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概念及患者对接流程介绍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胸痛中心培训ppt课件

出院
顽固性低氧血症,低血压,右室负荷重,晕厥
主动脉CT,心脏超声筛查和/或MRI检查
降压、控制心率、手术
是
心脏超声筛查,肺动脉CT
呼吸困难,一侧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胸片提示气胸
症状体征提示心包填塞
胸腔闭式引流
收入院
抗凝,评估溶栓指征
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包积液
收入CCU
是
是
是
流程图1: 急诊室胸痛救治流程
各类书写签字单成套备用,随手可取,节省时间
护送至导管室行PCI治疗
* Shanghai Chest Hospital
心梗的抢救流程图
备好抢救设备和药品
吸氧(3-6L∕min),使血氧饱和度维持˃90%
立即给与心电监护,并做18பைடு நூலகம்心电图,观察动态变化
建立静脉通路、留取血标本做相关实验室检查
否
是
急诊科一键启动
是
否
路径2#
确认是STEMI?
确认已通知
患者症状发作呼叫EMS
EMS行心电图检查
路径1#
含服硝甘不超过2#
EMS通知急诊科有STEMI患者,如有可能传送ECG,建立静脉通路,抽血
怀疑STEMI?
是
是
急诊科呼叫术者和导管室工作人员,一键启动
确认已通知
导管室人员到达,在30分钟内准备
给予ASA300mg,氯比格雷300mg或600mg负荷量嚼服
镇静镇痛药物、扩血管的使用,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观察生命体征,完善记录,填写腕带、转运单,宣教
无禁忌症,立即行再灌注治疗,在医护人员陪同下行PCI治疗
“胸痛中心” 的优势
我院“胸痛中心”的建立: 提高心肌梗死早期救治的能力 显著降低了胸痛确诊时间,降低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 缩短STEMI住院时间 降低胸痛患者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 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费用 改善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
顽固性低氧血症,低血压,右室负荷重,晕厥
主动脉CT,心脏超声筛查和/或MRI检查
降压、控制心率、手术
是
心脏超声筛查,肺动脉CT
呼吸困难,一侧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胸片提示气胸
症状体征提示心包填塞
胸腔闭式引流
收入院
抗凝,评估溶栓指征
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包积液
收入CCU
是
是
是
流程图1: 急诊室胸痛救治流程
各类书写签字单成套备用,随手可取,节省时间
护送至导管室行PCI治疗
* Shanghai Chest Hospital
心梗的抢救流程图
备好抢救设备和药品
吸氧(3-6L∕min),使血氧饱和度维持˃90%
立即给与心电监护,并做18பைடு நூலகம்心电图,观察动态变化
建立静脉通路、留取血标本做相关实验室检查
否
是
急诊科一键启动
是
否
路径2#
确认是STEMI?
确认已通知
患者症状发作呼叫EMS
EMS行心电图检查
路径1#
含服硝甘不超过2#
EMS通知急诊科有STEMI患者,如有可能传送ECG,建立静脉通路,抽血
怀疑STEMI?
是
是
急诊科呼叫术者和导管室工作人员,一键启动
确认已通知
导管室人员到达,在30分钟内准备
给予ASA300mg,氯比格雷300mg或600mg负荷量嚼服
镇静镇痛药物、扩血管的使用,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观察生命体征,完善记录,填写腕带、转运单,宣教
无禁忌症,立即行再灌注治疗,在医护人员陪同下行PCI治疗
“胸痛中心” 的优势
我院“胸痛中心”的建立: 提高心肌梗死早期救治的能力 显著降低了胸痛确诊时间,降低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 缩短STEMI住院时间 降低胸痛患者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 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费用 改善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
胸痛中心建设培训PPT课件

37
呼救同时,迅速将病人摆成仰卧位; 解开病人衣领、领带以及拉链; 摆放于地面或硬板床; 身体平直,无扭曲; 脊柱外伤病人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救护者体位:跪于病人右侧。
38
体位摆放方法
脊柱外伤病人整体翻转
39
部位:胸骨下段或双乳 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14
15
<12h
>12h
按需要 开始辅 助治疗
16
17
转至高危组 重新评估
入住监护病房 ,评估危险级 别
18
抢救室: 1.抢救室基本设施是否齐全?布局、抢救设备、
药品等 2.能否床边检测肌钙蛋白,20分诊出结果 3. 接诊后10分钟内完成12/18导心电图 4.熟悉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的总流程图 5是否落实了先救治后收费 6.时钟统一管理 7.抢救的设备、电脑时间的检查
大 ● 1-2分钟 ---- 瞳孔固定 ● 6分钟 ---- 大脑细胞死亡
黄金六分钟
28
2020/1/1
29
时间就是生命
复苏的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心搏骤停后CPR开始的时间 CPR成功率
1分钟内 >90%
3分钟内 75%
4分钟内 50%
5分钟内 25%
6分钟内 15%
8分钟内
4%
再次强调“黄金6分钟”
巴彦淖尔市医院护理部
1
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胸痛中心理念的核心
“胸痛中心”是通过多学科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
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以降低胸痛患者 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
呼救同时,迅速将病人摆成仰卧位; 解开病人衣领、领带以及拉链; 摆放于地面或硬板床; 身体平直,无扭曲; 脊柱外伤病人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救护者体位:跪于病人右侧。
38
体位摆放方法
脊柱外伤病人整体翻转
39
部位:胸骨下段或双乳 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14
15
<12h
>12h
按需要 开始辅 助治疗
16
17
转至高危组 重新评估
入住监护病房 ,评估危险级 别
18
抢救室: 1.抢救室基本设施是否齐全?布局、抢救设备、
药品等 2.能否床边检测肌钙蛋白,20分诊出结果 3. 接诊后10分钟内完成12/18导心电图 4.熟悉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的总流程图 5是否落实了先救治后收费 6.时钟统一管理 7.抢救的设备、电脑时间的检查
大 ● 1-2分钟 ---- 瞳孔固定 ● 6分钟 ---- 大脑细胞死亡
黄金六分钟
28
2020/1/1
29
时间就是生命
复苏的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心搏骤停后CPR开始的时间 CPR成功率
1分钟内 >90%
3分钟内 75%
4分钟内 50%
5分钟内 25%
6分钟内 15%
8分钟内
4%
再次强调“黄金6分钟”
巴彦淖尔市医院护理部
1
中国胸痛中心
China Chest Pain Center
胸痛中心理念的核心
“胸痛中心”是通过多学科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
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以降低胸痛患者 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
胸痛中心的建设ppt课件

❖ 胸部x线检验可确诊。
❖胸痛中心的建设
❖28/50
分析思绪
①胸壁疾病
患者胸壁未见皮疹,无压痛
胸 痛
②呼吸系统疾病 疼痛与呼吸无关
③纵隔疾病
疼痛特点是闷痛为主, 时间较长
④腹部病变
常是牵涉痛,有腹部症状, 患者查体腹部无压痛
⑤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
病人是老年患者,重复发作, 时间较短,疼痛是心前区, 性质是压榨性,且向肩背部 放射,活动后诱发
❖ 经过多学科(包含EMS,急诊科、心内科、影像科、心外科、胸外科、呼吸科、消化 科等)联合、协同作战,快速诊疗、危险评定与处理,对胸痛患者进行有效分类治疗,降 低心肌梗死发生危险或防止心肌梗死发生,并准确筛查出主动脉夹层、肺栓塞以及ACS低 危患者,降低漏诊、误诊及过分医疗,改进患者临床预后。
❖胸痛中心的建设
是
心脏超声筛查, 肺动脉CT
呼吸困难,一侧肺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胸片提醒气胸
是
胸腔闭式引流
症状体征提醒心 包填塞
是
超声心动图提醒 心包积液
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肺炎等 骨骼肌肉疾病:肋软骨炎,脊椎疾 病,压缩性骨折等
胃肠道疾病:胃食管返流、胆囊炎、 急性胰腺炎、胃出血穿孔等
精神障碍:惊慌发作 病毒感染:带状疱疹 其它引发胸痛疾病
否 危及生命胸痛(心率>110次/分,血压<90/60mmHg, 晕厥或呼吸困难,全身湿冷)
是
见ACS救治流程 胸痛中心观察6-8h
高血压伴休克体征、连续撕 裂样胸痛、两上肢血压相差 20mmHg以上心电图无改变
是
主动脉CT,心脏超声 筛查和/或MRI检验
顽固性低氧血症, 低血压,右室负荷 重,晕厥
❖胸痛中心的建设
❖28/50
分析思绪
①胸壁疾病
患者胸壁未见皮疹,无压痛
胸 痛
②呼吸系统疾病 疼痛与呼吸无关
③纵隔疾病
疼痛特点是闷痛为主, 时间较长
④腹部病变
常是牵涉痛,有腹部症状, 患者查体腹部无压痛
⑤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
病人是老年患者,重复发作, 时间较短,疼痛是心前区, 性质是压榨性,且向肩背部 放射,活动后诱发
❖ 经过多学科(包含EMS,急诊科、心内科、影像科、心外科、胸外科、呼吸科、消化 科等)联合、协同作战,快速诊疗、危险评定与处理,对胸痛患者进行有效分类治疗,降 低心肌梗死发生危险或防止心肌梗死发生,并准确筛查出主动脉夹层、肺栓塞以及ACS低 危患者,降低漏诊、误诊及过分医疗,改进患者临床预后。
❖胸痛中心的建设
是
心脏超声筛查, 肺动脉CT
呼吸困难,一侧肺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胸片提醒气胸
是
胸腔闭式引流
症状体征提醒心 包填塞
是
超声心动图提醒 心包积液
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肺炎等 骨骼肌肉疾病:肋软骨炎,脊椎疾 病,压缩性骨折等
胃肠道疾病:胃食管返流、胆囊炎、 急性胰腺炎、胃出血穿孔等
精神障碍:惊慌发作 病毒感染:带状疱疹 其它引发胸痛疾病
否 危及生命胸痛(心率>110次/分,血压<90/60mmHg, 晕厥或呼吸困难,全身湿冷)
是
见ACS救治流程 胸痛中心观察6-8h
高血压伴休克体征、连续撕 裂样胸痛、两上肢血压相差 20mmHg以上心电图无改变
是
主动脉CT,心脏超声 筛查和/或MRI检验
顽固性低氧血症, 低血压,右室负荷 重,晕厥
胸痛中心 ppt课件

显著提高再灌注比例 • 德国2012年发表的CPU注册结果
院前传输EKG79.9% 10min内完成EKG 76.6% 97%接受PPCI治疗 平均D-to-B 31min
PPT课件
9
胸痛中心的模式
传统概念
缩短院内时间
协调
医院内多个学科
建立
院内绿色通道
现代概念
缩短总缺血时间 整合
PPT课件
88.8 27.4%
84.0 28.3%
77.4 26.4%
69.4 27.2%
0.001 0.60
Menees DS, Peterson ED, Wang Y, et al. N Engl J Med. 2013;369:901-909
PPT课件
16
在D2B基础上,应更重视发病-再灌注时间
D2B=55’,FMC2B=280’,入门-出门时间=116’,总缺血时间=601’
0:00
5:00 5:21
PPT课件
7:17
9:06 10:01 10:23
17
中国AMI规范化救治项目资料
PCI医院
总体STEMI人群
STEMI-Total STEMI-pPCI
5%
95%
PPT课件
18
转运PCI和溶栓后转运 将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PPT课件
19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
建立区域协同救治机制—— 规范化胸痛中心模式
PPT课件
4
中国STEMI救治面临的问题
PPT课件
患者延误:发病至就诊5、8小时
转运延误
院内延误:D2B延误 PCI医院和非PCI医院之间缺乏 有效协作机制 医保… … 早期再灌注率低:5%---预后差
院前传输EKG79.9% 10min内完成EKG 76.6% 97%接受PPCI治疗 平均D-to-B 31min
PPT课件
9
胸痛中心的模式
传统概念
缩短院内时间
协调
医院内多个学科
建立
院内绿色通道
现代概念
缩短总缺血时间 整合
PPT课件
88.8 27.4%
84.0 28.3%
77.4 26.4%
69.4 27.2%
0.001 0.60
Menees DS, Peterson ED, Wang Y, et al. N Engl J Med. 2013;369:901-909
PPT课件
16
在D2B基础上,应更重视发病-再灌注时间
D2B=55’,FMC2B=280’,入门-出门时间=116’,总缺血时间=601’
0:00
5:00 5:21
PPT课件
7:17
9:06 10:01 10:23
17
中国AMI规范化救治项目资料
PCI医院
总体STEMI人群
STEMI-Total STEMI-pPCI
5%
95%
PPT课件
18
转运PCI和溶栓后转运 将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PPT课件
19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
建立区域协同救治机制—— 规范化胸痛中心模式
PPT课件
4
中国STEMI救治面临的问题
PPT课件
患者延误:发病至就诊5、8小时
转运延误
院内延误:D2B延误 PCI医院和非PCI医院之间缺乏 有效协作机制 医保… … 早期再灌注率低:5%---预后差
《胸痛中心概念》课件

技术创新
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方法,提高 救治效率和准确性。
患者满意度调查
调查设计
设计科学合理的满意度调查问 卷,确保调查结果客观真实。
数据分析
对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 出影响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结果反馈
将调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医护人 员,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
持续改进
根据调查结果持续改进胸痛中 心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
诊疗效果评估
总结词:科学客观
详细描述:为了持续改进诊疗质量,需要定期对诊疗效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 ,了解诊疗流程中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
04
胸痛中心的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
质量控制标准
诊断准确性
确保胸痛患者的诊断准 确,减少误诊和漏诊。
治疗及时性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 的治疗,缩短救治时间
。
医疗安全
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 降低医疗事故风险。
服务质量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 升患者就医体验。
持续改进措施
01
02
03
04
定期评估
定期对胸痛中心进行内部评估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收集患 者和医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培训与教育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度。
05
胸痛中心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救治
总结词
及时诊断、快速救治
详细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紧急的胸痛情况,需要立即诊断和救治。在胸痛中心,通 过快速的诊断和救治流程,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了并发症和死 亡率。
成功案例二: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综合治疗
胸痛中心设计理念及建设流程简介ppt课件

3
急性心梗救治:技术可以改变预后?
< 1960s 保守治疗 院内死亡率 30%
1960s CCU 院内死亡率 15%
1980s 溶栓治疗 院内死亡率 <10%
1990s PCI 院内死亡率 < 5%
4
冠心病死亡率持续上升
冠心病总体死亡率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
2002~2014年城乡地区冠心病死亡率变化趋势 Resource:《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第二部分:中国胸痛中心建设流程简介
26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建设
在国家卫计委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 分会负责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
成立《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专家委员会》 指导委员会 认证工作委员会 认证办公室 监督委员会
27
建立中国胸痛中心总部,更好的支持全国的建 设工作
7
CPC显著提高STEMI救治能力
大幅缩短再灌注时间
• 1981年第一家CPC • 2000年 D2B < 90min的达标率35% • 2005年 平均D2B 95min • 2010年 平均D2B 65min 显著提高再灌注比例 • 德国2012年发表的CPU注册结果
院前传输EKG79.9% 10min内完成EKG 76.6% 97%接受PPCI治疗 平均D-to-B 31min
机制
15
围绕技术:一个中心,两类医院,三种转运
国卫办医函[2015]189号
症状发作 拨打急救电话,救护车转运或自行到达医院①
可行PCI医院
急诊科②
救护车转运 直达导管室④
急诊PCI延迟 ≥120min
溶栓禁忌症⑥
导管室
确认未行早期再灌注/转运患者的原因⑩
胸痛急救流程 ppt课件

ppt课件
34
心肌梗死心电图识别
ppt课件
35
心肌梗死心电图识别
ppt课件
36
ppt课件
37
生命体征稳定
心率加快大于110次/分,血压 低于90/60mmHg; 心跳骤停患者 昏厥患者
平车或轮椅 高危患者,进入抢 救室 ppt课件
14
抢救配合及护理
入床 体位、吸氧、抢救 物品、心电监护
轮椅或平车 入抢救室
12导心电图
建立静脉通 路抽血化验
ppt课件 15
抢救配合及护理
边评估生命体征边上心电监护、吸氧、注意保暖; 边操作边安慰病人:镇静和安静是很重要的
ppt课件 25
主动脉夹层急救护理
1. 立即送入抢救室,开通绿色通道。 2. 绝对卧床休息,氧气吸入。 3. 强效镇静镇痛,必要时静脉注射较大剂量吗啡或冬眠治疗 。 4. 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 5. 降压:硝普钠和β-受体阻滞剂(降压迅速将收缩压降至<100 ~120mmHg。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至60~70次/分)。 6. 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神志、心率、血压。 7. PCI前的准备。 8. 护送患者至介入科或心内科,做好交接。 9. 做好护理记录。
ppt课件 19
抢救配合及护理
第一最快时间给患者服用药物,为抢救生命赢得时 间。 药房收费取药流程繁琐,设立专用药箱放于抢救室 ,实施“先抢救用药,后挂号收费”的绿色通道原 则。
ppt课件
20
抢救配合及护理
床边POCT快测检查 小型仪器,可放置任何实验室甚至病床旁,更适用于 现场应用。 时间大大缩短,提高检测速度;15-20min可出结果。 可动态监测,随时取样进行检测得到结果。
胸痛急救流程
胸痛中心培训ppt课件

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 + 否认烟酒史。
15
+ 血压 113/70mmHg + 查体:心律齐,无杂音,双肺未闻及干湿
性罗音。 + CTnI 0.3ng/ml
16
胸部CT平扫+增强(2017-4-4):1.慢性支气管 炎、肺气肿、肺大疱伴两肺间质纤维化改 变,2.甲状腺左叶低密度灶。
17
18
19
缩短FMC-to-B
7
如何缩短总缺血时间 ?
缩短D-to-B(N) 缩短FMC-to-B 缩短发病-再灌注时间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 区域协同诊疗机制 培训120及基层医院 快速转运机制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 区域协同诊疗机制 培训120及基层医院 快速转运机制 社区人群教育
26
+ 血压 170/98mmHg + 查体:心律齐,无杂音,双肺未闻及干湿
性罗音。 + CTnI 0.33ng/ml
27
28
29
+ LM正常 + LAD近中段长狭窄最重处70%狭窄 + LCX中段完全闭塞 + RCA远段80%狭窄
30
31
32
33
34
35
+ 男 50岁 + 突发胸痛2小时余 于2017-8-11 入院 + 有高血压病史,服药治疗。否认糖尿病病
8
在D2B基础上,应更重视发病-再灌注时间
0:00
5:00 5:21
7:17
9:06 10:0110:23
9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选,且越早越好
10
+ 总缺血时间控制在120分钟内
15
+ 血压 113/70mmHg + 查体:心律齐,无杂音,双肺未闻及干湿
性罗音。 + CTnI 0.3ng/ml
16
胸部CT平扫+增强(2017-4-4):1.慢性支气管 炎、肺气肿、肺大疱伴两肺间质纤维化改 变,2.甲状腺左叶低密度灶。
17
18
19
缩短FMC-to-B
7
如何缩短总缺血时间 ?
缩短D-to-B(N) 缩短FMC-to-B 缩短发病-再灌注时间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 区域协同诊疗机制 培训120及基层医院 快速转运机制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 区域协同诊疗机制 培训120及基层医院 快速转运机制 社区人群教育
26
+ 血压 170/98mmHg + 查体:心律齐,无杂音,双肺未闻及干湿
性罗音。 + CTnI 0.33ng/ml
27
28
29
+ LM正常 + LAD近中段长狭窄最重处70%狭窄 + LCX中段完全闭塞 + RCA远段80%狭窄
30
31
32
33
34
35
+ 男 50岁 + 突发胸痛2小时余 于2017-8-11 入院 + 有高血压病史,服药治疗。否认糖尿病病
8
在D2B基础上,应更重视发病-再灌注时间
0:00
5:00 5:21
7:17
9:06 10:0110:23
9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选,且越早越好
10
+ 总缺血时间控制在120分钟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微信关注“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公众号 • 网上快捷挂号、缴费,节省时间
不忘初心,敬畏生命
快-速- 诊心建设概况
• 全球第一家“胸痛中心”于1981年在美国建立, 目前已有多个国家相继建立了“胸痛中心”, 美国“胸痛中心”已发展到5000多家。
• 中国于2008年逐渐开始胸痛中心的建设,现已 扩展到1000多家医院,未来3年预计建设1000 家基层胸痛中心。
修水县胸痛中心建设
.
.
培训
第一部分
胸痛中心概念
程贵胜
2020/8/14 Shanghai Chest Hospital
认识胸痛从这里开始 • 胸痛是一种症状,引起胸痛的疾病有50余种 • 胸痛为急诊就诊的第二大常见原因,其中约
有1/3的胸痛患者存在生命危险! • 快速有效的早期识别与治疗可大大降低风险
• 2017年10月 修水县人民医院开始建设胸痛中心 • 2018年10月 拟申请国家胸痛中心验证
2020/8/14 Shanghai Chest Hospital
胸痛中心 院内绿色通道流程建设
• 胸痛中心:急救中心→急诊科、心内科→导管室 →CCU形成一个快速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链
胸闷痛发作
呼叫急救车
缩短FMC-to-B 时间,改善预后
未来服务体系 ——五环服务
修水县胸痛中心协作医院 对接流程介绍
程贵胜 修水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一般流程
一、胸痛患者自行至卫生院或卫生院出诊 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检查,初步分析 询问症状及病史,初步判断 心血管源性? 可能危及生命? ??……
二、立即将“心电图” 拍照上传至胸痛中心 微信群:“修水县胸痛中心建设群” (已安排心内科医师值班查看信息)
急诊室绿色通道
心脏导管室 监护室
紧急呼叫 心内科医生
2020/8/14 Shanghai Chest Hospital
普通病房
出院,门诊,随访
区域协同救治的流程优势 实现院前-院内无缝对接
12导联心电图等 生命监测信息
患者未到,信息先到 ——院前诊断
院前启动 术前准备 知情同意 导管室准备
绕行急诊科 直接进入导管室
2020/8/14 Shanghai Chest Hospital
常见高危胸痛疾病 胸痛四大“杀手”
主动脉夹层
未及时诊治死亡率90%!
急性心肌梗死 未及时诊治死亡率50%!
急性肺栓塞 自发性气胸
未及时诊治死亡率40%! 未及时诊治死亡率30%!
我国“急性胸痛”救治现状
大多数老百姓,包括部分医护人员对急性胸闷痛症状认识不足
➢ 患者就诊延迟(占70%) ➢ 急性胸痛诊治不规范 ➢ 救治流程乱,临床预后差 ➢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不完善 ➢ 基层医院诊治条件较差
➢ 由政府、公卫机构主导宣教 ➢ 强化所有医护人员培训 ➢ 建设区域胸痛中心 ➢ 建设区域医疗机构协作模式 ➢ 加大投入,正在逐步改善
我们都在努力。。。。。
建设区域胸痛中心 势 在必行
建设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义不容辞
胸痛中心的概念
“胸痛中心”是通过整合院内外多学科资源, 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的机构。
胸痛中心建设意义: --提高高危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救治能力 --缩短救治时间,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 --改善临床预后,降低整体医疗费用 --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
三、直接电话沟通: 电话联系我院医师(微信值班医师电话) 南院胸痛中心电话:0792南院指挥中心电话:120或 南院急诊科电话
四、转运(120送接或自驾车至南院急诊科) 五、做必要的抢救治疗,维持生命体征相对
平稳,如有疑问,可电话或微信请求胸痛 中心老师指导。 六、建议贵院备用下列常规急救药物: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片(波立维) 阿托伐他汀(立普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