在同一镜头内实现越轴过渡,即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越过原来的轴线实施拍摄的过程。

B、利用拍摄对象动作路线的改变,在同一镜头内引起的轴线变化,形成越轴过渡。

C、利用中性镜头或插入镜头间隔两越轴镜头,缓和给观众造成的视觉上的跳跃。

D、在越轴的两镜头间插入一个拍摄对象的特写镜头进行过渡。

E、利用双轴线,越过一条轴线,由另一条轴线去完成画面空间的统一。

6.叙事段落转换的前提有哪些?答:A、分切式叙事的需要B、空间发生变化C、时间发生变化D、情节段落衔接E、节奏性段落区分7.连贯性剪辑的原则有哪些?答:时间的连贯性、地点连贯性、动作连贯性。

8.分隔性转换方式的技巧有哪些?答:技巧一:淡入、淡出;技巧二:叠化;技巧三:划像、技巧四:定格(停帧)技巧五:翻转/翻页特技;技巧六:多画面分割;技巧七:“甩”镜头(甩出/甩入)技巧八:调焦转场;技巧九:利用反差因素。

影视鉴赏作业答案

影视鉴赏作业答案
10
下面有关电影《有话好好说》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片子中用了大量的晃镜头
B、片中青年赵小帅是一名个体书商
C、姜文主演的
D、是20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
我的答案:D
11
张艺谋执导的第一部反映城里人生活的影片是下面哪一部:()
A、《有话好好说》
B、《红高粱》
C、《一个也不能少》
A、张艺谋
B、荣格
C、库布里克
D、弗洛伊德
我的答案:B
11
荣格和弗洛伊德分别侧重艺术的哪两项功能:()
A、集体行为学和个体行为学
B、个体行为学和集体行为学
C、个体心理学和集体心理学
D、集体心理学和个体的心理学
我的答案:D
12
“一个画面首先应该是对眼睛的一个节日”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
D、王家卫
我的答案:B
电影的大众文化性(一)已完成
1
中国的娱乐片讨论“艰难的观念转换”发生在哪一年:()
A、1958年
B、1988年
C、1978年
D、1968年
我的答案:B
2
电影《甲方乙方》中的圆梦公司叫“3T公司”。
我的答案:×
3
大众文化的娱乐功能确是与生俱来的。()
1
是否拥有独立的市民意识形态,是判定社会是否进步的标准之一。
我的答案:√
2
《失恋33天》票房主力军是男青年。()
我的答案:√
3
电影《一个和八个》中“一个”指的是哪个阶层的人物:()
A、知识分子
B、武士
C、农民
D、工人

影视鉴赏第一次作业 1

影视鉴赏第一次作业 1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号20 学志白生名姓110005 码代课程影视鉴赏称名程课阅评教师次任务 1 第次任务 3 共江苏开放大学影视鉴赏作业一50分)一、列举题(每小题5分,共镜头的景别有哪些?它们各自的表意特点是什么?1.答:景别是被拍摄的主体(人、物或环境)在画框内呈现的范围,同时也常用来指处理镜头中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而引导观众注意力的镜头运用方式。

远景:表现为广阔空间和场地;全景:表现成年人全身或者场景全貌;中景:表现成年人身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特写:表现人身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拍摄物体微小局部2.声音的种类有哪些?它们在影视叙事中各起什么作用?答:声音的种类:人声、音响、音乐人声:对话、独白、旁白;音响:作为影片场面背景出现的各种声音效果;音乐:“配乐”。

3.匹配的种类有哪些?答:景别匹配、位置匹配、光的匹配、图形匹配、速度匹配、动作匹配、意念匹配4.镜头的挑选指标是什么?答:技术指标、内容信息、美学特征、风格需求5.如何解决越轴的问题?答:A、通过移动镜头,机位“移过”轴线,在同一镜头内实现越轴过渡,即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越过原来的轴线实施拍摄的过程。

B、利用拍摄对象动作路线的改变,在同一镜头内引起的轴线变化,形成越轴过渡。

C、利用中性镜头或插入镜头间隔两越轴镜头,缓和给观众造成的视觉上的跳跃。

D、在越轴的两镜头间插入一个拍摄对象的特写镜头进行过渡。

E、利用双轴线,越过一条轴线,由另一条轴线去完成画面空间的统一。

6.叙事段落转换的前提有哪些?答:A、分切式叙事的需要B、空间发生变化C、时间发生变化D、情节段落衔接E、节奏性段落区分7.连贯性剪辑的原则有哪些?答:时间的连贯性、地点连贯性、动作连贯性。

8.分隔性转换方式的技巧有哪些?答:技巧一:淡入、淡出;技巧二:叠化;技巧三:划像、技巧四:定格(停帧)技巧五:翻转/翻页特技;技巧六:多画面分割;技巧七:“甩”镜头(甩出/甩入)技巧八:调焦转场;技巧九:利用反差因素。

影视赏析作业

影视赏析作业

影视作品赏析作业一、分析比较卢米埃尔兄弟和梅里埃在电影上所做贡献的区别卢米埃尔兄弟确定了电影胶片每秒16格这样的速度标准。

每秒16格这一恰当的速度,成为以后无声电影共同采取的胶片速度。

卢米埃尔兄弟的重大贡献还在于对“活动电影机”的现实应用方法,他们没有像爱迪生的“电影视镜”等发明那样,仅仅拍摄一些具体、规则化的视觉奇观,并且仅供一个人观看。

卢米埃尔兄弟把摄影机直接架到了阳光下的巴黎,让我们看到了现实在银幕上活了起来。

纪实风格,源于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影片对生活的纪实《婴儿的午餐》中是兄长奥古斯特〃卢米埃尔一家的午餐场景,安静晴和的夏天,奥古斯特、妻子和女儿坐在餐桌前,风吹乱了奥古斯特又黑又浓的头发,夫人用嘲笑而温柔的眼光注视着他给女儿喂粥,小女儿在吐着唾沫,还用小手扯这自己的围巾。

在他们背后,花园的树叶在阳光下闪动,这一细节,对电影习以为常的我们要很留心才能注意到,而在1896年却使当时的观众大为惊奇,他们发现“风吹动了树叶”。

诸如“风吹动了树叶”,“风把烟雾吹散”、“海浪冲击海岸”等奇迹式的再现,使人们对电影不同于舞台的写实魅力大为惊叹,早期影评家这样赞许:“这和现实中我们看到的自然情景完全一样!”卢米埃尔兄弟用摄影机对现实进行了充满诗意的朴素礼赞,他们用镜头发现了“动”,也更在观念上确认了“静”。

法国人乔治〃梅里埃是电影诞生时期对电影有重要影响和推动的人,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是第一个把电影引向戏剧的人,从而为电影的发展指示了一条道路。

乔治〃梅里埃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动用了光学效果、美工、布景、特效、魔术、舞台机关设置、模型等各种手段,来丰富电影的魔幻和具有想象力的艺术效果。

他在1900年以后几乎就没有走出自己摄影棚——他创造了最早的摄影棚,把电影的生产第一次放在了可以称做工厂车间的摄影棚里进行。

其实,乔治〃梅里埃也可以算是早期的类型片创始人,如果从影片的内容上来划分,他的电影有爱情片、歌舞片、动作片、科幻片、剧情片、犯罪片、战争片的雏形,他对电影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2022年南开大学《影视鉴赏(尔雅)》在线作业-00002

2022年南开大学《影视鉴赏(尔雅)》在线作业-00002

2022年南开大学《影视鉴赏(尔雅)》在线作业-00002陈旭光提出的电影鉴赏的层次、境界有几个:()A:6个B:5个C:4个D:3个正确选择:D张艺谋走的是商业化/主旋律和下面哪一项混合的道路:()A:国际化/高雅艺术B:大众化/世俗艺术C:大众化/高雅艺术D:国际化/唯美艺术正确选择:C下面关于现代主义电影美学的特征与追求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复制性:距离感的消失B:形式上的风格化追求C:表现主观性、张扬自我意识D:幻觉和潜意识、飘忽、迷茫、内容的朦胧性正确选择:A电影《黄土地》的主题是:()A:陕北人民独特的生活B:黄河和黄土高原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C:反思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D:顽强的生命力正确选择:C下面关于《阳光灿烂的日子》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仪式性的镜头B:是第四代导演的作品C:改编自《动物凶猛》D:以文革为背景正确选择:B下面哪一部作品表现的不是“新世纪中国国家形象问题”:()A:《菊豆》B:《孔子》C:《集结号》D:《建国大业》正确选择:A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写意性或表现性的范畴:()A:表现/再现B:纪实/抒情C:神/形D:虚/实正确选择:B电影《狗镇》的实验性特点体现在极端的舞台背景和下面哪一项:()A:剪辑效果B:文学性C:视觉效果D:絮絮叨叨的对话正确选择:D下面关于电影艺术对人类生活、思维方式、观感方式的冲击表达不正确一项是:()A:似真性幻觉与距离感的消失“浸泡式”B:娱乐消费性与感官化的欣赏方式C:人类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D:日常生活的通俗化与艺术化正确选择:D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正确应对影视鉴赏这门课程的方法:()A:固守陈规的方法B:比较的视野C:文化的维度D:思维的高度正确选择:A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中国影视的大众文化:()A:古典经典B:红色经典C:民间文化的大众化D:传统文化的世俗化正确选择:D《四百下》是下面哪位导演的作品:()A:希区柯克B:黑泽明C:梅里爱D:特吕弗正确选择:D古希腊雕塑《拉奥孔》展现了绘画与雕塑造型中的哪一项特点:()A:动中求静B:静中求动C:动态造型D:唯美造型正确选择:B宗白华认为西洋绘画自觉讲求艺术与下面哪一项相一致:()A:纪实B:写意C:科学D:表现正确选择:C下面关于电影《野草莓》表达正确的一项是:()A:导演是英国的英格玛·伯格曼B:典型的纪实风格影片C:线索是在老科学家领取勋章的路上不断穿插记忆D:片中伊扎克的两种梦境正确选择:C下面哪一部电影第一次用电影画面说出了“与此同时”这样的意思:()A:《红色沙漠》B:《水浇园丁》C:《火车大劫案》D:《月球旅行记》正确选择:C中国的‘娱乐片’大讨论发生在下面哪一年:()A:1986B:1988C:1987D:1989正确选择:B下面关于《战舰波将金号》中五大结构段落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婴儿车B:人和蛆C:后甲板上的戏D:与舰队相遇正确选择:A。

选修课影视鉴赏作业答案

选修课影视鉴赏作业答案

影视鉴赏引言(一)已完成1 下面哪一部是折射隐喻现实的电影:()A、《神话》B、《阿甘正传》C、《后窗》D、《淘金记》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 陈旭光提出的电影鉴赏的层次、境界有几个:()A、6个B、5个C、4个D、3个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 电影《小武》、《三峡好人》的导演是:()A、陈凯歌B、张艺谋C、贾樟柯D、姜文B、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4 陈旭光提出的电影鉴赏的应对方法有几条:()A、3条B、4条C、2条D、1条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5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正确应对影视鉴赏这门课程的方法:()A、固守陈规的方法B、比较的视野C、文化的维度D、思维的高度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影视鉴赏引言(二)已完成1 下面不属于波德里亚所说的影视与现实关系的一项是:()A、影像是现实的反映B、影像掩盖和篡改现实C、影像与真实没有任何关系D、影像永远等同现实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 《虚拟偶像》是下面哪一部电影的另外一个名字:()A、《阿凡达》B、《西蒙尼》C、《黑客帝国》D、《摇尾狗》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3 六十年代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的扮演者是:()A、黄婉秋B、宁静C、张文君D、邓丽君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4 电影是梦或神话,比如《淘金记》《甲方乙方》《小五》等作品均体现了这点。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 影视创造我们的生活,也虚拟或扭曲我们的生活。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影视鉴赏引言(三)已完成1 下面不属于电影的艺术定位的一项是:()A、大众传媒B、形象存在方式C、艺术感知方式D、艺术存在形态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2 电影是人类梦想的实现、身体的想象的延伸。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 艺术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完全对立的,不能相互辅助。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 下列是陈凯歌导演的作品是:()A、《王的盛宴》B、《红高粱》C、《让子弹飞》D、《无极》5 影评人路易·德吕克是哪个国家的:()A、法国B、意大利C、英国D、美国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6 麦克鲁汉曾说“我要给观众不无裨益的惊吓。

影视鉴赏第一次作业 (1)

影视鉴赏第一次作业 (1)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20姓名白志生课程代码110005课程名称影视鉴赏评阅教师第 1 次任务共 3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影视鉴赏作业一一、列举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镜头的景别有哪些它们各自的表意特点是什么答:景别是被拍摄的主体(人、物或环境)在画框内呈现的范围,同时也常用来指处理镜头中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而引导观众注意力的镜头运用方式。

远景:表现为广阔空间和场地;全景:表现成年人全身或者场景全貌;中景:表现成年人身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特写:表现人身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拍摄物体微小局部2.声音的种类有哪些它们在影视叙事中各起什么作用答:声音的种类:人声、音响、音乐人声:对话、独白、旁白;音响:作为影片场面背景出现的各种声音效果;音乐:“配乐”。

3.匹配的种类有哪些答:景别匹配、位置匹配、光的匹配、图形匹配、速度匹配、动作匹配、意念匹配4.镜头的挑选指标是什么答:技术指标、内容信息、美学特征、风格需求5.如何解决越轴的问题答:A、通过移动镜头,机位“移过”轴线,在同一镜头内实现越轴过渡,即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越过原来的轴线实施拍摄的过程。

B、利用拍摄对象动作路线的改变,在同一镜头内引起的轴线变化,形成越轴过渡。

C、利用中性镜头或插入镜头间隔两越轴镜头,缓和给观众造成的视觉上的跳跃。

D、在越轴的两镜头间插入一个拍摄对象的特写镜头进行过渡。

E、利用双轴线,越过一条轴线,由另一条轴线去完成画面空间的统一。

6.叙事段落转换的前提有哪些答:A、分切式叙事的需要B、空间发生变化C、时间发生变化D、情节段落衔接E、节奏性段落区分7.连贯性剪辑的原则有哪些答:时间的连贯性、地点连贯性、动作连贯性。

8.分隔性转换方式的技巧有哪些答:技巧一:淡入、淡出;技巧二:叠化;技巧三:划像、技巧四:定格(停帧)技巧五:翻转/翻页特技;技巧六:多画面分割;技巧七:“甩”镜头(甩出/甩入)技巧八:调焦转场;技巧九:利用反差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 姓名杨杰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评阅教师
期末大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
影视鉴赏课程期末综合作业说明
(占总成绩的20%)
经过一学期的紧张学习,我们从《影视鉴赏》课程中,已经基本上了解了电影、电视发展的一些简单历史、它们自身的类型和特征,它们的构成元素及其表意,同时也初步掌握了影视作品观看的主要内容以及一些影视评论的工具,改变以往印象式的那种片段、零碎、主观的片言只语的那种影视作品的评价方式,能理性地运用相应所学的方法对影视作品作“准专业”的评价。

课程的学习即将结束,但对影视作品的了解、探索是没有止境的。

当然如果你以此为起点,课程还可以向两头延伸:向上往美学、艺术理论方向延伸, 提升评论的深度和内涵;向下往制作实践和技巧方面延伸,亲身参与艺术实践。

从普及到提高、从感性印象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操作。

学习这门课程,我们不能仅仅是停留在工具层面的学习,我们希望透过这些工具的学习与使用,一方面提高大家的艺术素养,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希望能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使用这门课程学习的影视作品评价和分析的工具,为今后的观影提供艺术工具,并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课程结束后两周内,请同学们完成一篇期末作业,来检查和检验你在本课程学到的知识以及能力转化的成果。

字数在1500字以上。

在规定时间内,请提交到网上。

期末作业不可以迟交。

《卧虎藏龙》影评
《卧虎藏龙》是李安导演的一部影片,不同于王家卫的文艺,张艺谋的商业,李安的电影有他自己的风格特点和内涵。

有人说是《卧虎藏龙》成就了李安,而我则认为是李安成就了《卧虎藏龙》。

《卧虎藏龙》整部看下来是比较压抑的,电影结束时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无论音乐,画面镜头,还是内容思想,都是精美压抑而低沉的。

就先从音乐说起吧,大陆作曲家谭盾的音乐一路贯串到底,及马友友的大提
琴独奏,使得整部电影在听觉上如醍醐灌顶般的享受。

电影一开始,画面未出现时,就已经开始了忧伤、舒缓而低沉的音乐,有一种很压抑不能释放的感受,就如片头李慕白对俞秀莲说的那段话:“我并没有得道的喜悦,相反地,却被一种寂灭的悲哀环绕。

这悲哀缠绕了我很久,使我无法再继续”。

整部电影萦绕的都是这低沉、舒缓的音乐,呈现出一种很深的寂静。

之后是打斗时的音乐——中国鼓点。

随着打斗的进行,鼓点一声紧着一声,使人紧张起来。

在影片回忆新疆的那段爱情故事时,用的是异域音乐,短暂的轻快音乐,伴着广阔的新疆风情,马上奔走,有一点欢快的回忆。

从画面镜头上看,整部影片色彩暗沉。

开场第一幕是一幅上面是桥和房屋,下面是水和渔船,远景,然后拉近,是镖局房屋全景,最后再拉近是一个人半身近景,一步步拉近。

俞秀莲刚入京交完镖之后,画面是京城内繁华热闹的景象,杂耍的,唱戏的,看着很热闹。

之后一个俯视镜头拍摄骑马的俞秀莲,下一个镜头是俯视的整个京城,画面里热闹而色彩暗沉,就像整部影片的底色,压抑、暗沉,消色,这种暗沉的颜色直到竹林打斗时才有所改变,竹林的新鲜的绿色,明亮的画面与整部影片的暗沉成为对比,这一段是整部电影的高潮,主人公也释放出自己的压抑。

从内容和人物上来看,这部电影最突出的是玉娇龙的形象,任性、骄傲、自由、单纯、聪明。

她是单纯的,也是骄傲的,她的任性在她还剑的片段最是明显。

她去还剑,在门口时李慕白出现说她来还剑了,玉娇龙一听就偏不还剑,二人打斗到寺庙,李慕白说教,玉娇龙偏不听,还骂他别到了庙里就说和尚的话。

玉娇龙与李慕白、俞秀莲不同,她无视道德礼教,她追求纯粹的自由,在离家出走后,遇到一群江湖人士,她无视江湖所谓虚礼,看不过就打,打出号称铁臂神拳的人的真面目,因丈夫姓鲁而痛打姓鲁的那个江湖人,就算是一向碰不得那些高僧和尚她也不在乎,她说,和尚不念经,跑到这里来开荤应该打。

这是她的真性情,这也是对那些所谓江湖世俗的讽刺。

最后她经世事而懂得了一味的绝对的自由也是不对的,影片结尾,玉娇龙宁愿跳崖,也不和小虎回新疆。

据说这个结局很多外国人看不懂,但这恐怕并非文化理解的隔阂。

玉娇龙跳之前,叫小虎许个愿,而跳崖本身也出自影片中段那些甜腻台词中的一个“心诚则灵”的典故,总之意思其实是舍己为人。

李慕白在最后时刻选择了小我和爱情,而玉娇龙呢,作为反李慕白,在最后时刻选择了大我和牺牲。

这两个反转在结构上是对称的,问题在于玉娇龙这一跳缺乏实际意义。

所以观众也无从理解。

这全都是那句甜腻的“心诚则灵”牵出的烂尾。

不论怎么说,蛟龙和小虎的爱情,远没有秀连和慕白的爱情那么有说服力。

因为性幻想毕竟不是爱情。

说说罗小虎吧,一个单纯的男孩,尽管他是半边云,他驰骋新疆,他也只是一个性情单纯善良的男孩,他爱玉娇龙,却劝她回家,他只身到京城找她,想带她走,到最后知道玉娇龙想要离开,他也只是含着泪看着她跳崖了。

李慕白和俞秀莲同样都是矛盾纠结,遵循时世俗道德礼教的人。

他们不断的自我压抑,他们也都是顾全大局的人呢,这不同于玉蛟龙的绝对自由,不管不顾,但是这种自我压力和遵循礼教也让他们一生都不得自由,临到死,才醒悟表达出自己的爱。

这里还有一个看点,就是碧眼狐狸对玉娇龙的那份感情,有半分亲情有半分师徒感情,还有背叛的恨,这是很矛盾的,碧眼狐狸说,什么是毒,一个八岁的孩子就有那样的心机就是毒。

是她引领了玉娇龙走上了江湖的路,也是她结束了整部影片。

这部影片最为经典的就是轻灵的轻功,无论是竹林打斗还是俞秀莲追玉娇龙,轻功场面飘逸轻灵,不同于一般武侠借力而飞,有力道,这里的轻功似乎没有力道,没有借力点。

而谭盾的音乐则在唯美的动作之上制造了一种精神意境,造成观众的情感共鸣,达到声画合一的超高视听享受。

这种轻灵飘逸与整部影片的压抑形成了对比。

《卧虎藏龙》主题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江湖恩怨纠葛,而是责任与自由矛盾的主题,李慕白俞秀莲等人就象征着责任,道义,世俗礼教,而玉娇龙就代表着绝对自由,无所顾忌,当自由碰上责任,该何去何从。

结局,一生遵循道德礼教,承担责任,压抑自己的李慕白临死前醒悟,他对俞秀莲说:“我已经浪费了这一生,我要用最后一口气对你说,我一直深爱着你!”他挣脱了。

字幕的末尾还有一个3秒的镜头:小龙跟小虎相拥着,面前是茫茫戈壁,大漠的风吹起头发,黄沙掠过,两人平静的背影一如初见,如小虎所愿,他们回到了新疆。

这是李安玩的把戏,电影放完,曲终人散,观众们留下爆米花汽水罐呼朋引伴各奔东西,以为这就是一出悲剧,而他告诉那些还沉浸于剧情迟迟不能起身愣到最末尾的那些人,心诚则灵,并非一语空谈,你不信,一切皆休,你信,奇迹就在眼前生生绽开。

总之,这部创造了票房神话的<<卧虎藏龙>>,让李安最终实现了他电影艺术与个人情怀的双丰收。

完成日期:
得分:
评阅时间:
课程名称:第次任务评阅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