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日本古代历史

合集下载

日本的历史--古代史

日本的历史--古代史

日本的历史--古代史日本的历史日本历史分期日本各时代日本国起源古代中世纪(12~16世纪)近世(16~19世纪中叶)日本近代史(19世纪后期至今)日本历史分期日本的先土器时代日本的旧石器时代日本的古代日本的中世日本的近世日本の近代-现代日本各时代日本本身没有朝代的概念,因为无论是哪个将军当政,都是和天皇并存的。

将军虽然并不理会天皇的意思,但是都承认自己是由天皇册封的。

所以日本历史上只有时代。

但是每个时代都可以认为是换了一个统治集团。

到明治以前的天皇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政权,也称不上是什么朝代。

具体时代如下。

日本各时代公元300-592年大和时代公元592-710年飞鸟时代公元711-794年奈良时代公元794-1192年平安时代日本各时代公元1192-1333年镰仓幕府时代公元1333-1392年南北朝时期公元1393-1573年室町幕府时代公元1573-1603年织丰时期公元1603-1867年江户幕府时代日本各时代公元1868-1911年明治时代公元1912-1925年大正时代公元1926-1988年昭和时代公元1989- 现在平成时代日本国起源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

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统一。

到了公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家族的祖先。

当时,日本国的范围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

于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国家才得以统一。

所以很难对日本国诞生的确实年代作出准确的判定。

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从洪积世起,日本列岛上就有人类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种及日语原型的形成则被认为是1万年前至公元前3世纪前后的绳文时代。

当时,人们数人或十人一户居住在竖坑式草屋,以狩猎、捕捞及采集为生,构成了贫富与阶级差别的社会。

古代日本历史故事

古代日本历史故事

古代日本历史故事日本的汉诗是日本人用汉文创作的诗歌。

日本汉诗文是日本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

今天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古代日本历史故事,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

古代日本历史故事一:《幕末机关说》两千年前,一被秦始皇斩首的男人充满怨恨而化身“霸者之首”——相传只要拥有便可以获得天下的宝物。

幕末的动荡时代,各派势力出于不同目的展开激烈的“霸者之首”争夺。

“永远的刺客”秋月耀次郎背负封印“霸者之首”的使命而踏上漫漫长路。

《幕末机关说·伊吕波歌》是一部以幕府末期为舞台的历史时代剧,监督高桥良辅以严肃而具有浓郁神秘色彩的制作风格著称。

“机关”,指幕末对未来抱有各种理想的人们周密巧妙地运用计谋。

如题,虽然主人公和情节主线属虚构,动画却本着“再现幕末历史原貌”的严谨初衷,将各个著名事件贯穿其中,并且更是为坂本龙马、土方岁三、冲田总司、胜海舟、西乡隆盛等等诸多真实人物分配戏份,赋予了动画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中令我比较欣慰的是见到了土方和冲田两人最接近史实的版本~古代日本历史故事二:天照大神天照大神(《日本书纪》)或称天照大御神(《古事记》)、天照坐皇大御神、大日孁贵,是日本神话中高天原的统治者与太阳神。

她被奉为今日日本天皇的始祖,也是神道教最高神。

日本神话传说中最核心的女神--太阳女神,被奉为日本皇室的祖先,尊为神道教的主神。

天照大神在高天原开垦田地,传授养蚕、织布技艺,治理有方,使诸神过着安逸和平的生活。

后来,天照大神派天孙琼琼杵尊去管理苇原中国(日本国)。

从此以后天照大神的子孙就一直治理日本。

天皇是天照大神万世一系之神裔的传说便是由此而来。

古代日本历史故事篇三:徐福东渡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著名方士。

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

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

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

【历史】简述日本古代历史

【历史】简述日本古代历史

简述日本古代历史1️⃣ 绳文时代:日本历史的起点绳文时代是日本古代历史的开端,大约始于公元前14000年,持续至公元前300年左右。

这一时期,日本列岛上的人们以狩猎、采集为生,使用石器工具,并创造出了独特的绳文陶器。

绳文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骨器和陶器,这些遗物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

随着气候的变化和农业技术的传入,绳文时代逐渐过渡到弥生时代。

2️⃣ 弥生时代:水稻种植与文明的兴起弥生时代大约从公元前300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300年左右。

这一时期,水稻种植技术从亚洲大陆传入日本,使得日本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水稻的种植不仅提高了食物产量,还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复杂化。

弥生时代的人们开始使用金属工具,尤其是青铜器,这标志着日本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升。

此外,弥生时代还出现了大规模的社会分工和阶级分化,国家形态开始萌芽。

在这一时期,日本列岛上出现了多个小国,它们之间互相征战,逐渐形成了早期的政治实体。

3️⃣ 古坟时代:政治统一与文化的繁荣古坟时代紧随弥生时代之后,大约从公元300年持续到公元710年。

这一时期,日本列岛上的小国通过不断的战争和联盟,逐渐形成了几个强大的政治实体。

其中,大和国(后来的日本朝廷)逐渐崛起,成为日本列岛上的主导力量。

古坟时代得名于这一时期大量建造的古坟,这些古坟不仅是贵族和统治者的陵墓,也是他们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在古坟时代,日本社会进一步复杂化,出现了更加完善的官僚体系和法律体系。

同时,佛教从中国和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对日本的文化、艺术和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飞鸟·奈良·平安时代:中央集权的加强与文化的鼎盛飞鸟时代(公元592710年)是大和国向中央集权国家过渡的时期,以飞鸟京(今奈良县)为政治中心。

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年)则以平城京(今奈良市)为都,这一时期日本与中国唐朝的交流达到了高峰,唐风文化在日本广泛传播。

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年)以平安京(今京都市)为都,是日本古代历史的鼎盛时期。

日本历史简述

日本历史简述

日本历史、日本史是指日本或日本列岛的历史。

通常是指在日本旧石器时代到目前的历史。

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即日本的国庆节。

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日本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末期才得到较大发展,在旧石器时代大部分时间,即距今十万年前发展缓慢。

考古研究发现,在几十万年前来自中国北方的原始人类开始进入朝鲜半岛上居住,极少量人在距今约十万年前才又开始迁徙到日本。

日本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诞生于约十万年前,考古学和人类学观点认为日本民族主要由东北亚游牧民族,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满洲-通古斯语族、突厥语族等语族的人、古代中原人、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少数马来人以及少数来自中南半岛的印支人逐渐迁移到日本混合衍变而来。

从战国后期来,大量燕国人、齐国人、楚国人和越国人等为躲避战乱逃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后至清朝时,在中国北方出现战乱和灾害时,又陆续有中国人移民朝鲜半岛,后来又从此处向东或向南到了日本或到日本列岛。

日本原来是没有文字的,所以一直使用中国的汉字。

日本人古代使用和语,借用了大量汉语词汇,日语中的古代汉语借词超过30%。

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国的深刻影响。

绳文时代距今约1万2千年前左右,因末次冰期结束而开始急剧温暖化,使得人们的文化与生活产生极大变化,除了琉球群岛以外,全岛进入下个时代,绳文时代。

其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

这个时候的人们制作绳文式陶器,以狩猎、捕捞及采集为生,使用弓箭狩猎、贝冢渔捞、采集植物等经营生活,使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角器等等。

构成了贫富与阶级有别的社会。

早期以后迈向定居化,大部分住在半地穴式房屋(竖穴式住居)。

也进行栽培,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

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前后至公元3世纪前后的期间被称为弥生时代。

这个时代的命名是由在这个时期被视为有代表性特征的弥生式陶器而来,以种植稻米为中心的农耕社会,从北部九州向日本列岛各地快速蔓延开。

日本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一)

日本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一)

日本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一)引言概述:日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传统。

本文将分析日本的历史,并探讨日本历史的起源、发展和重要事件。

正文内容:一、原始时代1. 日本的原始时代指的是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前3世纪的时期。

2. 在这个时期,原始日本人主要依靠狩猎、捕鱼和采集为生。

3. 生活在原始时代的人们形成了日本最早的种族和社会结构。

二、古代时期1. 古代时期是指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2世纪的时期。

2. 在这个时期,日本经历了大量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

3. 日本最早的王朝——大和王朝在这个时期诞生。

4. 佛教和中国文化的传入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古代时期还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平安时代的国家统一和平氏政权的垮台。

三、中世纪时期1. 中世纪时期是指从公元1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的时期。

2. 这个时期是日本历史上的战乱时期,被称为战国时代。

3. 大量的战争和政治混乱导致日本的分裂和割据现象。

4. 此时期的日本还经历了室町幕府的兴起和武士阶级的崛起。

四、近代时期1. 近代时期是指从公元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时期。

2. 在这个时期,日本经历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封锁政策,与外界接触甚少。

3. 19世纪末,日本进行了现代化改革,迅速崛起为世界强国。

4. 这时期的日本还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五、现代时期1. 现代时期是指从20世纪初至今的时期。

2. 在这个时期,日本迅速崛起为第三大经济体,并在全球政治和经济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3. 同时,日本也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和人口老龄化等挑战。

总结: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万年前的原始时代,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等时期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社会经历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革,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国家特色。

了解日本的历史对于理解现代日本以及日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日本文化与历史的演变

古代日本文化与历史的演变

古代日本文化与历史的演变古代日本是一个充满神秘和独特的国家,它的文化和历史发展相互交织,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特色。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古代日本文化和历史的演变。

一、古代日本的起源与形成古代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2000年前的弥生时代,这个时期的日本是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人们开始定居并种植谷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形成了一个等级制度,同时外来文化也开始渗透进来,最显著的是中国文化的影响。

这一时期,日本的政府体系开始形成,秦汉时期的中国对日本的政治、建筑、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日本古代文化的基础。

二、古代日本的宗教与信仰古代日本的宗教与信仰既包括原始宗教,也有像佛教、道教等外来宗教的影响。

最重要的原始宗教是神道教,这个宗教相信万物都有灵魂,神灵存在于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神道教在古代日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日本独特文化的核心。

此外,佛教和道教也在6世纪后传入日本,对日本的文化、艺术和哲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古代日本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古代日本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

最初的统治者是各个部落的首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他们建立起来的国家开始形成,并逐渐形成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最有名的统一者是第一位出现的天皇,他成为了日本政治和社会的核心。

然而,天皇并没有实际的权力,大权掌握在贵族和武士的手中。

他们的系统被称为“律令制度”,这是一个以官僚机构为基础的政府体系,为日本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古代日本的艺术和文学古代日本的艺术和文学也经历了繁荣的时期。

在艺术方面,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陶瓷、雕刻和园林设计等。

其中,许多艺术形式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但日本艺术家也创造了许多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文学方面,古代日本的文学作品以和歌和诗歌为主,这些作品大多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类情感的诗意描写。

著名的文学作家如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和诗人松尾芭蕉等,为日本古代文学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古代日本历史简介(扫盲版)

古代日本历史简介(扫盲版)

古代日本历史简介(扫盲版)原始社会日本列岛原是亚洲大陆的一个半岛,由于地壳的变动,在距今约1万年前最终与大陆分离,形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大岛和几百个小岛连成的弧状列岛。

早在旧石器时代,日本已有人类生存。

①他们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知道用火。

距今1万年左右,日本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

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大量出土有草绳样花纹的陶器,称绳纹陶器,相应的时代称绳纹文化时代。

当时的日本人,住在沿海、沿河者以捕捞为生,住在森林和山地者则靠狩猎和采集为生。

他们的主要生产工具是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但弓矢已广泛使用。

在绳纹时代晚期,西日本开始出现原始农业、生产稻、麦、粟等。

绳纹时代的日本社会,大致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

公元前3到2世纪,日本进入弥生文化时代。

在这一时期的遗址中,大量出土可能用陶轮制作的高大陶器。

由于它首先发现于东京都文京区的弥生町,故称弥生式陶器。

弥生文化受到汉文化的强烈影响。

汉代的水稻种植技术和铁制工具经朝鲜半岛或直接东渡传入日本,使农业和手工业得以迅速发展。

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社会分工,使父权制渐渐取代母权制,出现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

邪马台国公元前1世纪,日本出现许多小国。

《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这些小国之间的关系不是和平的,通过兼并逐渐形成规模较大的国家。

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旧百余国,汉时有朝见者。

今使译所通三十国。

”公元57年(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倭奴国遣使来汉通好,①光武帝“赐以印绶”。

②公元1世纪末2世纪初,在九州北部兴起日本列岛第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政权邪马台,③统治附近20多个小国。

邪马台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大人”享有种种特权,“下户”(平民)和奴婢地位低下。

女王卑弥呼握有政教大权(“事鬼道,能惑众”),住在卫兵严密把守的宫室里,有成千奴婢侍候,死后修大冢,有百余奴婢殉葬。

女王由男弟辅佐治国,下设大倭、大率、大夫等官,分掌贸易、监察和外交事务。

简述日本古代历史

简述日本古代历史

简述日本古代历史日本古代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660 年左右,据传说,当时的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即位,开启了日本的王朝时代。

但这段早期历史多有神话色彩,缺乏确凿的考古和文献证据。

在日本古代历史的早期,绳文时代(约公元前 12000 年公元前 300 年)是日本原始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人们主要以狩猎、采集和捕鱼为生,居住在简陋的洞穴或半地穴式房屋中。

他们制作了精美的绳文陶器,这些陶器上独特的绳纹装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和生活方式。

随后的弥生时代(约公元前 300 年公元 300 年),标志着日本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变。

这一时期,水稻种植技术从亚洲大陆传入日本,人们开始定居生活,形成了部落和村落。

金属工具,尤其是铁器的使用逐渐普及,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同时,与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推动了文化和技术的传播。

古坟时代(公元 300 年公元 592 年),巨大的前方后圆坟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

这些古坟反映了当时强大的政治势力和社会阶层的分化。

在这一时期,大和政权逐渐崛起,统一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

飞鸟时代(公元 592 年公元 710 年),圣德太子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试图加强中央集权。

他制定了“十七条宪法”,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规范人们的行为和道德准则。

同时,日本开始积极向中国隋朝和唐朝学习,派遣了大量的遣隋使和遣唐使,引进了先进的政治制度、文化和技术。

奈良时代(公元 710 年公元 794 年),日本仿照唐朝的长安城建立了平城京,成为日本的政治中心。

这一时期,佛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兴建了众多的寺庙和佛像。

文学、艺术、医学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万叶集》就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

平安时代(公元 794 年公元 1192 年),日本的都城迁至平安京(今京都)。

这一时期,日本的政治制度逐渐成熟,形成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治体系。

同时,贵族文化繁荣,出现了和歌、物语等文学形式,如《源氏物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日本古代历史日本虽然国土面积狭小,追溯历史也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

其统治形式几经改变,统治者也不断改变,和邻国中国、朝鲜、以及西方的荷兰、葡萄牙都有常年来往。

从当初的弹丸之地发展成如今的世界强国,其历史进程也有可取之处。

一、古代1.早期文明绳文时代是迄今为止日本最早存在人类聚落的时代,约为九千年前到公元前4世纪左右。

那时人们以狩猎为主,武器为弓箭,出现了早期陶器,因为陶器上的纹样以绳纹为主,故称绳文时代。

社会形式以小聚落为主,居住方式为竖穴式。

弥生时代出现于公元前五世纪结束于三世纪,已经形成较发达的农业文明。

当时已经产生水稻农业,渔业也获得了初步发展,并且同时传入青铜器和铁器,开始大规模使用金属器具。

日本已经进入了农耕文明,形成了早期的阶级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人财产。

当时掌握权力的为一个聚落的首长,负责利用咒术祈祷丰收等,有神权的特点。

公元1世纪到2世纪左右,已经形成诸多小国,互相争斗。

当时北日本存在两个政治中心,九州北部和京畿。

2世纪后半期存在一个较为强大的倭国,为邪马台国,为女王卑弥呼以宗教权力统治,从侧面说明当时母系氏族的影响还未被彻底消灭。

同时卑弥呼是利用中国皇帝的权威来维护统治,在早期政权中极为常见。

2.大和时代公元前3世纪至6世纪,日本进入大和时代,又因以古坟为特征,也称古坟时代。

大和朝廷的统一已基本完成,已出现拥有强大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君主,因为出现了具有巨大坟丘的特定的个人的墓。

与中国朝廷的邦交更加频繁,史书上出现了“倭之五王”,主要是他们朝贡以及除绶的记录。

儒教、佛教、医术、历法和大陆先进的织造技术、建筑技术都传入日本。

公元前5世纪,汉字传入日本,上层贵族以使用汉字为荣。

日本最早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开始编纂。

当时的朝廷是以最大的豪族即大王为中心,和大和周围的豪族联合组成。

最强的豪族的头领和大王组成权力核心,地方豪族头领也有头衔,受命统治地方。

豪族拥有自己的土地和人民,也拥有一定数量奴隶。

5世纪后半期,各大豪族内部权力斗争愈发激烈,加上对朝鲜战争不力,王位继承人一度断绝。

天皇为了稳定局面和当时最大的豪族苏我部合作,却也促进了苏我氏的壮大,使天皇的权力遭受威胁。

3.飞鸟文化(538-710)圣德太子上位,面对当前的局面,他和苏我氏合作,并开始学习中国改革。

当时中国正处于隋朝,国力强盛,日本派遣遣隋使学习中国的经济文化。

圣德太子进行改革,企图压制豪族的势力,形成以天皇为中心的大一统国家。

从这时开始,正式使用天皇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名号。

这一时期被称为飞鸟文化,因为当时首都为飞鸟。

圣德太子的改革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但没有抑制住豪族的发展。

他死后,苏我氏势力膨胀,甚至意图取代天皇。

同时的中国已经进入唐朝,国力更为强大。

归国的日本留学生都认为应该学习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投身当时的天皇麾下,彻底消灭了苏我氏。

随后天皇开始“大化革新”,依据律令制来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建立完善的从中央到地方的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使用年号,即“大化”。

与此同时新罗的势力不断强大,消灭了百济,在朝鲜战胜日本,又灭亡了高句丽,成为日本外部极大的威胁。

因为在律令制实行时天皇的早逝,政局又陷入了一段长时间的混乱。

但是律令制的实行和中央集权的完善并没有被打断,日本模仿中国形成了一套有日本特色的律法,从法律上规定了土地和人民的归属权。

最终早期豪族的权力也没有被压制,最终形成了后世的贵族阶级,官吏也为世袭制度。

人民虽然名义上为自由民,却要负担沉重的庸和调,还有杂役、徭役和兵役,生活负担极重。

4.奈良时代(710-794)奈良时代为天皇迁都至平城京到迁都至平安京之间的八十年。

奈良时代中央集权制最终完成,社会繁荣,生产力大幅提升,国家版图也扩大了。

这个时代大量派遣遣唐使,是中日文化交流较为频繁的时期。

同时国家大兴佛教,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艺术作品和佛教建筑,但也因此寺院开始腐化,开始介入政治。

奈良时代学习中国设立太学,主要教授儒学,也教授法律、汉文、国学等,但局限于官吏和贵族家庭,平民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但中央集权制下中央的发展是以压榨农民为代价的,后期大量农民外逃,公民农民制开始崩溃。

政府为了减少农民外逃,承认土地私有,促进了庄园制的发展,不少离开土地的农民选择进入地主的庄园。

同时政界也动荡不断,藤原氏得势,开始左右天皇权势。

圣武天皇在位的天平年间是律令制最盛时期,被称为天平文化。

这一时期日本大量吸收盛唐文化,也吸收了很多西方文化,开始形成特有的文化。

《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最终编纂完成,万叶假名也正式作为文字使用。

4.平安时代(749-1185)平安时代是天皇迁都到平安京,即现在的京都,到镰仓幕府的建立,政治权力中心一直在京都的四百年。

奈良时代的问题依然存在,即律令制度接近崩溃。

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又对政体进行了一些修改,设置了大量的“令外官”,整顿了很多无用的机构。

由于旧佛教势力过于强大,政府大力扶持新传入的天台宗和密宗,又和日本传统传统信仰融合。

早期传入的盛唐文化被完全吸收,最终出现的日本文化影响深远。

从10世纪后期到11世纪前后,出现了摄关政治,即为摄政、关白掌握实权的意思。

奈良时代的藤原氏变成了摄关家。

因为摄政关白只出于他家。

随着中央律令制的崩溃,地方政治也走向崩溃,地方的治安大乱,庄园主为了保护自己,开始雇佣和组建私人武装集团,武士阶级开始出现。

班田制无法实施,庄园制大肆发展,庄园的权力也一步步扩大,从政府免除田租开始,最终达到了“不入权”的地步。

地方的武士团之间或联合或争斗,逐渐出现地方性的武士组织。

随着律令制的不断瓦解,武士的职责不断增加,其实力和地位也随之增加。

地方豪族和武士团因为中央政府的不断衰弱和摄关家的独大,在地方稳固发展,并通过平定地方层出不穷的叛乱,以及地方广泛实行的庄园制,实力进一步强大。

摄关政治后期,为了对抗藤原氏,天皇开始施行院政,即为太上皇或法皇执掌政权。

从这时开始,权力又回到天皇手中。

庄园的独立性也进一步增强,武士团和拥有僧兵的寺院神庙都介入了中央政权的争夺。

随着中央权力的衰弱,平家和源家作为武士团代表进入了中央,平氏也在应治之乱中打倒源氏,开始左右政权。

平安后期的日本将之前学习的各种文化完全吸收,终于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被称为国风文化,影响日本很长时期。

现在使用的片假名和平假名已经基本定型。

佛教和日本的神进一步融合,出现“神佛合一”的倾向,净土宗传入日本并开始大量传播。

二、中世纪(12-16世纪)1.镰仓幕府(1185-1333)源氏在镰仓建立了第一个幕府,之后又受封征夷大将军,开启了幕府政治的时代。

平安后期的平家先得势,曾执掌大权,但因仍以庄园为统治基础,引起了武士们的反叛,掀起了全国性的内乱。

随后源家作为武家势力的最强者执掌权力,以平氏作为前车之鉴,源家选择了和平家不同的方式执政,即建立幕府。

幕府的特点把武士的头领将军和他的臣属御家人结为主从关系,同时继承了平家的地头制,把御家人分封为地头,保持地方的统治。

幕府制度是日本走向封建制度的开始,名义上公家即天皇和贵族仍是全国的统治者,权力却交由幕府去执行。

但是此时的大庄园领主和贵族势力还是十分强大,仍实行双重统治。

在将军死后,源家权力被外戚北条所夺,天皇抓住时机想掀起政变。

武士阶级却异常团结,完全夺走了天皇的权力,确定了北条家的统治,当时也颁布了第一部武家法典来约束武士。

蒙古两次进犯虽都以失败告终,也对日本造成了损失。

在北条氏独裁之后,旧御家人对幕府不满,蒙古的入侵也使当时政治制度的不足之处彻底暴露,幕府面临内忧外患。

面对当前的政治制度,武士阶级也改变了继承方式,使用嫡长子继承制,同时地方上守护的势力增强,地缘政治开始压制血缘政治。

在经济上,因为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有了极大的进步,农民的势力也强大起来,渐渐开始抱团反抗剥削他们的庄园主。

在文化方面,佛教得到了新发展,产生了大量新的宗教。

新的宗教的特点为无需进行复杂的仪式,也不用遵守严苛的戒律,任何人都可以修炼,因此宗教进入了武士和广泛的下层人民的生活。

镰仓幕府后期院政和幕府的对立加剧,御家人对幕府的不满也达到极点。

同样还是公家内部的党派斗争引起了武家的介入,院政失败。

御家人和武士开始反抗幕府,最终引起全国性的内乱,灭亡了北条氏。

2.室町幕府(1336-1477)镰仓幕府结束之后,天皇维持了几年的短暂统治,但还在维持旧庄园主的利益,很快被新的武士代表赶下台。

天皇又跑到南方自立为皇,维持了六十年的南北朝统治,同时足利家在北朝建立了室町幕府。

南北朝维持了几十年的原因是武士阶级在转型中,从血缘政治大规模转向地缘政治。

地方上守护大名的势力也进一步增强,凌驾于庄园领主,地方上抱团反抗的农民多依附在守护大名名下。

14世纪后期,全日本都处于守护大名制度之下。

室町幕府在各守护大名的帮助下,稳定了其内乱,在斡旋的手段下合并了南朝,最终在第三代将军治下,完成了日本的统一。

第三代将军在退位之后又升任太政大臣,依旧主掌政权,成为日本事实上的最高权力者,几乎与天皇同等,达到了室町幕府的权势最高点。

但由于各守护大名的势力过于强大,幕府政权稳定之后,开始大规模削减大名的势力,却没有成功。

农民被长期压迫,开始大规模叛乱,幕府无力镇压,使幕府的权威被削弱,地方守护大名的势力不减反增。

最终因为政府内乱,各地大名纷纷出兵,应仁之乱开始,结束后室町幕府名存实亡,战国大名们开始走向权力顶层。

应仁之乱后掀起了长达一世纪的战国时代,不断有家臣反抗家主也有农民和武士抱团反抗上层社会,社会动荡,阶级混乱,最终崛起了大名被称为战国大名。

战国大名统治属地和属民的方式和以前截然不同,这使他们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都十分强大。

三、近世(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1.织丰政权(1547-1603)在战国大名互相争斗了一个世纪左右,终于出现了一个较为强大的大名,织田信长。

他出身于尾张,从邻国一路打上京都,废了当时的将军,另立新君,还解除了寺院势力的武装。

织田很快灭亡了室町幕府,后又筑城堡于安土,几乎统一天下,却在本能寺之变中由于部下明智光秀的叛变自杀身亡。

丰臣秀吉接手了织田的事业,平定了四国,受封关白,后来任太政大臣,完全统一了日本。

丰臣建立了独裁统治,他颁布的刀狩令和检地令对后期影响极大,但并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政治制度,其政权在他死后没落。

2.德川幕府(1603-1876)德川家康在帮助织田信长的过程中崛起,在丰臣时代,虽然受到压制,仍十分强大。

在丰臣死后,他打败其他大名,最终受封征夷大将军,建立德川幕府,这段时期称为江户时代。

德川幕府历经三代的统治,终于确立了所谓“幕藩体制”,大名拥有半独立的领主权,幕府则对全国的大名拥有强制性的权力。

江户时代是标准的封建政府,政府为了稳定统治,规定了士农工商四个阶级,还有被排除在外的贱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