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草原面积减少
2024年全县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发言材料(2篇)

2024年全县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大家好!我是XXX,来自XXX单位,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____年全县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上发言。
首先,我想对过去几年我们在全县林业和草原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的赞赏和敬意。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实现了林业和草原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县林业和草原工作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
首先,全县林业和草原资源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加快,我们的森林和草原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
这是我们工作中十分紧迫的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和修复。
其次,全县林业和草原产业发展亟待提升。
尽管我们在林木种植、草原畜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其他地区相比,我们还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林业和草原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再次,全县林业和草原管理需要加强。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的林业和草原管理中存在管理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未来我们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林业和草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全县林业和草原工作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我们要注重引进和培养林业和草原工作的专业人才,提高工作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为全县林业和草原工作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我们要制定更加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在森林和草原资源保护方面加大力度,推动退耕还草和植树造林工作。
二、加大林业和草原产业发展力度。
我们要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附加值的林业和草原产业,加大对种植业、畜牧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森林锐减的具体事例

森林锐减的具体事例
森林锐减是指森林面积、森林密度、森林质量等多方面指标下降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事例:
1. 亚马逊雨林: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之一,但由于人类活动,如森林砍伐、农业扩张等,导致亚马逊雨林的面积锐减。
据估计,亚马逊雨林已经失去了约20%的森林面积。
2.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是世界上最受森林破坏的地区之一。
由于人类活动,如砍伐森林、采伐木材、农业扩张等,导致这个地区的森林锐减。
根据联合国的估计,撒哈拉以南地区每年失去约4万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
3.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覆盖国家之一,但由于人类活动,如森林砍伐、森林火灾等,导致印度尼西亚的森林面积锐减。
根据研究,印度尼西亚每年失去约100万公顷的森林面积。
4. 加拿大: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覆盖国家之一,但由于人类活动,如森林砍伐、采伐木材等,导致加拿大的森林面积锐减。
根据研究,加拿大每年失去约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
综上所述,森林锐减是全球范围内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森林资
源,以确保我们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学概论——论森林面积减少

曲阜师范大学学校:曲阜师范大学院系:地专业:姓名:学号:目录前言 (1)森林功能 (3)减少原因 (14)危害 (38)解决方法 (39)前言一、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现状由于乱砍滥伐等人为因素,全世界森林面积在1990-2000年的十年间每年平均减少940万公顷。
专家指出,这一现象已经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应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
森林和土表植被的减少不但可以导致耕地退化和气候变化,而且将对整个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影响。
森林面积近几年的减少。
最近几十年以来,热带地区国家森林面积减少的情况也十分严重。
在1980-1990年,世界上有1.5亿公顷森林消失了。
按照目前这种森林面积减少的速度,40年以后,一些东南亚国家就再也见不到一棵树了。
【摘要】《科学与未来》杂志报道,目前,全世界森林面积已经下降到38.7亿公顷,占地球表面积的30%,相当于人均0.6公顷。
该杂志援引联合国有关机构公布的统计数字说,在过去的十年间,全世界森林自然增长及植树面积每年仅为520万公顷,而森林砍伐面积却高达1460万公顷,出现严重的“入不敷出”。
关于植树造林,这家杂志指出,植树造林只是近几年的事,人工造林面积也仅占全世界森林面积的5%,而且其中一半以上生长不足15年。
此外,植树造林行动并没有引起全世界的普遍重视,各国各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如亚洲2000年的植树面积占全球当年植树面积的62%,高居世界各地区之首,而世界其他地区则大为逊色。
二、我国森林面积减少现状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20世纪80年代,森林覆盖率仅为12.7%,森林蓄积量86.6亿立方米。
人均不足9立方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现有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区或边疆地带,各地区森林覆盖率的差异十分悬殊。
统计资料表明:云南省1950年森林覆盖率为50%,平均九年遭到一次大的水旱灾害。
由于乱砍滥伐等破坏,到1980年森林覆盖率仅为24.9%,影响了对气候的调节作用,1950~1980年间竟发生了11次灾害,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环。
森林面积锐减.ppt

一万年来全球森林面积缩小了 三分之一。1950年以来又损失了剩 余的一半。非洲和亚洲一些原木材 出口国因森林消失已经成为木材进 口国。过去30多年来,全球热带雨 林已有40%遭到破坏,按此速度, 180年后就将全部被伐完。
发展趋势的特点
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环境质量 有所改善,全球环境仍然朝继续恶化 的方向发展。
世界环境继续恶化,…地球正在 变成一个悲惨世界。 --《1995年世界状况》
20世纪是地球环境大破坏的世 纪,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 生存的最严重的全球问题。
世纪之交,人类正处在十字 路口。人类将在美好明天和世 界末日之间选择自己的未来。
选择不是愿望,而是行动。
生态环境的保护
环境危机:
包括环境遭到污染,森林、 草原等植被遭到破坏, 生物多样性锐减,以及 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恶化
1981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与示范下,全 民义务植树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
1984年9月20日,党中央制订颁布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85年6月18日,党中央制订颁布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2、生物多样性的合理利用-----遵循种群 数量增长规律。 兼顾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问: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哪三个层次上 采取战略和保护措施?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生物性状表现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从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从进化角度看生物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自然景观及动植物
中国严峻资源环境问题——演讲

我国人均占有资源量少, 资源相 对紧缺。
石油占世界2.3%, 天然气: 1%, 铁矿石: <9% 铜: <5%, 铝土矿: <2%
二、资源利用率不高,后备资源不足
1.我国生产力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因此资源利用率不高。 如火电供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 高22.5%, 吨钢可比能耗高21%, 水泥综合能耗高45%, 预计2020年工业单位产品平均能
我国的酸雨区面积正在迅速扩大,已占全国面积的 40℅
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是全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四、森林草场的减少
年代
中国森林面 人均森林 草场面积 人均草场
积(亿平方米) 面积(平方 (亿平方米) 面积(平方
米)
米)
1980 11525 1993 10863
1167
31333
3174
1085
29133
死于油污中的海鸟 油轮泄漏事故
某乡镇河道
被酸雨灼烧后 的树枝
沙尘暴肆虐
怎没有水啊? ? ?
我国的环境问题
一、土地生态的恶化 二、水资源的污染 三、大气污染的加剧 四、森林草场的减少
一、土地生态的恶化
我国沙漠化防治总体上仍是治理速度赶不上沙化速度, 形势非常严峻。据统计, 目前我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68.9万 平方公里, 而且土地沙漠化面积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 速度扩展, 相当于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国土面积。土地沙漠 化以危及1亿多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黄河中的泥沙
二、水资源的污染
我国80%以上的污水未经有效 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已造成 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 以上的城市水域严重污染,近 50%的重点城镇的水源不符合 饮用水标准.
1998年珠江口受赤潮影响
三江源地区的草原与森林分布现状解读

三江源地区的草原与森林分布现状摘要:位于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三江源地区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孕育着独一无二大面积的高寒湿地、高寒荒漠、高寒干草原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三江源地区草原与森林分布现状的分析,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两江一河”源地的保护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江源,草原,森林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属于海拔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湿地生态系统星罗棋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源”之称,被誉为“中华水塔”。
青藏高原孕育了独特的植物区系和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多样,被誉为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是我国江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
因此,三江源地区的草原与森林分布现状对三江源保护区的建设、三江源流域的生态安全有着及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1.三江源的自然地理概况1.1.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三江源系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位于青藏高原青海省南部,素有“中华水塔”之称。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24′~102°23′,北纬31°39′~36°16′之间,区域面积31.8万km2[1],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三江源地区[2]。
行政区域辖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玛沁、达日、甘德、久治、班玛六县;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称多、杂多、治多、曲麻莱、囊谦、玉树六县;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同德两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河南两县,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多乡,共16县1乡(图1)。
图1 三江源地区示意图1.2.植被三江源区热量和水分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植被的水平带谱和垂直带谱均十分明显,植被空间分布呈明显的高原地带性规律,自东而西(自低而高)依次为山地森林、高寒灌丛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沼泽植被和垫状植被则主要镶嵌于高寒草甸和高寒荒漠之间。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二、水土流失
自然因素 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二、水土流失
自然因素 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气候 异常
干旱环境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渡开垦
加速
决定
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少
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我国目前有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4000-5 000种,占总数的l5%-20%。野生植物如苏铁、珙桐、金花茶、桫椤等已濒临灭绝。上世纪在我国已灭绝的野生动物有普氏野马、高鼻羚羊,接近和濒临灭绝的有蒙古野驴、野骆驼和普氏原羚等。 《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我国有l56个物种
1.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 世界上荒漠化土地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面积大大超过全国耕地面积总和
2.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北方农牧交错区 绿洲边缘区 农牧交错区 又称半农半牧区,是指以农业经营为主和以牧业经营为主的生产单位交错分布的地区。一般位于由平原、丘陵向高原、山区,或由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向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位于农区与牧区的中间(接壤)地带
重用轻养
二、水土流失
概念:水土流失是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受风力、水力、重力等外力作用,土壤发生移动和破坏的现象。
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以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表现的最为突出。
曲靖市森林覆盖率和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偏低的原因和对策探讨

猱艺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3期2020年2月曲靖市森林覆盖率和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偏低的原因和对策探讨唐云川,徐賦(曲靖市林业和草原局,云南曲靖655000)摘要:为切实厘清曲靖市森林覆盖率和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具体情况,组成调研小组先后到有关县(市、区)、乡镇(街道)林草部门,通过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反复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各地森林覆盖率、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两项扌旨标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提升空间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曲靖市森林覆盖率和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的措施。
关键词:森林覆盖率;乔木林单住面积蓄积量;措施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0)03-0140-021引言2016年底,全市林地面积2416.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5.67%。
森林面积1881.11万亩,森林覆盖率43.33%,排在全省第14位。
森林蓄积量5721.77万m3,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3.38n?/亩,排在全省第16位。
2017年底,全市林地面积2426.1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5.88%.森林面积1894.99万亩,森林覆盖率43. 65%,排在全省第14位。
森林蓄积量5843万亦,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3.54mV亩,排在全省第16位。
2018年底,全市林地面积2426.1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5.88%。
森林面积1921.95万亩,森林覆盖率44. 27%,排在全省第14位。
森林蓄积量6106万亦,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3.67n?/亩,排在全省第16位。
2森林覆盖率的计算方法按国家现行标准规定,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有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国土面积X 100%。
有林地是指连续面积$1亩、郁闭度$0.20、附着有森林植被的林地,包括乔木林和竹林。
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以下简称“国特灌”)是指分布在干热(干旱)河谷、岩溶地区、乔木生长界线以上等生态脆弱地带,专为防护用途,且覆盖度>30%的灌木林地,以及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目的进行经营的灌木经济林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造成影响
• 中国素有“四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指的是南京、武汉、重庆 和西安四城。而随着森林草原面积的减少,中国的城市火炉已 远非以上四者。如北京、沈阳、郑州、南昌等城市,自1988年 以来,每年夏天持续不断的高温天气多次出现,有的地区的气 温竟然超过了42℃,南昌等地因中暑死亡者已愈数千人。 • 如今的大上海,已有热岛、雾岛、风岛“三岛效应”的说法, 近年来市区温度更是达到39℃,医院急诊病人明显增多,不少 人逃离大都市到乡下避暑。 • 地球持续增温、海平面持续升高,干旱减产面积继续扩大。 • 专家指出,自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中,世界上人口翻番和森 林减半大致都用了35年,这是同一时期里的两个灾难性数字, 照此下去,不到100年,全球的热带森林和绝大多数温带森林将 毁于一旦,其后果是:随着森林的毁灭,人类也随之一起灭亡。
•
中国84.4%的草地分布在西部, 面积约33100万公顷。由于不合 理的利用,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了 严重破坏,草地退化面积不断扩 大。西北地区沙漠逐渐扩展,荒 漠化日益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
•
•
二、造成原因
• 森林草原面积减少的原因,应该有很多的: • 主要的应该算是人为因素。因为中国处在发展中,经济建设 必然造成的破坏。人们建造工厂房舍需要土地、材料、能源, 就不得不伐木取材,森林就必然减少了。 • 草原主要是曾经草原人口增长,为了活下去,过度的养育牲 口,过度放牧造成草地更新速度远远小于牲畜践踏采食速度, 便逐渐退化成了荒漠草原,荒漠草原蓄水量不及草原,蓄水量 小导致荒漠草原气候变得干燥,降雨减少,久而久之,得不到 更多水源的荒漠草原就像荒漠戈壁演化,草原自然就消失了。 • 虽然以前也有过破坏,但是最近几十年的破坏是显而易见 的,虽然也开始大量建立保护区,恢复植被,但是这种破坏是 否是可恢复性的,就不得而知了。 • 另外,季节性森林火灾也是导致森林草原减少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个是自然现象,过不了几十年只要不被破坏就会恢复回 来。
森林草原面积减少
一、发展现状
• 森林中国现有林业用地26300万公顷,森林 面积15900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248800 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6700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为16.5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 10.45个百分点;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为 0.128公顷只有世 界人均蓄积量72立方米的1/8。 草原全国各类天然草原39283万公顷,约占 国土面积的41.7%,居世界第二位。但人 均占有草地仅0.33公顷,为世界人均面积 的一半。 中国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的 退化。其中"三化"(退化、沙化、碱化)草 原面积已达13500万公顷,并且每年还以 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天然草原的面积 每年减少约65~70万公顷。草场退化和植 被破坏使草原质量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 代末与90年代初比较,北方天然草原产草 量下降了30~50%,载畜能力大大降低。 而草原实际载畜量偏高,导致全国草原普 遍超载过牧,北方草原超载更为严重,普 遍超载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