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作业

合集下载

影视艺术欣赏作业

影视艺术欣赏作业

影视艺术欣赏作业1、电影是三种时间艺术(诗歌,音乐,舞蹈)和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综合,是一种时空综合艺术。

可见,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很早就被认同。

2、为什么说影视艺术是是多种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有机综合?答:一、影视向造型艺术学习了几乎所有的造型手段。

二、影视向戏剧艺术学习了表演。

三、影视对文学的借鉴和汲取最多,也是最关键。

四、影视交融了声音手段,不仅使“伟大的哑巴”开口说了话,而且使音乐进入影视,成为他的有机组成部分。

3、造型艺术的线,形,光,色,影和构图,在影视中表现为可视的影视画面。

4、影视从文学那儿学习了诗的抒情,散文的纪实,小说的叙事和戏剧文学的冲突。

————————————————————————3月13日1、什么是影视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包括那些方面?答:可视的影视画面是影视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包括属于内容要素的银屏影像,属于形式要素的景框和构图。

2、什么是影视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答:人们通过影视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通过优秀影视作品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以情感人的作用,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什么事影视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答:人们通过影视艺术鉴赏活动,可以加深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

4、国际电影节有哪些?答:英国电影学院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戛纳电影节。

——————————————————————————————3月20日1、审美娱乐作用通过欣赏电影和电视,可以使人们满足审美需要并获得精神享受,得到极大的满足与快乐。

影视艺术有一种代偿与宣泄作用,即观众在电影或电视的作用下获得愿望的代偿性满足,同时使观众的被压抑的情感得到宣泄。

2、影视艺术创作创作流程一、制作前的准备电影是一个系统的庞大工程。

仅仅制作前的准备阶段就有资金筹措、研究文学剧本、搜集资料、体验生活、初选外景地及草图、完成分镜头剧本、制定拍摄计划及预算、选演员,组成摄制组这么多工作要做。

影视鉴赏作业一参考问题详解

影视鉴赏作业一参考问题详解

作业一(占形成性考核20%)作业详情• 11927年10月,好莱坞电影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生。

满分: 2分得分: 2分A《摩登时代》B《爵士歌王》C《关山飞渡》D《小叛逆》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B老师点评:修改答案解析:考察电影常识• 21、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公映。

满分: 2分得分: 2分A《里昂贝尔库广场》B《婴儿的午餐》《水浇园丁》《火车进站》正确答案:D学生答案:D老师点评:修改3视听同步使用的剪辑技法,有时空舒缓法、情绪呼应法和。

满分: 2分得分: 2分A拖声法B捅声法内容紧凑法D声画分离法正确答案:C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修改4音响,分为现实声音、表现性声音和。

满分: 2分得分: 2分扩张性声音超现实声音C虚拟声音D伸缩性声音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B老师点评:修改5从视听媒介的表现形式划分,影视中的声音可以分为有声语言、音响和。

满分: 2分得分: 2分音乐B乐音C声气D声源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老师点评:修改6光学镜头按焦距一般分为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

满分: 2分得分: 2分A 电动伸缩镜头长焦镜头C 远摄镜头D 鱼眼镜头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B老师点评:修改7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的。

满分: 2分得分: 2分A 《空中小姐》B 《过把瘾》《动物凶猛》D 《永失我爱》正确答案:C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修改“新浪潮”电影发生在。

满分: 2分得分: 2分A意大利法国C 德国D 英国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B老师点评:修改9长镜头中,单个镜头的时长多在30秒到分钟之间。

满分: 2分得分: 2分A30B4010D50正确答案:C学生答案:C老师点评:修改1935年,电影标志着彩色电影的问世。

满分: 2分得分: 2分《浮华世界》B 《大时代》C 《大白鲨》D 《外星人》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老师点评:修改11•12•13的。

满分: 2分得分: 2分正确答案:光学生答案:光老师点评:修改•14•15•16•1718•19•20•21如何理解“镜头成组,声音成段”的镜头组合原则?满分: 10分正确答案:镜头组接过程中,至少三个镜头的连接才能称为一组镜头。

影视鉴赏作业答案

影视鉴赏作业答案
10
下面有关电影《有话好好说》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片子中用了大量的晃镜头
B、片中青年赵小帅是一名个体书商
C、姜文主演的
D、是20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
我的答案:D
11
张艺谋执导的第一部反映城里人生活的影片是下面哪一部:()
A、《有话好好说》
B、《红高粱》
C、《一个也不能少》
A、张艺谋
B、荣格
C、库布里克
D、弗洛伊德
我的答案:B
11
荣格和弗洛伊德分别侧重艺术的哪两项功能:()
A、集体行为学和个体行为学
B、个体行为学和集体行为学
C、个体心理学和集体心理学
D、集体心理学和个体的心理学
我的答案:D
12
“一个画面首先应该是对眼睛的一个节日”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
D、王家卫
我的答案:B
电影的大众文化性(一)已完成
1
中国的娱乐片讨论“艰难的观念转换”发生在哪一年:()
A、1958年
B、1988年
C、1978年
D、1968年
我的答案:B
2
电影《甲方乙方》中的圆梦公司叫“3T公司”。
我的答案:×
3
大众文化的娱乐功能确是与生俱来的。()
1
是否拥有独立的市民意识形态,是判定社会是否进步的标准之一。
我的答案:√
2
《失恋33天》票房主力军是男青年。()
我的答案:√
3
电影《一个和八个》中“一个”指的是哪个阶层的人物:()
A、知识分子
B、武士
C、农民
D、工人

影视鉴赏

影视鉴赏

影视鉴赏引言(二)作业(100.0分)单选题(60分)1、“不是艺术摹仿生活,而是生活摹仿艺术”源自于:()(20.00分)•A.莎士比亚••C.培根•D.海明威2、《虚拟偶像》是下面哪一部电影的另外一个名字:()(20.00分)•A.《阿凡达》••C.《黑客帝国》•D.《摇尾狗》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学习影视鉴赏的三种境界:()(20.00分)•A.知电影之其然••C.知电影知所以然•D.艺术修养、人文素质、审美情趣、综合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判断题(40分)1、陈旭光提出电影鉴赏的最高境界是艺术修养等思维能力的养成。

(20.00分)是否是否影视鉴赏引言(四)作业(100.0分)单选题(60分)1、电影艺术定位的方式不包括(20.00分)•A.艺术的形象存在方式•B.艺术的感知方式••D.艺术的存在方式2、绘画、雕塑和书法均属于下面哪一项艺术:()(20.00分)•A.综合艺术•B.实用艺术••D.语言艺术3、影评人路易·德吕克是哪个国家的:()(20.00分)•B.意大利•C.英国•D.美国判断题(40分)1、有些影像与生活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虚拟出来的。

(20.00分)是否是否“追求永恒”与“第七艺术”的诞生(二)作业(100.0分)单选题(60分)1、从艺术感知方式角度来看,电影属于什么艺术(20.00分)•A.视觉艺术•B.听觉艺术•C.想象艺术•2、认为“心理活动暗示片段形成连续影像——电影”是:()(20.00分)•A.德吕克•B.巴赞•C.席勒•3、电影艺术成因的要素主要有()①心理学视角②生理学视角③生物学视角④物理学视角(20.00分)•A.①②•B.③④•C.②③•判断题(40分)1、美国电影《摇尾狗》是以海湾战争为背景题材的。

(20.00分)是否是否语言的自觉电影艺术独立之途(二)作业(100.0分)单选题(60分)1、下面哪一部电影是安东尼奥尼的作品:()(20.00分)•B.《火车大劫案》•C.《西北偏北》•D.《眩晕》2、下面关于希区柯克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0.00分)•A.悬念大师•B.精神分析大师•C.体制内的作者•3、电影的数字技术、“三维动画”、3D的高科技阶段的代表作不包含(20.00分)•A.《星球大战》•B.《谁陷害了兔子罗杰》••D.《阿凡达》判断题(40分)1、摄影、音效等技术的提高就等于电影水平的提升。

影视赏析作业

影视赏析作业

影视作品赏析作业一、分析比较卢米埃尔兄弟和梅里埃在电影上所做贡献的区别卢米埃尔兄弟确定了电影胶片每秒16格这样的速度标准。

每秒16格这一恰当的速度,成为以后无声电影共同采取的胶片速度。

卢米埃尔兄弟的重大贡献还在于对“活动电影机”的现实应用方法,他们没有像爱迪生的“电影视镜”等发明那样,仅仅拍摄一些具体、规则化的视觉奇观,并且仅供一个人观看。

卢米埃尔兄弟把摄影机直接架到了阳光下的巴黎,让我们看到了现实在银幕上活了起来。

纪实风格,源于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影片对生活的纪实《婴儿的午餐》中是兄长奥古斯特〃卢米埃尔一家的午餐场景,安静晴和的夏天,奥古斯特、妻子和女儿坐在餐桌前,风吹乱了奥古斯特又黑又浓的头发,夫人用嘲笑而温柔的眼光注视着他给女儿喂粥,小女儿在吐着唾沫,还用小手扯这自己的围巾。

在他们背后,花园的树叶在阳光下闪动,这一细节,对电影习以为常的我们要很留心才能注意到,而在1896年却使当时的观众大为惊奇,他们发现“风吹动了树叶”。

诸如“风吹动了树叶”,“风把烟雾吹散”、“海浪冲击海岸”等奇迹式的再现,使人们对电影不同于舞台的写实魅力大为惊叹,早期影评家这样赞许:“这和现实中我们看到的自然情景完全一样!”卢米埃尔兄弟用摄影机对现实进行了充满诗意的朴素礼赞,他们用镜头发现了“动”,也更在观念上确认了“静”。

法国人乔治〃梅里埃是电影诞生时期对电影有重要影响和推动的人,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是第一个把电影引向戏剧的人,从而为电影的发展指示了一条道路。

乔治〃梅里埃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动用了光学效果、美工、布景、特效、魔术、舞台机关设置、模型等各种手段,来丰富电影的魔幻和具有想象力的艺术效果。

他在1900年以后几乎就没有走出自己摄影棚——他创造了最早的摄影棚,把电影的生产第一次放在了可以称做工厂车间的摄影棚里进行。

其实,乔治〃梅里埃也可以算是早期的类型片创始人,如果从影片的内容上来划分,他的电影有爱情片、歌舞片、动作片、科幻片、剧情片、犯罪片、战争片的雏形,他对电影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影视鉴赏

影视鉴赏

影视欣赏课程第一次作业一填空(17×2=34)1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咖啡馆里放映了自己拍摄的影片。

它是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

2卢米埃尔放映的电影有《卢米埃尔的工厂大门》《婴孩的午餐》《水浇园丁》等十余部影片。

它标志着(无声电影)时代的开始。

3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第一部影片是《定军山》。

4影视创作的过程分为﹙前期筹备﹚﹙正式拍摄﹚﹙后期制作﹚等三个大阶段。

5 景别主要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6 构图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即﹙主体﹚﹙环境﹚﹙陪体﹚。

二简单题(10×3=30)1 世界电影艺术史上三次大变革是什么?①从有声到无声②黑白道彩色③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2 蒙太奇最基本的三个功能是?①叙述故事②表达情感③阐述思想④创造风格3 影视艺术中音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①抒发情感②参与叙事③展现环境④创造节奏三论述题(1×36=36)镜头角度分为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是什么?运用这种角度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平视镜头:指镜头与被摄物体保持基本相同水平的镜头。

特点:接近于常人的视角,画面效果也接近于正常的视觉效果。

俯视镜头:指镜头低于水平角度,从上向下拍摄的镜头。

特点:使被摄物体呈现出一种被压抑感;使观众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觉心理;展示比较开阔的场面和空间环境;从特定角度展现运动线条;使影像压缩变形来制造特殊的效果。

仰视镜头:是指镜头高于水平角度,从下向上拍摄的角度。

特点:使影像体积夸大,使被摄物体更加高大,威严,观众会产生一种压抑感或者崇敬感,也可以用来创造一种悲壮和崇高的效果。

有时仰视镜头也被用来模仿儿童的视角。

一、填空题1、有专家预言,影视文化与计算机多媒体一道,正逐渐形成一种崭新的多媒体视像文化。

2、1895 年12月28日,在法国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放映了由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摄制的《火车进站》等影片。

这一天被电影史学家们定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标志着无声电影时代的开始。

选修课影视鉴赏作业答案

选修课影视鉴赏作业答案

影视鉴赏引言(一)已完成1 下面哪一部是折射隐喻现实的电影:()A、《神话》B、《阿甘正传》C、《后窗》D、《淘金记》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 陈旭光提出的电影鉴赏的层次、境界有几个:()A、6个B、5个C、4个D、3个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 电影《小武》、《三峡好人》的导演是:()A、陈凯歌B、张艺谋C、贾樟柯D、姜文B、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4 陈旭光提出的电影鉴赏的应对方法有几条:()A、3条B、4条C、2条D、1条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5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正确应对影视鉴赏这门课程的方法:()A、固守陈规的方法B、比较的视野C、文化的维度D、思维的高度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影视鉴赏引言(二)已完成1 下面不属于波德里亚所说的影视与现实关系的一项是:()A、影像是现实的反映B、影像掩盖和篡改现实C、影像与真实没有任何关系D、影像永远等同现实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 《虚拟偶像》是下面哪一部电影的另外一个名字:()A、《阿凡达》B、《西蒙尼》C、《黑客帝国》D、《摇尾狗》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3 六十年代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的扮演者是:()A、黄婉秋B、宁静C、张文君D、邓丽君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4 电影是梦或神话,比如《淘金记》《甲方乙方》《小五》等作品均体现了这点。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 影视创造我们的生活,也虚拟或扭曲我们的生活。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影视鉴赏引言(三)已完成1 下面不属于电影的艺术定位的一项是:()A、大众传媒B、形象存在方式C、艺术感知方式D、艺术存在形态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2 电影是人类梦想的实现、身体的想象的延伸。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 艺术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完全对立的,不能相互辅助。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 下列是陈凯歌导演的作品是:()A、《王的盛宴》B、《红高粱》C、《让子弹飞》D、《无极》5 影评人路易·德吕克是哪个国家的:()A、法国B、意大利C、英国D、美国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6 麦克鲁汉曾说“我要给观众不无裨益的惊吓。

影视艺术赏析作业1

影视艺术赏析作业1

叮嘱(1)半远景:班级教室门口,数学竞赛辅导课上完后。

同学们都陆续的走出教室,镜头慢慢推进成中景,老师穿着得体的套装,叫住我,和蔼地对我说:“××,现在数学竞赛的报名费只有你没有交了,下个星期一就是最后的期限了,你的数学基础不错,老师不希望你放弃这次机会,这次回家来了之后一定要交了,懂吗?”(2)近景:我。

我低着头,不敢面对老师,过了一会儿,抬起头,看了看老师,用力的点了点头。

轻轻的说了一声:“恩。

”老师拍了拍了我的肩膀,走开了。

(3)近景:我。

主观镜头,老师走后的背影。

下了楼梯,离开镜头。

镜头回到我的特写,然后渐渐的化出。

(4)远景(渐渐的化入):秀美的山色,日暮时分。

砍柴的声音。

镜头推近成全景。

父亲在用力地砍柴,我在帮父亲把砍好的柴用麻绳扎成一捆一捆的。

镜头切出。

(5)全景(切入):冬天的晚上,不时传来风声,渐渐传来带有忧郁的音乐。

父亲佝偻的身躯担着沉重的柴在一家一家的卖柴,但最后都是被被拒绝,在几次失败后终于有了一个买主。

父亲脸上的神情马上变得很高兴,不停的点头哈腰以示感谢,而买主则显得有些不耐烦,立马关上了门。

镜头切换成父亲的特写,父亲充满皱纹的脸上有了笑容,皱纹挤在了一起。

镜头渐渐化出。

(7)特写(渐渐的化入):我的脸上流露出了无助的表情。

(8)全景:我背着破旧的书包,走在山间的小路上。

我锁紧双眉,背景声音是父亲苍老的声音:最近钱是越来越紧了。

我突然停了下来。

镜头换成特写,眼睛里闪着泪光。

过了一会儿,含糊的吐出一个字:“爹……”(9)全景:家中,傍晚时分。

桌子上摆着晚饭,父亲坐在桌子边上抽着烟等着我开饭。

母亲从厨房走出来,边走边在身上擦着湿漉漉的双手。

高兴的帮我把书包拿下来,放在桌子上:“回来啦,外面很冷吧?快点坐下来,在学校学得很累吧?快把这碗姜汤喝了,暖暖身子。

喝完了吃饭。

”我表情木讷,敷衍道:“还好还好。

”近景:母亲仿佛察觉到了点什么。

对我说:“有什么事啊?”我表情依然木讷,低头不语,过了一会儿,母亲仿佛知道了什么,叹了一口气,关切的问我:“是不是老师又催着交报名费了?”(10)全景:我和父亲,饭桌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 姓名杨杰课程代码 110005课程名称影视鉴赏评阅教师第 5 次任务共 5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影视鉴赏作业五以下是本单元的作业(其中第1、第2题为必做题,第3-10题任选2题)。

1.在看一部电影之前,写一两段话来描述一下你的预期。

关于这部电影你已经了解了什么?这部电影的产地是哪个国家?它拍摄于哪个历史时期?导演是谁?这部电影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具体的角色有哪些?声效如何?这些预期是否使你有目的地寻求某些主题和故事类型?2.就一部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写一篇影评。

注意从文学转换成电影表达中省略和添加了什么?电影在那些地方有效地运用了叙事的技巧?电影改编只是简单地重复了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节元素,还是以某种“电影化”的手段中心诠释了意义和主题?3.在一部影视作品中,针对电影表达的单一元素——比如构图、剪辑、拍摄运动方法或者音响等,写一篇短小的评论,无论讨论那个方面,必须要先简单地描绘下电影里重要的例子,然后再评价。

4.挑选你熟悉的默片与有声片各一部,具体分析它们的对“声音”的处理方法,写出一篇以声音表达为主题的影评。

5.以苏联电影《战舰波将金号》中的蒙太奇剪辑方法为题,写一篇分析蒙太奇对主题表达方面影响的影评,并要求能够使用一种以上的描述性工具。

6.请使用叙事形式和风格的影视评论写作方法,写作一篇关于《公民凯恩》中场面调度使用技巧的评论。

7.请从类型电影评论的角度,概括西部片《关山飞渡》(又名《驿马车》)、《正午》、《与狼共舞》、《杀无赦》(又译为:豪情盖天/不可饶恕)中的叙事结构,并比较前后在主题发展上的变化,写作一篇影评。

8.从主题与原型的角度,写一篇关于动画片《狮子王》的评论。

9.运用形式取向的影评写作方法,写作一篇关于第五代导演张艺谋作品《红高粱》的影评。

10.选取你熟悉的一名影视导演,对导演的创作特色进行评价。

完成日期:1、答《战舰波将金号》是爱森斯坦于1920年编导的一部被公认为世界电影艺术的经典作品。

演员:亚历山大·安东诺夫等地区:俄罗斯上映日期:1925年12月24日影片是为纪念苏联1905年革命20周年而拍摄的,它主要写1905年革命期间,沙皇的黑海舰队中战舰波将金号水兵起义的事件。

影片表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从剧作到镜头组接、表现,都采用了新闻摄影的纪实风格来处理,使影片像一部1905年革命历史的重新排演的实况记录;而在以纪实风格力求恢复历史真实面貌的同时,他又注意运用典型化的手法,不排除情节上的在历史真实基础上进行的某些虚构,以及对影片中一些场面、情节、细节的选择与加工。

影片的结尾,波将金号胜利通过舰队。

影片以这一明朗乐观的场面结束全剧,也体现了1905年革命的伟大形象。

尽管事实上战舰在通过舰队后不久,便被沙皇扣押,起义领袖被抢杀,水兵被遣散,但影片却以胜利而告终,表示1905年革命是十月革命的预演,它首先作为客观历史上的胜利,载入史册。

因此,这部影片的情节、场面、细节不仅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同时具有时代的典型意义,既是生动、具体的,又有高度的概括性。

首先,表现在影片中丰富、生动的视觉形象画面的出色表现和运用上。

爱森斯坦在编导这部影片时,很注意发挥电影视觉形象的特点,无论在情节的选择、环境与动作的设计或细节的运用上,都充分运用了丰富生动的视觉形象画面来表现。

如这部影片原为阿卡疆诺娃编剧的,表现俄国1905年革命事件的《1905年》,而爱森斯坦只从这部几百页篇幅的剧本中抽出一页,即战舰波将金号起义的这一场戏,进行改编拍摄。

由于这一部分中表现起义、搏斗、联欢、屠杀等场景都具有强烈的银幕动作性,舰队起义、敖德萨城的群众抗议活动,又富于独特的造型感,这就很容易产生银幕效果。

影片中所展开的甲板上的戏和把烈士抬上岸的戏,也都场面气势大,造型感强,富于动作性。

特别是影片中刻意安排的一系列含意深刻、极其感人的形象细节,更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那个随舰军医用他的夹鼻眼镜细细审视了一番给水兵们吃的在肉上爬动的蛆以后,却强词夺理地硬说那不是蛆;后来,起义水兵把这个混账军医抛下海去,只剩下他的那副夹鼻眼镜还在缆绳上晃荡着,这一细节对反动军官那种蛮横可恶而又不堪一击的丑态,是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嘲讽。

在“敖德萨阶梯”一场里,一个年轻的母亲中弹倒下,她的婴儿的摇篮车,由于失控而顺着阶梯颠颠簸簸地滑溜了下去。

这时,那摇篮中无辜的婴儿悲惨的命运牵动着观众的心弦,而那些沙皇镇压军队却依然无情地踏着整齐的步伐,跨过一具具群众尸体,继续向人群开枪射击爱森斯坦在这里用十分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形象画面,就深刻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残暴本性,具有裂人肺腑的艺术效果。

特别是在这部无声的黑白片中,当影片表现到黑海水兵起义的时候,雄伟的波将金号战舰上高高升起了一面鲜艳夺目的红旗,那鲜红的色彩是爱森斯坦让人用手工在影片的拷贝上逐格涂上去的。

这一鲜红色的红旗的细节在银幕上的出现,当影片首映时,即引起全场观众的起立欢呼,起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其次,表现在影片的镜头组接——蒙太奇技巧的出色运用和成功的创造上。

在《战舰波将金号》中,爱森斯坦对蒙太奇的运用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境界。

如片中那个“敖德萨阶梯”场面,历来被电影史家们称赞为创造电影时空和视觉节奏的典范。

影片中的“敖德萨阶梯”这场戏,主要表现的是当地群众热情支持波将金号舰上的水兵们的起义,他们纷纷前来声援,当通过敖德萨港的阶梯时,沙皇军警也赶到了,在这里进行了一场血腥大屠杀。

影片在拍摄这场戏表现敖德萨阶梯时,从来没有拍出敖德萨阶梯的全景,镜头反复出现群众从上往下奔走,以及沙皇军队从上到下的步伐和举枪射击、屠杀群众的场面,从而,使实际上并不是很高、很壮阔的敖德萨阶梯,通过蒙太奇的技巧的反复组接,扩大了空间。

使人感到那阶梯又高又长,总也走不完似的;同时,通过蒙太奇镜头的反复组接,还拉长了屠杀的时间,它比真实的时间也显得长得多。

这就成功地创造了一个银幕上的“心理时空”。

影片中,这一后来为电影史家们所称道的运用“蒙太奇”手法来创造出来的“银幕时空”,具体表现和手法是:先用28个镜头表现声援水兵起义的群众——教授、工人、老人、孩子、断腿人……在奔走,以及混乱的群众场面,运动方向是从上到下;接着,混乱的场面转为沙俄军队整齐的、有节奏的步伐在行进,方向也是从上到下。

其次,用63个镜头表现一个孩子被打死,她母亲悲痛万分,母亲抱着孩子突然改变方向,由下而上,一步步满腔悲愤地逼近开枪的士兵;接着是人群令人头晕目眩的巨浪般的向下奔跑;又再一次跳到孤单的母亲悲愤、庄重、缓慢的步伐在向上运动。

再次,又用56个镜头,从上到下地表现沙俄军队的大屠杀:逃难的群众纷纷倒下;一个披黑肩的妇女推着婴儿车中弹;婴儿车独自失控顺阶梯向下跳跃……以上总共147个镜头,它以不同大小、不同角度的镜头,从混乱的运动到整齐的运动,从群众到士兵,从奔走的人群到跳跃的失控的摇车,通过这些错综的镜头的运动和组接,从而在观众心理上形成了仿佛这敖德萨阶梯无比宽广,有一种走不到尽头的雄伟壮阔的感觉。

爱森斯坦在这里对镜头的出色的变换与组接,一方面,充分显示了电影时空的巨大自由性与表现力,显示了蒙太奇手法的巨大功能;同时,它也更好地突出了这场斗争的壮烈——这不尽的阶梯上人们的血流成河,正记录着沙俄军队的暴行和人民群众的伟大斗争!这也说明,爱森斯坦在这一场面中对镜头的蒙太奇处理、变形,乃是直接为影片的内容服务的,并通过它更有效地促使观众情绪的积累、推进,从而产生撼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此外,影片中还成功地运用蒙太奇的组接,进行比喻、象征,从而创造了新的寓意和思想,以无声的画面语言,激发观众的情感和理性的思考。

例如,当影片中表现波将金号士兵忍无可忍终于开炮举行起义时,爱森斯坦拍了三个石狮子的镜头,一个垂爪、一个仰首、一个起身站立的石狮雕像。

这本来是三个不同形态各自分散的独立的静态的雕塑,而经过爱森斯坦的巧妙组接和处理,把三个镜头并列在连续的时间中,就成为由沉睡、到苏醒、再到奋起的石狮的形象,使观众感受到一只睡狮在炮声中惊起——猛狮已经觉醒开始怒吼!从而产生一种:人民在觉醒,人们起来反抗黑暗统治的联想。

所有这些方面,都表现了爱森斯坦在这部影片中对蒙太奇运用方面的出色创造。

2、答:张爱玲、李安不一样的《色戒》时代是仓促的,不断在遗忘中成为过去;但张爱玲永远是“花来山里,影落池中”——她躲着时代,时代却自会与她交涉,记着她留予世间的点滴。

从张爱玲的作品望过去,小说或散文,无论岁月烟尘掩蔽多久,终究还是不胫而走。

她出于礼貌地躲着世界,世界却在为她热闹着。

在读者眼中,张爱玲绝不仅仅是一个“苍凉的手势”。

2007年年底,李安把《色,戒》搬上银幕,公映后引起轰动;探讨与论辩声不绝于耳,书店中霎时涌入色目繁多的评论性书籍,不能不引人注目。

《色,戒》之一物,从张爱玲十几页的小说变为李安近三个小时的电影,个中人物与情节,氛围与场景,情感与思想,或多或少都有着文学艺术的沿革变化。

它们各自有其独立的特点,又相映成趣,令人思索,令人咀嚼,在咀嚼中无尽地回味。

(一)残酷苍凉的冷隽没有背景知识的读者初读张爱玲的小说《色,戒》或许会觉得烦闷甚至艰涩费解:人物关系、性格的不清晰或情节的扑朔迷离,换句话说,不知道它到底在讲什么。

感觉上故事情节本身显得毫无波澜,既无高潮亦无惊险激烈之处,若是粗枝大叶地读尤是如此。

开头从麻将桌入手,以大量笔墨刻画王佳芝的面貌和衣着,又接着描写汪政府太太们的衣着打扮,接下去便是大量的麻将桌上的谈话,穿插进易先生的出场以及室内环境的描摹。

在王佳芝和邝裕民短暂的琢磨不透的对话后是王佳芝意识流一样的思绪缠绕。

大量的隐而未出的情节和事件的原委在她的思想中交代出来。

直到易先生的出现,意识还未停止,而这种意识更似王佳芝的想象或是幻想。

一声“快走”和易先生的奔逃可看作是小说的高潮,而这些爱国学生的生命也结束在一种沉默的、无声的叙述中。

小说最后以易先生在麻将桌的“喧笑声中”,“悄然走了出去”为结尾。

这样的小说让人觉得诡异而压抑;然而读了两三遍后,却体会出了它的不俗。

其实它的情节很集中,因为集中,这篇小说的结构十分严谨,中间虽然夹杂着王佳芝的许多回忆,却是为了交代此次暗杀行动的背景。

开始时强烈的灯光,麻将桌上一只只光芒四射的钻戒,暗示着一场爱与死亡的赌局。

钻戒作为爱情的信物也是财富权势的象征。

爱情、权势、财富是最容易打动人心、最容易引起幻觉的信物。

上一段的表述也可以使读者体会到小说故意隐晦,旁敲侧击地把琐碎的细节放在故事的前景的叙事技巧。

在细节的处理上,张爱玲是煞费苦心的,即所做的铺垫与伏笔是充分而到位的。

以开头为例:麻将桌上白天也开着强光灯,洗牌的时候一只只钻戒光芒四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